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药炮制减毒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论文题目 (4)
中文摘要 (4)
关键词 (4)
1、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 (4)
1.1单纯毒性成分的作用 (4)
1.2.有效成分的毒性作用 (4)
2、有毒中药炮制的目的 (5)
3、有毒中药减毒炮制原理 (5)
3.1. 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 (5)
3.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 (5)
3.2.1 净制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 (5)
3.2.2 特殊的炮制工艺减少毒性成分含量 (6)
3.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 (6)
3.4. 除去非有效的水溶性毒性成分 (7)
3.5 破坏部分酶,以防止有效成分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毒性物质 (7)
3.6 破坏毒性成分结构,使之失去活性 (7)
4、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 (7)
4.1加热去毒 (7)
4.2 水浸泡去毒 (8)
4.3 加辅料去毒 (8)
4.3.1甘草的解毒作用 (9)
4.3.2白矾的解毒作用 (9)
4.3.4豆腐的解毒作用 (9)
4.3.3醋的解毒作用 (9)
4.4 压油制霜去毒 (9)
4.4 压油制霜去毒 (9)
4.5直接去除毒性部分 (9)
5、炮制减毒存在的问题 (10)
5.1毒性药物划分标准 (10)
5.2毒性成分与有效成分 (10)
5.3炮制过程的标准化 (11)
5.4有毒中药的流通 (11)
5.5有毒中药的药理学研究 (11)
6、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2)
6.1尽快制定相关的毒性等级标准 (12)
6.2 规范各地的炮制方法 (12)
6.3 探索可控的可批量化的有效炮制方法 (12)
6.4 有毒中药减毒整套方案的制定 (13)
7、致谢 (13)
8、参考文献 (14)
有毒中药炮制减毒综述
郭天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药学专业2009级09406043)摘要本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炮制目的、炮制原理、炮制方法、炮制减毒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加以进行总结思考。着重总结有毒中药的炮制原理及方法,反思现有的炮制减毒上的问题与困境,力图通过本文进一步促进炮制学在此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有毒中药炮制减毒毒性机理炮制目的炮制方法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然而“是药三分毒” ,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斑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而引起人体功能起失调,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炮制目的就是使药物经过炮制后,药理改变,治疗效果增加、消除药物毒性、副作用,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有毒中药只有炮制“适中”,才能在降低毒性中药的同时保证药效。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中药加工技术,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1]。以下本文将就毒性中药的毒性机理、炮制目的、炮制原理、炮制方法、炮制减毒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别加以论述。
1.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
1.1.单纯毒性成分的作用
有些中药中存在不具备明显功效的毒性部位或单一毒性成分,会引起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和脏器、器官的功能或形态方面的损害。通过对这类中药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产生毒性的部位和成分,制定相应的炮制措施,力求降低此成分的含量,以便解决其毒性问题。例如: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等均去头尾,斑蝥、红娘子、青娘子均去头足翅等,以减毒或者除去非药用部位。如蕲蛇的头部有毒,除去头部入药能消除毒性。芫花生品有毒是由于其所含有的芫花酯甲,该成分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通过醋制则可以降低该成分的含量可达到减毒的目的[2]。
1.2.有效成分的毒性作用
古代医书中认为毒是与中药治疗作用密切相关的特征性内涵,毒与药是相同的;毒是药物的代称,因为毒反应了中药的偏性和致病功能。对于不少毒性中药
而言,其有毒成分往往是其发挥功效的有效成分,如斑蝥含斑蝥素、蚁酸、蜡质、脂肪酸等成分,而斑蟊素是斑蝥体内的有毒成分,也是抗癌的有效物质,可以抑制癌细胞核酸代谢,彻底杀死癌细胞。马钱子具有散血热、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士的宁、马钱子碱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临床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疗效确切[3]。
2.有毒中药炮制的目的
毒性药物炮制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简单的说,就是要减低或转变毒性成分。许多中药材的毒性成分,同时又是有效成分,炮制的目的是使这些既有毒又有效的成分,控制到一个相当的量,用于临床安全有效,例如:炮制马钱子,主要目的是降低士的宁的含量,并使之酥脆,便于入丸散。《中国药典》的规定也是主要以士的宁的含量来控制生药的含量,使毒性成分含量降低。例如:川乌的浸漂,主要成分乌头碱生成次乌头碱和乌头原碱,同样具有祛风湿镇痛的作用,但毒性降低[4]。
3.有毒中药减毒炮制原理
3.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
采取一定的炮制工艺,使中药中所含有的有毒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或者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以降低甚至消除其毒性作用。例如川乌中所含主要毒性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乌头原碱、次乌头碱),通过对川乌进行煮制,使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易被水解或分解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失去一份子的乙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毒性降低为双酯型生物碱的1/200~1/4000,在进一步水解,使C1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失去一份子的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碱,其毒性仅为双酯型乌头碱的1/2000~1/4000。另一个原因则有可能是炮制过程中脂肪酰基取代了C8位上的乙酰基,生成了酯碱,从而减低了毒性[5]。
3.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
3.2.1 净制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
采用净制的方法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而达到去毒的目的,如去心以减毒:《雷公炮之论》载:远志,“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麦冬,宋代《重修政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