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xxx省 xxx 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为仔细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目标、政策,成立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形成富裕活力与活力、有益于优异人材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体制,推动干队伍伍的革命化、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保持我省xxx 行业连续、稳固、健康发展。
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国家局相关文件精神,联合我省xxx 行业实质,特拟订本规定。
一、总则(一)选拔任用原则1.党管干部原则。
2.知人善任、品学兼优原则。
3.民众公认、着重工作实绩原则。
4.公然、同等、竞争、择优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本规定由各级党组(党委)及人事(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实行。
(三)本规定合用于选拔任用省局(企业)党组管理的干部及市级局(分企业)党组管理的县级局(企业)领导班子成员。
二、选拔任用条件(一)基本条件1.仔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目标、政策,实践“ xxxx ”重要思想,拥有执行职责所需要的政策理论水平易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质能力。
能仔细贯彻执行国家局、省局(企业)的政策、规定,同省局(企业)党组保持一致。
2.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开辟创新,扎实工作,讲真话、办实事、务实效,工作成绩突出。
3.有激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易专业知识。
4.清正清廉,勤政为民,言传身教,艰辛朴实,亲密联系民众,坚持党的民众路线,自觉接受民众的责备和督查,不以机谋私,不以烟谋私,在民众中威望高。
5.坚持和保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点,擅长团结同志。
(二)资格条件1.提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一般应该拥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2.提任处级领导职务,由副处提任正处的,应该在副处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正科提任副处的,应该在正科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3.提任县级局(营销部)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应该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一级正职提任副职的,应该在下一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3.17•【文号】•【施行日期】2019.03.03•【效力等级】条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组织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9年3月17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执行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规和有关国家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三)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四)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五)民主集中制;(六)依法依规办事。
第三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符合将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树立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注重发现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
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当进行调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最新 2014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文)(新修订,2014年1月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执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四)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五)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六)民主集中制原则;(七)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应当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
第四条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选拔任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选拔任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参照本条例执行。
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及年度考核工作方案

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及年度考核工作方
案
一、背景
为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提高党和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素质,根据《领导干部选
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任用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制定
本方案。
二、考核对象
1. 处级领导班子成员:正处级干部
2. 处级领导干部:正处级干部
三、考核内容
考核对对象的年度工作业绩、政治思想表现、廉洁从政情况、
工作作风、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群众工作能力、职业素养、
学习成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四、考核方式
1. 任期考核:在处级领导干部任期届满前,进行一次综合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两个层面:政治品质和工作业绩。
考核方法采用定量
和定性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用评议、测评和考察等多种手段,
形成严谨、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2. 年度考核:对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
工作业绩、廉洁从政情况、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
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四川农业大学

校党字〔2014〕11号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根据中共中央新修订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组部《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中组发〔2014〕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一、选拔任用条件(一)基本条件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德才兼备,在教学科研、教育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实绩突出、作风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廉洁自律、遵纪守法。
(二)基本资格1。
提任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应任副处级领导职务3年及以上,或表现特别突出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任副处级领导职务1年及以上。
2。
提任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任正科级领导职务3年及以上;任管理岗位七级职员(主任科员)5年及以上;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及以上;有效管理期内的非定向副处级领导后备干部。
3。
处级领导干部应逐级提拔。
特别优秀或因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经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破格提拔的特别优秀干部,应当德才突出、群众公认度高、工作实绩特别显著。
因工作特殊需要破格提拔的干部,应是领导班子结构需要或领导职位有特殊要求的;或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或重要专项工作急需的。
破格提拔干部必须从严掌握。
任职试用期未满或者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
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
4。
担任教学科研单位行政正职原则上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性较强岗位的处级领导干部原则上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
5。
新提任副处级领导干部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及以上文化程度;原则上男性不超过53周岁,女性不超过50周岁。
6.担任党、团、工会组织处级领导职务的,应符合党章、团章、工会章程及有关规定。
(2020年编辑)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执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四)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五)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六)民主集中制原则;(七)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应当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
第四条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选拔任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选拔任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参照本条例执行。
上列机关、单位选拔任用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参照本条例执行。
最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文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文)[新修订,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执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四)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五)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六)民主集中制原则;(七)依法办事原则。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应当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
第四条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选拔任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选拔任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参照本条例执行。
西北工业大学党政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

西北工业大学党政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我校党政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和完善适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科学机制,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能够担当领导科学发展重任的管理干部队伍,为学校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根据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中共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陕西省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选拔任用党政处级干部的基本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五)民主集中制原则;(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和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干部的实绩考核、教育培训和工作监督,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
做好党政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工作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
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做到系统培养、择优使用。
第四条党政处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任用,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二章选拔任用条件第六条党政处级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兰州大学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

兰州大学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处级领导干部(以下简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五)民主集中制原则;(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必须符合把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具有领导本单位、本部门科学发展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对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要及早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培养锻炼。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选拔任用全校正、副处级党政领导干部。
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校党委及其党委组织部履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条件与资格第六条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高等教育事业,热爱兰大,献身兰大,为学校科学发展艰苦创业,做出较为突出的实绩。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同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通知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现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1995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对于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大力宣传《干部任用条例》,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例》。
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办事,严格把关。
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审批。
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坚强的党性、良好的作风保证《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执行。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法纪观念,带头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不允许个人说了算。
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照章办事,严格履行程序。
铜陵市县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定稿

铜陵市县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选拔任用市委管理的县处级领导职务。
第三条初始提名在坚持党管干部总原则的前提下,体现以下原则:(一)扩大民主原则;(二)公开透明原则;(三)规范严明原则。
第四条初始提名的主体包括:(一)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二)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三)单位干部职工;(四)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五)市属单位党组织;(六)市委组织部;(七)其他。
第二章公布启用职位信息第五条根据全市职位空缺情况,市委组织部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启用职位建议,报市委批准。
第六条公布启用职位信息。
(一)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启用职位名称、任职条件、提名时间、监督举报电话等。
(二)公布的形式:根据职位的特点和需要,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发函公告、张贴公告和会议公告。
启用县区、市直部门正职职位,采取发函公告或会议公告的形式公布。
发函公告的范围一般为: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召开市委全委会(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推荐时,采取会议公告的形式公布启用职位信息。
启用其他县处级领导职位,采取发函公告和张贴公告的形式公布。
发函公告的范围一般为: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市属单位党组织;张贴公告由相关市属单位党组织在本单位(本系统各单位)公示栏内公告。
(三)公布的时间:在启用空缺职位确定后适时进行。
第三章提名推荐第七条县区、市直部门正职人选的提名程序为:(一)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提名推荐.市委组织部在发函公告的同时,将《铜陵市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推荐表》发给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署名推荐,并在规定时间内书面反馈市委组织部。
推荐时要写明提名理由、廉政状况等情况.每一职位限提名一人.(二)市委全委会(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提名推荐。
根据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推荐情况,市委组织部在得票相对集中的人员中,经综合分析,对每一职位提出2—5名参考人选建议名单,报市委审定后,一般提请市委全委会或市委全委扩大会议进行提名推荐.因工作需要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书面形式,由市委委员、候补委员进行署名推荐,每一职位限推荐一人,并在规定时间内书面反馈市委组织部.也可先召开市委全委会或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提名推荐,市委组织部根据推荐情况,对每一职位提出2—5名参考人选建议名单,提请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提名推荐。
吉林财经大学处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doc

吉林财经大学处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我校发展建设的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处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处级党政干部队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选拔任用处级党政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五)民主集中制原则;(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选拔任用处级党政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应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着力构建政治坚定、结构合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第四条处级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权限(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全校所有处级党政干部均由学校党委按照本办法选拔任用。
(二)全校各院(部)、部门、单位,凡经学校正式发文聘任或任命的处级党政干部,均由学校党委统一管理,党委组织部负责其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职务、级别(一)处级党政干部职务分为处级领导职务和处级非领导职务。
处级党政领导职务序列分为正处级领导职务、副处级领导职务;处级非领导职务序列分为上级有关部门认可的正处级和副处级组织员、纪检员、审计员。
(二)处级党政领导职务应与所在岗位相对应。
第六条任期(一)处级党务领导干部实行任命制,任期三年;处级行政领导干部实行聘任制,聘期三年;处级正职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原则上不应超过两个任(聘)期。
教学、科研单位和专业性很强的行政部门的处级正职领导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适当延长聘期。
重庆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施办法.doc

重庆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公开选拔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
本实施办法所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干部、人事)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报名,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第三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第四条公开选拔适用于下列人员:(一)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包括办事机构、派出机构和其他直属机构等,下同)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二)市高级人民法院副职领导干部和市第一、二、三、四中级人民法院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市人民检察院副职领导干部和市人民检察院第一、二、三、四分院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三)区县(自治县、市)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四)乡(镇、街道)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五)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
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的特殊职位,不宜进行公开选拔。
第五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应当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进行公开选拔:(一)为了改善领导班子结构,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二)领导职位空缺较多,需要充实领导干部;(三)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无合适人选;(四)选拔专业性较强职位和紧缺专业职位的领导干部;(五)其他需要进行公开选拔的情形。
第六条公开选拔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一)发布公告;(二)报名与资格审查;(三)统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四)体检;(五)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六)党委(党组)讨论决定;(七)任前公示;(八)办理任职手续。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xxx省xxx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为仔细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保持我省xxx行业持续、稳定、健康进展。
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国家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xxx行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一)选拔任用原则1.党管干部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工作实绩原则。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本规定由各级党组(党委)及人事(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三)本规定适用于选拔任用省局(公司)党组治理的干部及市级局(分公司)党组治理的县级局(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二、选拔任用条件(一)基本条件1.仔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xxxx”重要思想,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实际能力。
能仔细贯彻执行国家局、省局(公司)的政策、规定,同省局(公司)党组保持一致。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工作成绩突出。
3.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4.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难朴素,紧密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同意群众的批判和监督,别以权谋私,别以烟谋私,在群众中威信高。
5.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
(二)资格条件1.提任处级领导职务的,普通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记忆。
2.提任处级领导职务,由副处提任正处的,应当在副处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正科提任副处的,应当在正科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3.提任县级局(营销部)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一级正职提任副职的,应当在下一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兰州大学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上海开放大学

附件2上海开放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暂行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对上海开放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以写实的方式,参照《上海开放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样表》(见附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及时进行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履行程序的过程和选任工作过程中的有关重要情况。
第三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责任明确、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每一道程序和重要情况的记录全面客观、准确无误。
第四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1.初始提名:主要记录拟任职岗位职数空缺情况、推荐方式及结果。
2.资格审查:主要记录拟任人选姓名、现任职务、拟任职务、是否破格提拔等有关情况。
3.民主推荐:主要记录民主推荐方式(会议投票还是个别谈话)、时间、参加推荐人数、推荐得票情况。
4.研究确定拟考察人选:主要记录研究的时间、方式及结果。
5.组织考察:主要记录考察时间,考察组人员姓名和考察谈话人数,以及考察中反映的有关问题的调查意见,考察对象征求学校纪委意见等情况。
6.民主测评:主要记录民主测评时间、参加测评人数、民主测评结果(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票数)和是否同意任职的情况。
7.征求意见:主要记录征求分管领导和有关方面意见的情况。
涉及部门副职,还要记录征求部门正职意见的情况。
8.党委会讨论决定:主要记录学校党委会讨论决定的时间、表决方式和表决(票决)结果。
表决结果包括同意、不同意或缓议。
票决结果包括同意、不同意、弃权票数。
9.任职:主要记录任职前公示时间和公示结果、任职谈话时间和谈话人,以及任职文号。
公示结果主要记录有无群众反映及查核情况。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4年1月4日)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4年1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执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四)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五)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六)民主集中制原则;(七)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应当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
第四条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选拔任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选拔任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参照本条例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政府办公厅处级领导职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政府办公厅处级领导职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6.11.14
•【字号】甬政办干〔2016〕18号
•【施行日期】2016.11.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
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市政府办公厅处级领导职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
的通知
甬政办干〔2016〕18号
本办各处室,各有关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处级领导职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经市政府办公厅党组审定并报市委组织部审核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1月14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选拔任用处级领导干部,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四)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五)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六)民主集中制原则;(七)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选拔任用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标准,符合把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具有领导和推动本单位事业科学发展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
注重合理使用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加强跟踪培养,形成后备队伍。
树立重视基层导向,统筹考虑干部在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学院(系、部、所)交流任职,通过多岗位锻炼提升管理能力。
重视对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结果和各种考核结果的应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选拔任用处级领导干部。
基层党委(党总支)、工会、共青团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校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选拔任用条件、资格第六条处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是理想信念坚定,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视野开阔,能够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工作,工作执行力强,工作实绩突出,具有胜任岗位职责要求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强,心胸开阔,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四是敢于担当,能够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负责。
面对大是大非敢于挺身而出,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五是作风优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监督。
第七条提拔担任处级领导职务,应当具备下列资格:(一)一般应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专职管理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
(二)提任正处职务的,一般应具有两个以上副处职位任职经历;提任机关主要处室正处职务的,一般应有院系工作经历。
(三)专职管理干部应逐级提拔,提任正处职的,应在副处职岗位任职3年以上;提任副处职的,应在正科职岗位任职3年以上。
专业技术人员提任处级领导职务,在符合任职基本条件和岗位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班子建设需要择优选拔。
(四)提任处级领导职务的,年龄在到达退休年龄界限时,至少应能任满一个任期。
(五)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资格要求。
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六)应当经过上级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完成规定学习培训任务。
(七)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八)符合校党委确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处级领导干部实行分类选拔。
处级领导岗位分为业务管理、“双肩挑”和专职管理三种类型。
业务管理岗位一般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双肩挑”岗位根据学校管理办法规定进行设置,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职管理干部任职;专职管理岗位,一般由符合条件的专职管理干部任职。
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任前承诺,承诺书在校园网公示。
其中,选拔到业务管理岗位任职的,须将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工作;选拔到“双肩挑”岗位任职的,要以管理工作为主,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好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选拔到专职管理岗位任职的,任职后必须转入专职管理干部队伍。
第九条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规定。
处级领导班子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任期届满应及时换届。
任期内可根据工作需要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个别调整。
处级领导干部原则上担任同一职务时间不超过两届或6年。
担任处级领导职务(含在科级岗位任职的处级干部)任职最大年龄界限为:男性58周岁,女性54周岁。
其中,受聘教师四级以上岗位的女性干部任职最大年龄界限可为58周岁。
按照换届方案所确定的新一届任期(聘期)起始月算起,一年内(含一年)到达上述年龄界限的干部,换届时不再担任处级领导职务。
一年以上到达上述最大年龄界限的干部,从年龄到界的下一个月起不再担任处级领导职务。
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处级领导干部的,专职管理干部在本单位从事一般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个人意愿可返回专业技术岗位或在本单位从事一般管理工作。
第十条处级领导干部轮岗交流规定。
处级干部任满两届或者担任同一职务超过6年的,一般应轮岗交流。
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按规定需要回避的、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以及业务性较强岗位任满两届或6年的个别处级干部,其轮岗交流问题由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
涉及轮岗交流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根据班子建设需要及本人意愿退出处级领导岗位。
退出后,学校给予一定的学术恢复期和必要的条件支持。
轮岗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在不同单位或部门之间进行交流,亦可在本单位内部调整不同分工方式进行轮岗。
加强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学院(系、部、所)之间干部轮岗交流。
同一单位的党政正职或者正副职一般不同时交流,同一干部不得频繁交流。
干部不得自行联系交流事宜。
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予以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第十一条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回避规定。
处级领导干部任职涉及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部门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第十二条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到任后,一般应在半年内根据学校和本单位中长期规划提出任期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任期目标任务要在校内公布并报党委组织部备案,完成情况作为任期届满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第三章选拔任用程序第十三条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程序。
(一)校党委提出换届工作动议;(二)在一定范围内充分酝酿,形成换届方案;(三)进行任期届满考核,组织民主推荐;(四)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五)组织考察;(六)党委常委会研究讨论,作出任免决定;(七)公示、发文、办理任免手续。
第十四条个别提拔任职工作程序。
(一)处级领导职位出现空缺,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选拔:1.校党委根据职位空缺情况提出动议;2.在一定范围内充分酝酿,形成工作方案;3.通过民主推荐进行初选;4.其他程序同第十三条(四)至(七)。
(二)处级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校内符合资格条件人数较多且人选意见不易集中的,可采取竞争上岗方式进行选拔;校内没有合适人选,特别是需要补充紧缺专业人才的,可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进行选拔。
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按下列程序进行:1.公布职位、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2.报名与资格审查;3.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能力和素质测试、测评,比选择优(竞争上岗也可以先进行民主推荐);4.其他程序同第十三条(四)至(七)。
第十五条动议。
(一)校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和处级领导班子建设实际,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
(二)党委组织部综合有关方面建议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对领导班子进行分析研判,就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等提出初步建议。
(三)初步建议向党委主要领导报告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形成工作方案。
第十六条民主推荐。
(一)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在一年内有效。
(二)处级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职位设置全额定向推荐;个别提拔任职,按照拟任职位推荐。
(三)民主推荐应当经过下列程序:1.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位、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组织填写推荐表;2.进行个别谈话推荐;3.对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向校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四)处级领导班子换届,会议推荐分两类进行:第一类:推荐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处级领导班子成员,参会人员范围一般是: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全体处级干部;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等。
第二类:推荐学院(系、部、所)处级领导班子成员,参会人员范围一般为本单位全体职工;职工人数多于100人的或者根据选拔岗位需要,也可按各方面人员代表性确定参会范围。
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参会人数要达到本单位高级职称人数的五分之四以上。
专职管理岗位人选还应在第一类范围内进行推荐。
推荐范围确定后,一般情况下,参会人数要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
领导班子换届,根据会议推荐、个别谈话推荐情况和领导班子结构需要,可差额提出初步名单进行二次会议推荐。
二次推荐参会范围根据选拔职位的工作相关性确定。
参加个别谈话推荐人员从上述范围中,根据选配领导班子和领导职位实际需要确定。
(五)个别提拔任职,一般先进行会议推荐。
也可先进行个别谈话推荐,经校党委研究提出初步名单,再进行会议推荐。
参加推荐会人员参照本条(四)参会范围确定,可根据选拔职位的工作相关性进行适当调整。
第十七条考察。
(一)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由党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德才条件,综合考虑民主推荐、任期考核、年度考核、作风满意度考核、一贯表现和人岗相宜要求等进行分析,提出初步建议。
党委书记与校长、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纪委书记对初步建议充分酝酿,提出考察对象建议人选。
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意见特别集中的职位可确定1名考察对象。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因个别岗位特殊需要,可由校党委常委会研究推荐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应防止把推荐票等同于选举票、简单以推荐票取人;以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产生的,应防止简单以分数取人。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1.群众公认度不高的。
2.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中有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的。
3.有跑官、拉票行为的。
4.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按有关文件规定不得任职的。
5.受到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影响使用的。
6.其他原因不宜提拔的。
(三)考察处级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
突出考察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加强作风考察、强化廉政情况考察。
(四)考察方案经党委主要领导审定后,由党委组织部负责实施。
考察方案包括考察程序、谈话范围、考察组组成、考察材料撰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