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殖酸可溶解、吸收农药,如DDT易溶于HA;
3、全球C平衡的重要C库(含C平均为58%)。
三、其它方面作用
1、为M提供C源和N源; 2、OM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3、腐殖酸在一定浓度下能促进M和植物的生理活性。
四、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腐殖化系数(humification coecient) :单位重量的有机
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1、大量施用有机肥; 2、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沃土计划) 目前还田秸秆不到20%,丘陵区不到10%。
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时注意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过腹还田
三、土壤有机 质的分组
Soil Organic Mater
土 壤 有 机 质 分 组
soil humus
Non-humic Humic substances) substances
humin
HA: humic acid FA: fulvic acid
四、土壤腐殖酸(humic acid)性质 (一)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y)
秸秆还田应配施化学N肥:
一般亩施秸秆300-400kg,需要配施化学纯N 3-4kg。
(三)脂肪(fattiness)、树脂(pitch)、蜡质(waxiness)、 单宁(tannin)的矿质化
这类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与碳水化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点是在 嫌气条件下产生多酚化合物,这是形成腐殖质的基本材料。
多汁、幼嫩绿肥易于分解,磨细粉碎易于分解。
(2)C/N
大,不易分解
小,易于分解
(3)硫、磷等元素缺乏也会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 激发效应 (作用)(priming effect):土壤中加入
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
激发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5、土壤特性(soil specificity)
(四)木质素(xylogen)的矿质化
木质素是芳香性聚合物,含碳量高,在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作用下 缓慢的转化,最终产物是CO2和H2O,但往往只有50%可形成最终产物, 其余仅为降解产物,作为形成腐殖质的原始材料。
土壤有机质因矿质化作用每年损失的量占土壤有机质总 量的百分数称有机质的矿化率(percent mineralization)。 矿化率一般在1%~3%。由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与有机氮的矿
如:甲酸、乙酸、 正丁酸过多就会对植物根系产生较严重的危害。 解决办法:排水晒田、施草木灰(中和酸、补充K素)
有机肥施用前进行堆沤。
(二)含氮化合物(nitrogen compound)的矿质化
蛋白质 氨基酸 NH4+ NO3N素同化
N素生物固定与有效化过程与有机物C/N比密切相关。 C/N>25时,产生N素生物固定 C/N<25时,产生N素有效化。 豆科绿肥(三叶草等) C/N小,施入土壤后能提供N素(N素 有效化)。禾本科作物秸秆C/N大,直接还田易造成M与作物争夺 N素,造成N素的生物固定。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一、在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上的作用
1、养分较完全
植物生长所需养分 N:80 ~97%,平均95%;P:20 ~76%;
S:38 ~94%
为有机态,由有机质提供。
2、促进养分有效化(effectuation)
OM矿质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腐殖化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 一方面促进土壤矿质养分溶解释放养分;另一方面可以络合金属离 子,减少金属离子对P的固定,提高P的有效性。
粘结力(binding force):砂<有机胶体<粘粒 因此,有机质能改变砂粒的分散无结构状态,又能改善粘粒的粘 重大块结构,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从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等物理 性质。
二、改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1、络合重金属离子(heavy-metal ion),减轻重金属污染; 2、减轻农药残毒(toxicity of pesticide residue)
3、干湿交替(wetting and drying cycle)
一方面增加土壤呼吸作用,破坏土壤结构体,利于有机质的矿质 化分解,另一方面干燥时引起微生物死亡,又不利于有机质分解。
4、有机残体特性(specificity of organic relict)
(1)物理状态(physical state)
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组成
1、含量(content)
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在20% 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mineral soil)。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农耕措施 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总体而言,东北土壤有机 质含量(黑钙土)。
1、腐殖质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降解,使其芳香结构核心 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是整个复合体解体。 2、释放的简单有机物质被分解(矿化)和转化,酚类聚合物 被氧化。 3、脂肪酸(fatty acid)被分解,被释放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类) 参与新腐殖质的形成。
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其重量的500%。
(二)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y)
1、元素组成(elementary composition)
C、H、O、N、P、S为主 含C量为55 ~60%,平均58%,100/58=1.724 C:N:P:S=100:10:1:1~120:10:1:1 实验测定土壤有机质时,测出含C量后×1.724即得土壤有机质含量 (OM%=C% ×1.724)
2、功能团(functional group)
含有-COOH、-OH及酚羟基等多种功能团 功能团的解离导致腐殖酸带电 如:R-COOH R-COO-+H+ R - OH R - O - + H+
(三)分子结构特征(character of molecular structure)
分子结构极其复杂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单体中有芳核结构物质,芳核上有多种取代基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一、简单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的分解和转化
矿质化(mineralization):指复杂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 化为简单的无机物的过程。
(一)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的矿质化
碳水化合物 有机酸 CO2+H2O
在低温、嫌气条件下,有机酸变为CO2和H2O的过程受到阻碍,产生 有机酸的累积,从而造成植物根系萎缩、腐烂。
第2章
土壤有机质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来源
森林土壤(forest soil):枯枝落叶(lither)
草原土壤(steppe soil):草、根系(grass and root system) 耕作土壤(cultivated soil):作物残茬(crop residue)(一般占籽实产量 (yield of kernels)的35-40%)、施用的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是各种植物残体(dead plant part),其化学组 成和各种成分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器官、年龄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 异,从而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差异。 森林土壤:酸性有机质(acid organic mater) 草原土壤:中性有机质(neutral organic mater)
(1)pH
中性条件下利于OM分解
(2)质地
质地愈粘重,腐殖化系数愈高,愈难分解
第三节 土壤腐殖质(humus)的 形成和性质
一、土壤腐殖质形成 1、腐殖化作用(humification)
腐殖质(humus)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一类性质稳定,
成分、结构极其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腐殖化作用(humification):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
3、提高土壤保肥性(nutrient preserving capability)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吸附能 力大于矿质胶体,从而大大提高土壤保肥性。 胶体对阳离子吸附能力比较(cmol/kg) 胶体类型 吸附力 有机胶体 高岭石 蒙脱石 80 ~100 150 ~450(平均350) 3 ~5
0-2
木质素
30-50
蛋白质
28-35
脂肪、树脂等
1-8
4、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
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 有机物质的总称。
由非腐殖物质(Non-humic substances)和腐殖物质(Humic substances)组成,通常占土壤有机质的90%以上。
4、提高土壤缓冲性(impact absorption)
腐殖质含有多种功能团,遇OH-时,电离出H+与之作用生成水对碱
緩冲;遇H+时则由于带负电荷而吸附H+对酸緩冲;
同时,由于腐殖质胶体带负电荷,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盐基离子,对 肥料起緩冲作用。
5、促进团粒结构(aggregate structure)的形成,改 善土壤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y)
1、温度(temperature)
25-35℃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最为旺盛,利于有机质 矿质化分解,提供作物所需养分。
2、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 (soil humidity and aeration status)
好气:水少气多, 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矿质化分解,释放养分 嫌气:水多气少, 微生物活动受抑制, 有机质腐殖化合成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
5-7%
0.5%
0.5-2.0%
4-6%
wenku.baidu.com
2、元素组成(elementary composition)
(水%=75,干物质%=25)
干物质 % C 44 H 8 O 40 N+灰分元素 8
C/N大约为10左右
3、化学组成(chemical composition)
成分
%
纤维素
2-10
半纤维素
化率同步,因而可通过测定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率来代表有机质的矿化率。
二、植物残体(dead plant part)的分解和转化
1、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以及部分类似有机物入土壤后的头几个月 很快矿化 。 2、残留在土壤中的木质素、蜡质以及第一阶段未被矿化的植物 残体碳相对缓慢分解。
三、土壤腐殖物质(humic substances)的分解和 转化
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2、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1)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碳化合物 (2)通过微生物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及反复的循 环,增殖微生物细胞
(3)通过微生物合成的多酚和醌或来自植物的类木质素, 聚合形成腐殖物质
3、腐殖质的形成途径
土壤腐殖质形成途径
二、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
粘土矿物-腐殖质复合体
1、分子量、形状、颜色
A、分子量 很大。分子量大小与单体和聚合度有关; B、形状 C、颜色 球形结构,疏松多孔,似海棉; 分子量愈大,颜色愈深 (HA分子量大, 褐色;FA 分子量小,呈淡黄色)
2、溶解性与吸收性
A、溶解性(dissolution) FA、HA都溶解于碱,HA不溶于酸,
而FA溶解于酸。 B、吸收性(absorbency) 亲水胶体,吸水能力强,吸水量可达
3、全球C平衡的重要C库(含C平均为58%)。
三、其它方面作用
1、为M提供C源和N源; 2、OM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3、腐殖酸在一定浓度下能促进M和植物的生理活性。
四、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腐殖化系数(humification coecient) :单位重量的有机
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1、大量施用有机肥; 2、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沃土计划) 目前还田秸秆不到20%,丘陵区不到10%。
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时注意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过腹还田
三、土壤有机 质的分组
Soil Organic Mater
土 壤 有 机 质 分 组
soil humus
Non-humic Humic substances) substances
humin
HA: humic acid FA: fulvic acid
四、土壤腐殖酸(humic acid)性质 (一)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y)
秸秆还田应配施化学N肥:
一般亩施秸秆300-400kg,需要配施化学纯N 3-4kg。
(三)脂肪(fattiness)、树脂(pitch)、蜡质(waxiness)、 单宁(tannin)的矿质化
这类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与碳水化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点是在 嫌气条件下产生多酚化合物,这是形成腐殖质的基本材料。
多汁、幼嫩绿肥易于分解,磨细粉碎易于分解。
(2)C/N
大,不易分解
小,易于分解
(3)硫、磷等元素缺乏也会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 激发效应 (作用)(priming effect):土壤中加入
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
激发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5、土壤特性(soil specificity)
(四)木质素(xylogen)的矿质化
木质素是芳香性聚合物,含碳量高,在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作用下 缓慢的转化,最终产物是CO2和H2O,但往往只有50%可形成最终产物, 其余仅为降解产物,作为形成腐殖质的原始材料。
土壤有机质因矿质化作用每年损失的量占土壤有机质总 量的百分数称有机质的矿化率(percent mineralization)。 矿化率一般在1%~3%。由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与有机氮的矿
如:甲酸、乙酸、 正丁酸过多就会对植物根系产生较严重的危害。 解决办法:排水晒田、施草木灰(中和酸、补充K素)
有机肥施用前进行堆沤。
(二)含氮化合物(nitrogen compound)的矿质化
蛋白质 氨基酸 NH4+ NO3N素同化
N素生物固定与有效化过程与有机物C/N比密切相关。 C/N>25时,产生N素生物固定 C/N<25时,产生N素有效化。 豆科绿肥(三叶草等) C/N小,施入土壤后能提供N素(N素 有效化)。禾本科作物秸秆C/N大,直接还田易造成M与作物争夺 N素,造成N素的生物固定。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一、在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上的作用
1、养分较完全
植物生长所需养分 N:80 ~97%,平均95%;P:20 ~76%;
S:38 ~94%
为有机态,由有机质提供。
2、促进养分有效化(effectuation)
OM矿质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腐殖化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 一方面促进土壤矿质养分溶解释放养分;另一方面可以络合金属离 子,减少金属离子对P的固定,提高P的有效性。
粘结力(binding force):砂<有机胶体<粘粒 因此,有机质能改变砂粒的分散无结构状态,又能改善粘粒的粘 重大块结构,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从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等物理 性质。
二、改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1、络合重金属离子(heavy-metal ion),减轻重金属污染; 2、减轻农药残毒(toxicity of pesticide residue)
3、干湿交替(wetting and drying cycle)
一方面增加土壤呼吸作用,破坏土壤结构体,利于有机质的矿质 化分解,另一方面干燥时引起微生物死亡,又不利于有机质分解。
4、有机残体特性(specificity of organic relict)
(1)物理状态(physical state)
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组成
1、含量(content)
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在20% 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mineral soil)。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农耕措施 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总体而言,东北土壤有机 质含量(黑钙土)。
1、腐殖质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降解,使其芳香结构核心 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是整个复合体解体。 2、释放的简单有机物质被分解(矿化)和转化,酚类聚合物 被氧化。 3、脂肪酸(fatty acid)被分解,被释放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类) 参与新腐殖质的形成。
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其重量的500%。
(二)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y)
1、元素组成(elementary composition)
C、H、O、N、P、S为主 含C量为55 ~60%,平均58%,100/58=1.724 C:N:P:S=100:10:1:1~120:10:1:1 实验测定土壤有机质时,测出含C量后×1.724即得土壤有机质含量 (OM%=C% ×1.724)
2、功能团(functional group)
含有-COOH、-OH及酚羟基等多种功能团 功能团的解离导致腐殖酸带电 如:R-COOH R-COO-+H+ R - OH R - O - + H+
(三)分子结构特征(character of molecular structure)
分子结构极其复杂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单体中有芳核结构物质,芳核上有多种取代基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一、简单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的分解和转化
矿质化(mineralization):指复杂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 化为简单的无机物的过程。
(一)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的矿质化
碳水化合物 有机酸 CO2+H2O
在低温、嫌气条件下,有机酸变为CO2和H2O的过程受到阻碍,产生 有机酸的累积,从而造成植物根系萎缩、腐烂。
第2章
土壤有机质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来源
森林土壤(forest soil):枯枝落叶(lither)
草原土壤(steppe soil):草、根系(grass and root system) 耕作土壤(cultivated soil):作物残茬(crop residue)(一般占籽实产量 (yield of kernels)的35-40%)、施用的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是各种植物残体(dead plant part),其化学组 成和各种成分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器官、年龄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 异,从而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差异。 森林土壤:酸性有机质(acid organic mater) 草原土壤:中性有机质(neutral organic mater)
(1)pH
中性条件下利于OM分解
(2)质地
质地愈粘重,腐殖化系数愈高,愈难分解
第三节 土壤腐殖质(humus)的 形成和性质
一、土壤腐殖质形成 1、腐殖化作用(humification)
腐殖质(humus)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一类性质稳定,
成分、结构极其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腐殖化作用(humification):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
3、提高土壤保肥性(nutrient preserving capability)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吸附能 力大于矿质胶体,从而大大提高土壤保肥性。 胶体对阳离子吸附能力比较(cmol/kg) 胶体类型 吸附力 有机胶体 高岭石 蒙脱石 80 ~100 150 ~450(平均350) 3 ~5
0-2
木质素
30-50
蛋白质
28-35
脂肪、树脂等
1-8
4、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
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 有机物质的总称。
由非腐殖物质(Non-humic substances)和腐殖物质(Humic substances)组成,通常占土壤有机质的90%以上。
4、提高土壤缓冲性(impact absorption)
腐殖质含有多种功能团,遇OH-时,电离出H+与之作用生成水对碱
緩冲;遇H+时则由于带负电荷而吸附H+对酸緩冲;
同时,由于腐殖质胶体带负电荷,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盐基离子,对 肥料起緩冲作用。
5、促进团粒结构(aggregate structure)的形成,改 善土壤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y)
1、温度(temperature)
25-35℃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最为旺盛,利于有机质 矿质化分解,提供作物所需养分。
2、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 (soil humidity and aeration status)
好气:水少气多, 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矿质化分解,释放养分 嫌气:水多气少, 微生物活动受抑制, 有机质腐殖化合成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
5-7%
0.5%
0.5-2.0%
4-6%
wenku.baidu.com
2、元素组成(elementary composition)
(水%=75,干物质%=25)
干物质 % C 44 H 8 O 40 N+灰分元素 8
C/N大约为10左右
3、化学组成(chemical composition)
成分
%
纤维素
2-10
半纤维素
化率同步,因而可通过测定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率来代表有机质的矿化率。
二、植物残体(dead plant part)的分解和转化
1、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以及部分类似有机物入土壤后的头几个月 很快矿化 。 2、残留在土壤中的木质素、蜡质以及第一阶段未被矿化的植物 残体碳相对缓慢分解。
三、土壤腐殖物质(humic substances)的分解和 转化
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2、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1)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碳化合物 (2)通过微生物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及反复的循 环,增殖微生物细胞
(3)通过微生物合成的多酚和醌或来自植物的类木质素, 聚合形成腐殖物质
3、腐殖质的形成途径
土壤腐殖质形成途径
二、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
粘土矿物-腐殖质复合体
1、分子量、形状、颜色
A、分子量 很大。分子量大小与单体和聚合度有关; B、形状 C、颜色 球形结构,疏松多孔,似海棉; 分子量愈大,颜色愈深 (HA分子量大, 褐色;FA 分子量小,呈淡黄色)
2、溶解性与吸收性
A、溶解性(dissolution) FA、HA都溶解于碱,HA不溶于酸,
而FA溶解于酸。 B、吸收性(absorbency) 亲水胶体,吸水能力强,吸水量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