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
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
![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914757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8.png)
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共含13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我想,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让你记忆深刻的。
这两天董事长三番五次强调“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坦率地说,一开始也只是当一篇普通的文章阅读,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文章的意义和内涵。
今天董事长又把那篇文章拿出来说事,而且在高管会上特意提出来,感觉有必要再次详细阅读。
再次深入地读,感觉意境已非当时的粗读。
《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在19,发表在《新生活杂志第二期》的一篇文章,文章语言朴实无华,讲述的几件事情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治病等,这些非常生活化的事情,人人经历,人人都明白,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然而,我并不只是佩服胡适先生在那个年代能写出这样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而是他用一篇文章让我理解到正是我们在平常工作中处事马虎草率、不肯认真负责的“差不多”处世态度,造成了现实工作中结果和初衷的谬之千里。
今天,《差不多先生传》已发表近1,而胡适先生看到的民族弱点却无根本性改变,前两年发生的日本“马桶盖”、德国“锅和刀”的抢购事实,时时不断刺痛着我们这些理应承担责任者的心窝。
难道中华民族真的就是劣等民族吗?做事认真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一段时期内,一个民族的多数人都认同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当下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那么多人认同或者自觉地与“差不多”交朋友,这就形成了我们在各行各业中国独有的“差不多”文化,而“差不多”文化正是创造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的天敌。
个人认为,《差不多先生传》这样的文章就应该收入到小学生课本中,从小批判这种价值观,对逐步改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遗憾的是,我读《差不多先生传》已是成年参加工作之后,或许是因为自身自律性比较严格的原因,并没有过多的切身体会。
《对弈江山》这部鸿篇巨著,是作者花费二十三年匠心编著,里面拥有许多详实的珍贵历史资料,而且大多属于首次披露。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4a5e5e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8.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1这篇文章描述的差不多先生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差不多先生的样子和你我都差不多,凡事不是很计较,做事不是很严谨。
故事中的差不多先生认为山西和陕西差不多,红糖和白糖差不多,十字和千字差不多,最后就连给动物看病的汪医生他也认为和给人看病的王医生差不多,最终造成自己一命呜呼,临终时仍然没有悔悟,还说道: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何必那么认真呢?更可笑的是在他死后,居然有很多人视差不多先生为导师。
其实这篇文章说的就是那些干事马马虎虎,做事不肯认真的人,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有过和差不多先生一样的经历。
记得我在退火炉岗位上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因为疏忽大意,将一卷退火温度应该设为840度的汽车外板,按照820度给生产了。
这件事被作业长知道后,他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告诉我这样的产品如果送到客户手中,极易引起冲压开裂,造成产品质量异议。
当时我还有点不服气,认为800多度的工艺温度只低了20度,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第二天作业长,将检化验中心的检验报告给我看,因为我的疏忽那一卷钢果然性能不合,看到我无话可说,作业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干事情一定要细一点,再细一点!这样的话,我一直记到了今天,每当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我总会告诉自己,我可以再细一点,再认真一点。
同样的事情在我同事的身上也发生过,当时在生产汽车结构板,其中有一卷要更换其他品种的防锈油,他嫌来回切换油品比较麻烦,就准备不更换了。
我发现后让他立即更换,他不高兴的说,都是防锈油应该差不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让我不要太较真,于是我就将自己的例子说给了他听,并告诉他:既然每道工序都制定了工艺标准,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按照标准化进行操作,如果我们对待产品的品质不较真,总有一天市场会较真的将我们抛弃。
差不多先生传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差不多先生传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fcaa78bd63186bdebbc28.png)
差不多先生传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差不多先生传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WTT精心整理的差不多先生传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差不多先生传的读后感1今天,我看了课本《差不多先生传》,这篇文章后感触颇深。
文中的“差不多先生”是个做事随便,不讲细节的人。
“差不多先生”经常会把“十”写成“千”,把“陕西”说成“山西”,他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凡是差不多就好,何必太精明呢?”看到这里,使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件事。
这是一个周末,妈妈带我去超市买电饭锅。
不一会儿,我们挑好了电饭锅。
售货员阿姨拿一个没有开封的电饭锅放到我跟前,对我说,“你看看吧。
”妈妈说“你看吧!我去付钱”售货员阿姨帮我把包装打开,提出了电饭锅,我只是你简单的看一眼,心里说:没错,是我们挑好的那一种,新的不会有什么问题,差不多就行了。
阿姨就把电饭锅放回包装箱内。
我们拿着它,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晚上,妈妈拿出电饭锅,把米淘好,放进了电饭锅中。
忽然,妈妈的目光定在了一点,“咦,怎么了”我奇怪的问,“你来瞧瞧,这是什么?”我过去一看,原来,电饭锅的外壳上,有一道明显的撞击的痕迹,足有碗口般大小。
我太粗心了,这么大的痕迹居然没有看到!正是这“差不多”的念头,使我吃了一次亏。
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我怎么也应该改改这马马虎虎的`毛病了吧?可是,我怎么还是改不掉这毛病呢?差不多先生传的读后感2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总是把“差不多”奉为自己的行事法则,认为这是豁达、随和,随遇而安,这种人生态度值得赞赏?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因为差不多最终一命呜呼。
“作为一名特钢人,我们赞赏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但这绝对不是以“差不多”作为行事法则所能达到的。
试想一下:在产品管控参数中我们一句“差不多”,结果出现废品无数,这时谁能做到随此遇而安?在设备隐患的排查中我们一句“差不多”,小隐患酿成了大事故,这时又有谁能随此遇而安?更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一句“差不多”,引发多米诺效应,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时还怎么能够随此遇而安?以“差不多”做为行事准则,不管是在工作中还在生活中,都会为我们埋下可怕的不定时炸弹,使我们粉身碎骨,怎么还能够随遇而安?我们盼望能随遇而安,这“遇”就一定不能是由“差不多”行为而带来的境遇。
2024最新-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最新6篇)
![2024最新-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fabe7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0.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最新6篇)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6篇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
差不多先生传篇一差不多先生传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
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
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
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
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河北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
先生说,“错了。
是山西,不是陕西。
”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
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
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
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
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
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
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
“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
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
《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精选24篇)
![《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精选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c1f83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6.png)
《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精选2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篇1看过胡适《差不多先生传》的朋友都知道,“差不多先生”奉行的是“凡事差不多、不必太计较”的工作原则。
然而正是这个工作原则使这位“差不多先生”的性命断送在一个兽医之手!结局很悲催。
其实现实中的“差不多先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考核不认真,差不多就行;工作不求过硬只求过得去,对人对己差不多就行了。
结果工作没有成效,原地踏步,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细节即能成事也能毁事!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船刚升空就发生了爆炸,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罹难。
调查的结果是因一个O型密封圈在低温下失效所致。
失效的密封圈使炽热的气体点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
尽管在发射前夕有些工程师警告不要在冷天发射,但是由于发射已被推迟了五次,所以警告未能引起重视。
这次事件是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一些人员对于技术人员的建议敷衍了事,结果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元,并使航天飞机停飞近三年。
正是这种“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差不多心态”酿成了这场悲剧。
反观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存在这种“差不多态度”。
比如:学习态度差不多,仅仅了解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一些制度、办法,对于其它方面主动了解的较少。
而“差不多”态度导致“差不多”问题出现后,往往我们首先会抱怨为什么同事总是这么“较真”,为什么领导总是在挑毛病刁难自己。
细节决定成败,责任重于一切。
我们的古人提倡: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事实上,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只是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必不可少的基础。
《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通用6篇)
![《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10e9e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6.png)
《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通用6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差不多先生传》优秀读后感1看过胡适《差不多先生传》的朋友都知道,“差不多先生”奉行的是“凡事差不多、不必太计较”的工作原则。
然而正是这个工作原则使这位“差不多先生”的性命断送在一个兽医之手!结局很悲催。
其实现实中的“差不多先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考核不认真,差不多就行;工作不求过硬只求过得去,对人对己差不多就行了。
结果工作没有成效,原地踏步,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细节即能成事也能毁事!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船刚升空就发生了爆炸,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罹难。
调查的结果是因一个O型密封圈在低温下失效所致。
失效的密封圈使炽热的气体点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
尽管在发射前夕有些工程师警告不要在冷天发射,但是由于发射已被推迟了五次,所以警告未能引起重视。
这次事件是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一些人员对于技术人员的建议敷衍了事,结果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元,并使航天飞机停飞近三年。
正是这种“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差不多心态”酿成了这场悲剧。
反观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存在这种“差不多态度”。
比如:学习态度差不多,仅仅了解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一些制度、办法,对于其它方面主动了解的较少。
而“差不多”态度导致“差不多”问题出现后,往往我们首先会抱怨为什么同事总是这么“较真”,为什么领导总是在挑毛病刁难自己。
细节决定成败,责任重于一切。
我们的古人提倡: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事实上,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只是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必不可少的基础。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960348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d.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读了《差不多先生传》这篇文章,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感触颇多。
文章里的差不多先生,真是让我又好气又好笑。
他做什么事儿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从白糖和红糖差不多,到陕西和山西差不多,再到活人和死人也差不多。
这种凡事“差不多”的态度,看似轻松随意,实则暗藏危机。
这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就叫他小李吧。
小李这人啊,其他方面都不错,就是在对待一些事情的态度上,和差不多先生有得一拼。
有一次,我们约好了一起去爬山。
那天早上,我早早地就起床收拾好了背包,带好了水、食物、防晒霜这些必备的东西。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在约定的地点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小李的身影。
我给他打电话,电话那头的他还慢悠悠地说:“哎呀,差不多了,差不多了,我马上就到。
”结果,我又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他才气喘吁吁地跑来。
我一看他,背包松松垮垮地挎在肩上,水就带了一瓶,吃的东西也没多少。
我问他怎么准备得这么不充分,他还满不在乎地说:“爬山嘛,差不多就行了,能上去就行。
”我们开始爬山了,一开始还挺顺利的。
可是爬到一半的时候,太阳越来越大,晒得我们汗流浃背。
我因为涂了防晒霜,还好一些,小李就惨了,他没好好做防晒措施,脸被晒得通红。
他一边擦汗一边抱怨:“哎呀,早知道多涂点防晒霜了,差不多涂了点,没想到这么晒。
”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大家都又累又饿。
我从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丰富食物和水,美美地补充了一下能量。
小李呢,看着我吃,自己只能小口小口地喝着那一瓶所剩不多的水,吃着那一点点零食,嘴里还嘟囔着:“唉,我准备的食物和水也差不多够了,谁知道这么消耗体力。
”下山的时候,小李因为又饿又累,脚步都有些虚浮了。
一个不小心,他还崴了脚。
我赶紧过去扶他,问他怎么样。
他咬着牙说:“应该差不多没事,还能走。
”我看着他一瘸一拐的样子,心里真是又好气又无奈。
最后,我们结束了这次爬山之旅。
回到家后,小李因为晒伤和崴脚,难受了好几天。
他这才意识到,做事情不能总是差不多,差不多的态度往往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
![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283e199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c.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篇1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态度分为两种: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另一种是不认真、消极的态度。
秉持认真、积极态度的人,具有强烈事业感和责任心,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来做,能够在工作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尽最大努力去做到最好;做事不认真的人,把工作当做一种负担,想着以最快的时间去完成任务,早点交差,不管质量好坏。
久而久之,做事认真、积极的人,工作能力提升快,进步也快,更容易成功;反之,做事不认真、消极的人,很难有所建树。
在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
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
”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态度决定高度,仅仅十年的时间,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是态度!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
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其人生目标必然高远;有了高远的目标,必然会为之努力。
有努力必有回报。
第一个工人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是郁闷的,想的都是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都是满肚子怨气。
第二个工人要比第一个工人心态好,尽管也是在砌墙,但他却把这堵墙当作一栋楼房来建,心里想的是如何将楼房建设得更好。
第三个工人心态最好,工作那么辛苦,他还那么自信那么专注。
人最可贵的就是“认真”二字,第三个工人把砌墙这样的小事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看待,十年后成为老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做事认真的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出再失误,就会有一种愧疚感、羞耻感;做事不认真的人,都不同程度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对任何事都无所谓,表面是看得开、放得下、不计较,实质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差不多先生心得体会
![差不多先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1c88ea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9.png)
差不多先生心得体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的话语,也会遇到很多“差不多先生”。
读完《差不多先生传》这篇文章后,我对“差不多”的态度有了更深的思考。
差不多先生,似乎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人物。
他做事情总是马马虎虎,觉得差不多就好,不必太较真。
比如记账的时候,“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反正差不多嘛。
在他的世界里,凡事只要差不多,能过得去,就心满意足。
这种“差不多”的心态,在一开始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生活中有些事情或许不需要做到尽善尽美。
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差不多”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害。
“差不多”会让我们失去对细节的关注。
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就在于细节。
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可能会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就像建筑工人在建造房屋时,如果觉得差不多就行,不严格按照标准施工,那么这座房子可能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它还会让我们失去追求卓越的动力。
当我们习惯了差不多,就不会再努力去做到最好,也就难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比如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总是觉得差不多懂了就行,不去深入探究,那么成绩就很难有大的提高。
“差不多”更会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工作中,如果抱着差不多的态度,就容易出现错误和疏漏,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
而且,这种低质量的工作成果也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回想自己的经历,我也曾经有过“差不多”的时候。
比如做作业,有时候为了尽快完成,答案写得潦潦草草,觉得老师能看懂就行。
结果,因为一些小错误,被老师批评,自己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再比如参加活动,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到了活动现场,就手忙脚乱,影响了整个活动的效果。
从这些经历中,我深刻认识到“差不多”是不行的。
我们应该摒弃这种心态,树立起追求精确、追求完美的态度。
要做到不做“差不多先生”,首先要有严谨认真的精神。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用心去对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2ea4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1.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读完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我感触颇深。
这篇文章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凡事都追求“差不多”的人物形象,却在不经意间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
差不多先生的人生,仿佛是一场混乱的闹剧。
他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从红糖和白糖的混淆,到陕西和山西的错认,再到工作中的敷衍了事,最终因为自己那“差不多”的观念,丢了性命。
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却让人在笑过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没有遇到过或者自己就是“差不多先生”呢?对待工作,觉得完成得差不多就好,不去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效率;对待学习,觉得成绩差不多就行,没有全力以赴去掌握知识;对待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也总是抱着差不多的态度,忽略了那些可能会带来巨大影响的细微之处。
这种“差不多”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它让我们失去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失去了追求卓越的动力。
我们总是在差不多中满足,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一次次的差不多,让我们与成功、与优秀渐行渐远。
差不多先生的故事也让我反思了我们的社会环境。
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急于求成,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
许多产品和服务都只是“差不多”,缺乏真正的品质和价值。
这种风气的蔓延,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认识到了认真和严谨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多么微小的事情上,都应该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
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可能会导致一场科学实验的失败,一个小细节的疏忽可能会让一个精心策划的项目功亏一篑。
只有摒弃“差不多”的想法,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而且,“差不多”的心态还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对别人的付出和努力以差不多的态度回应时,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破坏彼此之间的信任。
真正良好的关系,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此外,差不多先生的命运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他的死亡看似是一个意外,实则是他长期以来“差不多”的生活态度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8篇)
![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8e70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f.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8篇)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精选8篇)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篇1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是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江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
哪有这么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差得太多了!但我冷静下来想了一想,还笑别人呢?自己还不是也一样吗?在上次的考试把休息写成体息,白白丢了一分,卷子发下来,我认为差不多,不应该减分;还有一次,在做妈妈给我买的练习卷中我把切除食指写成了切除十指,当时认为差不多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现在一想,如果是医生做手术把切除食指当成切除十指那病人受多大的痛苦啊!文章最后写无数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
天哪!我忍不住要叫道我的上帝啊!如果科学家计算时小数点错一位却又认为差不多而不纠正,结果卫星掉了下来,那么造成多大的损失啊看来,我们做事情要处处求精,越精越好,不能像差不多先生那样,事情才能成功。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如此。
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篇2今天,我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传》。
有一位先生姓差名不多,叫差不多,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是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他的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何必太完美呢?差不多先生,因为凡事只要求差不多,把自己的命都送了。
可最让我心寒的是,他死后,大家居然都称他为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还送他一个法号圆通大师。
我觉得,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不是一种好德行,是一种懒人的行为。
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朋友做题目时,只要答案差不多,也不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交上作业就完事了,可到了考试时,题目稍稍有一点改变,就不会做了。
还有些小朋友,像我,做完了作业也不检查,差不多就行了,不用追求那么完美,关键时候就闹笑话了。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优秀7篇】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ae1c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6.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优秀《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优秀7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优秀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优秀7篇】1放暑假的时候,我在语文暑假作业里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差不我先生传》。
读完文章后,我觉得这位“差不多先生”真是又可气又可笑,胡适先生选取的事例是那么生动有趣,是那么贴切呀!《差不多先生传》的主要内容是说:有个叫差不多的先生,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
何必太精明呢?”因此,他做什么事只要求差不多。
他妈叫他买红糖,他买了白糖。
他妈骂他,他说红糖和白糖差不多。
在学堂里,先生教他读山西,他偏读陕西,先生骂他,他说山西同陕西差不多。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做伙计,常把“十”和“千”写倒,掌柜骂他,他赔小心说,“十”和“千”差不多,不就多一撇吗。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叫人去请医生,家人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医生,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医生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知道寻错了人,身上痛苦,心里焦急,便想“王医生同汪医生差不多,让他试试吧”。
于是王医生用医牛的法子给他看病,不到一刻钟,就一命呜呼了,临死前他还说“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理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断气。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
文章中的差不多先生做什么事都只求差不多就行了,结果害了自己的性命。
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不能差不多就行了。
如果医生给病人看病只要求差不多,那病人肯定要死很多;如果科学家也要求差不多,飞机肯定飞不上天。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决不当“差不多”学生。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优秀7篇】2今天,我读了《差不多先生传》这本书,这本书写了“差不多”先生做任何事都只做到了差不多,没有做到非常完整。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94e527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9.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精选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是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江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
”“哪有这么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差得太多了!”但我冷静下来想了一想,还笑别人呢?自己还不是也一样吗?在上次的考试把“休息”写成“体息”,白白丢了一分,卷子发下来,我认为差不多,不应该减分;还有一次,在做妈妈给我买的练习卷中我把“切除食指”写成了“切除十指”,当时认为差不多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现在一想,如果是医生做手术把“切除食指”当成“切除十指”那病人受多大的痛苦啊!文章最后写“无数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
”“天哪!”我忍不住要叫道“我的上帝啊!”如果科学家计算时小数点错一位却又认为差不多而不纠正,结果卫星掉了下来,那么造成多大的损失啊……看来,我们做事情要处处求精,越精越好,不能像差不多先生那样,事情才能成功。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如此。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白糖和红糖差不多,山西和江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自己找错了医生,请来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明。
”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上可差的太多了。
”但我冷静下来又一想,还笑别人呢,我自己还不是这样吗?课外语文考试时把“休息”写成了“体息”,白白丢了一分,卷子发下来了,我还不是认为差不多,不应该减分,还有一次,我把“切除食指”写成“切除十指”,病人得受多大的痛苦啊!文章最后写道:“无数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为了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通用3篇最新)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通用3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106248727d3240c8547ef53.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通用3篇)寒假,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叫做《差不多先生传》。
这本书就我个人而言。
这是一则笑话。
但是,我有时候也是这样的人。
没有人是完美的,但。
做到差不多先生这样的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差不多的先生的可笑之处正在于他的不细心与不仔细,可最重要的.就是确实不在意。
白糖与红糖差不多,陕西与山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
”如果说当时的中国人各个都抱着这个心态,连生死都差不多,还有是什么好在乎的呢?如果以国家侵略与被侵略都差不多这种心态,无可质疑这个国家没有自尊,这个名族没有自尊,这个人还会有自尊吗?《差不多先生传》不是一篇真正的人物传记,因为世上没有这个人。
作者只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成文,达到讽刺当时那些虚伪,国人的目的,引人深思,增强讽刺效果。
凡是对事不认真的人总会说差不多。
“差不多”是每个懒惰的人的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来隐藏自己懒惰的缺点。
读了《差不多先生传》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缺点而并非隐藏。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作者是胡适,书名是《差不多先生传》,书里说的是一个名叫差不多的先生,做事不要太精准,只要差不多就行,红糖和白糖差不多,面粉和盐差不多,剃头和剃胡子差不多,就在他死去的时候,佣人请错了医生,请了牛医,他还说人医和牛医差不多,你说这人糊涂不糊涂?不过虽然差不多先生是虚构的,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和他一样的人,我就是一个例子:有一次,在一次考试中我把“切除手指”写成了“切除十指”。
当时认为差不多,试卷交上去之后,我才想到,如果一个医生粗心,把“切除食指”写成“切除十指”那病人得受多大的痛苦啊!还有一次在家,我想写一个句子给弟弟读,本来想写“太马虎,今后一定要改正”。
结果写成了“大马虎,令后一定要改正”。
闹出一场笑话。
《差不对先生传》告诉我,马虎必定会酿成大祸,所以我们不能像差不多先生那样马虎,一定要改掉马虎的坏毛病,才能干成大事。
《差不多先生》读后感优秀4篇
![《差不多先生》读后感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41015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4.png)
《差不多先生》读后感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差不多先生》读后感优秀4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精选6篇)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cb223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4.png)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精选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1近代的很多文章都揭示过国人的劣根性,胡适的这篇《差不多先生传》另辟蹊径地采用了独特的写法,即用朴素简练的白描,兼用嘲讽和夸张的手法,描写出了国人此时的这种“病”。
这篇文章是差不多先生的画像和生平传记。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描述这种毛病,他将这个人叫“差不多先生”,这位先生的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对他来说,红糖与白糖差不多,山西和陕西是差不多,火车发车迟与晚差不多,看病找兽医也差不多,最后白白搭上了性命,讽刺意味十足。
整篇文章写作手法轻松活泼,这种手法秉承了胡适先生一贯的温和作风,但是其谈论的问题却是非常不轻松的。
差不多先生虽然死了,却为很多人崇拜,认为其不计较,看得破,想得通,是有德行的人。
对于这种偷换概念的误读对于社会的影响,作者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想用文章来警醒国人——这是一种病。
文中的幽默讽刺手法让这篇文章成为了善意的规劝,而不是激烈的口诛笔伐和抨击攻讧,这也是文章的很大的特点。
这种差不多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一种陋习,想要根除实在相当不易。
现代社会这样的人还有大把的存在,他们感觉一切都是无所谓的存在,这是一种无追求的,无追求的,不求上进的坏风气,我们应该时刻警惕,摒弃坏习惯。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2放暑假的时候,我在语文暑假作业里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差不我先生传》。
读完文章后,我觉得这位“差不多先生”真是又可气又可笑,胡适先生选取的事例是那么生动有趣,是那么贴切呀!《差不多先生传》的主要内容是说:有个叫差不多的先生,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
何必太精明呢?”因此,他做什么事只要求差不多。
他妈叫他买红糖,他买了白糖。
他妈骂他,他说红糖和白糖差不多。
差不多先生传阅读感悟
![差不多先生传阅读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f2a0ce3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f.png)
差不多先生传阅读感悟第一篇嘿,朋友!最近我读了《差不多先生传》,真的是感触多多呀!你知道不,这差不多先生可太逗了。
啥事儿在他眼里都能差不多,这也能对付,那也能将就。
比如说记账,“千”和“十”差不多,“陕西”和“山西”也差不多。
我就想啊,这怎么能行呢?生活中要是都这么个态度,那得乱套成啥样!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好像自己有时候也有点像差不多先生呢。
比如说写作业,想着差不多完成就行了,结果被老师指出好多小错误。
还有打扫房间,觉得差不多干净就行,结果过两天自己看着都难受。
哎呀呀,这样可不好!差不多先生最后因为自己的“差不多”把命都给弄丢了,这真的给我敲响了警钟。
咱可不能像他那样,凡事都马马虎虎,得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儿。
不然,说不定哪天就因为这“差不多”吃大亏啦!其实啊,生活里很多美好和成功都是藏在那些“差不多”之外的细节里。
多一点认真,多一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精彩,不是吗?第二篇亲,跟你唠唠我读《差不多先生传》的感受哈。
一开始看到差不多先生,觉得这人挺有意思,啥都能差不多,还觉得他挺随性。
可越往后看,越觉得不对劲。
他这差不多的态度,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挖坑嘛!买红糖买成了白糖,觉得差不多,这能一样吗?工作上也是,差不多就行,结果丢了饭碗。
我就在想,我自己有没有这种“差不多”的时候。
还真有!考试的时候,觉得这道题差不多会做,就不认真检查,最后丢了分。
还有穿衣服,觉得搭配得差不多就行,结果被朋友笑话。
这差不多先生啊,真的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教训。
做事情就得认认真真,不能总想着差不多。
要是一直差不多下去,那梦想怎么实现?生活怎么能越过越好?而且,我发现身边也有一些“差不多”的人,他们总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马虎,最后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啊,咱们可不能学差不多先生,要对自己有高要求,每一件事都努力做到最好,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你说是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不多先生传读书心得
《差未几师长教师传》这篇文章描绘了中国国民的代表以及典范差未几师长教师的终身。
上面是给大师收拾整顿的差未几师长教师传念书心患上,供大师参阅!
差未几师长教师传念书心患上篇1 自从我读了《差未几师长教师传》这篇漫笔后,我就对于这篇文章有了很深的印象。
也从中晓得了我的一个缺点,这位差未几师长教师作是永久都是差未几就行了,何须太夺目呢。
如许,直到他快与世长辞时,他的口中也异样说着:活人同逝世人也差差差未几,凡是事只需差差未几就好,人何必太仔细呢!他说完这句话,刚才尽气。
正在糊口中我也是如许复杂处事的人,比方有一次:家里来了主人,妈妈让我泡橙汁给主人喝。
我从冰箱里拿出橙汁粉,由于那是我心猿意马,从袋里倒出一点粉,而后正在加良多的水。
我为主人送往,他们刚喝进一口,主人就大呼起来:太酸了,太酸了。
从如今开端我改失落了这个缺点,办事没有像从前那样敷衍了事、心猿意马、马马虎虎了。
差未几师长教师传念书心患上篇2 明天,我读了胡适师长教师的一篇文章《差未几师长教师传》。
有一名师长教师姓差名未几,叫差未几,是这个故事的配角。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患上没有是很分明,有两只耳朵,,他的行动禅是凡是事只需差未几就能够了,何须太完满呢?
差未几师长教师,由于凡是事只需求差未几,把本人的命都送了。
可最使我心冷的是,他身后,大师竟然都称他为样样工作看患上破,想患上通,说他终身不愿仔细,不愿算账,不愿计算,真是一
名有德性的人,还送他一个法号光滑油滑巨匠。
我感到,不愿仔细、不愿算账、不愿计算没有是一种好德性,是一种懒人的行动。
就像咱们身旁的一些小冤家做标题时,只需谜底差未几,也没有问为何要这么做,交上功课就完事了,可到了测验时,标题稍稍有一点改动,就没有会做了。
另有些小冤家,像我,做完了功课也没有反省,差未几就好了,不必寻求那末完满,关头时分就闹笑话了。
这没有有一次我就把俄罗斯写成为了俄罗欺,把太阳写成为了年夜阳,差未几师长教师真贻害不浅啊!
胡适师长教师写患上真精炼,假如大家都成为了差未几师长教师,中国就成为了懒人国。
我但愿我没有会成为懒人国的一员,我但愿差未几师长教师的美德跟着差未几师长教师的逝往而永久消逝。
差未几师长教师传念书心患上篇3 明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未几师长教师传》,感到差未几师长教师真实是好笑:白糖与红糖差未几,山西与江西差未几,就连本人患了沉痾,家人找错了大夫,请来了牛医,也以为牛医与人医差未几,逝世前还说:活人与逝世人差未几,工作只需差未几就行了,没有要太准确。
哪有这么傻的人呢?我不由得要笑,真的差未几吗?外表上差未几,实践差患上太多了!
但我岑寂上去想了一想,还笑他人呢?本人还没有是也同样吗?正在前次的测验把苏息写成体息,白白丢了一分,卷子发上去,我以为差未几,不该该减分;另有一次,正在做妈妈给我买的操练卷中我把切除了食指写成为了切除了十指,事先以为差未几没甚么年夜没有了的,但是如今一想,假如是大夫做手术把切除了食指当做切除了十指那病人受多年夜的苦楚啊!
文章最初写有数的人都以他为典范,因而大家都成为了差未几师长教师。
天哪!我不由得要叫道我的天主啊!假如迷信家较量争论时小数点错一名却又以为差未几而没有改正,后果卫星失落了上去,那末形成多年夜的丧失啊
看来,咱们办事情要到处求精,越精越好,不克不及像差未几师长教师那样,工作才干乐成。
小到团体,年夜到国度都如斯。
差未几师长教师传念书心患上篇4 前没有久,我从三联出书社订购了一本《国文百八课》,并从中拜读了近代年夜文学家胡适师长教师的小品文《差未几师长教师传》,慨叹万分。
这篇文章描绘了中国国民的代表以及典范差未几师长教师的终身。
差未几师长教师的模样以及你、我都差未几,凡是事没有很夺目,思惟没有很精密。
他常把山西说成陕西,把红糖买成白糖,把十字写成千字,更有甚者,把明天觉得成今天,把9:30当作9:32,后果误了要事。
有一次,他忽患上沉痾,叫家人往喊王大夫来给他医治,可一没有当心说成为了兽医汪医生。
差未几师长教师晓得叫错了人,但他感到汪字以及王字也差未几,就叫汪医生给他治病。
汪医生用治牛的办法治疗差未几师长教师,后果不外一小时,差未几师长教师就与世长辞了。
差未几师长教师正在临逝世前留下了一段千古佳句:凡是-凡是事,只-只-只需差-差-差未几-就-行了,何须那-那末仔细呢?他身后,大师都说他终身不愿仔细,不愿精密,不愿计算,是一名有德性的人。
因而,大师都向他进修,视他为导师。
中国,就如许成了一个懒人国。
这位巨大的差未几师长教师,实在便是那些没有锦上添花,凡是事不愿仔细的人。
咱们实在每一个人都有过当差未几师长教师的
阅历。
记患上有一次,我在做数学功课,有一题要用三位小数乘以三位小数,我心想:小数以及整数没有就差一点吗?便把一个小数四舍五进后再相乘,后果,由于差未几的思惟得到了一个患上一百分的时机。
我也看过身旁的例子。
有一天,咱们篮球夏令营的一个同窗为了快点打上竞赛,只敷衍了事地跑了两圈就参加出去(平常咱们但是要跑上十圈还加压腿的!)后果正在打竞赛时拉伤了背部肌肉,一个月都没能来参与锻炼。
写作文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从前我写作文时,老是没有会的字用拼音替代,不愿花工夫查字典、打底稿,还常常善始善终,想着差未几挺好的啦,不必再改了。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终究豁然开朗,再如许上来,我就要以及差未几师长教师同样了。
我便开端仔细起来,要让好酿成更好的设法主意也正在心中显现进去,打底稿、查字典,终究作文患了一个又一个优+。
正在咱们的糊口中,有很多工作做赴任未几就想干休的时分,你要回想起那些例子,那些生吞活剥的结果。
好以及更好之间只差一个更字,但这一个字足以让咱们从失利变成乐成。
大师该当为这个更字积极,变患上锦上添花,没有让中国正在咱们这代仍是一个懒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