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品种分类标准

合集下载

水稻制种分类

水稻制种分类

水稻制种分类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水稻可以被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水稻的制种分类进行介绍。

一、按照生长周期划分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可以将其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

早稻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100天左右,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中稻生长周期在120-140天之间,适合在中南部地区种植;晚稻生长周期最长,一般在140-160天之间,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

二、按照籼粳划分根据水稻的籼粳属性,可以将其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类。

籼稻的外观较长,口感较软,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粳稻的外观较短,口感较硬,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

三、按照颜色划分根据水稻的颜色,可以将其分为白稻、黑稻和红稻三类。

白稻是最常见的水稻品种,外观呈白色,适合在各地种植;黑稻外观呈黑色,富含营养成分,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红稻外观呈红色,富含抗氧化物质,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

四、按照产地划分根据水稻的产地,可以将其分为江南稻、江北稻和西南稻三类。

江南稻主要产于江南地区,外观细长,口感软糯;江北稻主要产于江北地区,外观短粗,口感硬实;西南稻主要产于西南地区,外观较长,口感稍硬。

五、按照用途划分根据水稻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食用稻、种用稻和药用稻三类。

食用稻是最常见的水稻品种,主要用于人类食用;种用稻主要用于种植下一季的水稻;药用稻则主要用于制药。

综上所述,水稻的制种分类可以按照生长周期、籼粳属性、颜色、产地和用途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

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应着不同的水稻品种,每种品种都有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用途。

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以获得最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

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

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在现代社会,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

而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则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我国的一名农业技术工作者,我深知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重要性。

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现状与发展,希望通过全面的评估,为读者呈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

在谷物类中,我国的水稻和小麦国家质量标准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且在卫生标准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在油料作物方面,大豆和油菜籽的国家质量标准也逐渐趋于完善,卫生标准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监管。

而在杂粮类中,玉米和高粱等作物的国家质量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其卫生标准也得到了提升。

然而,尽管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些地方政府对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重视不够,导致一些地方的粮食质量和卫生水平仍然不尽如人意。

一些粮食生产企业缺乏对国家标准的认知和重视,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违规行为。

再次,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品质。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现状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

2. 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发展远景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推动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发展应该朝着以下方向努力。

应该加大对主要粮食品种国家质量及卫生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以增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对国家标准的重视和认知。

应该加强对粮食生产企业和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推动企业遵守国家标准。

杂 粮的分类

杂  粮的分类

青稞
品种:又称裸大麦、元麦、是大麦的一个 变种。 产地:主要产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 等地。 应用:可以磨成粉,制成馍、饼、面条等, 食我国藏族人民的主食。
豌豆
品种:又称毕豆、麦豆、荷兰豆、青小豆等, 有黄、褐、绿、玫瑰色等颜色。 产地: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 青海等。 应用:一般以嫩豆荚做蔬菜食用;也可磨成 粉,是制作糕点、豆馅、粉丝、凉粉、面条 等,还可做罐头。 营养: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
糯玉米
质糯,黏性大,食之口感柔软、香滑、有 甜味,并有独特的玉米味道,尤其是鲜食 青玉米,口感很好,还可加工成玉米面和 玉米碴。
爆裂玉米
又称“实棒子”。是不经过杂交 直接留种的一种玉米,颗粒特 小,棒槌细,产量低,这种玉 米放在一般的器皿中加热时会 自动开花,如加压爆米花的形 状一样,且口感甜糯。
蚕豆
品种:又称胡豆、罗汉豆、佛豆等。按种 皮颜色不同可分为青皮、白皮、红皮蚕豆。 产地:四川、云南、江苏、湖北等地。 应用:嫩豆是做菜的原料,可炒、烩、焖; 老豆料可煮粥、制糕或制豆酱制品,也可 提取淀粉。 营养: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碳形,滑硬,色黄。 产地:主要产区集中在山东、河北及西北、 东北各地。 应用:可以单独做成小米饭,小米粥;磨 粉后可制成窝头、煎饼;还可以加工成米 粉制作小吃;小米面与面粉掺和后可制成 各式发酵食品。 营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硫胺素、核黄 素和少量胡萝卜素。
大豆
品种:又称黄豆,按皮的颜色可分为黄大豆、青大 豆、黑大豆、杂色豆等。 产地:各地均有种植,但以吉林、黑龙江、辽宁、 山东、河南等地产量最多,特别是东北大豆久负盛 名。 应用:嫩时为毛豆,可煮“五香毛豆”,也可用豆粒 做某些菜肴的配料,如“毛豆炒肉”。大豆还可制作 主食、糕点、小吃等。大豆磨粉与米粉掺和后,可 制作团子及糕饼。还是制作豆油的原材料。黄豆制 品种类丰富,有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腐竹、黄 豆芽等。黄豆还是制作豆酱、酱油的原料。 营养:有优质植物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铁元素、 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全面。

粮食的种类

粮食的种类

小米小米,亦称粟米,通称谷子。

谷子去壳即为小米。

原产我国,约有8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

含有少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

小米的品种很多,按米粒的性质可分为糯性小米和粳性小米两类;按谷壳的颜色可分为黄包、白色、褐色等多种,著名品种有山西沁县黄小米,山东章丘龙山小米、山东金乡的金米、河北桃花米等。

什么是粮食?粮食包括谷物类,豆类和薯类三大类。

谷类作物(禾本科):又分米类和麦类两种,其中米类主要有稻米、玉米、高梁、小米、粟等;麦类主要有小麦、燕麦、大麦、青稞等。

豆类作物:主要包括大豆、小豆、绿豆、蚕豆、豌豆等。

薯类作物:主要是甘薯和马铃薯等。

小麦、水稻、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

在我国,人们通常称稻、禾、稷、麦、豆为“五谷”。

同时,又把除水稻、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作物,统称杂粮。

杂粮的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强,在我国广大的山区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杂粮种植仍占很大的比重。

豆类作物是指豆科中的一类栽培作物。

豆类作物种类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菜豆、豇豆、刀豆、扁豆等。

豆类作物的种子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营养丰富的食料。

其中大豆含油率较高,又属油料作物。

豆类作物的嫩豆荚、鲜豆粒、豆芽和豆制品粮食的种类按照传统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粮食是指禾本科作物。

包括稻谷、小麦、糜(黍和稷)、大麦、高粱等。

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豆类、薯类的集合。

粮食在中国古代是有区别的两个字。

“粮”是指行人携带的干粮。

“食”是指长居家中所吃的米饭。

后来两字逐渐复合成“粮食”这一名词。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

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

谷物分类及验收标准

谷物分类及验收标准

谷物分类及验收标准
1. 谷物分类
谷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的种子。

根据谷物的基本特征和用途,谷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稻谷:一种主要用于食品消费的稻类谷物,包括籼稻和粳稻等。

2. 小麦:一种广泛用于制作面粉和食品的谷物,包括普通小麦和硬质小麦等。

3. 玉米:一种主要用于食品和饲料的谷物,包括黄玉米和白玉米等。

4. 大米:一种主要用于食品消费的稻类谷物,包括普通大米和糯米等。

5. 燕麦:一种富含纤维和营养物质的谷物,常用于制作麦片和饼干等。

6. 大豆: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谷物,常用于制作豆浆和豆腐等食品。

7. 其他谷物:包括莜麦、糙米、荞麦等。

2. 谷物验收标准
为保证谷物质量和安全,采购谷物时需要进行验收。

以下是谷
物验收的主要标准:
1. 外观:谷物应具有完整的外观,无虫蛀、霉变等现象,外观
颜色应均匀。

2. 水分含量:根据谷物的种类和用途,其水分含量应在一定范
围内,确保质量和保存期限。

3. 含杂物:谷物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杂质,如石子、黄豆壳等。

4. 霉菌毒素:谷物中的霉菌毒素含量应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5. 微生物指标:谷物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微生物指标的要求。

6. 储存条件: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谷物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
度和通风条件。

以上是谷物分类及验收标准的简要介绍,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验收标准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有所差异。

大米分类及等级标准

大米分类及等级标准

大米分类及等级标准大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粮食之一,各类大米以其口感、外观特点、入口及发酵指标等特性辨别,并根据发展的需要而定的安全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一、根据口感特征划分大米类别1、粗粒大米:指粒宽多为6.3毫米以上的大米,包括粗粒稻和粗粒糯米。

2、中粒大米:指粒宽在4.6毫米至6.3毫米之间的大米,包括中粒稻和中粒糯米。

3、细粒大米:指粒宽多为4.6毫米以下的大米,包括细粒稻和细粒糯米。

二、根据外观特征划分大米等级1、良米:指粒完整,颜色艳丽,晶莹剔透的大米,多为粗粒大米。

2、杂质少良米:指基本符合粗粒大米要求,但因杂质粒粒不完整,不能达到良米要求的大米。

3、优质大米:指粒完整,颜色艳丽,晶莹剔透的大米,多为中粒大米。

4、一等大米:指粒宽多为4.6毫米以下,着色纯正,粒粒完整,有滑性,细腻脆松的大米,多为细粒大米。

三、根据入口及发酵指标划分大米等级1、针口花大米:指在口感、外观以及入口指标上达到要求的高品质大米,发酵率不低于30%。

2、籼米:指在口感、外观以及入口指标上达到要求的高品质大米,发酵率不低于20%。

3、糯米:指在口感、外观以及入口指标上达到要求的高品质大米,发酵率不低于15%。

四、根据安全标准划分大米等级1、无公害大米:指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对生产过程中采用自然、环保、绿色的方法生产的大米。

2、绿色大米:指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对生产过程中采用仿绿色的方法生产的大米。

3、花色大米:指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对生产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方法生产的大米。

综上所述,大米根据口感、外观特点、入口及发酵指标、安全标准等多方面划分,共可划分为:粗粒大米、中粒大米、细粒大米;良米、杂质少良米、优质大米、一等大米;针口花大米、籼米、糯米;无公害大米、绿色大米、花色大米。

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上述分类及等级标准,可以很好地区分大米的品种,从而保证食物的安全及健康,同时提高食物的质量。

此外,发挥大米的特色和优势,让大米更好地与其他粮食相配,健康美味,搭配出更多特色美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饮食文化。

粮食原料

粮食原料

粮食陈化的指标
1、色泽气味
2、脂肪酸值
3、品尝评分值
粮食在储藏期间(尤其在粮食含水量
大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脂肪的水解比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要快,脂肪酸增加
显著,产生羰基化合物,形成陈米味。
淀粉的糊化与老化
• 生淀粉分子靠分子间氢键结合而排列得很紧密, 形成束状的胶束,彼此之间的间隙很小,即使水 分子也难以渗透进去。具有胶束结构的生淀粉称 为淀粉。淀粉在水中经加热后,一部分胶束被溶 解而形成空隙,于是水分子进入内部,与余下部 分淀粉分子进行结合,胶束逐渐被溶解,空隙逐 渐扩大,淀粉粒因吸水,体积膨胀数十倍,生淀 粉的胶束即行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膨润现象。继 续加热,胶束则全部崩溃,形成淀粉单分子,并 为水包围,而成为溶液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糊化, 处于这种状态的淀粉成为α淀粉。
豆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豆类蛋白质是全价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 见表2。 作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蛋氨酸,其在豆类蛋白质的 含量与FAO/WHO标准模式相比分别为蚕豆22%,豌豆 31%, 绿豆 38%,红小豆40%,豇豆59%。其它除蚕豆的苯丙氨基 酸70%之外,余下各项均在85%以上。每种豆类均有2~4项在 100%以上,最为优异的是赖氨酸比值达到115%~133%,可 作为提取赖氨酸的原料。
B 焦糖化作用
2、酶促褐变
粮食的贮藏特性
1、呼吸与贮藏
2、后熟与贮藏
3、发芽
4、陈化与贮藏 5、粮食的发热与霉变


• 一、稻米的生产、消费与流通 • (一)稻米的分类 • 1、按植物学分类:粳型稻的粳米和籼型稻的籼米。 籼稻主要分布在华南热带和淮河、秦岭以前亚热 带的平川地带,具有耐热、耐强光的习性,它的 植物学性状,如粒形细长、米质粘性较弱、叶片 粗糙多毛、颖壳上毛稀而短以及较易落粒等,都 与野生稻米相似。粳稻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高寒山 区、去贵高原以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具有耐 寒,耐弱光的习性,粒形短而大、米质粘性较强, 叶片毛较少甚至无毛,颖壳上毛长而密以及不易 落粒等,和野生稻差异较大。

大米国标分类

大米国标分类

大米国标分类大米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要粮食之一,而大米的质量分类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米国标分类是根据大米的外观、品质、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分类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外观分类大米外观是判断其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大米国标分类中首先对大米的外观进行了分类。

1. 长粒型长粒型大米长而细,外形修长,颗粒分明,晶莹透亮,有光泽,质地松软,口感好,是高档大米的代表品种。

其主要品种有:香米、珍珠米、龙口粉丝米等。

2. 圆粒型圆粒型大米颗粒饱满,圆润饱满,质地细腻,口感软糯,适合煮成粥、饭等食品。

其主要品种有:泰国香米、日本寿司米、美国爆米花米等。

3. 短粒型短粒型大米颗粒较短,形状圆胖,外观呈乳白色,质地松软,口感浓郁。

其主要品种有:日本米、泰国香米等。

二、品质分类除了外观,大米的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大米国标分类中对大米的品质进行了如下分类:1. 优质米优质米是指在品种、生长环境、收获、加工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标准的大米。

其特点是颗粒饱满、晶莹剔透、口感好、营养丰富。

优质米主要品种有:东北大米、浙江稻花香等。

2. 一般米一般米是指在品种、生长环境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小问题,如颗粒不饱满、口感欠佳等。

其主要品种有:江苏香米、湖南普通稻等。

3. 次级米次级米是指在品种、生长环境等方面达不到标准,或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较大问题的大米。

其特点是颗粒不饱满、口感差、营养成分较少。

次级米主要品种有:江西小杂粮等。

三、营养成分分类除了外观和品质,大米国标分类中还对大米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类。

1. 精白米精白米是指经过去除了大部分外层麸皮和胚芽的白色大米。

虽然口感好,但营养成分较少。

其主要品种有:东北大米、广东香米等。

2. 糙米糙米是指未去除外层麸皮和胚芽的大米。

虽然口感相对较差,但营养成分丰富。

其主要品种有:黑龙江黑珍珠稻等。

3. 糯米糯米是一种特殊的大米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颗粒黏性强。

小麦基础知识

小麦基础知识

小麦基础知识小麦概述: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于中东的新月沃土地区。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而稻谷则排名第三。

小麦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各种食品;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品种分类:1. 按播种季节分:春小麦、冬小麦.2。

按皮色的不同:白皮小麦(白麦)、红皮小麦(红麦)、混合麦.3。

按籽粒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的多少:硬质小麦、软质小麦。

4. 按制定标准不同:普通麦、优质麦。

5。

国内品种、国外品种.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夏季收,比如中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春小麦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

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比如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白麦:白麦为小麦的一种,白麦分为硬质白小麦和软质白小麦。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

子实含大量淀粉,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之一。

子实呈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白麦较普通小麦相比,分蘖力较强,抽穗快,且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植株茎杆粗壮,抗倒性强。

红麦:白小麦与红小麦的种皮颜色不同,白小麦种皮颜色较浅近白色,故名。

红小麦种皮颜色较深,近红色.除此之外,白小麦种皮相对较薄,出粉率也相对较高,红小麦种皮相对较厚,出粉率也相对低一点。

硬质小麦:硬质小麦是指角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硬麦的胚乳结构紧密,呈半透明状,亦称为角质或玻璃质;就小麦籽粒而言,当其角质占其中部横截面1/2以上时,称其为角质粒,为硬麦.硬质小麦蛋白质含量较高、容量较大、出粉串较高,面粉面筋含量较多,延伸性和弹性较好,适于做馒头、面包等发酵食品.软质小麦:软质小麦是指粉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小麦的分类及其质量标准

小麦的分类及其质量标准

小麦的分类及其质量标准一、小麦的分类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小麦属。

世界各地种植的小麦产要是普通小麦,普通小麦分布极广,其播种面积占世界小麦播种面积的90%以上,普通小麦的得类很多,其分类方法不一,一般采用下述的分类方法。

(一)按照小麦籽粒的皮色划分按照小麦籽粒皮色的不同,可将小麦分为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简称为红麦和白麦。

红皮小麦(也称为红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白皮小麦(也称为白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黄白色或乳白色。

红白小麦混在一起的叫做混合小麦。

(二)按照小麦籽粒的粒质划分按照籽粒粒质的不同,小麦可以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简称为硬麦和软麦。

硬麦的胚乳结构为紧密,呈半透明状,亦称为角质或玻璃质;软麦的胚乳结构疏松,呈石膏状,亦称为粉质。

就小麦籽粒而言,当其角质占其中部横截面1/2以上时,称其为角质粒,为硬麦;而当其角质不足1/2时,称其为粉质粒,为软麦。

对一批小麦而言,按我国的标准,硬质小麦是指角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软质小麦是指粉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三)按照播种季节分类按照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将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是指春季播种,当年夏或秋两季收割的小麦;冬、麦是指秋、冬两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割的小麦。

二、中国商品小麦的分类及等级标准(一)分类中国根据小麦的皮色、粒质和播种季节将商品小麦分为9类,见GB一1351一1999。

具体如下:1.白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2.白色硬质春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4%的春小麦。

3.白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4.白色软质春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5.红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6.红色硬质春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小麦品种分类

小麦品种分类

小麦品种分类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根据小麦的形态、生长习性、产量、品质等特点,可以将小麦品种分
为多个类别。

一、按形态分类
1. 硬粒小麦:粒形较小,颜色较深,外壳较硬,适合制作面包、饼干
等烘焙食品。

2. 软粒小麦:粒形较大,颜色较浅,外壳较软,适合制作面条、馒头
等食品。

3. 硬粒-软粒小麦:粒形介于硬粒小麦和软粒小麦之间,适合制作各种面食。

二、按生长习性分类
1. 冬小麦:在秋季播种,经过冬季的低温休眠后,在春季开始生长,
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

2. 春小麦:在春季播种,生长期较短,产量较低。

三、按产量分类
1. 高产小麦:产量较高,适合大面积种植。

2. 优质小麦:品质较好,适合制作高档面食。

3. 抗逆小麦:具有较强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适合在恶劣环境下
种植。

四、按品质分类
1. 硬质小麦:适合制作高筋面粉,用于制作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

2. 软质小麦:适合制作低筋面粉,用于制作面条、馒头等食品。

3. 中硬质小麦:适合制作中筋面粉,用于制作各种面食。

以上是小麦品种的主要分类,不同的小麦品种适合不同的用途和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小麦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收益,也
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食品选择。

粮食品种分类标准

粮食品种分类标准

粮食品种分类标准一、引言在农业领域,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不同的粮食品种在产量、适应性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粮食进行分类,以便于科学种植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粮食品种分类的标准。

二、国际通用的粮食品种分类国际上常见的粮食品种分类可以根据其用途和特点进行划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标准:2.1 水稻类水稻是亚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根据种植环境的不同,可以将水稻分为以下几类: - 湿地水稻(水稻的栽培主要依赖于水田) - 干地水稻(水稻的栽培主要依赖于降雨)2.2 小麦类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之一,根据粒型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小麦分为以下几类:- 硬质小麦(主要用于制作面粉和烘焙) - 软质小麦(主要用于面条和烹饪)2.3 玉米类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据用途和产地的不同,可以将玉米分为以下几类: - 饲料玉米(主要用于畜禽饲养) - 甜玉米(主要用于食用或加工)2.4 大豆类大豆是一种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根据用途和品质的不同,可以将大豆分为以下几类: - 食用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或加工) - 油用大豆(主要用于提取植物油)三、中国的粮食品种分类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粮食资源。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粮食品种分类标准更加细致和复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标准:3.1 稻谷类中国稻谷品种繁多,根据用途和生长周期的不同,可以将稻谷分为以下几类: -稻谷(主要用于食用和加工) - 糯米(主要用于制作糯米饭和糕点)3.2 面粉类中国面粉的用途广泛,根据加工工艺和品质的不同,可以将面粉分为以下几类: - 高筋面粉(主要用于制作面点和面条) - 低筋面粉(主要用于制作蛋糕和糕点)- 中筋面粉(用途较为广泛)3.3 油料类中国的油料作物种类丰富,根据用途和油脂含量的不同,可以将油料类粮食分为以下几类: - 花生(主要用于提取植物油和炒菜) - 豆油(主要用于食用和调味)- 菜籽油(主要用于烹饪和调味)3.4 饲料类中国的饲料作物广泛种植,根据动物的不同需求,可以将饲料类粮食分为以下几类:- 玉米(主要用于畜禽饲养) - 大豆和豆粕(主要用于畜禽饲养) - 高粱和糠麸(主要用于畜禽饲养)四、粮食品种分类的意义和应用粮食品种分类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粮食的特点和用途,为种植者和消费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粮食的种类

粮食的种类

小米小米,亦称粟米,通称谷子。

谷子去壳即为小米。

原产我国,约有8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

含有少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

小米的品种很多,按米粒的性质可分为糯性小米和粳性小米两类;按谷壳的颜色可分为黄包、白色、褐色等多种,著名品种有山西沁县黄小米,山东章丘龙山小米、山东金乡的金米、河北桃花米等。

什么是粮食?粮食包括谷物类,豆类和薯类三大类。

谷类作物(禾本科):又分米类和麦类两种,其中米类主要有稻米、玉米、高梁、小米、粟等;麦类主要有小麦、燕麦、大麦、青稞等。

豆类作物:主要包括大豆、小豆、绿豆、蚕豆、豌豆等。

薯类作物:主要是甘薯和马铃薯等。

小麦、水稻、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

在我国,人们通常称稻、禾、稷、麦、豆为“五谷”。

同时,又把除水稻、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作物,统称杂粮。

杂粮的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强,在我国广大的山区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杂粮种植仍占很大的比重。

豆类作物是指豆科中的一类栽培作物。

豆类作物种类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菜豆、豇豆、刀豆、扁豆等。

豆类作物的种子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营养丰富的食料。

其中大豆含油率较高,又属油料作物。

豆类作物的嫩豆荚、鲜豆粒、豆芽和豆制品粮食的种类按照传统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粮食是指禾本科作物。

包括稻谷、小麦、糜(黍和稷)、大麦、高粱等。

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豆类、薯类的集合。

粮食在中国古代是有区别的两个字。

“粮”是指行人携带的干粮。

“食”是指长居家中所吃的米饭。

后来两字逐渐复合成“粮食”这一名词。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

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

详解稻谷的分类方法

详解稻谷的分类方法

详解稻谷的分类方法详解稻谷的分类方法1. 引言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来源,也是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稻谷,科学家和农业专家开发了多种稻谷分类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稻谷分类方法,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稻谷。

2. 基于谷粒外形的分类方法稻谷的外形是一种常见的分类依据。

根据谷粒的形状、长度和宽度,稻谷可以大致分为长粒稻、中粒稻和短粒稻三类。

长粒稻的谷粒较长而狭窄,适合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比如印度的香米;中粒稻的谷粒介于长粒稻和短粒稻之间,如中国的普通稻;短粒稻的谷粒较短而宽,适合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如日本的短粒米。

3. 基于谷壳颜色的分类方法稻谷的谷壳颜色也是一种常见的分类依据。

根据谷壳的颜色,稻谷可以分为白米和非白米两类。

白米是指谷壳呈白色的稻谷,如泰国的茉莉米;非白米是指谷壳呈其他颜色的稻谷,如印度的红米和巴西的黑米。

非白米稻谷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在一些健康食品中较为受欢迎。

4. 基于产地和种植方法的分类方法稻谷的分类还可以基于其产地和种植方法。

不同地区的稻谷品种和种植方法会影响谷粒的质地、口感和特点。

中国的大米、印度的香米和日本的寿司米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这与当地的种植方法、土壤和气候条件有关。

5. 基于淀粉粘性的分类方法稻谷的淀粉粘性也是一种重要的分类标准。

根据谷粒中淀粉粘性的不同,稻谷可以分为粘性米和非粘性米两类。

粘性米的谷粒在烹饪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淀粉,使米饭更加黏稠,常用于制作寿司和糕点;非粘性米的谷粒在烹饪过程中会释放出较少的淀粉,使米饭更松散,常用于煮饭和炒饭。

6. 结论与个人观点通过上述几种常见的稻谷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区分和理解不同类型的稻谷。

谷粒外形、谷壳颜色、产地和种植方法以及淀粉粘性都是影响稻谷特性的重要因素,它们直接关系到稻谷的营养价值、口感和烹饪用途。

粮食的定义、类别及品种

粮食的定义、类别及品种

粮食的定义、类别及品种
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可以从品种和用途两个角度分类。

粮食的定义按品种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按照用途,粮食通常又分为口粮、饲料、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

按照中国传统解释,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即禾本科作物,它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糜子(黍和稷)、大麦、高粱、燕麦、黑麦等,习惯上还包括蓼科作物中的荞麦;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豆类、薯类的集合,包括农业生产的各种粮食作物和粮食部门经营的全部品种,与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粮食产量概念基本一致。

豆类主要包括大豆、绿豆、蚕豆、豌豆等。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大豆既是粮食,又是油料。

薯类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等(不包括芋头和木薯)。

自1994年起,中国把粮食定义为五大类,分别是小麦、大米(实际上是按照脱粒后的原粮即稻谷统计)、玉米、大豆、其他。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中的粮食概念,在相应的文件中均有明确解释,通常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二是大豆、油料、食用植物油,如国家《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中所称的粮食是指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杂粮、油料、毛油以及成品粮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粮食的定义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粗粮类(又叫杂粮类,包括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高粱)和稻谷类三大类。

农作物分类标准

农作物分类标准

农作物分类标准农作物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而栽培的植物。

根据其生长特点、用途和分类特征,农作物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农作物的分类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农作物资源。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作物进行分类,并介绍其分类标准。

一、按照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分类。

1. 谷类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等,生长周期一般在半年以上,以种子为食用部分。

2. 豆类作物,包括大豆、绿豆、花生等,生长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以种子为食用部分。

3. 薯类作物,包括马铃薯、甘薯等,生长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以块茎或地下器官为食用部分。

4. 饲料作物,包括玉米、青贮料、豆饼等,生长周期一般在半年以上,以全草或部分植物为饲料。

二、按照用途和经济价值分类。

1. 粮食作物,主要供给人类食用,包括谷类作物和部分豆类作物。

2. 油料作物,主要用于榨油,包括大豆、花生、油菜籽等。

3. 经济作物,主要用于商品交易和工业加工,包括棉花、烟草、甘蔗等。

4. 饲料作物,主要用于家畜饲养,包括玉米、青贮料等。

三、按照植物形态和生长习性分类。

1. 禾本科作物,包括水稻、小麦、大麦等,具有茎秆中空、叶片有鞘和舌等特点。

2. 豆科作物,包括大豆、绿豆、花生等,具有根瘤菌共生、叶片复叶等特点。

3. 菊科作物,包括菊芋、甘薯等,具有块茎或地下器官发达、叶片大型等特点。

4. 单子叶作物,包括玉米、稻谷等,具有叶脉平行、叶片质薄等特点。

四、按照生长环境和适应性分类。

1. 旱作物,适应干旱环境,包括小麦、玉米等。

2. 水稻作物,适应水稻田种植,包括水稻、菰、茭白等。

3. 棉麻作物,适应亚热带环境,包括棉花、亚麻等。

4. 热带作物,适应热带气候,包括甘蔗、香蕉等。

综上所述,农作物的分类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包括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用途和经济价值、植物形态和生长习性、生长环境和适应性等方面。

这些分类标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农作物资源,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作物及作物分布和分类

国内外作物及作物分布和分类

国内外作物及作物分布和分类什么是农作物?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其中包括粮食作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主食,以及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但粮食作物其实是草。

如果你到田里去,取水稻或小麦的秆来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与一些草很相似。

在科学上,它们被称为禾谷类作物。

与蔬菜和果树不同的是,粮食作物的种子含水较少。

因此,它们比蔬菜或水果耐贮存。

粮食作物中的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

粮食作物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

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目前,关于作物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各国家或地区均按照本国或本地区作物生产及消费的情况进行作物的登记和管理。

美国以两个方面定义作物:种植面积低于30 万英亩或种植面积较大但农药使用较少造成不足以支持登记所需费用。

OECD 确定用于残留目的的作物分类标准为每日膳食摄入贡献低于1.5 g(基于 60 kg 体重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和/或种植面积小于 600 ha(低于总种植面积的万分之0.35)。

CAC则将贸易量小于0.1%的作物作为作物。

作物的含义包括种植面积小或农药“少量种植作物”(minor uses)和特殊作物(special crops)。

CAC 于 2008 年建立关于作物的电子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推进作物上MRL的制定提供指导。

2010 年,CCPR 会议中对作物的定义做了相关深入探讨。

会议结合 OECD 作物定义指南文件,探讨了该指南文件的适用性,以作物残留试验数据点数要求数据库的形式解决作物限量制定及农药登记的问题。

目前通用办法是将各种作物分成组或类,按照分类划分后。

选择本组具有代表性的作物,2007年12月,FAO在罗马召开的会议,强调了小宗作物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品种分类标准
粮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其品种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按照种植习惯分类
1.旱作粮食:主要包括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

2.水稻:水稻是一种水生作物,适合在湿润的地区种植。

3.油料作物:主要包括花生、大豆、菜籽、棉籽等,适合在温暖的地区种植。

二、按照谷粒形态分类
1.糯米:糯米是一种谷粒较小、富含淀粉的粘性米种,适合用于制作糯米饭、糯米糍等食品。

2.籼米:籼米是一种谷粒较长、富含胶质的米种,适合用于制作寿司、炒饭等食品。

3.粳米:粳米是一种谷粒较短、富含胶质的米种,适合用于制作粥、饭团等食品。

三、按照用途分类
1.食用粮食:主要包括小麦、大米、玉米等,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

2.饲料粮食:主要包括玉米、豆类等,是畜禽的主要饲料来源。

3.工业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花生等,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四、按照产地分类
1.国内粮食:主要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是国内主要的粮食来源。

2.进口粮食:主要包括大豆、小麦、玉米等,是国内粮食市场的重要补充。

总之,粮食品种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了解不同类型的粮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粮食的特点和用途,从而更好地利用粮食资源,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