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钢结构课程设计Design Course of Steel Structure二、课程编号:08131081三、学时:1周(16学时)学分:1四、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五、承担系、实验室(中心):土木工程系六、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和任务目的:①了解钢屋架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奠定基础;②巩固钢结构课程中所学内容〔例如材料性能及材料的选择,连接设计及计算,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等〕,并应用于课程设计中;③掌握钢屋架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和制图规定;④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⑤学习运用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

任务:①材料选择;②屋架形式及屋架几何尺寸的确定;③屋架及屋盖支撑的布置;④屋架的结构设计及编写计算书;⑤绘制屋架施工图。

七、课程设计项目设置、类型与学时分配(一)项目设置:(二)类型:综合(三)学时分配本课程设计采取一人一题的训练方式,共用1周时间,计16个学时,如下表:八、课程设计与理论课的衔接与分工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检验和巩固土木工程理论课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综合所学的钢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九、每项设计的内容与基本要求1、初选方案①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屋架的计算跨度、跨中及端部高度②确定屋架结构形式及支撑的布置③绘制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简图④绘制屋架上、下弦杆支撑布置图及垂直支撑布置图2、内力计算①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屋盖上的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②确定屋架节点荷载③确定屋架杆件的内力④进行屋架杆件内力组合,确定杆件的最不利内力3、杆件截面选择及节点设计①根据内力计算的结果,确定屋架上、下弦杆以及端斜杆、腹杆、竖杆的截面尺寸②根据选定的截面以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进行屋架上、下弦节点及屋脊节点、支座节点设计4、施工图绘制根据设计计算的结果按照制图标准及设计规范绘制钢屋架施工图(含节点详图)。

钢结构课程设计大纲

钢结构课程设计大纲

钢结构课程设计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钢结构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钢结构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掌握钢结构的受力分析、内力计算和变形计算;(3)熟悉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钢结构的基本理论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和计算;(2)具备分析钢结构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学会使用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相关软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工程安全、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钢结构基本概念: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钢结构受力分析: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受剪构件、组合受力构件;3.钢结构内力计算: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刚度计算;4.钢结构连接方式:焊接连接、螺栓连接、铆接连接;5.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准备、构件制作、构件运输、现场安装;6.钢结构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验收、质量问题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连接方式和施工技术;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钢结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方便学生查阅;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钢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技术;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和学分课程名称:钢结构设计原理学分:3学分二、课程内容1. 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1.1 钢结构的定义1.2 钢结构的发展历程1.3 钢结构的优点和局限性1.4 钢结构的适用范围和分类2. 钢结构的材料及生产原理2.1 钢结构主要材料的介绍2.2 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3 钢结构的生产原理和技术3. 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3.1 钢结构设计的目的和要求3.2 钢结构的荷载和载荷计算原理3.3 钢结构设计中的基本理论3.4 钢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4. 钢结构各构件的设计4.1 钢框架的设计4.2 钢柱和钢梁的设计4.3 钢板的设计4.4 钢管的设计5. 钢结构各种连接方式5.1 螺栓连接5.2 焊接连接5.3 锚固连接5.4 榫卯连接6. 预应力和防腐6.1 预应力的原理和应用6.2 防腐的原理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讲授理论知识,强调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2.进行案例分析,加强实践操作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四、实验教学1.钢结构的实际应用和场地考察2.钢结构的实验室操作和掌握实验技能3.钢结构模型制作和实验测试五、教学考核1.期中考试2.期末考试3.作业、小组讨论和实验成绩六、参考教材1.《钢结构设计基础》2.《钢结构设计规范》3.《钢结构设计案例》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当能够:1.掌握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熟悉钢结构的材料及生产原理3.熟练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4.理解钢结构各构件的设计和各种连接方式5.掌握钢结构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八、课程评价标准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评价标准: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讨论、个人表现等)占15%2.作业占30%3.小组讨论占20%4.实验成绩占15%5.期中考试占10%6.期末考试占10%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15周,安排如下:周次课程内容第1周钢结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第2周钢结构材料及生产原理第3周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4周钢框架的设计第5周钢柱和钢梁的设计周次课程内容第6周钢板的设计第7周钢管的设计第8周节假日第9周螺栓连接和焊接连接第10周锚固连接和榫卯连接第11周预应力的原理和应用第12周防腐的原理和方法第13周钢结构场地考察第14周钢结构实验操作第15周综合复习和期末考试十、教学反馈与改进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邮件、课堂反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课程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钢结构教学大纲

钢结构教学大纲

《钢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钢结构课程代码:560301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 64学时学分:4学分理论教学:56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钢结构材料、构件和连接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常用钢结构构件的计算原理;了解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常用钢结构房屋的特点,基本设计方法,计算简图与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或规程进行钢结构的整体设计、截面计算和构造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解决钢结构设计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为以后从事施工管理、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任务⑴ 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⑵ 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工作性能;⑶ 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及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⑷ 了解钢结构体系的组成原理和典型结构形式的设计要点。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注明重点、难点)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1、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2、钢结构的设计原则;3、了解钢结构的发展方向。

重点:无。

难点:无。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1、了解钢结构所使用钢材的要求;2、掌握钢材的主要性能和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3、了解钢材破坏形式和不同情况下的荷载效应;4、熟悉钢材类别和钢材选用的原则。

重点:钢材的主要性能和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钢材类别和钢材选用的原则。

难点:钢材的主要性能和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第一节钢材的主要性能一、钢材的破坏形式二、单向受拉时的性能三、冷弯性能四、冲击韧度第二节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一、化学成分的影响二、成材过程的影响三、影响钢材性能的其他因素第三节钢材的疲劳一、常幅疲劳二、变幅疲劳第四节建筑钢材的规格和选用一、钢结构对材料的要求二、钢的种类三、钢材的选择四、钢材的规格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及各自的特点;掌握焊接和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计算。

《钢结构课程设计》大纲

《钢结构课程设计》大纲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ourse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课程编号:0807030210102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钢结构设计原理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结束后,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使学生对钢结构更深的理解而进行的教学环节。

其教学任务主要是:1)理解钢结构的基本概念;2)增强学生对钢结构材料的认识;3)提高学生对钢结构受力分析及设计能力;4)加强学生对钢结构施工图的理解;5)提高学生对钢结构构件的制作与安装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2.1钢结构课程设计的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完成《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之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际钢结构,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设计和应用钢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的各种科学融会贯通、提高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钢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能力,强化学生对钢结构施工图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德育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2.2钢结构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本课程设计计算书和钢屋架施工详图。

课程设计计算书中,要求完成屋盖基本参数的确定、屋盖支撑布置示意图、屋架杆件几何尺寸和内力的计算、杆件稳定验算、屋架节点的详图设计与计算等。

(1)设计题目根据教学大纲,由辅导教师给出钢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发给学生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2)设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一套完整的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绘制课程设计的钢结构施工图。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3.1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的题目为一梯形钢屋盖的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屋盖基本参数的确定,包括屋盖形式、屋面防水材料、屋架形式及轮廓尺寸、钢材类型、连接方法、荷载取值及组合方法等。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杆件和板件在内的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钢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技术,为未来从事建筑和结构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钢结构材料和组成•钢的种类和规格;•钢材的强度和应力;•螺栓连接和焊接。

2. 钢结构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杆件的受力分析;•板件的受力分析。

3. 钢结构的设计基础•构件的稳定性;•弯矩和剪力的计算;•钢结构构件的焊接和螺栓连接。

4.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钢结构体系及其分类;•设计荷载和荷载组合;•构件的尺寸和构造。

5. 钢结构计算•抗震设计;•稳定性分析;•疲劳分析。

6. 钢结构安装和验收•钢结构的安装;•钢结构的验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该课程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进行。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采用教材、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学生应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实验两部分。

其中,笔试占总成绩的60%,实验占总成绩的40%。

考试内容涵盖本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和相关应用实例。

六、参考教材1.《钢结构设计基础》;徐建明, 冯亚飞, 王兰, 刘连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2.《构造原理——设计指导手册》;吴中林, 马元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结构力学》;沈百荣, 潘克力;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七、备注以上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实际情况为准。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正式版)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正式版)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 Steel Structure Design Course课程编码: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学时数:一周学分:教学大纲说明(一)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钢结构》设计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1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又是知识深化、拓宽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锻炼,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般钢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结构、构造方案,熟练地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如下:1、时间要求。

一般不少于1周;2、任务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知识和能力要求。

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通过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钢结构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的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还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必须具备的先修课。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正式版)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正式版)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 Steel Structure Design Course课程编码: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学时数:一周学分:教学大纲说明(一)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钢结构》设计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1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又是知识深化、拓宽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锻炼,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般钢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结构、构造方案,熟练地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如下:1、时间要求。

一般不少于1周;2、任务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知识和能力要求。

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通过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钢结构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的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还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必须具备的先修课。

钢结构教学大纲

钢结构教学大纲

钢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钢结构教学1.2 课程学时:60学时1.3 课程类型:专业课1.4 先修要求:结构力学基础知识1.5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二、课程目标2.1 理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钢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流程,并具备相关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2.2 技能目标: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包括钢结构的安全设计和施工细节的把握。

三、课程内容3.1 钢结构基础知识- 钢材的性质和种类- 钢结构的组成和分类- 钢材的标志和命名规则3.2 钢结构设计原理- 钢结构的荷载计算- 钢结构的受力分析- 钢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钢结构的构件连接3.3 钢结构施工工艺- 钢结构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 钢结构的安装过程和方法 - 钢结构焊接和螺栓连接技术- 钢结构的表面处理和防护措施3.4 钢结构实例分析- 钢结构框架楼房的设计和施工- 钢结构桥梁的设计和施工- 钢结构塔架的设计和施工四、教学方法4.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钢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4.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钢结构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具体解决方案。

4.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钢结构的实际计算和模拟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4 课堂讨论: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4.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钢结构工地或工厂,加深他们对钢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五、学习评价与考核5.1 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5.2 实验报告: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需要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报告写作能力。

5.3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5.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关于钢结构设计和施工实践的综合能力。

六、参考教材6.1 钢结构设计规范6.2 钢结构施工技术规范6.3 钢结构基础及应用教程6.4 案例分析及实践指南七、教学进度安排7.1 第一周:钢结构基础知识7.2 第二周:钢结构设计原理(1)7.3 第三周:钢结构设计原理(2)7.4 第四周:钢结构施工工艺(1)7.5 第五周:钢结构施工工艺(2)7.6 第六周:钢结构实例分析(1)7.7 第七周:钢结构实例分析(2)7.8 第八周:复习与总结八、课程总结钢结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钢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教学⼤纲《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纲(The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课程代码:08081321⼆、课程类型:必修课三、课程性质:专业课四、学分:2.5 课时:40五、考核⽅式:考试六、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材料⼒学、结构⼒学、钢结构设计原理七、适⽤专业:⼟⽊⼯程⼋、课程教学⽬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整体结构的概念和设计⽅法,掌握常见的轻型房屋门式刚架、重型⼚房结构(含钢屋架)和多⾼层房屋结构的设计原理及⽅法,形成学⽣结构整体分析概念,培养学⽣综合运⽤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九、说明本课程是⾼等院校⼟⽊⼯程本科专业的⼀门必修课,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应⽤性较强的特点,是⾼等院校⼟⽊⼯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

它是钢结构设计原理的后续部分,是在学⽣掌握钢结构基本设计⽅法和各种受⼒构件和连接设计之后,掌握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建⽴起整体结构的概念,把钢结构基础中学到的各部分知识结合起来,为后⾯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作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能够根据钢结构理论、规范、实际⼯程案例和应⽤研究的最新发展、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钢结构应⽤,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和钢结构施⼯的基本知识。

本⼤纲坚持以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借鉴省内外同类⾼校有关该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应⽤实践,⼒图合理、准确、全⾯概括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期望能较好的体现以下特点:1、反映钢结构整体结构设计最基本、最必需和最重要的内容;2、反映独⽴学院应⽤型⼈才培养的个性;3、结构安排科学,内容取舍合理,尽可能反映钢结构⼯程设计与施⼯的最新应⽤成果。

4、使⽤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王燕、李军、刁延松,钢结构设计,建筑⼯业出版社,2009,ISBN:9787112108213.参考资料:(1)马⼈乐,主编,建筑钢结构设计(第⼆版),同济⼤学出版社,2008,ISBN:9787560838335;(2)王仕统,主编,钢结构设计,华南理⼯⼤学出版社,2009,ISBN:97875623327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鲁东大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414080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学 分:1
计划周数:1周
预修课程:钢结构
开设学期:6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本科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总结。

通过钢结构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钢结构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力特点,掌握钢结构的计算简图、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掌握钢结构的构造要求等。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综合应用钢结构的材料、连接和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整体钢结构设计计算,并绘制钢结构施工图。

二、设计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序号设计项目名称学时分配
1梯形钢屋架设计1周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课程设计地点:校内
设计项目一:梯形钢屋架设计
内容与要求:
(一)设计题目
某厂房跨度为21m(或24m,27m,30m,33m)(由指导教师指定),总长120m(具体长度由指导教师指定),柱距6m,采用梯形钢屋架、1.5×6.0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上铺泡沫混凝土保温层,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一毡二油隔气层;屋架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坡度为。

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

其中保温层荷载、积灰荷载、屋架跨度和钢材种类、柱子截面尺
寸、混凝土强度种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

由指导教师指定学生按其中的一种组合,独立完成钢屋架设计。

(二)计算书编写
1、确定屋架型式与尺寸;选择钢材及焊接材料,并明确提出对保证项目的要求;
2、进行屋盖支撑布置,按比例绘出屋架结构及支撑的布置图;
3、进行荷载汇集、杆件内力计算、内力组合,选择各杆件截面;
4、设计下弦节点、上弦节点、支座节点、屋脊节点及下弦中央节点等。

要求计算书内容要有系统地编排,字体要端正,表示要清楚,计算步骤明确,计算公式和数据来源应有依据,并应附有与设计有关的插图和说明。

(三)施工图绘制
绘制钢屋架施工图,其中包括屋架支撑布置图(该图可以单独附在计算书后面,打印成计算书页面大小),屋架简图(标注屋架杆件基本尺寸与控制内力)、屋架结构图、上下弦平面图、必要的剖面图和零件大样图、材料表和设计说明等。

要求图面清楚整洁,比例适当,布图合理,内容表达完全,线条粗细分明,尺寸及标注齐全,符号及比例正确,构造合理,能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并与计算书一致(特别注意图标、图幅大小的选择,图标框尺寸要全班统一,图幅大小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3) 主要教学程序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集体辅导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设计步骤等;通过典型例题分析使学生对钢屋架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力特点有更深的了解,掌握屋盖体系中支撑体系的作用、布置和设计方法,掌握钢屋架计算简图、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方法等;重点讲清钢屋架的杆件设计、钢结构的连接、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中的要点;介绍编写计算书及绘制施工图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和注意事项。

个别辅导
指导学生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综合应用钢结构的材料、连接和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整体钢结构的设计计算,独立完成设计内容。

辅导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计算书一份,绘制钢屋架
施工图一至两张。

围绕课程设计涉及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构造措施、图面布置、绘图深度以及表达方法等诸方面进行考核。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深度、图纸和计算书质量、学习态度等给予评分。

评分按5级评分制确定,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图纸与计算书分别评分,然后按一定比例给总评分。

五、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戴国欣:《钢结构》.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
3.《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执笔人:柳爱群 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