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5.2生系承载力(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5.2生系承载力(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5.2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与方法1.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正常情况下,城市生态系统维系其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潜在能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生态系统对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其健康状态的压力产生的防御能力、在压力消失后的恢复能力及为达到某一适宜目标的发展能力。

1.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1) 模型预估法。

2)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

3) 生态足迹法。

4)资源与需求差量法。

5)状态空间法。

1..生态足迹指生产一定人口消费的资源及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具有生态生产总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面积),其中生物生产也称为生态生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新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积累。

生态生产性土地---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

1) 生态足迹方法:A以生态空间利用作为限制性因子B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废弃物消纳和基础建设空间支持等三类服务功能的消费与利用程度C揭示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在不同人群的分配和人类对生产性空间的排他性占用情况。

2) 在生态足迹账户核算中,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主要分为如下6种类型:化石能源用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农用地和近海水域3)全球性公顷生态足迹的单位是gha ,即全球性公顷,一个单位的全球性公顷相当于1hm2具有全球平均产量的生产力空间。

生态足迹的任务是计算各项消费所使用的以gha为单位的土地面积。

4)扣除了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5)计算生态足迹时采用全球化石能源生产土地单位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当地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用地面积。

6)在对世界上各城市的生态足迹计算中可发现,几乎所有城市都占有比其自身行政面积可提供的大得多的生态足迹。

发达国家城市的生态足迹更是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其自身的城市面积。

这说明,随着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进行,就发达国家而言,它们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输入生态足迹;就城市而言,它们需要从农村、郊区输入生态足迹。

第二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PPT课件

第二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PPT课件

包括生产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个方面,其
中土地生态价值的估算需要以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进行。
30
(5)区域生态管理与生产税:上游与下游如果 没有激励和补偿机制是无法实现区域生态持续发展。 为此,需在政府作用下通过交纳生态税和获取税收补 偿来实现,而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则是确定生 态税征收的基本依据。
2)机会成本法:以其它利用方案中的最大 经济效益作为该选择的机会成本。
3)影子价格法:以市场上相同产品的价格进行
估算。
17
4)影子工程法:以 潜代工程建造费用的多少 进行估算。
5)保护费用法:以 消除或减少该问题而承担 的费用进行估算。
6)恢复费用法:以 恢复原有状态需要承担的 治理费用进行估算。
1)价值构成:目前有学者将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大类。其中,
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可供
未来选择使用的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
存在价值和可供选择的未来非使用价值。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使用价值
非使用价值






使
使












存 在 价 值
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展望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虽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 就被国外学者提出,我国则起步较晚。可时至今日, 国内外尚不能比较准确地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然 而,深入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 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存在问题 2、研究重点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对城乡空间生态系统进行优化、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城乡空间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学等。

城乡空间格局是指城市和农村空间的布局和组织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空间关系。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的是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社会的各种生态服务,如水资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的学科。

这些理论为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态基准线法、生态评价与评估、生态网络设计等。

生态基准线法是通过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测量,确定其自然状态和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能力,以此为基准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和方案。

生态评价与评估是通过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承载能力,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网络设计是通过对研究区域不同生态单元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出合理的生态网络模式,实现城乡空间的生态连通与协调发展。

在城乡空间生态规划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重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规划设计,实现城市和农村的有机结合。

二是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内在机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三是要注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护和提升,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生态服务功能。

四是要注重参与与共治,促进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城乡环境治理格局。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和方案,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城乡空间的生态连通与协调发展。

这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欧阳志云.1999.生态系统服务功能_生态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欧阳志云.1999.生态系统服务功能_生态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欧阳志云Ξ 王如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100080)摘 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更重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

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已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纷纷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定量评价方法,并已成为当前生态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本文拟系统地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佑方法,并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出与发展 虽然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已就意识到了生态系统择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认识到雅典人对森林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水井的干涸。

在中国风水林的建立与保护也反映了人们对森林保护村庄与居住环境作用的认识。

在美国,G eorge Marsh也许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用的人。

他在《Man and Na2ture》一书中记载: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在地中海地区“广阔的森林在山峰中消失,肥沃的土壤被冲刷,肥沃的草地因灌溉水井枯竭而荒芜,著名的河流因此而干涸。

”Marsh 也意识到了自然生态系统分解动植物尸体的服务功能,他在书中写道:“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服务,即消除腐臭的动植物尸体,如果没有它们,空气中将弥漫着人类健康有害的气体”[1]。

同时他还指出,水、肥沃的土壤,乃至我们所呼吸的空气都是大自然与其生物所赐予的。

以后直到Aldo Leopold才开始深入地思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他曾指出:“赶走狼群的牛仔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取代了狼群控制牧群规模的职责,没有想到失去狼群的群山会变成什么样子,结果导致沙尘蔽日,肥沃的土壤被流失,河流把(我们的)未来冲进了大海”。

一: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方法

城市生态规划关键技术方法之一: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方法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方法是城市生态规划关键技术方法,在生态规划的现状分析中和评估中经常用到。

本文参考了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一文。

1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生态系统健康学是环境保护领域一门新兴的科学,反映生态系统内部秩序和组织的整体状况,已被许多领域用于监测或评估生态系统和景观状况与质量。

从生态系统观点出发,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在时间性上能够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治及对胁迫的恢复力。

从人类需求考虑,健康的生态系统能提供维持人类社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如食物、纤维、饮用水、清洁空气、废弃物吸收并再循环) 能力等。

故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其复杂性并满足人类需求。

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Rapport 等总结为:“以符合适宜的目标为标准来定义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状态、条件或表现”.即生态系统健康应该包含两方面内涵: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的能力和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上述概念是针对一般生态系统而言的,对于受人为影响最大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不仅意味着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的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也意味着城市居住者(包括人群和其他生物)健康和社会健康若前者受到威胁或破坏,后者就得不到保障.这与健康城市的内涵很相似,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更强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健康,后者仅强调人群健康.由此看来,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强调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高效与完整,而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能维持对人类的服务功能,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及社会经济健康不受损害。

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要使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具有现实意义,惟有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可靠的、可操作的、可广泛推广的,并能为决策者提供指导信息的健康评价来得以实现.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选择适宜的可定量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来评价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名词解释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指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生活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或可被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诸事物和完整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

而体现这种整体性和相互连续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

生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的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

城市生态系统:指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植被: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花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

城市风:由于城市生产和生活消耗大量的燃料,致使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气温,热气温上升,形成一个低压区,郊区冷空气随之侵入市区构成的空气环流。

灾害现象:指由自然界异常现象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的生命收到的损失。

分为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现象。

选择/填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学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制。

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力。

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生态学、城市学、人类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条件(淡水、土地、生物、矿藏等)社会资源条件(劳动力资源、交通工具、道路系统、市场因子、经济发展实力)技术承载力:劳动力素质、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人类直截了当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要紧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同意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截了当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服性资源〕。

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它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商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

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显现,能够带来这些服务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本。

生态系统是生命支持系统,人类经济社会赖以生存进展的基础,零自然资本意味着零人类福利。

载人宇宙飞行和生物圈Ⅱ号实验的高昂代价说明,用纯粹的〝非自然〞资本代替自然资本是不可行的,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都需要依靠自然资本来构建。

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对人类的总价值是无限大的,有意义的是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评判是对它们变动情形的评判。

在目前经济社会进展水平上,人们不得不经常在爱护自然资本和增加人造资本之间进行取舍,在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组合之间进行选择,在不同的爱护和鼓舞政策措施之间进行比较。

一旦被迫进行这些选择,我们也就进入了评判过程,不管是道德方面的争辩依旧评判对象的不可捉摸都无法阻止我们进行评判。

以合适的方式评判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变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衡量综合国力,有助于我们选择更好地提高综合国力的路径。

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表达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变动专门有助于我们进行比较、选择。

随着生态经济学、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的进展,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评判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将评判对象的价值分为直截了当和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内在价值等,并针对评判对象的不同进展了直截了当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等评判方法。

生态环境评判差不多成为今天的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标准组成部分。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城市生态系统科学:理论,实践,方法》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城市生态系统科学:理论,实践,方法》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分)城市的不透水地表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A.错B.对2【多选题】(2分)本课程会讲授我们如何利用生态原则来()和()城市的信息、工具以及思路。

A.控制B.建设C.管理D.调节3【多选题】(2分)本课程将会讲授关于()代谢和()代谢的知识。

A.能量B.物质C.动植物D.环境4【判断题】(1分)人类为了各类便捷的基础设施,付出了很多代价,例如大量的金钱。

A.错B.对5【单选题】(1分)韧性是一条河流、一片森林、一个生态系统所具备的自我()的能力。

A.移动B.修复C.控制D.运作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从目标来划分,可以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

A.错B.对2【判断题】(1分)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A.错B.对3【判断题】(1分)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A.对B.错4【单选题】(1分)根据城市化发展理论(四阶段理论),在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是:A.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B.城乡差别近于消除,出现郊区化与逆城市化C.城市数量继续增多,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D.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5【多选题】(2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有()A.恢复功能B.生产功能C.耗费功能D.输出功能E.资源提供6【多选题】(2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中各种流表现出来的,具体可分为三类()A.能量流B.物质流C.信息流D.生物流7【多选题】(2分)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三种范式是()A.ecologyincityB.ecologytocityC.ecologyforcityD.ecologyofcity8【判断题】(1分)马世俊和王如松阐述了人类主导的城市生态系统应该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管理。

A.错B.对9【多选题】(2分)城市绿地的重要性体现在()A.没有什么特别的用处,设计是为了好看而设计B.使动物能在城市中移动,为动物提供踏脚石,使生物可以在城市景观中移动C.帮助人类应对环境变化,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D.仅仅作为观赏用地,装点道路,使人心情愉悦10【单选题】(1分)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指满足当前和几代人的资源和服务需求而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健康,并提出只有满足()的条件才能使人类社会满足其需求A.适应、稳定、相互独立B.适应、韧性、相互联系C.平衡、韧性、相互联系D.平衡、稳定、相对独立11【单选题】(1分)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的特点是()A.范围大、速度慢、周期长B.范围小、速度快、周期短C.范围大、速度快、周期长D.范围小、速度慢、周期短12【多选题】(2分)信息流是流通体系的神经,是流通体系存在和运动的内在机制,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决策功能B.调控功能C.联接功能D.再分配功能E.导向功能13【单选题】(1分)联合国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将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分为了两大类,分别是()A.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B.经济价值和生存价值C.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14【单选题】(1分)霍尔方法与切克兰德方法的不同在于,前者和后者的核心内容分别是()A.比较学习,优化分析B.优化分析,比较学习C.比较学习,管理分析D.管理分析,比较学习15【单选题】(1分)寻找较优的系统结构被称作为政策分析或优化,包括()A.参数优化、功能优化、边界优化B.数据优化、功能优化、边界优化C.数据优化、结构优化、边界优化D.参数优化、结构优化、边界优化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2分)以下属于上海改善人居环境的举措的有()A.多样的文娱休闲设施与机构建设——丰富市民业余生活B.生态建筑建设——将生态建设技术从理论引向实际C.改善交通环境——“移位左转规划”策略D.多项举措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格局E.“质量文化”教育理念2【多选题】(2分)巴黎政府改善住房条件的三大政策是()A.加大新城建设B.实施“住房个人补助”计划C.提高住房保障,减轻住户压力D.实施老城居住环境改造3【判断题】(1分)“蓝带建设”:由溪流、湿地以及其他城市自然水网组成“蓝带”,建设在城市雨水管道的入海口附近,可以帮助在雨水入海前进行最后的自然净化以及缓冲作用。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直接或
间接的利益和价值。

这些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给性服务,指直接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生态系统服务。

例如,食物和水资源的供给,木材、纤维和药物等的提供,以及能
源的产生等。

2. 调节性服务,指生态系统对环境的调节和稳定功能。

例如,
水循环、气候调节、洪水和干旱的调节,以及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等。

3. 支持性服务,指支撑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性功能。

例如,土壤形成、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4. 文化性服务,指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和文化上的满足。

例如,美景欣赏、休闲娱乐、文化传承和心灵愉悦等。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对人类社会的福祉和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我们能够维持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的理论和方法

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的理论和方法

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的理论和方法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扩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也受到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的理论和方法,并探讨其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态重建的理论和方法生态重建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和管理,恢复、建立、改良或改造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

其理论基础是生态学,通过生态学原理,构建一个能够满足生态系统需求的人造生态系统。

常见的生态重建对象包括湿地、森林、沙丘、土地等。

生态重建的方法包括移植、绿化、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

这些方法通过增加植被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等途径,实现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

二、生态保育的理论和方法生态保育是生态系统管理所关注的环节,其目的是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和物种。

生态保育与生态重建之间的区别在于生态保育是一种动态管理方式,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改善,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多样性。

生态保育的方法主要包括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旅游、环保教育、生态农业等。

这些方法通过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持其功能和均衡来进行。

三、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的应用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等领域。

例如,在城市中,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增加绿地和公园的面积,并鼓励绿色交通,减少车辆排放等方式,达到减少城市压力,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国家级公园中,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的方法也广泛地应用于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生态系统和提高公园的游客质量。

例如,在云南的石林国家公园中,通过对风景大致的巡视和研究,对石林进行生态重建和保育,减少游客对石林的损害,保护当地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四、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生态重建和生态保育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努力。

在未来,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生态重建和生态保护将变得更为重要。

各类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定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各类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定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各类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定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进展
刘影;杜小龙;邹萌萌;张静静;李建龙
【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7(023)011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研究领域.为了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为开展生态旅游,制作生态负债表提供理论依据,回顾和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生态价值评估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过程、功能分类以及生态服务价值的不同类型,归纳比较了不同的评估方法,并阐释了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仍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生态价值评估研究的主要方向与趋势.
【总页数】7页(P106-112)
【作者】刘影;杜小龙;邹萌萌;张静静;李建龙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2
【相关文献】
1.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J], 和建萍;刘立涛
2.渤海海域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价值评估 [J], 索安宁;于永海;苗丽娟
3.大熊猫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J], 刘天宏; 周伟; 高岚
4.中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J], 赵瑜;陈超;胡振琪
5.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在评估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定量探讨 [J], 李涛;陈治谏;杨德伟;廖晓勇;王海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好处,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通过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和价值的理解。

这一理论的发展对于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简介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背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发展源于人们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关注。

传统经济模型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影响,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提出弥补了这一缺陷,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

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可分为四大类别: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

供给服务指的是通过生态系统向人们提供的物质和能源,如食物和水资源。

调节服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气候、净化水源等功能来维持环境平衡。

文化服务则指的是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审美、精神享受和文化价值。

支持服务是生态系统中其他服务所依赖的基础服务,如土壤形成和营养循环等。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包括社会和生态价值。

在经济层面,生态系统服务可以直接为人们提供食物、水资源和能源等物质需求,同时也为旅游业、文化娱乐等产业提供支撑。

在社会层面,生态系统服务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困,同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生态层面,生态系统服务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与管理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服务需要综合考虑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也是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参与,可以形成共建共治的保护模式,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

4.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挑战与前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评估方法的不完善、价值认知的差异和多学科的整合等。

《2024年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范文

《2024年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范文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往往侧重于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因此,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城市生态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复杂性理论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重要性复杂性理论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各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城市生态系统也不例外,其复杂性表现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多元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等方面。

因此,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城市生态系统的本质和规律,为城市生态规划提供更为科学、全面和有效的指导。

三、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该框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生态系统分析: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特点。

2. 复杂性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探讨复杂性理论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分析复杂性理论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3. 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制定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4. 城市生态规划的方法与技术:结合复杂性理论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出适合城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5. 城市生态规划的评估与监测:建立评估与监测体系,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四、城市生态规划的方法与技术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主要的方法和技术包括: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和方向。

2. 多尺度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尺度下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揭示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特点。

生态城市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

生态城市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

生态城市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1 Evaluation and Indicators of Ecocity: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张坤民1,温宗国1,杜斌1,宋国君2( 1.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4;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Zhang Kunmin1, Wen Zongguo1, Du Bin1, Song Guojun2(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2. Environment Institute of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摘要: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正成为全球热点之一,但目前从实践到理论都在探索阶段,关于其衡量指标的研究也尚处于概念性层次上。

生态城市不能自封,也不能抽象化,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可比较的指标体系。

本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采用了5个评估模型,以综合评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此基础上,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案例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开展评估,可为城市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课题组整合了5个评估模型和新建立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开发了评估软件与数据库,容易推广使用。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Abstract:Sustainable ecocity is one of the current global hotspots, but what ecocity is and how to build it, are still under research. Although the study on indicators for ecocity is still at conceptual level, ecocity can’t be self-denominated, or be nonobjective with only concepts. Therefore, comparable indicators to monitor progress in urban sustainability need to be constructed. Four cities in China are taken as case study in our research, and five representative models from multidisciplinary are introduced to measure urban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actual conditions provided by the five models and the investigation in case cities, our research constructed a set of practicable and normative indicators, and us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bring forward Urb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UESDI). The results of these five models and UESDI can be used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urban sustainability towards ecocity, and provide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municipal governments.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easily, the group of models and the new indicators were integrated and then an urban database and assessment software were develop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in urban sustainability toward ecocity.Key words:Eco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张坤民教授,1940年生,江苏宜兴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逐渐成为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惠益,包括但不限于提供食物、木材、水资源等物质产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控制水土流失等生态调节功能,以及提供美学景观、文化传承和休闲娱乐等文化服务。

对这些服务的价值进行评估,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

首先,明确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是评估的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大致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

供给服务如食物、木材、药材等直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调节服务像气候调节、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等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稳定;支持服务例如土壤形成、光合作用、养分循环等是生态系统自身运行和其他服务得以产生的基础;文化服务则涵盖了精神、娱乐、教育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

在确定了服务类型后,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意愿调查法等。

市场价值法适用于那些可以在市场上直接交易的生态系统服务,比如农产品的价值。

替代成本法用于评估那些没有市场交易但可以通过替代方案的成本来估算其价值的服务,比如为了净化污水而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成本就可以用来估算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的价值。

意愿调查法则通过调查人们对某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来评估其价值,常用于评估一些难以直接用市场价格衡量的服务,如景观的美学价值。

然而,在进行价值评估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其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机制。

而且,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例如,在不同的季节,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能力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相同的生态系统可能提供不同类型和数量的服务。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规划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城市生态规划旨在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这个过程中,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被广泛应用,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并分析其应用和效果。

一、生态位理论的概述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美国生态学家Hutchinson于1957年提出。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一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活方式。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通过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态位理论强调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资源的分配,对于城市生态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1. 生态位评估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生态位评估是基础和关键的一步。

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的生态位进行评估,可以了解不同物种的分布情况、资源利用方式和相互作用关系。

这为后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生态位评估可以通过野外调查、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2. 生态位分析生态位分析是基于生态位评估结果,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

通过建立生态位模型,可以预测不同物种的分布范围、数量和相互作用强度。

这有助于规划者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状态和动态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

3. 生态位调控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强调生态位的调控和优化。

通过调整城市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的分布和数量,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调控措施包括物种保护、生境恢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旨在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生态位监测生态位监测是城市生态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定期监测,可以了解生态位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监测数据可以为规划者提供科学依据,及时调整规划策略和措施。

同时,监测结果也可以用于公众教育和环境宣传,提高社会对城市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高中地理教资面试题目(3篇)

高中地理教资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面试题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面试题目旨在考察考生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二、面试内容1. 试讲(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类型及价值;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意识,培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2)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类型及价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2. 教学难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案例分析。

(3)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 新课讲授:讲解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类型及价值;介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案例分析,讨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意识。

2. 答辩(1)答辩问题1. 请简述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其价值。

2. 请列举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3. 请简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4.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6.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意识?(2)答辩要求1.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讲和答辩。

谈谈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

谈谈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

谈谈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部各要素和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当人类选择性的强调某一种生态系统服务时,往往会损害到其他一种或多种服务的提供,导致预期之外的生态系统服务衰退,并可能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1.生态系统服务概述1.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对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2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分为两类:一是维持生物多样性性和生态系统产物的生存,如食物、海产品、牧草、生物燃料、药材、工业原料等;二是实际的生母支撑功能,如紫外线过滤、水和空气的自净、废弃物去毒及分解、土壤形成及肥力更新、植物异花授粉、病虫害控制、物种多样性以提供未来人类需要的关键性物质、缓解异常气候和美感享受等.①调节功能——气体调节、气候调节、防止干扰、水调节、供水、土壤保持、土壤形成、营养调节、废物处理、传粉、生物控制②栖息地功能——残遗植种保护区孕育功能③生产功能——食物、原材料、基因资源、医药资源、观赏植物资源④信息功能——美学价值、娱乐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精神及历史价值、科学和教育价值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评估人类生存总是依赖于生物圈及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的,这种生态服务功能被人类错误地认为是“天生的”和“白来的”,从未想过它们有价值,更未意识到它们需要保护和投入.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主要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1.1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农业(种植业和野生动物)、林业、畜牧业、渔业、医药业和部分工业产品加工品的直接实用价值,还包括生物资源的旅游观赏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畜力使用价值等.2.1.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价值主要指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或环境的服务价值。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第一章绪论1.城市生态学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及时一门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又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城市生态学将城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其形态结构外,更侧重于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组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代谢、信息流通,人为活动形成的格局及其过程。

2.田园城市理论城市灾难的原因问题是城市无限制发展、土地私有和土地投机倒买。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城市与乡村相结合。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3.同心圆增长理论认为城市的自然发展将形成5-6个同心圆形式,它是竞争优势及侵入演替的自然生态的结果。

4.扇形理论认为城市从CBD区沿主要交通干道向外发展形成星形城市,总的仍是圆形,从中心向外形成各种扇形辐射区,各扇形向外扩展时仍保持了居住区特点,其中有较多住宅出租的扇形区是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它影响和吸引整个城市沿着该方向发展。

5.多核理论许多北美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并不围绕一个中心,而围绕离散的几个中心发展,虽然市区有的核心不明显,有的核心是在迁移等原因下形成的,这最可能是由于汽车增长,成为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致。

6.城市生态学发展趋势城市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是人类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主要是人类,人类占绝对优势;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主要由城市所依靠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还原者来完成。

因此,对于城市中的人类与环境如何协调共存,人类的主要生产和消费活动,即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如何进行协调处理,以及对城市生态系统如何进行生态调控,使其沿着人类要求的方向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

现代城市生态学最关心三个问题: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全球变化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态规划关键技术方法之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与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生态规划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品、医药及其他生产生活原料,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可以定量反映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换言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即分析计算规划方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现状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技术路线为:首先,根据一定的标准,如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或生态系统的自然状况,将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其次,根据不同的测算方法,计算各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单位面积资本;最后,计算总资本,汇总得到总资本结构表。

1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一般包括对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与减弱噪声等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1) 调节气候功能。

深圳市地处南亚热带,城市植被的微气候效应极为显著。

城市林地在夏季的降温作用可直接减少城市空调的使用,故而这项功能可用替代成本法即减少空调的耗电费用来衡量。

(2) 固碳释氧功能。

由于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评估生态系统固定CO2 经济价值的方法,参考前人工作经验,比较运用造林成本法及碳税法2 种方法,评估深圳市生态系统固定CO2 的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系统释放氧气的价值用释放的氧气量与氧气价格的乘积衡量。

(3) 保持土壤功能。

首先采用无植被覆盖的土壤侵蚀量和森林、草地的实际侵蚀量之差来估算森林、草地每年减少的土壤侵蚀量;然后再评价森林、草地在减轻表土损失、肥力损失和泥沙淤积灾害3 方面的价值。

(4) 涵养水源功能。

根据水量平衡评估林地、水域涵养水量。

涵养水源价值为年涵养水量乘以水价,水价可用影子工程价格替代。

(5) 净化环境功能。

采用替代成本法,用其他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成本代替生态系统净化环境功能的价值。

(6) 减弱噪声功能。

目前对森林生态系统降低噪声价值的估算多以造林成本的15 %计。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可分为直接利用价值(直接实物价值和直接服务价值,是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 ,间接利用价值(生态功能价值,是指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选择价值(潜在利用价值,是指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 ,存在价值(内在价值,是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价值)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有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意愿调查法、条件价值法等。

2. 1 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是对具有实际市场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以其市场价格作为其经济价值,它是以人们对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出费用来表示其经济价值的。

如,活立木年生长量价值可以通过林分的蓄积量与年净生长率及木材的市场价格相乘而得。

市场价值法包括生产率变动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

市场价值法先定量地评价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效果,再根据这些效果的市场价格来估计其经济价值。

在实际评价中,通常有两类评价过程。

一是理论效果评价法,它可分为三个步骤:先计算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值,如农作物的增产量; 再研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子价格”,如农作物可根据市场价格定价;最后计算其总经济价值。

二是环境损失评价法,如评价保护土壤的经济价值时,用生态系统破坏所造成的土壤侵蚀量、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的损失来估计。

费用支出法是以人们对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支出费用来表示其生态价值。

例如,对于自然景观的游憩效益,可用游憩者支出的费用总和作为该生态系统的游憩价值。

费用支出法通常又分为三种形式:总支出法,以游客的费用总支出作为游憩价值;区内支出法,仅以游客在游憩区支出的费用作为游憩价值;部分费用法,仅以游客支出的部分费用作为游憩价值。

生产率变动法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的方法。

此法就是用计算出的产品产量变化的货币值来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如,水土流失又会导致农作物产量的减少,则可用农作物减产的价值作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价值。

影子工程法是当市场价格不存在或扭曲时,对现有价格进行调整,以“影子价格”来估算其经济价值的方法。

如,计算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可将森林涵养水源的量(m3) 与建设相同库容的水库的影子价格相乘而得。

人力资本法是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并以此来估算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失。

环境恶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三方面:因污染致病、致残或早逝而减少本人和社会的收入;医疗费用的增加;精神和心理上的代价。

边际机会成本是由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组成的。

机会成本是指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对于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而言,其价格不是由其平均机会成本决定的,而是由边际机会成本决定的,它在理论上反映了收获或使用一单位自然和生态资源时全社会付出的代价。

恢复和防护费用法。

全面评价环境质量改善的效益,在很多情况下是很困难的。

对环境质量的最低估计可以从为了削除或减少有害环境影响所需要的经济费用中获得,我们把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的费用,作为环境资源破坏带来的最低经济损失,这就是恢复和防护费用法。

2. 2 替代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是对于没有直接的市场交易和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计算其替代品的价值来代替其经济价值,即以使用技术手段获得与某种生态系统服务相同的结果所需的生产费用为依据,间接估算其经济价值。

其中包括旅行费用法、资产价值法、防护支出法等。

旅行费用法常被用来评价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者环境资源的价值。

它将旅游者对旅游场所的环境商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作为其经济价值,而支付意愿又由实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两部分组成,旅游者的实际支出包括:往返交通费、餐饮费、住宿费、门票费、设施使用费,及旅游者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等,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可以推导出需求曲线,由需求曲线可以估算出消费者剩余部分,最后将旅游者的实际支出与消费者剩余相加之和作为旅游景点的价值。

享乐价格法。

享乐价格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房产本身数量与质量,距中心商业区、公路、公园和森林的远近,当地公共设施的水平,周围环境的特点等。

享乐价格理论认为:如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在选择时必须考虑上述因素,故房产周围的环境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房产价格可以估算出来,以此作为房产周围环境的价格,称为享乐价格法。

西方国家的享乐价格法研究表明:树木可以使房地产的价格增加5 %~10 %;环境污染物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房地产价格将下降0. 05 %~1 %。

2. 3 假想市场法假想市场法是对于没有市场交易和实际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纯公共物品) 人为的构造假想市场来衡量其价值。

假想市场法的主要代表是意愿调查法,它是一种直接调查方法,直接询问人们对某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或对某种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以此来估计其经济价值。

意愿调查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受调查者的知识水平、环保意识、生活水平等,而且在支付意愿与接受赔偿意愿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意愿调查评估法研究的结果一直表明:支付意愿比接受赔偿意愿数量低几倍(通常为1/ 3) ,这可能是由于同人们对获得其上尚未拥有的某物的评价相比,人们对其已有之物的损失会有更高的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随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而增加。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大尺度低精度的计算方式,即根据学者统计研究出的全球或者中国的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标准来进行计算。

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城市的不同用地类型的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再求和。

3.1第一种方法:Costanza 等将生态系统的功能归为17 类,综合应用多种评估技术方法对每种生物群落单位面积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然后乘以该生物群落在地球上的总面积,相加后得到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和。

这一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研究空间。

谢高地等[12] 参考了Costanza 等的理论,并针对其不足(如对耕地价值估计过低、对湿地估计偏高等)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见表1) ,将表1 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项功能服务价值加和得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见表2) 。

3.2第二种方法:3. 2.1 直接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包括林产品价值和种植业生产价值两方面.林产品价值采用市场价值法来评估其价值: Fp = S ×E ×R ×P ×C/ T ,其中Fp 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木材价值, S 为林地面积, E 为平均木材价格(取600 元·m- 3) , R 为综合出材率(取50 %) , P 为择伐强度(取35 %) , C 为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取80 m3·h m- 2) , T 为择伐周期(取10 a) .种植业每公顷价值= 种植业的总产值/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 2.2 间接经济价值估算3.2.2.1涵养水源价值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为基础,使用影子价格法定量评价城市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涵养水源的单位价值= 每种生态系统的平均持水量×面积×蓄水成本. (水库蓄水成本为0.67 元·t - 1 (1990 年不变价) )3.2.2.2土壤保育价值运用影子价格法,从保护土壤肥力和减轻泥沙淤积灾害2 个方面来评价.1) 土壤肥力保持价值估算.(1) 降低氮素流失的效益: M1 = C1 E1 DQ1 S 1 . 式中: M1 为降低氮素流失的效益(元·h m- 2) , C1 = 1 ×10 - 6 , E1为硫酸铵市场价格(500 元·t - 1) , D 为土壤保持量(t·hm- 2) , Q1为碱解氮折算硫酸铵系数(4. 808) , S 1为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69. 34 mg·kg - 1) .(2) 降低磷素流失的效益: M2 = C2 E2 DQ2 S 2 . 式中: M2 为降低磷素流失的效益(元·h m- 2) , C2 = 1 ×10 - 6 , E2为过磷酸钙市场价格(500 元·t - 1) , Q2为速效磷折算成过磷酸钙的系数(5. 13) , S 2 为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2. 78 mg·kg - 1) .(3) 降低钾素流失的效益: M3 = C3 E3 DQ3 S 3 . 式中: M3 为降低钾素流失的效益(元·h m- 2) , C3 = 1 ×10 - 6 , E3 为氯化钾市场价格(1 300 元·t - 1) , Q3为速效钾折算成氯化钾的系数(1. 82) , S 3 为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47. 64 mg·kg - 1) .(4) 降低有机质流失效益: M4 = E4 DS 4 . 式中: M4 为降低有机质流失效益(元·hm- 2) , E4为有机质的价格(53. 1 元·t - 1) , S 4 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1 g·kg - 1) . 2) 减轻泥沙淤积价值计算.按照我国主要流域的泥沙运动规律,全国土壤侵蚀流失的泥沙有24 %淤积于水库、江河、湖泊,本研究根据蓄水成本来计算生态系统减轻泥沙淤积灾害的经济效益.En = 24 %×A c ×C/ρ, 式中En为减轻泥沙淤积经济效益, A c 为土壤保持量( t ·a - 1) , C 为水库工程费用(0. 75 元·m- 3) ,ρ为土壤密度.3.2.2.3固碳吐氧价值本研究利用广州市各类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根据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计算出广州市各类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以系统每生产1. 00 g 植物干物质能固定1. 63 g 二氧化碳为基础,用瑞典税率(40.94 美元·t - 1 ,其中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按1∶8. 23) 计算,得到最终的价值.生态系统每生产1. 00 g 干物质能释放1. 20 g 氧气. 以此为基础,使用工业制氧法(0. 4 元·kg - 1) ,计算释放氧气的总价值,得到最终的价值.3.2.2.4净化空气的价值利用已有的生物与周围污染物之间的剂量响应关系,定量评价了各个不同生态系统吸收SO2和滞尘2 项能力,然后使用影子工程法和替代花费法将生态系统净化污染物的量价值化.1) 吸收SO2的价值: V d = P ×A ×Cd ,式中V d为生态系统吸收SO2的价值, P 为生态系统对SO2的吸收能力, A 为生态系统的面积, Cd为削减单位二氧化硫的工程费用(1 090 元·t - 1) ;利用影子工程法,用工业消减SO2的单位成本乘以SO2的吸收量即可得各生态单元吸收SO2的价值.2) 滞尘功能价值评估. 运用替代花费法,以消减粉尘的成本来估算每个生态单元的滞尘功能价值: V d = Qd ×S ×Cd ,式中V d为滞尘价值(元·hm- 2) , Qd为滞尘能力( t·h m- 2) , S 为面积(hm2) , Cd为削减粉尘成本(170 元·t - 1) .1. 3. 5 城市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计算公式为V t = ΣViSi , 式中V t 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万元·a - 1) , V i为第i 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单位价值(元·hm- 2·a - 1) , S i为第i 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总面积(hm2) .4可以分析出的结论发现比较哪种用地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不同生态服务功能中哪种用地贡献最多,哪种生态功能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最高,得到不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排名,城市哪个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