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滑盆地

合集下载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 ——相对海平面、构造运动和全球海平面
一、海平面的定义
为了理解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首先必须定义: 1、全球海平面变化 2、相对海平面变化 3、水深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
——相对海平面、构造运动和全球海平面
全球海平面变化(global eustasy)——是度量海面到 一固定基准点(通常是地球中心)之间的高差
顶积层(topset)——顶积层这一术语用来描述盆地边缘剖面的近源部分, 它具有低坡度特征(<0.1º ),顶积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水平状,通常包 含冲积、三角洲和浅海沉积体系。顶积层的近源端点通常被定义为海岸上 超点。 斜积层(clinoform)——用来描述盆地边缘剖面中发育在顶积层向盆地一 侧更陡的倾斜部分(通常>0.1º ),斜积层一般具有陆坡较深水沉积体系特 征,其坡度可从地震剖面上获得。 底积层(bottomset)——用来描述盆地边缘剖面中斜积层的底部地层, 其特征是低角度并包含深水沉积体系。
积物厚度
全球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可容空间-水深关系图 沉积物充填所产生空间的速率控制了水深,也决定了能否观察到相带的前积和退积
可 容 空 间 增 加
从时间1到时间2,由于构造沉降而导致相对海平面上升、可容空间增加, 但该点沉积物堆积速率大于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因此从时间1到时间2 水深减小。在沉积记录中表现为海退相序
基准面的变化取决于沉积环境 1、在冲积环境中——基准面受均衡河流剖面的控制,该剖面逐渐递变到 远端的海平面或湖平面; 2、在三角洲和滨岸体系中——基准面等效于海平面; 3、在浅海环境中——虽然浪基面以“均衡陆棚剖面(graded shelf profile)”的形式形成一个暂时的沉积基准面,但海平面最终是它的基准 面。

综合地质学名词解释

综合地质学名词解释

1、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一个斜面内时,此线与该斜面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为侧伏角。

2、滑距:是指断层两盘实际位移距离,是根据错动前的一点,错动后分成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3、斜卧褶皱:枢纽和轴面两者倾向及倾角基本一致,也就是枢纽在轴面的侧伏角为90度左右。

4、“构造窗”:在逆冲断层构造中,外来岩块被剥蚀,在大片外来岩块被剥蚀露出一小片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

5、石香肠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层面挤压时形成的构造。

6、倾向:倾斜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为倾向。

7、平移断层:是断层两盘顺断层走向相对位移的断层。

8、相似褶皱:组成褶皱的各褶皱层作相似的弯曲,各褶皱面的曲率相同,但是,无共同的曲率中心。

9、劈理折射现象:强弱岩层相间的褶皱和岩系中,劈理以不同的角度与层面相交,形成劈理的折射现象。

10、流线: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是指岩浆流动过程中针状、柱状矿物或长形捕虏体定向排列形成的线状构造。

11、角度不整合:当下伏地层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运动而产生褶皱、断裂、弯曲作用、岩浆侵入等造成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

当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形成上覆的新时代地层。

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

这种接触关系叫不整合接触或角度不整合。

12.岩屑砂岩: 以石英和岩屑为主的砂岩。

碎屑主要由石英、岩屑和长石构成,其中岩屑含量占25%以上,长石含量常小于10%,岩屑成分多样。

有时粘土含量较多。

化学胶结物多为硅质和碳酸盐质。

碎屑粒度粗,多棱角状,分选性差,以灰色、灰绿色者常见。

常在山前冲积扇、山间盆地及河流相沉积中产出。

主要分布于强烈隆起的山前凹陷区内。

13.倾斜岩层走向: 构造面或地质体的界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而走向线两端的延伸方向,即为走向。

14.剪应力: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走滑构造_中国地质大学

走滑构造_中国地质大学

• 走滑断层 1/走滑断层的概念 2/走滑断层的运动学分析 3/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 4/走滑断的地震解释 • 走滑盆地 1/走滑盆地的类型 2/走滑盆地的演化
走滑断层识别标志
1、是不是走滑断层? 2、走滑的方向? 3、走滑的距离?
Arau´jo et al. (2002).
走滑断层识别标志
大小拉分盆地 (Aydin,1982)
实验方法
图1 右行走滑断层系中走滑盆地的大致特征
SGM36:密度为965kgm-3 , 在室内温度为20℃时有效 的粘度为5 ×104Pas
模型尺寸:150×50×7.5㎝ 比例:1︰105 材料:石英砂 速度:2㎝/h
实验结果
讨论
奥地利维也纳盆地是拥有 这种构造结构的扭张拉分 盆地。维也纳盆地是在喀 尔巴阡山造山楔的基底滑 脱层上形成的,处在东部 阿尔卑斯山和西部喀尔巴 阡山脉之间左支超覆的一 个大的左旋变换系统。盆 地开始于中新世,其后在 上新世受到挤压反转。维 也纳盆地的地形图显示出 盆地侧壁主要是雁列式斜 伸展断层与这次研究中的 模型结果相似 。
走滑断层概念
走滑断层的板块构造环境
走滑断层概念 宏观 走滑断层 微观 走滑 大 走滑盆地 小 张
板间
板内

处处有走滑,时时有走滑
走滑断层概念
走滑断层:又称平移断层、横移断层、扭转断层,平移 断层作用的应力是来自两旁的剪切力作用,其两盘顺断 层面走向相对位移,而无上下垂直移动。规模巨大的平 移断层通常称为走向滑动断层。由于断层面是水平方向 移动的,所以在野外的观察上经常没有明显的切与简单简切
走滑断层运动学分析
走滑断层作用方式
Jacek Gutowskin,2007
(Aydin) 哥伦布一安德逊模式

盆地分析-8

盆地分析-8

形 成 环 境
• • • • 走滑盆地可形成于广泛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 大陆内与大洋转换带 离散板块边界和拉张大陆环境 汇聚板块边界和挤压等各种构造环境中
Miall (1984)的走滑断层分类
走滑性质的断层
转换断层 (transform fault)
--------重要的板块边界类型,是 切穿岩石圈或地壳的走滑断层。
• 走滑挤压盆地的一侧与造山带或冲断带、推覆带 相毗邻,盆缘断裂常为逆冲断裂,并伴有明显的 走滑;与之相对的另一侧有发育断裂 的,也有不 发育断裂的。当有断裂发育时,常为走滑断裂 • 走滑挤压盆地的控盆断裂常为走滑挤压断裂。盆 地的挤压方向垂直于控盆断裂 • 走滑挤压盆地 的沉积常以河流控制的冲积扇和辫 状河流沉积为主,但有些盆地也有湖泊沉积。走 滑挤压盆地具有双向充填特征,紧靠主断裂一侧 为冲积扇沉积,扇的规模相对较大,碎屑物质的 搬运方向垂直于盆缘断裂而指向盆地轴部
• 走滑作用主要沿控盆边界主断裂进行 • 走滑常表现为沉积区与物源区的错位,沿控盆边 界断裂分布的沉积体系(如冲积扇)的侧向迁移 或侧向叠置,平行于盆地延长方向产生多个沉积 中心,沉积中心在空间上侧列,古流向发生有规 律性的偏转等特征 • 走滑断裂常具有负花状构造,在主位移带两侧常 伴生断裂构造,它们在空间上呈雁列状排布,断 层的性质多为走滑断裂、正断层或走滑正断层。 缺少明显的挤压作用(如雁列褶皱和逆断层)
一、走滑盆地形成的环境及机制
Strike Slip Tectonics
View southeast along the San Andreas zone. A linear valley has been eroded along the main trace of this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The black line at the right is not a fault but a fence line

8盆地分类-大地构造环境1-转换型

8盆地分类-大地构造环境1-转换型
1. 转换拉张盆地、张剪(张扭)盆地 2. 转换挤压盆地、压剪(压扭)盆地 3. 转换旋转盆地 4. 斜列(雁列)盆地
(二)与单条断层活动 与主断层的组合形式、展布特征、运动旋向、活 动时期与演化阶段联系密切。 5.(转换)补偿盆地,或断裂末(终)端盆地, 6. 断弯分离盆地,
Geosciences & Resources
Geosciences & Resources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
沉积盆地类型及其特征
转换型板缘
主讲:杨旭升
电话:13619253601 Email:Eon36@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Geosciences & Resources
内内 容容 提提
纲纲
一、地球动力学环境类型 与沉积盆地力学性质
二、板块内部沉积盆地 三、离散型板块构造环境沉积盆地 四、聚敛型板块构造环境沉积盆地 五、转换型板块构造环境沉积盆地
世界单位面积(或体积)油气产、 储量最丰富盆地,盆地含油气性 和油气地质特征及分布复杂多变
洛杉矶 35~ 52.2万t/km2 文图拉 7万t/km2 中苏门答腊 2.8万t/km2



圣华金
文图拉

洛杉矶
Geosciences & Resources
Geosciences & Resources
Geosciences & Resources
Geosciences & Resources
走滑盆地形成机制
平移断层弯曲
平移断层位移错断
平移断层分叉/交截
平移断层端部 挤压/拉张
Geosciences & Resources

盆地分析-走滑盆地特征

盆地分析-走滑盆地特征

2.走向滑移线场和逃逸构造(挤出构造) 由挤入造成的刚-塑性体的变形取决于挤入体的形状。平直 刚性体能解释东喜马拉雅的东北部断层,楔形刚性体能解释喜马 拉雅西部和巴基斯坦处断裂。而挤入体为平直三角形时,适合于 解释喜马拉雅东端和缅甸接合处。右行的红河断裂平行于α 线, 而左行的阿尔金断裂大致平行于β 线。
5.走滑作用方式 走滑作用有三种方式,即平行扭动、聚敛扭动(压扭)和离 散扭动(张扭)。它们的出现主要取决于:①快体间断层线方向 的变化;②块体相对于断层线活动的变化(图 5 - 4 )。不同方 式的走滑活动决定着扭动组合各要素的出现和特点。 平行扭动形成“真正的”简单剪切走滑构造,而在聚敛扭动( 压扭)和离散扭动(张扭)形成的走滑构造变形中,在垂直于走 滑构造带方向分别有收缩和伸展位移分量。
2.花状构造 花状构造,也称棕榈树构造。由于走滑构造常是一种基底卷入 的构造变形,陡倾的、切入基底的走滑断层可以使基底面平移, 而使不同类型的基底拼接在一起,并产生剖面的错位。构造物理 模拟证实这种构造变形与基底走滑位移有关(图5-14)。
2.花状构造 花状构造可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两种。正花状构造是 在压剪作用下产生的,其分支断层的大多数具逆断距,个别为正 断距,组成地层总体表现为背形特征,断层间为地垒断片。而负 花状构造是在张剪作用下产生的,其大多数断层具正断距,个别 具逆断距,组成地层总体表现为向形特征,断层间为地堑断片。
二、板块构造运动产生的走滑作用
1.走滑断层的板块构造环境 转换断层是一种重要的板块边界类型,它不仅连接着离散边界 ,也连接着聚敛边界。Wilson(1965)按其连接情况将其分为六 种类型:洋脊-洋脊型、洋脊-凹弧型、洋脊-凸弧型、凹弧- 凹弧型、凹弧-凸弧型、凸弧-凸弧型。如若考虑到左行和右行 的区别,就共有12种类型(图5-5)。

简述伊犁盆地北缘边界走滑断裂

简述伊犁盆地北缘边界走滑断裂

简述伊犁盆地北缘边界走滑断裂摘要:伊犁盆地北缘边界断裂在地震地质文献中常被称为喀什河断裂。

从卫星影像看,伊犁盆地北缘边界断裂具有较明显的线性影像特征,遥感影像清晰,断裂西段沿伊犁盆地北缘向西延伸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向东经霍城、伊宁北,沿喀什河北岸至那拉提,断裂带在中国境内总长约315Km,总体呈NWW向,断面倾向NNE,倾角50-80°,具有右行走滑兼逆冲性质。

它是博罗科努山与伊犁盆地的分界断裂,控制了伊犁盆地北部边界,是一条孕育和发生大震的构造带,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床;走滑断裂;伊犁盆地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北至霍城、果子沟一带,西接近中哈国境线,南至昭苏盆地,东至尼勒克盆地,海拔高度一般1100~1500m[1],地势较平缓,发育伊犁河、加尕斯台河、察布查尔河、库鲁斯泰河、苏阿苏河和洪海沟等常年水系[2]。

天山山脉主脉在伊犁地区分为南、北两支向西延伸环绕本区,形成了北、东、南三面环山,东窄西宽、东高西低的楔形地形地貌[3],向西延伸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在中国境内(包括尼勒克和昭苏盆地)的面积为2.85万km2[4]。

2 果子沟地区北缘边界断裂在高速路G30果子沟口收费站以北150m公路西侧,北缘边界断裂出露良好,n)点位周边地貌由河流冲刷及高速公路开挖而成,位于石炭系中统脑盖吐组(C2内部,向南约200m为第四系冲洪积物,根据伊犁20万地质图霍城幅推测此处有一条断层通过[4],该断层地貌显示清晰,北高南低,推测该断层将中石炭统置于第四系之上。

断层上盘,即北盘中石炭统岩性为薄层状硅质岩,产状陡立,总体向北倾斜,内部顺层发育有众多小型断层,断面多呈波状起伏,其上可见擦痕及阶步,在该点测得断层及擦痕线理产状,分别为:断面产状:195°∠83°;线理侧伏向及侧伏角:285°∠32°。

根据擦痕线理判断该断层为右行走滑断裂为主兼正断层。

3 东大沟地区北缘边界断裂在东大沟沟内与加马拉沟交汇处,一条近东西向断层通过,点北为上奥陶统h),岩性为厚层状灰岩,内部发育三组断裂,其产状分别为:呼孤客达扳组(O3(1)断面产状:69°∠25°,断面呈波状起伏,其上可见擦痕线理,侧伏向角339°∠30°,指示活动性质为右行走滑兼逆冲。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第7章 走滑盆地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第7章 走滑盆地

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
平直扭动 压扭 张扭
沉降中心有规律地迁移
1 各地层层序沉降中心;2 沉降中心迁移方向;3 地层厚度等值线;4 盆缘断裂 ⅠA 双一段;ⅠB 双二三段;ⅠC 奢一段;ⅠD 奢二段;ⅠE 永一段
地堑形成扩张期岔路河断陷沉降中心的迁移
(沉降中心位于主控断层一侧,而且沉降中心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迁移: 从西南向北东方向迁移)
断弯盆地
拉分盆地或 叠接带盆地
扭转盆地
MLQ1001测线
MLQ489测线
东南缘边界断层
(岔路河In241测线)
东南缘边界断层在岔路河断陷有清晰的 断面波,断层性质和位置容易确定
昌2
Inline 241剖面
Tb Tc Tf
Th?
Th Tg
万昌围斜三维地震Th`反射层剪 切 破 裂
伊通地堑重力异常分布图
(伊丹凸起这一名词最早来自重力资料解释,实际上,重力高的位置位于地堑 之外,称之为伊丹隆起较为合适,重力高可能是深部高密度物质的反映)
西北缘边界断层的线性特征
伊通地堑构造单元(现有方案)
(a)
(b)
走滑带两侧地质界线错开

走滑盆地分析剖析共72页文档

走滑盆地分析剖析共72页文档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走滑盆地分析剖析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Fra bibliotek 谢谢你的阅读

5前陆-走滑盆地机制

5前陆-走滑盆地机制
由于板块、断块运动速度差异的调整、俯冲边界的斜滑 等,造成地块、克拉通的走滑作用是普通的,裂谷盆地都或 多或少与走滑作用有关。
曲线断裂追踪
相交断裂的离散端
网状断裂
左旋扭动
断裂末端或入字型断裂形成的走滑盆地
主干断裂 右旋扭动 主干断裂
锐角指向断块运动方向
2. 拉裂盆地和转换伸长盆地
(1)步阶断层的超覆边缘发育的拉裂盆地 右旋扭动
3、简单剪切/纯剪切模型(Kuznier, 2000)
• 地壳(岩石圈)上部脆性带断裂逆冲,叠 置加厚,挠曲。 •下部韧性带呈纯剪切变形,岩石圈加厚,软 流圈顶面下降。
简单剪切/纯剪切模型
三、挤压挠曲沉降的定量模型
1)二维弹性薄板
Flemings(1981), Jordan (1999) 等认为, 用弹性流变模型近似地模拟盆地演化是可行的。 弹性薄板挠曲理论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前陆盆地 分析的基础性理论。
D、挠曲刚度(D)对盆地的形态可产生重要的影响
x=0 逆冲体 Wf0
foredeep

xa
x0 =
Forebulge

πa
2
a=4
4D ∆ ρg

逆冲体 深
Forebulge
挠曲刚度D变大,岩 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变小, 盆地变窄、变深
挠曲刚 度D变大, 岩石圈有效 弹性厚度变 小,盆地变 窄、变深
一、前陆盆地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前陆盆地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构造活动的盆地边缘是探讨盆山耦合动力学过程的有利场所
前陆盆地的成因机制和动力学模型一直是盆地分 析领域的热点课题。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逆冲变形、 地幔补偿和地面侵蚀及沉积过程是形成盆地地层格架 的主要因素。 控制前陆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1) 逆冲带的构造负荷; (2) 盆地沉积物负荷; (3) 在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地壳内部水平挤压力。 这三种应力同时作用于地壳,从而导致地壳在克 服地幔均衡反力作用的同时发生挠曲沉降.因此,前 陆盆地的沉降主要取决于地壳的变形性质。

走滑拉分作用及其意义

走滑拉分作用及其意义

走滑拉分作用及其意义摘要走滑拉分作用广泛存在于盆地的内部,对盆地的形成和油气成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拉分盆地较其他盆地发育快、沉降快,沉积相迅速。

本文从几个典型的走滑盆地入手,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及走滑拉分作用所起的作用,对于进一步深化走滑拉分作用和盆地演化理论研究,石油天然气和盐类矿产勘探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走滑拉分作用,郯-庐断裂带,阿尔金断层带引言走滑断层一般是指大型平移断层,两盘顺直立断层面相对水平滑动。

人们对其认识晚于对正、逆断层的认识和研究。

拉分盆地是走滑断层系中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

I960年伯菲尔(a.c.Burchfiel)研究圣安德列斯山后提出,拉分盆地形似菱形,曾称菱形断陷(图1)。

盆地两侧长边为走滑断层。

两短边为正断层。

规模变化很大,大者长逾百公里,小者长达百米。

拉分盆地与其它成因的盆地比较,发育快、沉降快,沉积相迅速。

中国典型的走滑拉分盆地有与郯庐断裂有关的走滑拉分盆地,与阿尔金断层带有关的走滑拉分盆地,与滇西断裂带有关的走滑断裂拉分盆地还有南海北部湾一些拉分盆地。

本文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断裂带进行文献调研,以实例来研究走滑拉分作用及其意义图1拉分盆地示意图图2大型拉分盆地中包容的次级拉分盆地和断块隆起示意图一与郯-庐断裂有关的走滑拉分盆地郯一庐断裂带切割深,延伸长,位移量大。

其山东沂沐断裂段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组合。

这四条断裂向下延伸至20 km左右变为两条。

在下扬子、胶南、沈阳都有NE向断裂与之斜交,构成了以郯一庐断裂为主干的分支走滑断裂系统。

郯-庐断裂带具有长期复杂的活动历史。

在中生代早期,可能是一条左行转换断层,其活动可能与印支期中朝板块和扬子板块的拼接、碰撞有关。

随后在中生代中晚期进一步发生左行走滑,可能与izanagi板块的斜向俯冲作用有关。

晚白垩世至新生代表现为右行走滑活动。

沿着郯-庐断裂带东侧的分支走滑断裂系统中发育了走滑盆地群,包括胶莱盆地和下扬子区盆地等(图3)。

十万大山盆地早期走滑拉分盆地原型及其地质意义

十万大山盆地早期走滑拉分盆地原型及其地质意义

收稿日期: 2019-07-05; 改回日期: 2019-10-18项目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子课题“华南中生代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变及外生矿产”(2016YFC0600406)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马思源(1995–), 男, 硕士研究生, 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

Email:***************.cn通信作者: 何斌(1963–),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大陆内部(特别是盆地)沉积岩浆构造关系研究。

Email:************.cn doi: 10.16539/j.ddgzyckx.2020.06.003卷(Volume)44, 期(Number)6, 总(SUM)179 页(Pages)1060~1075, 2020, 12(December, 2020)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十万大山盆地早期走滑拉分盆地原型及其地质意义马思源1, 2, 庞崇进3, 何 斌1*(1.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桂林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广西 桂林 532100)摘 要: 十万大山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广西东南缘, 大地构造属于古特提斯北支洋盆的北缘构造域, 盆地形成演化可能记录了古特提斯俯冲碰撞闭合及印支期这一地区地球动力学过程。

前人认为十万大山盆地是前陆盆地, 并提出广西地区中晚二叠世界线之间存在东吴造山运动。

本文对十万大山盆地下构造层(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或称早期)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十万大山盆地早期为走滑拉分盆地。

主要证据如下: 十万大山盆地早期长约200 km, 宽80 km 左右, 平面上呈似菱形展布, 剖面上为槽状, 最大沉积厚度>5 km; 野外观察到上二叠统彭久组与中二叠统为深海相的连续沉积, 前人提出的广西东吴造山运动并不存在; 上二叠统砾岩分布与盆地两条边界断裂(钦防断裂和小董–峒中断裂)相关, 且两条断裂附近的砾岩中砾石成分各异, 来源于盆地周缘, 并不是前人定义的“磨拉石”沉积建造; 盆地内部岩相古地理具相变快, 相带窄的特点, 与前陆盆地不同; 另外盆地形成伴随着火山活动, 后期又被大量花岗岩侵入, 总体展现出强烈的岩浆活动特征, 不同于前陆盆地缺乏岩浆活动。

04第4讲走滑盆地和走滑盆地——【含油气盆地分析】

04第4讲走滑盆地和走滑盆地——【含油气盆地分析】

转换断层(transform fault)
走滑断层
平移断层(transcurrent fault) 变换断层(transfer fault)
撕裂断层(tear fault)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5、走滑断层的位移和排列
左行(左旋)
左阶
位移
排列
右行(右旋)
右阶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6、走滑作用方式
6、 走 滑 断 层 基 地 控 制 盖 层 活 动
平行扭动
7、沉降中心有规律地迁移
1 各地层层序沉降中心;2 沉降中心迁移方向;3 地层厚度等值线;4 盆缘断裂 ⅠA 双一段;ⅠB 双二三段;ⅠC 奢一段;ⅠD 奢二段;ⅠE 永一段
地堑形成扩张期岔路河断陷沉降中心的迁移
(沉降中心位于主控断层一侧,而且沉降中心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迁移: 从西南向北东方向迁移)
早第三纪时 期,该断裂带 的右旋走滑作 用,致使该断 裂走向发生东 偏的佳伊地堑 所在的区段两 盘发生转换拉 张分离,佳伊 地堑形成。
§2 走滑构造变形的一般特征
• 一、走滑构造组合 1、走滑应变椭圆
●Y剪切(主位移带) ●里德尔(R)及其共轭剪破裂(R’) ●同向剪切破裂(P) ●张性构造 ●压性构造
里 德 尔 剪 切 破 裂
2、走滑构造组合
•主位移带(PDZ):与走滑构造带走向一 致的、连续的走滑断层位移带。深部往 往是一条走向稳定、线性延伸的主干走 滑走滑断层,向上发散可能与Y、R、P 等各种破裂面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状破裂 带。
1、线性延伸
伊通地堑重力异常分布图
(伊丹凸起这一名词最早来自重力资料解释,实际上,重力高的位置位于地堑 之外,称之为伊丹隆起较为合适,重力高可能是深部高密度物质的反映)

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不断深入,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引起了广泛关注。

莺歌海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复杂的地质构造区域。

本文将从走滑盆地的定义、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的形成机制、构造变形特征和地质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走滑盆地的概念。

走滑盆地是指由走滑断裂控制或形成的盆地,断裂的两侧垂直位移相等,平行位移产生,地壳发生平行滑动,形成了推覆或拉伸构造。

在构造演化过程中,走滑断层产生的滑动可能是断层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的形成机制主要与走滑断层及其构造力学特征有关。

莺歌海地区断裂纵横交错,属于复杂的断裂系统。

常见的断裂有莺歌断裂、鹅埠断裂等。

这些断裂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莺歌海地区的构造变形。

在构造演化过程中,断裂的滑移和挤压使得地壳发生了弯曲、剪切、伸展、扭曲等复杂变形,形成了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

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的构造变形特征主要表现为新生会山前褶皱带、断层高陡、盆地痕迹明显等方面。

新生会山前褶皱带是沉积物在构造运动作用下的产物,它记录了地壳的动力学变化。

断层高陡是因为走滑断层的作用导致附近地层抬升和剪切的结果。

盆地痕迹明显是因为构造变形使得盆地内部的沉积物发生弯曲、扭曲和剪切,形成了明显的盆地形态。

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的地质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研究构造演化和盆地形成的重要案例。

通过对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复杂断裂构造和盆地形态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

其次,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的研究对于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走滑构造和盆地形态为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后,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的研究对于地震活动的预测和防治也具有重要作用。

走滑断裂的活动常常伴随着地震的发生,了解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的构造变形特征可以为地震预警和地震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走滑盆地分析剖析PPT共72页

走滑盆地分析剖析PPT共72页
走滑盆地分析剖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我。——迈克尔·F·斯特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5、走滑作用方式 •走滑作用有三种方式,即平行扭动、聚敛扭动(压 扭)和离散扭动(张扭)。 •不同方式的走滑活动决定着扭动组合各要素的出现 和特点。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5、走滑作用方式
•走滑作用方式的出现主要取决于:①块体间断层 线方向的变化;②块体相对于断层线活动的变化 (图5-4)。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2、走滑断层的位移
②一条走滑断层的位移可以沿走向逐渐减小直至 在断层两端的断尖处消失,也可能将位移传递到其 他方向的断层上。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 断层两侧的断块沿断层走向将发生伸展和收缩变 形,而且一盘的伸展区域对应于另一盘的收缩区域。
•断块的伸展变形可能导 致地面沉降,收缩变形 则引起地面隆升,于是 断层的走滑位移就转换 成为断层两盘上的升降 位移(图5-2)。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走滑作用:有扭应力或剪应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沿 着某些构造边界或特定的构造带发生走滑变形的构 造作用; •主要构造作用型式:包括沿稳定板块边界的走滑活 动和板块内部一些大型走滑断层的走滑活动。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1、走滑断层及其分类 •走滑作用产生的各种构造变形组合称为走滑构造。 •走滑断层是走滑构造中最重要的构造要素。
①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strike-slip fault)与扭动断层 (wrench fault)是同义词,是指沿断面走向一盘 相对于另一盘作水平运动。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1、走滑断层及其分类
①走滑断层
•Anderson(1951)认 为走滑断层的应力状态 是最大主应力轴(σ1)和 最小主应力轴(σ3)都是 水平的,中间应力轴 (σ2)是直立的(图5-1), 断层面通常是近直立的。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3、走滑断层的排列
• 如图5-3所示,当沿着断层走向观测,一条断层 尖灭后另一条断层出现在其左侧(即各断层顺走向观 察向左错列)的排列型式称为左阶(步),相反的排列 型式称为右阶(步)。
对于走滑断层而言,考虑其几何排列型式和运 动学特征可能出现左阶左行、左阶右行、右阶右行 和右阶左行四种情况。
1、走滑断层的板块构造环境
•Reading(198
0

Woodcock(19
86) 讨 论 走 滑 断
层、走滑盆地的
板块构造环境
(图5-6)。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二、板块构造运动产生的走滑作用
1、走滑断层的板块构造环境 •按照走滑断裂走向与板块边缘、区域构造线的关系, 通常将走滑断裂分为三种,即纵向走滑断裂系、横 向走滑断裂系和斜交走滑断裂系。
第二篇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分析
第六章 走滑盆地的构造学分析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1、走滑断层及其分类 2、走滑断层的位移 3、走滑断层的排列 4、纯剪切和简单剪切 5、走滑作用方式
二、板块构造运动产生的走滑作用
1、走滑断层的板块构造环境 2、走向滑移线场和逃逸构造
第六章 走滑盆地的构造学分析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4、纯剪切和简单剪切 •简单剪切形成的走滑构造带:在区域剪切作用或扭 动过程中形成的与剪切作用方向一致的单一方向的 走滑变形带; •简单剪切走滑构造带:可用一组平行的密集的滑动 面同向滑动来解释,犹如一叠“纸牌”的剪切滑动。 这种应变又称为旋转应变。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1、走滑断层及其分类
②走滑断层的分类
b.平移断层(transcurrent fault):限于板内断层, 一般指壳内或上地壳内发育的断层。 c.变换断层(transfer fault):是典型的变换带, 现已引用于伸展构造中。变换带可深切至变质基底, 它是联接基底主断层的一些横向断层。 d.撕裂断层(tear fault):也曾译为捩断层,指发 育于浅层次沉积或变质沉积盖层的横推断层,现用于 伸展区。它调节外来体内和边界的差异位移。
斜列的两走滑断层可以部分叠置,其叠置部分 的断块称为岩桥或断层桥。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4、纯剪切和简单剪切 •走滑断层可以是在纯剪切变形中产生的,也可以 是在简单剪切变形中产生的; •一条走滑断层带可以是简单剪切变形的走滑构造 带,同时又可以是更大尺度上的纯剪切应变产生 的共轭剪切带中的一个分支。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1、走滑断层及其分类
②走滑断层的分类
•Miall(1984)和Sylvester(1988)曾对走滑断层作 过分类,如表5-l和表5-2。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1、走滑断层及其分类 ②走滑断层的分类
a.转换断层(transform fault):由Wilson(1965)提 出,为重要的板块边界类型,是切穿岩石圈或地壳 的走滑断层;不是一般的平移断层,其活动段位移 方向与平移断层错动位移方向相反。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2、走滑断层的位移
①根据走滑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可分为左行 和右行: • 当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盘面观测到另一盘向自己 左侧的位移时称为左行或左旋,反之称为右行或右 旋。 • 左旋也称为反时针旋转,右旋也称为顺时针旋转。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二篇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分析
第四章 裂陷盆地的构造学分析 第五章 压陷(挠曲)盆地的构造学分析 第六章 走滑盆地的构造学分析 第七章 克拉通盆地
第六章 走滑盆地的构造学分析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二节 走滑构造变形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走滑盆地及其演化
※注:“走滑盆地”指在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盆地。
第一节 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二、板块构造运动产生的走滑作用
1、走滑断层的板块构造环境
•Wilson(1965) 将其分为六种类型: 洋脊一洋脊型、洋 脊一凹弧型、洋脊 一凸弧型、凹弧一 凹弧型、凹弧一凸 弧型、凸弧一凸弧 型(图5-5)。
第一节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二、板块构造运动产生的走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