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导则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13da0d80a5e9856a57126089.png)
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试行)2016年6月主编:仁军汪杰副主编:陆湛秋汤杰包红燕编写人:江奕宁德文管雯温利民朱明华维锺玮吴涛王美玲晖王卫平朱家庆江丽松林卫林小伟龚咏晖庞涛董年才万勇顾琴芬周志宏审查人:健金如元贵宏康暑贤谈丽华宋峻前言为落实中央2015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国家配套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这两个文件都要求推广实施装配式建筑,明确“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我省在《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政发〔2014〕111号)中对装配式建筑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地在我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采用混凝土结构体系较多的现状,考虑到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特殊性,经认真研究,编写了《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编写《导则》时,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 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施工图审查职责,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容进行审查。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审查重点放在建筑和结构专业。
2. 方便设计审查。
一是体现特点:紧扣工程建设设计相关标准和规,明确了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特有的审查容,对与一般建筑相同的审查容没有赘述。
二是突出重点:凡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必须审查,其他的由设计单位负责。
三是便于审查:施工图审查人员可以据此开展施工图审查,设计单位也可以据此把握设计重点。
另外,所附说明既有对审查把握尺度的建议,也有对设计重点容和深度的要求。
3. 推动产业发展。
坚持实事、与时俱进。
通过与设计、施工等多方面沟通,加深对装配式建筑实施中各环节的了解,既为解决方案提供路径也为审图重点把好关口,使施工图审查保持相对合理的尺度。
邯郸市建设局关于印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的通知
![邯郸市建设局关于印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e88dcd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4.png)
邯郸市建设局关于印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建设局•【公布日期】2018.09.21•【字号】邯建建〔2018〕294号•【施行日期】2018.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邯郸市建设局关于印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的通知各县(市、区)住建局,冀南新区城乡规划建设交通局、邯郸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各建设(开发)、施工、监理单位:随着建筑业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装配式建筑已大量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上。
为了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邯郸市建设局2018年9月2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安全管理专项方案第四章构件制作管理第五章构件运输堆放第六章现场装配施工第七章附则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第一章总则1.1 为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所称装配式混凝土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1.3 本导则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
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应遵循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等要求,应遵循《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CJ276】、《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CJ202】、《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CJ16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等技术规范和本导则的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术导则(1)
![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术导则(1)](https://img.taocdn.com/s3/m/4dfcae7b3c1ec5da51e27021.png)
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验。
解读:对于严重缺陷的构件应该废弃,对于一般缺陷还是可以进行处理的。
2 PC构件制作与验收
构件制作质量检验 3.5.1 预制构件制作应采购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的钢筋、保温材料及拉结件、连接材料等, 并按相应标准按批次进行复验。 解读:原材料需要按照材料;类型和相应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复检
3.2.6 固定在模具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6的规定 表3.2.6 模具预留孔洞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次 1 2 检验项目及内容 预埋件、插筋、吊环、预留孔洞中心线 位置 预埋螺栓、螺母中心线位置 允许偏差(mm) 3 2 检验方法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解读:模具精度是预制构件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主要是驻场监理和企业自检。
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项次 1 2 3 4 5 6 7 8 9 检验项目及内容 ≤6m 长度 >6m且≤12m >12m 墙板 截面尺寸 其他构件 对角线误差 侧向弯曲 翘曲 底模表面平整度 组模缝隙 端模与侧模高低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2 用钢尺量平行构件高度方向,取其中 2,-4 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3,-5 1,-2 用钢尺测量两端和中部,取其中偏差 绝对值较大处 2,-4 3 用钢尺量纵、横两个方向对角线 L/1500且≤5 拉线,用钢尺量侧向弯曲最大处 L/1500 对角拉线测量交点间距离值的两倍 2 用2m靠尺和塞尺量 1 用塞片和塞尺量 1 用钢尺量
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
术导则(试行)解析
前言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从2016年开始至今已经推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相关的标准规范仍待完善。 各地相继出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技术导则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16526ff46527d3250ce010.png)
预制构件制作与运输模具要求6.1.1制作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模具优先采用钢制底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材料模具。
模具应满足混凝土浇筑、脱模、翻转、起吊时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便于清理和涂刷脱模剂。
6.1.2模具表面应光滑,不能有划痕、生锈、氧化层脱落等现象。
6.1.3模具应规格化、标准化、定型化,便于组装成多种尺寸形状。
6.1.4模具组装宜采用螺栓或者销钉连接。
6.1.5模具组装完成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5要求,净尺寸宜比构件尺寸缩小1~2mrn。
6.2构件制作6.2.1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生产应在工厂内进行,生产线及生产设各应符合相关行业技术标准要求。
6.2.2构件生产企业应依据构件制作图进行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的制作,并应根据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型号、形状、重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明确质量要求和生产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编制完整的构件制作计划书,对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计划管理。
6.2.3应对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部件等进行分类标识。
6.2.4在构件生产之前应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并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6.2.5上道工序质量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要求时,不应进行下道工序。
6.2.6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生产企业应建立构件标识系统,标识系统应满足唯一性要求。
6.2.7不合格构件应用明显标志在构件显著位置标识,不合格构件应远离合格构件区域,可修复的不合格构件经修复且合格后方可用于实际工程。
6.2.8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生产企业应根据构件的质量标准、生产工艺及技术要求、模具周转次数等相关条件选择模具。
6.2.9混凝土管廊搅拌原材料计量误差应満足表6.2.9的规定。
6.2.10钢筋骨架和网片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骨架尺寸应准确,骨架品装时应采用多吊点的专用吊架,防止骨架产生变形;2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塑料类垫块,且应与钢筋骨架或网片绑扎牢固;垫块按梅花状布置,间距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变形要求;3 钢筋骨架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或者锈蚀;4 钢筋骨架应轻放入模;5应接构件图安装好预理件;6 钢筋网片或骨架装入模具后,应接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位置、期格、间距、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査,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10规定。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导则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a7ee063ea417866fb94a8e0b.png)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导则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二〇一六年五月前言根据国家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指导企业正确掌握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工厂建设的要求,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提高资源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制定本导则。
编制组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系统地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要求;4厂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5主要生产区域;6电气及自动化;7给水排水;8节能及能源利用;9环境保护;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1人员配备;12信息化管理;13工程施工及验收;14运行和维护。
本导则为指导性文件,提供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过程中的要求,供有关方面在构件工厂建设工作中参照采用。
本导则由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组织编制。
主编单位: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市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上海宇辉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中建航建筑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宝岳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张德明刘险峰丁康元刘超徐耀东毛坚正朱永明沈春国李小斌钱承浩楼志江徐雄增赵亚军王丽娟王玉兰黄岚赵凯严炜炯主要审查人:朱建华田炜钟伟荣苏宇峰田培云本导则由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1 2 3目次总则 (1)术语 (2)基本要求 (3)4 5 6 7 8 9厂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5)主要生产区域 (7)电气及自动化 (10)给水排水 (12)节能及能源利用 (13)环境保护 (14)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5)11人员配备 (16)12信息化管理 (17)13工程施工及验收 (19)14运行和维护 (20)引用标准名录 (21)1.0.11 总则为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指导企业正确掌握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工厂建设的技术要求,做到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制定本导则。
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01853439b52acfc789ebc979.png)
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试行)1 总则1.1 为推进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发展,规范各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7〕62号)等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导则。
1.2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等活动及对其实施的质量监督管理,适用本导则。
1.3 本导则所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全部或部分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1.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原则上应实行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一体化的总承包模式;鼓励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1.5 鼓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现浇构件采用铝合金模板系统施工工艺,实现免抹灰效果。
2 基本规定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预制构件生产、工程质量检测等相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依法对工程质量负责。
2.2 实行预制构件安装首层(首段)验收制度。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预制构件安装应选择首层或首个有代表性的施工段进行试拼装,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预制构件生产等单位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2.3 实行首批预制构件生产驻厂监造制度。
监理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对首批预制构件进行驻厂监造,对原材料进场、混凝土制备、浇筑、钢筋绑扎、构件成型养护等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理,对隐蔽工程和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
2.4 实行关键岗位工人技能培训制度。
施工、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应组织对预制构件吊装工、灌浆工、预埋工等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836db7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5.png)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术导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建筑方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环保节能等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质量管理难度大、技术创新需求高等。
为了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我们制定了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质量管理组织和责任1.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组织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
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组织要加强与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推进质量管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要点2.1 质量控制要点之一是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
选用优质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
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2.2 质量控制要点之二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2.3 质量控制要点之三是加强成品混凝土结构的验收。
成品混凝土结构验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确保结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三、技术创新和研发3.1 技术创新和研发是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的关键。
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3.2 要关注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高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
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4.1 人才培养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
要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4.2 队伍建设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
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ea25e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b.png)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一、前言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构件,其具有高强度、高品质、高效率的特点,是目前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构件形式。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保证构件质量和工程安全。
二、设计要求1.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常用的强度等级为C30、C40、C50、C60。
2.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考虑到构件的尺寸、形状、钢筋配筋等因素。
3. 构件的尺寸、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考虑到运输、安装等因素,同时应尽量减少接缝处的数量。
4. 构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如GB/T 11968-2006《混凝土预制构件》、GB/T 5117-2012《混凝土预制构件用钢筋》等。
三、制造要求1. 模具的制造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如GB/T 1348-2009《铸造模具用灰铸铁》、GB/T 1804-2000《精密铸造铸模和铸芯用硅溶胶》等。
2. 模具的表面应光滑平整,应对其进行防锈处理,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锈斑。
3. 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振动器振动,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 构件的养护应按照混凝土养护要求进行,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养护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
四、运输要求1. 运输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查,确保构件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符合要求。
2. 构件的运输应采用专用的运输车辆,车辆应具有防震、防滑、防倾等安全措施,同时应对构件进行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位移、破损等情况。
3. 构件的运输速度应适中,避免出现急转弯、急刹车等情况,以保证运输安全。
五、安装要求1. 安装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查,确保构件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符合要求。
2. 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应注意构件的方向、位置、固定等因素,同时应注意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3. 构件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的连接件,连接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如GB/T 1228-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699-1999《结构用碳素素素钢》等。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标准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e97d2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5.png)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标准一、前言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技术标准,以规范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
二、术语和定义1.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指在工厂或制造现场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通过拼装或连接成为建筑的构件。
2. 工厂生产:指在工厂内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加工、制造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3. 现场拼装:指在建筑现场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组装和安装工作。
4. 拼接方式:指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榫卯连接、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等。
5. 技术要求:指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在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等方面应满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设计要求1. 基础设计: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基础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考虑基础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等。
2. 结构设计: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考虑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
3. 翼缘设计: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翼缘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考虑翼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
4. 连接设计: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考虑连接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
5. 模具设计: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具设计应满足构件的几何要求,考虑模具的精度、耐久性和易于拆卸等。
四、制造要求1. 原材料: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质量稳定。
2. 配合比: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配合比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3. 浇注工艺: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浇注工艺应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确保混凝土密实、无空鼓和裂缝等缺陷。
4. 模具制作: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具制作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构件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等。
5. 配件制作: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配件制作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精度等。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31f7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b.png)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是指在工厂里预先制作好的混凝土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
这种施工方式能够大大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也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一些关键的要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重点介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的要点。
一、质量控制1.材料选择: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混凝土要求使用高标号的水泥,骨料和砂要符合国家标准,控制含泥量、粉尘、盐胺含量和骨料的粒径,水泥浆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还需要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钢筋和预应力钢筋。
2.模具制作:模具制作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第一道工序,模具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构件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在模具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模具的加工精度,确保模具的尺寸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等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均质性和致密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加入适量的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收缩变形。
4.养护措施:混凝土构件完成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保护,以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和提高抗裂性。
一般采用覆盖湿舱养护或喷水养护等方式,确保构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抗裂性。
二、施工现场要点1.安全保障: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组装顺序:在进行构件的组装和安装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构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外观要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外观要求较高,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和损坏构件表面。
4.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起重设备和固定设备,确保构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同时要注意构件的连接和固定,确保构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6dc9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9.png)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介绍 (2)2. 工程基本情况分析 (4)3. 预制装配式建筑特点 (5)二、施工准备工作 (6)1. 现场勘察与测量 (7)2. 施工队伍组织及分工 (8)3. 安全设施准备与布置 (9)4. 技术资料及图纸会审 (10)三、预制构件加工与运输管理 (12)1. 预制构件加工流程 (12)2. 构件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13)3. 运输路径规划及优化 (15)4. 构件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16)四、安装施工流程及工艺 (17)1. 安装施工流程概述 (18)2. 关键安装工艺介绍 (19)3. 施工工艺标准与规范 (20)五、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21)一、项目概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专项施工方案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它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施工方法具有高效、环保、质量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领域。
本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某一特定项目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工程,详细阐述了施工目标、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安全措施等内容。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周密的部署,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和安全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
我们将注重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本专项施工方案将为该项目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1. 项目背景介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种建筑方式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制造各种构件,在现场进行高效、快速、环保的安装,其高度的模块化设计以及工厂化的生产模式有助于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本项目旨在实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装工作,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4a6e019add36a32d72758188.png)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8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湘政发〔2014〕1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和指导文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
本规定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构件制作及检验、装配式施工验收、进场工程质量验收、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施工验收。
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及验收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规程》均在编制中,为及时指导实际工程,结合此两本规范的要点编制本工作导则,包含以下要点:1. 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及验收的内容;2.明确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施工验收的内容。
本导则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至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中路65号,邮编:410011)主编单位:XXXXXX参编单位:XXXXXX本规定主要起草人:XXXXXX1 总则 (4)2 基本规定 (5)3 构件制作及检验 (5)3.1一般规定 (5)3.2原材料及制作准备 (5)3.3构件加工与制作 (8)3.4运输与堆放 (14)3.5构件生产质量检验 (16)3.6构件质量验收 (17)3.7标识与产品合格证 (19)4 装配式施工验收 (20)4.1一般规定 (20)5 进场工程质量验收 (22)5.1一般规定 (22)5.2主控项目 (22)5.3一般项目 (24)6 安装施工质量验收 (26)6.1一般规定 (26)6.2主控项目 (27)6.3一般项目 (32)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35)7.1一般规定 (35)7.2主控项目 (37)7.3一般项目 (38)7.4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8)1总则1.0.1.为推进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发展,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检验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和验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等国家及行业标准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1918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c.png)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是指在工厂进行混凝土构件的预制加工,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施工方式。
这种施工方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要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进行介绍。
一、施工前准备1. 确认构件图纸和技术要求。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之前,需要认真分析构件图纸和技术要求,了解构件的基本情况和施工要求。
2. 确保施工场地整洁和安全。
施工场地需要清理干净,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3.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
需要对施工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和工具完好,并符合施工要求。
4. 制定施工计划和组织安排。
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安排,明确每个工序的责任和要求。
二、构件搭接和连接1. 确保构件准确定位和搭接。
在进行构件的组装和连接时,需要确保构件的位置准确无误,搭接部位严格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
2. 检查搭接接缝和连接件。
对搭接接缝和连接件进行检查,确保接缝符合设计要求,连接件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3. 进行调整和修正。
如果在搭接和连接过程中发现偏差或者错误,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构件的组装和连接符合要求。
三、施工细节和工艺要求1. 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
对于预制构件中的混凝土浇筑工序,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符合要求。
2. 注意保护构件表面。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构件表面,避免表面受到损坏和污染,确保构件的表面质量。
3.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四、验收和监督1. 进行构件质量验收。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构件质量验收,确保构件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化设计方案
![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化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13d7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3.png)
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化设计方案预制混凝土构件是一种在工厂或离现场生产现场较远的地方进行制造的构件。
预制混凝土构件具有许多优势,例如高质量、可重复性、节约时间和成本等。
工厂化设计方案是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应用工厂化方法和原则进行设计和制造。
本文将深入探讨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化设计方案的各个方面。
1. 工厂化设计方案的目标和原则工厂化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1 标准化:将构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标准化,以便使构件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状和性能。
这样可以提高构件的互换性和可替代性,降低生产成本,并方便施工和维护。
1.2 模块化:将构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可以同时进行生产。
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并方便构件的运输和安装。
1.3 自动化:采用自动化设备和工艺,包括机械化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生产线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确保构件的一致性和质量。
1.4 整合化: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制造和施工过程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的流程化和协同化。
通过领先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构件的全过程控制和优化,提高整体效益。
2. 工厂化设计方案的关键技术和方法2.1 数字化设计和模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三维建模软件,对构件进行数字化设计和模拟分析。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预测构件的性能、承载能力和变形等,并进行优化设计。
2.2 精确施工和质量控制: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如自动化浇注设备、激光测量仪器等,对构件进行精确施工和质量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和反馈控制,可以保证构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标准。
2.3 运输和安装技术:采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如平板车、吊车等,以确保构件的安全运输和精确安装。
通过合理的运输和安装方案,可以避免构件的损坏和变形,并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2.4 节能和环保技术:采用节能和环保的材料和措施,如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以降低人工和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最新国标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2fd5b0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f.png)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生产成套装备的分类和构成、技术要求、安全环保、安装调试、性能测试和交付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生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生产成套装备的制造安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591—201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T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932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GB/T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GB 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918 重要用途钢丝绳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3306 标牌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6754 机械安全急停功能设计原则GB/T 38129 智能工厂安全控制要求GB/T 40399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41255 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GB/T 41502.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第1部分:术语和商业规格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T 512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JB/T 5946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5994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JB/T 8828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C/T 532 建材机械钢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YD/T 3844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4039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导则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6ee84a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9.png)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导则1.背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业已成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
而装配式建筑则因其绿色环保、快速施工、工艺精密等优点,日渐受到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而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针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的指导方针,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
2.建设方案2.1 工厂选址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需要一定的空间和前期投资,并且其生产一般需要使用大量原材料和能源。
因此,工厂选址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地和资源便宜的地区。
2.2 工厂建筑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和精密工具,因此,工厂建筑需要保持空间通畅和房屋结构安全可靠。
同时,应根据工厂的规模和生产要求,规划厂房的面积和形状。
2.3 设备选型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需要一系列的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模具加工机、气压机、自动化码垛机等。
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工厂的生产能力、规模和产品种类来定。
同时,设备的选型应注意设备的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稳定性强等因素。
2.4 原材料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矿粉等。
这些原材料应该来源可靠、质量稳定、价格合理。
同时,原材料入库时应注意防潮、防尘等工作。
2.5 工艺流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计量、混凝土配制、模具制作、成型、养护、码垛等环节。
对于不同的构件类型,工艺流程也有一定的区别。
因此,在制定工艺流程时应根据产品种类和生产要求进行人性化设计和优化。
2.6 质量控制预制混凝土构件是支撑建筑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来说,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质量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成品检验和质量保障等各个环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合格。
3.总结本文以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为切入点,从工厂选址、建筑、设备选型、原材料、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1ccae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9.png)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9.02.14•【字号】晋建质字〔2019〕24号•【施行日期】2019.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晋建质字〔2019〕24号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为进一步规范我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保障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我厅编制了《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的,请及时反馈我厅。
附件: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2月14日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导则(试行)1 总则1.1 为推进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发展,规范各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7〕62号)等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导则。
1.2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等活动及对其实施的质量监督管理,适用本导则。
1.3 本导则所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全部或部分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1.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原则上应实行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一体化的总承包模式;鼓励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的通知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787a9f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b.png)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6.11.03•【字号】湘建建〔2016〕196号•【施行日期】2016.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的通知湘建建〔2016〕196号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规划建设局),省直安监总站:现将《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11月3日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我省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保障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湘政发〔2014〕12号)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所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是指主体结构全部或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第三条湖南省行政区域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的建设及相关质量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导则。
第四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全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五条鼓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实行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一体化的总承包和全装修模式;鼓励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责任可追溯;鼓励相关单位通过购买工程质量保险等方式降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安全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导则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二〇一六年五月前言根据国家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指导企业正确掌握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工厂建设的要求,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提高资源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制定本导则。
编制组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系统地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要求;厂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主要生产区域;电气及自动化;给水排水;节能及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人员配备;信息化管理;工程施工及验收;运行和维护。
本导则为指导性文件,提供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建设过程中的要求,供有关方面在构件工厂建设工作中参照采用。
本导则由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组织编制。
主编单位: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市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上海宇辉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中建航建筑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宝岳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张德明刘险峰丁康元刘超徐耀东毛坚正沈春国钱承浩徐雄增王丽娟朱永明李小斌楼志江赵亚军王玉兰黄岚赵凯严炜炯主要审查人:朱建华田炜钟伟荣苏宇峰田培云本导则由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目次总则............................................................. 术语............................................................. 基本要求.......................................................... 厂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主要生产区域...................................................... 电气及自动化...................................................... 给水排水.......................................................... 节能及能源利用.................................................... 环境保护..........................................................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人员配备.......................................................... 信息化管理........................................................ 工程施工及验收.................................................... 运行和维护........................................................ 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0.1为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指导企业正确掌握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工厂建设的技术要求,做到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1.0.3本导则提供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设计、施工、工程验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
1.0.4本导则作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设计、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术语2.0.1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建筑工地进行装配而成的建筑。
2.0.2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装配式建筑用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3机组流水法机组流水法是工艺设备和工人固定在一定的工位上完成各项操作,而构件及模具则沿流水生产线由一个工位转移到另一个工位。
构件在每一个工位停留时间即流水节拍各不相同,是非强制性的。
2.0.4流水传送法流水传送法是封闭环式流水线,工艺设备和工人固定在一定的工位上,构件及模具则按一定的流水节拍,强制性地由一个工位移至下一个工位,在每一个节拍内完成各项操作。
2.0.5固定台座法固定台座法是构件在一个固定的台位上完成全部工序,通常是在特制的地坪、台座上进行生产。
3基本要求3.0.1工厂的设计、建设应由具有国家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满足各项审批文件及本导则的要求。
3.0.2工厂的设计、建设应从实际国情出发,积极、稳妥地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熟可靠的工艺、设备和材料。
3.0.3工厂应能满足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有序、高效、安全的生产要求和提供合格产品的质量要求。
3.0.4厂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应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要求,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3.0.5工厂总平面设计,应贯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规定,并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土地使用审批程序。
3.0.6工厂的建(构)筑物、电气系统、给排水、暖通等工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3.0.7按照《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做到合理用能、节能降耗。
按照能耗评估和审批的原则,提出明确的能耗评估结论和建议。
3.0.8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污染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应治理后达标排放。
必须执行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3.0.9在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设施应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0.10应成立项目管理机构,参与设计会审、设备监制、施工质量检查,制定运行和维护规章制度,组织、参与工程各阶段验收、调试和试运行,建立设备安装及运行档案。
3.0.11采用机组流水法或流水传送法的单线生产设计规模,宜大于年产万立方米或者大于年产万平方米。
3.0.12采用固定台座法生产的设计规模,宜大于年产万立方米或者大于年产万平方米。
4厂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4.1厂址选择4.1.1厂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工厂的服务区域、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气象条件、交通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状况、运输距离、企业协作条件及公众意见等因素,经多方案比选后确定。
4.1.2应有满足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来源。
4.1.3应有满足生产所需的水源和电源。
与厂址之间的管线连接应尽量短捷。
4.1.4应有便利和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公路的连接应便捷。
临近江、河、湖、海的厂址,通航条件满足运输要求时,应尽量利用水运,且厂址宜靠近适合建设码头的地段。
4.1.5桥涵、隧道、车辆、码头等外部运输条件及运输方式,应符合运输大件或超大件设备的要求。
4.1.6厂址应远离居住区、学校、医院、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并符合相关文件及技术要求,且应位于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1.7工厂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
4.2总平面设计4.2.1工厂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厂址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结合生产、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职工生活,以及电力、通讯、热力、给排水、防洪和排涝等设施,经多方案综合比较后确定。
4.2.2在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应采用联合、集中、多层布置;应按工厂生产规模和功能分区,合理地确定通道宽度;厂区功能分区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宜规整。
4.2.3生产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原材料储存、混凝土配料及搅拌、钢筋加工、构件生产、构件堆放和试验检测等,在总平面设计上,应做到合理衔接并符合生产流程要求。
4.2.4应以构件生产车间等主要设施为主进行布置。
4.2.5构件流水线生产车间宜条形布置。
4.2.6应根据工厂生产规模布置相适应的构件成品堆场。
4.2.7生产附属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应根据社会化服务原则统筹考虑。
4.2.8变电所及公用动力设施的布置,宜位于负荷中心。
4.2.9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及其与铁路、道路之间的防火间距,以及消防通道的设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的规定。
4.2.10原材料物流的出入口以及接收、贮存、转运、使用场所等应与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分离,易产生污染的设施宜设在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
4.2.11人流和物流的出入口设置应符合城市交通有关要求,实现人流和物流分离,避免运输货流与人流交叉。
应方便原材料、产品运输车进出。
尽量减少中间运输环节,保证物流顺畅、径路短捷、不折返、不交叉。
4.2.12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
4.2.13分期建设应统一规划,近期工程应集中、紧凑、合理布置,并应与远期工程合理衔接。
5.2.5混凝土搅拌机的类型和产能必须满足构件生产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数量、质量及种类要求。
5.2.6混凝土搅拌完毕,应及时通过混凝土贮料输送设备运送至构件生产车间。
5.2.7混凝土贮料输送设备应设防泄漏措施,对输送线路周边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5.3钢筋加工5.3.1应在室内车间进行生产;应在车间内设置起重设备。
5.3.2车间内各加工设备的加工能力应满足混凝土构件产能的需求。
5.3.3车间工艺布置时,尽量避免材料的往返、交叉运输。
5.3.4车间内应当考虑设备检修场地、运输通道和足够数量的中转堆场。
5.3.5车间一般可布置成单跨或双跨,单跨跨度不宜小于米。
5.4构件生产5.4.1应根据构件产品选择机组流水法、流水传送法和固定台座法等生产组织方式,确定全部加工工序,完成各工序的工艺方法。
5.4.2构件成型车间内不宜布置辅助车间生产线。
5.4.3车间内应设置起重设备,吊钩起吊高度宜大于米。
5.4.4车间内应设专用人行通道。
5.4.5采用流水传送法生产工艺,车间跨度一般不宜小于米,长度宜大于米。
5.4.6构件养护宜采用加热养护,应根据构件生产工艺合理选择养护池、隧道式养护窑、立式养护窑、养护罩等型式。
5.4.7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特性、构件特点,合理确定振动台振动、附着式振动、插入式振捣器等方式,使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密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