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祝寿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子祝寿词
桃子祝寿词
篇一:
祝寿
寿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春风吹来百花生今日来到贵府门来到贵府打一望寿辰对联两边分吉星高照家庭旺三星在户福满门海水起波龙离殿深山树动虎出林龙行虎步来到此好客又无好主人不是为了讲礼义何曾劳驾到寒门春风吹来百花开今日来到贵府来举目抬头观眼看寿喜对联两边排今日贵府办寿酒四亲六眷贺寿来
贵客来到我寒门桥长路远多辛勤天寒地冻亏君走黄金买路亏君行只因寒家能耐小愧无宝车接贵人今日来到贵府门贵地个个是贤人男女老少仁义好喜笑颜开迎客亲来到贵地这样好今日得做人上人今日贵客来光临好似神仙下凡尘神仙下凡来祝寿亲朋好友为礼情承蒙神仙嘉宾到合家得做贵气人今逢寿喜到高门东阁里内闹层层炮火连天人如海火树银花不夜城
九旬老人个个敬满门男女人人尊今日老人的寿辰高亲贵友都登门心想做个好的样东不就来西不成为愿老人增福寿感谢亲朋义和情寿喜堂中结灯彩主家仁义好得慨进屋就把糖来散坐起就把茶来筛有愧无礼来相敬操劳主家不应该老人寿诞来贵人心想待好力不能各方各面不周到有慢几多贵客亲望靠亲朋多原谅君子肚内把船撑今日来到寿喜堂寿喜堂内把席安
来到席前打一望席上摆得好风光敬请寿星坐首位祝你长寿如南山贵客来到寿喜堂席面摆得不正当龙来我地不适应坐处飘摇受冷寒敬请佳宾来就位脸无颜容心有愧今日来到寿星堂席上美酒摆中央多亏厨师手艺妙山珍海味飘奇香今日得吃寿喜酒祝贺寿星寿年长今朝贵客移龙步寒门接驾贵人星敬请亲朋席前坐没有好的待客亲凉水当酒莫嫌淡淡酒粗茶表寸心
今朝来到贵府门情也好来意也深满门老少多贤惠盛席招待贵客亲酒是名牌陈美酒菜是后园牡丹心十个盘来九个碗盘盘里内有荦心山珍海味样样有这种盛席难得寻老的吃了增福寿少的得吃增精神个个吃得都遂意人人吃得都称心贵客来到我寒门亲朋礼重义也深深感亲朋来祝贺愧无旨酒待佳宾酒是高山岩浆水菜是后园苦麻根四个盘子三个碗萝卜白菜当荦心
篇二:
寿桃和寿面的传说
在我国给老人祝寿时流传着见寿桃、吃寿面这一民俗,关于寿桃、寿面还有个传说呢!
一、寿桃。传说蟠桃是西王母娘娘种的仙果,枝蔓伸展3000万里,3000年一开花,3000年一结果。故而蟠桃象征长寿,这个意义也就引申到一般的桃子和桃花。蟠桃配灵芝,称“仙寿”。蟠桃配蝙蝠,称“福寿”。
另一说是孙膑18岁时离开家乡齐国,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去就是12年。有一年农历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起今天是老母80岁的生日,于是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望母亲。鬼谷子摘下一个桃子送给孙膑说:
“这桃我是不轻易送人的,你在外学艺未能报答母恩,我送你一个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谢别师傅,就急急上路了。
孙膑的家里,这天大摆酒宴为老母亲庆寿。孙膑回来了,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子给母亲说:
“今日告假回来,师傅送我一个桃子来孝敬母亲。”老母亲接过桃子吃了一口说:
“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母亲的容颜就变了,雪白的头发变成如墨的青丝,昏老的双眼变得明亮了,掉了的牙又长了出来,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走路也不用拐杖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人们听说孙膑的母亲吃了桃变年轻了,也想让自己的父母长寿健康,便都仿效孙膑,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鲜桃祝寿。但是鲜桃的季节性强,人们在没有鲜桃的季节,就用面粉做成寿桃拜寿。由此可见,寿桃实际上是老年人的一种吉祥物。
二、寿面。民间祝寿,尤其是家庭祝寿,往往都要吃寿面。寿面是一种长长的面条。在祝寿时,红烛高照,寿星坐上方,全家人陪寿星吃长寿面。关于寿面,还有一个传说。
西汉时,汉武帝与群臣聊天,谈及长寿的问题。汉武帝说,相书上说,人中(鼻和上唇之间的穴位)长,寿命长,如果人中长1寸,可以活100岁。这里,群臣或者附合,或者不吭声。东方朔却大笑起来,群臣责怪他无礼,他笑着说:
“如果说人中1寸长活100岁,那么,彭祖800岁,那人中岂不是8寸长?彭祖一定是长面(脸)了。”群臣想到8寸长的人中,脸一定十分滑稽,也同时大笑起来。后来,人们把长寿与长人中、长面
(脸)结合起来,长面(脸)也就成为长面(条)。为祝贺别人长寿,就以长的面条为贺礼,这就是祝寿用长面(条)为吉祥物的来历。
篇三:
巴中祝寿民俗文化
巴中祝寿民俗文化
祝寿,又称“贺寿”,即是对六十以上老者寿期的祝福,从
古至今,城乡流行,按民俗年未满六十岁者不能办生。祝寿的程序有:
设寿堂、持寿幛、点寿烛、吃寿面、献寿桃,凡内、外亲戚、乡党同仁前来祝贺,送寿幛、屏、匾、联、词时,首先子女均要在寿堂前为寿星礼拜,其次是在筵席上要向来宾及寿星敬十二杯寿酒,再次是主持人要吟诵吉利语,最后是来宾献祝寿诗文、寿匾、竖匾、匾等。
六十岁生日贺寿敬酒主持文
献· 寿衣,寿材,过冥寿
旧时,在巴中寿俗中,还有做“寿衣”、“寿材”,过“冥寿”等特殊风俗。
每当老人到了知命之年(五十岁)或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子女便为父母制作寿衣,即老人百年以后所穿的老衣。寿衣一般以棉、麻布为主,忌用绸、缎。
做寿材,俗称“做老房子”。老人到知命之年后,子女便为父母做“寿材”。一般选在闰月,民间认为,三年一闰,由余日积累而成,
可以延年益寿,俗谓“闰年闰月一百岁”。
巴中民间俗信“寿材”,谓老人寿终正寝、享福尽寿之意。故寿材又戏称为“嫁妆”。因此故,合肥民间有许多家庭,常在老人进入暮年(多在七十俗称古稀之年)之后,即提前做寿材,此俗一是表达对老人的孝心,让老人对后事放心,二是谓此可“冲喜”,得保老人安然无恙,免灾长寿。
做冥寿,是一种特殊的风俗,在民间已逐渐消失。也叫做阴寿,指祖先亡故以后,每逢整十,子孙设神像或神位于堂中,对之行礼,设坛延僧,诵经礼忏,以此表示后人的孝念。冥寿亲戚朋友有送纸扎绽者,也有登堂拜祝的。
添寿与借寿
人们相信行善积德延年益寿。扶贫济弱、修桥补路都是善举,可以积德。不过,这做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就产生了可以积寿、增寿的象征性行为,诸如诵经礼忏、烧香祷告,庙观施舍,放生,抄写经卷等。甚至还有“添寿”之举——旧时不少地方年过五六十的人都有寿米缸,平时总要在缸中放上几斤米,不能断,表示延年益寿。每年尝新节,即新米上市,儿女们要选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添寿”,亦称“养缸”。缸里面的米平时不能动,只有做寿时才能舀一些出来煮干饭,敬给老人,表示儿女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巴中民间信仰认为,寿命在天,寿数有定,该活多大年纪就能活多大年纪。因此,寿数就像个人财产一样可以出借、转让。“借寿”礼俗就建立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凡家人有病,医治无效,深知没有活命可能的时候,人们便认为此人寿到,只能借寿给他,以求延寿。出借寿数的多是病人的子女或亲戚至友,并且必须自觉自愿,否则不会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