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2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初读感知
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 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 悄悄的,以动写静。
初读感知
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宁静。 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 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 以动写静。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 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 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 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 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 湖词》《吴湖录》等。
无逸斋此时只有三位阿哥,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还有他胤礽,四阿哥胤禛已经四岁了,再过两年也可以进入无逸斋了,五阿哥胤祺已经两岁了,再过不久也会进入无逸斋了吧,可惜,此时他才七岁,老八老九老十都还不知道 在哪呢。
二、形近字组词。
梅(梅子) 麦(小麦) 唯(唯有) 蛱(蛱蝶) 海(大海) 青(青草) 惟(惟一) 峡(山峡)
课堂练习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
了。(√ )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 )
初读感知
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 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 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初读感知
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 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 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 飞来飞去。
初读感知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1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课件(25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1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课件(25张PPT)

作者简介
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金人侵占的山东。他从 小就习文练武,立下了收复中原的志向。
1161年,他21岁,率众起义抗金。22岁,他一 路南下,投奔南宋朝廷。他一直渴望北伐抗金, 却始终不被朝廷重用。
1181年,他被罢官,在江西农村闲居,一住就 是二十多年。
1207年,他再被朝廷起用,却因病重卧床不起, 带着忧愤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68岁。
莲蓬。
➢这首词中描写的自然风景有哪些?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 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 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莲蓬
莲子
➢词中描绘的人物有哪些?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 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yuè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词 长短句
清平乐·村居
词牌名
词题,意思是乡 村生活。
上阕
词 长短句
下阕
⑤[亡赖]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亡”这里读“wú”。
➢ 读一读,注意节奏。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 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 /溪东, 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
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莲蓬。
➢课堂练笔,想象填“词”。
好一幅清新的风景!
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水潺潺,小草
( ),习习清风,( )荷香。
溪边,一个黄发小儿剥着莲蓬,时而( ),时而( ),
时而( ),真是天真可爱!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课件(共41张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课件(共41张PPT)

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写法导读
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特点? 刻画了哪些人物?重点写谁?小儿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你读出了什么?
以“溪上——溪东——溪头” 为线索进行场景切换,先静后动, 将五个人物联结成一个整体。“媚 好”一词可以看出文中这对老夫妇 生活安详愉快。
组 词:姓赖 依赖
有病生癞疮 耍赖不应当 无赖打路人。
心惰人就懒 水獭反犬旁
——无理取闹
书写练习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三个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描绘画面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象画面。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儿童急走追黄蝶,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
飞入菜花无处寻。 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莲蓬。
主题解说
《四时田园杂兴》 《宿新市徐公店》 《清平乐·村居》 (其二十五)
初夏江南农村景色图 乡村春天美景图 农村田园景物图
三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 的热爱、羡慕与向往。
04
达标训练
一、读拼音,写词语。
05
总结评价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小组交流
课文梳理
古诗词三 首
《清平乐·村居》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卧剥莲蓬
和谐共处
课堂评价
点 击自此 处我输评入 标价题
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词。 2.课外拓展:积累你喜欢的诗词背一背。
学习任务二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课件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课件
《春日偶成》则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 自然之美的向往。
《题西林壁》则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 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古诗词三首》的艺术手法
02
01
03
《泊船瓜洲》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瓜洲 的景色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春日偶成》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春天与美好、希 望和生命联系在一起。
创作风格
诗人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 ,意境深远,善于通过描绘自然 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作者的其他代表作品
80%
《XX诗》
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100%
《XX词》
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愁绪 ,情感真挚动人。
80%
《XX曲》
以豪放的笔调抒发了诗人豁达的 人生态度,语言奔放有力。
特点
古诗词通常具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韵律和谐、形式多样等特 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古诗词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古诗词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 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 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发展
古诗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经历 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 各个时期,形成了各种风格和流派。
生的学习进步。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记忆。
复述法
鼓励学生复述诗词内容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02
03
04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 参与度、思考深度等,给予及
时的反馈和指导。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 问题,提出建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35张PPT)
2024 课件
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新课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展示诗词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可以也介绍可本编单元辑的修课文改内容和语文
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目标。
小学升初二、中学的习作《文四选时材田园技杂巧兴如(下其:二十五)》
诗句解析
简 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
介 “济南二安”。
《清平乐·村居》跟其他两首诗有何 不同?
题目不同。这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 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又名 《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韵,下 阕押平韵。村居,这首诗的题目。
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阙,后 一部分叫下阙,朗读时两阙之间的停顿要 长一点。
我们一起跟随诗人杨万里去欣赏 田园风光,你的眼前仿佛浮现投宿的 地方看到的景色,抒发 了诗人热爱春天、热爱 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yuè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者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 著名军事将领、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他
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 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 此词又叫长短句。
自由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多读几遍,
疏通字词。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
ǎo
chú
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

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互相逗趣取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024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完整版课件系列
1 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词的句子有长有 短,又叫长短句,是 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词可以歌唱,每一首 词根据格律,都有一 个曲调名,称为词牌。 《忆江南》就是词牌。 宋朝是词创作的鼎盛 时期,因而有“唐诗 宋词”之说。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熟悉。 旧:从前,指诗人 年轻时游过杭州。 曾:曾经。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 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白居易在杭州、苏州做刺史 三年,为官非常清廉。他带领百 姓修筑白堤,治理西湖;疏通河 道,整修山塘,短短几年,和老 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5岁那 年,白居易因病回到洛阳,时隔 十二年,江南百姓的勤劳、淳朴 和善良仍然令他深切怀念。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 厌:满足。 (“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 足。) 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 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 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 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用 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 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 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 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 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 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 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镜未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 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
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 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 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 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 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 的胸怀。

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完整)

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完整)

诗词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常常在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的熏陶下创作诗词,这些诗词不仅表 现了自然之美、人生哲理,还反映了 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为后人研究唐代历 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 资料和视角。
05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课内容回顾
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应能够理解并欣赏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了解平仄和韵脚的 基本概念。
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学生应能够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其营造的意境,提高审美鉴 赏能力。
古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应能够理解古诗词的主题和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 人文素养。
作业布置与要求
背诵并默写《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并默写所学的三首诗,巩固所学知识 。
完成课后练习题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理解和应 用能力。
阅读相关古诗词资料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古诗词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 水平。
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读后感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 受,培养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阐述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 容、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
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 情感,培养学生对古诗词 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古诗词的美,培养学 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 承意识。
教学内容概览
《春日》 《江南春》
《登鹳雀楼》
02
古诗词精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总结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课文课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课文课件

悟诗情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喜欢乡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怀着向往和希望
拓展延伸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 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解诗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 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 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自读提示
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 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
劳动的辛劳 劳动的快乐
悟诗情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喜欢乡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 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 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 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 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 园词。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色彩:绿、黄
拓展延伸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导入课题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2课时 共42张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2课时 共42张PPT)

补充资料: 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一生壮志满怀,力主抗金 北伐,却报国无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因遭奸 臣投降派排挤,被免官闲居于江西上饶,并在此生活了近 15 年。 这一时期,他将满腔悲愤寄寓在作品中。晚年归隐山村,理想破灭, 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乡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这首《清平乐·村居》正是此时所作的其中一首。
“一径深”的“深”字, 写出小路往远处延伸,拉长 了视线。
“无处寻”看似平淡, 实则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 空间,让人仿佛看到了菜 花正在盛放的情景以及儿 童的活泼情态。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古诗大意:
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 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 未形成浓密的绿荫,树枝上绽出 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有 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捕两三 只翩飞的黄蝴蝶,却见蝴蝶飞入 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 到了。
——南宋时,城里人把寒食到清明节作为重 大节日来庆祝,郊游、扫墓、插柳、赛龙舟、演 奏音乐等等,但在农村,只是踏歌(踏脚作节拍 唱歌)椎鼓罢了,我体会到了诗人的闲适、惬意。
读古诗,畅谈感受。
《田园乐(其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在僻静的村庄里,诗人愿意与高士对门 而居,可见其淡泊宁静的心境。
任务七 整合阅读《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练读古诗,读准字音。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宋]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 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 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 所见
[宋]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 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 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 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 闲看。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1 古诗词三首
第1课时
新 纯朴的乡村,


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幅和谐的画卷。
初夏荷塘
图中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宿新市徐公店
看着康熙的銮驾远远在拐弯处消失,胤礽才轻轻的叹息一声。 康熙今天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无逸斋的冷情漠视,御花园的温柔慈爱,再一次印证了一句话——丫的就是一个比女人更善变的混蛋!!再联想起前世种种,最初的宠爱和最后的多疑猜忌,动辄就是责骂,胤礽的神情一点点的
变冷,虽然无法忽视在刚刚康熙抱着他时内心深处的孺慕,但更无法忽视前世今生已经根深蒂固对康熙的警惕,身后的小顺子和小卒子看着主子那清冷的神情都不由的对视一眼,眼底深处都浮上了一层担忧。
“放心,刚刚的事情,爷不会怪你们。”胤礽转身看着小顺子和小卒子那诚惶诚恐的表情还有眼底的担忧,淡淡开口说道,在只有他们三人的时候,胤礽从不自称孤,在正式场合那是没法子,好好的一个人,偏偏自称孤,又不 是孤家寡人,不对,自己还真是孤家寡人来着,在这紫禁城,有谁真的画卷。乡村是那么纯朴、恬静,
小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就是通过这优美
一位姓徐的老人 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 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读一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
把诗句读正确。


shū


篱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 边想,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请 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 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
篱 树 菜花 儿童 黄蝶 径
篱落
树头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里的“径”是什么意思?
儿童 追 黄蝶 菜花

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5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5张PPT)

生平简介: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其诗题材广泛,多歌颂 田园劳动生活,诗风清逸淡远。
文学成就:与陆游、杨万里、尤袤(mào)并称“中兴四大 家”。
主要作品:《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 《四时田园杂兴》。
生平简介: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字廷 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杨万里自名书室为“诚斋”, 世称诚斋先生。
诗意:梅子已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 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夏天白天很长,篱 笆墙外无人走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 篱笆飞来飞去。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 熟,可以吃。 ②肥:本文指果肉肥厚。 ③麦花:指麦子吐花秀穗。 ④日长:“长”读cháng,是 说夏天已近,白天越来越长了。 ⑤蛱蝶:蝴蝶的一种。
其他方法
衬托的手法, 以动衬静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肥,麦花③雪白菜花稀。【句解: 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梅子、杏子、麦花、菜花,描 绘了一幅“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 稀”的图景,写出了有花有果、有形有色的初夏江南的 特点,写出了田园之美。】❶
日长④篱(lí)落无人过,惟(wéi)有蜻蜓蛱(jiá)蝶⑤飞。 【句解: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 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 “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 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❷❸
❸拓展:“惟有蜻蜓蛱蝶飞”一 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来表现 农村的安静,你还能写出这样的 诗句吗?
示例:(1)月出惊山鸟,时鸣 春涧中。(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

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19张PPT)

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19张PPT)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 ▪大儿锄(chú)豆溪东,中儿正织鸡 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bō) 莲蓬。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小溪,小溪边长 满了碧绿的小草。屋内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 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 地谈天。这对白发老夫妻是谁家的老人呢?大儿 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 笼。最令人爱好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趴在小 溪一头的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梅子金黄杏子肥,
▪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lí)落无人过, ▪惟(wéi)有蜻蜓蛱(jiá)蝶飞。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 长越 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 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 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 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 飞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 写了初夏时乡村的美丽风景和农 人的繁忙,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 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 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 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一 生坚决主张抗金。文学成绩: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 斗精神是辛弃疾诗词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其诗词热情 充满,大方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其特殊的词作 风格被称为“ 稼轩体”。在文学上,他与苏轼齐名,并 称“苏辛”。主要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 萨蛮·书 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
《清平乐·村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 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描画出一家五 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了人情 之美和生活之趣,显露出词人那极富生 活乐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

l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部编本(17张ppt)公开课课件

l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部编本(1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l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 诗词三 首》第 三课时 部编本 (17张p pt)公 开课课 件
八、课后作业 1.背诵《清平乐·村居》。 2.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学习其它的词
(名师示范课)l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 诗词三 首》第 三课时 部编本 (17张p pt)公 开课课 件
(名师示范课)l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 诗词三 首》第 三课时 部编本 (17张p pt)公 开课课 件 (名师示范课)l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 诗词三 首》第 三课时 部编本 (17张p pt)公 开课课 件
七、主题概括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农村五
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 同的 面貌和情态 描写的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 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 和平、宁静 的生 活的喜爱。
(名师示范课)l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 诗词三 首》第 三课时 部编本 (17张p pt)公 开课课 件
六、明诗意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
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
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吴音:吴地方言。 翁媪:老翁和老妇。 亡赖:同“无赖”,指顽皮、淘气。
(名师示范课)l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 诗词三 首》第 三课时 部编本 (17张p pt)公 开课课 件
(名师示范课)l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 诗词三 首》第 三课时 部编本 (17张p pt)公 开课课 件
上阕
词牌名
yuè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题目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古诗词三首》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三首》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

(“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我静静地看着敬亭山, 山也在看着我,怎么 看也不觉得满足。只 有敬亭山才是我最知 心的朋友。
•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 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 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心中充满了孤独寂寞的情感。
• 本诗通过描写敬亭山 的孤寂景象,抒发了 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 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在背诵《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要联系 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前两句交 代了地点和人物,作者独自坐在敬亭山上。后 两句写作者的心情。建立记忆框架,朗读成诵。
结构梳理 鸟飞尽
独坐敬亭山 云独闲 山相对
孤独、寂寞
主题概括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通过对 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 怀才不遇 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 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 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 倍生。
独坐敬亭山
[唐] 李 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此时的李白
坐在敬亭山上看到 些什么?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尽,消失。都飞远了; 孤云:一片白云; 独去闲:闲,悠闲。悠闲地独自离去。
1 古诗词三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 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主要作品:《静夜思》《蜀 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 留别》《将进酒》等。
《独坐敬亭山》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两”二字同意重复,把诗人 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 惜相怜的感情。
“只有”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多诵读,悟诗情
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 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独坐敬亭山
作者通过对敬亭山景物的描 写,抒发了诗人以山为伴的惜 惜相怜之情,突出了诗人对敬 亭山的喜爱。
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 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经典之作。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思考:诗人是站在什么角度看洞庭湖的? 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诗人是从远处看洞庭湖的,从 “望”字可以看出来。
《独坐敬亭山》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 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 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 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 味,孤寂之感倍生。
独坐敬亭山
独坐:单独地坐。 敬亭山:在今安 徽省宜州市郊。
单独地坐在敬亭山上。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词吗?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 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 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词有各 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 “渔歌子” ,还有“江城子” 、 “菩萨蛮”等。
忆江南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白居易离 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 首《忆江南》。
旧:从前,指诗人
谙:熟悉。
年轻时游过杭州。 曾:曾经。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 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超过,胜过。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 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 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 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 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独坐敬亭山
[唐] 李 白
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 来给大家背一背?
《静夜思》 《赠汪伦》
解诗题,知作者
▪ 1、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题意思。 ▪ 2、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纵情诗酒, 以诗著称于世。与诗 人杜甫合称“李杜”, 二人代表了唐代诗歌 的最高成就。李白被 称为“诗仙”。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 居易称作“诗豪”。他的 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 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 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一般五言诗歌格式: AA/AAA
一般七言诗歌格式 AA/AA/AAA
洞庭湖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有君山, 山上有诸多名胜。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 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 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 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诗中指月光下的洞庭湖像一个银盘子。
山:诗中指君 山。
青螺:这里用来形 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 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 着的一枚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 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词的内容是回忆江南,所回忆的是诗 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借助拼音自读诗歌,初步了解这首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ān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唐 代著名诗人。字 乐天,号香山居 士 。白居易一 生留下近3000篇 诗作 。
忆江南 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因怀念杭 州而写的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 青螺 )。
3.《望洞庭》是 唐 代诗人 刘禹锡 写的,作者
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
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 热爱大自然 )的美好感情。
忆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
忆江南
▪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 ▪ ___没__经__过__打__磨__的_铜__镜___.
▪ ____洞__庭_湖____________像白色的银盘。
▪ ____苍__翠_的__君__山________像洞庭湖中的一颗青 螺
▪ 《望洞庭》描述了一幅优美 的秋月洞庭图,抒发了作者 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 情。
▪ “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 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 等地区,当然,我们浙江也属于江南。下 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 人风光吧!
白居易在杭州、苏州做刺史三 年,为官非常清廉。他带领百姓修筑 白堤,治理西湖;疏通河道,整修山 塘,短短几年,和老百姓结下了深厚 的友谊。55岁那年,白居易因病回到 洛阳,时隔十二年,江南百姓的勤劳、 淳朴和善良仍然令他深切怀念。
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谙: 熟悉。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书写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 调。这里指水
潭面:指湖面。
色和月色融为 一体。
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
的铜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色互 为映衬,显得多么和谐!平静的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 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
生字学习
亭庭潭螺 谙
词语学习
亭子 洞庭 水潭 青螺 谙练 悠闲 讨厌 镜子 磨炼 红胜火 绿如蓝
读一读,在句子中你还能认识生字吗?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学习古诗的方法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闲: 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天上的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 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 乎世间万物都厌弃 “我”,远离而去。
他的心境? 独坐 敬亭山
(唐)李白
拟人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互为知己的相知之情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 的相知之情。“相看两不厌 ”,表达 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 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 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
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
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
情,读——能不忆江南?
江南是多么美好啊,那
往日的风景是多么熟悉。太 阳出来了,江边的鲜花比火 还要红艳。春天来了,江水 像蓝草那么绿,那么浓。怎 能叫人不回忆江南?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 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象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轻轻的田螺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李白(701-762), 字太白,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他写 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 权贵的诗歌。他的诗 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课外知识抢答
▪ 1、诗圣—— 杜甫 ▪ 2、诗仙—— 李白 ▪ 3、诗佛 —— 王维 ▪ 4、大李杜—— 李白、杜甫 ▪ 5、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厌: 满足。
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我” 只有静静地凝视着 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 “我”。世上 大概只有敬亭山愿意和 “我” 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
独坐 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 高飞 尽, 孤云 独去 闲。
动静结合
“尽”、“闲”两个字,突出 了“静寂”的特点,在飘忽的白云 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