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际功能的视角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征_以_简_爱_为例

合集下载

《简爱》人物性格简析

《简爱》人物性格简析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简爱》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让女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具有娓娓动听,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

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

襁褓中父母双亡的简爱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

成年后,她被聘往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真诚相爱;及行婚礼,发生不测,主人被证明早已结婚,其妻因疯病被私关密室。

简爱不愿作人情妇,只身远离,流浪途中昏倒在风雨之夜,被一青年牧师圣约翰救回家,在其两个妹妹的照顾下恢复健康。

牧师准备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坚强而耐苦,可以作个好帮手,就向其求婚,但遭拒绝,因为简爱情有所钟。

爱情又使她返回桑费尔德庄。

这时女人已将庄园烧毁,自己也被烧死,主人抢救她时还弄成了残废,两人终于幸福地结合。

此外,简爱意外地得浪迹海外的叔父一笔遗产,同时被证明她圣约翰原是姑表兄妹。

简爱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

"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

"简爱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扞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从下面的几段描述中可以看到简爱的内心是多么的叛逆反抗。

"我被他打倒,头还在痛,血还在流;约翰粗暴地打了我,没有人责备他;而我,为了叫他以后不再干出这种荒唐的暴行,却受到了众人的许多责难。

"不公平!----不公平啊!"我理智的说。

令人痛苦的刺激逼得我的理智一时早熟地发挥了威力;"决心"也同样被鼓舞起来,催促着我采取什么奇妙的方法,从这难以忍受的压迫下逃跑----譬如出走,或者,万一走不了的话,就永远不再吃不再喝,听任自己饿死。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简爱》的主角简·爱是一位坚强、聪明、善良的女性,她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本文将对简·爱的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她的个性特点、成长过程以及她在小说中的作用。

简·爱的个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她的坚韧和独立,这使她与其他女性角色截然不同。

她是一个心智坚强的女性,儿时的孤苦经历和贫穷的环境锻炼了她的坚强意志。

她具有自主意识,坚信自己的权利和尊严,不愿意受到任何人的侮辱。

她勇敢地为自己辩解和捍卫自己的权益,毫不退缩。

举例来说,在她争取到贵族学校的教职后,她在面对学校教师的冷嘲热讽时,她毫不畏惧地为自己辩护。

这种坚持与自尊心让她在不公正的对待中保持了一份坚定的自我。

简·爱的独立性也是她的突出特点之一、她很早就学会了独立生活并且依靠自己。

在与罗切斯特的婚姻中,她宁愿选择孤单自由的生活,也不愿意依附于他。

她追求的是平等和自由,而不是依附于他人。

她还有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她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灵,不让别人侵犯自己的内心世界。

简·爱的成长过程是她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从简·爱的孩提时代开始,一直呈现出她从无知无畏到明白事理的过程。

她在津贴学校度过了一个孤苦的童年,在这个过程中她学到了对待生活的顽强。

她从小就渴望知识并且聪明,这让她有机会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她在津贴学校受到的虐待和不公正对待使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决定为自己寻找更好的前途。

她进入桑菲尔德庄园后,展示了她的聪明才智和自律的特点。

她不仅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读书,还在早晨和傍晚散步时进行独立思考和反省。

她还学习音乐和绘画,以满足她对艺术的热爱。

通过这些努力,她成为了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她的成长也将她从普通的小人物变得非凡。

在小说中,简·爱的形象还表达了女性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意义。

她在一个男权社会中生活,但她拒绝被动地接受传统的女性角色。

她知道自己的价值,坚信平等的权利。

尽管她因为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处于不利地位,但她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作文范文(通用5篇)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作文范文(通用5篇)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作文范文(通用5篇)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爱人物形象分析作文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作文简·爱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

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

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

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

但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

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

从简爱身上,表现力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

罗切斯特桑菲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大约三十六七岁年纪(比简爱大了将近二十岁),心地善良,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冷漠,有点顽固,起初在简爱眼中,他个性格阴郁而又喜怒无常,有一种男子汉气概。

他身体强健,不算很英俊,但面孔十分坚毅,有一头浓密的黑卷发和一双又大又亮的黑眼睛。

年轻时他被父兄迫害,受骗娶了疯女人伯莎·梅森,那个女人荒诞无度,过着放浪的生活,成天吼叫,罗切斯特非常厌恶她,但由于强烈的责任心和当时的一些要求不能抛弃她。

罗切斯特先生为了追求新的生活到欧洲各国旅游,但一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反而频频遭到背叛。

简爱女性形象分析

简爱女性形象分析

简爱女性形象分析简爱女性形象分析简爱,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

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

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简爱女性形象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爱女性形象分析篇1一、小说《简爱》简介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

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月之中相继去世。

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

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

以后,简被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

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

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

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

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

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偌大的宅第只有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她就是简的学生。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

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

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

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

简爱性格特点及对应情节

简爱性格特点及对应情节

简爱性格特点及对应情节一、自卑意识简爱只是一个穷牧师的女儿,而且父母双亡,没留给她一个子儿,只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里,过着成天挨骂、辛辛苦苦吃力不讨好的日子。

舅妈从来没有给她过好脸色,表姐妹可以露骨的谩骂她,表哥约翰更是放肆的欺凌她,因此简爱的童年是在孤苦悲寂中度过的。

加上她长相平凡、身材矮小,强烈的自卑意识便在她的灵魂里萌芽。

因为自卑,一旦自尊受到挑衅,简爱就像只受惊的刺猬,刺荆竖立发起进攻,如拒绝喊约翰为“里德主人”,在遭到约翰的毒打时,大骂约翰“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你像个杀人犯――像个奴隶监工――你像罗马皇帝”,还和他对打,势单力薄的简爱最后被囚禁在一间冰冷恐怖的红房子里,却依然想着“以逃跑、绝食或发疯”来抗议这不公平的世道。

里德夫人对布罗克赫斯特先生说简爱品质恶劣,欺骗成性,这深深的伤害了简爱的自尊,“我依稀感到,她抹去了我对新生活所怀的希望她在我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播下了反感和无情的种子”,因此,简爱对里德夫人发起了她“所经历的最艰辛,也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进攻。

孤寂悲苦的童年生活,让简爱渴望被人爱,她也特别看重人的爱。

在罗沃德学校,施主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后,简爱觉得自己又被打倒在地,遭人践踏,不再有翻身之日,满心希望自己死掉。

如此脆弱的心灵,不就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吗?因为自卑,简爱渴望平等。

“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好象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简爱追求平等,可是自卑的心理让她无法坦然面对财产和地位的差距。

简爱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自卑意识仍然影响到她对婚姻的态度。

“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在谈及结婚饰品时,简爱拒绝钻石珠宝,在米尔科特给她买衣服时,简爱显得不安,“他给我买的东西越多,我的脸为恼恨和堕落感而更加烧灼得厉害了如果我有那么一点儿独立财产的话说实在的,我会心安理得的”当罗切斯特问她还需要什么时,她立刻回答:“你的尊重。

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

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

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摘要:《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

小说塑造了一位坚强的女性,她追求真爱、平等,是女性的楷模。

根据简·爱的成长经历,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她从自卑、自强,到自信的心理轨迹。

关键词:简·爱;性格;自强;自信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是19 世纪著名的英国女作家,她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共留下四部完整的作品:《简·爱》(Jane Eyre)、《谢利》(Shirley)、《维莱特》(Villette)、《教师》(The Professor)。

其成名作《简·爱》(JaneEyre,1847) 在19 世纪文学史上成为令人瞩目的一部小说,1847 年一问世就引起轰动,被时人称为“惊世骇俗”之举。

这部小说的新颖,它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完全建立在简·爱这一崭新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身上。

[1](P168)读《简·爱》,让人时常感到女主人公心灵的跳动和激荡,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求,以及她的忧郁、孤独和失望,她艰难的挣扎和痛苦的期待,这种情感体验构成了人物饱满丰富的内心世界。

戴维·洛奇就曾指出“更为重要得多的,是这部小说的典型的浪漫主义主题——一个人的意识为实现自我的奋斗……”[2](P526)一、简·爱性格深处的自卑心理简·爱一生都在与不公平的社会压迫作抗争。

在她的反抗过程中,她竭力捍卫自我尊严,不容受到半点儿亵渎和践踏。

在她的心目里,爱别人也必须以不丧失个性为前提。

她这种超乎常人的自尊恰恰来自于她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肤浅的自卑。

全书自始至终都没有使她摆脱这一心理障碍,甚至在她以最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尊时,她的自卑已超出了正常的限度而成了反抗的主要原动力,她的许多努力与其说是为了求得自由不如说是为了摆脱自卑。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的成长与奋斗过程。

本文将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改变与成长。

首先是主人公简·爱。

简·爱是一个坚韧勇敢、聪明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从此过上了孤苦无依、贫穷困苦的生活。

可是,简却没有被这些困境所击倒,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她自学成才,成为一个教师,并得到了一个庄园主的聘用,成为了他的家庭教师。

简的性格坚毅,毫不妥协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她热爱知识,追求真理,从不愿意屈从于压迫和不公正。

她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感情,使她陷入了困境,但她仍然坚持要遵从内心的声音,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接着是爱德华·罗切斯特。

罗切斯特是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

起初,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粗犷而且阴郁的人,对待简也是冷漠傲慢的。

然而,随着与简的相处,他逐渐展现出了内心的温暖和柔情。

他的过去经历使他变得阴沉且独立,对爱情和婚姻持有怀疑的态度。

然而,他与简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世界观,使他从一个孤独寂寞的人变得渴望爱情的人。

罗切斯特的人物形象复杂多变,他的改变和成长贯穿整个小说。

最终,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并与简共度余生,展现了他的真正的价值。

除了主人公,还有一些其他重要角色。

例如,简的表亲约翰·瑞德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但他却面临着信仰与现实的冲突。

他试图通过婚姻来拯救简脱离困境,但他并没有真正了解简的内心世界,在关键时刻也没有给予她足够的支持。

与此相反,简的朋友海伦·伯恩斯是一个开放和宽容的人,她鼓励简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为她提供了支持和忠告。

这些辅助角色的形象丰满了小说的情节,突显了主要人物的特点和成长。

通过对《简爱》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成长轨迹。

简·爱的坚韧与勇敢、罗切斯特的复杂和改变、约翰·瑞德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海伦·伯恩斯的开放和宽容,这些都是勃朗特所塑造的丰满形象。

《简·爱》人物形象评析

《简·爱》人物形象评析

《简·爱》人物形象评析《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的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当我看完作者简介,并读完小说后,我发现简·爱的经历与夏洛蒂·勃朗特极其相似,两人虽出身贫寒,但经过坚持不懈地奋斗,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夏洛蒂通过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的奋斗经历,一抒胸中积愫,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她“诗意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小说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在金钱与地位凌驾于一切的社会里,出身贫寒,孤苦无依的家庭女教师简·爱的曲折遭遇,塑造了一个不屈从世俗压力,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讴歌了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独立平等的美好理想。

《简·爱》这部作品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却颇具现实意义,表达了女子不甘于社会指定给她们的卑微地位,追求在工作和婚姻上平等独立的思想。

简·爱对等级制度朴素的反对和不屈抵抗的形象,得到了人们的激赏和响应。

简·爱相比于传统小说或者童话中的女主角截然不同,她既不美艳绝伦,也不高雅富贵,只是背负着生来和社会给予她的一切不幸,开始了她的人生。

正如第一章里的讲述,里德太太和她的儿女们叽叽喳喳地聊天,而简·爱只能独自待着;然而就因为简·爱看了一本《英国鸟类史》,她的约翰表哥竟然侮辱她,还打了她,最后简·爱却被冤枉了。

虽然简·爱没有双亲,没有财产,也没有惹人怜爱的面孔,但她个性坚毅,从不肯逆来顺受。

就像她对好友海伦所说的那样:“要是无缘无故挨打,那我们就要狠狠地回击,叫那个打我们的人不敢再来冒犯。

”正因为简·爱对一切不公与歧视的坚决反抗,让她被里德太太恨之入骨,也让她收获了真正的爱情。

在简·爱与她的主人罗切斯特的谈话中,我们看得出简·爱拒绝接受世人赋予她的卑微,即使在她的主人面前,也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教师而感动自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5期2008年9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 urnal o f Quanzhou Nor m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Vol.26 No.5Sep.2008从人际功能的视角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征以 简 爱 为例隋 晓 蕾(泉州师范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摘 要: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之一,它在文体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

以 简 爱 为例,运用人际功能理论尝试着分析小说文本中的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对语气、情态及评价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第一人称、隐喻式及评价手段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小说人物的思想感情的结论。

关键词:人际功能;语气;情态;评价;小说;人物性格特征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24(2008)05-0087 04收稿日期:2008-02-27作者简介:隋晓蕾(1972- ),女,黑龙江依安人,讲师,硕士,从事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研究。

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框架下,很多学者运用人际功能来分析各种文本。

施光和辛斌尝试运用功能语言学中有关情态的理论来分析美国宪法,并指出了情态系统在美国宪法中运用的规律[1]。

李诗芳以中文判决书为文本,探讨了人际功能在判决书中所体现的特点与语言表现形式以及它所揭示的人际意义[2]。

本文试以 简 爱 为例,从语气、情态及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人际功能对于揭示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人际功能概述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中重要的元功能之一。

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

系统语法指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系统网络(system w ork),又称 意义潜势 (meaning potential)。

这个系统由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

功能语法在于说明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对语言的要求,也就是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

他将语言的这些功能概括为 元功能 (m etafunction)。

这是种种语言所固有的,是语言的普遍特征[3]11。

韩礼德所说的元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经验(ideational)元功能、人际(inter perso nal )元功能和语篇(textual)元功能。

而人际功能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讲话者作为干预者(as intruder)的 意义潜势 ,是语言的参与功能。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是最基本的是给予(giving)和需求(deman ding)。

交际过程中所交换的可以是货物和服务(goo ds &serv ices),也可以是信息(inform a tion)[4]39,[5]68。

这样就形成了四种基本的交际角色:给予信息,需求信息,给予货物和服务,需求货物和服务。

交际角色和交换物品组成四种最重要的言语功能:提供、声明、命令、问题[4]40,[5]69(见表1)。

表1 言语功能二、人物性格的人际功能分析(一)语气分析在功能语法中,语气(mo od)由 主语 (sub ject)及 限定成分 (finite element)构成。

其中主语由名词性词组充当,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任何具有名词特性的词、词组,还可以是小句。

在英语中,作为主语的名词性从句通常置于句尾,而由先行词代替它占据主语位置,在传统语法中也将它称为强调句式。

这类主语对于表现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作用。

夏洛蒂 伯朗特的 简 爱 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主要以第一人称来叙事表达情感。

在小说中句子的主语为第一人称 I ,更真实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简 爱的心理活动及其性格特征。

小说第二章中简 爱被关在红房子里,简 爱的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细致:I w as a discord in Gateshead H all I know that had I been a sang uine这里小句的主语连续用 I 表达了简 爱在遭到表哥的虐待后的气愤之情,作为一个才几岁的孩子,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感叹这个世界对她是多么的不公平,要求平等的意识已在她的心里萌芽,一直到小说的最后,这种要求平等的意识越来越清晰。

在小说中还有多处有这样的描写: I have to ld you,reader, 比如在第十八章中有这样一段:I hav e to ld yo u,reader, I w ould not unlo ve him now,merely because I fo und thatbecause I m ight pass hours in his pr esence because I saw all this attentions appro priated by a gr eat lady I could not unlo ve him,because I w itnessed hourly in him a sty le of courtship 这段话描写了简 爱的一段心理活动。

I have to ld you,reader 以及接下来的几个小句的主语都是第一人称 I , I 既指作者本人,也指小说主人公简 爱,小说作者采用 I 的写法,试图与读者协商,邀请读者分享她的感受:简 爱非常爱Rochester,但在社会地位悬殊的情况下,她还是有一种莫名的自卑心理,怕失去他,怕与他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M iss Ing ram嫁给Rochester。

这里主语第一人称 I 把简 爱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在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读者会非常真实亲切地感受到小说女主人公简 爱的感情发展过程以及她细腻的心理活动。

读者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小说角色,以为自己便是小说中的 I 。

这的确是自传体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的妙笔之处。

(二)情态分析在功能语言学中,情态(m odality)是指讲话者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及有效性所作出的判断,或者是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者是在提议中所要表达的个人意愿。

广义的情态系统还包括意态。

如果所要交换的东西是消息,情态是指从可能性(pro bability)或经常性(usuality)的角度来看消息的可靠性;如果所交换的东西是货物和服务,情态则是指讲话人对交换最终的成功性的自信程度[4]57。

由于交换物不同,那么所涉及的情态意义也有所区别,所以情态又细分为 情态化 (modalisation)(涉及到消息时)和 意态化 (modulation)(涉及到货物和服务时)。

H alliday指出情态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情态动词(finite m odal operator)、情态附加成分(modal adjunct)、形容词性谓语(adjectival predi cato r)。

其中情态附加成分包括情态形容词、人际语法隐喻[5]。

本文主要分析人际语法隐喻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些方面。

当情态意义由小句来表达时,韩礼德称之为 隐喻 (metapho r),即情态隐喻。

如it probably is so与其隐喻变体I think it is so的意义是一样的[3]148。

情态隐喻式本身就是个命题,表达了情态的人际评价意义。

本文在小说 简 爱 中找出了一些情态隐喻式,这些隐喻式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人物的某方面性格特征。

(1)I thought I had taken a w rong direction and lost my w ay.I thoug ht/think 是概率的隐喻式,因为它是情态隐喻式。

I tho ug ht 这个小句不是投射句,而是情态附加语,相当于probably。

在这个小句中, I tho ug ht 表示简 爱怀疑自己走错了路(简 爱在得知Ro chester在火灾中双目失明后决定回到Rochester身边,在途中,由于已经天黑,看不清路,所以简 爱说出了这样的话)。

一方面表达了简 爱当时急于回到Rochester身88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9月边,怀疑自己真的迷了路,是对她当时处境的一种猜测;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简 爱对自己以前行为的一种猜测:是不是自己当初不该离开Roches ter,是不是自己当时的选择是错误的,如果当初不离开Rochester,也许他不会双目失明。

这一切都是一种概率,体现了简 爱当时迷茫的心态。

(2)Sy mpathies,I believ e, exist w hose w orking s baffle m ortal comprehension.I believe 是一种主观隐喻,意在把个人观点变为客观肯定性和必要性。

很显然,这个句子中的动词believe不是普通意义上的m ental pro cess,而是转向发话人的主观情态意义。

这句话表达了简 爱的主观看法:在Rochester向她表明爱意之后,她认为那是Rochester对她的同情和怜悯,而不是Rochester发自内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之间的爱,她不能接受这种爱。

这个情态隐喻式将简 爱的主观情态意义披上了客观肯定性和必要性的外衣。

(三)评价分析Thom pson在谈到评价时用了evaluation一词。

他在讨论情态时就讲到,情态已从严格的语法问题上移开了,到了一个很难用结构上的术语来描述的领域[4]65。

当我们讨论评价时,更是到了语法的边缘。

很多的评价是通过词汇选择来表达的,而用于语法结构本身来表达评价是非常少的。

但是他仍旧指出, 评价是任何语篇意义的一个核心部分,任何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都必须涉及其中的评价 [4]65。

与此同时,T hompso n给评价定义为:评价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一种暗示,即讲话人认为事物(包括人、事件、行为、情况、思想等)是好的还是坏的。

好或坏可以看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评价等级,还有很多其他的评价等级,在任何一种特殊的文体中建立起来的价值类型也能由此反映出来。

他还指出评价没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附着于其他语法结构之上的[4]65。

后来,Martin在对人际意义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发展为新的词汇-语法框架,称为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把评价性资源依语义分为三个方面:态度(attitude)、介入(eng ag ement)和分级(g radua tion)。

态度包括情感、判定和鉴别,指各种价值,说话人用它们来做判断,把情绪和情感反应与参加者和过程联系起来。

介入也是一系列语言资源,用来衡量说话人、作者的声音和语篇中各种命题和主张的关系。

分级是一系列价值[6]142-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