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的守望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野里的守望者
这本专著于个人而言,不仅是学术知识上的开阔,而且理论方法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下面,浅谈在读此书时相关阅读资料的整理。
(一)文化整体论和文化功能论
马氏主张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应放到文化整体中去考察。他还首次运用功能主义的思想描述了土著居民的社会和文化。
书的主题是经济,更切地说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叫“库拉”的交换制度,而在当地,这种交换制度经常涉及社会机制、巫术力量、神话与传说。马氏在书中一直强调要运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进行田野调查。他认为:社会、文化和经济各个方面都是处于相互联系中。在进行调查时,我们不能仅仅只看见某一个文化现象而忽略了和它相互关联的各方面。而方方面面的复杂性,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其做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这样看来,人类学学者必须是一个各方面素质均具备的“全能”人,以便研究进行得更为深入。
马氏作为功能学派的开创者之一,主张通过有机地,整体地把握文化诸要素的功能,把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功能学派的“文化需要说”认为,文化本身与人的需要不可分的关系。在这里,制度是或是满足个人的文化需要,或是满足基本需要和派生需要的一套体系。理论的着眼点是个人。这些特性在土著人的文化中
发挥活生生的联系功能,不是片面地去理解“个人的需要”,而是放
在整体中的“个人”,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个人主义”、“自私”等概念是不同的。
(二)田野工作的新模式――参与观察
“马氏革命”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的田野工作的新局面。人类学以民族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关注的不是文化的某一局部,而是整体。作为某一民族的民族志,无疑是对该民族社会的全貌概述。人类学就是要追求尽可能全面地展示某一民族复杂的,多元的社会文化系统。文化的广泛性更要求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中不能满足于完全一个人“埋头做研究”,要学会分工和合作。比如说,当我们到达调研的地点时,首先应了解当地的一般社交礼仪和各种禁忌等。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开展田野调查。有些地区的祭祀是女性不能参加的,这时就需要男性研究者来完成调查工作;而和当地女性有关的一些文化,诸如生育、哺育等的调查,由女性研究者来完成则比较合适。既分工又合作,才能把工作做得全面、仔细。
多次反复对调查地进行参与观察,补充撰写资料并观察调查地的变化。马氏在1914年9月到1918年10月之间,对南新几内亚群岛土著居民为期两年多的三次深入考察。这就是马氏在文中强调的“详细、连续的记录方法”。可见,多次对同一个调查地点进行研
究是很重要的。
马氏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也强调了要做好参与观察必须做到:学会被调查者的语言,“入乡随俗”,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像一个“尽量合格的当地人”。此书的第十八章“巫术词语的力
量――语言学数据”,作者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来对两篇咒语进行语言学的分析和考察。这不仅是土著人语言原样的记录,更是马氏通过个人对当地的观察和对社会制度客观表现的直接考察的掌握。参与观察帮助我们去弄清楚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为生存所使用的不同手段的功能。一直呆在书堆里,对问题的理解就只能是书面化、片面化。在人类学的范围内,参与观察是本着一种更客观,更中立的态度来进行的。
(三)方法
(1) 谋篇布局――目录
任何看这本书的人,只要详细阅读目录,就可以对整本书有框架上的印象。此书有两个目录,一个是关于文字叙述方面的目录介绍,另一个是关于书中出现的图画和表格的图表目录。前者是导论和此书22 个章节的介绍,每个章节都把章节分类要点体现在目录上;后者的图表目录又分为四大类:图片、地图、表格、示意图。
(2) 图表目录、文化表格和手绘图
做图表目录的方法,即整理书中出现的图画和表格,进行分类。书中分为四大类:图片、地图、表格、示意图,研究者可以根田野的实际情况,罗列出不同的类别,各个类别又可以分成各
个不同的方面。在田野中,手绘图的使用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现在的田野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相机直接记录所需描绘的工具。但是,手绘与图表目录依旧对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自行手绘过程中,调查者更能仔细地观察事物的细节,从而印象深刻。
从真正意义上,马氏是把学者在书斋中的文化研究带到了田
野。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马氏通过参与观察这种模式,将田
野工作、民族志,以及理论体系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奠定了科学的人类学研究的规范。马氏可以算作第一个守望田野的学者,于我作为读者而言,既了解“库拉圈”的体制,又学会诸多的人类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