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子嗣最全列表

合集下载

康熙子女一览表

康熙子女一览表

康熙子女一览表编号序齿行次名字生年卒年封号生母备注1 承瑞 6.9.20 9.5 荣妃马佳氏2 皇长女7.11.20 10.10 庶妃张氏3 承祜8.12.13 11.2.5 孝诚仁皇后4 承庆9.2.1 10.4 惠妃纳喇氏5 皇次女10.3.9 12.2 端嫔董氏6 赛音察浑10.12.25 13.1 荣妃马佳氏7 1 胤褆11.2.14 雍正12 直郡王惠妃纳喇氏康熙圈禁8 2 皇三女12.5.6 雍正6.4 固伦荣宪公主荣妃马佳氏30年下嫁巴林部乌尔衮9 皇四女13.2.10 17.1 庶妃张氏10 长华13.4.6 13.4.6 荣妃马佳氏11 2 胤礽13.5.3 雍正2.12 皇太子孝诚仁皇后废黜,瑾密亲王12 3 皇五女13.5.6 49.3 和硕端静公主贵人兆佳氏31年下嫁喀喇沁部乌梁罕氏噶尔臧13 长生14.6.21 16.3 荣妃马佳氏14 万黼14.10.8 18.1 贵人纳喇氏15 3 胤祉16.2.19 雍正10 诚隐亲王荣妃马佳氏雍正8年囚禁16 4 胤禛17.10.30 雍正13.8 雍亲王孝恭仁皇后清世宗雍正帝17 胤禶18.2.20 19.2 贵人纳喇氏18 4 皇六女18.5.27 雍正13.3 固伦恪靖公主贵人郭络罗氏36年下嫁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19 5 胤祺18.12.4 雍正10.5 恒温亲王宜妃郭络罗氏20 6 胤祚19.2.5 24.5.14 孝恭仁皇后21 7 胤祐19.7.25 雍正8 淳度亲王成嫔戴佳氏22 8 胤禩20.2.10 雍正4.9 廉亲王良妃卫氏除其宗室籍23 皇七女21.6.1 21.8 孝恭仁皇后24 皇八女22.6.19 22.闰6 孝懿仁皇后25 9 胤禟22.8.27 雍正4.8 贝子宜妃郭络罗氏除其宗室籍26 5 皇九女22.9.22 41.7 固伦温宪公主孝恭仁皇后39年下嫁佟国维之孙舜安颜27 10 胤礻我22.10.11 乾隆6.9 敦郡王温僖贵妃钮钴禄氏雍正2年囚禁28 胤礻禹22.11.23 23.6 贵人郭络罗氏29 6 皇十女24.2.26 49.3 固伦纯悫公主通嫔纳喇氏45年下嫁喀尔喀台吉策凌30 11 胤禌24.5.7 35.7 宜妃郭络罗氏31 皇十一女24.9.27 25.5 温僖贵妃钮钴禄氏32 12 胤裪24.12.4 乾隆28.7 履懿亲王定妃万流哈氏33 7 皇十二女25.4.24 36.3 孝恭仁皇后34 13 胤祥25.10.1 雍正8.5 怡贤亲王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世袭罔替35 8 皇十三女26.11.27 48.6 和硕温恪公主敬敏皇贵妃章佳氏45年下嫁郡王仓津36 14 胤祯27.1.9 乾隆20.1 恂勤郡王孝恭仁皇后37 9 皇十四女28.12.7 乾隆1.11 和硕悫靖公主贵人袁氏45年下嫁一等男爵孙承运38 10 皇十五女30.1.6 48.12 和硕敦恪公主敬敏皇贵妃章佳氏47年下嫁科尔沁台吉多尔济39 胤禨30.1.26 30.3 平妃赫舍里氏40 15 胤禑32.11.28 雍正9.2 愉恪郡王顺懿密妃王氏41 16 胤禄34.6.18 乾隆32.2 庄恪亲王顺懿密妃王氏42 皇十六女34.10.21 46 庶妃王氏43 17 胤礼36.3.2 乾隆3.2 果毅亲王纯裕勤妃陈氏44 皇十七女37.12.12 39 庶妃刘氏45 18 胤祄40.8.8 47.9 顺懿密妃王氏46 皇十八女40.10.18 40.10.18 和嫔瓜尔佳氏47 19 胤禝41.9.5 43.2 襄妃高氏48 皇十九女42.2.14 44.2 襄妃高氏49 20 胤祎45.7.25 乾隆20.1 简靖贝勒襄妃高氏50 皇二十女47.11.9 47.12 庶妃钮钴禄氏51 21 胤禧50.1.11 乾隆23.5 慎靖郡王熙嫔陈氏52 22 胤祜50.12.3 乾隆8.12 恭勤贝勒谨嫔色赫图氏53 胤禐52.2 52.2 贵人陈氏54 23 胤祁52.11.28 乾隆50.7 贝勒、镇国公敬嫔石氏55 24 胤祕55.5.16 乾隆38.10 诚恪亲王穆嫔陈氏。

清朝世系表

清朝世系表

清朝皇室宗室世系表曾武林)1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天命2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天聪崇德3清世祖章皇帝福临顺治4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康熙5清世宗宪皇帝胤禛雍正6清高宗纯皇帝弘历乾隆7清仁宗睿皇帝颙琰嘉庆8清宣宗成皇帝旻宁道光9 清文宗显皇帝奕詝咸丰10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11 清德宗皇帝载湉光绪12 清恭宗逊皇帝溥仪宣统目录1 清太祖篇1-42 清太宗篇5-63 清世祖篇7 4清圣祖篇8-145 清世宗篇156 清高宗篇16-177 清仁宗篇188 清宣宗篇199 清文宗篇2010 清穆宗篇20 11清德宗篇20 12 清恭宗篇20一清太祖篇努尔哈赤的的儿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1 爱新觉罗褚英的儿子爱新觉罗·褚英有三子,封爵位的有两子,为:1 爱新觉罗·杜度,安平贝勒,第一子;崇德七年亡2 待查①3 爱新觉罗·尼堪,敬谨庄亲王,第三子。

顺治十年亡杜度的儿子杜度有七子,封爵位的有五人,为杜尔祜、穆尔祜、特尔祜、杜努文、萨弼尼堪的儿子第一子兰布第二子尼思哈2 爱新觉罗代善的儿子1 长子,岳托,多罗克勤郡王。

崇德四年亡岳托儿子:长子岳洛欢,次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洛洛欢,三子多罗显荣贝勒喀尔楚诨,四子多罗和惠贝勒巴尔楚诨,五子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六子多罗刚毅贝勒祜里布,七子富英武。

2 次子,硕托,已革固山贝子,黜宗室崇德八年被处死硕托儿子:长子喇喀,次子齐兰布,三子岳赛布。

清帝帝王谁的子嗣最多

清帝帝王谁的子嗣最多

皇十二子永璂-
追封贝勒-
皇后乌拉那拉氏生。孝贤皇后死后三年,才被立为皇后。
可是乾隆三十年,她在南巡途中剪发。传言与皇帝吵架,预藏利剪剃发出家。

帝说她突发疯疾,令额驸富隆安送回京师;
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
荣亲王-
母:愉媚嫔,珂里叶特氏生。
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
盾庄亲王-
母:纯慧皇贵妃苏佳氏。永瑢亦过继给兄弟。皇三子的同母兄弟。 -
皇七年―爱新觉罗○永琮
追封哲亲王-
乾隆十一年孝贤皇后生。永琮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便因患痘症便夭折。可能屡因丧子之痛,皇后於乾隆十三年,病逝於出巡的德州运河翔凤艇上。 -
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
恂勤郡王-
四、六、十四子同母。
十五子―爱新觉罗○胤偶-
愉恪亲王,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母:顺懿密妃,王氏,苏州知县王国正女。
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
袭封承泽裕亲王位的庄恪亲王-
康熙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
母:顺毅密妃,王氏,正黄旗人,知县王国正之女。可能还是纯裕勤妃陈氏。
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
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
康熙驾崩,胤禛即位,整个夺嫡运动的胜利者雍正皇帝。
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原德妃,正黄旗人。
五子―爱新觉罗○胤祺-
恒温亲王-
母: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五、九、十一子同母。
六子―爱新觉罗○胤祚
-
3 顺治的儿子们-
长子―爱新觉罗○牛钮-
夭折-
母宪亲王-
母:宁悫妃,董鄂氏。-
三子―爱新觉罗○玄烨-

清朝十二个皇帝子嗣

清朝十二个皇帝子嗣

清朝十二个皇帝子嗣清太祖努尔哈赤十六子全表(十子)齿序姓名封号生母享年1 褚英广略贝勒元妃佟佳氏352 代善礼亲王元妃佟佳氏655 莽古尔泰和硕贝勒继妃富察氏438 皇太极清太宗孝慈高皇后5210 德格类和硕贝勒继妃富察氏3912 阿济格英亲王大妃乌拉纳拉氏4614 多尔衮睿亲王大妃乌拉纳拉氏3815 多铎豫亲王大妃乌拉纳拉氏35清太宗皇太极十一子全表(四子)1 豪格肃亲王继妃乌喇纳拉氏392 硕塞承泽裕亲王侧妃叶赫纳喇氏443 福临清世祖孝庄文皇后24 6岁登基4 博穆博果尔襄昭亲王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15清世祖顺治八子全表(三子)2 福全裕宪亲王宁悫妃栋鄂氏413 玄烨清圣祖孝康章皇后69 8岁登基5 常宁恭亲王庶妃陈氏37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子全表(二十子)1 允褆直郡王惠妃纳喇氏622 允礽理亲王孝诚仁皇后503 允祉诚隐郡王容妃马佳氏554 胤祯清世宗孝恭仁皇后57 45岁登基5 允祺恒温亲王宜妃郭络罗氏537 允祐淳亲王成妃戴佳氏508 允禩廉亲王良妃卫氏459 允禟贝子宜妃郭络罗氏4210 允礻我敦郡王贵妃钮祜禄氏5812 允裪履亲王定妃万琉哈氏7813 允祥怡亲王皇贵妃章佳氏4414 允禵恂郡王孝恭仁皇后6715 允禑愉郡王顺懿密妃王氏3816 允禄庄亲王顺懿密妃王氏7217 允礼果亲王纯裕勤妃陈氏4120 允袆简贝勒襄嫔高氏4921 允禧慎郡王熙嫔陈氏4722 允祜恭贝勒谨嫔色赫图氏3223 允祁诚贝勒静嫔石氏7224 允秘諴亲王穆嫔陈氏67清世宗雍正十子全表(四子)3 弘时贝勒齐妃李氏244 弘历清高宗孝圣宪皇后89 25岁登基5 弘昼和亲王皇贵妃耿佳氏699 弘瞻果郡王谦妃刘氏32清高宗乾隆十七子全表(十子)1 永璜定亲王皇贵妃富察氏223 永璋循郡王皇贵妃苏佳氏254 永珹履亲王皇贵妃金佳氏385 永琪容亲王贵妃珂里叶特氏256 永瑢质庄亲王皇贵妃苏佳氏478 永璇仪亲王皇贵妃金佳氏8711 永瑆成亲王皇贵妃金佳氏7112 永璂贝勒废皇后纳喇氏2415 颙琰清仁宗孝仪纯皇后61 36岁登基17 永璘庆亲王孝仪纯皇后55清仁宗嘉庆五子全表(四子)2 旻宁清宣宗孝淑睿皇后68 39岁登基3 绵恺敦亲王孝和睿皇后434 绵忻瑞亲王孝和睿皇后245 绵愉惠亲王皇贵妃钮祜禄氏50清宣宗道光九子全表(七子)1 奕纬隐志郡王和妃纳喇氏244 奕詝清文宗孝全成皇后29 20岁登基5 奕言宗敦亲王祥妃钮祜禄氏586 奕欣恭亲王孝静成皇后667 奕譞醇亲王庄顺皇贵妃518 奕詥锺郡王庄顺皇贵妃249 奕譓孚郡王庄顺皇贵妃32清文宗咸丰二子全表(一子)1 载淳清穆宗孝钦显皇后叶赫纳喇氏20 6岁登基清穆宗同治无子1 载湉清德宗生母:叶赫纳喇氏生父:醇亲王奕譞38 4岁登基清德宗光绪无子1 溥仪宣统末代皇帝生母:不详生父:醇亲王载沣61 3岁登基。

清朝皇帝家谱

清朝皇帝家谱

永璜,长子,定安亲王。

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永琏,次子,端慧太子。

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永璋,三子,循郡王。

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

母嘉嫔金佳氏。

•永琪,五子,荣纯亲王。

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努尔哈赤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

母纯妃苏佳氏。

•永琮,七子,哲亲王。

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永璇,八子,仪慎亲王。

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九子,早殇。

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十子,早殇。

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

母嘉贵妃金佳氏。

•永璂,十二子,贝勒。

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璟,早殇。

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璐,早殇。

母令贵妃魏佳氏。

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

未命名,嘉庆二十五年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载治溥伦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清高宗的子女信息

清高宗的子女信息

清高宗(名弘历,年号乾隆)诸子定亲王-永璜(高宗第一子)端慧太子-永琏(高宗第二子,九岁薨)循郡王-永璋(高宗第三子)荣亲王-永琪(高宗第五子)哲亲王-永琮(高宗第七子)仪亲王-永璇(高宗第八子,八十八岁薨)成亲王-永瑆(高宗第十一子,七十二岁薨)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清仁宗-颙琰(高宗第十五子,初封嘉亲王)庆亲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其孙奕劻封为铁帽子王)乾隆诸子序名出生日期封爵卒年、月生母1.永璜雍正06年05月28日追封安亲王乾隆15年03月哲悯皇贵妃富察氏2.永琏雍正08年06月26日追封皇太子乾隆03年10月孝贤纯皇后3.永璋雍正13年05月25日追封遁郡王乾隆25年07月纯惠皇贵妃苏佳氏4.永(玉成) 乾隆04年正月14日履端亲王乾隆42年02月淑嘉皇贵妃金佳氏5.永琪乾隆06年02月07日荣亲王乾隆31年03月愉贵妃珂里叶特氏6.永瑢乾隆08年12月14日盾庄亲王乾隆55年05月纯慧皇贵妃苏佳氏7.永琮乾隆11年04月01日追封哲亲王乾隆12年孝贤纯皇后8.永璇乾隆11年07月15日仪亲王道光12年08月淑嘉皇贵妃金嘉氏9.---------乾隆13年07月09日-------------乾隆14年04月淑嘉皇贵妃金嘉氏10.--------乾隆16年05月19日-------------乾隆18年06月舒妃叶赫纳喇氏11.永瑆乾隆17年02月07日诚哲亲王道光03年03月淑嘉皇贵妃金嘉氏12.永璂乾隆17年04月25日追封贝勒乾隆31年废皇后纳喇氏13.永璟乾隆20年12月21日-------------乾隆22年废皇后纳喇氏14.永璐乾隆22年07月17日-------------乾隆25年孝仪纯皇后15.永琰乾隆25年10月06日清仁宗嘉庆25年07月孝仪纯皇后16.--------乾隆27年11月30日-------------乾隆30年孝仪纯皇后17.永璘乾隆31年05月11日庆禧亲王嘉庆25年孝仪纯皇后总——按生年大小排行:雍6年5月永璜皇长子1728-1750 23岁亡哲悯皇贵妃雍6年10月皇长女1728-1729 2岁亡孝贤皇后雍正8年永琏皇2子1730-1738 9岁亡孝贤皇后雍正9年4月皇2女1731-1731 即亡哲悯皇贵妃雍正9年固伦和敬皇3女1731-1792 62岁亡孝贤皇后雍正13年永璋皇3子1735-1760 26岁亡纯惠皇贵妃乾隆4年永珹皇4子1739-1777 39岁亡淑嘉皇贵妃乾隆6年永琪皇5子1741-1766 26岁亡愉贵妃乾隆8年永瑢皇6子1743-1790 48岁亡纯惠皇贵妃乾隆10年和硕和嘉皇4女1745-1767 23岁亡纯惠皇贵妃乾隆11年永琮皇7子1746-1747 2岁亡孝贤皇后乾隆11年永璇皇8子1746-1832 87岁亡淑嘉皇贵妃乾隆13年皇9子1748-1749 2岁亡淑嘉皇贵妃乾隆16年皇10子1751-1753 3岁亡舒妃乾隆17年永瑆皇11子1752-1823 72岁亡淑嘉皇贵妃乾隆17年永璂皇12子1752-1776 25岁亡皇后纳喇氏乾隆18年皇5女1753-1755 3岁亡皇后纳喇氏乾隆20年皇6女1755-1758 4岁亡忻贵妃乾隆20年永璟皇13子1755-1757 3岁亡皇后纳喇氏乾隆21年固伦和静皇7女1756-1775 20岁亡孝仪皇后乾隆22年皇8女1757-1767 11岁亡忻贵妃乾隆22年皇14子1757-1760 4岁亡孝仪皇后乾隆23年和硕和恪皇9女1758-1780 23岁亡孝仪皇后乾隆25年嘉庆皇帝皇15子1760-1820 61岁亡孝仪皇后乾隆27年皇16子1762-1765 4岁亡孝仪皇后乾隆31年皇17子1766-1820 55岁亡孝仪皇后乾隆40年固伦和孝皇10女1775-1823 49岁亡淳妃生育皇子公主的都集中在这几个后妃中,说明乾隆绝非野史中所讲的那么风流好色,孝仪皇后6个孝贤皇后4个淑嘉皇贵妃4个皇后纳喇氏3个纯惠皇贵妃3个哲悯皇贵妃2个忻贵妃2个愉贵妃1个舒妃1个淳妃1个雍6年5月永璜皇长子1728-1750 23岁亡哲悯皇贵妃雍6年10月皇长女1728-1729 2岁亡孝贤皇后雍正8年永琏皇2子1730-1738 9岁亡孝贤皇后雍正9年4月皇2女1731-1731 即亡哲悯皇贵妃雍正9年固伦和敬皇3女1731-1792 62岁亡孝贤皇后雍正13年永璋皇3子1735-1760 26岁亡纯惠皇贵妃乾隆4年永珹皇4子1739-1777 39岁亡淑嘉皇贵妃乾隆6年永琪皇5子1741-1766 26岁亡愉贵妃乾隆8年永瑢皇6子1743-1790 48岁亡纯惠皇贵妃乾隆10年和硕和嘉皇4女1745-1767 23岁亡纯惠皇贵妃乾隆11年永琮皇7子1746-1747 2岁亡孝贤皇后乾隆11年永璇皇8子1746-1832 87岁亡淑嘉皇贵妃乾隆13年皇9子1748-1749 2岁亡淑嘉皇贵妃乾隆16年皇10子1751-1753 3岁亡舒妃乾隆17年永瑆皇11子1752-1823 72岁亡淑嘉皇贵妃乾隆17年永璂皇12子1752-1776 25岁亡皇后纳喇氏乾隆18年皇5女1753-1755 3岁亡皇后纳喇氏乾隆20年皇6女1755-1758 4岁亡忻贵妃乾隆20年永璟皇13子1755-1757 3岁亡皇后纳喇氏乾隆21年固伦和静皇7女1756-1775 20岁亡孝仪皇后乾隆22年皇8女1757-1767 11岁亡忻贵妃乾隆22年皇14子1757-1760 4岁亡孝仪皇后乾隆23年和硕和恪皇9女1758-1780 23岁亡孝仪皇后乾隆25年嘉庆皇帝皇15子1760-1820 61岁亡孝仪皇后乾隆27年皇16子1762-1765 4岁亡孝仪皇后乾隆31年皇17子1766-1820 55岁亡孝仪皇后乾隆40年固伦和孝皇10女1775-1823 49岁亡淳妃。

清朝历代皇帝各有多少子嗣?——用图表说话,从兴旺到凋零

清朝历代皇帝各有多少子嗣?——用图表说话,从兴旺到凋零

清朝历代皇帝各有多少子嗣?——用图表说话,从兴旺到凋零1.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属龙,1626年嗣汗位,1636年登极称帝。

皇太极共11子。

1643年崩逝时,因未预定皇储,帝位之争骤起。

一方是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另一方是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

当时多尔衮32岁,豪格35岁,结果豪格退出,仅6岁的福临即位,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

2.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属虎,崇德八年(1643)八月在盛京即帝位。

顺治帝共8子,最宠者当属皇四子,因其为董鄂妃所生。

董鄂妃1656年初入宫封为嫔,同年八月二十五册为贤妃,仅月余即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晋封为贵妃,这速度简直逆天。

1657年董鄂妃诞下皇子,顺治帝谓朕第一子也。

然数月即夭折。

1661年,24岁的顺治帝驾崩,死因成疑,应为罹患天花。

后在孝庄太后主持下已出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被立为皇位继承人。

3.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属马,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九日即位,时8岁。

自1667年首子承瑞诞生,至1718年胤禐降临,康熙帝共35子,其中排序者24。

康熙十四年(1675)末,22岁的康熙帝册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以重万年之统。

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其祖父是辅政大臣索尼,父亲噶布喇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而大学士索额图则为其叔父。

然赫舍里在生育胤礽时因难产而死,仅22岁,可谓母因子死,子凭母贵。

但在四十七年(1708)和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两废太子胤礽,终其一世都没有处理好储位争端。

4.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属马,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二十日在太和殿登皇帝位。

雍正帝共10子,其中6子早夭。

1723年首创秘密立储制,指定皇四子弘历为皇太子。

按理说皇三子弘时不论资历还是母妃品级均优于弘历,却与储位无缘。

康熙、雍正、乾隆的子女资料

康熙、雍正、乾隆的子女资料

康熙、雍正、乾隆的子女资料康熙帝儿子(按出生顺序)爱新觉罗·承祜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庆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爱新觉罗·长华爱新觉罗·长生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皇十子爱新觉罗·胤?,辅国公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

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

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

清代帝王子女数量,康熙第一,乾隆第二,此后连续三代“绝后”

清代帝王子女数量,康熙第一,乾隆第二,此后连续三代“绝后”

清代帝王子女数量,康熙第一,乾隆第二,此后连续三代“绝后”清代自顺治到宣统,共经历十位君主,但是从这十位的生育子女数量来看,呈显出非常明显的抛物线趋势,甚至值得注意的是,从咸丰皇帝开始,同治、光绪、溥仪,均未有任何子女出生,这种情况在历史上都相当罕见。

清代皇帝生育子女列表从图中可以看出,15岁之前夭逝的共有74人,而清代十位皇帝共有子女146人,其死亡率竟然高达50%,其中皇女60人中竟夭37人,按理说宫廷生活无论在饮食和医疗方面均应有较高保障水平,为何出现这么高的死亡率呢?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即皇帝的头几胎大多夭折。

顺治的长子、长女如此,康熙的前六个子女也都是在四岁以前夭折。

雍正的大女儿和头三个儿子也是这种情况,到了乾隆时,其长子、次女及次子分别只活了2岁、1岁、9岁,到了嘉庆时期这种情况依旧未有明显改观,此后整个清朝王室的生育能力日趋下降,最后发展到三位皇帝接连绝育的程度。

康熙儿时影视形象这些早夭子女的共同现象是,皇帝在生育这些孩子的时候均为18岁以前的年龄,按实足年龄计算要减去1岁,生育要10月怀胎,这样还要减去一岁,如此一算,康熙的第一个儿子是其12岁时的孩子,而这个年龄是自身发育进行中,本身发育并未成熟,他们所生的孩子自然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无论多优越的物质条件也很难养活。

除此之外,皇帝成年后,虽然身体发育成熟,但是因为嫔妃众多,难免存在纵欲过多问题,所生育的子女也仍然存在不健全,死亡概率也很大,皇帝本人的年龄和特殊的生活方式导致了皇室子女大量早亡。

宫廷图画从道光皇帝开始,清王朝生育力已经呈现超低水平。

次子和三子相继夭折,到了一个儿子都没有的地步。

在道光一脚踢死大阿哥奕玮后,这年已经50岁的道光已经到了:“绝后”地步。

所幸这时他的两个全贵妃生下奕詝是为后来的咸丰帝。

祥贵人生下奕誴,转年底,静贵人又生下皇六子奕䜣,是为后来的恭亲王。

对于国家来说,在三个孩子之间选择继承人的空间还是太窄。

康熙皇帝的二十四个儿子

康熙皇帝的二十四个儿子

康熙皇d的二十四个儿子1.皇长子胤提,1672年父19岁生,生母惠妃纳喇氏,1734年卒,享年63岁,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

2.皇次子胤礽,1674年父21岁生,生母皇后赫舍里氏,1724年卒,享年51岁,理密亲王。

3.皇三子胤祉,1677年父24岁生,生母容妃马佳氏,1732年卒,享年56岁,诚隐郡王。

4.皇四子胤禛,1678年父25岁生,生母皇后乌雅氏,1735年卒,享年58岁,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皇d。

5.皇五子胤祺,1679年父26岁生,生母宜嫔郭啰罗氏,1732年卒,享年54岁,恒温亲王。

6.皇六子胤祚,1680年父27岁生,生母皇后乌雅氏,1685年卒,享年岁6,幼殇。

7.皇七子胤祐,1680年父27岁生,生母成妃戴佳氏,1730年卒,享年51岁,淳度亲王。

8.皇八子胤禩(,1681年父28岁生,生母良妃卫氏,1726年卒,享年46岁,廉亲王。

9.皇九子胤糖,1683年父30岁生,生母宜妃郭啰罗氏,1726年卒,享年44岁,固山贝子。

10.皇十子胤䄉,1683年父30岁生,生母僖贵妃钮钴䄉氏,1741年卒,享年59岁,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

11.皇十一子胤滋,1685年父32岁生,生母宜妃郭啰罗氏,1696年卒,享年12岁,无谥h。

12.皇十二子胤祹,1685年父32岁生,生母定妃万琉哈氏,1763年卒,享年79岁,履懿亲王。

13.皇十三子胤祥,1686年父33岁生,生母敬敏皇贵妃张雅氏,1730年卒,享年45岁,怡贤亲王。

14.皇十四子胤禵,1688年父35岁生,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755年卒,享年68岁,恂勤郡王。

15.皇十五子胤禑,1693年父40岁生,生母顺懿密妃王氏,1731年卒,享年39岁,愉恪郡王。

16.皇十六子胤禄,1695年父42岁生,生母顺懿密妃王氏,1767年卒,享年73岁,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为庄恪亲王。

17.皇十七子胤礼,1697年父44岁生,生母纯裕勤妃陈氏,1738年卒,享年42岁,果毅亲王。

清朝皇帝世系表

清朝皇帝世系表

1643(6岁)24岁 1638 1661 博尔济吉特氏, 清东陵孝陵 孝庄文皇后 69岁,在位61年 。 景陵源自清东陵定陵清西陵崇陵
12 爱新觉罗.傅仪(宣统) ① 清八旗:正、镶;黄、白、蓝、红
1906 1967
②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称天命皇帝。 ③ 太宗于1627年即位,称天聪皇帝.1636年改国号为清,建元崇德. ④ 1644(顺治即位第二年)盛京迁都北京. ⑤ 道光皇帝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 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宣统帝傅仪退位。
清代皇帝列表
名字 1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8子) 2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9子) 3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 4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 5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 6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仁宗 7 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清宣宗 8 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清文宗 9 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清穆宗 10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清德宗 11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1871 1908 1856 1875 19岁,在位 38岁,在位34年 。 清东陵惠陵 1931 1861 1782 1850 1760 1820 1711 1799 89岁,在位64年 61岁,在位25年 。 69岁,在位30年 。 31岁,在位11年 。 清西陵慕陵 清东陵裕陵 1678 1735 58岁,13年。 清西陵泰陵 1654 1722 1592 1643 庙号 清太祖 1559 1626 68岁, 1627年即位,母 为叶赫那拉氏 沈阳城东.福陵 生 死 陵墓

清朝皇帝子女录

清朝皇帝子女录

顺 治 子儿子(按出生顺序) 皇长子,永璜,定安亲王。

雍正六年戊申五月二十八日午时生。

生母为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藩邸格格。

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十五日申时薨,年二十三。

追封定亲王,谥戌六月二十六日申时生。

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藩邸嫡福晋。

雍正帝赐名。

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

乾隆三年戊午十月十二日巳刻卒,年九岁。

追封皇太子,谥曰端慧 皇三子,永璋,循郡王。

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时生。

生母为纯惠皇贵妃 皇四子,永珹,履端亲王。

乾隆四年己未正月十四日卯时生。

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嫔。

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嗣履懿亲王允裪孙。

子六。

亥十二月十四日酉时生。

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妃。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奉旨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

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

谥曰悼敏皇子。

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随葬端慧皇太子丙寅七月十五日午时生。

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妃。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封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仪亲王。

道光十二年壬辰八月初七日巳时薨,年八十七。

谥曰慎 皇十子,未命名,幼殇,未封。

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乾隆十六年辛未五月十九日巳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

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

道光三年癸未三月三十日午时薨,年七十二。

谥曰哲。

嫡福晋富察氏为傅恒之女 皇十二子,永璂,贝勒。

乾隆十七年壬申四月二十五日寅时生。

生母为继皇后乌喇十年乙亥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时生。

生母为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二十四日子时殇,年三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无嗣。

改名颙琰。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初六日丑时生于圆明园之天地一家春。

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

三十八年十一月冬至节乾隆帝密建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

五十四年十一月封嘉亲王。

六十年九月立为皇太子居毓庆宫。

第二年丙辰纪元嘉庆,正月朔月受高宗内禅位,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时年二十七,乾隆帝为太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三十日丑时生。

清朝皇帝子孙

清朝皇帝子孙

岳讬子七,有爵者五:罗洛浑、喀尔楚浑、巴尔楚浑、巴思哈、 祜里布。 萨哈璘子三:阿达礼、勒克德浑、杜兰。 阿拜子有爵者三:巩安,袭三等镇国将军,进辅国公;干图、灝 善封辅国公,干图谥介直。 阿巴泰子五,有爵者四:尚建、博和讬、博洛、岳乐,而岳乐袭 爵。 岳乐子二十,有爵者三:蕴端、玛尔浑、经希。 阿济格子十一,有爵者三:和度、傅勒赫、劳亲。 睿忠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39 岁死,无子。追尊为懋德 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多铎子八,有爵者四:多尼、董额、察尼、多尔博、费扬古。费 扬古自三等奉国将军进封辅国公,坐事,夺爵。 4.太宗(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十一子:孝庄文皇后生世祖, 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生第八子, 懿靖大贵妃阿巴海博尔 济吉特氏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元妃钮祜禄氏生洛博会,继妃乌喇纳 喇氏生肃亲王豪格、洛格,侧妃叶赫纳喇氏生承泽亲王硕塞,庶妃颜 扎氏生辅国公叶布舒,庶妃纳喇氏生镇国公高塞,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生辅国公品级常舒,庶妃生辅国公韬塞。洛格、洛博会及第八子,皆 殇,无封。 豪格子七,有爵者二:富绶、猛瓘。 5.世祖(福临,年号顺治)八子:孝康章皇后生圣祖,孝献皇后 董鄂氏生荣亲王,宁悫妃董鄂氏生裕宪亲王福全,庶妃巴氏生牛钮, 庶妃陈氏生恭亲王常宁, 庶妃唐氏生奇授, 庶妃钮氏生纯靖亲王隆禧, 庶妃穆克图氏生永干。牛钮、奇授、永幹皆殇,无封。 6.圣祖(玄烨,年号康熙)三十五子:孝诚仁皇后生承祜、理密 亲王允礽,孝恭仁皇后生第六子允祚、世宗、恂勤郡王允禵,敬敏皇 贵妃章佳氏生怡贤亲王允祥,温僖贵妃钮祜禄氏生贝子品级允礻我,顺 懿密妃王氏生愉恪郡王允潖、庄恪亲王允禄、第十八子允祄,纯裕勤 妃陈氏生果毅亲王允礼,惠妃纳喇氏生承庆、贝子品级允禔,宜妃郭 络罗氏生恆温亲王允祺、第九子允禟、第十一子允禌,荣妃马佳氏生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儿子简介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儿子简介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儿子简介清朝十二位皇帝,除同治、光绪、宣统三位皇帝无子外,其余九位皇帝都有儿子。

儿子最多的是康熙帝,共有35个;儿子最少的则是咸丰帝,只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早夭了。

清太祖努尔哈赤诸子努尔哈赤共育有一十六个儿子,其中一位皇帝、一位摄政王、三位亲王。

最著名的当属皇太极与多尔衮。

1.废太子褚英,母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

万历二十六年因功受封为洪巴图鲁、晋封贝勒;万历四十一年被立为太子,三个月后被废;万历四十三年被处死,年仅36岁。

2.和硕礼亲王代善,母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

万历二十七年封贝勒;天命元年,封为和硕贝勒,位列四大贝勒之首;皇太极崇德元年,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

先后拥戴皇太极、顺治为帝;顺治五年病逝,享寿66岁,追谥“烈”。

3.二等镇国将军阿拜,母兆佳氏。

皇太极天聪八年封三等副将(三等男),崇德四年封三等镇国将军,顺治四年晋二等镇国将军。

顺治五年病逝,享寿64岁,追谥“勤敏”。

4.三等镇国将军汤古代,母钮祜禄氏。

崇德四年,封三等镇国将军;崇德五年病逝,享寿56岁,谥号:克洁。

5.和硕贝勒莽古尔泰,母嫡福晋富察·衮代。

天命元年,受封为和硕贝勒,为四大贝勒之一。

天聪六年病逝,享寿46岁。

死后因罪削爵。

6.三等辅国将军塔拜,母钮钴禄氏。

天命十年封三等甲喇章京,后累晋一等甲喇章京、三等辅国将军。

崇德四年卒,享寿51岁。

追谥:悫厚。

7.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母伊尔根觉罗氏。

天聪元年封贝勒;崇德元年,晋多罗饶余贝勒;顺治元年,晋封多罗饶余郡王。

顺治八年病逝,享寿58岁,追谥:敏。

8.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清朝第二位皇帝,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哲哲。

天命元年,被封为和硕贝勒,为四大贝勒之一;天命十一年继承汗位,崇德元年登基称帝,建国“大清”。

在位期间,实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重用汉人,加速满族的封建化,增强国力;征朝鲜、服蒙古,解决攻明的后顾之忧;计除袁崇焕、生俘洪承涛,彻底摧毁明军宁锦防线。

清朝皇帝子嗣表

清朝皇帝子嗣表

清朝皇帝子嗣表清朝皇帝子嗣表肇祖而下,世系始详,事迹未备,四传至兴祖。

○清兴祖(清太祖之曾祖父,名福满)诸子,均号“宁古塔贝勒”德世库(兴祖第一子)刘阐(兴祖第二子)索长阿(兴祖第三子)清景祖——觉昌安(兴祖第四子)包朗阿(兴祖第五子)宝实(兴祖第六子)○清景祖(清太祖之祖父,名觉昌安)诸子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第一子)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第二子)宣献郡王——斋堪(景祖第三子)清显祖——塔克世(景祖第四子)恪恭贝勒——塔察篇古(景祖第五子)○清显祖(清太祖之父,名塔克世)诸子清太祖——努尔哈赤(显祖第一子)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显祖第二子)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第三子)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第二子)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第六子,铁帽子)靖定贝勒——费扬武(舒尔哈齐第八子)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第四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显祖第五子)○清太祖(名努尔哈赤,年号天命)诸子广略贝勒——褚英(太祖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褚英第一子)敬谨亲王——尼堪(褚英第三子)礼亲王——代善(太祖第二子,铁帽子)克勤郡王——岳讬(代善第一子,铁帽子)颖亲王——萨哈璘(代善第三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萨哈璘第二子,铁帽子)谦襄郡王——瓦克达(代善第四子)镇国勤敏公——阿拜(太祖第三子)镇国将军——汤古代(太祖第四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太祖第五子)辅国公——塔拜(太祖第六子)饶馀郡王——阿巴泰(太祖第七子)温良贝子——博和讬(阿巴泰第二子)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第三子)安亲王——岳乐(阿巴泰第四子)清太宗——皇太极(太祖第八子)镇国公——巴布泰(太祖第九子)和硕贝勒——德格类(太祖第十子)镇国将军——巴布海(太祖第十一子)英亲王——阿济格(太祖第十二子)辅国公——赖慕布(太祖第十三子)睿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铁帽子)豫亲王——多铎(太祖第十五子,铁帽子)○清太宗(名皇太极,年号崇德)诸子肃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铁帽子)辅国公——叶布舒(太宗第四子)承泽亲王——硕塞(太宗第五子,后改号庄亲王,铁帽子)镇国公——高塞(太宗第六子)辅国公——常舒(太宗第七子)清世祖——福临(太宗第九子)辅国公——韬塞(太宗第十子)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清世祖(名福临,年号顺治)诸子裕亲王——福全(世祖第二子)清圣祖——玄烨(世祖第三子)荣亲王(世祖第四子,未命名,二岁薨)恭亲王——常宁(世祖第五子)纯亲王——隆禧(世祖第七子)○清圣祖(名玄烨,年号康熙)诸子直郡王——允禔(圣祖第一子)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废太子)诚亲王——允祉(圣祖第三子)清世宗——胤禛(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恒亲王——允祺(圣祖第五子)淳亲王——允祐(圣祖第七子)廉亲王——允禩(圣祖第八子)贝子——允禟(圣祖第九子)敦郡王——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履亲王——允祹(圣祖第十二子)怡亲王——允祥(圣祖第十三子,铁帽子)宁郡王——弘皎(允祥第四子)恂郡王——允礻题(圣祖第十四子)愉郡王——允礻琵(圣祖第十五子)果亲王——允礼(圣祖第十七子)简靖贝勒——允祎(圣祖第二十子)慎郡王——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恭勤贝勒——允祜(圣祖第二十二子)诚贝勒——允祁(圣祖第二十三子)諴亲王——允祕(圣祖第二十四子)○清世宗(名胤禛,年号雍正)诸子端亲王——弘晖(世宗第一子,八岁薨)清高宗——弘历(世宗第四子,初封宝亲王)和亲王——弘昼(世宗第五子)怀亲王——福惠(世宗第七子,八岁薨)○清高宗(名弘历,年号乾隆)诸子定亲王——永璜(高宗第一子)端慧太子——永琏(高宗第二子,九岁薨)循郡王——永璋(高宗第三子)荣亲王——永琪(高宗第五子)哲亲王——永琮(高宗第七子)仪亲王——永璇(高宗第八子,八十八岁薨)成亲王——永瑆(高宗第十一子,七十二岁薨)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清仁宗——颙琰(高宗第十五子,初封嘉亲王)庆亲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其孙奕劻封为铁帽子王)○清仁宗(名颙琰,年号嘉庆)诸子穆郡王(仁宗第一子,未命名,二岁薨)清宣宗——旻宁(仁宗第二子,初封智亲王)惇亲王——绵恺(仁宗第三子)瑞亲王——绵忻(仁宗第四子,其孙载漪改号端郡王)惠亲王——绵愉(仁宗第五子)○清宣宗(名旻宁,年号道光)诸子隐郡王——奕纬(宣宗第一子)顺和郡王——奕纲(宣宗第二子,二岁薨)慧质郡王——奕继(宣宗第三子,三岁薨)清文宗——奕詝(宣宗第四子)恭亲王——奕(宣宗第六子,铁帽子)醇亲王——奕環(宣宗第七子,铁帽子)清德宗——载湉(奕環第二子,过继给咸丰帝为嗣)清末帝——溥仪(奕環子摄政王载沣的长子,过继给同治帝为嗣)钟郡王——奕硉(宣宗第八子)孚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清文宗(名奕詝,年号咸丰)诸子清穆宗——载淳(文宗第一子)悯郡王(文宗第二子,生未命名,薨)○清穆宗(名载淳,年号同治)无子○清德宗(名载湉,年号光绪)无子○清末帝(名溥仪,年号宣统)无子。

清朝康熙皇帝子嗣图

清朝康熙皇帝子嗣图

胤礽
次子弘晳,天秤座,和硕理亲王。三子弘晋,奉恩辅国公。六子 弘曣,奉恩辅国公。七子弘晀,辅国公。九子弘暚 ,三等侍卫。十 子弘㬙,多罗理郡王。十一子弘昞。十二子弘晥,奉恩辅国公。
胤祉
第一子弘晴,康熙三十五年生,母嫡福晋董鄂氏,年六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三十七年生,母侧福晋田氏,年不及一 岁。 第三子已革亲王世子弘晟,康熙三十七年生,母嫡福晋,年 三十五岁。一子二等侍卫永璞。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三十七年生,母妾王氏,本曰申时卒。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三十八年生,母妾富察氏,年不及一岁。 第六子弘曦,康熙四十一年生,母妾王氏,年四十二岁。一 子永恕。 第七子固山贝子弘景,康熙四十二年生,母侧福晋田佳氏, 年七十五岁。三子:长子永祜,次子已革奉国将军永珀,三 子奉恩镇国公永珊。 第八子副理事官弘暹,康熙四十九年生,母妾李氏,年六十 二岁。四子:长子三等侍卫永卞。次子三等侍卫永顺,三子 三等侍卫永介,四子永堂。 第九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生,母妾朱氏,年二岁。 第十子四等侍卫弘晃,康熙五十二年生,母妾奇德理氏,年 三十七岁。二子:长子永珩,次子永和。 第十一子三等侍卫弘易,康熙五十四年生,母妾完颜氏,年 四十岁。四子:长子护军参领永仍,次子永郎(出继),三 子永颇,四子永税。 第十二子三等侍卫弘瞩,雍正八年生,母妾陈氏,年四十七 岁。二子:长子永任,次子(承继子)永郎。

胤 祯
恂 郡 王
• •
•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七年生,母侧福晋瓜尔佳 氏,年二岁。 •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八年生,母侧福晋瓜尔佳 氏,年二岁。 • 第三子多罗愉恭郡王弘庆,雍正二年生,母侧福晋 瓜尔佳氏,年四十二岁。二子:长子多罗贝勒永存, 次子奉恩将军永勒。 • 第四子三等镇国将军弘富,雍正五年生,母庶福晋 杜氏,年五十七岁。十六子:长子永焘,次子永豪, 三子辅国将军永渤,四子永牒,五子未有名,六子 永魁,七子永仁,八子永庚,九子永度,十子未有 名,十一子永密,十二子永通,十三子永峨,十四 子永崶,十五子永崠,十六子永山尼。 • 第五子弘绶,雍正五年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年 五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皇帝子嗣最全列表
虽然说清朝皇帝也是三宫六院,坐拥佳丽无数,但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一般,而且越往后,生育能力越差,直到绝后。

就像清朝的发展一样,从兴旺到凋零,直至消亡。

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下从皇太极到末代皇帝溥仪,大清十一帝的所有儿子。

1,皇太极(1592-1643),在位:1626年-1643年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皇帝,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

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2,顺治帝(1638-1661),在位:1643年-1661年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

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3.康熙帝(1654-1722),在位:661年—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最能生的清朝皇帝。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

康熙于1722年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

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4.雍正帝(1678-1735),在位:1722年-1735年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其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
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5.乾隆帝(1711-1799),在位:1735年- 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乾隆17个儿子,竟然只有4个死在乾隆后面,乾隆真能熬)。

虽然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但也是在乾隆帝在位期间,多地爆发起义,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

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6.嘉庆帝(1760-1820),在位:1796年- 1820年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虽然嘉庆对贪污深恶痛绝,肃清吏治,但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嘉庆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

所以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嘉庆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7.道光帝(1782-1850),在位:1820年- 1850年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年号道光,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道光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道光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道光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
朝的措施。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

在位30年,终年69岁。

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8,咸丰帝(1831年—1861年),在位:1850年- 1861年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还是清朝最后一个有子嗣的皇帝。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

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9,同治帝(1856年—1875年),在位:1861年- 1875年
无子女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生母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

同治帝在位共13年,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传说同治有一个孩子在嘉顺皇后肚子里时,就被慈禧害死了,所以都说他无子,后来有人追尊这个孩子为末阿哥。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
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

庙号穆宗。

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10,光绪帝(1871年—1908年),在位:1875年- 1908年
无子女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在位三十四年,但大权一直掌握在慈禧手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11,宣统帝(1906年—1967年),在位:1908年- 1912年
无子女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
又称“康德皇帝”。

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但都没有子嗣。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