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
朗读使我快乐
![朗读使我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8ec292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2.png)
朗读使我快乐朗读是一种美好而有趣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可以享受到文字背后的世界,还能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每当我沉浸在朗读的世界中时,我感受到一种快乐在心头萌芽。
朗读不仅仅是将文字读出来,更是一种让文字栩栩如生的艺术。
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用正确而流畅的语音去传达,让听众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蕴。
通过朗读,我可以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完全展现出来,与作者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
这样的快乐是一种独特的魅力,让我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沉浸其中。
首先,朗读使我快乐的原因在于它能够让我与作品更加亲近。
通过朗读,我可以细细品味文字的每一个细节,揣摩作者的用意,感受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
我可以自由地演绎每个人物的形象,用声音赋予他们独特的个性,仿佛我成为了书中的角色。
这样的体验让我感到快乐,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之中。
其次,朗读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朗读,我可以感受到不同词语和句子的韵律和节奏,学习到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我可以借助朗读来提高自己的咬字清晰度和语速的把握,使自己的语言更加自然流畅。
同时,朗读还可以帮助我改正语法错误和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使自己在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朗读还可以培养我对文字的理解力和表达力。
通过不断地朗读,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掌握文章的核心观点和逻辑结构。
我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来朗读同一段文字,从而体验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尝试可以拓宽我的表达方式,让我的语言更富有变化和吸引力。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读,我才能够真正做到以文会友、以书会意。
朗读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它让我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世界,提升了我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每一次朗读都让我沉浸在一片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中,带给我无尽的快乐与满足。
无论是朗读一篇美好的故事,还是诵读一段动人的诗歌,朗读都是我与文学相遇的奇妙之处,让我心生愉悦,使我充满了快乐的能量。
朗读使我快乐,当我融入其中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专注于文字和声音的交融。
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
![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https://img.taocdn.com/s3/m/86ecb856be23482fb4da4c45.png)
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往往能调动学生眼、耳、口、鼻等所有感官全方位地投入,全身心地深入,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爱作品,享受朗读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内容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因此,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朗读的内容产生兴趣。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喜爱作品的思想感情“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比如:教学《海底世界》伊始,笔者用饱含深情的语气说:“同学们,蔚蓝的大海真美!你想一睹它的芳容吗?你想探索它海底的宝藏吗?你想用甜美的声音表达你对它的心驰神往吗?”“想!”孩子们的回答响亮而整齐。
“那么,就请打开书,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大海,一起去读一读,好吗?”“好啊!”孩子们欢呼雀跃,没有一个动作迟疑,没有一个眼光呆滞。
只一会儿,教室里便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真是书声琅琅,朗朗乾坤啊!(二)适时、精彩地范读,利于学生感受作品的美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小学生读书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
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进而仔细体会到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实现有效教学。
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给学生以科学指导和示范引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在老师精彩的范读中感受作品的美,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二、教学方式多彩,实践朗读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
本着这样的观点和立场,笔者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方面,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情生于境,境能移情。
”阅读教学中,有时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触景生情。
如教学《绝句》这首诗,上课时,老师播放悠扬的轻音乐,大屏幕适时映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路边,翠绿的枝头上,两只十分可爱的黄鹂鸟不停地扑棱着翅膀,跃跃欲试。
让学生大声朗读的倡议书
![让学生大声朗读的倡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7829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f.png)
让学生大声朗读的倡议书
《大声朗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们更愿意沉浸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而忽略了书本的陪伴和阅读的乐趣。
阅读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大声朗读更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的重要方式。
大声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声音、表达能力,更能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注重语言的韵律、语气的把握,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同时,大声朗读也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记忆课文内容,并且能够增加他们对所读内容的情感投入,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
因此,我们倡议学生们要多多进行大声朗读。
当一个人大声朗读时,不仅是在向别人表达所理解的知识,更是在倾听自己思想的声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获得知识的愉快体验。
为了让大声朗读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老师们也能够在课堂上经常组织朗读比赛,鼓励学生们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声音和表达能力。
家长们也可以在家中多给孩子创造朗读的机会,帮助他们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让大声朗读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
种快乐和习惯,享受阅读的乐趣,提升语言能力,丰富学识,更好地展现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谢谢!。
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
![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https://img.taocdn.com/s3/m/e20605174b73f242336c5fbf.png)
512019.2•小学统文化的精髓。
3.解构诗文背后的意境。
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诗文中有很多千古名句情景交融、意蕴深远。
诗的意境的形成,是诗人之所见、所思的共鸣。
诗为心声,情为景系,是中华传统诗文的重要特质。
而逆向解构,恰恰是能力塑造的契机和路径。
如王维《竹里馆》一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的遣字用词以及绘景写人,笔调自然平淡,波澜不惊。
它的妙处也在于此:言语朴实无声而意境清新高雅。
月夜幽林,夜静人寂,这种情景交融的美,可以动员学生创造图画,使诗意融合画意,激发学生的意象勾勒能力,并培养其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让学生找春天、写春天,去对应“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去体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韵味;去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
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诗文的意义、气韵、节奏,形成“立体学习”。
饱含深情的朗读能使人身临其境。
名篇佳作的节奏美、音韵美、情感美,只有在入情入境、饱含深情的朗读中,才更有共鸣;经典诗文的顿、挫、抑、扬,起、承、转、合,只有在入情入境、饱含深情的朗读中,才能心领神会。
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的分享反馈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
这些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笔者借助这些技术优势,建立学生朗读音频资源库,通过班级群进行交流评价,突破学生和教师交流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升朗读水平。
一、家校联动,建构网络化朗读实践的音频资源库通过家长会,发动家长参与,然后借助班级群,着手建构音频资源库。
基于班级实际情况,笔者以课本诵读材料为主要诵读资源,以学生、教师、家长为诵读主体,通过三者的音频分享、欣赏、反馈等形式进行交流。
1.梳理教材,选择适合的文本段落。
音频录制的内容,以教材里的内容为主,首先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挑选。
文质兼美,篇幅不长的可选择完整版;有些过长的文章,就可选择文字比较优美的、学生喜欢的,又或是学生认为难读的段落进行录制。
人声朗读感悟心得体会(3篇)
![人声朗读感悟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c7458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4.png)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朗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声朗读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我作为一名热爱朗读的人,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感悟,对朗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人声朗读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朗读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朗读,顾名思义,就是将文字转化为声音,让文字在声音中得以生动呈现。
在我看来,朗读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
首先,朗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文字的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文字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文字背后的情感、意境。
朗读则能让我们在声音中体会文字的韵味,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其次,朗读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
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字,还要关注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韵律,这对我们的情感表达、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朗读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朗读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文字的魅力,还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准确地把握文字的音韵、节奏,这有助于我们锻炼口腔肌肉,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同时,朗读还能让我们学会如何运用声音表达情感,使我们的语言更具感染力。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演讲、授课还是与人交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朗读对于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朗读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阅读方式,它可以让读者在声音中感受文字的韵味,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一些不爱阅读的人来说,朗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让他们在声音的陪伴下,逐渐培养起阅读的兴趣。
此外,朗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会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子进行反复品味,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种深入阅读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提高阅读能力。
四、朗读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朗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朗读是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如今,朗读仍然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了解古代诗词、散文、戏曲等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魅力。
享受朗读的唯美句子
![享受朗读的唯美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b93067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f.png)
享受朗读的唯美句子以下是30句享受朗读的唯美句子:1. 时间悄悄流淌,带走一切,只留下美好的回忆。
2. 静静地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风景,心中充满宁静。
3. 大自然的鸟语花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宁静。
4. 在夕阳西下的时刻,感受到岁月的静好和温暖。
5. 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品味到幸福的味道。
6. 人生如诗,每一个瞬间都值得品味。
7.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刻都变得更加美好而珍贵。
8. 在美丽的早晨,享受一杯香浓的咖啡,感受宁静与宜人。
9. 在漫长的岁月里,品味一首优美的诗歌,可令心灵陶醉。
10. 梦想和希望是人们翱翔的翅膀,给予力量和勇气去追求。
11. 人生就像一首美妙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有其独特的韵律。
12. 纷杂的尘世,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美丽。
13. 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可以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
14. 人生不是只有苦难和困扰,也有许多美好和温暖的瞬间。
15. 在悠扬的琴音中,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情感交流。
16. 每一个日出和日落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温柔召唤。
17. 心灵的清净,是人们在喧嚣世界中获取平静的重要途径。
18. 当内心充满愉悦和满足时,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充实。
19. 沐浴在阳光下,感受到一种暖暖的幸福和温暖。
20. 夜晚的星空中,点点繁星闪烁,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思考。
21. 自然界的景色,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恩赐,应该倍加珍惜。
22. 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一段美丽旅程,去追逐梦想和幸福。
23. 用文字搭起一座桥梁,将内心的情感传递给他人。
24.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梦想。
25.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远处,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可能。
26. 享受寂静的夜晚,感受星空与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27. 冥想和冥思,可以让人与内心深处的智慧和平静相连接。
28. 生活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命运对我们的安排和考验。
29. 爱是人们心灵深处最美丽和动人的花朵,需要细心培养。
朗读让我快乐
![朗读让我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d2a8cd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4.png)
朗读让我快乐朗读,这是一种美妙的行为,它不仅能让我享受到文字的魅力,还能带给我愉悦和快乐。
每当我沉浸在朗读的世界中,我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生命力和情感的传递。
朗读让我快乐,下面我将从不同方面阐述朗读带给我的快乐之处。
首先,朗读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
当我把身心舒缓地融入到文字中的时候,我会感到紧绷的神经逐渐松弛,压力和疲惫也随之消散。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可以完全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远离琐事和烦恼,让自己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这种身心的放松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平静。
其次,朗读能够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朗读,我可以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和语调。
在模仿和学习他人的朗读作品时,我能够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语音语调和节奏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还能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我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带给我满满的快乐。
另外,朗读还能够拓宽我的知识视野。
通过朗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和文章,我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丰富自己的内涵和见识。
朗读让我与大师们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意见的交流,使我感受到智慧和知识的力量。
不仅如此,通过朗读,我还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和经验,从中受到启发和感悟。
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我也能够感受到知识带给我的快乐和启迪。
朗读也是一种分享的方式。
通过朗读,我可以与他人分享我所喜爱的文字和故事。
在与他人一起朗读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共同的热情和奋斗的目标。
和其他朗读者共同分享,不仅可以交流学习,还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知音。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也能够感受到被关注和认可的快乐,这种快乐让我愿意将更多的喜悦与人分享。
最后,朗读也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
通过朗读优秀的作品,我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妙和情感的传递。
朗读让我懂得了感恩、关爱、善良等美好的品质,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和哲理。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还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和提升。
经典朗读实践心得体会
![经典朗读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887c17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d.png)
自从小时候在课堂上被老师要求朗读课文开始,朗读就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朗读的热爱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强烈。
尤其是近年来,我参加了一系列的经典朗读实践活动,这些经历让我对朗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经典朗读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朗读的意义1. 培养语感朗读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词汇、语法和语调的理解。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提高语感。
2. 增强记忆力朗读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文字转化为声音,这需要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记忆。
长期的朗读实践可以锻炼大脑的记忆功能。
3. 锻炼表达能力朗读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感受文学之美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朗读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文学之美。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仿佛与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从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二、经典朗读实践中的收获1. 深入理解作品通过朗读经典作品,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会反复推敲每个字、每句话,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2. 提升朗读技巧在参加经典朗读实践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热爱朗读的朋友,他们给了我很多关于朗读技巧的建议。
例如,如何调整语速、如何运用语气、如何把握节奏等。
这些技巧的掌握让我在朗读时更加自信。
3. 增强自信心在朗读活动中,我有机会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朗读。
这种经历让我逐渐克服了紧张和恐惧,增强了自信心。
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这种自信会帮助我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4. 培养兴趣爱好经典朗读实践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分享朗读的快乐,共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对朗读的浓厚兴趣,这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快乐。
三、朗读实践中的感悟1. 朗读是一种享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世界,与作品中的角色一起经历喜怒哀乐。
【让朗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享受】
![【让朗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享受】](https://img.taocdn.com/s3/m/b7d8bbd290c69ec3d4bb7539.png)
《【让朗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享受】》摘要: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要求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范读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好的范读,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用听觉形象,再现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将学生引领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便会在教师的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渐产生,无数的事实证明,当学生有了兴趣的时候,当学生受到鼓励、赞扬、信任的时候,就会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他们不仅学得快,而且学得好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要求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重分析,轻朗读的倾向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少学生读起书来,拿腔弄调,听起来极不自然,长期下去,如何能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致?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朗读给他们带来的享受呢?一.演示范读,让学生享受生动画面美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自己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范读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好的范读,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用听觉形象,再现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将学生引领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便会在教师的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渐产生。
教师范读有两种方法:一是借助媒体演示,达到声音、画面、音乐三者和谐的统一;二是教者自身声情并茂的诵读。
很多时候,学生是在老师那充满深情的朗读中,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一起走入课文中,享受语言文字所描绘出的生动优美的生活画面。
因而,一个教师朗读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朗读的水平。
会说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懂得一定的朗读知识,具备一定的朗读水平,是一名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朗诵之后的心得感悟:我用声音陪伴你
![朗诵之后的心得感悟:我用声音陪伴你](https://img.taocdn.com/s3/m/2c57caa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a.png)
朗诵之后的心得感悟:我用声音陪伴你编者按:朗诵就是把文字转化成声音的一种创作活动,作者觉得朗诵是一种乐趣,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对朗诵的感受吧!我的大师兄,同时也是我的老领导,他喜欢文学,热爱写作,笔耕不缀,更致力于打造新人,弘扬正能量。
因个人兴趣爱好,前不久创办了个微信公众平台----玉峰文苑,这是一个原创文学的平台,学生习作的摇篮。
初识文苑,大师兄鼓励我投稿,以文会友,可惜本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只能膜拜文苑中众多的原创者。
后来听到文苑两位朗诵者的配音,优美的声音,抑扬的声调,让我既陶醉于她们的朗读,又佩服大师兄的用心经营。
我也曾经是一位朗诵爱好者,有过播音、婚礼主持的经历,前阶段的《朗读者》燃起了我对朗诵的渴望。
那么我能不能成为文苑的“朗读者”呢?感谢大师兄的包容与鼓励,让我结缘文苑。
接到大师兄经过挑选的文苑原创作品,才发现要做好一名朗诵者真是不易。
熟悉作品、分析作品、找寻配乐、正式录音、修改编辑……每次收到新的作品,都要默读理解,感知品味,把握朗诵的基调,在作品上对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进行标注,对于不确定的字词读音还要查字典加以核准。
配乐朗诵更符合审美心理,能带给人们文学、音乐、有声语言三合一的艺术享受。
在录制过程中,对我来说难度最大的就是要选择能与作品内容相切合的背景音乐。
我会下载很多节奏明快、曲调悠扬、旋律简洁的伴奏乐,反复聆听,细细揣摩,静静体会,以期让音乐和作品有机融合,产生共鸣,呈现美感。
我喜欢在夜晚,当四周都静下来的时候,独自在屋里,酝酿着该用怎样的声音来适切地传达作品的情感。
戴上耳机,录音键开启,背景乐响起,我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
为了朗诵好一篇作品,我一遍遍地不断纠正自己,将情、气、声三者融为一体,一次次地学习如何调控音量大小、拿捏音调高低、把握声音强弱、掌握速度快慢,力求吐字清晰,抑扬顿挫,让整个朗诵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尽量让自己朗诵的作品能带给朋友们美的享受。
朗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作文450字
![朗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作文4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411ea7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7.png)
朗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作文450字
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洒进来,我翻开了那本古诗集,开始轻声读起。
那诗句真的好像会跳舞一样,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旋律,读起来感觉好舒服啊。
朗读,真的就是文字直接走进心里的感觉,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
到了晚上,大家都睡了,我就坐在窗边,读那本有点旧旧的散文集。
我的声音在夜里飘啊飘,和窗外的虫鸣一起唱和。
朗读的时候,就好像和古代的文人们坐在了一起,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那种感觉,真的很特别。
早上,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给同学们大声朗读那篇励志的演讲稿。
每句话都充满了能量,听得我都热血沸腾了。
朗读,真的就像是青春的呐喊,让人充满力量,想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傍晚的时候,我和家人围在一起,读那本童话书给孩子们听。
我轻声地念着,孩子们的眼睛都亮闪闪的,好像真的看到了童话里的世界。
朗读,真的就是亲情的纽带,让家里充满了温暖和爱。
朗读,真的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
它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背
后的世界,那种多彩和丰富。
不管是自己静静地读,还是和别人一起分享,都会觉得好开心,好感动。
所以啊,就算生活再忙,也别忘了多朗读,多感受文字的美好。
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
![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https://img.taocdn.com/s3/m/e5dc680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e.png)
探索篇•课改论坛朗读对于学生来说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
朗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必须培养的一种学习技能。
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朗读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教七年语文学科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教师精彩的范读我认为教师范读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入情入境,了解并掌握课文的朗读基调,这样就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学生通过倾听便能很快模仿出教师的音调、节奏,甚至优于老师,这时再去体会文章的感情就不难了。
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范读呢?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范读过程中要做到入境、动情。
教师在范读课文时,首先要让自己入境,比如在学习《笋芽儿》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初读,熟知课文的生字词,然后进行范读,在范读过程中我不时地做出动作、表情。
当读到笋芽儿刚被春雨叫醒时,我学着笋芽儿的样子,揉揉眼睛,伸着懒腰,让学生通过观看我的肢体动作体会笋芽儿像一个睡不够的娃娃,撒娇地不想起床;当读到雷公公敲大鼓时,我用厚重的语调去读,让学生形象地体会雷声的特点;当读到竹妈妈的话时,我的声音瞬间变得温柔,将慈祥的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读到笋芽儿在众伙伴的帮助下钻出地面时,我神采飞扬,用欢快的语调读出了它钻出地面时看到的美好春景。
教师只有先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应用声调、速度、停顿等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才能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融入课本,享受其中。
动情是朗读课文的最高要求。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教师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教师在范读中一定要做好这一示范,把自己的情感表露出来,让学生去感受。
比如小学五年级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桥》,在刚接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洪水来时人们逃跑的视频,接着进行了范读,在范读中我重点应用了朗读中的停顿技巧与高低音转换技巧。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朗读的快乐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朗读的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5c314d5b77232f60ddcca166.png)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朗读的快乐摘要:同课异构,能使教师更好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选择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快乐地朗读,在朗读中享受快乐,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同课异构朗读教学朗读今年十月,我有幸参加了徐州师范大学“国培”小学语文的学习,在学习期间为了便于研讨,学员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尝试。
我听了由四川、河北的二位教师分别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珍珠鸟》。
课例一:教师由谈话导入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整体把握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哪个自然段清楚地表达了珍珠鸟与作者一步步接近的?这一自然段哪些词语可以表达小鸟接近的胆子大了?学习词语“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研读重点:用朗读来学习词语“起先,渐渐地,后来”读后评说。
教师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词语的积累。
学生继续读第六自然段。
试图品味“依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课例二:由谈话导入。
整体把握第四自然段。
读课文中“我”和珍珠鸟是怎样熟悉的?重点品读词语“一会儿”“神气十足”等词语。
老师用加重音来读重点词,教师用情景角色转换来读重点句子,学生再读课文。
听了这两节课后,留给我了一些关于”同课异构”的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结合上述课例就“同课异构”中的朗读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有两种方式:一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处理、组织课堂教学;二是同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构思、处理、组织课堂教学。
此次教学活动属于第一类型。
一、关于“同课异构”的“异构”中的“异”与“同”“同课异构”是由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经验。
所谓“同”就是指某一特定的教材内容,教师通过教学共同的教学追求。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大体相似,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相似,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教学设计在很多方面“同”。
因此,在“异构”中并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材料,也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方法,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的,有效的。
让阅读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朗 读
![让阅读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朗 读](https://img.taocdn.com/s3/m/cf21e26a011ca300a6c39013.png)
让阅读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朗读朗读是将可视的书面文字转化为听觉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形式。
它和默读截然不同,默读是无声的,而朗读是有声的;默读是个体性的,而朗读可以由个体影响群体,带有群体性;默读有助于快速阅读,而朗读则更利于交流、理解与记忆。
因而,朗读具有默读所无法代替的特点和优势。
朗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
首先,它有助于更好地体味理解作品内容。
朗读能够通过视、听多种感官渠道刺激大脑,使朗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曾一再强调朗读在这方面的作用:"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其次,朗读有助于更好的识别记忆作品的内容。
实验表明,朗读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识记效果的重要因素。
朗读水平高的人其识记效果都比较好,朗读水平低者则正好相反。
第三,朗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长期注意朗读方面训练的人,语言感知能力会特别敏锐,能够很容易分辨出语言在韵律感、节奏感、抒情色彩、表现风格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而对语言的这种敏锐感知的能力,正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朗读有助于语言使用的规范化,能够更好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推广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而通过朗读训练来学习普通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而且朗读能力的提高,也会直接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五,朗读还能够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享受。
朗读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艺术,经过一定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之后,它就可以作为审美对象为自己或他人所欣赏、陶醉。
朗读看似简单,只要识字的人就会读文章,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我国朗读学家张颂在其《朗读学》中就一再强调:朗读"不是一种机械单调的读字活动",它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口头表达艺术。
自由朗读感悟心得体会(3篇)
![自由朗读感悟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bedf2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2.png)
第1篇自小以来,我便热爱阅读。
然而,直到最近,我才真正领悟到自由朗读的魅力。
那种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阅读方式,让我领略到了文字的无穷魅力,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自由朗读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不再拘泥于作者的意图,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感受文字所蕴含的情感。
这种感受是独特的,是只属于我自己的。
我曾读过一本关于战争的书籍,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战场,亲身经历了那一场场残酷的战斗。
那种血与火的场面,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也让我对和平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自由朗读让我拓宽了视野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历史、文学到科普、哲学,无所不包。
这些书籍让我了解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点,拓宽了我的视野。
我曾读过一本关于宇宙的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宇宙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命运。
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浩瀚的宇宙。
这种体验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自由朗读让我学会了思考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不再被动地接受文字,而是主动地去思考。
我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分析作者的意图,去揣摩文字背后的深意。
这种思考让我对书籍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我曾读过一本关于人生的书籍,书中提到了“人生如梦”的观点。
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深入思考了这个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自由朗读让我提高了表达能力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会将自己的感悟、思考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这种表达让我在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我曾尝试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成文章,与朋友们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文字组织得更有条理,如何将观点表达得更加清晰。
这种能力的提升,让我在与人交流时更加自信。
五、自由朗读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朗诵的心得体会(精品5篇)
![朗诵的心得体会(精品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8e70c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5.png)
朗诵的心得体会(精品5篇)朗诵的心得体会篇1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作为一名朗诵爱好者,我曾经有过很多次朗诵的经历。
每一次朗诵,都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朗诵心得体会。
首先,朗诵需要自信。
在朗诵时,我们需要保持自信,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如果缺乏自信,朗诵时可能会变得紧张、拘谨,从而影响朗诵效果。
其次,朗诵需要认真倾听。
在朗诵时,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其他人的朗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如果只顾自己朗诵,可能会忽略其他人的表现,从而影响整个朗诵效果。
第三,朗诵需要注重细节。
在朗诵时,我们需要注重细节,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朗诵诗歌时,需要注意押韵、节奏、语调等细节,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诗歌的美感。
第四,朗诵需要注重情感表达。
在朗诵时,我们需要注重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诗歌的情感。
例如,在朗诵抒情诗歌时,需要注意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诗歌的情感。
最后,朗诵需要不断练习。
在朗诵时,我们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
如果只是偶尔练习,可能会影响朗诵效果。
总之,朗诵需要自信、认真倾听、注重细节、注重情感表达和不断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让朗诵成为一种享受。
朗诵的心得体会篇2题目:探索朗读的艺术之旅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读者朋友,是你们的陪伴让我有机会踏上这条探索朗读的艺术之旅。
这趟旅程不仅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朗读的魅力,也让我明白了,朗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心灵的沟通。
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了朗读的独特魅力,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每一次站在舞台上,我都感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然而,当我开始朗读时,我逐渐忘记了这些不适,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
我体会到,朗读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情感去表达,用声音去触动听众。
每一次的朗读经历,都让我对朗读有了更深的理解。
朗读的乐趣与益处
![朗读的乐趣与益处](https://img.taocdn.com/s3/m/533a53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7.png)
朗读的乐趣与益处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阅读方式,一直被广泛使用并且受到推崇。
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中,朗读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朗读的乐趣与益处,并且展示出朗读的重要性。
一、朗读的乐趣朗读给人带来的第一种乐趣是享受文字的韵律与美感。
当我们朗读时,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韵律与音律,以及各种声音的和谐与流畅。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体会到文字所蕴含的情感。
其次,朗读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将自己融入到文字世界的方式。
当我们朗读时,我们会想象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或者是作品的旁观者,与故事中的环境和人物进行互动。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强烈的乐趣和满足感。
二、朗读的益处除了乐趣以外,朗读还有许多益处。
首先,朗读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反复朗读,我们可以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并且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度。
朗读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并增加词汇量。
这对于我们的语言能力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朗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注重细节,并且有助于我们提高对于语言和文学的感知能力。
这对于解读复杂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朗读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当我们朗读时,我们需要全神贯注地关注文本,注意每一个字词的发音和语气。
通过反复训练,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更好地集中精力在阅读上。
最后,朗读也是一种增进情感交流的方式。
当我们朗读给别人听时,我们可以通过语音和语调传递情感,与听者建立情感的联系。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意愿,并且提高我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人的情感与思想。
三、朗读的重要性朗读在个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朗读也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激发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注力。
让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让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https://img.taocdn.com/s3/m/f19f75f9700abb68a982fba6.png)
让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襄阳区伙牌一中刘红丽【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朗读教学的一点心得即要深入理解,把握全篇;真切感受,引发共鸣。
【关键词】朗读深入理解引发共鸣做学生时,我总不能理解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先生读书时样子的那句话:“……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扬起,摇着,向后拗过去。
”我常想:读书就读书吧,怎能至于如此,实在是太可笑了!直至后来我当了老师,为了给学生简洁而又深刻地讲清一篇文章的内容、中心、写法等,我便尝试用各种方法去反复朗读文章,竟也达到了入神的境界。
这时,我才发现:用心去朗读,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一、用心朗读,需要深入理解,把握全篇1.抓准作品立意立意,好比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要朗读好一篇作品,就必须抓住作者通过这篇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抓住作品的灵魂。
只有这样,才会使朗读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才能做到“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从而在朗读中引发具体而有个性的意志、情感。
2.确定作品基调确定基调,也就是说朗读者要把握作品总的感情色彩,要有自己的鲜明态度。
其要求有二:第一、基调要贴切,态度要鲜明基调贴切是作品精神实质的要求,态度鲜明是朗读作品的要求,二者是一致的。
朗读者不同应随心所欲地强加给作品什么态度感情,也不应被动的应付作品中的态度感情,而应在分析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把朗读者自己的态度感情融化在作品中,进而表现在有声语言里。
第二、基调既要统一,又要有变化。
首先基调统一和谐,才不会有部分、层次、段落、语句之间的脱节现象;丰富多彩,才不会有全篇、部分、层次、段落内部的单调、呆板现象。
朗读者必须善于识别和驾驭着统一和谐与丰富多彩的融会贯通。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基调是:亲切爱怜,压抑愤懑;《海燕》的基调是:昂扬有力,热情颂扬。
其次,还要注意到不同感情色彩的变化。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幻觉中的温暖,短暂的喜悦,表现了这位女孩对幸福的向憧憬与追求,此时,朗读中就应在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中加入兴奋、明快的亮点;又如,朗读《海燕》中那描绘海鸥、海鸭、企鹅等的段落,就应把昂扬有力,热情颂扬的基调改成嘲讽、诙谐的变调,由此可更加鲜明的突出主题,使朗读愈加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
有专家指出:“就学习语文说,朗读最重要。
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蒋仲仁《略论朗读与背诵》)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而三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到读写的过度,所以应加强朗读指导和训练,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本着“养成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重视加强朗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本学期在语文教学中,我加强了朗读指导,关注学生的朗读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认真上好第一课时,把好“初读课文”关。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错、漏、添、改字,这是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初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每一个字音,句子读得通顺、有节奏,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因此在课堂上要作充分的准备,根据学情和教材特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正确地读课文。
特别是在个别朗读时,让学生都能读完、读好,争取人人过关,尤其关注中下生,有效落实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对那些已经养成朗读时扭捏作态习惯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小点儿声读,轻一点读,静下心来体会课文内容,在心里营造阅读场,不要急着表现自己。
对于朗读时的共性问题,如“的、了”|拖音、句末三声字拖音、尾音短促、唱读等现象,要不厌其繁地反复指正。
我们的孩子都是农村的孩子,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有些字的读音趋向方言,如:“勺子、茄子、脖子”等,他们就很容易读错,对于容易读错的字要随时随地的及时纠正,坚决不放过每一个读错的字。
还要注意的是轻声词、儿化词的朗读,如“啊、呢、半圈儿水、哭着、穿着裙子”,多音字的错误也较多,主要是“停当、胶卷、似的、似乎”等。
为了让孩子们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不仅是在课堂上,平时的说话、交流,只要发现孩子们有错误,我就会及时纠正。
我就这样不停地训练、纠正,再训练、再纠正,让孩子们改掉了不少弊病。
二、范读引路,传递朗读信息。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
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繁琐机械的练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
如教学《翠鸟》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翠鸟的动作敏捷这一部分时,我就有针对性地范读了两个句子。
一句是“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学生对这句话感悟得很到位,但叫了两个学生,他们的朗读很不到位。
此时,我主动说“听老师读读,好吗?”,无须多说,经过范读,学生的朗读大幅度提高。
另一句是“只有苇秆还在晃动,水波还在荡漾。
”我采用的以读促读式的范读更是有效。
在倾听了学生的回答后,说:“只有苇秆还在晃动,水波还在荡漾,翠鸟却飞远了,多快啊!”。
之后运用文中的语言深化了学生的回答,又引领了学生的朗读。
真可谓“一箭双雕”。
如此看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
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注重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情结合起来。
我们都知道文章是有情物,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所以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朗读看似简单,只要识字的人就会读文章,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我国朗读学家张颂在其《朗读学》中就一再强调:朗读“不是一种机械单调的读字活动”,它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口头表达艺术。
因此,学习和掌握好朗读的方法,除了平时的经常训练之外,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学习掌握一些朗读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一篇文章的基调是什么;朗读速度怎样;用什么样的语调;;一个句子中那个词读重一些,哪个词读轻一些;哪里该停顿,停多长时间;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语句,要采取不同的手段,要有不同的读法。
还要从学生的朗读中发现阅读理解的问题,经过质疑、讨论、指导、点拨,使学生获得正确、深入、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