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业通风教学大纲
西安建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西安建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c362d1b9f3f90f76c61bc2.png)
“通风及空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通风除尘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编号:103022学时与学分: 2周,3学分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四号、宋体,加粗,两端对齐)通过课程设计,基本掌握工业厂房通风供暖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初步了解收集设计原始资料(包括室内空气参数要求、室外气象资料、工艺和土建资料)的方法;了解、学会查找和应用本专业相关设计规范、标准、手册和相关参考书;学会正确应用所学理论解决一般通风工程问题的方法步骤,学会全面综合考虑通风供暖工程设计,同时提高设计计算和绘制工程图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四号,宋体,加粗,两端对齐)1.内容(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1)原始数据:1.1厂址:本厂建于市,气候资料查相关文献。
1.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生产设备见表(1)1.3 建筑结构。
墙——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涮耐酸漆两遍。
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0×1.80 米;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外门——木制,尺寸为1.50×2.50米,带上亮子。
建筑结构的其它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2)技术参数:2.1工作制度及内部气候条件本车间为两班工作制,内部气候条件如下:温度:冬季14~18℃夏季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湿度:冬季湿作业部分取ψ=65%,一般部分取50%。
夏季不规定2.2工艺过程所有由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清理,其方法有以下两种: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工业通风
![工业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b9db3ae4960590c69fc37655.png)
(3)设计通风量的确定
• 稳定通风与非稳定通风
• 一种有害物单独散发和多种有害物同 时散发时风量的计算确定
1)当有害物性质、对人体的作用相同或相近 时,分别计算所得的风量相加作为总的通 风量;
2)当有害物性质不同时,取分别计算所得风 量中较大者作为总的通风量。
• 对有害物的一般控制方法 1、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2、通风方法 按通风的范围划分:
局部通风(控制在局部) 全面通风 按通风的动力划分: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机械通风)
• 通风除尘系统的一般构成、作用 由排风罩、净化设备、风机、风管及附件等组成
自然通风(热压作用)
聚丙烯晴纤维(德拉伦)耐温性能与涤纶相同,但耐水解性 更优,价格稍贵,各方面性能都很优良。在电站锅炉除尘 有广泛应用。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诺梅克斯、芳纶1313)耐温200℃,尺 寸稳定性好,难以燃烧,有阻燃性。抗水解性能差。在同 类材质中价格较便宜。是用作高温滤料的主要材质。
滤料
聚(苯)砜胺纤维(芳砜纶、苏砜—T) 系与诺梅克斯属同一族的高分 子聚合物,耐温性能也相同,耐水解,尺寸稳定性差。
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 粒径 粒径的测量方法
显微镜法: 定向粒径 长轴粒径 短轴粒径 筛分法:筛粉粒径 沉降法:斯托克斯粒径(在同种流体中,与粉尘
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 粒径分布
粒径的频率分布 中位径 分布函数
粒径分布函数:
d
f (dc)
lim
d dc 0
c
d (dc )
重力沉降室和惯性除尘器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6fecd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6.png)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工业场所通风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掌握通风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场所通风需求,提出合理的通风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操作通风设备,进行简单的通风系统调试和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通风知识,评估工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工业通风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安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业场所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生产,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通风系统的组成: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部件的功能和选型。
3. 工业通风系统工作原理:空气流动原理、通风量的计算与控制。
4. 工业通风设计原则:依据不同工业场所特点,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5. 工业场所通风要求:对比不同场所的通风标准,分析通风需求。
6. 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有害气体、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
7. 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8. 实践操作:通风设备操作、调试、维护及通风效果评估。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6b074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b.png)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业通风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护劳动者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通风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结构与原理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原则:讲解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4. CAD软件绘制通风系统图: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指导学生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风系统图绘制5.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介绍通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分析常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6. 工业通风系统节能减排与环保:讲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
(word完整版)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word完整版)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e7317e8fad6195f302ba67f.png)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xxxx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市通风工程设计指导教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2019年6月一、通风课程设计的目的1.掌握通风设计的程序和方法2.掌握排除工业有害物的方法3.掌握通风系统的设计和选择方法4.掌握通风图纸的绘制方法二、设计计算的内容(-)酸洗、电镀车间主要得热量和失热量我们把车间得热量和失热量的计算分为冬季和夏季两种情况来考虑,冬季与夏季的主要得、失热量项目如下:1)冬季失热量:①围护结构耗热量(外墙、屋顶、例窗、天窗及地面);②冷风渗透耗热量(即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里的冷空气的耗热量);③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材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较小不算)。
得热量:①槽子散热量(应考虑不同时使用和一部分热量直接由排气罩排到室外等因素,可以根据夏季的计算结果乘上一个系数来计算);(系数可取0.25)②发电机、烘炬等用电设备的散热量(要考虑同时使用系数);③太阳辐射热(此项在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中已由朝向附加考虑进去了);④人体散热量(可以不算,作为一个有利条件考虑)。
2).夏季:得热量:①太阳辐射热②槽子散热量③发电机、电焊机、烘柜等散热量④人体散热量(可以不算)失热量:①水分蒸发吸热量,作为有利条件②围护结构传热量(由于温差很小,在夏季可以不算).(二)、局部排气设备的选择和局部排风量的计算1.需排风的槽子:在酸洗电镀车间里,伴随着生产工艺过程,绝大多数槽子都散发着各种有毒蒸汽。
若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则将给工人的健康造成相当大的危害.2、槽边吸气罩的形势(有平口式倒罩式、吹吸式、条缝式等,应加以比较说明).3、局部排风量的计算(三)、除尘通风1、喷砂室喷砂清理是借压缩空气喷射石英砂,以去掉金属表面的铁渣。
锈和污垢,伴随着喷砂发生大量粉尘,必须设计除尘和通风.喷砂室中产生的主要有害物是:5%的SiO2,和游离的SiO2的粉尘。
工人在喷砂室外操作,排风量的确定,以保护工人工作时能看见工件表面为原则,一般要求喷砂室内断面风速为0.3~0.7m/s,且保证灰尘不溢到车间。
工业通风与空调 教学大纲
![工业通风与空调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657c03a240c844768eaee19.png)
工业通风与空调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20222Z10课程名称:工业通风与空调/ Industrial Ventilation & Air-condition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与学分:40/2.5 (其中实验学时:8,课内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要求: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职业卫生工程适应专业:安全工程参考教材:通风工程学.王新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工业通风(第三版).孙一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空气调节.薛殿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以工业生产区域的职业卫生为主要背景,分析影响车间空气环境质量的有害污染物的行为,介绍常用的控制方法和设备,培养学生安全与环保意识,涉及到安全工程和环境工程学科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掌握工业环境中使空气有害物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各种通风方法,包括自然通风、全面通风、局部通风、热湿处理、防烟排烟通风、空气净化原理与设备、通风管道设计计算、测量调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两个方面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通风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1、掌握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2、掌握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其中重点是各种局部排风装置的工作原理、常用除尘装置的工作机理、有害气体的吸附和吸收净化机理、通风管路的设计计算、空调系统的工作机理与应用等;3、掌握通风和空调系统相关参数的测试和分析技术;4、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通风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初步熟悉通风工程的主要设计技术并能初步应用,结合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和技术标准要求,设计出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通风系统,正确选择风机类型和空调设备,合理布置通风管道,具备根据现场设置符合总平面布置、车间工艺及设备布局的通风空调设施的才能。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87ad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e.png)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通风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掌握工业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4)了解工业通风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通风实际问题;(2)具备初步的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和评估能力;(3)学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解释工业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讲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运行机制和设计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3.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介绍工业通风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通风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4.实践演练:学生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设计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工业通风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业通风设计与应用》;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软件、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通风实验装置、计算器等。
《工业通风》实验教学大纲.
![《工业通风》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3d5ccb0e009581b6bd9ebe8.png)
《工业通风》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54学时学分总:3学分实验学时:6学时实验个数:3个课程性质:(选修)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大纲执笔人:刘小春大纲审定人:赵兴忠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工业通风》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工业通风实验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过程中常用物理参数及设备性能的测试方法.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通风参数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造成测试误差的关键环节,从而达到减小测量误差的目的。
掌握工业通风过程中常用物理参数﹑设备性能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通风系统风量的测定1.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认识测量断面选择的重要性,能够正确使用测压仪器,了解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实验内容通过测量压力,再换算求得管道内的风速及风量,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再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得该断面的平均值。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风机,毕托管,空调模拟系统。
实验二空气含尘浓度的测定1.目的要求分别对车间工作区的浓度测试和对通风管道中浓度测试有一定了解,认识主要采样仪器,测定原理,正确使用滤膜,应掌握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2.实验内容在测定地点用抽气机吸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当它通过滤膜采样器中的滤膜时,其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增重和总抽气量,即可算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的质量含尘浓度。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粉尘(滤膜)采样仪,分析天平。
实验三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1.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风量﹑阻力和效率三方面的测试工作,正确使用测试仪表。
2.实验内容测定风量时,应同时测定进口和出口的风量,以检查除尘器本体及各连接处是否漏风,测定阻力时应测量除尘器前后的压差。
效率测定采用浓度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旋风除尘器,粉尘(滤膜)采样仪,分析天平。
五、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和要求,主要仪器和设备,实验原理,数据处理(包括与计算结果有关的数据),问题讨论。
《通风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通风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bc81b2e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8.png)
通风工程Ventil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901120627学时数:32 学分数:2一、教学目的《通风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通风工程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通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技术。
使学生具有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和测试管理的初步知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4 学时)了解工业有害物的基本概念,有害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气象条件对人体热感受的综合影响,以及防治有害物的通风方法。
1.工业有害物及其卫生毒理学基础。
2.气象条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空气中有害物含量与有关标准。
4.防治有害物的通风方法。
第二章全面通风(2 学时)掌握全面通风量的计算公式,通风房间空气质量平衡及热平衡。
1.全面通风换气量的确定。
2.置换通风。
第三章自然通风(6 学时)掌握自然通风的原理及计算。
1.自然通风作用原理。
2.工业厂房自然通风的计算。
3.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
第四章局部通风(8 学时)了解各类局部排风罩的结构、适用场合、罩口排风量的组成。
控制风速法与流量比法计算排风量的理论基础。
掌握吸气口气流的运动规律,控制点与控制风速的概念。
1.概述。
2.局部排风的设计原则。
4853.排风罩设计计算理论。
4.密闭罩、柜式排风罩。
5.外部吸气罩、热源上部接受式排风罩。
6.槽边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
7.排风罩的其他形式。
8.局部送风。
第五章空气净化原理与设备(4 学时)了解粉尘的特性,效率与穿透率的概念,会计算单台除尘器与串联除尘器的效率与穿透率。
掌握各类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概述。
2.粉尘的净化。
3.有害气体的净化。
4.净化新方法。
第六章防烟排烟通风(4 学时)了解防烟排烟的作用与功能,防烟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建筑物烟气流动特性,防排烟设计程序。
1.概述。
2.防、排烟通风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e31df9cfc789eb162dc8b2.png)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课程编码:0440018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课程类型:专业方向必修课适用年级:二年级适用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总学时:48学时编写人:陶红菲、乌买尔审定人:丁永明、陆卫东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通风设计具有初步设计和计算的能力,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工业通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要求(1)掌握计算通风量的方法,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2)能够合理的布置管道和设备;(3)掌握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附属设备的选择方法;(4)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制的要求、绘制通风平面图和系统图。
二、课程设计方式学生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整套通风设计、计算内容。
三、课程设计内容1、能从现场实际出发,计算通风量。
根据有害物散发特性,选用合适的排风罩;2、能拟定出一个通风系统方案,并绘制通风系统图初稿;3、能进行风管道水力计算;4、并联管路的压力平衡计算及调整;5、计算系统的总压力损失;6、根据系统总压力损失和总风量选择风机和风口形式;7、编写设计说明书;8、绘制图纸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约6000—8000字。
四、课程设计地点1、时间安排:1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表2五、课程设计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设计内容+答辩2、成绩评定:课程设计完成后应每个学生进行答辩,成绩应单独记分。
(1)由专业教研室聘请校内有关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对学生设计进行分组、评审、答辩,根据学生设计的质量,答辩中知识和能力情况给予评分,供任课主教师参考。
(2)任课教师及辅导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出勤率、独立思考能力、设计质量等给定平时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通风】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40322】
课程学分:【2】
面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课】
开课院系: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工业通风(第4版) 孙一坚、沈恒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辅助教材:【纺织厂空气调节(第3版) 周亚素、甘长德、赵敬德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3】【暖通空调陆亚俊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02;制冷与空调工
程手册尉迟斌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先修课程:【暖通空调140131(3),流体力学140071(3),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140121(3),流体输配管网140111(3)】
并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业空调、通风及除尘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工业工程知识为主,立足纺织工业空调的特色,进而扩展到其他工业领域空调通风除尘系统,力求有一定的广度,开拓学生思路、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
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具有工业空调除尘系统的设备、管理和运行的基本知识。
三. 选课建议
该课程适合第三学期下或第四学期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同学选课,有一定暖通空调的知识。
四.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工业暖通的基本知识,了解工业领域对车间空气环境的要求,以及保证工业生产所需的空气参数的实现手段,培养学生在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所学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工业污染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4学时)
1颗粒物、污染气体的来源及危害
2工业有害物在车间内的传播机理
3气象条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4污染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
5防治工业有害物的综合措施
第二章控制工业污染物的通风方法(4学时)
1局部通风
2全面通风
3蒸发冷却降温通风
第三章局部排风罩(6学时)
1密闭罩
2柜式排风罩
3外部吸气罩
4热源上部接受式排风罩
5槽边排风罩
6大门空气幕
7吹吸式排风罩
第四章通风排气中颗粒物的净化(8学时)
1颗粒物的特性
2除尘器效率和除尘机理
3重力沉降式和惯性除尘器
4旋风除尘器
5湿式除尘器
6电除尘器
7进气净化用空气过滤器
第六章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8学时)
1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
2风管内空气流动的压力分布
3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
4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
5通风管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6通风(除尘)系统的运行调节
7气力输送系统的管道计算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
环境中粉尘浓度的测量或通风机性能的测定:2学时
要求见实验指导书
七.作业、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作业:平时作业。
考试成绩由上课考勤、作业和期末考试组成。
出勤率:10%,作业:2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
撰写:沈恒根
审阅:刁永发
学科负责人(或课程责任教授):沈恒根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亚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