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血管封堵器在介入治疗中的优点
经皮股动脉穿刺点采用血管封堵器止血患者的护理

经皮股 动脉穿刺是 血管性介 入诊 断 和治疗 最常用 的途径 , 目前 对 股 动脉 穿 刺点 的处 理 主要采 用 人 工压 迫止血后 , 再让患者 卧床 1 ~2 。近年 来 , 院采 用 2 4h 我 血管封 堵器 ( sua lsr ei , C ) 闭股 动 Vacl CoueD vc V D 封 r e 脉穿刺点 , 取得 了满 意效果 , 护理介 绍如下 。
例中男 2 1例 、 3 女 4例 , 龄 3 ~ 6 年 1 2岁 , 均 4 . 平 60 岁 。其 中诊 断性 血管 造 影 1 2例 , 宫 动脉 栓 塞 术 2 子 3
例, 肝动 脉化疗 栓塞 术 1 4例 , 脉球 囊 成形 或 支架 术 动 ( 肾动脉 、 髂总 动 脉 和锁 骨 下 动脉 ) 6例 。并 存 高血 压
病 1例; 1 患者 均无 出血 性疾 病 。
2 1 术 前护 理 .
2 1 1 心 理 护 理 向 患 者 及 家 属 详 细 说 明 植 入 . . VC D的 目的 、 法 、 果及 与 人 工 压 迫止 血 比较 的优 方 效 点, 帮助 患者 消 除 顾 虑 。本 组 4 3例 患者 存 在 不 同程 度焦 虑 、 惧心 理 , 恐 经管 床 护士 耐心 劝 导 , 进行 及 时心 理 沟通 , 并请 已接 受过 VC D植 入 、 果满 意 的患 者与 效 其交 流 , 最终 消 除 患者 心 理 压 力 , 之 以乐 观 的心 理 使 接受 治疗 , 得术 中 良好 的配合 。 取 2 1 2 严格选 择适 应 证 术 前配 合 医生 仔 细询 问过 .. 敏史 , 积极控 制高血 压 , 纠正贫 血 、 小板 减少 等 , 了 血 为
提高成 功率 , 减少并 发症 , 严格 选择 适应 证 。 目前 一般
Angio—seal封堵器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股动脉穿刺点封闭的应用

随着 介 入 治 疗 技 术 的发 展 ,经 股 动 色 多普 勒 超 声 随 访 . 察 有 无 动 脉 狭 窄 、 方 法 止 血 时 间 及 平 卧 时 间 的 比 较 见 表 观 脉 途 径 穿 刺 的 患者 数 量 逐 年 增 加 ,特 别 假 性 动 脉 瘤 、 静 脉 瘘 等 。止 血 时 间 : 动 从
异。
1 观 察 指 标 :观 察 患 者 的 止 血 时 间 、 . 2 平卧时间和止血成功率 , 血管 并 发 症 , 对
陈献 东 孙 军 巴华君
【 摘要 】 目的 了解血管封堵器在脑 血管病介入诊断治疗 中的使用情况 。 方法 2 0 0 6年 7月至 2 0 0 7年 6 , 12 经皮股 动脉穿 月 对 0例
刺行 血 管 介 入 诊 断 和 治 疗 术 后 病 人 。 别 进行 血 管封 堵 器 ( C 分 V D组 ) 人 工 压 迫 股 动 脉 穿 刺 点 止 血 。观 察 患 者 的止 血 时 间 、 卧 时 间 和 止 血 成 或 平
卧 时 间 .n l—el 堵 器 在 支 架 成 形 术 的 患 者 有 更 强 的适 应 征 。 A g sa 封 o
V CD
使 用 A go sa 封 堵 器 可 以 大 大 缩 短 患 者 止 血 时 间 及 平 nl— el
【 关键 词】 脑血管病 ; ni—el A go sa 封堵器 【 中图分类号】 R 1 85 【 文献标识码 】 A
1 一 般 资 料 :0 6年 7月 至 2 0 _ 1 20 0 7年 准 差 ) 表 示 。用 t 验作 差 异 显 著 性 检 脉 瘤 两 组 均 未 发 现 。 两 者 在 血 管 并 发 症 来 检 6月 .对 12例 经 皮 股 动 脉 穿 刺 行 血 管 验 ; 数 资 料 用 x 检 验 作 差 异 显 著 性 检 的发 生 率 方 面无 明显 统 计 学 差 异 。 0 计 介 入 诊 断 和 治 疗 术 后 病 人 ,分 别 进 行 血 验 。< . P 00 5为 差 异 显 著 性 。 管 封 堵 器 ( C 组 ) 人 工 压 迫 股 动 脉 VD 或
一例78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一站式手术治疗

㊃病例报告㊃一例78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一站式手术治疗王健,曹小虎,廖清池,柳芳美,邓敏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凝药;心耳;血小板聚集抑制剂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0126.2020.12.025基金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6-W S N -275)作者单位:225000扬州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王健现在扬州大学附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扬州大学附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曹小虎,廖清池,柳芳美,邓敏)通信作者:廖清池,E m a i l :l q c h yl @163.c o m 本院收治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78岁老年患者,有抗凝指征,但抗凝期间,仍发生脑梗死,且有小出血事件,行P C I 和左心耳封堵(l e f t a t r i a l a p p e n d a ge c l o s u r e ,L A A C ) 一站式 手术,以L A A C 替代口服抗凝药,术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解决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又有效地预防血栓及出血并发症㊂现报道如下㊂1 临床资料患者78岁男性,因 反复胸痛10余年,加重伴头晕1个月 入院,高血压史20余年,最高血压达到180/98mm H g (1mm H g =0.133k P a ),患者平时口服缬沙坦80m g/d ;持续性心房颤动病史20余年,口服华法林1.25~2.5m g /d ,近期连续检测20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n o r m a l -i z e d r a t i o ,I N R ),仅2次达标,调整口服利伐沙班10m g /d ,有皮下瘀斑;2年前因 急性脑梗死 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㊂体格检查:血压167/70mm H g,心率72次/m i n ,脉搏短绌,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㊂辅助检查:N 末端B 型钠尿肽前体为960.00n g/L ;I N R 为1.90;D -二聚体㊁心肌损伤标志物㊁肝肾功能㊁电解质㊁血脂㊁甲状腺功能㊁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图1);动态心电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无长间歇㊂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内径47mm ,L V E F 为60%㊂头颅C T :双侧基底核区㊁放射冠㊁半卵圆中心及双侧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多发缺血灶及腔隙性脑梗死,较前部分新增㊂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左侧颈动脉多发斑块㊂心脏C T 平扫和增强示,右冠优势型冠状动脉㊂左前降支近段非钙化斑块,管腔中重度狭窄(图2);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左心耳充盈不佳㊂术前3d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 r a n s e s o p h a g e a l e c h o c a r d i o g r a p h y,T E E )多角度测量左心耳,左心耳无血栓㊂脑卒中风险C HA 2D S 2-V A S c 评分5分;出血风险HA S -B L E D 评分6分㊂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持续性心房颤动,高血压3级很高危,脑梗死㊂图1心电图为心房颤动图2 冠状动脉C T 示左前降支中段中重度狭窄(箭头所示) 患者入院后,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 g/d ,氯吡格雷75m g /d ,阿托伐他汀20m g /d ,缬沙坦80m g/d ,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 g/d ,低分子肝素4100U 1次/12h ,抗凝治疗㊂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心房颤动,脑卒中及出血风险高,结合患方意愿,决定行L A A C 及P C I 一站式 手术㊂全麻下行L A A C ,左心耳造影示,左心耳着陆区直径(20.5ʃ1.5)mm ,封堵区直径(26.9ʃ1.9)mm ;结合术中T E E 结果,选择L A m b r e (深圳先健)封堵器24~30mm ,在左心耳造影及T E E 确认下,符合 C O S T 原则[即c i r c u m f l e x a r t e r y:固定盘展开在左回旋支外侧;o pe n :固定盘充分展开,使盘脚的末端与连接在密封盘和固定盘之间的显影标志在一条线上;s e a l i n g :密封盘达到最佳密封(残余漏ɤ3mm );t u g te s t :固定盘稳固,通过牵拉测试确认]后释放封堵器㊂观察10m i n 后,行冠状动脉造影,主要病变部位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70%~80%狭窄,前向血流T I M I 3级;对前降支行血管内超声导管(I V U S )检查,最小血管面积3.75mm 2,斑块负荷67%,远端参考血管直径长径4.12m m ,选择4.0ˑ15m m㊃6231㊃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12月第22卷第12期 C h i n J G e r i a t r H e a r t B r a i n V e s s e l D i s ,D e c 2020,V o l 22,N o .12R e s o l u t e 支架至病变处,以14a t m (1a t m=101.325k P a )ˑ10s 释放支架,复查造影示,残余狭窄为0,前向血流T I M I 3级,复查I V U S ,支架内面积10.21mm 2,斑块负荷29%,支架贴壁良好,未见夹层㊂术后第5天,患者出院㊂住院期间,患者未发生栓塞及出血性事件㊂出院后,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 g /d ㊁氯吡格雷75m g/d ,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胸痛㊁胸闷,无缺血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发生;出院3个月复查左心耳C T ,未见器械表面血栓㊁移位以及周围漏(图3~4)㊂ 图3~4 术后3个月左心耳C T 复查,未见器械表面血栓㊁移位及周围漏(箭头所示左心耳封堵器)2 讨 论本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心房颤动,根据冠状动脉C T 结果需行P C I ㊂治疗的难点在于,该老年患者既往抗凝无效且有出血事件,P C I 术后抗栓策略不宜抗凝,但又属于脑卒中高危㊁出血高危㊂2018E C 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建议,C HA 2D S 2-V A S c 评分ȡ2分的心房颤动患者行P C I 后1年内需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无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还是出血高危,1年后,均为抗凝治疗,无需抗血小板治疗[1]㊂P I O N E E R A F -P C I ㊁R E -D U A L P C I ㊁A U G U S T U S 及E N T R U S T -AF P C I 等研究结果提示,心房颤动患者P C I 后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联合P 2Y 12抑制剂的双联抗栓方案,能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但出血事件仍有10%~20%,且血栓栓塞事件无明显减少㊂目前L A A C 能替代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P R E -V A I L ㊁P R O T E C T A F ㊁E WO L U T I O N ㊁P R A G U E -17等多个研究均已证实,L A A C 替代抗凝治疗的有效性㊁安全性㊂国内外的专家共识也指出,对于不适合抗凝以及抗凝禁忌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L A A C 可以替代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事件,减少抗凝所致出血事件[2-3]㊂‘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对L A A C 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事件给予Ⅱa 类推荐(B 级证据)[4]㊂E WO L U T I O N 是基于真实世界的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共纳入1021例患者,67%的患者L A A C 后行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其2年的随访结果也显示,L A A C 可作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的替代治疗,手术安全,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均明显减少,且术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效[5]㊂最近发表的P R A G U E -17研究显示,在脑卒中高危伴出血风险增加的心房颤动患者中,L A A C 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出血事件方面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6]㊂基于上述相关研究及指南共识,对于脑卒中高危伴出血风险增加且需行P C I 的心房颤动患者,同时行L A A C 和P C I 术,L A A C 替代抗凝治疗,术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年后予单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安全有效㊂本例患者的特点为,78岁老年男性㊁抗凝无效㊁抗凝期间有出血事件,为预防栓塞及出血事件,故选择L A A C 和P C I 一站式 手术,手术成功,术中无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心血管事件,无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㊂虽然L A A C 后随访以T E E 为主,心脏C T 在L A A C 后的随访中具有前景,无需侵入性操作,能更早发现器械表面血栓㊁封堵器移位㊁残余漏等[7]㊂该患者L A A C 后的心脏C T 随访也是一种经验,可供临床医师借鉴㊂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尤其年龄ȡ75岁的老年患者,因脑卒中高危有抗凝指征,若不能耐受抗凝治疗或有抗凝禁忌,P C I 联合L A A C 的 一站式 手术㊁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一种选择㊂目前该 一站式 手术是安全㊁有效㊁可行的,既能解决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心绞痛症状,又能有效的预防血栓及出血并发症,但仍有待临床循证医学进一步探究㊂参考文献[1] N e u m a n n F J ,S o u s a -U v a M ,A h l s s o n A ,e t a l .2018E S C/E A C T S g u i d e l i n e s o n m y o c a r d i a l r e v a s c u l a r i z a t i o n [J ].E u r H e a r t J ,2019,40(2):87-165. D O I :10.1093/e u r h e a r t j /e h y394.[2] G l i k s o n M ,W o l f f R ,H i n d r i c k s G ,e t a l .E H R A /E A P C I e x pe r t c o n s e n s u s s t a t e m e n t o n c a t h e t e r -b a s e d l ef t a t r i a l a p p e n d a ge o c -c l u s i o n -a n u p d a t e [J ].E u r o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2020,15(13):1133-1180. D O I :10.4244/E I J Y 19M 08_01.[3]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C a r d i o l o g y of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E d i t o r i a l B o a r d o f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C a r d i o l og y.2019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C a r d i o l o g y (C S C )e x pe r t c o n s e n s u s s t a t e m e n t o n l ef t a t r i a l a p p e n d ag e c l o s u r e i n th e p r e v e n ti o n o f s t r o k e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t r i a l f i b r i l l a t i o n [J ].Z h o n g h u a X i n X u e G u a n B i n g Za Z h i ,2019,47(12):937-955. D O I :10.3760/c m a .j.i s s n .0253-3758.2019.12.002.[4] 黄从新,张澎,黄德嘉,等.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8,32(4):315-368. D O I :10.13333/j .c n k i .c j c pe .2018.04.001.[5] B o e r s m a L V ,I n c e H ,K i s c h e S ,e t a l .E v a l u a t i n g re a l -w o r l d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s i n a t r i a lf i b r i l l a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g th e WA T C HMA N l e f t a t r i a l a p p e n d a g e c l o s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J ].C i r c A r r h y t h m E l e c t r o p h ys i o l ,2019,12(4):e 006841. D O I :10.1161/C I R C E P .118.006841.[6] O s m a n c i k P ,H e r m a n D ,N e u z i l P ,e t a l .L e f t a t r i a l a p p e n d a ge c l o s u r e v e r s u s d i r e c t o r a l a n t i c o a g u l a n t s i n h i g h -r i s k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t r i a lf i b r i l l a t i o n [J ].J 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 ,2020,75(25):3122-3135. D O I :10.1016/j .ja c c .2020.04.067.[7] K o r s h o l m K ,B e r t i S ,I r i a r t X ,e t a l .E x pe r t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o n c a r d i a c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f o r p l a n n i ng tr a n s c a t h e t e r l e f t a t r i a l a p p e n d a g e o c c l u s i o n [J ].J A C C C a r d i o v a s c I n t e r v ,2020,13(3):277-292. D O I :10.1093/e u r o pa c e /e u a a 001.(收稿日期:2020-06-15)(本文编辑:银燕)㊃7231㊃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12月第22卷第12期 C h i n J G e r i a t r H e a r t B r a i n V e s s e l D i s ,D e c 2020,V o l 22,N o .12。
2024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市场分析现状概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常用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法,它通过在体外制造血管内部支架来恢复和增加血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是用于执行该过程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对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市场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该市场在未来几年中将以稳健的速度增长。
该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心脏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改善的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市场竞争格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制造商,其中一些企业在该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这些制造商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提供优质客户服务以及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来保持市场优势。
主要产品类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产品类型: 1. 冠状动脉支架:用于恢复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的金属支架。
2. 球囊导管:用于扩张狭窄的血管,并恢复正常血流。
3. 引导丝:用于将治疗器械引导到目标血管位置。
4. 闭塞物回收系统:用于回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血栓和粉碎物。
市场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市场的趋势包括: 1. 技术创新: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市场的增长。
新的产品和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
2. 外科手术替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开放性外科手术。
3. 个性化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装置正在向个性化治疗方向发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的装置和治疗方法。
市场挑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包括: 1. 高昂的费用:治疗装置的高昂价格限制了一部分患者的使用,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
2. 风险和并发症: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和血管损伤。
3. 法规限制:某些国家和地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装置的市场准入采取严格的法规和监管措施,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介入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

先 天性 心 脏 病 是小 儿 常 见 的心 脏 疾 患 ,先心 病 经 导 管介 入 诊 疗 技 术近 年 发 展迅 速 ,该 技 术较 外 科 开胸 封 堵 创 伤 小 、术 后 恢 复快 、安 全 、成功 率 高 ,对 于 一些 常 见 先心 病 可 达 到根 治 效 果 . 先 天 性 室 间 隔 缺 损 (etcl spa e c, V D vnrua etl f t S ) i r de 是 常 见 的先 天性 心 肌 病 之一 ,随着 介 入 心 脏 病 学
护理园地
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介入封堵器治疗 室间隔缺损的护理
杨从 容 ( 昆明 医学 院第二 附属 医院心胸 血 管外科 ,云 南 昆明 600) 5 11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器治疗 ;护理
[ 中图分类号]R 5 . ;R 7 . [ 6 50 5 4 3 文献标识码]A [ 6 文章编号] 10 —4 0 (o 8 B一00 0 0 3 7 6 2 o )2 4 7— 2
维普资讯
昆 明 医 学 院 学 报
2 o , (B) 0  ̄4 8 0 8 2 :4 7 0
CN 3 —1 4 lR 5 O9 /
J u n lo n n e i a i e s t o r a f Ku mi g M d c lUn v r i y
如下 .
1 临床资 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男 8
例, 1 例 ,年龄 4 4 岁 ,体重 1 ~ 2 .所 女 2 ~0 2 8 有 病 例 均 经 临床 体格 检 查 、心 电 图 、心脏 x线平 片及 彩 色 多普 勒 超声 心 动 图 (r ) 以及 部 分 经 TE 食 道 超 声 心 动 图 (E ) 确 诊 为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TE V D并 适 宜 封堵 介入 治 疗者 .r E显 示 V D直径 S r r S 为5 0 m ~1 ,其中嵴内型 1 ,左心室造影测量 m 例 室 缺 直 径 为 3~1 6mm,室 缺 上 缘 距 主 动 瓣 下 缘 0 6 m,1 例合并有膜部室间隔膨 出瘤 ,手术 ~ m 2 前所 有 病 例 均 排 除心 内膜感 染 .本 组 使 用 封 堵 器 介入治疗 ,其 中 1 V D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 , 例 S 封堵 前 行 冠 状 动脉 造 影 术排 除 冠 心 病后 再 行 封 堵 术 .本组患者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封堵器脱落 ,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及围手术期护理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及围手术期护理一、概括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同时本文将重点阐述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观察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全面了解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要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率。
1.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病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对狭窄或堵塞的血管进行扩张、疏通,达到恢复血液流通的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抢救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而在此背景下,围手术期护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更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2. 心血管疾病对全球健康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其高发率及死亡率给全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城市,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结构的改变、缺乏运动等),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发,心血管疾病的威胁愈发严重。
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而且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增加了医疗成本和社会经济负担。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发现TCD发泡试验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准确筛查出卵圆孔未闭的患者。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存在一定的关系,封堵PFO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经过封堵PFO后,部分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患者未能受益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封堵PFO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偏头痛、TCD发泡试验、卵圆孔未闭、PFO封堵、疗效分析、筛查、治疗效果、安全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不完全清楚,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有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封堵卵圆孔未闭可能成为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新思路。
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进行侵入性的心脏导管手术,而TCD发泡试验则是一种无创、简便的筛查方法,能够通过超声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是否存在PFO,为封堵PFO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近年来对PFO在偏头痛中的作用逐渐重视,不少医学研究机构开始关注PFO封堵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影响。
封堵PFO可能会减轻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封堵PFO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临床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患者,评估PFO封堵后对偏头痛的疗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FO封堵治疗偏头痛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以及对卵圆孔未闭进行封堵后对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以及封堵卵圆孔对偏头痛症状的缓解效果。
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

可行性及 安全性 ,现报道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1 手术时结果 .
15例患儿 中 12例封堵成功 ,成 功率为 0 0
9 . % ,P A最窄 径 2—8 m,平 均 ( . 25 an 71 D m 4 14 . )r 。封堵 - i 选择 2 0 05年 7月—2 1 1月在武汉亚洲心 O 2年 器置入 5 i 后行 主动 弓降部脉造影 ,5 mn 6例有微量分流 。1例 患儿封堵器释放后超声心动图提示 中等量残余分流 ,分 流性杂 音明显 ,改行外科手术 ;1 C型 P A患儿 由于 P A在主动 例 D D 脉侧成角畸形 ,封堵器置人后部分 阻碍主动脉血流 ;另 1例患 儿 P A巨大,封堵器显著牵拉 主动脉呈褶 曲畸形 。上述 2例 D 患儿造影虽无残余分 流,跨封堵器处亦无压力阶差 ,考虑封堵 器释放后可能出现医源性降主动脉缩窄 ,遂收 回封堵器而放弃
行 术 肢 伤 口制 动 及 沙袋 压 迫 ,次 日复查 血 常规 ,需 注意 血 小 板 变 化 。术 后 次 日复 查 超声 心 动 图 、胸 部 正 、侧 位 片及 心 电图 检 查 。 出院 后 1个 月 、3个 月 、半 年 、 1 返 院复 查 。 年
2 结 果
(D P A)术成功 应与于临床 ,至今 已经 2 ,临床 上取 得极 大 O年 的成 功 ,使该 方式成 为替代 外科 手术治疗 该病 的首 选治疗 方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卧床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 简 介 : 彦梅 ( 9 0 ) 女 , 刘 17 一 , 副主 任护 师 , 内科 护 士长 , 心 主要 研 究方 向为 护理管 理 。
lo o
10 0
10 0
10 0 0 O 0
10 4 0
腰 酸 背 痛
腿 酸 痛 腹 胀
0
3 3)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9 8 ( 0 2 0 — 1 5 0 10 — 6 8 2 1 )2 0 8 — 3
关键 词 : 冠状 动脉疾 病 ; 血管 封堵器 ; 血管成 形术 , 腔 , 经 经皮 冠状动 脉 ; 卧床制 动时 间 ; 适度 舒
中 图 分 类 号 : 5 14 R 4.
O
0
2 ( 4 ~ 42)
注 : 封堵器 组 比较 , < .1 与 ~P 00
行 排 尿 或需 行 导 尿 。 神 紧 张 、 虑 是指 患者 主 诉 精 焦
)
O 2
{
2 1 1
:
2 2
( (
心 在床 上 不能 自行 小 便而 不 敢 多饮 水 , 至担 心 排 甚 尿 时 穿 刺 口出 血 、鞘 管 脱 落 或 移 位 而 出现 排 尿 困 难 。 工压 迫 止血 组 中有 1 经导 尿解 决 尿潴 留 , 人 4例
ptas医学名词解释

ptas医学名词解释PTAS是指经皮经动脉腔内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with Stenting)的缩写。
PTAS是一种介入性血管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狭窄或阻塞的动脉,特别是颈动脉和脑动脉的狭窄和阻塞。
PTAS手术通过腔内操作,使用导丝和导管将支架植入在动脉狭窄或阻塞的位置上。
支架可以恢复动脉的正常血流通道,减轻或消除血管阻塞所引起的症状,避免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PTAS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在血管内插入导丝和导管、扩张狭窄部位以及植入支架时都可以通过X射线或血管造影实时监视。
PTAS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颈动脉和脑动脉狭窄的方法。
它可以改善血液供应,减少症状,降低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PTAS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PTAS手术适用于一些特定的疾病和病情,如: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狭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动脉狭窄等。
医生在决定是否进行PTAS手术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年龄、病史、健康状况等。
PTAS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术后可能会出现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血管损伤、出血等一些并发症。
因此,在手术前患者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总的来说,PTAS是一种介入性血管手术,用于治疗颈动脉和脑动脉狭窄和阻塞。
它通过植入支架来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改善症状,降低脑卒中风险。
PTAS手术安全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冠状动脉左室瘘的经皮介入封堵治疗

冠状动脉左室瘘的经皮介入封堵治疗Xu Liang;Wang Wei;Xu Zhongying;Jin Jinglin;Li Xiaofeng;Zheng Kai;Wang Xiang;Zhang Gejun;Hu Haibo;Pan Xiangbin【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左室瘘(CALVF)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就诊的4例CALVF患者,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0~37岁,平均(30. 0 ± 7. 3)岁.通过体格检查、胸部X 线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对其CALVF进行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左室瘘封堵术.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等6~12个月. 结果 4例患者中累及右冠状动脉3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1例,远端均与左心室交通,且均可见粗大迂曲瘘管,瘘管最宽直径18 ~40 mm,平均(26. 5 ± 10. 0)mm.瘘口直径7~19 mm,平均(12. 0 ± 5. 1)mm. 4例患者均建立右肱动脉和右股动脉通道,经股动脉置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对CALVF进行封堵治疗,成功率100% .随访6~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于瘘管和瘘口粗大的CALVF患者,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瘘封堵术安全、有效.%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s and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al closure for coronary artery left ventricular fistula (CALVF).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7 to January 2018, 4 CALVF patients, male 3, female 1, aged 20-37 years, average age (30. 0 ± 7. 3) years were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occlusion. Postoperative follow-up echocardiography,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for 6 to 12 months. Results Among these 4 patients, 3 cases were right coronary artery left ventricular fistula, the other one was left circumflex left ventricular fistula. All the fistulas were wide and tortuous. The diameter of the fistulas was from 18 mm to 40 mm, average(26. 5 ± 10. 0) mm. The diameter of the fistula orifice was from 7 mm to 19 mm, average (12. 0 ± 5. 1) mm. Before occlusion, we establish the loop from right femoral artery to right brachial artery. All the CALVF were occluded by using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 PDA) occluders. Technical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 There was no residual shunt and serious complication during follow-up. Conclusion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via femoral artery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CALVF patients with large fistula and fistula orifice.【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年(卷),期】2019(024)002【总页数】4页(P125-128)【关键词】冠状动脉左室瘘;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瘘管;瘘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作者】Xu Liang;Wang Wei;Xu Zhongying;Jin Jinglin;Li Xiaofeng;Zheng Kai;Wang Xiang;Zhang Gejun;Hu Haibo;Pan Xiangbin【作者单位】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enter,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di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正文语种】中文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指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与右侧心腔、冠状静脉或冠状静脉窦、肺动脉干及左侧心腔相连的畸形。
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 键词]血管封堵器 ; 关 血管 成 形 术 ; 状 动 脉 造 影 冠
S f t n fe t e e so o r n o u e De ie Ap l d t a in s Un e g i g CAG n  ̄ r P LI Na a e y a d E f c i n s f Bo me a g Cls r vc p i o P t t d r o n v e e a d o CI n。ZU a —i Xi o ln.LJ
h pa i ( e rn LW M H ) gr p. Thehe o t sa s c s r t ou m s a i uc es a e,he o t sa tm e,m a a e s e tm e,de c w eltme,c pl a i a e m s a i i nu lpr s ur i vie d l i om i ton r t c a d tm e t m bulton w ih e c h f t o g o s n i oa a i t a h ot ero w r up we e c p e .Re u t h e rn gr up a d LW M H oup b h h d hi r om ar d s ls T e h pa i o n gr ot a gh
r l c s n g me tS se a e sMa a e n y tm)a pid t ain su d r on o o a y a go r p y ( Ac p l o p t t n eg ig c rn r n iga h CAG)a d o ec tn o s c rn r ne — e e n / rp ru a e u o o a y itr
介入治疗入路与止血

介入治疗入路与止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介入治疗是指通过穿刺或导管插入体内,采用各种技术进行诊断或治疗的一种方法。
介入治疗可以不用开刀,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恢复时间,并且有更小的创伤、更少的并发症和更高的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不同的介入治疗入路和止血方法。
入路的选择在介入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治疗入路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入路有经皮穿刺、经血管穿刺、经导管穿刺等。
经皮穿刺经皮穿刺是指从皮肤上穿刺进入体内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创伤小、不需要麻醉,因而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由于经皮穿刺直接穿过皮肤,存在着较高的感染风险。
因此,在进行经皮穿刺前,要注意消毒、无菌等操作。
经血管穿刺经血管穿刺是通过穿刺血管进入体内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血管直径较大、血管位置明显的部位。
经血管穿刺的优点是创伤较小、无需开放局部组织,但也有其缺点,如血管损伤、出血等。
经导管穿刺经导管穿刺是通过经皮或经血管的方法将导管置入体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通过导管进入到治疗部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创伤小、控制比较容易,但是导管的选择和操作也需要经验和技巧。
止血方法在介入治疗中,由于穿刺操作可能导致出血,因此,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手压止血法、止血带、药物止血等。
手压止血法手压止血法是指用手指直接对穿刺部位施压,使血管闭合,减少出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较小的出血情况。
但是,手压时间过长会使血管受到压迫,导致负面影响。
止血带止血带是一种通过包扎四肢的方法,来迫使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起到止血的作用。
止血带操作简单,但是,过久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肌肉坏死等严重后果。
药物止血药物止血是通过药物的作用,使血液凝固以阻断血管,起到止血的作用。
药物止血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但需要注意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
介入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是治疗入路的选择和止血方法的应用都需要注意实际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
什么是“介入治疗”?哪些病适合介入治疗

什么是“介入治疗”?哪些病适合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也称为介入性治疗,是一种以非手术方式通过导管或穿刺技术进入体内,利用影像引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介入治疗的优势有哪些1. 创伤小: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介入治疗通常只需要小切口或穿刺口,使患者的创伤更小。
这意味着术后的疼痛更轻、恢复时间更短,并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 快速恢复:由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介入治疗患者通常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许多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后不久就可以出院,并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康复过程。
3. 高效性:介入治疗常常可以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并为许多疾病提供了更可行的治疗选择。
对于许多疾病,介入治疗可以提供同样或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了手术所带来的孤立风险。
4. 准确性:通过使用影像引导技术,如X射线、CT、MRI等,介入治疗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和目标治疗区域。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精细地进行操作,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组织和器官。
二、介入治疗的局限性1. 适应症限制: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进行介入治疗。
有些疾病可能需要开放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治疗。
此外,某些情况下,患者的身体状况或其他因素可能不适合接受介入治疗。
2. 高度专业化:介入治疗需要由专门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生和技术团队执行。
这种高度专业化使得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受到医疗资源和专业人员的限制。
在某些地区可能缺乏专业的介入放射科医生和设备。
3. 操作风险:介入治疗虽然创伤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此外,对于某些复杂疾病和治疗方法,可能需要更加复杂的操作技术和更高的风险才能实施。
三、哪些疾病适合使用介入治疗1. 神经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通过导管或穿刺技术将医疗器械引入神经血管系统,以减缓、控制或消除疾病。
213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的观察与护理

Nov,2011 Vo1.23 FH M No.21
堵器 的 目地 、方法 、效 果及 与 人工 压迫 止 血 比较 的 优 橡胶手套 、无菌纱布垫 。拔 除动脉鞘管后人 工压迫
点 ,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并请 已植人封堵器 、效果满 20~30分 钟 ,用 无 菌 纱 布 垫 覆 盖 穿 刺 点 ,然 后 采 用
徒手压迫止血 ,最后包扎并嘱患者继续卧床 l2~24 3.1 术前 护 理
h。
3.1.1 心理 护 理 向 患者 及 家 属 详 细说 明植 入 封
2728
2011年 11月 第 23卷 上 半 月 第 21期
中 国 民 康 医 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g Health
意的患者与其交流 ,使其增强治疗信心 ,以乐观的心 弹力绷 带加 压 包 扎 ,并 用 1 kg盐 袋 局 部 压 迫 ,嘱患
态 接受 治疗 ,取得 术 中 良好 的配合 。
者术侧肢体绝对制动 6~8 h,卧床休息 12~24 h,同
3.1.2 常规 护理 完 善术 前 相关 检 查 、训 练床 上 排 时密切 观察 并 发 症 情 况 。在 本 组 215例 患 者 中 ,在
血 管并 发症 。
【关键词 】 冠心病介入术;血管封堵器;护理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1.21.060
中图分类号 : R475.5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672—0369(2011)21—2728—02
经皮 股动 脉穿 刺是 冠心 病介 入诊 断 和治 疗 最 常 1.3 统计 学方 法 采 用 SPSS 11.5统计 软 件 分 析 ,
心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的定义

心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的定义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治疗心血管疾病,医学界广泛应用了心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
本文将详细探讨心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级标题1:定义心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是指通过导管介入的方式,在体内进行心血管系统的诊断、治疗或病变修复的医疗器械。
它可以通过血管等自然腔道或者经皮穿刺途径进入体内,对心血管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级标题1:分类心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主要分为诊断型和治疗型两大类。
三级标题1:诊断型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诊断型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帮助医生对心血管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
•血管造影剂:通过向患者的血管内注射特定的造影剂,可以在X光或者其他放射性成像技术下,观察和评估血管的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级标题2:治疗型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治疗型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对心血管病变进行治疗和修复。
•支架:心血管支架是一种金属网状结构,通过导丝送入血管内,然后膨胀使支架展开,以解决血管狭窄问题,保持血管的通畅性。
•植入物:例如人工心脏瓣膜,可以通过导管插入体内,取代原有的病变或损坏的心脏瓣膜,从而恢复心脏功能。
•封堵器:通过插入体内,可以封堵心血管系统中的异常通道,如心房间隔缺损等。
二级标题2:应用心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级标题1: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表现为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确定病变位置和程度,冠状动脉支架可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治疗冠心病。
三级标题2: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病变是心脏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通过心脏造影和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术可以修复或替换病变的心脏瓣膜,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三级标题3: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大脑和脊髓等部位。
通过介入手术,可以将导管送入到血管瘤内,进行栓塞治疗,阻断异常扩张的血管,达到治疗效果。
两种血管闭合装置比较

两种⾎管闭合装置⽐较虽然⽬前冠脉介⼊⼤部分采⽤桡动脉途径,但股动脉途径仍然是冠脉介⼊经典且不可或缺的途径。
⽽且对于外周动脉介⼊⼿术,90%以上都是股动脉途径。
⽽股动脉穿刺点的⽌⾎⼀直是困扰临床多年的问题,⽽且穿刺点的并发症也是动脉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
传统⼈⼯压迫不仅耗时费⼒,还⼤⼤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卧床时间及穿刺并发症发⽣的风险。
随着技术发展,在有了新型⾎管闭合装置以后,动脉穿刺点的⽌⾎问题已不在是困扰介⼊医护⼈员的难题。
尤其是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平卧制动的患者来说,使⽤动脉⾎管⽌⾎装置后,可⼤⼤减少术后卧床时动的时间。
按结构和操作⽅式的不同,⾎管闭合装置⼤概分为三类。
1. 促凝类:通过胶原、合成PGA的促凝材料激活凝⾎,促进⾎栓形成,从⽽封闭⾎管穿刺点打到⽌⾎的⽬的,如⾎管封堵器2. 缝线类:通过缝线缝合穿刺点⾎管⽌⾎,如⾎管缝合器3. 钉/夹类:通过镍钛合⾦⾎管钉/夹闭合⾎管穿刺点⽌⾎那么今天我们来介绍⼀下我们科室常⽤的两种⾎管闭合装置,⾎管封堵器( Exoseal)和⾎管缝合器(Proglide)。
--(为避免⼴告嫌疑,我这⾥只说产品名称⽽不提品牌了)01⼀.⾎管封堵器(Exoseal)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适应症:1. 适合直径⼤于5mm的⾎管的封堵,临床常见股动脉,腘动脉等2. 5F封堵器适⽤于5F鞘的封堵⽌⾎,同理6F及7F,但实际使⽤中7F亦可⽤于8F鞘的⽌⾎。
注意事项:1. 所⽤的动脉鞘长度必须⼩于12cm(建议选择长度为 10-12cm的⾎管鞘)2. 穿刺点必须选择在股动脉分叉5mm以上3.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操作,⾎管⽌⾎情况的好坏与操作的规范程度正相关优势:1. 相较于传统的⼿⼯按压,⽌⾎时间及下床时间均明显缩短。
2. 相较于⾎管缝合器,⾎管封堵器操作更简单,按压时间更短。
3. 此⾎管封堵装置为⾎管外封堵,材料可吸收,对⾎管影响较⼩。
不⾜:最⼤只能封堵8F的⾎管鞘,对于⼤于8F 的⾎管鞘不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症和禁忌症

介入治疗指征
1、 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 效方法之一。 2、 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 高危患者主要包括:(1)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
并发症
1、冠状动脉痉挛:在冠脉造影或介入过程中,冠状动脉局部或弥漫的持续性收缩造 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可无明显症状,也可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如胸痛、心肌 梗死、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发生时可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或钙拮抗剂。 2、冠状动脉穿孔:比较罕见,但危害较大。表现为造影剂外渗至心包内,严重时可 导致心包积血、心包压塞。大多数冠脉穿孔与介入操作有关。 3、冠脉夹层:多见于球囊预扩张病变时,是导致冠脉急性闭塞的主要原因。表现为 造影可见的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外造影剂滞留或可见内膜片。 4、冠状动脉急性闭塞:PCI时或PCI后冠脉血流发生阻滞或减慢。 5、支架内血栓形成:为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分为急性血栓形成(术后24小时 内)、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后24小时-30天)、晚期血栓形成(术后30天-1年)和极 晚期血栓形成(术后1年以上)。
介入路径
1、股动脉路径: 股动脉→腹主动脉→降动脉→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口 优点:股动脉比较粗大,穿刺成功率高。 缺点:术后卧床时间长,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出血、 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和腹膜后血肿等。 2、桡动脉路径: 桡动脉→肱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升动脉→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口(主要) 优点:术后压迫时间短,无需卧床,患者不适感较股动脉路径轻,而且并发症较少,因此 逐渐成为目前PCI治疗的首选路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观察

rdo rp ya d eh c r i rp y Re l : h c ncl u c s t wa 8 6 . jr o l ainwa ada r— a i a h n c o ado a h . s t T et h a s ce s a e s . Mao mpi t s r i t a g g us e i r 9 c c o c ca p n d ai t n dma r o l a i t s1 4 .I ~ 9 7 . ± 1 . ) n h o o - p p t n sw t o a ei 1p t n ,a j mpi t n r ewa . n e o c c o a n 6 3( 3 8 3 2 mo t s l w u , ai t i fl e h
Clnia i c lAnay i n a s at trCl s e o ti S pt f c y Do e tcO c l d r:I em e ae an lsso Tr n c hee our fA r M e alDe e tb m s i c u e ntr dit d Lon -e m - g t r Re s is u t
t e o d Ho pi l Ga s o i c 3 0 0 y S c n s t , n uPr v n e 7 0 3 a
A S R C be t e T v laete mme it a dln -em l i l f cie e s f rn c tee t a sp a d fc B T A T O jci : o e a t h v u i d e n g tr c n c f t n s a sa h tr r l e tl ee t a o i ae e v ot a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血管封堵器在介入治疗中的优点(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经皮血管封堵器;介入治疗;优点
目前,介入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特点是创伤小、伤口愈合快, 大大减少了病人的身心痛苦。
但介入治疗术后要求患者术肢平卧制动
24h,绷带加压包扎,随着卧床和制动时间的延长,常出现腰酸背痛等不适症状。
而经皮血管封堵器是一种用于血管封闭的新型止血可吸收装置,术后患者平卧制动4h,即可在床上适当活动[1],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我科从2006年用经皮血管封堵器进行伤口止血后,明显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感,提高了其舒适度。
1临床资料
2007年6月一2008年12月,收集病例90例,根据术后是否用血管封堵器止血,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
应用血管封堵器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35〜60岁;未用血管封堵器组:男38 例, 女7例,年龄40〜70岁。
应用血管封堵器组的患者,手术操作完后放置血管封堵器用无菌纱布覆盖,无须加压包扎。
卧床4〜6h后可下床活动,在床上可侧卧或平卧。
未用血管封堵器的患者,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加压股动脉穿刺点20〜30min后,覆盖15块左右无菌纱布,再用弹力绷带加
压包扎,术侧肢体平卧制动24h。
结果应用血管封堵器组患者4〜6h便可下床活动,无腰背酸软和排尿困难等[2]。
未用血管封堵器组患者均有腰酸背痛,12例患者有尿潴留发生。
2讨论
经皮血管封堵器由锚泊装置和递送装置组成,其中锚泊装置包括
3个可吸收组成,即丙交酯和乙交酯构成的可在血管内展开的锚,覆盖于血管外壁的明胶海绵及一段可吸收缝线,在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完成后置入,使管腔内侧壁的锚和外侧的明胶海绵夹住并紧贴管壁,从而牢牢封闭股动脉穿刺点伤口,达到止血处理,缩短卧床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3],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3优点
3.1体位不适的改善传统加压包扎的方法常要求患肢制动24h,而长时间卧床会造成患者腰酸背痛、身心疲惫、腹胀、烦躁等,用血管封堵器的病人术后平卧4〜6h后就能在床上适当活动,大大缩短了患者肢体制动的时间,有效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2减少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介入治疗大多需穿刺股动脉来完成,若术后对穿刺局部加压止血不当,会导致淤青、疼痛、血肿及假性动脉瘤等股动脉并发症的发生[4]。
而血管封堵器则基本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因血管封堵器能紧密地缝合于伤口处并能快速止血,使其减少伤口出血的可能性,也避免造成股动脉并发症的发
3.3减少迷走反射的发生发生迷走反射的原因多为拔除鞘管对血管
的刺激、局部效果不佳或病人的精神状态等[5],而血管封堵器一般在介入治疗术后立即拔管,这样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精神紧张及局麻效果不佳等情况,从而减少了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3.4防止血栓的形成传统的加压包扎要求术侧肢体制动24h,长时间不能自主活动容易导致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肢体麻木、皮肤颜色及温度的改变而致血栓形成,而用了血管封堵器的病人由于缩短了卧床时间,从而减少了血栓形成。
3.5减少感染的可能性传统的加压包扎长时间平卧位,肢体制动所致排尿姿势的改变及患者担心穿刺处出血而造成排尿困难而行其导尿术,但导尿容易发生感染,而血管封堵器缩短了卧床时间,患者能自行排尿,从而避免感染发生。
4总结
介入治疗术后穿刺血管的止血是影响手术和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临床观察也显示经皮血管封堵器使用安全、有效、止血效果好。
因此,介入治疗应用血管封堵器缩短了患肢制动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平均住院日,从而节省了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胡向荣,何华英.5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管封堵器应用
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 : 189-190.
2韩艳萍.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患者舒适度的
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1) : 9.
3任亚娟,丁守良,英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的临床疗效.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4) : 341.
4李保华.简易加压装置在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 : 17.
5刘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出血的发生及相
关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 :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