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之后的科索沃战争

合集下载

美军信息化转型及启示

美军信息化转型及启示

美军信息化转型及其启示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发动的四场局部战争,集中展示了美军信息化转型中的阶段性成果,揭示了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作战的一般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加快我军信息化转型,关键是要将作战理论创新、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和编制体制改革三者统一到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来。

关键词:美军;信息化转型;启示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美军率先发动了以信息化为本质特征的新军事变革,并在战争中取得巨大胜利。

美军的成功转型引起了世界各国军队的关注与思考。

一、从四场局部战争看美军信息化转型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是美军推行新军事革命,实现信息化转型过程中发动的四场具有代表意义的战争。

四场战争反映了美军信息化发展各个时期的阶段性特点,从战争层面为我们勾勒了美军信息化转型的历史进程。

海湾战争——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折点1991年1月17日,在联合国授权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的作战行动。

这是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以往机械化战争相比,海湾战争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一是美军改变了传统的独立军种作战方式,在“空地一体战”理论的指导下利用C4I系统有效组织起39个国家的陆、海、空80多万部队协同作战;二是突出制电磁权,美军利用其强大的侦察监视和信息传输系统为各级指挥员提供了大量的战场信息,“驱散战争迷雾”,并成功实施电子战瘫痪伊军的防空体系和指挥控制系统,建立起绝对的信息优势;三是精确制导武器投入战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在对伊拉克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海湾战争在美军信息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战争形态来看,海湾战争属于后机械化时代的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一道分水岭;从军队转型的角度看,海湾战争是美军加速推进军事变革的助推器,战争一方面证实了军队信息化转型方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转型的不彻底性,如精确制导武器数量不足、信息系统不兼容、战毁评估争议问题等,美军领导人开始认识到美军军事转型才刚刚起步。

科索沃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影响

科索沃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影响

考点:科索沃战争爆发的背景、概况、影响时间:1999年3~6月概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的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的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认识: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例题1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

这场战争()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D.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答案:B解析: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答案B。

例题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能够表明这一现象的事件是()A.华盛顿体系的建立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D.科索沃战争答案:D解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表明多极化趋势会曲折发展,答案D。

1. 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使馆建筑的破坏。

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大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A.第五次中东战争B.海湾战争C.科索沃战争D.伊拉克战争2.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海湾战争(1991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阿富汗战争等,这充分说明()A.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B.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唯一原因是霸权主义C.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3.小明是个军事迷,他正在研究二战后的世界某项军事行动,他认为该行动挑战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尤其是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受到严重挑战。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
• 使俄罗斯失去在中、东欧 的最后一个盟友,扫清包 围俄罗斯的“新月形前沿” 上的最后一个障碍,防止 俄罗斯东山再起。
• 北约:科索沃作为欧洲地 区的火药桶极不稳定,影 响到周边国家的经济及社 会安全。所以必须要迅速 将这一地区的战火浇灭, 否则会影响整个欧洲一体 化发展。
• 前南斯拉夫所处的巴尔干 半岛位于欧洲之间的咽喉 要道,所以无论是谁,无 论以何种形式,但凡打算
统一欧洲,巴尔干半岛都
必须拿下,所以这里就有
了欧洲火药桶的称呼,谁
2020/5/31
都惦记这里。
-
6
战争经过
1999年3月24日,以美第国为一首阶的段北约兵集力团进以维驻护人权为借口、使用大量最新、
最先进的空袭兵器,不顾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悍然对南 联目实施了代号为“联田力量”的大规模空袭作战,爆发了科索沃战争。
梵蒂冈 动武永远是对人性的一种打击。
伊拉克 军事结盟是美国等殖民强权手中的非法工具。
-
13
对战 争的 评价
2020/5/31
• 科索沃战争是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 来,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 的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一个强大的军 事集团联合对付一个弱小主权国家的 强欺弱战争;同时它也是一场广泛动 员人民群众、灵活运用战法、以劣装 备合击优势装备之敌的人民战争。
抗击78天,并取得了一定战果。
第四阶段大规模空袭
空袭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造成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
20所医院被毁,40% 的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
达2000亿美元。
第五阶段任务结束
2020/5/31
-
7
战争中先进武器的应用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分析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分析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秦思2011-2-24 22:50:3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科索沃战争是继海湾战争后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深入分析这场战争的历史根源和内外背景,认真总结战争的战略特点,正确评估其对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科索沃战争的基本情况1999年北京时间3月25日至6月11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科索沃阿族的“人权”、制止所谓“人道主义灾难”为借口,悍然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持续78天的侵略战争,开创了武力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恶劣先例,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一)科索沃战争的由来科索沃问题由危机演变为战争,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有复杂的内外背景。

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由科索沃地位引发的历史积怨和民族矛盾由来已久。

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面积10 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阿族人占90%,其余为塞族和黑山族。

14世纪之前,科索沃曾是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占领科索沃并在该地区推行伊斯兰化,大批塞族居民被迫离科北迁,阿族人逐渐取代塞族人成为科索沃的主体民族。

两次世界大战中,科索沃几易其主,但最终回归南联盟。

数百年间科索沃地位的变迁,使塞阿两族在谁是科主体民族和科归属等问题上形成尖锐矛盾,并结下了深深的历史积怨。

二是科索沃阿族与南联盟之间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持续已久。

进入20世纪40年代中期,阿族极端分子多次发动大规模武装暴乱。

1968年,阿族制造大规模骚乱,并第一次公开喊出成立“科索沃共和国”的口号。

1981年,阿族暴力冲击政府机关,南被迫在科实行长达20个月的紧急状态。

原南联邦解体后,阿族分裂活动进一步加剧。

1991年10月,科索沃阿族通过“全民公决”宣布成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并于次年5月秘密选出了自己的总统。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15:03“科索沃战争”或“科索沃冲突”这个名词通常是用来描述两场接续的并且有时相当类似的武装冲突。

(在内战后随即发生的国际冲突)这些冲突是:1.1996年—1999年: 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安全武力和科索沃解放军(一支追求科索沃省独立的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的战争。

1.1999年: 南斯拉夫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间的战争。

从3月24日至6月10日[1],当北约攻击南斯拉夫目标时,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持续与南斯拉夫武力战斗,在这段期间,战乱造成了科索沃的人口大灭绝[2]。

科索沃的情势造成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关切,为维持欧洲的区域稳定而出面调解,双方在巴黎进行谈判,北约提出的议案,包括同意科索沃继续自治三年,公民咨询的方式决定未来政治走向(即迈向独立),并由北约进驻军队维持和平。

但塞国总统米洛舍维奇以外国部队进驻南斯拉夫是侵犯主权的行为而予以拒绝,双方始终没有达成协议。

在1999年3月23日的最后通牒时效过后,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告终止外交努力,开始对南联实施空中攻击,南联的回应则是大举进军科索沃,以更残酷的种族净化政策,驱逐阿裔人民离境,造成欧洲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

经78天轰炸,南联遭受相当大的牺牲。

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被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轰炸(或称五八事件),北约则旷日费时,面临是否出动地面部队的抉择,双方相峙不下。

最后由联合国安理会出面斡旋,承认科索沃是南斯拉夫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裔解放军必需解除武装,停止军事行动。

南联则从科索沃撤军,允许阿裔人民回乡重建家园,并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监督(北约可以在联合国旗帜下参与),于是科索沃战争在北约、南联各自让步下宣告终止。

历史根源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

作为东欧剧变的组成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于1991年迅速解体。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如果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说,20世纪最后10年有两次战争将被作为高技术战争的案例,写进每一位军事教官的讲义里,这就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从海湾到科索沃,人类的文明许许多多的成果成了军火商们大发其财的工具。

在海湾战争中,我国部队的高技术武器只占所用武器占10%左右,而北约空袭南联盟的高技术武器几乎达到了100%,从游弋在亚得亚力的航空母舰,到幽灵般掠过长空的隐形战机,一批又一批高技术粉墨登场,悲伤科索沃则成了这些新武器的试验场。

在太空力量上,此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使用航天武器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北约用50多颗卫星直接参加了针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为其战斗行动提供保障。

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2颗雷达成像军事侦察卫星、3颗传送图像和数据的卫星和另外3颗轻型卫星也加入了情报保障行列。

除了侦查卫星外,北约还动用了大量的气象卫星,包括美国空军军事气象卫星、4颗观测海洋和大气的气象卫星和2颗欧洲气象卫星。

美国全球卫星系统24个航天器以及各种通讯和数据卫星也在为打击南联盟的军事行动提供信息支援。

事实上,南联盟上空已经被北约的大批军事卫星交织起一张太空数据网。

从空中力量看,北约在空袭一开始就集中了460架先进作战飞机对付南联盟空军170架老旧作战飞机,后来更是增加到1200架,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绝对的优势,是所谓“第四代”航空兵器和“第二代”航空兵器的较量。

美国先进的B-22隐形战略轰炸机、B-1B远程战略轰炸机以及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全部投入战场。

特别是价值22亿美元的B-22隐形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实战,格外引人注目,据美国军方透露,这种世界上最昂贵的隐形战略机是从美国本土的怀特明空军基地起飞,经过4次空中加油到达作战区域的。

北约的大规模空战之所以能够顺利,正是因为他完全掌握制空权和战场信息权,并且形成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的作战系统。

北约多次强调EA——6B电子干扰机和装有能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飞机,就是为了夺取信息权。

中外典型战例油料保障的主要特点

中外典型战例油料保障的主要特点

中外典型战例油料保障的主要特点认真研究中91,典型战例油料保障情况.对我们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油料保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做好军队油料保障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一中外典型战例作战消耗油料对照本文选择了中91,5场典型的战例.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登陆作战选择了诺曼底登陆:我军的登陆l'S战.选择了一江山岛登陆现代局部战争的登陆作战,选择了马岛战争装备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场高技术战争选择了海湾战争,20世纪末继海湾战争之后发生●的又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选择了科索譬藿茎蓑力有所启迪.对于正确认识现代战争后勤保障规律.把握未来后勤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就以上战例进行简述与对照.典型战例一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役,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盟军总兵力达288万人.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厢,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0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4万人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由于此次战役缺乏消耗油料总数的详尽资料,油料消耗总数无法统计分析.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典型战例二一江山岛登陆1955年1月18日至19日,我华东军区陆海空三军部队.对一江山岛发起了联合渡海登陆作战.此役全歼了~江山岛敌守备司令王生明以下1086人,其中击毙519人,缴获各种火炮枪械1082门(件).我军伤亡1417人,其中牺牲393人, 损伤火炮3门,舰艇6艘,飞机8架.人员伤亡敌我对比为1:13,此次作战共消耗油料1297吨,其中:航空油料655吨. 航船油料272吨,车辆油料370吨.这是我军首次联合登陆作战.为我军未来登陆作战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典型战例三马岛战争1982年4月2日至14日,英国和阿根廷两国在南大西洋地区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和南桑德韦奇群岛. 展开了一系列的登陆与反登陆作战.此役英军共出动35万人,118艘舰船,340 余架飞机最终伤亡255人.伤777人损失舰船6艘,飞机34架的代价,使阿根廷守军亡1000余人,伤1300余人.损失舰船11艘,飞机105架夺回了马岛.此次战争共消耗油料50万吨人均日耗油250公斤.马岛登陆作战胜利后.英军不但巩固了其在南大西洋地区的利益而且也向世人展示了军事强国的实力.典型战例四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爆发的第一场对国际形势具有深远影响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于1 月17日爆发.至2月28日实现停火,历时42天海湾战争以伊拉克的彻底失败.多国部队的全胜而告终.伊拉克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受到严重损失.42天的战争使伊海空军几乎全部失去作战能力,核生化武器和导弹研制生产设施被摧毁.48个导弹发射架被炸毁, 3700辆坦克,2000余辆装甲车,2140门大炮被击毁和缴获.175000人被俘, 26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占.各种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以美为首的多国部队损失较小.共伤亡600余人(其中美军死79人,伤213人,失踪44人),被俘11人.损失飞机49架(其中美机38架).美两栖攻击舰与巡洋舰各1艘触雷负伤.此次战争共消耗油料6258万吨,人均日耗油667公斤.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当前各种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与战争手段,揭示了现代常规局部战争的一般规律和典型特点.认真总结和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指导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未来作战.无疑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典型战例五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继海湾战争之后发生的又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科索沃战争从南联盟当地时间1999年3月24日开始.至6月10日停战.历时78天. 整个战争中.北约各国投入舰艇50多艘. 参战飞机1200余架先后出动38000多架次.使北约保障物资消耗明显增大.以油料为例,美军一架E32A隐身战略轰炸机从本土往返科索沃.就消耗油料近300吨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的油料保障分队平均每天承担约200架次的飞机地面加油任务.日加油量高达6000吨.此次战争航空总耗油189万吨.据专家估计.北约油料占总消耗的60%一70%.比海湾战争高出6—16个百分点上述5场典型战例作战消耗油料对照见,表架次的飞机加油任务.日加油量高达6000吨.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军海.空军作战将成为油料保障全局的核心.其主要原因.一是海上,空中交战地位和作用显着.未来我军面临的局部战争可能爆发在边境地区和濒海,近海海域作战基本样式是战区诸军兵种合同作战.海,空中交战通常是合同作战的关键行动.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二是海,空军作战油料消耗量大飞机.舰艇比坦克,装甲车的战斗吨位重,载荷量高.动力装备功率大.三是海,空军作战油料保障难度大.飞机,舰艇用油品种多.数量大,临战筹措困难.单机单舰的油箱(柜)容量大.紧急备航时间短.补给量大;补给方式复杂多样.对专用设施设备依赖性大.特别是海上,空中补给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特点之二战法不断更新,油料保障方式复杂多样,机动保障作用突出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使传统的作战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种作叵叠墨圃塑壁堡在部队渡海登陆,空降敌后,穿插迂回. 油料供应被阻断的情况下:在部队执行远程空战,海上封锁任务时.只有采取机动保障方式才能满足部队作战用油的需要特点之三高科技,高技术兵器的运用,战场生存难度大,野战补给复杂艰巨现代高科技,高技术武器装备具有高精度.高侦视,高破坏的特点,使部队的生存能力及保障力量面临恶劣战争环境的威胁.油料伪装困难.成为对方打击的重点目标.例如,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先军后民,从大到小,对南联盟的炼油厂,油库,加油站及油料补给线实施了连续空袭甚至反复打击据报道,经过近80天的空袭后.南联盟的炼油厂已基本被摧毁.41%的军用油库和57%的军地两用油库被炸毁或严重毁坏因此.加强防护.提高恶劣环境下的保障能力.是战时实施强有力;Fh料保障的关键所在油料补给对油料装备和专用设备的依赖性强.油料补给的全过二.中外典型战例油料保障的主要特点军事技术革命使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具有新的特点.使战争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油料保障带来许多新的特点:特点之一参战军兵种多,油料消耗大,保障任务繁重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诸军兵种协同作战.大纵深,全方位,立体战略的运用:整个战争进程短,节奏快.作战双方力求速战速决;在有限的地区范围内.集中使用精锐部队和高技术装备. 兵力兵器高度密集.战斗紧张激烈.用油装备工作条件苛刻.使用强度大超标准消耗.例如.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一架B一2飞机从本土往返科索沃.消耗油料近300n~.在意大利的阿维亚诺空军基地的油料保障分队.每天承担200多战形式并存前后界限模糊这就要求油料保障在不同的作战时节,作战方向和作战地区.采取不同的保障方式.实施有效的保障.我军未来作战的主要形式是机动作战.部队活动范围大.区域广.往往远离后方基地.且交战时间地点难以准确把握.基地保障难以适应部队机动作战要求机动保障将成为主要形式. 我军未来作战.频繁机动将贯穿于战役战斗始终.临战或初期.要通过快速机动.完成战役集结和战役展开战中,要通过灵活机动.捕捉和创造战机;局部取胜后.要通过机动迅速分散和转移.避免敌高技术兵器的毁伤.只有广泛实施机动保障.才能适应频繁机动的要求.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油料保障.还将面临许多严峻复杂的特殊情况.例如,在机场码头固定油料设施遭敌破坏的情况下.在地面油料补给遭敌封锁的情况下: 程是储存,运输加注的一体化过程.因此.战场油料补给较之其它作战物资补给难度大.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油料补给更加复杂艰巨.其具体表现是投入战场的大量技术装备用油品种多,品质要求高.质量要求严.给战场油料补给和技术保障增大了难度;不同技术装备,多种作战样式和多维战场空间.对油料保障的要求高.使油料补给手段和方式日趋复杂多样.战场远离战略纵深.环境不利因素多.油料前送距离远.保障设施条件差.组织实施油料补给十分艰巨■■。

科索沃战争的特点和启示

科索沃战争的特点和启示

科索沃战争的特点和启示长宁区民防办公室姚志民北约对南联盟实施79天的“联盟力量”行动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媒体的炒作、国人的关注,似乎远没有结束。

特别是“5.8”事件中国使馆被炸和近期台海对峙的紧张局势,一下子拉近了中国人与战争的距离。

人们在思索:新世纪之初,经历了太多战争的上个世纪本该以和平拥抱新世纪,然而战事却不期而遇。

据记载,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1964年的4264年间,地球上共发生大大小小战争和军事冲突14513次,和平期只有329年。

如果我们把四千多年当作24个小时来计,则一天23个小时都在打仗。

二战以来共引发了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近180场,1000万人死于战火,把近百个国家卷进了战争的漩涡。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就发生9场局部战争和冲突,遗憾的是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无法阻止战争疯子们一次又一次刮起的战争风暴。

科索沃战争被称为世纪末之战,其牵动面之广、世人之关注、战事发展之难测,都超过了冷战结束后的历次军事冲突。

战事的进程和结局,更让人留下诸多的遐想和思索,剖析这场战争也许会对我们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加强人防建设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一、“五维”战争,“五线”攻击如果说20世纪上叶的二次世界大战,使战争完成了由陆海联接的平面模式向陆海空三维立体模式转变的话,那么海湾战争尤其是科索沃战争则是一种“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多维作战新模式,它使传统的三维战场空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主要表现是:作战空间既急剧扩大,又高度浓缩;战场平面维可以遍及地球任何一个角落,战场高度维已突破低层空间继而向外层空间延伸;多种打击力、作战手段、作战形式、毁灭方式,几乎可以同时作用和强加在一个较小的作战空间甚至一点上。

同时,全新空间又引入了高科技对抗,计算机、电子战、新概念武器等新装备和新战法在这次战争中被广泛运用。

纵观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全维战贯穿始终,其基本程式是:空中侦察开场,50颗卫星为其服务;电子干扰介入,使南联盟信息遮蔽,无法有效组织指挥;接着巡航制导、远程打击、战机凌空、轮番轰炸。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

海湾战争双方损失对比 美国: 148人阵亡(非战斗死亡138人),458人受伤(非 148人阵亡(非战斗死亡138人 458人受伤( 战斗受伤2978人 战斗受伤2978人) 其他国家:阵亡192人,受伤318人。 其他国家:阵亡192人,受伤318人。 伊拉克: 伤亡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 17.5万人被俘, 伤亡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17.5万人被俘, 损失了绝大多数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29 损失了绝大多数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29 个师丧失作战能力
v s
伊拉克
[资料回放 资料回放] 资料回放
安全理事会…… 注意到伊拉克悍然蔑视完全理事会, 安全理事会…… 注意到伊拉克悍然蔑视完全理事会, 虽然联合国作出种种努力, 虽然联合国作出种种努力,仍拒不遵守其应当执 ……的义务 的义务。 行……的义务。 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 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 1991年 15日或之前 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 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 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 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 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 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安理会第 ——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
对海湾战争的评价 是“信息化的第一场战争” 信息化的第一场战争” 是由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 转变中的最典型的一场战争。 是在核威慑下的20世纪最典型的高技术 是在核威慑下的20世纪最典型的高技术 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 1、特点:高科技战争
2、影响: (1)科威特
(2)伊拉克 (3)阿拉伯国家 (4)美国 (5)苏联 (6)军事 主权得以恢复 带来损失 更深的分裂,中东局势更紧张 增强了对海湾地区的控制力 世界大国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标志、挑战

[汇总]科索沃战争

[汇总]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据中国国防报报道,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多、战况之激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

这场战争自始至终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空袭与反空袭战役,以完全独立的空中战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地位空前上升。

2001年10月,美国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则全面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强大威力,是一场典型的“不对称作战”。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充分发挥各种作战手段的系统效应,使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这3场局部战争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引起作战方式方法上一系列深刻变化二战以后50余年,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军队竞相发展高新技术兵器、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并在局部战争这个“试验场”上不断进行实战检验,引起作战方式、方法的重大变化。

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空中力量的发展促进了战争的空中化,空中及空间力量正在成为未来战场的主力,空天战场正在确立自己新的主导地位。

如在海湾战争中构成美军高技术兵器群的56种兵器中,空中武器装备或通过空中发挥作用的武器就达44种,约占78%,而科索沃战争则表现为一场纯粹的大规模空袭战。

第二,以巡航导弹等防区外发射武器和带卫星导航系统的航空兵器为主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打击手段和主攻武器,使得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共投掷各类弹药2.2万余枚,其中精确制导弹药1.3万多枚,使用比例由海湾战争的9%、科索沃战争的35%大幅上升到此次战争的60%,并创造了一次打击任务在20分钟内投掷1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历史纪录。

上海市地下防空工程发展简史

上海市地下防空工程发展简史

上海市地下防空工程发展简史(2004-11-24)吴金土有飞机空袭,就有掩蔽、疏散等防护手段,修建地下防空工程(以下简称地下工程、含工事、壕、洞、室等)是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防护措施。

20世纪头50年,上海地区遭受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空袭:侵华日军在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的两次轰炸,国民党军飞机在1950年的“二?六”轰炸。

三次轰炸全市伤亡1万余人。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有效防空设施。

上海解放后为防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上海地区突然袭击,国家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人民防空设施建设。

从1951年起根据国际形势发展需要和可能,逐步建设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或民防工程)。

至2000年全市人防工程总计300万平方米,上海市人均面积达0.33平方米。

民国时期(含日伪)地下工程1932年1月28日,侵华日军出动飞机300余架次,狂轰滥炸上海闸北等地域,此时,淞沪一带没有防空准备,日机来袭,居民事前末获音信,群众又无躲避常识,奔走呼叫,仓皇逃命,伤亡1700多人。

此后,上海市部分高层建筑物下面修建地下室工程。

如:1932年建成的国际饭店地下室两层,建筑面积1094平方米,使用面积879平方米;1934年建成的上海百老汇大厦(现名上海大厦)地下室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1934年建成的上海市新新公司(现为第一百货商店)地下商场,建筑面积3694平方米等。

1937年8月13日,日军出动飞机400余架次再次轰炸上海地区,伤亡1万余人,并侵占上海。

1941年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军为防止盟军飞机报复轰炸,在上海地区修建地下防空工程。

1944年,日军为加强上海市的防空,由伪上海特别市警察局出面负责,以保甲组织居民在空地、马路边修建防空壕(洞),用竹木支护,顶部有梁柱支撑,上复30厘米土层,总计修建3171个。

但其防护能力低,只能防机枪子弹和炸弹散片。

后因防碍交通,停止修建和拆除。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军事干涉特点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军事干涉特点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军事干涉特点军事高技术优势刺激了美国干涉主义的欲望闵振范(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我觉得,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看,科索沃战争都是一场全新的战争,它有许多新的特点,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无视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关于不容许干涉别国内政宣言,绕开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的干涉战争;它是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联合对付一个弱小的主权国家的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同时,它还是一场典型的高技术对中低技术的非对称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甚至使用了国际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贫铀弹和石墨炸弹等反人道武器。

从政治角度看,科索沃战争反映了美国在冷战后独霸世界的企图越来越明显,“新干涉主义”有了变本加厉的发展。

90年代以来,美国共对外用兵42次,直接投入实战11次,年均用兵率比冷战时期高出一倍还多。

1998年以来,美国对外国多次实施航空兵与导弹打击,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1998年8月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同年12月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之狐”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1999年3月又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

从纯军事角度看,科索沃战争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此前发生的所有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大量地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而且广泛地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锁定目标并引导武器进行攻击,使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进行实时指挥与控制,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等多种新式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进行目标定位和战损评估。

以大量使用巡航导弹和防区外发射的精确制导弹药来实施远距离空中精确打击的“非接触性战争”,正在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

美国在军事技术领域所握有的巨大优势,刺激了其干涉主义欲望进一步膨胀。

展望21世纪,美国会以远距离空中精确打击作为“新炮舰政策”、“新干涉主义”的主要手段,更加肆无忌惮地以人权、价值观等为借口干涉别国的内政,威胁世界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河科大军事理论题库信息化战争作业

河科大军事理论题库信息化战争作业

信息化战争作业学号:121518010427 姓名:吴硕已用时: 0分39秒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30分)1、( A)是冷战结束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

A)海湾战争B)伊拉克战争C)阿富汗战争D)科索沃战争请选择-> A B C D2、信息战的主要目的是( B)。

A)获取大量情报B)夺取信息优势,掌握制信息权C)打击敌人信息技术装备D)威慑敌人心理请选择-> A B C D3、在保护自己指挥控制能力的同时,削弱或破坏敌人的指挥控制能力,这种战争形式称之为(A )A)指挥控制战B)信息控制战C)电子战D)网络战请选择-> A B C D4、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体现多维化特点,其中信息、电磁、心理被称之为( D )空间A)有形空间B)信息空间C)信息传输空间D)无形空间请选择-> A B C D5、“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怖主义”之名发动的第一场战争是(b )战争。

A)海湾B)阿富汗C)伊拉克D)科索沃请选择-> A B C D6、下列不属于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的是(B )。

A)武器装备高技术化B)作战方式近战化C)作战形式更加多样化D)作战指挥高度自动化请选择-> A B C D7、当前人类的战争处于信息化战争的( A)。

A)初始阶段B)成熟阶段C)辉煌阶段D)后期阶段请选择-> A B C D8、( B)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的电磁领域的斗争,它以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摧毁与反摧毁为基本内容。

A)电脑战B)电子战C)信息战D)火力战请选择-> A B C D9、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空间不断扩大,对于空间延伸叙述错误的是( D )。

A)从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B)从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C)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D)从军事战场向经济战场延伸请选择-> A B C D10、计算机病毒属于( A )信息武器。

网络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击打击伊拉克军队的海湾战争,向人们提出了信息化战争。

随后又发生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逐步孕育了一个全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

关键词:网络技术信息化战争现代战争将是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

在现代的战争中,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战争形态新的要求,中央军委确立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一、网络技术的产生人类在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信息革命。

理论界一般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历程。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语言的产生和应用为特征的。

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它成为人类社会化信息活动的首要条件。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文字、纸张的产生和使用为特征。

没有文字,人类文明就不能很好地流传下来。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为特征。

它的发明解脱了古人手抄多遍的辛苦,同时也避免了因传抄多次而产生的各种错误。

它使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突破了历史、时空和地域的界限,使信息可以广泛的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人类进入近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电信传播技术的发明为特征的。

我们今天能够方便地使用电话与远方的亲友联系,都是靠它来服务的。

他进一步缩小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时空界限,任何人和机构想要控制信息的传播已不太可能。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的结合为特征的。

计算机不仅用于经济,同时也用于国防,推动着作战体系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信息化进程之后,很自然地把军队带进了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到了60年代,美国军队已经开始重视信息的作用,70年代中期,美军在信息,空间监视,远程导弹等方面已经完成了一系列改革。

美国历次战争死亡人数

美国历次战争死亡人数

美国历次战争死亡人数从美国独立战争到科索沃战争的二百多年时间里,美国频频操戈,但绝大多数都是在海外。

究竟有多少美国人在这些战争中死去我们不妨细数一二。

独立战争(1775~1783年)。

为了与强大的英帝国对抗,美国先后动员30万人投入这场为争取自身独立而进行的战争。

整个战争持续了8年,美国方面共有4044名陆军、342名海军和49名海军陆战队官兵阵亡,其它原因死亡的人数则远大于此:超过22万。

美英战争(即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1815年)。

为了扞卫国家主权、反对英国干涉并企图夺取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刚诞生不久的美国动员47万人(包括民兵)投入这场战争。

美陆军阵亡1950人,海军阵亡265人,海军陆战队阵亡45人,共2260人。

塞米诺尔战争(1832~1842年)。

共有2000名官兵死亡。

美墨战争1846~1848年。

陆军阵亡1721人,海军阵亡1人,海军陆战队阵亡11人,共1733人。

另外,陆军还多达11550名官兵死于其它原因。

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得到了包括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在内的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美国版图由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成为连接两洋的大国。

但对西部的扩张激化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美国内战(1861~1865年)。

北方阵亡36万人,南方阵亡26万人,共62万人。

这是一场美国工业资本主义占优势的北部诸州同发动叛乱的南部蓄奴州之间的战争,以南军的失败告终。

战争中,总统林肯颁布了着名的《宅地法》和《独立宣言》。

讨伐印第安人的军事行动(19世纪)。

死亡5000人。

美西战争(1898年4~8月)。

陆军阵亡369人,海军阵亡10人,海军陆战队阵亡6人,共385人。

另有2061名陆军官兵死于其它原因。

共有2446人阵亡。

经过近4个月的激战,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一切主权要求,由美国占领,并将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转让给美国;美国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作补偿。

美菲战争(1899~1901年)。

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信息化特征发展探究

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信息化特征发展探究

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7期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次发生的四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相比,它们具有很多新的、鲜明的特点。

其中,海湾战争作为发生最早的一次高技术局部战争,被军事界视为战争形态的“分水岭”,它被称为“第一场信息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美俄等军事强国引发了新军事变革和军事理论创新的热潮。

之后依次发生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几次规模较大、影响较深远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它们的信息化特征愈加明显,在形态上也愈来愈接近信息化战争。

它们使人们逐步清晰地看到了信息化战争从孕育到诞生、再到雏形的不可逆转的茁壮成长的趋势。

本文我们将按照这四场战争的顺序来分析高技术战争的信息化特点的发展,以便对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特征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副总统切尼说,当年海湾战争和今日的伊拉克战争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美国拥有了更先进的技术优势。

将这种技术优势物化的结果,使战争的信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精确打击在战争中所占比例逐渐加大;战场信息优势的不对称性更加明显;武器装备信息化“嵌入”程度逐步加强;作战平台的信息化程度更高。

1精确打击: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精确打击的地位越发重要精确制导武器是命中率很高的,具有专门制导系统的导弹、炮弹、炸弹、鱼雷和反辐射无人机的统称。

其最主要特点就是打击目标的单发命中率极高。

作为“第一场信息战争”的海湾战争,同以往战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打击方式基本已不再是过去战争所追求的那种大规模毁伤,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在精确制导武器上拥有绝对优势。

在空中作战投掷的8万多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仅占总投弹量的8%,但命中率却高达90%;伊军共被摧毁、缴获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2000多辆。

科索沃战争与信息化

科索沃战争与信息化

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几场局部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军队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中,以信息战为主导,展开的一体化的战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科索沃战争的信息化特点.一、“五维”战争,“五线”攻击如果说20世纪上叶的二次世界大战,使战争完成了由陆海联接的平面模式向陆海空三维立体模式转变的话,那么海湾战争尤其是科索沃战争则是一种“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多维作战新模式,它使传统的三维战场空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作战空间既急剧扩大,又高度浓缩;战场平面维可以遍及地球任何一个角落,战场高度维已突破低层空间继尔向外层空间延伸;多种打击力、作战手段、作战形式、毁灭方式,几乎可以同时作用和强加在一个较小的作战空间甚至一点上。

这样,分布在广阔空间的多种类型的武器装备,可在特定空间内,形成瞬时巨大毁灭性的打击力。

同时,全新空间又引入了高科技对抗,例如:计算机对抗在“网络空间”中展开、电子战在“电磁空间”里角逐、新概念武器(隐形、生物兵器,集束、贫铀、石墨炸弹)在无形空间中逞威等等。

纵观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全维战贯穿始终,其基本程式是:空中侦察开场,50颗卫星为其服务;电子干扰介入,南联盟信息遮蔽,无法有效组织指挥;接着巡航制导、远程打击、战机凌空、轮翻轰炸.科索沃空袭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看似狂轰滥炸,实为密谋精炸,是在“五环目标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

所谓“五环论”即是把空袭目标分为“五条线":神经线、生命线、交通线、心理线和作战线。

第一线,摧毁神经线。

国家指挥中心,包括国家政治领导中心、军事指挥中心、C 3I系统和防空预警系统,这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这次空袭,北约为削弱南领导层的政治能力,先后对南总统府、国防部和内务部大楼包括C3I系统,多次实施高强度打击,使得南C 3I系统和防空设施趋势瘫痪,丧失反击能力.第二线,扼杀生命线.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国家政权离开了经济的支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

据中国国防报报道,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多、战况之激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这场战争自始至终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空袭与反空袭战役,以完全独立的空中战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地位空前上升。
第二,以巡航导弹等防区外发射武器和带卫星导航系统的航空兵器为主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打击手段和主攻武器,使得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方式。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共投掷各类弹药2.2万余枚,其中精确制导弹药1.3万多枚,使用比例由海湾战争的9%、科索沃战争的35%大幅上升到此次战争的60%,并创造了一次打击任务在20分钟内投掷1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历史纪录。
背景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进入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科索沃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三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湾战争之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虽然力量的悬殊差距,使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和结局,但是美军在作战中保持信息优势、争夺制信息权的努力丝毫没有减弱。

在上百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的支持下,美军所有空袭行动之前都伴有大规模的电子干扰、电子摧毁和欺骗攻击,致使伊拉克军队的雷达迷盲、通信中断、武器失控、指挥失灵。

电子战飞机在前开辟空中安全走廊,轰炸机紧随其后投掷精确制导弹药,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作战模式。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未来信息化战争更不例外。

于是,与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要求相适应的作战形式——联合作战开始日渐成熟。

当然,联合作战既是一种作战形式,体现了信息化战争是体系对抗的外在特征,同时又是一种作战思想,反映了信息化战争需合力制敌、综合制胜的内在需求。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联合作战这种作战形式,能聚集多种作战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在多维作战空间同时或先后协调一致地展开各种作战行动;能将多维战场空间、多元作战力量、多个作战阶段、多种作战样式和战法等构成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增效的作战系统,以整体威力克敌制胜。

因此,联合作战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放大作用。

这种作用对进攻一方来说,是整体打击能力的大幅提高;对防御一方来说,则是系统抗击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联合作战之所以能取代合同作战,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息化战场是一个由陆、海、空、天、电等多维空间构成的一体化战场,任何单一的军兵种都不可能仅靠自身力量的完成所有的作战任务,只有多维空间力量的联合行动,凝合成一个整体,发挥综合效益和整体威力,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因而,未来信息化战争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将表现为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由多维战场空间和多个战斗力量单元共同参加的一体化联合行动。

海湾战争是这样,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更是如此。

记者:您长期从事军事技术与装备发展战略研究,您认为军事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对联合作战的物质技术条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匡兴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深刻的军事变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创新,使机械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发展为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科技成为联合作战的物质技术基础,包括信息系统在内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已成为联合作战的主要装备。

记者:那么,构成联合作战的物质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哪些呢?匡兴华:具体地说,主要是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主战装备和信息化保障装备等。

这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特征性能、通用技术性能和作战使用效能都是机械化武器装备无法比拟的。

记者:如此看来,信息化武器装备对联合作战举足轻重,其特点、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匡兴华:与机械化武器装备相比,信息化武器装备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超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横向组网能力,使联合作战部队具备很强的体系对抗能力,实现了整体作战效能的跃升。

外军有关数据表明,形成作战体系的兵器兵力,其作战能力可提高数倍甚至一个数量级以上。

例如,美、英、法、德军队的数字化单兵武器系统,可以通过宽带网将一个加强排的士兵联接成网络,实施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使单兵的作战能力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

指挥信息系统——联合作战的“中枢神经”记者: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匡兴华:应该明确,我们所说的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是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控制下,依托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将两个以上军种的作战力量综合为一体,以信息为关键、以网络为中心进行的战役以上规模的作战。

由此不难看出,与机械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不同,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是依托指挥信息系统将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融为一个整体,实施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因此,指挥信息系统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主要标志。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实践证明,要指挥复杂的信息化联合作战,传统的指挥手段和方法根本无法胜任,必须依靠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

如在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联合空袭作战中,多国部队每天出动2000多架次飞机,这些飞机要从分布在海湾地区30多个机场和6艘航空母舰上起降,涉及122条空中加油航线、600多个限航区、312个导弹交战空域、78条空中攻击走廊以及6个国家的民航线,要对伊拉克境内上千个目标进行轰炸。

没有一体化的指挥信息系统,要完成如此复杂的联合空战任务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作为重要技术装备的指挥信息系统,在联合作战中如何进行指挥控制?匡兴华:在联合作战中,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能完成情报获取与战场态势生成、任务分析与作战方案制定、计划执行与指挥控制等活动,将作战指挥机构与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为一个整体,指挥员既可对联合作战集中统一指挥,又可灵活地进行分散指挥、越级指挥,以及跨越军种横向指挥,并实现侦察—打击—打击效果评估一体化,使联合作战真正成为体系对抗作战。

信息能力——联合作战胜负的关键记者: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是否已成为联合作战的首要因素?匡兴华:是的。

由于信息化武器装备特别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使得战场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与应用,对于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中,夺取战场制信息权就成为联合作战的重要领域,信息能力不仅是联合作战能力的首要因素,更是联合作战第一位的能力。

记者:外军对此有何认识?匡兴华:俄军认为,信息战的破坏力仅次于核战争,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科学顾问彼鲁莫夫上将指出:现在评估某个作战兵力编队的战斗潜力,若不考虑其信息能力,兵力之间的战斗潜力比较则变得毫无意义。

在美军新的联合作战理论中,已将过去位于战斗力五大要素(即机动力、火力、防护力、指挥能力、信息能力)之末的信息上升到第一位。

美军在《2020年联合构想》中认为,进行信息战,夺取制信息权“可能会取代制空权,成为未来作战的第一重要步骤”。

近10多年来,美军之所以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取得战场上的胜利,都是因为他们夺取了绝对的信息优势。

可见,对一支军队作战能力的评估,首要的是评估其信息能力,包括预警探测、情报侦察、导航定位和信息对抗、指挥信息系统的水平与能力。

记者:有报道说,美军的信息主要依靠天基信息系统提供,这是否意味着空间将成为联合作战新的制高点?匡兴华:是的。

以预警卫星、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为支撑的天基信息系统,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依靠天基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总量达到80%以上。

前不久,美国的X-37B空天飞机进行了试飞,如果它在空间部署类似X-37B的空天飞机和其它作战航天器,则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全球目标的精确打击。

因此,在未来联合作战中,谁要夺取制信息权和火力打击的优势地位,谁就必须取得制天权。

如果说机械化战争联合作战的制高点是空中,那么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新的制高点就是空间。

体系对抗——联合作战的基本特征记者:您前面提到,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那么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有什么特点?匡兴华: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指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通过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集综合感知、高效指控、精确打击、远程投送、全维防护、综合保障于一体的整体作战。

举例来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从发现目标,到信息传输、处理、决策并发出指令,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

记者:这是否就是外军所说的“网络中心战”呢?匡兴华:这涉及一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其实,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与“网络中心战”基本相同或相似,其实质都是通过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将各作战力量、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融为一个整体的体系对抗。

网络中心战最早是由美国海军提出,2001年以后,美国国防部将其作为整个美军的作战样式。

在其2003年《转型计划指南》中,网络中心战被确定为“信息时代进行联合作战的特殊方式”、“新型联合部队所必须具备的特点和能力”。

美军军事转型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网络中心战能力。

可见,要取得联合作战的战场优势,参战力量必须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形成网络化的作战体系,具备很强的体系对抗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联合作战,也很难取得联合作战的胜利。

高科技素质——联合作战必备的核心素质记者:面对新军事变革挑战,我们应该怎样加强高科技与联合作战问题研究?匡兴华:军事高科技与联合作战问题研究,是我军加快实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

面对新军事变革挑战,应该深入研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科技对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影响和作用,大力加强我军联合作战能力建设。

一是要以联合作战需求为牵引,加快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技术条件的联合作战体系建设;二是要转换观念,进一步重视基于军事高科技的联合作战理论研究;三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

记者:您讲的每一条都与军事高科技紧密相关。

匡兴华:是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最重要的战斗力。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科技是战斗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各种能力素质的形成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这就涉及第一位的因素——人。

匡兴华:这正是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具备高科技素质,否则不可能胜任联合作战的指挥。

正如国外未来学家在《战争与反战争》一书中所指出的:缺乏科技素质的军人“能在第一次浪潮战争的白刃肉搏中英勇作战,在第二次浪潮战争中也能打败敌人,但在第三次浪潮战争中,他们像没有文化的工人无法从事第三次浪潮工业生产一样,不知何去何从。

”所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尤其如此,高科技素质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备的核心素质,也是每个作战人员必备的核心素质。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军事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这应是我们所有军人的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