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12题;共86分)

1. (2分) (2017高一上·仙游月考) 下列各项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A . 脉博涸辙镶嵌偃苗助长

B . 歧韵嘶叫萧索一椽破屋

C . 消弭漪郁落寞倩影稀疏

D . 繁密垝垣藤萝无精打彩

2. (4分) (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旷古之香

①不久前去了一次汾阳。汾阳属晋。此行,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入晋。晋自古就属炎黄尧舜之率,禹夏殷商之土,周秦汉唐之源。唯其煌煌如此,巍巍如此,我这个自知行囊稀薄的辽东客在去的路上就摆正了姿势,那就是高山仰止,尊而敬之。好在此次来汾阳,行程非常简单,看杏花,喝汾酒。我不懂酒,也不擅酒,那就更简单了,只看杏花。

②对于杏花,出生在北方辽南乡村的我并不陌生。记忆里,河冰消融,燕子归来,都算不上热闹,只有杏花如雪,才是真正的锣鼓喧天。杏花从不挑肥拣瘦,农夫村人随手将它栽种在田埂上或是自家院墙内。土生土长的杏花,曾陪伴了无数乡村孩子的童年。仲春时节,影影绰绰的杏花,与河面的晨霭、屋顶的炊烟便混成了团,在我的心底凝成化不开的一片离愁……直至今日,即使离乡好几十年,老家屋后那一树杏花的姿影,一直在我的念想里婆娑着。

③关于杏花,竟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不过是想缓解我在汾阳看杏花的惊讶。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太多的杏花,看到了太多别处没有的杏花。

④汾阳的第一片“杏花”,开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时代。时至今日,它们是以河滩淤积的姿态隐身在望不到尽头的、黄尘弥漫的史前烟火里。

⑤去时已是日影西斜,来看杏花的却不止我一个。所有的车和人,都静静地伫立在那条繁忙的国道边上,目光迷离地向那片洼地张望。以前皆为沃土良田,如今已大多弃耕,只见大片的荒草野蒿丛中,浮出一块醒目的石碑。想走到近前看个清楚,却被路边围护的铁网拦住了,而且被告知,附近一带没有缺口。我便问,碑上写的什么?答

曰:杏花村文化遗址。原来,遗址所在之处,属于今天的汾阳杏花村镇东堡村,故以杏花村名之。一下子,我也有了好多人都在说的穿越感。

⑥我相信,六千年前,这里一定有杏花盛开。不止如此,这里还闪射出一道文明曙光:六千年前,这里不只有杏花,还有粟麦菽粱。细心的考古专家,在太多的陶碗泥盆里,拣出了一只小口尖底瓮,据此断言,在六千年前的汾水岸边,先民们就已经把蒸熟的谷物放入瓮中,酿出了华夏谷物酒的第一缕清香。就是说,六千年前的杏花村,既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初始之地,也是中国汾酒的原乡。酒的发明者,既不是仪狄,也不是杜康,而是一群无名的黔首。

⑦汾阳的另一片“杏花”,开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它以分行文字的形式,与一个诗人的名字一起,印刷在《唐诗三百首》里。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⑧此诗的作者叫杜牧,本想早一些走上仕途,却生不逢时。于是,在大唐晚季的某年某月,跌跌撞撞来到了汾州。天不作美,他被一场淫雨浇得狼狈不堪,只好问路寻酒,以释春愁。可是,他自己也断不会想到,不过是酒醉之后的随口一吟,怎就成了千古绝唱?

⑨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因与果,瞬间生成。尽管酒早就有了,杏花村也早就有了,可是杜牧没有来。它们只好耐心等一千多年前的那个雨天,因为牧童的一个手势,杜牧的一顿闷酒和一首诗,这个世界才有了一个诗酒相伴的杏花村。于是这片神情凄迷的杏花定格为一枚灿然不凋的村徽。

⑩杏花与酒,本不相干。因为杏花村的酒,并非杏花所酿。但是,正是他的一首小诗,在中国人长达一千多年的语境里,杏花村就是酒,酒就是杏花村。汾阳的杏花,已然是汾酒的代名词。

?其实,早在唐以前的南北朝时代,汾酒就已经名扬天下了。史载,北齐的武成帝曾在给胞弟的信中称赞汾酒。而杜牧之后,还有袁枚。一册《随园食单》,让汾酒之名达到了顶峰。天下之大,酒类杂多,只有散发着浪漫花香的汾酒入了皇帝、诗人、美食家的法眼,源远流长,泱泱千年,未曾有过空白。因此,说它是酒的活化石,一点都不为过。

?汾阳的第三片“杏花”开在一座肇始于清末,名为宝泉益的酒坊。如今,酒坊已改叫杏花村老作坊博物馆。

?在这里,展出了两款晚明山西籍名士傅山的题词。其一曰:得造清香。其二曰:清香天下。是的,由明末到清末,杏花村汾酒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向天下走去。当年,宝泉益东家不惜重金,聘请的掌柜和师傅都是杏花村最好的酒工。因为,他接过的是杏花村的香火,它传承的是杏花村的祖脉。公元1915年,用杏花村古井水酿的酒,宝泉益果然从大洋彼岸骄傲地捧回了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汾阳与旧金山,隔空相望七万里。汾酒的清香,真就越过了浩瀚的太平洋,飘向了全世界。

?汾阳的朋友总跟我说,汾酒的清香,就是杏花的清香。因为杏花是汾酒的DNA。言之凿凿,我甚以为然。

?每一滴汾酒里都有一片杏花。那是绵绵了六千年的长香幽袭,悠悠了六千年的暗香浮动。

(取材自素素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行囊稀薄:文化底蕴不深

B . 锣鼓喧天:春天非常热闹

C . 婆娑:模糊不清

D . 黔首:平民百姓

(2)请根据文意简析第②段的作用。

(3)请根据文意解释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它们是以河滩淤积的姿态隐身在望不到尽头的、黄尘弥漫的史前烟火里。

②于是这片神情凄迷的杏花竟定格为一枚灿然不凋的村徽。

(4)本文围绕三片“杏花”展开,请根据文意分条阐释每片“杏花”的内涵,并简析作者这样构思的好处。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三峡大坝下游大量的蔬花水柏枝和中华蚊母的发现,打破了国外部分专家称三峡生物不可复制的说法。

B . 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令人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之中。

C . 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去年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D .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4. (1分) (2020高一上·长春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学好”与“好学”是两种不同“学”的境界:“学好”是学习中被动地的接受,①________;“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②________;“学好”只是对学习已有知识的一种度量,而“好学”则是对学习未来知识的一种态度;“学好”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好学”是为了探索问题;“学好”得到的是答案,而“好学”追求的是真理。

5. (10分) (2020高二下·仙游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中国的交响音乐,可喜可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交响音乐作品就,在一首首节庆序曲中抒发革命情怀;在一首首描绘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音画中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和1964年新中国成立15周年时,大批革命历史题材交响音乐更点燃了人们的激情,表现“在烈火中永生”的革命音,描绘革命战争的画卷,给人们带来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改革开放时期,一批思想深邃、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新颖的交响音乐作品。它们注重音乐的哲理性、史诗性、抒情性,体现出严密的内在结构逻辑;由于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人类命运乃至历史文化都纳入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并在交响音乐如何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及如何做到“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上交出了完美答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可圈可点脱颍而出恢弘纷至沓来

B . 可歌可泣脱颖而出恢廓纷至沓来

C . 可圈可点锋芒毕露恢弘络绎不绝

D . 可歌可泣锋芒毕露恢廓络绎不绝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因而进入新时代以来,这些特征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体现

B . 进入新时代以来,这些特征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体现

C . 因而这些特征进入新时代以来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体现

D . 这些特征进入新时代以来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体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历史文化乃至人类命运都纳入思考与探索之中,

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B . 由于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人类命运乃至历史文化都纳入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C . 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人类命运乃至历史文化都纳入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D . 由于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历史文化乃至人类命运都纳入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6. (9分)(2020·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苏格拉底把演讲术归结为“马屁术”,这也许是愤激之言,因为说理和说服不一定是拍马屁,而拍马屁也不一定总是有说服力的。亚里士多德本着务实的精神肯定了演讲术的公共用途与伦理价值。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开头,他指出,城邦政治和文明的生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拥有公民美德和逻辑思考的能力,足以区分是非,区分公正与不公正。这种信念是民主政体的根本基础;如果把人类当作没有头脑的一伙,公民政治就没有必要,和平秩序也就没有前途。

这样看待说理技艺有其重要的公共生活意义,而且也关乎当公民和做人的道理。在雅典的公民大会上,人们用话语,而不是武力影响别人,解决争端。这时候,用语言说服别人就成为公民责任。只有用话语来维持和维护和平的社会人际关系,非暴力的社会秩序才能长久存在。在雅典,公民争取其他公民的尊敬和赞同,离不开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使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这才成为许多人学习的公共需求。学习说话的修辞技巧不仅仅是要变得能说会道,而且还要遵守话语的公共规则。学习说话是一种相对高等的教育,它使人们变得有能力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说话技巧不可能与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分开,而说话者是否能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却是一件很难证实、很难确定的事情。所以,人们对修辞总是既感到需要,又有所提防。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就是质朴,文就是文饰,史就是虚浮不实。孔子是说,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懂得说些漂亮的门面话,甚至引经据典装饰,因而缺乏一份真诚的心意。孔子还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说话不能不借助修辞,但是,过于借助修辞,却会令人生疑,怀疑说话者是否由于说话不能动人以诚,才特别需要依靠技巧;是否因为说话的其他因素(动机、用意、目的)有所欠缺,才特别需要用修辞来掩饰。久而久之,修辞便有了巧言令色、诡辩、强词夺理等负面含义,注重技巧,尤其是过分注重技巧的修辞,便成为一种有道德瑕疵的语言行为。

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修辞造成情绪的激动,诉诸情感多于理智。听话的人因被打动而被说服,这种赞同往往与接受真实信息,并认真思考有所不同。这也是柏拉图讨厌修辞的原因,他和苏格拉底称善辩

的智者是强词夺理、制造假象的魔术师,他们自己要运用的是论辩术(dialectic),要把论辩纳入真正符合逻辑思维的轨道。柏拉图认为,那些冒充“智者”的诡辩家或蛊惑者很容易用语言操纵公众,让他们失去理智,牵住他们的鼻子,使他们盲目服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观比柏拉图来得现实,但他仍然非常强调修辞伦理的一面。不劝人做坏事,这便是修辞术和说服行为的伦理底线。亚里士多德写道:“如果目的是好的,那么能言善道便是值得称赞的技艺;如果目的是坏的,那就成为一种伎俩。”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四十讲》)

(1)下列对“说话的技巧”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可以不用武力解决争端,可以用语言来说服别人,因而维持和平的社会人际关系,维护非暴力的社会秩序。

B . 在雅典,公民为了争取其他公民的尊敬和赞同,就需要说话和听别人说话,学习论辩术就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公共需求。

C . 因为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很难证实,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态度总是暧昧复杂,就像孔子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D .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可以挑动听众的情感,情感越强,理性就越弱,所以蛊惑者很容易用语言操控听众,使他们盲目服从。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政治和文明的生活是可能的,因为人类拥有美德和逻辑思考的能力,能够明辨是非。这奠定了民主政体的基础。

B . 孔子认为,如果文胜于质,就会流于虚浮,说理时注重修辞技巧,很可能是不能动人以诚,才需要用修辞来掩饰,所以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C . 文章论述了说理语言修辞技巧的重要性,认为注重修辞与真诚的心意是对立的,表达了语言技巧必须要以说话人的诚信为基础,要有正当目的。

D .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认为运用修辞的智者是强词夺理的魔法师,他们要运用论辩术,把论辩纳入符合逻辑思维的轨道。

(3)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的依据。

7. (20分)(2017·阿拉善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戒毒

陈力娇

吸大麻时她还是阿王的乐队中的一个挺不错的摇滚乐手,她很爱阿王,阿王却没有回应。阿王知道她开始吸毒时,非常懊恼,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耳光。

但耳光没挡了她的吸毒,她开始变卖衣物和手饰。就这样,她偷偷地自己暗箱操作了一年,一年之后她一贫如洗,吃饭都得阿王接济。

这天她找到阿王,她说,借我点儿钱。

阿王盯着她看了好半天,良久一字一句地说,我们结婚吧。

她很震惊,既而看出阿王是真心的,她哭了。她说,我已经是废人了。

阿王说,不要紧,我们从头来。

阿王说到做到,一周后真的和她结婚了。婚礼他们没太破费,只是找了几个熟人简单地吃了一顿。她想给阿王买一身四千元的意大利品牌西服,阿王拒绝了,阿王说,留着你吸烟吧。她一冲动,说,我戒,我肯定戒。阿王看着她没说话。

婚后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很好,依旧是两个人挣钱,一个人花销,花销的方式当然就是购买毒品,不过阿王有个规定,必须把香烟换成白粉,而且由阿王购买,由阿王每天给她放入水杯定量发送。她自己不得多吃一点儿。这样果然经济合理,她一天的演出不再像有病似的打不起精神了。

日子有规律地行进着,生活产生了习惯和磁力,每天早晨他们照样履行着仪式,由阿王给她发放适量的毒品,阿王很爱她,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当着她的面把白粉倒入杯中,白粉就像一朵深情的浪花,翻卷着进入她的肺腑,她满足极了,也幸福极了,就越发爱阿王。

一天,她看到阿王的牛仔裤的后屁股上磨了一个洞,这是阿王常年坐着打架子鼓磨出来的,她这才想起阿王有很久没为自己买新衣服了,阿王也瘦了,脸明显地不如从前白胖了,如果在人群里想找到阿王,就得先找他那一头浓密的长发,再找那张有棱角的醒目的脸是费劲了。

于是她很内疚,她偷偷地四处联系戒毒所,想把毒瘾戒了。

这天她终于联系好了一个,这是一家边远的外省的戒毒所,条件不算优越,她选择它是想离阿王远一点,她知道戒起毒来那会很痛苦的,她怕她顶不住劲儿而中途回来见阿王。

收拾好行装那天,她泪水涟涟,她给阿王留了一张条子,说明她很爱他,越爱越不能拖累他,她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全新的人,再回来见他。

她把写好的条子放在桌子上,想想又不放心,怕被风吹走了,而阿王回来不知她的去向,他会很着急很伤心的。于是她就顺手从桌子的另一方拿过来一个本子,她想用本子把它压好,既显眼又不至于被风刮跑。可是就在她拿起那深蓝色窄条日记本时,她发现它的下面也压着一个条子,字迹无疑是阿王的。

条子上面写道:你已经成功戒毒一百天了,我只给你喝了五十天逐渐减量的白粉,从五十一天起,我每天给你喝的都是掺着高钙的白开水,祝贺你!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她本来是一个乐手,很爱阿王,阿王却没有回应。伤心失望之下,她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最后却被阿王挽救了。

B . 当阿王提出了结婚的请求时,她哭了,说自己“已经是废人”了,这表明她既想嫁给阿王,又担心自己会拖累阿王。

C . 小说以叙述性语言为主,同时穿插了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语言朴素自然,但依然能感受到阿王与她之间的温情。

D . 她为了避免戒毒半途而废,联系了边远的戒毒所;怕阿王不知她的去向着急伤心而留下字条,这些都说明她是一个有心人。

(2)小说中,阿王对她充满了爱,阿王的爱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述。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段的作用。

8. (16分) (2019高二上·潮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道山亭记

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

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 .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B .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C .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D .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2)下列对文中划线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我国上古华夏族各朝建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中心地带,有别于四方蛮夷戎狄。凡华夏族统辖区域都称“中国”。

B . 宫,一般指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这里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

C . 昭文馆,朝廷典藏经籍图书之所,直昭文馆是文官的加官,掌管昭文馆。

D . 蓬菜、方丈、瀛洲之山,道家传说中远海的三座仙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开篇极力描写闽地山路水道艰险,以体现程师孟入闽任职“忘其远且险”。

B . 文中第一段作者用汉代将闽地的百姓迁徙于江淮之事,来强调这地方险狭多阻。

C . 作者对于程师孟治郡的业绩,单刀直入又纡徐和缓,将其政绩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

D . 本篇由景及人,既不寓情于景,也不发掘深意,而是平平直直,自自然然,远远道来,娓娓而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②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9. (6分) (2017高二上·成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元丰中张舜民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他当时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于元丰五年冬十月,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经湖南岳阳,赋《卖花声》二首。本词是其中之一。

(1)词的一二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10. (6分) (2019高二上·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

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

事推官。民有清明日尽室出游者,盗乘间入其家。游者还,知盗未出,遂围之。盗计穷,纵火,幸火而逃。案具,将置极典。康直以为,尽室以出,非有人居止之室,幸火以逃,火非本心。具狱奏谳,执政者是之,得减死论。改秩,知舒之桐城,监广州市舶。代还,签书武家军节度判官所公事,通判睦州。所至皆有惠政。秩满,奉祠。丞相韩公缜宰钱唐日,与康直友善。缜既相,数以书招之。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强也。”缜意不能夺。家世有田在钱唐,族人岁擅其利。康直置不问。会他族讼于官,归田于康直。不受,以与其弟,曰:“吾食粗给,以资汝。”弟曰:“吾父兄不之有,吾乌乎有之?”亦不受,卒以予族人。初奉祠,时年五十七。暨祠禄①再满,遂请休致。即所居东西为退圃、逸堂、遯轩、远楼,终日啸傲其间。苏文中轼尝为赋四诗,今见集中。其《远楼》诗有“地偏心远似陶潜”之句,盖以属康直也。居闲几三十年,年八十三乃终。其恬于名利,固人所难能。其寿考康宁,得退闲之乐,亦人所不及也。葬丹徒县大慈乡汝山之侧,曰京岘原。

(节选自《宋史·俞康直传》)

【注】①祠禄: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B .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C .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D .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清明日”指清明节,在古代很多朝代,清明节既有祭祖行为,也是游玩踏青的好时节。

B . “秩”指官员的俸禄、品级,“改秩”是改变品级或职位,往往有被贬的意思,与“左迁”类似。

C . “宰”在古代可作为知县、县令的简称,从文中“宰钱唐”来看,当时韩缜担任的是钱唐县的知县。

D .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按其生平事迹所给的称号,“文忠”是苏轼的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俞康直处事公正,得以救人一命。有入室盗窃的小偷,被围后情急之下纵火而逃,之后被抓而判极刑,但俞康直为他据理而争,最终上报朝廷而得以改判。

B . 俞康直不求名利,拒绝旧友邀请。韩缜是俞康直在钱唐时期的旧友,当时就委俞康直以重任,等到韩缜担任丞相之后,几次邀请俞康直,但都被他拒绝了。

C . 俞康直淡泊钱财,赠族人以田地°族人侵占俞康直家的田地所得,但他不为所动,即使官府判定田地规还"但他和弟弟都不接受,最终还是送给了族人。

D . 俞康直健康长寿,享受闲居之乐。不满六十就请求退休,享受了近三十年自由自在的闲居生活,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写诗赞扬他,可见其闲居的品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

②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强也。”

11. (5分)(2020·河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启示人们不必纠结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要保持内心的美好。

(2)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统领全篇,表达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怀刘裕,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了时光流逝、英雄居所不复当年的怅惘之情。

12. (5分)(2017·河东模拟)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2017年大年初二下午2点左右,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有名男子带家人逛动物园,为了逃票,竟不顾警示牌的警示,翻墙进入老虎的领地,结果被老虎咬死。随后老虎也被击毙。消息一出,众人议论纷纷,有“挺人”的,也有“挺虎”的;有扼腕叹息的,有嗤之以鼻的;有同情怜悯的,有指责批判的……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12题;共8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答案:5-3、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

答案:7-3、

考点:

解析:

答案:8-1、答案:8-2、答案:8-3、答案:8-4、

考点:

解析:

答案:9-1、

答案:9-2、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答案:10-4、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