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d413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7.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北纬42度以北的高寒地区种植的水稻,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水稻生长周期较短,需求适应低温的水稻品种。
而苗床管理技术对于寒地水稻的种植至关重要,合理的苗床管理可以提高水稻的育苗率和产量,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掌握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对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合适的苗床场地苗床场地的选择是苗床管理的首要问题,合适的场地有利于提高育苗率和防止苗床病害的发生。
在寒地水稻的种植中,应选择光照充足、风力适中、排水良好的平地或者略微倾斜的地形作为苗床场地,避免选择低洼潮湿、阴暗潮湿的场地,以免造成苗床的积水和通风不良。
二、合理施肥和调理土壤施肥是苗床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寒地水稻对于氮肥和磷肥的需求较大,因此在苗床施肥时应合理配比,避免肥料过量或者不足。
一般来说,每亩苗床施氮肥8-10公斤,磷肥5-7公斤,钾肥7-9公斤,种植前应将肥料充分混合,并均匀撒施在整个苗床上。
还应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调理,保证土壤的PH值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利于水稻幼苗的生长。
三、合理浇水和保持适宜的温度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浇水和保持适宜的温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浇水应均匀、适度,注意避免水渍,以免影响水稻幼苗的呼吸,并尽量避免高温期的浇水,以免对苗床产生不利影响。
而在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苗床的温度适宜。
四、防治病虫害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在种植前进行苗床的消毒处理,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在育苗期间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苗床内的害虫和病菌,一旦发生病虫害,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做好苗床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寒地水稻的正常生长和达到丰收的目的。
211128685_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要点
![211128685_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cfdb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4.png)
应用技术Vol.53No.2俗话说“秧好半年粮”,秧苗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水平。
秧苗素质好,移栽后返青快,有效分蘖多,产量高;反之则返青慢,分蘖期短,有效分蘖少,产量低。
培育壮苗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前提。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寒地生态区,有效积温少、低温冷害多,区域内种植的寒地水稻面临生育期短、热量资源差、返青期长等问题。
有效利用热量资源,培育壮苗,保证寒地水稻移栽后早生快发进而早熟增产尤为重要。
在寒地生态区,保温旱育苗是主要的育苗技术;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因苗床管理不当或早春低温寡照、冻害等造成秧苗素质变差,最终导致水稻产量降低,给种植户造成经济损失。
为保障寒地水稻的稳产高产,本文阐述了寒地水稻苗床管理关键措施,以期为种植户科学管理苗床提供参考。
1秧田建设1.1科学选址“育秧先育根”,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培育壮秧的前提。
应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排水方便、土壤结构良好的地块作苗床地,建立专用秧田,做到“两秋”“三常年”。
“两秋”即秋整地、秋做床,可以有效缓解春季农时紧张,促进土壤养分释放,提高旱育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要点黄成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三江平原主要作物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寒地水稻生育期短、热量资源差、返青期长,培育壮苗是保证秧苗移栽后早生快发进而早熟增产的重要环节;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因苗床管理不当或不利自然因素造成秧苗素质变差,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介绍了寒地水稻苗床管理关键措施,分析了苗床管理误区,总结了苗床常见病害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旨在为科学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0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6737(2023)02-0052-04 Key Points of Rice Seedling Bed Management in Cold RegionsHUANG Cheng-liang(Jiamusi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main crop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inSanjiang Plain,Jiamusi Heilongjiang154007,China)Abstract:In cold region,rice has short growth period,poor heat resources and long regreening period.The cultivation of strong seedlings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ensure early growth and rapid growth of seedlings after transplanting,and then early maturity and yield increase.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the quality of seedlings is often deteriorated due to improper management of seedling beds or adverse natural factors,which eventually leads to the reduction of yield.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key measures of rice seedling bed management in cold region,analyzed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seedling bed management,summarized the causes of common diseases and the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scientific seedling rearing.Key words:Cold region;Rice;Seedling bed;Management technique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课题“三江平原水直播稻区化肥减施技术研究”(2020YYYF04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课题“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HNK2019CX02)。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324f9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9.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水稻时,针对苗床进行的管理措施,旨在提高苗床环境条件,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确保苗床的质量和产量。
一、选址和土壤改良寒地水稻苗床选址应选择相对开阔的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避免寒冷地区的温度过低对苗床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苗床在选址时还应避免积水和孤树阻挡阳光。
土壤改良主要是对苗床的土壤进行改善,增加其肥力和透气性。
可以采取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方式,提高土壤的肥力。
还可以加入适量的河沙或泥炭,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并改善土壤结构。
二、苗床基建苗床基建是指在选定的苗床上搭建苗床棚或建造露天苗床。
苗床棚可以有效地保护苗床不受各种恶劣气候的影响,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
若选用露天苗床,则需要在苗床周围设置适当的遮阳网,以防阳光过强照射,造成苗床温度过高。
三、管理苗床温度寒冷地区的水稻苗床温度常常较低,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要采取措施提高苗床温度。
可以利用太阳能加热苗床,搭建苗床棚时可以选择透明材料,增加太阳光的渗透,提高苗床的温度。
还可以在苗床中覆盖一层黑色的塑料薄膜或黑色的苗床地膜,吸收太阳光并提高苗床温度。
四、加强苗床通风通风是保持苗床适宜湿度和氧气供应的重要手段。
寒冷地区的水稻苗床常常湿度较高,容易导致水稻苗发生病虫害。
要加强苗床通风,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
可以在苗床周围设置遮阳网或风帘,调节苗床的通风量,并定期开窗透气。
五、合理浇水对苗床的浇水要合理控制,注意浇水量和频次。
寒冷地区的水稻苗床温度较低,湿度较高,容易导致苗床水分过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要根据苗床的湿度情况,合理浇水,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六、科学管理施肥寒地水稻苗床的施肥要科学合理,根据苗床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水稻的需求,通过掌握苗床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水稻的生理状态,进行精确施肥。
可以通过检测苗床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来调整施肥的种类和量。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的正确运用可以提高苗床的质量和产量,为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5987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d.png)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寒地水稻是在低温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品种,对于苗床管理非常重要。
苗床管理直接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合理的苗床管理对于寒地水稻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苗床选址、基质配置、施肥管理、温度调控等方面进行试论。
一、苗床选址寒地水稻的苗床选址应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
同时要避免选择低洼地或盐碱地,以免影响苗床的通风和排水情况。
选址时还要尽量避开低洼地,以免发生霜冻对苗床的影响。
苗床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苗床的通风、采光和排水情况,对苗床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质配置寒地水稻的基质配置应选择酥松肥硕、通透性好、排水性良好的基质为宜。
基质中应添加适量的有机肥,以提高基质的肥力和保墒保肥的能力。
同时还要控制好基质的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适当添加腐熟有机肥,有利于苗床温度的均匀和提高基质的肥力。
合理的基质配置有利于缓释养分,增加土壤肥力,从而为寒地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施肥管理寒地水稻对肥料需求较大,因此在苗床管理中,施肥管理尤为重要。
在育苗期,首先应在基质中加入足量的有机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同时在播种后,要适时进行追肥,以确保苗床内的水稻能够正常生长。
追肥的时机应选在水稻幼苗3-4叶期,追施一次尿素、磷酸二铵或者其他氮、磷肥料,在肥料追施前要适量浇水,促进肥料的吸收和利用。
合理的施肥管理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养分利用率,保证水稻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四、温度调控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温度调控尤为重要。
寒地气候条件下,苗床温度的合理控制可以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和抗寒能力。
因此在苗床管理中,要合理控制温度,确保苗床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在苗床管理中可以通过加盖保温棚、盖沙保温等方式进行温度调控。
在夜间可以加盖保温棚,提高夜间温度,有利于水稻幼苗生长,提高抗寒能力。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ac62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3.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水稻苗床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技术要点。
在水稻苗床的选择方面,要选择坡度适中、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建床。
在田地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提高土壤肥力。
在苗床前的土地准备方面,要进行深翻、平整和压实的工作,以利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
可以采取追施农家肥或尿素,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水稻苗床管理的播种下田技术方面,应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播种8-10千克的水稻种子。
播种前,要进行育苗箱和种子的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播种后,进行良好的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防止苗床的渗漏、缺水或过湿等问题的发生。
第四,在水稻苗床管理的平衡施肥技术方面,要根据苗床的土壤肥力情况和水稻的生长需求,进行科学的施肥。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后的7-10天和21-30天进行两次追肥。
追肥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苗床中营养物质的供给,促进水稻苗的快速生长。
第五,在水稻苗床管理的浇水和除草技术方面,要保持适宜的苗床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要定期进行苗床的翻浇,保持地表的湿润。
对于不良杂草的生长,可以在播种前进行杂草的防治,防止杂草竞争水稻苗的生长。
第六,在水稻苗床管理的防病防虫技术方面,要定期巡视苗床,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存在,要及时施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保护水稻苗的生长。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水稻苗床的肥力和生长条件,确保水稻苗床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9491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1.png)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生长的水稻品种,它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适合在气温较低的地区种植。
而水稻的苗床管理对于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包括苗床选址、土壤处理、浇水管理等方面,以期为寒地水稻的种植提供一些参考。
一、苗床选址寒地水稻的苗床选址是苗床管理的第一步,选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后期水稻的生长。
在选择苗床地点时,首先要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同时要避开低洼地,避免积水、漫田现象的发生。
还要选择土质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地作为苗床,便于水稻的生长。
还要考虑到方便管理和灌溉,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作为苗床地点。
二、土壤处理土壤的处理是保证水稻苗床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土壤的处理主要包括土壤翻耕、施肥和松土三个方面。
首先是土壤翻耕。
在选好苗床地点后,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松,使土壤松软并且通风透气良好。
这样不仅有利于水稻种子的发芽生长,还可以促进根系的伸展和根系的吸收作用。
其次是施肥。
寒地水稻在苗床期间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因此必须在苗床管理中及时进行施肥。
一般施入的有机肥可选用农家肥或者腐熟好的堆肥,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也有助于改良土壤的结构。
最后是松土。
在苗床管理中,要时常松土,保持土壤的松软透气,并且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湿性能,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三、浇水管理浇水管理是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的重要一环。
在幼苗期间,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及时合理的浇水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幼苗期间,要及时浇水保持苗床的湿润度。
在干旱的情况下,要适时的增加浇水量,保持苗床土壤的适度湿润度,不过也要避免过多的浇水导致积水。
在多雨的情况下,要及时排水,保持土壤的透气性,避免水涝。
在浇水的时候,一般要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避免在中午的时候进行浇水,因为这个时候水分很容易被蒸发掉,造成水分的流失。
四、温度管理在寒冷地区,苗床覆盖保温是非常重要的。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f8e6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7.png)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摘要】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定时犁地、选择合适的基肥、科学浇水、密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展开讨论。
定时犁地可以促进土壤松软通气,提高种子的生长环境。
选择合适的基肥可以为水稻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其健康生长。
科学浇水则是保证水稻苗床水分充足,并避免过湿或者过干的情况。
密植管理则是为了提高产量,使每一块土地都得到充分利用。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对于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和减少病虫害都起着重要作用。
结合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实现寒地水稻的优质种植和生长。
【关键词】寒地水稻、苗床管理、定时犁地、基肥选择、科学浇水、密植管理、病虫害防治。
1. 引言1.1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对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苗床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稻的成活率和产量。
在寒地种植水稻时,苗床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寒地的气候条件对水稻的生长有着特殊的影响。
为了确保水稻在寒地的生长顺利,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苗床管理。
在苗床管理中,首先需要定时犁地,保持苗床的松软通风。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基肥,在种植水稻前,进行充分的基肥施入,为水稻提供充足的营养。
科学浇水也是苗床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合理浇水,避免水稻苗床过湿或过干。
密植管理也是苗床管理的关键,合理的密植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但也要避免过密造成水稻间的竞争。
病虫害防治也是苗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
科学合理的苗床管理对于寒地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只有做好苗床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水稻在寒地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
是寒地水稻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2. 正文2.1 定时犁地定时犁地是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苗床建设之前,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犁地处理。
定时犁地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62e9f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6.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在整个中国种植的面积比较大,为了保证水稻在寒地能够正常生长,水稻苗床的管理十分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一、水稻苗床的挖掘水稻苗床的选择应该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因为平坦的土地有利于水排放和保持田园步幅。
水稻苗床必须先挖掘,不要选择过小的区域,同时还要注意地势,选择低洼处以及有水源的地方,保证有充足的水源。
若是在山地地势或沙地,还必须想办法挖泥泞以形成黏土质地。
二、施肥在水稻苗床上施用的肥料对水稻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种植前几天,首先施肥物料除草剂,清除水稻开花是以及其他杂草,然后再根据水稻的成长期施肥。
若是在乡村夏天,水稻可以在早上或晚上进行施肥。
施肥的比例以化肥为主,配合有机肥料来达到最好的施肥效果。
三、栽种水稻苗已经长成,可以进行栽种。
选取健康的苗子,根据土壤适宜深度,在苗床中按行列布置。
每行之间要呈45至60度一定的角度。
在栽种水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密度的控制,以防止内部苗床生长过于搁拐,房间空气照顾不足或者间隙不利于生长,从而引发病虫害。
四、水源水稻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因此在水稻苗床上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
保持水稻苗床的湿度非常关键,湿度的控制是影响水稻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施肥之前,可以先把水先倒到浅浅的沟渠中,将地面湿润,等地面完全干燥之后再施肥。
五、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水稻苗床的管理和预防病虫害相关密切。
稻虱、白叶枯、纹枯病等水稻病虫害,都会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影响。
防治病虫害是苗床管理的重点之一。
在苗床上进行施肥和稻草翻晒之前,要在苗床旁边放置药剂。
另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六、定期光照水稻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促进生长。
在水稻苗床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水稻苗定期光照,如将苗床转移到阳光下,或是增加光照灯的照明时间。
定期光照的方法可以使水稻的生长周期更短,发芽成苗时间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产量和产值。
七、适宜温度控制温度也是苗床管理的关键之一。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76c9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9.png)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摘要】寒地水稻是一种生长在寒冷地区的特殊品种,苗床管理对其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址选择的重要性,包括地势和排水情况的考虑。
接着讨论了土壤准备的关键步骤,如施肥和翻耕。
播种方法则包括了种子处理和密植原则。
水肥管理部分强调了及时浇水和施肥的重要性。
温度控制是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通过覆盖材料和保温设施来实现。
最后从寒地水稻苗床管理要点和未来研究方向两个方面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水稻种植中,合理的苗床管理将对产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和实践对于寒地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寒地水稻、苗床管理、选址选择、土壤准备、播种方法、水肥管理、温度控制、要点、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寒地水稻是一种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水稻品种,对温度和土壤要求较高。
苗床管理是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文将对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和产量。
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涉及选址选择、土壤准备、播种方法、水肥管理和温度控制等方面。
选址选择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选择平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
土壤准备是保证水稻生长的关键步骤,要进行充分耕作和施肥,保证土壤养分充足。
接着,播种方法也是影响水稻苗床管理的重要因素,要选用适合的播种方式,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顺利进行。
水肥管理和温度控制也是影响水稻苗床管理的重要因素。
要保持适当的水分和养分供应,避免水稻苗床出现缺水或缺肥现象。
要注意控制苗床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水稻生长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
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要点包括选址选择、土壤准备、播种方法、水肥管理和温度控制等方面。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重点关注提高水稻产量和抗逆性的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寒地水稻的种植技术,促进寒地水稻产业的发展。
2. 正文2.1 选址选择选址选择是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40c0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3.png)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摘要】寒地水稻是一种生长在寒冷气候下的稻谷品种,对于苗床管理尤为关键。
本文从选址和准备、基质选择和处理、播种密度和方式、光照和温度控制、水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在选址和准备阶段,要选择坡度适中、排水良好的土地,并进行充分的清理和平整工作。
基质选择和处理则需要选用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基质,以促进幼苗生长。
在播种密度和方式上,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密度,并采用适合的播种方式。
光照和温度的控制是影响苗床管理的关键因素,要确保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水肥管理则需要根据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施肥,确保苗床的营养充足。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有效管理好苗床,才能保证幼苗健康茁壮地生长。
未来的发展方向则应该在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上不断完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寒地水稻、苗床管理、选址、基质、播种密度、光照、温度控制、水肥管理、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其苗床管理对于水稻的良好生长和高产量至关重要。
苗床管理包括选址和准备、基质选择和处理、播种密度和方式、光照和温度控制以及水肥管理等内容。
在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选址和准备是首要重要的一步。
合适的选址可以确保苗床的通风透光和排水良好,有利于水稻幼苗的生长。
基质选择和处理是指选择适合的培育基质,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保证水稻幼苗的根系能够生长良好。
播种密度和方式决定了苗床上水稻幼苗的密度和分布,影响着日后的株型和产量。
光照和温度控制是保证水稻幼苗生长健康的关键,适宜的光照和温度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肥管理是指合理的施肥浇水,保证水稻幼苗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从而保证其正常生长。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做好苗床管理,才能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量。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苗床管理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 正文2.1 选址和准备选址和准备是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4fb3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1.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的种植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好的苗床管理技术是保证水稻高产、高质的前提。
本文将对基地营销员频繁问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1.苗床基础技术苗床的基础技术包括选址、整地、覆盖材料、排水深度等。
选址要求平坦,有光照和良好的排水条件。
整地时要做到去草、平整,保证苗床表面光滑,便于播种。
覆盖材料一般采用透气性好、固定性强的材料,如瘤土和细沙等。
排水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
2.土壤消毒水稻种子在发芽前的养分来源基本上只有种子内蓄贮的养分。
若在种子发芽期间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过多,就会对种子的养分吸收造成极大的阻碍,降低水稻营养的吸收率,造成养分不足。
因此,土壤消毒非常重要。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甲基溴、介孔松、吡虫啉等。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将消毒液在土面喷施,喷施过后覆盖上一定的覆盖物,保持覆盖6-8小时。
在喷施液时,应注意向上冲洗,避免将消毒液淋入植物中。
3.湿度和温度管理水稻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因此苗床湿度的维持至关重要。
当苗床的湿度过低时,水稻幼苗很容易死亡;而湿度过高则会导致病菌滋生。
对于温度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苗床发芽期,温度控制在23-25度之间;在萌芽到抽穗期,则要控制在25-30度之间。
4.光照管理寒地气候寒冷,光照时间短,而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
因此,在苗床管理中要注意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可以选择改变苗床的角度或者安装补光灯来增加日照时间,同时还可以采用提高组合杆高度、加大组合管的直径以增加苗床通风的方法,增加日照强度。
总之,苗床管理技术是影响寒地水稻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合理的苗床管理才能保证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后期产量和品质。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ea33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1.png)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是种植水稻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确保水稻健康生长和丰收的关键步骤。
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需要注意保温、排水、施肥等多个方面,下面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选择良好的苗床寒地水稻苗床的选择至关重要,应该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顺畅的地块作为水稻苗床。
苗床的土壤应该富含有机质、排水性好,酸碱度适中。
避免选择高寒地区、积水地或盐碱地做苗床。
二、保温措施在寒冷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水稻苗床的保温工作尤为重要。
采取覆盖型保温措施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选择麻布、塑料薄膜或者稻草等材料进行覆盖,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的萌发发芽。
也可以通过地热沟、热水循环等技术手段进行保温,确保苗床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三、排水工作在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排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寒地多雨多雪,苗床容易积水,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
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保持苗床的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发生。
可以通过开沟、铺设排水管道等方式进行排水,确保苗床内的土壤保持适当的湿润度,但又不至于积水。
四、施肥管理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施肥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苗床管理前期,可以在整地前施入有机肥或者农家肥,充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播种前,还可以根据土壤测定结果,合理添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为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
五、密植管理寒地水稻在苗期的密植管理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寒地水稻生长季节短、温度偏低,为了提高单株产量,一般采取密植栽培方式。
在管理苗床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种子的数量,避免过多密植导致苗床内空气不流通、阳光无法充分照射等问题,影响幼苗的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中,也需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寒地气温较低,湿度大,是病虫害滋生的温床。
在苗床管理中,要密切观察苗床内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害虫或者病害的存在,要及时进行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对苗床进行适当的防治处理。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acbf56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6.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苗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大米的主要生产地,寒地地区在苗床管理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苗床选址1. 选平坦地形,避免低洼处和岗地,以便排水良好,避免水logging。
2. 选光照充足、风力适当的地点。
3. 选土层厚、质细、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土壤,避免土层过浅、质粗、排水不畅的土地。
二、苗床制作1. 良好的耕作和平整处理是苗床制作的基础。
2. 在苗床制作前,应先将底样施足肥料,并将底样翻入苗床底层土壤中,以提高床土肥力。
3. 苗床宽度以1.2-1.5米为宜,苗床高度以20-25厘米为宜。
4. 床土应由上层较细肥沃的土壤和底层粗糙堆积的土壤组成,控制床土湿度,加快床土的微生物活动,以便提高床土肥力。
5. 苗床种植密度以3,000-3,500株/平米为宜。
三、苗床管理1. 管理苗床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床土湿润、适温、通风。
需定时浇水、松土、追肥。
2. 浇水:以保持床土湿润为宜。
在床土表面稍干时,立即喷洒,切忌过量浇水。
早晚浇水更佳,并在中午浇少一点。
3. 松土:苗床需每隔3-4天松一次土或轻轻敲床面,以增强床土的透气性和通风性,加快水分的蒸发。
4. 追肥:苗床种植后,应根据苗床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
一般以底肥和追肥结合的方法,底肥要注意磷、钾的充足,以保证苗浆的生长,追肥需要注意及时根据床土状况追肥。
5. 清除杂草:苗床上的杂草不但会耗伤土壤养分、降低苗床土壤肥力,还容易滋生病虫害。
利用耳提、除草机等工具进行清除。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b12d5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0.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寒冷的气候和短暂的生长季节,水稻的生产难度比较大,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管理技术。
其中苗床管理是水稻生产中十分关键的一环,下面对寒地水稻苗床的管理技术进行介绍。
一、苗床的选址选择苗床的位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便于排水苗床周围要地形低洼,易于排水,可以避免因雨水过多或者灌溉过度时,苗床中的水分无法排出而产生淹水。
2、适当的日照苗床的选址还要避免受到过于强烈的日晒。
一般来说,苗床应俯向东南向阳,每天接受6小时以上的日照。
3、肥沃的土壤选择富含有机质、肥沃的土壤作为苗床的基础,这样有利于稻苗的生长和抗病抗虫。
4、方便的运输苗床离田间地里不宜过远,方便对苗床进行管理和苗种的运输等工作。
二、苗床的制作1、选择合适的苗床材料。
通常情况下,在制作苗床的过程中所用材料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树枝、秸秆等植物材料和纯粹的土壤材料。
在这里建议还是尽量选择土壤材料作为苗床的基础,因为如此做可以提高苗床的质量和长期使用的寿命。
2、选用好的土壤材料。
在制作苗床时,要注意选用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为了避免水稻病虫害发生,要选用没有种植水稻或其他作物的新鲜土壤作为苗床材料。
不要使用含编辑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污染土壤。
3、浇灌水分。
在制作苗床的过程中,水分的浇灌非常重要。
在水稻苗床上拌匀土壤材料,浇透水,使土层平滑,即可制好苗床。
三、苗床的管理苗床管理过程中,水的浇注非常重要。
但是,不能过多地浇水,否则会引起秧麻病和根腐病的发生,苗床中调整的水分应为适中状态。
2、修剪苗床材料。
在长期的苗床使用中,枝条、秸秆等材料会逐渐烂烂,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修剪。
如果不及时清理,则会导致苗床病虫害的滋生和内部压力增加,对苗床造成损害。
3、除草和防虫管理。
苗床管理过程中,及时除掉苗床上的杂草,避免会危害到水稻苗,还要及时发现和控制苗床周围的害虫,有效地避免它们伤害和危害到水稻。
一些良种的鱼类和鸟类可以在苗床管理的过程中喂养和养护,有利于苗床的保护和维护。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c26c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3.png)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栽培的一种水稻品种,其耐寒性强,适应性好。
在种植这种特殊的水稻时,苗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苗床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需要我们特别重视。
本文将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为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苗床场地选择合适的苗床场地是苗床管理的第一步。
寒地水稻苗床的场地选择应当避开低洼地和积水地,优先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
尽量选择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保证苗床的卫生和健康。
二、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在管理寒地水稻的苗床时,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可以选择牛粪、鸡粪等有机肥料,施用时要注意适量。
三、控制苗床湿度保持苗床湿度是寒地水稻苗床管理的关键。
在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根部窒息。
在苗期,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浇水量,防止出现干旱或积水现象。
四、定时通风保持苗床通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寒地水稻对气候要求严格,通风不良会导致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在晴天适当开窗通风,加强苗床的通风条件。
五、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寒地水稻苗床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苗床管理中,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害虫滋生环境。
若发现有害虫或病害,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防止害虫和病菌对水稻的危害。
六、科学调整苗床温度寒地水稻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在苗床管理中我们需要科学调整温度,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在夜晚,可以盖上苗床防护棚,提高温度;在白天,适当打开棚子透风,调整温度。
七、合理密植合理的密植可以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但过密的密植会导致水稻竞争养分、水分,影响生长。
在苗床管理中,要进行合理的密植,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八、注意调节光照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需要重视的一点。
在苗床管理时,要注意调节光照,保证水稻获取足够的光照能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c52f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9.png)
试论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一、选址寒地水稻的苗床应选择土地坪平、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
土壤应属于疏松肥沃、排水性能好的土壤,避免积水或渗漏的情况发生。
苗床的周围不要有高树木、高建筑等遮挡物,以充分保证阳光的照射和通风的情况。
二、土壤处理对于寒地水稻的苗床,土壤处理尤为重要。
在土壤选择上,应选用新鲜的农家肥或者有机肥,并进行充分的腐熟处理。
在施肥上,可适当添加一些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的有机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以提高苗床的肥力。
在土壤处理中,还需进行石灰的施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种子处理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种子的处理也至关重要。
在种子选择上,应选用健康、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
浸种处理可有效消除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在种子处理时,还可适量添加一些生物菌剂或者植物保护剂,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和生长能力。
四、温度控制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温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播种后,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温度调控。
在初期,适当提高苗床的温度,促进种子的迅速出苗和生长。
而在幼苗期,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进行通风、降温,以防止苗床内温度过高,导致苗龄老化和苗期缩短。
五、水肥管理在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水肥管理是关键的一环。
在苗期,应根据种植密度适时进行浇水,保持苗床的湿润和通风环境。
在苗期还需适量施用氮、磷、钾等元素,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六、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苗期,应密切观察苗床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情况。
在病虫害防治中,可选用一些低毒、高效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施药处理。
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苗床管理中,选址、土壤处理、种子处理、温度控制、水肥管理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特别注意和重视。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a5561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5.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寒地水稻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寒地水稻作为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管理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和抗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一、设计合理的苗床在寒地地区,由于气温偏低,土壤的保温性能相对较差,所以设计一个合理的苗床对于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
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以利于水稻苗床的光合作用。
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以利于供给苗床水分和养分。
要选择离水稻田较近的地方,以便于移栽。
二、合理施肥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过程中,施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适量的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水稻的生长。
苗床施肥应根据苗床土壤的肥力情况和水稻生长的需求来确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施肥,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三、控制苗床温度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苗床的温度。
寒地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一般需要保持在20-25摄氏度左右。
为了提高苗床的温度,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覆盖黑色塑料薄膜、搭建塑料棚等,以增加苗床内部的温度。
还可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采取调温措施,以保持苗床的温度稳定。
四、合理灌溉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过程中,灌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寒地水稻的苗床需要保持适量的湿润度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在苗床的管理中,需要掌握好灌溉的时机和水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苗床的湿润度和水稻的生长需求来确定灌溉的时机和水量。
同时要注意避免灌溉过量,以免造成苗床的水分过多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寒地的气温相对较低,加上湿润的环境条件,容易滋生病虫害。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巡视苗床,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苗木进行控制;加强苗床的通风,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采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品质和抗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8ae8c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c.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是一种适应寒冷条件的稻种,主要分布在北方寒地地区。
在寒地种植水稻需要进行苗床管理,以确保苗床的温度和湿度适合水稻的生长。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一、选址和准备选址是苗床管理的第一步,选取在南坡或者能够充分照射阳光的地方建立苗床,这样可以增加苗床的温度。
同时也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防止积水导致苗床病害的发生。
苗床的准备包括松土、施肥等,确保苗床的土壤肥沃、排水性良好。
二、浇水在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中,浇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保持苗床的湿度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苗床浇水时,应该注意浇水的均匀性,同时要避免淹水。
初次浇水后,应该用热水覆盖苗床,保持苗床的温度。
三、施肥适量的施肥可以提高苗床土壤的肥力,促进幼苗生长。
施肥的时间一般在浇水后进行,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化肥,但要注意不要施肥过多,以免对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四、密植在苗床管理中,密植可以提高幼苗的出苗率和苗床的利用率。
但密植的同时也要注意苗床通风和阳光的照射,以免密植导致病害的发生。
五、防虫防病在苗床管理中,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在苗床周围悬挂粘虫纸,以减少危害幼苗的害虫的数量。
另外也可以选择生物农药进行喷洒,以降低化学农药对水稻的影响。
六、通风通风可以有效的减少苗床内的湿气,促进幼苗的生长。
可以通过苗床覆盖物的合理设置来保持苗床内的通风性,以防止幼苗发生烂秧。
以上就是关于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的介绍,寒地水稻的种植环境相对较为苛刻,而苗床管理技术的掌握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
通过选址、浇水、施肥、密植、防虫防病、通风等环节的合理处理,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寒地水稻的种植提供更好的保障。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15baae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8.png)
Z a i p e i j i s h u培育壮苗是寒地水稻高产的基础条件,而在秧苗培育中,苗床的管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精细的管理才能促进秧苗健康生长。
因此,水稻种植户应重视育秧期的苗床管理,按照技术标准做好每个环节,为培育壮秧创造良好环境。
本文围绕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1、选择育秧田寒地水稻旱育秧基本是在温室和大棚中进行的,所谓选择育秧田也就是选择建大棚的位置。
大棚建好后可以连年使用,既可以育秧,也可以在闲时栽培蔬菜,提高大棚的利用率。
如果没有现在的温室大棚可以利用,就需要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水便利的地方搭建。
搭建的规格可根据培育秧苗的量自行确定。
2、苗床制作整地时将苗床同时规划出来,苗就要宽应在120~150厘米,高要10厘米以上,长度按育苗量确定。
两床之间需留下50~80厘米的过道,以方便人员对苗床进行管理。
床土应进行特殊配置,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松软、肥沃、无药物残留的土壤。
采用比较多的是山地腐殖土,如果没有腐殖土也可以利用田园土,与腐熟的猪粪,按7份土3份肥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营养床土。
还要对床土进行PH 检测,然后根据土壤的酸碱度用硫酸钾进行调酸处理,使PH 达到4.5~5.5的适宜值,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防止立枯病菌和青枯病菌的产生。
为预防土传病害和地下虫害,还应选用适宜的杀虫、杀菌药剂对床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3、适时播种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并将种子进行晒种、筛选、浸种、药物拌种、催芽等处理。
处理过的种子具有纯净度高,无病菌携带,有利于早发芽等特点。
播种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下旬,持续时间大约为一周。
播种时间因当地所处的积温带不同而略有差异。
播种时要确保深浅一致、数量均匀、密度合理,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以不露出种子为宜,然后轻轻压实。
用种量大约为每平方米250克~300克。
4、育苗移栽在秧苗生长出2~3叶时,按照旱育秧苗的要求,把秧苗移栽到秧盘上或苗床上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育秧。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一)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aada7ff90975f46527d3e161.png)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一)水稻苗床管理要因时因地因天气而采取办法:一、连续阴天在连续阴天的环境里,苗床的温度不容易升上来,水分不容易散失,阴天要控制温度,特别是控制夜间的温度,不要低于8℃,以免影响根系生长发育。
当夜间最低温度达到-3℃以下时,要采取增温措施,避免冻苗现象。
二、晴天管理晴天管理的要点是温度不能过高,未出苗以28℃以内为宜;一叶一心以25-28℃为宜;二叶一心以22℃为宜。
对于棚内的空气湿度没有确切的指标,以不见蒸汽为标准。
有好多农民朋友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苗小不能通风,这是非常错误的,未出苗如果温度高了也要通风。
三、水分管理这里说的水分管理就是指土壤水分管理,苗床一定要少浇水,那么少浇水与多浇水的界限在哪里,这个大家不清楚,在这里给大家说清楚如何判断苗床土中的水分。
首先是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果发白,说明表面已经缺水了,但秧苗的根在下面,表面发白不用浇水。
早上发现秧苗吐水的水珠变小,在中午前后,秧苗出现连片打绺现象,这时候才是要浇水的表现。
但一栋大棚中不是所有的苗都同时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哪里干了,浇哪里。
对于其它的不要浇。
判断土壤水分多少的方法是抓一把床土,用力一攥,手中的土不成团,部分成了小团,这时土壤含水量约为30%左右;手中的土成团,手中有微凉的感觉,一米高松开手,自然下落,落地后散开,此时土壤含水量约为50-60%;手中的土成团,手心有水,一米高自然落下,落地不散,此时土壤含水量高于70%。
我们要把土壤水分控制在50-60%之间。
浇水的时候,看床土的表现,如果土薄,少浇,土厚要一次浇透。
四、防病管理在水稻秧苗两叶期,可以施一些防治病的药物,以避免病害的发生,盐碱土地区要随之调一次酸,调酸要适量,不可过多。
施药要拌土撒施,不可以喷雾洗苗。
五、低温管理在连续阴雨低温天气下,很容易产生卵菌的危害,卵菌产生一定要以湿度达到70%以上才能发生,所以,少浇水是防止卵菌的重要措施,少浇水,在低温时,相对于多浇水的地块土壤温度显得热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作者:李福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13期
培育壮苗是寒地水稻高产的基础条件,而在秧苗培育中,苗床的管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精细的管理才能促进秧苗健康生长。
因此,水稻种植户应重视育秧期的苗床管理,按照技术标准做好每个环节,为培育壮秧创造良好环境。
本文围绕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1、选择育秧田
寒地水稻旱育秧基本是在温室和大棚中进行的,所谓选择育秧田也就是选择建大棚的位置。
大棚建好后可以连年使用,既可以育秧,也可以在闲时栽培蔬菜,提高大棚的利用率。
如果没有现在的温室大棚可以利用,就需要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水便利的地方搭建。
搭建的规格可根据培育秧苗的量自行确定。
2、苗床制作
整地时将苗床同时规划出来,苗就要宽应在120~150厘米,高要10厘米以上,长度按育苗量确定。
两床之间需留下50~80厘米的过道,以方便人员对苗床进行管理。
床土应进行特殊配置,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松软、肥沃、无药物残留的土壤。
采用比较多的是山地腐殖土,如果没有腐殖土也可以利用田园土,与腐熟的猪粪,按7份土3份肥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营养床土。
还要对床土进行PH检测,然后根据土壤的酸碱度用硫酸钾进行调酸处理,使PH达到4.5~5.5的适宜值,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防止立枯病菌和青枯病菌的产生。
为预防土传病害和地下虫害,还应选用适宜的杀虫、杀菌药剂对床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3、适时播种
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并将种子进行晒种、筛选、浸种、药物拌种、催芽等处理。
处理过的种子具有纯净度高,无病菌携带,有利于早发芽等特点。
播种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下旬,持续时间大约为一周。
播种时间因当地所处的积温带不同而略有差异。
播种时要确保深浅一致、数量均匀、密度合理,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以不露出种子为宜,然后轻轻压实。
用种量大约为每平方米250克~300克。
4、育苗移栽
在秧苗生长出2~3叶时,按照旱育秧苗的要求,把秧苗移栽到秧盘上或苗床上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育秧。
移栽时间大约是在播种后25~30天,即4月上中旬左右。
秧盘上移栽,可每钵2株,苗床上移栽,每穴2株,株行距为2×3厘米。
移栽后用喷壶浇水适量。
5、苗床管理
(1)湿度控制
旱育秧的特点是浇水量小,只要秧苗不黄尖、不萎蔫,就可以不浇水或少量浇水。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由于气温低,苗床的湿度大,超过临界值,苗就要易产生病菌或虫卵,导致病虫害发生。
控制湿度的主要措施就是控制浇水量,应遵守少量多次浇水的原则,将苗床的湿度控制在60%以下。
要掌握浇水的时机和浇水量,播种前要将苗床水浇透,播种后可不必再浇水。
如果秧苗叶片出现萎蔫状态要适量浇水,哪里出现萎蔫状态就浇哪里,其它地方可以不浇。
厚土层多浇水,薄土层少浇水。
机井水因湿度低,必须经过晾晒才可用于苗床浇水。
事先建好晒水池,至少晾晒一周时间,直到与气温基本一致才可使用。
要在早上浇水,浇水应用喷壶,不可大水漫灌。
(2)温度控制
播种后苗未出期间,大棚或温室里的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有利于水稻种子充分利用适宜的积温萌发。
苗出地面至一叶一心的时期,可将温度控制在25~28℃。
长至二叶一心时期,可将温度稍稍降低,达到22℃即可。
注意大棚内的温度不能低于13℃,否则会导致水稻不再生长。
如果低于8℃,就会产生低温冷害,如果温度高于35℃会减缓水稻生长。
大棚内的温度达到42℃以上时,会导致秧苗的死亡。
低温冷害会造成一叶期的植株叶片产生黄斑,二叶期的植株发生青枯病。
控制温度的主要措施是为大棚通风,可采取半开、全开、白天开晚上关闭等方式,控制通风量,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秧苗出土以后要采取通风的方法进行去湿炼苗,以此减少大棚内的湿度,用稍低的湿度炼苗。
通风与否应视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就必须进行通风。
刚开始通风应在晴天的中午进行,可将通风口稍打开一些,进行少量通风,然后逐渐加大通风量,一直到全天进行通风,让秧苗慢慢适应温度的变化。
不能一下子将温度降下来,以免造成秧苗的不适。
6、病虫害防治
(1)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原因
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青枯病、立枯病及二化螟、飞虱、金龟子等,引起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有机肥未充分腐熟,肥中携带病菌和虫卵,施用后引起病蟲害。
另外,过量施用
氮肥,田间湿度过大,播种和移栽过密,大棚内通风效果差,有害气体多,光照度不够、杂草清理不及时等。
(2)病害的防治
一是选择抗病能力强,种子无病菌的品种栽培。
二是床土应选用无病菌、有机质含量高的腐殖土,床土要采取消毒措施,确保苗床土中无病原菌、无有害虫卵,也可用药土做覆盖土。
三是发现病苗要及时拔除,病株和带病稻草不得在秧田有任何的利用。
四是在秧苗移栽前,应喷施一遍杀虫灭菌药物,进行带药移栽。
四是施用农家肥时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氮肥、磷肥和钾肥要按需要量均衡施用,不可偏施氮肥。
通过精细的田间管理,培育壮苗,使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
五是用药物拌种或包衣,在病害发生时要及时喷施化学药剂,控制其蔓延。
(3)虫害的防治
虫害发生后,要针对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程度,采用吡虫灵、三唑灵、毒死蜱等药物防治。
总之,寒地水稻苗床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壮苗,必须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
(作者单位:150090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黑龙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