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授课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因此,需要老师们团结合作、共同提高。

那么开展集体备课组活动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通过备课组的活动,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我校每周一下午是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四步。(一)初备(二)集体交流(三)形成教案(四)个性设计与反思我校的集体备课又从三个方面展开。

对下周新课,每周由一名教师主备,把本周的新课做一个初备,并给本组教师每人印发一份,集体备课时间教师们会碰头,讨论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标,重难点,每个环节教学设计等,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形成自己的讲案。

对作业设计,我们会在集体备课中商量好,首先是指出涉及资料中题目的特点,不必要的题目舍去。指定一个老师一周出一次题,全年级共享.便于交流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对听课评课.每周指定一人上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课,之后评课,指出所出现的问题,促进其他教师的授课。

不管是新课,作业,听课,评课,我所理解的集体备课其实就是交流讨论。而这些交流讨论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人数的,有问就提,想到就说。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正地讨论起来。

四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一)

一、时间:2009年2月17日

二、地点:四(6)教室

三、参加人员:郁亚辉、刘亦秋、成建、许海平、柳春梅、王培、王巍、潘晶晶、徐

天骅、周秦楠

未参加人员及原因:施芸芸(困难班值班)、陈玉亮(参加体育组的备课)

四、主要流程及内容:

(一)、学习了解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教材的特点及重点、难点(中心发言人:柳春梅)

1、特点:

(1)思想内涵丰富

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第一单元颂春篇,第二单元创新篇,第三单元英才篇,第四单元爱心篇,第五单元动物篇,第六单元环保篇,第七单元国魂篇,这样的编排,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a、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

b、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

C、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

(4) 注重读写结合。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

(5) 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2、重点、难点: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a、联系上下文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其主要做法:一是前后联系。二是归类组合。

b、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

(b1)学文明法。

(b2)激活生活积累,实现相似匹配。

(b3)学用结合,用中理解。

c、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

(2)抓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

a、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a1)抓课题。

(a2)抓关键词(句)。

(a3)抓课后问题。

b、抓住动情点,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a、要整合教学环节。

b、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读书时间。

c、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

a、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主要训练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提高。

b、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c、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2、集体讨论本学期的重点研究课的内容及习作训练的重点

柳春梅: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对本册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所以我们要“因课设练”,就是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那么,根据本册教材分析,大家认为本学期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课文作为研究的重点呢?

周秦楠: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着“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要解

决“启下”的问题。从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这一方面讲,我觉得《永远的白衣战士》既符合时代的特点,又突出人物的精神,大家可以着重探讨。

刘奕秋:我同意周老师的意见。另外《第一次抱母亲》也不错,既是新编课文,又表达了千古话题:如何看待母爱,值得我们深思。

徐天骅: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

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

王培: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 。(《鸟语》),仿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这也可以考虑考虑。

潘晶晶:“文章不是无情物”。特别是入选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叙事性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情真意切的美文。进行这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叙述了“我”第一次抱生病的母亲的故事。由于“我”意外地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而对母亲产生了“愧疚”、敬仰之情,并以实际行动尽其孝道,回报母爱。我同意将《第一次抱母亲》作为重点课文研究。

王巍:另外,《黄河的主人》这是一篇经典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成建:提到情感共鸣,就不能不提到《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这两篇课文了。讲动物的故事,鸣人的情感,震撼力更大。

许海平:对,我也有同感。刚读这两篇课文,我被感动了。

柳春梅:那我们就定《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一次抱母亲》、《天鹅的故事》、《黄河的主人》为重点研究课文吧。至于作文研究课题,我们以后再讨论。

组员研究课安排:

姓名课题

柳春梅最佳路径

郁亚辉三顾茅庐

刘奕秋祈黄羊

施芸芸永远的白衣战士

陈玉亮第一次抱母亲

成建我不是最弱小的

许海平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