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新人教版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
初二上学期历史¦中国近代史·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生用导学练习案)第一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本课概述:❖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大了侵略权益,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识导图: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时间:1856.10~1860.103、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4、发动者(主凶):英法联军5、帮凶:美俄6、借口(直接原因):英、法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7、过程:(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2)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8、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美、法、俄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不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9、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英法联军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皇家园林圆明园,并放火烧毁。
1、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①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导致了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②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侵略者的野蛮和凶残③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3)、火烧圆明园的时间、罪魁祸首?4)、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侵占了中国哪些土地?6)、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五、〔课堂小结〕:(2')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一、选择题: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要扩大中国市场 B.“修约”交涉失败C.使公使进驻北京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开天津为商埠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3.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A.美国B. 德国C. 沙俄D.日本5.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左图景象变为右图景象的罪魁祸首是( ) A.英俄联军B.英法联军C.美英联军D.八国联军6.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英、法B.英、法、俄C.英、法、美D.英、法、美、俄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8.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指()A.得到巨额赔款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9.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两个人手挽着手,心满意足地回到欧洲。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另外,我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的反馈。如果学生反映某些教学方法不够吸引人,我会考虑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析题答案:
a.圆明园焚毁事件背后的原因: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轻视。影响:使中国遭受重大文化损失,加深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仇恨。
b.天津教案的理解:天津教案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宗教冲突、民族矛盾等问题。地位:天津教案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民族觉醒的象征,促使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外国侵略者的本质。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一)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我们对战争的背景、过程、关键事件以及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要求、鸦片贸易问题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焦庄户之战、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a.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历史框架。
b.案例研究:选择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如天津教案、圆明园焚毁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拓展建议:
a.组织历史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历史讲座,以深入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
002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导学案执笔: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002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课题: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型:新授课课时:1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
2、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3、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
【学习重点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的罪行【学法指导】阅读全文,通过对书本上的插图和小字部分材料的阅读,培养自己看表了解史实;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10月至,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60年,联军攻入北京,放火焚烧了北京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识图)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万平方公里。
四、1851年,(人物)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时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4、1862年,“洋枪队”首领美国人在浙江慈溪被太平军击毙。
【合作探究】活动一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1)上述材料记述的事情发生在哪一场侵略战争?侵略者是谁?(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侵略者对这个地方做了什么事?(3)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活动二根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比一比,看谁叙述的更清楚、准确、全面。
【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 ( )A.1840—1842年B.1840—1856年C.1856—1860年 D.1842—1860年2、今天,曾被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A.英美联军B.英俄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4、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优质教案 _ 图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优质教案_ 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重点难点】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八年级上册01-02《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导学案编写人:王珍荣审核:文综组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列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行径,2、说出天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是清政府及抗击洋枪队的史实。
【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学法指导】通过书籍或影视作品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对于列强的恶劣行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知识链接】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绿水青山,风景优美。
它本来是明代遗留下的废旧园林。
1709年,康熙皇帝把它赐给了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始称“圆明园”。
其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不断兴修、扩建。
清朝几代帝王征调能工巧匠,花费150多年,才建成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
1860年9月22日,咸丰逃亡热河,命恭亲王奕訢为钦差大臣,在圆明园内设立公所,主持和局。
10月6日,英法联军自德胜门、安定门入京,清军不战自溃,纷纷退往圆明园。
英法联军跟踪至圆明园,奕訢闻讯而逃。
侵略者找不到奕訢,其肯罢休!?英国公使额尔金就提出:要留下惩罚的痕迹──“在人们脑海里留下不易泯灭,永久保存的痕迹。
”在额尔金看来,“它(即毁园)可以表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地占据北京,使得此事昭然显著,杜绝他日争辩和疑问。
”英将格兰特说得更明确,更直言不讳──“圆明园宫殿之为要地,人所共知,毁之所以予中国政府以打击。
”这样,圆明园自然在劫难逃了。
【学习过程】一、阅读课文,提取信息,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
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企图( )
A.增加通商口岸的数量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占领北京城,控制清王朝 D.割占更多的土地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并烧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伙殖民强盗是 (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下列哪些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5.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黄浦条约》D.《北京条约》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2)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材料三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3)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4)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二、签订条约
1.《天津条约》:①西方列强获得了进驻_____;②增开_______、______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可以在_______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通商章程后条约》 :中国被迫承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____________》继续有效,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___________也大幅增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行为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行为导学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前导学【学习目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自主学习】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10月至,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鸦片。
二、1860年,联军攻入北京,放火焚烧了北京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识图)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万平方公里。
四、1851年,(人物)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时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1862年,“洋枪队”首领美国人在浙江慈溪被太平军击毙。
课堂助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的第二课,主要内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这段历史,认识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认识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认识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观看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案例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赛课导学案_0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②中国近代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③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等问题的探究,结合同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育和成长。
(2)过程与方法:研读和阐释史料;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创设新情景:导入: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性质等导入。
中国近代史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四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讲述:一、预学检测:(一)学法大视野(二)基础知识(必做)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是什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原因:扭转贸易逆差影响:掠走中国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措施:查禁鸦片、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经历了哪两个阶段?英军的进军路线是什么?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6月,鸦片战争开始第二阶段:1841年初,战争的扩大,至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清政府屈服求和。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学习中的不足,促进自我提升和学习方法的改进。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关键事件及影响,形成完整的历史脉络。
- 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时间轴等工具,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影响。
在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往往只能简单复述课堂所学,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为了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我计划在下一堂课中,加入一些案例分析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们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评价。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题型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对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预习资料,初步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尚存的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问题列表等提交至学习平台或直接反馈给老师。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历史意义。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
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会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关键事件?”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战争时期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导学案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2.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3.简述列强侵华的史实。
4.叙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二、合作探究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为什么要把目标指向清政府?
三、达标训练
1.选择题
(1)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焚毁是在()
A.1840年B.1842年C.1856年D.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科目:历史第一单元共1课时
教法指导
1.阅读课本第一段,完成自主学习1题。
2.阅读导言框、课本7-8页插图、课本第二段文字、小字,完成自主学习2题。
要求:能够脱离课本讲述
3.阅读“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一目,完成自主学习第3题。并根据课本第8页表格,了解其侵占过程。
要求:能够脱离课本讲述
注:对于这种探究性问题,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发挥,但是理由一定要充分。
(1)材料中的“有一天”发生在那一年?“夏宫”指什么?“两个强盗”指的是谁?
(2)“两个强盗”肆无忌惮抢劫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3.探究性问题
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火,这之后,虽然很多人主张重修圆明园,但因无力重修而作罢。如今,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了,有能力重修圆明园,于是,有人主张重修圆明园。围绕这个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请你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教学(学习)反思
4.阅读课本9-10页,完成自主学习第4题。
注:自主学习问题的答案在Biblioteka 上勾划好!年级八年级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编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勾画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英法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历史史实。
2.阅读材料,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目标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自主学习: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
2.侵略者:组成联军,俄、美支持。
3.借口:“事件”和“事件”。
4.经过:年10月,英军炮轰,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5.签约:《天津条约》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商埠等条件。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小组合作:清朝前期的疆域广大,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同目前中国版图对比,中国的西北、东北疆域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目标一达成】: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俄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C.要求在中国驻扎军队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B.清朝军备落后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D.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当【目标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自主学习:1.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史实: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3.签约:奕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批准书。
并签订中英、中法《》,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继续有效外,又增开为商埠,割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课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经过、结果;列举出《天津条约》的内容。
2.通过对比圆明园火烧被火烧前后的照片,认识到列强罪恶的侵略行径;阅读教材,列举出《天津条约》的内容。
(重点)3.阅读教材及观看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列举出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内容、割占范围;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比,分析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重点)【课堂教学流程】【学案自学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自学检测概况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侵略者_______(主凶);美俄(帮凶)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时间1856年10月一年侵略活动(1)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分别于1858年和1860年被迫签订了《_______》和中英、中法《_______》。
①《天津条约》时间: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补充:在随后与英、法、美签订的《》中,清政府又被迫承认了_______的合法化。
②《北京条约》时间:1860年,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3)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肆抢劫后放火烧毁了_______。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4)沙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_______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介绍战争背景、战争过程和战争影响,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认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详细过程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认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3.课堂讨论道具和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详细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全貌。
3.操练(10分钟)针对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课题: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型:新授课时:1
学习目标:
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了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
2.
认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有关史实重点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导学过程:
课前准备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
年10 月至
年10 月,以
为主凶,
为帮凶。
(2)金田起义的时间
,地点
,领导人
配套K12 教育资料。
1853 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作为都城。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年,参与国家是。
(2)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共割占中国和
领土150 万平方千米。
(3)太平军的北伐军一直打到,西征军也攻占了许多地方,从而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
(4)1860 年,
率太平军大破
统率的洋枪队,在
战斗中击毙华尔。
(5)列强为什么会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3. 自我小结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4. 自我检测
(1)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配套K12 教育资料
(2)西方列强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3)规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給俄国的条约是。
(4)太平军的主要控制区域是。
(5)见课本第八页材料题
5. 自我提高: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6. 教(学)后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2024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主要史事。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2课。
本课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主题展开,涉及三个子目的学习内容,分别是“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个子目的内容联系紧密,呈现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等虽然打开中国国门,通过开辟通商口岸来打开中国市场,但是,实际情况是在中英正当贸易过程中,英国仍没有完全改变贸易逆差的局面。
于是,为进一步打开中国,扩大侵略权益,借亚罗号事件(英) 和马神甫事件(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期间,英法不仅逼迫清政府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权益,而且,攻陷清政府的政治心脏——北京,在中国的首都犯下火烧圆明园的侵略暴行。
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俄国和美国趁火打劫,获取侵略权益。
尤其是俄国(沙俄)采取诸多手段,从清政府手中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共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获取赃物最多的一个强盗。
三、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来看,通过第1课《鸦片战争》的学习,学生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有了基本的认知。
此外,同学们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因此,易于接受本课内容。
从学习基础来看,学生对本课作了预先的预习,有助于知识的学习于掌握。
再从学习兴趣来看,同学们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较大,相当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群体会有很大的兴趣去主动的了解和学习。
四、教学目标【唯物史观】认识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侵略战争)之分,客观辩证的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深刻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本质是中国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此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迫使中国开通的通商口岸呈现的新特点;展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令学生直观感知俄国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史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掌握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理解根本原因、影响;
2.掌握起止时间、侵略国家、签订条约的名称;
3.知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暴行;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情况。
【学习重点】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2.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学习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前预习】
1.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
A.俄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2.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3.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A. 英国、法国
B. 英国、俄国
C. 法国、俄国
D. 美国、英国
4.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均是中国禁烟运动
③英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是侵略者④均使中国丧失了主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互学探究】
1.入侵圆明园的国家有哪些?他们犯下了哪些暴行?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道光帝派()到广州禁烟
A.关天培B.琦善C.林则徐D.邓世昌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A.南京B.上海C.广州D.福州
4.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屈辱历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
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中国革命性质变化
D、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