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初中物理八上《1第1节 走进神奇》word教案 (4)
【2019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走进神奇 教案4word版
【2019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走进神奇教案4word版【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水、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教法】讲解、实验【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下面看二.新课讲授1、在自然中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复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⑹巍巍雪山,高耸入去,为何甚至一声喷嚏高可能导致雪崩?⑺风是怎样形成的?观看录像:海市蜃楼片段。
介绍:1988年6月的一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突然人们发现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奇怪怎么有两个太阳呢?电脑模拟雷电的产生。
介绍雾凇: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又称“树霜”)。
这是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这是怎么回事呢?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学生举例(约5-10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
看课本图1-8------图1-13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些神奇的现象?下面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现象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二:隔掌吸钉实验三:摩擦起电散开的塑料绳有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胀开,有趣吗?实验四:放大镜一矿泉水瓶中装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1走进神奇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1.1走进神奇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发掘。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设置富有情境的教学场景,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知识。
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小朋友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小朋友们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小朋友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小朋友们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让小朋友们理解交通规则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交通标志牌、交通信号灯、安全带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邀请小朋友们观看交通安全动画,让他们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
2. 知识讲解:向小朋友们介绍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志等。
3. 游戏环节:组织小朋友们进行交通安全游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4. 手工制作:让小朋友们动手制作交通标志,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小朋友们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让小朋友们理解交通规则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小朋友们对交通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游戏和手工制作环节中,积极投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1走进神奇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1 走进神奇我的教案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们能亲身感受到科学的神奇魅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物理学科,知道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我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准备了各种物理实验器材和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如电脑、投影仪等。
第一步,我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磁铁的吸引,电流的流动等,引入物理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
第二步,我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电路的连接,物体的浮沉等,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第三步,我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一些物理规律,如电流的方向,物体的浮沉条件等。
第四步,我对学生进行一些物理知识的讲解,如电流的产生,电阻的概念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物理知识。
第五步,我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物理知识的竞赛,如电流的流向,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判断等,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活动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目的。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回家后,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自制电路,观察电阻的变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体验物理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这是我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电路的连接,物体的浮沉等。
这里,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 走进神奇》教案
教案: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走进神奇》一、教学内容1. 引言: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观察、实验、推理和数学工具等研究方法。
3. 物理量和单位:介绍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4. 科学探究: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知道物理学是一门科学学科,能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
2. 掌握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能够正确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3. 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行学习和研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2. 教学重点: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师准备PPT、测量工具(尺子、天平、计时器等)、实验器材(如小车、绳子等)。
2. 学具: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测量工具(尺子、天平、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汽车的加速、重物的下降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教师通过PPT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式。
3. 讲解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教师通过PPT和实际测量工具,讲解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测量方法。
4. 科学探究方法的讲解:教师通过PPT和实际实验,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走进神奇——物理学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推理、数学工具3. 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长度(米):尺子质量(千克):天平时间(秒):计时器4. 科学探究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物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现象的科学。
第1章第1节走进神奇(新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
第1章第1节走进神奇(新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教案:第1章第1节走进神奇(新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硬币浮在水面上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如力、运动、能量等,并解释刚才展示的物理现象。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摩擦力实验、重力实验等。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其他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增强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我认为至关重要的。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我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好奇心和兴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1走进神奇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1.1走进神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方法以及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力、热、光、电、声等现象。
2. 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
3. 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交通工具、家电、医疗设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知道物理学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物理学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汽车行驶、闪电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课程内容讲解: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讲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讲解过程中,注意用生动的例子和实例来说明抽象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教师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如:“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属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4. 实验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如:“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并说明其背后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教案:1.1走进神奇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教案:1.1走进神奇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科,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学的实用性和神奇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我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如何组织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各种教具和学具,包括实验器材、幻灯片、视频资料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这些教具和学具,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步:引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神奇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
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步:实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物理学原理。
第四步:小组合作。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一个实验任务。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安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我会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我的活动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如何组织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引入环节的实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要简单明了,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
小组合作环节的组织和管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影响到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1.1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1.1 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初二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
该章节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具体内容包括: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2.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难点: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物理现象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3. 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
6.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走进神奇——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板书内容: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1)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2)人类创造的工具和设备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和实验(2)推理和假设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2. 请列举两个你感兴趣的物理现象,并试着解释其原因。
3.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答案: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以及人类创造的工具和设备。
2. 作业答案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短视频、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1.1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教案:走进神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
本节课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 物理量和单位3. 观察和实验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知道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难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物理实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介绍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学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3. 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什么是物理量?什么是单位?请举例说明。
3. 请描述一次你参与的物理实验,并说明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答案: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理论和模型建立等。
2. 物理量是描述物体或现象的某种特性的大小,单位是衡量物理量的标准。
例如,长度的主单位是米,时间的主单位是秒。
3. 由于作业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能够描述实验过程并从中学习到知识即可。
1.1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
教案:1.1 走进神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的第一章第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1. 引言: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兴趣。
2. 物理实验: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3. 物理概念:介绍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物理公式: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公式。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对物理产生兴趣。
2. 学生能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运用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师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运动的车辆、跑步的人等。
2. 学具: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运动的车辆、跑步的人等,引导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
2. 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速度、时间和路程,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3.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公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公式,并解释其含义。
5. 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时间和路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引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 实验:物理实验方法和技巧3. 概念: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4. 公式: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公式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
2. 答案:待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1走进神奇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1.1走进神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的内容。
该部分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力、热、光、电、磁等现象的科学。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等基本概念。
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采用观察、实验、假设和理论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物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闪电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对物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通过举例说明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实验:安排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电磁铁实验、光的折射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走进神奇——物理学的基本概念2. 板书内容:a. 物理学的定义b.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c.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b. 举例说明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a.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等基本概念。
1.1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教案:1.1 走进神奇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推理、假设等。
2. 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3. 物理现象的解释和探索: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探索。
2. 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物理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神奇的现象,如“水的魔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探索。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推理和解释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推理、假设2. 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并写实验报告。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物理实验的其他方法和步骤,进行更深入的物理现象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案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旨在让学生对物理学有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3. 物理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4.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对物理学有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2. 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认识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学习物理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难点: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和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视频播放设备。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如汽车行驶、电梯上升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和板书,详细讲解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物理学例题,如牛顿第一定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视频播放:播放物理学家的访谈或实验视频,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和科研精神。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手机通信、太阳能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基本知识,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要求清晰、简洁、有条理。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请介绍一位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3. 请举例说明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等基本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 物理量和单位3. 常见物理现象的解释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量和单位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物理量和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球、绳子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如吹气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神奇。
2. 讲解: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讲解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及换算。
3. 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走路时的惯性、抛物线等,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原理。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义: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
研究方法:观察、实验、理论分析。
2.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速度等。
单位:米、千克、秒、米/秒等。
3.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抛物线: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三个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简要解释其原理。
2. 答案:例子1:水沸腾时,水蒸气将锅盖顶起。
原理:水蒸气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推动锅盖上升。
例子2:用橡皮擦写字。
原理:橡皮擦的摩擦力将纸张上的墨水擦掉。
例子3:拉弓射箭。
原理:拉弓时储存弹性势能,释放时转化为箭的动能。
【精品】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走进神奇 教案4.doc
走进神奇【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水、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教法】讲解、实验【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下面看二.新课讲授1、在自然中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复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⑹巍巍雪山,高耸入去,为何甚至一声喷嚏高可能导致雪崩?⑺风是怎样形成的?观看录像:海市蜃楼片段。
介绍:1988年6月的一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突然人们发现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奇怪怎么有两个太阳呢?电脑模拟雷电的产生。
介绍雾凇: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又称“树霜”)。
这是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这是怎么回事呢?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学生举例(约5-10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
看课本图1-8------图1-13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些神奇的现象?下面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现象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二:隔掌吸钉实验三:摩擦起电散开的塑料绳有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胀开,有趣吗?实验四:放大镜一矿泉水瓶中装水。
1.1走进神奇(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1.1 走进神奇(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教案:走进神奇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动手能力;3.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难点:物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的启动,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2. 理论讲解:讲解与实例相关的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动力、阻力等;3.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如汽车启动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难点:物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活实例引入我选择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启动现象作为课程的引入,这是因为汽车启动是学生都能直接感知和体验到的一个物理现象。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理论讲解与实践演示的结合在理论讲解环节,我力求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将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清楚。
同时,我通过实践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从而加深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学生动手实践我安排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的环节,这是因为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可以更深刻地体验到物理现象,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946.沪科版物理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1.1走进神奇教案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1.1走进神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神奇。
2、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活动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教具多媒体资料: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
教具:酒精灯、火柴、水、支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夹、大玻璃瓶、塑料薄膜、红墨水、小瓶子、细铁丝。
学具:底部有孔的矿泉水瓶、水、白色圆玻璃瓶、小漏斗、乒乓球、小纸盒、细绳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首先用多媒体放映一段生活中的奇特的影片,也可放映一段有关宇宙的场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起学生的对物理探究欲望。
自然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
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
而生活中的神奇,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却能发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
以下是一些自然中的神奇照片。
(展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照片)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由于由于学生对于课本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不甚了解,需要利用学案把需要解释的现象作一简单的解释,并让学生弄明白这些物理现象分别涉及了物理学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力学的、热学的、光学的还是电学的等等。
分别介绍以下现象的原因或原理1、宇宙起源和彗星的相关情况2、太阳的相关情况3、雷鸣与闪电的成因4、地球、地震和火山的成因5、龙卷风的成因6、拉链的原理7、圆珠笔原理以上解释内容也可以通过学案让学生自己阅读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本节内容虽然只是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也要让学生初步的涉及一下探究的过程。
对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到两个小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走进神奇》教案-新版
第一节走进神奇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神奇。
2、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问题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利用自然界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分享活动成功带来的喜悦,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学情分析学生对物理比较陌生,学生还不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1、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教学活动【导入】走进神奇同学们好!开门关门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最简单的事,可是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用手推拉门边缘,而不是门的转动轴呢?因为这门不是简单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打开这扇门,我们由此进入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
同学们!其实大家对物理并不陌生,因为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生活中时时在用物理。
比如大家书包背带接触肩膀的位置做得比较宽,近视眼佩戴的眼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天气热了教室内要开电风扇或者空调,晚自习要用电灯照明等等都与物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们!我们要想生活好,要想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就得首先学好物理,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更好的为国家服务。
同学们,大家准备好了吗?那物理到底是什么呢?请看:【导入】光展示第四组ppt图片。
由雨后彩虹图片为背景,出示月环食,日全食两大天文现象;再出示夔门看日出的图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如画,再演示斜插入玻璃水杯中的筷子变弯折实验。
(引出光现象)【活动】光自己制作针孔照相机【导入】声展示第三组ppt图片。
以钢琴为背景出示手摇铜铃图片,并追问学生知道它为何发声呢?教师表演手鼓,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声现象)【活动】声演示实验:水,玻璃杯,音叉【导入】力展示第一组ppt图片。
太阳系各行星在太空有秩序的运转;天宫二号成功的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分毫不差的进入预定轨道;工地起重机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这都与我们物理学的力学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神奇
实验二(被折断的筷子):筷子斜放入水中,似乎被水折断了,你知道为什么?(光的折射)
4、还有很多的生活现象有待同学们去观察,去探索。
你将走进一个神奇梦幻的世界。
例如:拉链
的开启和闭合,惊险刺激的冲浪运动。
三、总结
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需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认真学习,相信每位同学都能走进这扇神奇
的大门。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走进神奇
1、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很神奇。
2、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
布置作业学习与检测练习题
教学反思
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
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
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
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找出作用点;
3.找出受力方向 ;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
5.标出数值和单位;
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
五、力的相互作用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
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
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
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
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7.1 力
一、力的概念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
五、力的相互作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