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教案 人教版
无端崖之辞 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积累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4、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教学设想】1、讲读与讨论相结合2、重点讲读第1、3、4则3、拟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关于先秦诸子的“四大台柱”及其散文风格:孟轲……犀利荀况……浑厚韩非……峻峭庄周……?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恣肆)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阅读课本第77页关于庄子及《庄子》的简介、第78的“引入话题”部分。
二、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且看庄子如何运用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请七位同学朗读。
(及时正音)四、讲读第1则1、齐读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运斤成风”)后口译。
【参考译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有一个郢地人,白色的尘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薄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木工来砍掉它。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
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
宋元公佐听说了这件事,把匠石召来说:‘试着为寡人砍一砍!’匠石说:‘我以前确曾能砍掉鼻子尖上的尘土。
虽是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惠子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3、解读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而对跟随自己的人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没有了,可是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又奇。
5.1《无端崖之辞》教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人教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匠石 ———————— 郢人 立不失容
知音难寻 人再赏 孤独寂寞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10/22/2024
(俞伯牙与钟子期)
11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 什么启示?
提示: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并未因观 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
牡丹虽好,要靠绿叶扶持。我们分析任何一件事 情,除了研究其本身外,还要看到与之有联系的其他 方面;评价一个人获得的成绩,不能忽略与之有关的 其他人的努力。
13
第二则
人做到了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 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 就容易取得成功。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 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 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 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 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 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郢人斫垩”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表达了庄
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 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 对于石匠得以发挥杰出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警告 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寓意: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 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
26
生死观—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 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 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 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如“无端崖”、“辞令”、“诡辩”等。
(2)能够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能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正义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 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阅读并理解《无端崖之辞》全文。
(2)收集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3)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无端崖之辞》全文。
(2)查阅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解释。
(3)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预习时的感悟和疑问。
2. 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进行讨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展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5. 写作和演讲:(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
不言,他写在书里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
其中蕴含着大才智。那么,庄子的大才智中,究竟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今日,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会庄子的才智吧!
2、目标解读
齐读学习目标,老师解说重难点。
二、自究
1、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写出加框字词的字音和含义,注明划线字字义。
①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
)谓从者曰:“郢(
)人垩(
)漫其
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
)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
)
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②任公子为大钩巨缁(
),五十犗(
)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
旦(
)而钓,期年(
)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
)没
而下,骛扬而奋鬐(
),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 侔 (
)鬼神,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
)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
2
关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老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目标解读
学生齐读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节 课的学习重难点。
老师点名提问
学生脱离导学案回答问题
检查学生的预习 效果。
针对学生的预习,设计合理的问题,学
发挥学生学习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说课稿
《无端崖之辞》说课稿一、说教材《无端崖之辞》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文化论著”模块内容之一的《先秦诸子选读》一书中的篇目,出自于《庄子》。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摘录,在“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方面有重要价值。
而本书《说明》中也强调:“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基于这两点考虑,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和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子,二是了解诸子百家的优秀思想文化,三是体会各家著作的文化艺术特色。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作为先秦诸子最奇特的著作,一直以来因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而被后世推崇。
《庄子》中奇特的寓言故事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成语,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端崖之辞》所选均为《庄子》中代表性的寓言故事,教学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解读这些寓言故事积累词汇,了解庄子思想和《庄子》一书的艺术特色。
二、说学生高二(8)班是一个艺术班,学生普遍不太重视文化课,对于传统的这些思想文化更是不感兴趣。
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本书兴味十足,十分积极好学。
就整个班的学习状况来看,本节课所选两则寓言故事对他们来说,结合课本详细的注释,理解文意不难,难点主要在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深意以及《庄子》一书的艺术特色。
三、说目标基于对本教材性质和教材说明的考虑,本节课选定的教学内容为1、3两则寓言故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预设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注释理解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句子。
2、理解1、3两则寓言的寓意,体会庄子的个人情感和他的人生智慧。
3、比较孟子、庄子寓言故事的不同,体会《庄子》的奇特艺术。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深意,体会庄子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特之处。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理解其对道家思想的贡献。
2.归纳和整理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道家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提取论述出的基本观点并情境推演能力,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无端崖之辞背景和内涵,探究其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
2.加深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挖掘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整理能力,提高策略性思维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问题提出、小组讨论以及整体研讨,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2.合作式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观点不同时讲求分工合作,促进结论的达成。
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1.回顾、分析先秦诸子的地位和影响力。
2.教师讲授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以概括成要点。
背景:无端崖是指在崖上任意走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有所借鉴。
内容:(1)追求无为而治,传达“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2)相信自然的力量,强调人要顺着自然之道去行事。
(3)意味深长,话中有话,寓意不可测。
3.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学生提问和回答,教师及时解答。
第二节探究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讲解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概括成要点。
(1)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是“道”,“道”的根本是“无”。
(2)道家认识有些是对立的,它们在人们批判辩证法时必须得到充分的表现。
(3)道家的伦理观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达到不同的目的。
2.小组讨论,教师监督和指导探究。
小组发言表明观点,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补充错误观点。
第三节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列举范例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整理。
小组发言介绍自己的生产内容。
第四节情境推演无端崖之辞1.教师提供情境,让学生根据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进行推演。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本课研究的是《庄子》中的选文,主要包括第1则、第3则和第4则。
XXX是道家的代表,他的思想观点与XXX不同,被称为“神人”。
XXX的作品中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以创造奇特的艺术表达形式。
本课将通过疏通词句、口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XXX的思想观点,感受他的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第1则是关于郢人和木匠的故事。
XXX在这个故事中运用了奇特的表达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郢人和木匠都有高超的技能,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却不同。
XXX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观和追求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第3则是关于XXX和蝴蝶的故事。
XXX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XXX还是蝴蝶。
这个故事表达了XXX对真实和虚幻的思考,他认为人们的感知是有限的,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感官。
第4则是关于XXX和大鹏鸟的故事。
XXX想象自己化为大鹏鸟,可以飞向天空,俯瞰大地。
这个故事表达了XXX对自由和超越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卓越。
通过研究《庄子》的选文,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思想观点和艺术表达形式。
XXX的作品虽然使用了奇特的表达方式,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文章的主旨: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而不是追求权力和财富。
文章通过描述一个商人和一个渔夫的对话,揭示了追求内心自由和真正幸福的重要性。
商人追求权力和财富,但却忽略了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而渔夫则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拥有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文章的主旨是告诉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不是追求权力和财富。
XXX用钓鱼来表达他关于生命和自由的哲学思想。
他说,如果鱼被钓上来后,它会感到失去了自由和生命,而如果鱼没有被钓上来,它就可以继续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就是XXX对于生命和自由的理解。
XXX还说,人们常常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敢超越自己的界限,这就像是一条鱼被限制在一个小池塘里,无法感受到更广阔的世界。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重点学习第1、3、7则选文,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并能准确流利地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能翻译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以及想象奇特的特点。
【知识链接】1、庄子:(约前 369 年—前 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 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2、《庄子》(参考课本 P.77 面)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3、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
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
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第一、四则的重点实虚词。
2、体会《庄子》艺术表达上的奇妙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选文。
2.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教法、学法】主要运让学生预习,自行疏通,同时让他们熟读,完成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的目标,把握课文大意。
并重在对文本思想内涵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完成鉴赏方面的目标。
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诱思探究教学论,具体作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成语(对牛弹琴、相濡以沫)导入。
庄子的寓言故事中看似荒诞,实则蕴含着不少哲理的意趣。
比如庄子的妻子去世,庄子竟然就在妻子的尸体旁边鼓盆而歌,这种行为令当世以及现在的人都觉得瞠目结舌,那庄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无端崖之辞》中又想告诉我们什么?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庄子的世界去一探究竟。
二、作家作品相关介绍:(1)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2)《庄子》一书别名《南华经》,西晋学者郭象删定注释了33篇。
分为上篇、下篇、杂篇三部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本人,外篇、杂篇则基本上出自庄子的后学。
三、检查预习字音:郢(yǐng ) 垩( è)斫(zhuó) 缁( zī)犗( jiè) 会( kuài )稽期( jī)年錎通“陷”(xiàn )鬐( qí) 侔(móu )腊( xī) 辁(quán )鲵(ní)鲋( fù)字义:1.郢人垩漫其鼻端……使匠石斫之……听而斫之……臣之质死久矣。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教案2Word版含解析
无端崖之辞【引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是诸子百家思想,因此人们常说:事业上要取儒家的进取心,精神上要取道家的自由心,行为上要取法家的规矩心,生活上要取佛家的慈悲心。
孔子负责八小时以内,庄子负责八小时以外。
一一于丹在八小时之内要以一种儒家的职业化标准要求自己,为这个社会去尽一份道义和良知,在八小时之外,人的那种自由、闲散,善待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这则是庄子给我们的逍遥游。
出示课题--- 《庄子•天下》――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文辞【解题】“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 《庄子•天下》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学习1、3则】翻译、复述、梳理这两则内容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集体朗读。
②1、3号位同学分别翻译1、3则内容,2、4号位同学分析寓意。
③时间10分钟。
Ta2345632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表现。
当一个人的心境可以抵消外在恐惧的时候,这个人才成为真正的勇者,这个人的技巧才有发挥的空间。
如果你的心境已经被环境挫败的时候,你做任何事情都将一事无成。
【寓意】虽然列御寇的射箭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
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如果生活在今天的话,列子在这里所演示的射箭水平肯定是世界冠军了,说不定还能被媒体封为“箭神”,拥有无数“粉丝”,大有商业利用价值。
可惜,列子生不逢时,他这种高超的射技,非但没给他带来名利双收的好处,反而被伯昏无人折腾个半死,从英雄变成狗熊。
无端崖之辞-教案
课题:《无端崖之辞》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二、整体感知:(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
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小结:四、作业:自读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品读先文:探讨: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总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无端崖之辞》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了解作品背景和人物。
2.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兴趣点。
教学活动:1. 播放与《无端崖之辞》相关的宣传视频或展示图片。
2.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章:文学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探讨故事中的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故事,注意角色的言行举止和情节的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和动机。
2. 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
2. 提问学生对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四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探讨情节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人教版-语文-高二-《无端崖之辞》教案
《鹏之徙于南冥》教案教学目标:1、略知《鹏之徙于南冥》的意思,2、指导朗读、背诵本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背诵本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1、齐读《可欲之谓善》2、指名朗读3、自告奋勇背诵4、指名学生背诵二、简介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
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三、新授《鹏之徙于南冥》1、师范读2、带学生读3、指名学生读,师指导。
4、齐读四、出示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说课稿-最新教学文档
《无端崖之辞》说课稿一、说教材《无端崖之辞》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文化论著”模块内容之一的《先秦诸子选读》一书中的篇目,出自于《庄子》。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摘录,在“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方面有重要价值。
而本书《说明》中也强调:“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基于这两点考虑,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和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子,二是了解诸子百家的优秀思想文化,三是体会各家著作的文化艺术特色。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作为先秦诸子最奇特的著作,一直以来因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而被后世推崇。
《庄子》中奇特的寓言故事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成语,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端崖之辞》所选均为《庄子》中代表性的寓言故事,教学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解读这些寓言故事积累词汇,了解庄子思想和《庄子》一书的艺术特色。
二、说学生高二(8)班是一个艺术班,学生普遍不太重视文化课,对于传统的这些思想文化更是不感兴趣。
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本书兴味十足,十分积极好学。
就整个班的学习状况来看,本节课所选两则寓言故事对他们来说,结合课本详细的注释,理解文意不难,难点主要在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深意以及《庄子》一书的艺术特色。
三、说目标基于对本教材性质和教材说明的考虑,本节课选定的教学内容为1、3两则寓言故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预设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注释理解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句子。
2、理解1、3两则寓言的寓意,体会庄子的个人情感和他的人生智慧。
3、比较孟子、庄子寓言故事的不同,体会《庄子》的奇特艺术。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深意,体会庄子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特之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教案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教案Word版含解析《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
【教学难点】品味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庄子《逍遥游》中写到了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儿为鸟,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运”。
这些句子用了夸张手法,奇特的想象。
这节课我们用“奇”来继续解读庄子寓言。
二、题目解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请同学分别朗读第1、3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三)积累文言字词1、顾谓从者曰2、漫其鼻端3、郢人立而不失容4、吾无以为质矣5、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6、尝试凿之7、运斤成风四、合作探究内容合作探究一1、第一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第一则内容解析紧扣“奇”字解读(1)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墓,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2)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不过了,但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3)奇,木匠挥动斧头呼呼成风,速度极快,任意砍下,竟然把苍蝇翅膀一般大小薄厚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4)奇,斧头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1《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文学写作特点。
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三维目标】㈠、知识目标:1、重点学习第3、4、7则选文的内容。
2、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认识文中所表达出的庄子的思想。
㈡、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㈢、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教案人教版
《无端崖之辞》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
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
二、整体感知:
(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
(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第1则: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
第3则: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第4则: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小结:
四、作业:自读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品读先文:
探讨: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
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
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