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楼煤矿150万t新井设计

合集下载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 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

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

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2Mt/a ,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目录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 (4)1、矿区概述 (4)2、井田地质特征 (5)3、煤层埋藏特征 (5)4、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7)5、水文地质 (7)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8)1、井田边界 (8)2、地质储量的计算 (8)3、可采储量的计算 (9)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0)1、矿井工作制度 (10)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0)第四章井田开拓 (11)21、井筒位置、形式及数目 (11)2、开采水平布置 (12)3、盘区尺寸及开采顺序 (13)4、矿井开拓方式 (14)第五章采煤方法 (15)1、采煤方法的选择 (15)2、采煤机械选型与配置 (15)3、工作面长度及年推进度 (17)4、回采工艺 (20)第六章井下运输 (25)1、运输系统和方式 (25)2、运输设备的选择 (25)第七章矿井提升 (31)第八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35)1、通风系统 (35)2、风量计算 (36)33、通风阻力计算及扇风机 (39)4、预防特殊灾害措施及避灾路线 (42)第九章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4)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1、矿区概述成庄矿井是山西沁水煤田的一个井田,位于晋东南地区,距晋城市中心20公里。

太焦铁路由矿区东部通过,向南可与京广、陇海等相接,各乡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附:交通位置示意图地方大宗材料(砖、瓦、石、石灰)矿区及其附近县乡均由生产,运距较近。

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沙等材料由铁路运至晋城,再由公路转运矿井。

总之,主要建筑材料容易解决,对矿井建设比较有利。

矿井水源,电力充足。

42、井田地质特征本区受新华夏构造太行山隆起断裂带,晋东南山之形构造影响。

总观全井田构造形态主要为北北东逐渐转为向东向,倾向西北的单斜构造。

地质倾角3-15度,一般在10度以内。

总观全区构造简单(附:地质综合柱状图)3、煤层埋藏特征●煤质井田内均为中等变质的无烟煤,以亮煤、镜煤为主,层理或裂隙发育,燃点于耐热强度均很高。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一、设计题目。

[具体矿山名称]地下开采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嘿呀,同学!这个毕业设计呢,就是想让你把在采矿工程专业里学到的那些个知识,像什么开采方法、通风系统、运输系统这些东西啊,全都给综合运用起来。

就好比是把你学过的各路武功秘籍都拿出来,打造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采矿“武林秘籍”(初步设计方案),而且这个方案还得能真正在实际的矿山开采中派上用场呢。

三、矿山概况。

# (一)地理位置。

这个矿山呢,位于[具体地理位置],你要是去那儿啊,说不定还能发现周围有一些独特的风景呢。

不过咱的重点还是在矿山本身哈。

# (二)地质条件。

1. 地层与岩石。

这里的地层可复杂啦,就像一个千层蛋糕似的(这只是个玩笑哈)。

有[列举主要地层名称]这些地层,岩石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像[列举主要岩石类型]。

这些岩石有的硬得像铁疙瘩,有的又相对软一些,这对咱们的开采工作可有着不小的影响呢。

2. 构造。

矿山里的地质构造就像是老天爷在地下玩的拼图游戏。

有[描述主要构造,如断层、褶皱等],这些构造就像一个个小陷阱或者小弯道,咱们在设计开采方案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地绕开或者处理好它们,不然开采的时候就容易出乱子。

# (三)矿体特征。

1. 矿体形态与产状。

矿体的形状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地下随意勾勒的形状,有的地方胖一点(厚度大),有的地方瘦一点(厚度小)。

它的产状呢,就像它在地下睡觉的姿势,有一定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你得好好研究这个姿势,这样才能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开采最合适。

2. 矿石品位与储量。

矿石品位就像是这个矿体这个大蛋糕里的巧克力含量(哈哈,这么理解比较有趣吧),[给出矿石品位范围]。

而储量嘛,就是这个大蛋糕的大小啦,经勘探,这个矿山的矿石储量大概是[具体储量数值],这可是咱们开采的宝贝总量呢。

四、设计要求。

# (一)开采方法选择。

1. 你得像一个超级侦探一样,把矿山的地质条件、矿体特征这些线索都收集起来,然后从咱们学过的那些开采方法里,挑出一个最适合这个矿山的开采方法。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回采工艺流程设计
凿岩
根据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采场 条件,选择合适的凿岩设备和凿 岩方式,如浅孔凿岩、中深孔凿
岩等。
爆破
根据矿岩性质、炸药性能及采场条 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和 安全措施,确保爆破效果和作业安 全。
装运
采用合适的装载设备和运输方式, 将矿石从采场运至选矿厂或堆场, 同时处理采空区和废石。
矿区内发育有多条断层和褶皱 ,其中主要的断层有F1、F2、 F3等,主要的褶皱有M1、M2 等。
矿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岩 和岩,岩石普遍受到不同程度 的变质作用。
矿体形态与分布规律
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 出,与围岩的产状基本一致。
矿体的厚度变化较大,最厚处可达米 ,最薄处仅为米左右。
矿体的走向为°,倾向为°,倾角为°。
02
CATALOGUE
矿区地质概况及资源储量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矿区位于省市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 经°′″-°′″,北纬°′″-°′″。
矿区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和水路 等多种交通方式可达。其中,最近的 公路距离为公里,铁路距离为公里, 水路距离为公里。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处于构造带的部位,主要 受到方向和方向构造应力的影 响。
通风系统智能化程度不够
当前通风系统主要依赖人工调 节,未来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 ,实现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
排水系统应对极端天气能 力不足
设计的排水系统在应对极端天 气条件时可能存在不足,需要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智能化采矿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技术的发展,未来采矿 工程将更加智能化,包 括智能选矿、智能采矿 装备、智能生产管理等 。建议加强相关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方案(doc 7页)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方案(doc 7页)

煤矿开采专业证书班毕业设计指导书第一章矿井及采区综述我无需忧虑化学教案因为!希望所有的人过了冬天化学教案会更加有朝气试卷试题第一节矿井概述一、矿井概况:煤田地理位置、交通位置及状况、走向长度、倾斜宽度、开采面积等。

化学教案权倾一时化学教案内外无不造门者化学教案唯景仁不至试卷试题年三十化学教案方为著作佐郎试卷试题桓玄诛元二、矿井地质情况:主要可采煤层、瓦斯含量和矿井瓦斯等级,煤的自燃,煤尘爆炸的可能性,井田内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

b g KI晶体化学教案再滴入少量2 mol/L的H2SO4溶液化学教案充分反应试卷试题第二步:三、井田开拓:开采水平的数目、位置、水平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数目和位置;井筒的位置、数目、形式和用途、井筒直径和井筒装备;井底车场形式和通过能力;矿井的通风方式;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现有采区所采用的主要巷道布置形式,回采工艺方式,掘进工艺方式。

化学教案根据一种自然的、社会的或者是宇宙的完善计划来确定政治目标的思想观点都划归为附插图:矿井开拓布置示意图和井底车场示意图在法庭上化学教案桀骜不驯的老板一直趾高气扬化学教案他坚信这场官司不会输化学教案因为他已经暗地里委托律师给第二节采区地质特征一、采区地质概况采区的位置、范围、煤层的赋存情况;采区上、下边界标高,采区走向倾斜长度,煤系产状、煤层厚度。

相邻采区情况,地面情况及其与其开采的关系。

知己朋友也未必超过这样的试卷试题我出门游学交友化学教案其间已将近十年化学教案志趣相投化学教、二、采区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1010的溶液中:Na+、NH4+、ClO-、I-C试卷试题滴入酚酞试液显红可采煤层层数、层号、厚度、间距、倾角极其变化,走向及倾向变化规律,煤层的夹矸情况以及变化规律;采区内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稳定性物理机械性质;采区内煤层底板的岩性、厚度、稳定性、抗压入特性;临近采区同煤层矿山压力观测结论。

气体化学教案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化学教案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成无毒气三、采区地质构造采区内褶曲构造的性质、特征对开采的影响;采区内可能出现的断层情况,包括位置、断层面、产状规律、落差、断层对煤层的破坏程度以及火成岩侵入。

150万吨选煤厂主厂房初步设计优秀设计

150万吨选煤厂主厂房初步设计优秀设计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1.1设计任务 (1)1.2作业内容 (1)1.3注意事项 (1)二煤质资料及分析 (3)2.1筛分资料的综合 (3)2.2浮沉资料的综合 (7)三工艺流程的计算 (13)3.1工艺流程计算的依据 (13)3.2准备作业的计算 (15)3.3跳汰选作业的计算 (16)3.4煤泥处理及浮选作业的计算 (17)3.5水量流程的计算 (20)3.6工艺流程数据的综合 (22)四工艺流程的评述 (24)五设备选型与计算 (26)5.1设备选型原则 (26)5.2筛分设备的选型计算 (27)5.3破碎设备的选型计算 (27)5.4分选设备的选型计算 (27)5.5脱水设备的选型计算 (28)六工艺布置 (33)6.1工艺布置原则 (33)6.2重选车间工艺布置 (33)6.3浮选车间工艺布置 (33)七工艺设计评述 (34)八结束语 (35)附录:设备清单 (36)参考文献 (37)……………………………………………………………精品资料推荐…………………………………………………一设计任务书本作业是在给定原料煤资料、工艺流程和其他一些已知条件的基础上,为设计某矿井选煤厂而进行的原料煤资料综合与分析、工艺流程计算及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等工作。

通过本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整个选煤系统的有一个整体认识。

因此要求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有关资料,独立认真地完成本设计。

1.1 设计任务处理能力为150万吨/年的矿井选煤厂,服务年限为40年以上,工作制度每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16小时(即两班生产、一班检修),原煤牌号为气煤,入厂的原料煤为该矿A、B两层煤,其中A层占入厂原煤39%、B层占入厂原煤61%。

有关原料煤资料详见后表,工艺流程图见后图。

最终产品质量要求:精煤灰分10.00%~10.50%,精煤水分M t≤12%。

1.2 作业内容1.对入厂原煤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厂原煤性质;根据给定的工艺流程、选煤方法及入选粒度上下限等进行资料综合,并进行校正;求得入选原煤的粒度组成和密度组成,由此绘制出原煤可选性曲线,分析入选原煤的性质。

煤矿15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煤矿15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煤矿15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煤矿15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本设计是开采贾家沟煤矿04、10#煤层,本矿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事处沙麻沟村,行政区划属离石区管辖。

该矿西部外有209国道通过,南距王家沟约3km,距离石区约7km,交通十分便利。

煤层厚度分别为1.98m、5.96m,煤层间距为28m。

据井田外围资料调查该井田为低瓦斯矿井,4#煤层瓦斯涌出量平均为3.14m3/t。

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级,不易自燃。

根据矿井涌水量预测,该矿矿井4#煤层涌水量一般为80-160 m3/h,矿井开拓延深开采10号煤时,涌水量会增大。

开拓方案一:在东西走向,沿井田边界线布置大巷,采用主、副斜井开拓方式,大巷布置采用集中布置。

采用分区式回风。

开拓方案二:在东西走向及南北走向沿井田边界线布置大巷,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开拓方式,大巷布置采用集中布置。

采用分区式回凤。

方案一、二的工业广场都位于武家村附近。

方案二巷道掘进工作量较方案一巷道掘进工作量大,工业场地也较大,所以选择方案一。

开拓方案一中将整个井田划分为三个盘区,28个条带。

矿井达产时的首采工作面位于一号盘区,该盘区划分为7个条带,工作面长度为200m,推进长度为2100m,回采工艺采用后退式、综采一次性采全高机械化采煤法,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

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通风采用抽出式通风,矿井总风量为65m3/s。

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风阻分别为1572 、1960 。

通风机的型号为FBCDZ-8-NO22B,其风量范围为55-123m3/s,风压范围为756-2860 。

关键词:矿井开拓、采煤方法、综合机械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exploitation of coal mine 04,jia jia gou 10# coal, the mine is located in Lishi District North Street offices Sha Ma Gou Cun, Lvliang Cit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s Lishi District jurisdiction. The mine of West Road 209, South from Wangjiagou about 3km, distance stone area of about 7km, the traffic is very convenient. Coal seam thickness are respectively 1.98M, 5.96m, seam spacing of 28m. According to Ida Ida forexternal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low gas mine, 4# gas emission with an average of 3.14m3/t. Danger of explosion of coal seam are. Coal natural tendency of grade Ⅲ, not easy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of water yield of mine, the mine 4# coal seam water inflow in general for 80-160 m3/h, the exploitation of coal mine deep mining of No. 10 coal, water quantity will increase. Development plan: in the east-west, along the boundary line layout of roadway, the principal, deputy inclined shaft development mode, roadway layout adopts centralized layout. The zone return air. Scheme two: to develop along the mine roadway boundary arrangement in east-west and north-south, the main inclined shaft, vertical shaft development mode, roadway layout adopts centralized layout. The partition type back to phoenix. Scheme one or two industrial Plaza are located near the village wu. Scheme two roadway drivage workload is scheme of tunnel excavation work, industrial site is large, so the selection scheme. One of the mine development plan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28 bands. The first longwall mine production when located in a dial area, the area of the plate is divided into 7 bands, the length of the working face is 200m, promote the length of 2100m, retreating,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all high disposable mechanized miningmethod mining technology, using the “three eight system“ operating system. Goaf with fully caving method of roof management. Mine ventilation exhaust ventilation method, mine total wind quantity is 65m3/s. The times of difficulty and period of easy wind resistance is respectively 1572, 1960. Fan type FBCDZ-8-NO22B, the air volume range is 55-123m3/s, the pressure range of 756-2860. Key words: mine development, mining method,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coal mining 目录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1 第一节矿区概述1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5 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7 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12 第一节井田境界12 第二节地质储量的计算12 第三节可采储量的计算13 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与生产能力15 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15 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5 第四章井田开拓17 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17 第二节盘区的划分及开采顺序21 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22 第一节井筒、石门与大巷22 第二节井底车场24 第三节建井工作计划25 第六章采煤方法27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27 第二节确定盘区巷道布置与要素28 第三节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29 第四节盘区的准备与工作面接替31 第七章井下运输37 第一节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37 第二节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37 第八章矿井提升40 第一节主提升40 第二节副井提升方式及设备44 第三节矿井排水45 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47 第一节风量的计算47 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50 第三节计算负压及等积孔51 第四节选择矿井通风设备55 第五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58 第十章经济部分60 第一节矿井设计概算60 第二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62 外文资料68 参考文献77 致谢78 ii 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贾家沟煤矿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事处沙麻沟村,行政区划属离石区管辖。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

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工作制度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木城涧煤矿150万t新井通风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木城涧煤矿150万t新井通风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木城涧矿150万t/a新井通风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二〇一〇年七月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为煤矿新井通风设计,是《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矿井通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矿井通风的问题。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1、矿井的地质概况,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如下设计技术资料所示,矿井开拓平面图与剖面图见附件1和附件2。

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700人,综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0人,高档普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60人。

2、提出该矿井前25年左右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并进行技术比较与经济比较(粗略),选择最优方案,确定出矿井的通风系统。

3、确定采区的通风方式并作技术比较。

4、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并作技术比较。

5、确定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并作技术比较。

6、计算各用风地点的供风量和矿井总用风量。

7、确定矿井通风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开采位置,分别绘制两个时期的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用A3或A4纸画)。

8、分别计算两个时期的矿井最大通风阻力与等积孔,并评价矿井通风难易程度。

9、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并确定两个时期的工况点,选择配套电机,概算通风费用,提出对通风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10、对以上内容进行综合协调,经过技术处理加工后,依据附件3说明书模板编制矿井通风系统说明书(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及参考书目),绘制矿井通风系统图(比例尺为1:5000或1:0000,个别小矿井可采用1:2000),作图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具体要求见附件4.三、设计要求1、按设计内容及要求编排章节,并按序编页码2、语言文学(1)论证严密,逻辑性强(2)文理通顺,词达意明,应用专业术语(3)字体工整,书写清洁3、公式与图表(1)所用公式应写出处,并编号(如式4-2)公式中各项意义单位需注明,计算应准确,计算结果可以图表表示。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新井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新井设计

学士学位论文某集团公司六矿新井设计学生:吴佐香指导教师:张明清专业:采矿工程2021年7月18日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 - 3 - 第一节井田概况.............................................................................................. - 3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 3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井田位置及交通1、位置贵州省普定县猴场乡XX煤矿处于贵州省普定县猴场乡管辖区内。

区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呈不规则多边形。

其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 XX煤矿扩大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2、交通XX煤矿位于普定县城北北东方向,矿区距普定县36公里,距安顺市52公里,距安顺电厂52公里,矿区有公路与普定~补郎~猴场乡村公路通达,交通较方便(见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地处云贵高原,向东、向南倾斜的斜坡地带,地势较高,属中切割中山地貌。

地形复杂,山峦重叠,坡度较陡。

平均海拔约1650m。

区内最高处为北面孟别北侧高山,海拔高大于1700m;最低处为南部孟登水库一带,海拔高约1520m,相对高差约200m。

三、气象1、气候条件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6.2℃;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1.0℃,一月最冷,平均温度为4.6℃,年平均降雨量1588.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份。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东曲矿150万吨矿井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东曲矿150万吨矿井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东曲矿150万吨矿井设计。

东曲矿区位于山西省古交市汾河南岸,由井田到太原公路42km,铁路距省城太原56km。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走向最大为5000 m,最小2650 m,平均大约4500 m。

倾斜长最大为3900 m,最小1850 km,平均大约3087 m。

井田面积13.89 km2。

主采煤层为4、8、9号煤,平均倾角4°,平均厚度分别为5.40m、2.52m、3.66m。

煤层赋存稳定,倾角平均2.56°为近水平煤层。

井田工业储量28266.25万吨,可采储量24386.513万吨。

矿井服务年限为67.74a。

矿井正常涌水量15.8 m3/h,最大涌水量75.8m3/h。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95~3.48m3/t,属低瓦斯矿井。

东曲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50万t/a,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矿井的采煤方法主要为倾斜长壁后退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开采。

矿井的开拓方式为双斜井两水平开拓方式,一水平布置在+695 m,二水平布置在+620 m。

主斜井用来提煤,副斜井用来提升设备和人员。

矿井采用一矿一面的高效作业方式,另外设一备用面。

工作面的长度为180m。

运输大巷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电机车牵引矿车。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

本设计共包括10章: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2 井田境界和储量;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 井田开拓;5 准备方式;6 采煤方法;7 井下运输;8 矿井提升;9 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新井设计;工业储量;斜井开拓;采煤方法;通风方式目录1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7)1.1矿区概况 (7)1.1.1交通位置 (7)1.1.2地理位置 (8)1.1.3地形地貌 (8)1.1.4水文情况 (8)1.1.5气候条件 (8)1.1.6地震资料 (8)1.2井田地质特征 (8)1.2.1煤田地层概述 (8)1.2.2含煤地层概述 (10)1.2.3地质构造 (11)1.3煤层特征 (14)1.3.1煤层赋存情况 (14)1.3.2煤质 (14)1.3.3顶底板条件 (16)1.3.4瓦斯、煤尘、煤的自燃 (17)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8)2.1井田境界 (18)2.1.1井田境界 (18)2.1.2井田特征 (19)2.2矿井工业储量 (19)2.2.1矿井工业储量 (19)2.2.2矿井可采储量 (20)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5)3.1矿井工作制度 (25)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6)3.2.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26)3.2.2井型校核 (26)3.2.3矿井的服务年限 (27)4 井田开拓 (28)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8)4.1.1井筒形式的选择 (28)4.1.2水平的选择 (30)4.1.3井筒位置的选择 (31)4.1.4大巷形式的选择 (34)4.1.5大巷方位的选择 (35)4.1.6开拓方案和综合经济比较 (35)4.1.7工业广场的位置、形状和面积的确定 (41)4.2矿井基本巷道 (41)4.2.1井筒 (41)4.2.2井底车场 (45)4.2.3主要开拓巷道 (46)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49)5.1煤层的地质特征 (49)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9)5.2.1确定带区的倾斜长度(推进长度) (49)5.2.2带区煤柱的确定 (49)5.2.3工作面的长度和数目的确定 (49)5.2.4带区内煤层的开采顺序 (50)5.2.5带区巷道布置 (50)5.2.6生产系统 (50)5.2.7确定带区各种巷道的尺寸、支护方式及通风方式 (51)5.2.8带区内部巷道的掘进方法 (51)5.2.9带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52)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54)5.3.1确定带区车场的形式 (54)5.3.2带区主要硐室布置 (54)6 采煤方法 (56)6.1采煤工艺方式 (56)6.1.1采煤方法的确定 (56)6.1.2回采工艺 (56)6.1.3工作面设备布置图见设计图纸 (67)6.1.4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 (67)6.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8)6.2回采巷道布置 (70)6.2.1带区巷道布置 (70)6.2.2保护煤柱尺寸的确定 (71)7 井下运输 (73)7.1概述 (73)7.1.1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73)7.1.2矿井运输系统 (73)7.2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73)7.2.1工作面及分带斜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73)7.2.2带区辅助运输设备的选择 (74)7.3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75)7.3.1轨道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75)7.3.2运输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77)8 矿井提升 (80)8.1概述 (80)8.2主副斜井提升 (80)8.2.1主斜井提升 (80)8.2.2副斜井提升 (80)9 矿井通风设计 (81)9.1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81)9.1.1矿井概况 (81)9.1.2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81)9.1.3矿井的通风方式方案的提出 (83)9.1.4通风方式方案的技术比较 (84)9.1.5通风方案的经济比较 (85)9.1.6矿井主扇工作方法的选择 (87)9.1.7带区内通风系统 (88)9.2全矿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89)9.2.1确定带区及矿井所需风量 (89)9.2.2确定带区、全矿的风量分配及矿井所需的总风量 (92)9.2.3风速验算 (92)9.3全矿井巷通风阻力 (93)9.3.1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最大阻力路线的确定 (93)9.3.2矿井摩擦阻力及通风阻力计算 (95)9.3.3矿井总风阻及总等积孔的计算 (97)9.4矿井通风设备的选型 (98)9.4.1确定风机设计工况点 (98)9.4.2矿井主扇选择 (99)9.4.3电动机的选择 (99)9.4.4对矿井通风设备要求: (100)9.4.5反风、风硐的基本要求 (101)9.5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101)9.5.1瓦斯管理措施 (101)9.5.2煤尘的防治 (101)9.5.3防火 (102)9.5.4防水 (102)9.5.5其他安全措施 (102)9.5.6避灾线路 (102)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03)11 结束语 (106)参考文献 (107)致谢 (109)1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况1.1.1 交通位置东曲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境内,市区北10 km 处。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模板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模板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题目: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姓名:钱程05月25日目录前言矿井概况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第二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三节井田再划分第二章井田开拓第一节井田开拓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斜井开拓第三节立井开拓第四节平硐开拓第五节井筒形式分析及选择第三章井底车场第一节井底车场组成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第四章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一节井筒数目和位置第二节开采水平的划分第三节大巷布置第五章采区车场形式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第一节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第二节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前言矿井概况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 煤炭资源丰富, 其煤炭储量占辽宁省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拥有国家八大煤矿之一的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是辽宁省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

铁煤集团矿区属超级瓦斯矿,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函号文件, 铁法煤田煤层气储量为: 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77. 303 @108m3, 控制煤层气储量55.863 @ 108m3。

调兵山市区约有十万人口,当前,市区居民和商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 除用电以外, 型煤、液化石油气仍占有较大比例, 仅少部分居民使用管道燃气。

周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以燃煤为主。

煤炭等传统燃料的使用对调兵山市区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燃煤烟气是该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注册, 原铁煤集团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北部调兵山市境内。

铁法能源公司是以煤炭生产为主, 集煤层气开发利用、建筑安装、机械制造加工、建材、电力等于一体, 多元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

本部由铁法、康平、康北三个煤田组成, 累计探明工业储量22.97亿吨, 截至末, 剩余工业储量17.68亿吨。

开始, 铁法能源公司实施了走出去发展战略, 挥师内蒙, 进军山西,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内蒙古和山西先后经过合资合作方式争取到三块煤炭资源, 累计控制煤炭资源地质储量超过了30亿吨, 使集团控制的煤炭资源超过了50亿吨, 为做强作久煤炭主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煤矿新井设计_毕业设计

煤矿新井设计_毕业设计

煤矿新井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矿井为XX 市某煤矿新井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服务年限62.85a。

根据设计要求,井田的工业资源储量为15751.59万吨,可采储量为105.58Mt。

井田走向长8km,倾斜长5km,煤层平均倾角15°,属于缓倾斜煤层。

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的开拓,单层大巷布置方式。

共划分十一个采区,其中首采区为211采区,布置一个工作面同时生产。

采煤工艺为综采,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

年工作日为330d,采用“三八”工作制,工作面长为180m,截深0.865m,班进两刀,第三班检修。

由于井田走向较长,且为缓倾斜煤层,以及煤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决定本井田内全部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

主井装备:12t箕斗,钢丝绳罐道,箕斗由四根钢丝绳提升。

副井采用1.5t 罐笼提升。

副井采用一套为1.5t矿车单层单车双罐笼提升设备,槽钢组合罐道。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关键词:立井;上山开采;大采高;单巷掘进;中央分列式Abstractdesign of mine for XX in some mine Nii design, the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2Mt/a, length of service 62.85a.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Ida industrial resources reserves 157515900 tons, recoverable reserves is 105.58Mt. Ida to long 8km, long 5km tilt, the average coal seam dip 15 °, which belongs to th e gently inclined seam. The design of double shaft mine development, single lane layout. Is divided into eleven districts, one of first mining area of 211 mining area, layout of a working face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Mining technology for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roadway using belt conveyor coal. Years working for 330D, use "three eight " working system, working face length is 180m, cutting depth 0.865m, class two knives, third class maintenance. Due to long Ida, and gently inclined seam, and the seam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decided the Ida all used to long wall mining mining.Main equipment: 12t skip, wire rope guide, skip the four wire rope hoist. Auxiliary shaft cage hoisting by using 1.5T. Auxiliary shaft adopts a set of 1.5T tramcar monolayer cycling double cage lifting equipment, steel composite cans.Mine ventilation for the central parade, ventilation method for extraction type.Keywords: shaft; exploitation; large mining height; single lane tunneling; central parade\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交通位置该矿井田位于XX省X县之西南约10 Km,井田外形为不规则菱形。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本设计收集了北辛窑煤矿的地质资料及图纸,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规程规范的规定,提出了开拓开采方案,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撰写了本说明书。

采煤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矿井前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后期分区通风,并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和矿井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进行设备选型计算。

设计时根据现有经济技术条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斜井开拓、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第 1页abstractmine tthis design is a collection of shanxi beixinyao coal mine geological data and drawings, on the basis of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national regulations proposed exploitation scheme, determined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writing this manual.zezhou tian chaoyang coal mine area in the design of 13.6476 square meters, the annual output of 0.9mt. ida internal coal seam occurrence is relatively stable, can coal seam has two levels, are 1, no. 2, coal seam, seam dip angle of 0-10. the average coal thickness of no. 1 coal seam is 1.84m, and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coal seam is 2.7m, 2.. overal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more complex. the mine is a high gas coal min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coal is explosiv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geological data, the coal mine exploration way, preparation method and coal mining method were preliminarily designed.. the design of mine inclined single level to develop, 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coal mining.coal mining method, adopt all caving method to deal with goaf. the central parallel ventilation, the late district ventilation, and theransportation, mine upgrading and mine ventilation andother production systems for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ist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s far as possible the use of advanced mi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d on mine safety technology measure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est,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whole mine. all mine mechanization, us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reference has achieved a modern high-yielding and efficient mine experience, realize side of a mine high yield andefficiency of mine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keywords: inclined shaft development system,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coal miningmethod, roof caving method第 2页前言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位置与交通任楼井田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西南约30km的濉溪、蒙城两县交界处,行政区划属濉溪县南坪镇和蒙城县许疃镇管辖。

井田内的矿区公路东接宿(县)~蒙(城)公路,北至淮北市;矿区铁路支线从井田中部向西约40km至阜(阳)~濉(溪)线的青疃车站可到全国各地。

交通较为方便。

见图1-1。

1.1.2地形与河流任楼井田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势平坦,自然标高一般为+25~+27m,总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井田内有澥河流过,其下通淮河,最高水位历年均低于地表,井田内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26.0m。

井田外东北侧为浍河,其最高洪水位达+28.34m(1965年临涣水文站),曾酿成内涝。

1968年12月新汴河开挖完成以后,最高洪水位为+26.98m(1977年7月31日),对矿区不构成威胁。

图1-1 任楼煤矿交通位置图1.1.3气候与气象任楼地区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系我国湿润和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一般春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东南风,冬季多北~西北风,平均风速3m/s,最大风速18m/s;年均降雨820mm,雨期多集中在6~9月份;年均气温14.3℃,最高达41℃,最低为-23.2℃;年平均蒸发量1774mm,无霜期为218d。

1.1.4地震皖革发(79)151号文指出,本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

南京地震大队1973年9月对临涣矿区鉴定意见亦为7度。

1.2 井田地质特征1.2.1井田的勘探程度自1956年临涣矿区普查找煤开始到2004年6月止,本延深区共施工钻孔46个,累计工程量34403.11m(见表1-1),前后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表1-1 阶段施工钻孔工程量汇总表1)、预查阶段1956~1961年开始了临涣矿区普查找煤,提交了“1:20000涡阳、蒙城、宿县地区电法报告”(1957年);“韩村~五沟地震勘探报告”(1961年)。

本区无钻孔控制。

2)、普查阶段1964~1965年,物探队、第三勘探队对临涣矿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普查勘探工作,提交了《宿西地区电法勘探报告》、《童亭地区(即临涣矿区)普查报告》,该阶段在本区共施工钻孔2个,工程量1231.79m。

3)、详查阶段1973~1974年,安徽煤田地质局组织队伍对临涣矿区进行总体详查勘探会战,提交了《临涣矿区总体详查地质报告》,此阶段落在本区内5个钻孔,工程量3733.84m。

4)、勘探阶段1976~1979年,物测队,第三勘探队对任楼井田进行精查综合勘探,提交了《安徽省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任楼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

此阶段本区共施工钻孔24个,工程量18098.44m。

5)、采区补充勘探阶段1997年中四采区补勘,落入本区钻孔1个,工程量595.20m。

1998~2002年,Ⅱ1、Ⅱ2采区补勘,共施工了钻孔14个,工程量10743.84m。

1999年3月由安徽煤田物探测量队对Ⅱ1采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并于2000年3月提交了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2001年10月先后由山东中煤物探测量总公司和安徽煤田物探测量队对Ⅱ2采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分别于2002年3月提交了各自的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2003年6月~2004年6月由安徽煤田物探测量队对任楼井田中五采区及其深部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并于2004年6月提交了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1.2.2井田煤系地层任楼井田属全隐蔽煤田,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老第三系、新第三系和第四系(见表1-2)。

详细地质情况见附图:地质综合柱状图。

表1-2 地层简表1.2.3井田地质构造任楼井田位于童亭背斜东南翼地层走向转弯部位,北以界沟断层与孙疃井田相邻,南至F8断层与许疃井田毗邻。

以岩层走向最大转弯处的横切断层组F3为界,将整个井田分成北翼和西翼两部分。

北翼为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较平缓,一般在13~17°;西翼煤岩层产状变化较大,走向由北东逐渐转变为东西向至北西西向,倾角变化在10~30°之间。

另本井田内发育有王大庄背斜、童庄向斜及东南角48勘探线深部的鞍状构造。

1)、褶皱构造任楼井田的褶皱构造主要有井田西南部的童庄向斜,48线深部鞍状构造及井田外围的王大庄背斜,在50线~54线间煤系地层沿走向及倾向具波状起伏的特征。

1. 童庄向斜轴向北西西—北西,1线~60线剖面控制,向斜内保留少量5、7、8、10及11煤层,58线以西仅保留10、11煤层。

向斜沿轴向向西北有翘起的趋势。

向斜两翼地层倾角8º~15º,较平缓,北翼相对更缓。

向斜北翼及南翼分别被北北西及北西西向张扭性断层所切。

向斜北翼还发育一组北西—北西西张扭性断层及逆冲断层。

2. 48线深部鞍状构造为47线及48线深部少数钻孔控制,物探资料证实,实际上是童亭背斜与王大庄背斜的过渡地带,南北两端地层向上翘起,东西两侧向下缓缓倾斜,地层平缓,倾角8°~15°。

3. 王大庄背斜该背斜隆起幅度不大。

轴部4812孔51煤层标高在-600m左右。

北侧4810孔31煤层标高在-460m左右。

由于老第三纪在该处相对上升,遭到剥蚀,上部煤系保留很少。

轴向北北西沿48线剖面地层倾角小于10°。

背斜东北侧有一近东西向压扭性断层,背斜西北侧有一南倾的张扭性断层,二者断距均为0~25m。

前者为4810孔穿过,后者为物探控制。

2)、井田主要断层特征根据钻探及井下揭露资料,截至到2004年10月任楼井田共发现落差大于5m 的断层35条,其中断距大于100m的断层4条,大于30m小于或等于100m断层7条,小于及等于30m断层24条(见表1-3)。

在发现的大中型断层中逆断层为8条,占22%,且主要分布于井田南部的童庄向斜附近。

综观全区大中型断层发育具有分区性,根据研究主要分以下6个构造区,第1构造区:位于井田F5断层以南地区;第2构造区:位于井田F3~F5断层之间地区;第3构造区:位于井田F3断层以北,FX7及FD48以南地区;第4构造区:位于井田FX6断层以北,F16断层以西之间地区;第5构造区:位于井田F16断层以东,F2断层以南,FD48断层以北地区;第6构造区:位于井田F2断层以北地区;具体特征为:断层走向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按走向基本上可分为三个组合,即:(1) 北东向断层组合。

包括:界沟、F13、F1、F2、F2-1、F14、F11、F21、FD50、F23、F x1、FD52、FD48、FD47等14条断层,主要分布于井田48-49线以北地区。

(2) 北西向断层组合。

包括:F19、FX2、F16、F15、F16′、 F4、F7、F7-1、F22、F 18、F17等12条断层,除F16和F16′外主要分布于48-49线以南地区。

(3) 西向近乎东西向断层组合。

包括: FX8、 FX8-1、Fx6、 FX7、 F8、F3、FX4、F 5-1、F5等9条,主要分布于48-49线以南地区。

表1-3 任楼矿井落差大于5米断层统计一览表任楼矿区无岩浆侵入活动和岩溶塌陷现象。

1.2.4井田水文地质特征1.本井田基岩被厚度为190.00~321.92m、一般为220~280m的北薄南厚、略向南倾斜的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

按照沉积物的组合特征,可将新生界松散层自上而下依次分为一含、一隔、二含、二隔、三含、三隔和四含计4个含水层(组)和3个隔水层(组)。

其中第三隔水层(组)的粘土可塑性好,膨胀性强,厚度大,介于51.90~148.30m之间,一般为98m左右,分布稳定,隔水性能良好,为区域及本井田的重要隔水层(组),可阻隔其上的一、二、三含与其下四含的水力联系。

第四含水层由含泥砂砾、中细砂及砂土组成,含水性弱,透水性差,厚度为0~48.48m之间,一般为5~15m,其地下水依靠区域层间径流及通过含水层本身与基岩发生水力联系,与上覆一、二、三含无直接的水力联系,但可通过基岩裂隙补给矿坑,为浅部开采的主要补给水源。

2.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受地质构造控制发育不均,富水性弱,地下水主要以静储量赋存在砂岩裂隙之中,为煤层开采的主要充水水源。

3.石炭系太灰岩溶裂隙含水层的上部1~4层灰岩溶洞发育,富水性中等。

因上距8煤层一般为150m左右,正常情况下与开采无关。

但是,当受断层切割2或采掘遇岩溶陷落柱时,太灰水则可能沿断层带或陷落柱涌入矿坑,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

4.奥陶系地层由浅灰、灰棕色厚层状石灰岩组成。

石灰岩岩溶溶洞多发育在基岩古风化剥蚀面以下100m之内。

该含水层水量丰富,一般不会突入矿坑,若遇岩溶陷落柱或导水断层时,可能直接向矿坑突水,造成重大突水灾害。

5.本井田内位于二叠系煤系地层中的大中型断层因两盘的泥岩、砂质泥岩受压而使断层带充填较密实,区内钻孔所穿过断层带的钻孔仅1个孔漏水外,其余均无漏水且泥浆消耗量与煤系正常岩层无明显差异。

而井下揭露断层也仅少数有淋水现象,其余均未出水。

由此表明:本井田断层带富水性较弱,导水性较差。

但是,若受采动影响而致断层活化,很可能成为矿井突水的主要途径。

6.采空区老塘水:随着开采的深入,老塘水将成为矿井水害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塘水虽以静储量为主,补给不充分,但其突水迅猛,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1.2.5井田涌水量根据《任楼煤矿建井地质报告》提供,本矿井开采初期正常涌水量为339t/h,开采末期矿坑正常总涌水量为526t/h。

煤层浅部露头带突然涌水量为224t/h左右,在开采8煤时,可能会发生底鼓引起突水,最大突水量为696~977t/h,掘进中可能遇岩溶陷落柱而产生重大突水灾害,水量可达34570t/h。

且突水无一定规律,在未来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防范,避免突水灾害的发生。

另老塘水在设计与采掘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3 煤层特征1.3.1煤系及煤层任楼井田煤层倾角一般为12°~20°。

局部为25°左右,主要煤类为气煤、可作炼焦配煤。

任楼井田煤系地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共含17个煤层(组)。

石炭系含7个煤层(组),煤层平均总厚3.36m,各煤层一般不可采,煤质差,顶板多为石灰岩。

井田内的二叠系揭露完整,地层总厚度882~1170m,一般1000m 左右,含10个煤层(组),11~28层煤,平均总厚14.88m。

其中主要可采煤层3 1、51、72和82,平均总厚7.52m;可采煤层为52和73,平均总厚为3.00m;局部可采煤层为10和11,平均总厚1.35m。

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1.87m。

不可采煤层平均总厚3.01m(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见表1-4)表1-4 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1.3.2可采煤层围岩力学特征任楼井田可采煤层直接顶、底板大多以泥岩为主,粉砂岩次之,局部为中细砂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