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赏析及练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C “东风”是实指,无不屑与嘲讽,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A.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C.“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D.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2.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反面落笔,含蓄抒发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A.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诗人借“折戟”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思考。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人巧妙假设了东吴失败可能遭受的屈辱后果,极富形象性。

D.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直接正面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为曹操鸣不平”有误,应是表达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为曹操鸣不平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

C.诗人借一件古物来引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迈胸襟。

D.“二乔”并非写两个美貌的女子,而是借此形象代表东吴的国家命运。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这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感情,属于议论抒情)A.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

这首诗,是作者借相同的地名来倾吐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懑。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阅读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阅读练习题 附加答案

赤壁阅读练习一、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共7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 。

诗人杜牧和________合称“小李杜。

(3分)2.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2分)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2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9~20题。

(5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2分)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分)答案:1. 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 反说历史,借“二乔”命运来代指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了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答案:一、1、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借东风)二、1. 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 反说历史,借“二乔”命运来代指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了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3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3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阅读古代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6.下列选项中,对本首词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实写所见景象,写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B.“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仿佛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终于得到诉说的机会,自然引出下阕。

C.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一个“谩”字,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抒发了空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D.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作者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57.词分豪放、婉约两种风格,分析本首词属于哪一种,请阐明理由。

【答案】56.A 57.豪放风格。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

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解析】56.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有误,词的开头虚写梦中所见景象,不是实写。

故选A。

57.本题考查理解诗词的风格。

这首词是婉约词派李清照的作品,风格为豪放派。

开头两句写景展现一幅辽阔、壮美风景。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壮丽,其中“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千帆舞”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开阔壮美奠定了基调。

《赤壁》 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4题)

《赤壁》 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4题)

部编八上《赤壁》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4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译文折断了的铁戟(兵器)沉埋在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2.主旨、情感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3.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表达效果。

答:运用“借物兴叹”(借物起兴、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表达情感含蓄而深刻:借“折戟”慨叹当年的赤壁之战;借“沉沙“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暗讽当朝昏庸;借“铁未销”慨叹英雄壮心不已,期望大显身手。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①这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写兴感之由);②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因为这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关,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作铺垫。

5.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妙处。

答:①运用双关修辞手法,“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②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诗歌妙在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间接地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吴魏形势的变化,对周瑜的丰功伟绩予以怀疑,主意新奇,警醒深刻,表达了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感慨。

③诗句富于形象性,写得具体、可感,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别出心裁。

6.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并简要谈谈你对这诗句的理解。

答:“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这两句诗以小见大,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婉转地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赤壁》试卷及答案

《赤壁》试卷及答案

《赤壁》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在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意为“折断”?A. 折B. 沉C. 销D. 未2. 诗句“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磨洗”指的是什么?A. 洗涤B. 磨练C. 磨灭D. 洗涤并磨亮3. “东风不与周郎便”中的“周郎”是指谁?A. 周瑜B. 周仓C. 周宣D. 周勃4. “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铜雀”是指什么?A. 一种鸟类B. 曹操的宫殿C. 一把锁D. 一座桥梁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5. 解释“折戟”在诗句中的含义。

6. 解释“沉沙”在诗句中的含义。

7. 解释“磨洗”在诗句中的含义。

8. 解释“东风”在诗句中的含义。

9. 解释“铜雀”在诗句中的含义。

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0. 将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翻译成现代汉语。

11. 将诗句“自将磨洗认前朝”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将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翻译成现代汉语。

13. 将诗句“铜雀春深锁二乔”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4. 折戟沉沙______未销,自将磨洗认______朝。

15. 东风不与______便,铜雀春深锁______乔。

五、内容理解概括(5分)16. 概括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所表达的历史意义。

六、描写手法(5分)17. 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七、句子赏析(5分)18. 赏析诗句“铜雀春深锁二乔”,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和感受。

八、人物环境情感分析(每题5分,共15分)19. 分析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所蕴含的人物形象。

20. 分析诗句“自将磨洗认前朝”中所表达的情感。

21. 分析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中所体现的环境特点。

九、主旨剖析(10分)22. 结合全诗内容,剖析《赤壁》这首诗的主旨。

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在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意为“折断”?A. 折B. 沉C. 销D. 未答案:A2. 诗句“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磨洗”指的是什么?A. 洗涤B. 磨练C. 磨灭D. 洗涤并磨亮答案:D3. “东风不与周郎便”中的“周郎”是指谁?A. 周瑜B. 周仓C. 周宣D. 周勃答案:A4. “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铜雀”是指什么?A. 一种鸟类B. 曹操的宫殿C. 一把锁D. 一座桥梁答案:B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5. 解释“折戟”在诗句中的含义。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篇一:《赤壁》答案《赤壁》一、作家与作品:本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是(杜牧),(唐代)(朝代)著名的诗人,他和(李商隐)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二、朗读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诗句意思理解:四、内容理解:1、《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感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赤壁》中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原句填空练习: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诗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阐明历史的发展进程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杜牧以小见大,发表深刻警策的历史兴亡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综合问题分析: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尾联,这二句的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同时也表明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篇二:赤壁中心赏析试题答案《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主旨】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名句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表面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但实质上诗人以这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在赤壁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把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江底泥沙之中,经历了六百多年水土侵蚀,竟然没有腐烂销蚀掉,经过一番“磨洗”,仍然能够辨认出是赤壁战役中留下的遗物,这不能不引起诗人的吊古伤怀之情。

仿佛当年周瑜借助东风之势打败曹操八十万水兵的刀光剑影仿佛就在诗人的眼前闪现。

这应该是诗人抒发感概之源。

这样用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4.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3.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

4.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解析】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为: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据此可知,诗歌前两句记述的事情是: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诗人以一件古战场的遗物“折戟”为兴,引出对前朝赤壁之战的回忆和感慨。

4.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及情感主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周郎”指周瑜。

后句写赤壁之战的故事,诗人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怀古抒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非凡的认识,曲折地反映出他无处施展才能的抑郁不平之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4.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3.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

4.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解析】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为: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牧的《赤壁》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一: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篇一:《赤壁》答案《赤壁》一、作家与作品:本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是(杜牧),(唐代)(朝代)著名的诗人,他和(李商隐)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二、朗读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诗句意思理解:四、内容理解:1、《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感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赤壁》中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原句填空练习: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诗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阐明历史的发展进程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杜牧以小见大,发表深刻警策的历史兴亡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综合问题分析: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尾联,这二句的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同时也表明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篇二:赤壁中心赏析试题答案《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赤壁唐杜牧赏析

赤壁唐杜牧赏析

赤壁唐杜牧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诗句解析1. 首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在赤壁的泥沙中,一支折断的铁戟还没有完全锈蚀掉。

诗人把它捡起来,经过一番磨洗之后,辨认出这是前朝(三国时期)的遗物。

“折戟”是引发诗人思绪的实物,它沉睡在江底泥沙之中,历经岁月却铁还未完全销蚀,这暗示了赤壁之战的年代虽然已经久远,但那场战争的影响依然留存。

“自将磨洗”这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遗物的好奇与珍视,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探寻历史的痕迹,“认前朝”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由眼前的折戟联想到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从而开启了对那段历史的思考。

2. 颔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这是诗中的名句。

“东风”在这里是一个关键的意象,它指的是赤壁之战中那场著名的东风。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借助东风之力,火烧曹军战船,从而取得了胜利。

“周郎”即周瑜,他是东吴的名将,在赤壁之战中起到了重要的指挥作用。

诗人在这里假设如果没有东风给予周瑜方便(也就是如果东风不出现),那么战争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铜雀”是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曹操曾有在胜利后将孙策的夫人大乔和周瑜的夫人小乔掳到铜雀台的想法。

“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种形象而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如果赤壁之战失败后的一种可能结果。

大乔和小乔是东吴著名的美女,她们分别嫁给了孙策和周瑜,在当时是东吴美好事物的象征。

如果她们被锁在铜雀台,那就意味着东吴的失败,家国的沦陷。

这两句诗以小见大,通过对两位女子命运的假设,深刻地反映了赤壁之战对东吴存亡的重要性。

二、主题与思想1. 对历史的思考-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他不仅仅是在叙述历史,更是在探究历史发展中的偶然与必然因素。

赤壁之战的胜利,在传统观念中往往归功于周瑜的军事才能等必然因素。

然而杜牧却提出了“东风”这一偶然因素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诗歌读理解《赤壁》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读理解《赤壁》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读理解《赤壁》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1-12题。

赤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

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以如椽之笔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顶之势顺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其中一个“本”字强化了这一色彩。

B.颔联中一“空”一“已”,前后对比,将孔明的枉费心机、无可奈何与曹操的狂妄轻敌、不可一世表现得淋漓尽致。

C.“兵销炬影东风猛”一句,再现了赤壁之战的情景,令人想见赤壁的熊熊烈火、曹操的抱头鼠窜与周瑜的指挥若定。

D.“梦断箫声夜月孤”一句,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长江月夜听箫图,诗境也由上文的粗犷转为凄清,令人黯然神伤。

12.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妙处。

【答案】11.A12.①“过此”句紧承上文,直抒胸臆:一世之雄的曹操,足智多谋的孔明,雄姿英发的周郎以及月夜泛舟的苏轼,早已杳如黄鹤,令人不禁发出人生无常之叹。

②“荒矶”句以景结情(答“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均可):荒矶鸥鸟、衰草寒烟,更兼自身仕途坎坷,作者将百般感慨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全诗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渺小短暂的感喟交织而成的凄怆意绪,言尽而意无穷。

【分析】1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其中一个‘本’字强化了这一色彩”错误。

“水军东下本雄图”意为“曹操声势浩大的水军原本是用来南下平定孙刘一统江山的”;本,即原本、本来是;联系下文“兵销炬影东风猛”句可知:原本之事,板上钉钉之事却落得个丢盔弃甲。

作者着一“本”字,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感兴趣的眼前风物上来:“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

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

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关于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赤壁清·袁枚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1. 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诗。

(1分)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诗歌的第一句说一阵东风比百万大军还要强大。

B. 第二句是说赤壁一战,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

C. 颈联写秋日高照,渔民在江上捕鱼的欢快场面。

D. 这首诗歌让我们自然联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

3.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进行赏析。

(4分)参考答案:1、咏史怀古记游2、C3、诗歌的最后一句,“乌鹊”二字用典,通过赤壁之战的主角之一曹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使读者联想起当年的古战场(1分)。

同时,他还通过乌鹊凄寒的叫声反衬夜的寂静,营造了一个凄凉伤感的意境(1分),作者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抒发了苍凉幽远的怀古之情(1分)。

语言表达(1分)附赏析:赤壁之战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战事,是一段不朽的历史。

但是,再不朽的历史也要归于平静,再伟大的英雄也要被历史烟尘无情地埋没。

当诗人追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沧海桑田的感叹涌上苍凉的诗行。

如袁枚的《赤壁》①: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袁枚乾隆十八年(1753)正式入主随园,开始了恍如隔世的田园。

因为这一时期清静治学,远离政治,他的处世心态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种返璞归真的出世心态促使他频繁地出游,甚至在六十九岁(1784)的时候,他也出行万里,远游岭南,即“花朝后三日,由其门生刘霞裳陪同,作岭南之游,作七律六首以留别随园”②。

袁枚一生的出游多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短游,只有岭南出游是远游。

这次出游从鄱阳湖南下,游历岭南粤桂一带,再北入洞庭湖,进入湖北,然后顺长江东下回到南京。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背景】《赤壁》这首诗是诗人杜牧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杜牧生活在唐末,他最大的政治野心是恢复唐朝的繁荣。

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的奢侈和无知,并讨厌镇和吐蕃贵族的入侵。

他认为,唐朝必须消除这两大祸害,加强团结,夺回失地,国家能够解决,人民才能受苦。

降低。

但他从未被统治者重用过,也没有表现出他的野心,所以他总是感叹抑郁症。

故事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这是一场在三国历史形势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战役。

结果,孙和刘连军击败了曹军,34岁的孙武军指挥官周瑜是这场战斗中的头号人物。

诗人观看了古战场的遗物,表达了他对赤壁之战的独特见解。

【主旨】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名句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表面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但实质上诗人以这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赤壁》杜牧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中考复习题及答案《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以下是该诗的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问题:杜牧的《赤壁》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答案:杜牧的《赤壁》中,有很多词语或句子都能够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话寓意着历史上的成功有时候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才华和智慧,而是需要机遇和外在因素的帮助。

还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我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问题:杜牧的《赤壁》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和期许?答案:杜牧的《赤壁》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能够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和期许。

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我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在杜牧的眼中,历史和现实都是梦境般虚幻的,而未来则充满了未知和可能性,因此我们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问题:杜牧的《赤壁》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来描绘历史和现实?答案:杜牧的《赤壁》中,作者使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来描绘历史和现实。

例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作者用“铜雀”代指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用“二乔”代指吴国的美女大乔和小乔,从而避免了直接描述历史事件的枯燥乏味。

同时,作者还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例如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作者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感慨。

问题:请简要概括杜牧的《赤壁》这首诗的大意和中心思想。

答案:杜牧的《赤壁》是一首咏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感慨和思考。

作者认为历史的成败有时候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才华和智慧,而是需要机遇和外在因素的帮助。

作者也表达了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和期许,认为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赤壁》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赤壁》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赤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习题】一、选择题:1、阅读杜牧《赤壁》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B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解析】B 还没有完全锈蚀净尽。

2、下列对《赤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A 有误,诗中的“前朝”指东吴破曹赤壁之战的时代;3、下列对《赤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怀古咏史之作。

B.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感兴的缘由—一支沉入泥沙中的断戟。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直接写出了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

《赤壁》简答题

《赤壁》简答题

《赤壁》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赏析简答题: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暗示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慨。

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并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答:"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3、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4、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答: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

5、后两句的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
【文学常识】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他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小杜”。

【中心思想】
《赤壁》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原诗】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
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
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
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
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
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
年行乐处。

【二乔】指江东乔公的
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一嫁前
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
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
乔”。

倘若东风不
来,周瑜怎么
能借东风火烧
曹操八十万水
军而大获全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赤壁》绝句,应该说是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妇孺皆之。

自唐起注家蜂起,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其一、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东吴早就灭亡,大小二乔自然也做了曹操的俘虏,成为铜雀台中人,也就是说周瑜是侥幸地成功。

其二、推崇诗人,“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善于用形象思维。

《赤壁》实际上就是一首咏史诗,一首凭吊古人的诗。

诗人咏赤壁之战,吊曹操之古。

表面上是在写周瑜,而实际上是写曹操。

推进一层,诗人也形象地论证了一条哲理: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

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怎么能够不说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呢一言以蔽之,诗人所要抒发的是:如果当时的时代、条件、机遇都给了曹操方便,那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就不会失败,吴与蜀的霸业就要客落,三国鼎立就不会出现。

无疑地、曹操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就取得了成功。

这一段历史也许就要重写。

【练习与检测】(共30分)
1.《赤壁》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号,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

(4分)
2.阅读杜牧《赤壁》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3分)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
4.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并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4分)
5.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6.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3分)
7.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2分)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
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2分)
9.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10.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
1.杜牧,唐代,号樊川居士,“小杜”。

2. B
3.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4."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5.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为下文做铺垫。

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
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

6.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耐人寻味。

(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点诗味也没有了。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

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借东风)
9.由“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10.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