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第九次作业及其答案
《医古文B》第9次作业

《医古文B》第9 次作业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假借E. 转注1. “休”属于:[1 分]A B C D E2. “友”属于:[1 分]A B C D EA. 类书B. 丛书C. 目录D. 索引E. 词典3. 《中医经典索引》属于:[1 分]A B C D E4.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属于:[1 分]A B C D EA. 异体B. 假借C. 通假D. 繁简E. 转注5. “六书”理论中“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所指的是:[1 分]A B C D E6. 读音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是:[1 分]A B C D EA. 造字方法不同B. 改换意义相通的形符C. 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D. 形符声符都改换E. 结构位置改变7. 异体字“明”与“朙”属于:[1 分]A B C D E8. 异体字“俯”与“俛”属于:[1 分]A B C D EA. 页部B. 日部C. 禾D. 阜E. 邑9. “颖”字在《康熙字典》中的部首是:[1 分]A B C D E10. “降”字在《康熙字典》中的部首是:[1 分]A B C D EA.pāoB.b āoC.f úD.su īE.p ào11. “脬”的正确读音是:[1 分]A B C D E12. “胞”的正确读音是:[1 分]A B C D EA. 张揖B. 许慎C. 徐铉D. 无考E. 郭璞13.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1 分]A B C D E14. 《尔雅》的作者是:[1 分]A B C D EA. 与寒冷有关B. 与水有关C. 与头有关D. 与地名有关E. 与手的动作有关15. 形符“冫”表示的义类是:[1 分]A B C D E16. 形符“页”表示的义类是:[1 分]A B C D EA.su ǐB.su īC.tu ǒD.t úE.ch á17.“荼”的正确读音是:[1 分]A B C D E18.“荽”的正确读音是:[1 分]A B C D E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E. 转注19.“上”属于:[1 分]A B C D E20.“大”属于:[1 分]A B C D E21.“子”属于:[1 分]A B C D E22.“册”属于:[1 分]A B C D E23.“炙”属于:[1 分]A B C D E24.“自”属于:[1 分]A B C D E25.“昏”属于:[1 分]A B C D E26.“星”属于:[1 分]A B C D E27.“雨”属于:[1 分]A B C D E28.“果”属于:[1 分]A B C D EA. 词义范围扩大B. 词义范围缩小C. 词义范围转移D. 词义范围未变E. 词义内涵未变29.“鸟”之义由“长尾巴的鸟”变为“泛指鸟类”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1 分]A B C D E30.“脚”之义由“胫也”变为“脚踝以下部分”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1 分]A B C D E31.“瓦”之义由“土器已烧之总名”变为“屋上所盖之瓦”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1 分]A B C D E32.“颇”之义由“头偏”变为“凡偏之称”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1 分]A B C D E33.“祥”之义由“吉凶之兆”变为“专指吉祥”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1 分]A B C D E34.“牙”之义由“壮齿”变为“泛指牙齿”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1 分]A B C D EA. 古文字B. 大篆C. 小篆D. 隶书E. 隶变35.标志着汉字进入“今文字”阶段的是:[1 分]A B C D E36.由小篆变为隶书的过程称为:[1 分]A B C D EA. 图书目录B. 词句索引C. 连绵词D. 通假字E. 中医人物37.《中国医籍考》可查:[1 分]A B C D E38.《中医大辞典》可查:[1 分]A B C D EA. 解释词义B. 分析句读C. 阐述语法D. 说明修辞E. 释音校勘39.“灸之则瘖,石之则狂。
医古文2023年春0522508-09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医古文2023年春0522508-09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具體要求:(1)參考至少三家注本,利用訓詁相關知識,校注本篇最後兩段選文;(2)參照隨文釋義的訓詁方式,寫在A4紙上拍照上傳學習通,並上交紙質版存檔。
参考注本:楊上善《太素》、王冰《素问注》、張介賓《類經》、馬蒔《素問注證發微》、吳崑《素問吳注》、張志聰《素問集注》、高世栻《素問直解》、丹波元簡《素問識》等答案:忘记拍照了,但已经把作业上交给学习委员了。
2.總結本篇知識點,包括選文背景、字、詞、語法、修辭、文化知識等。
答案:嵇康(公元224~263年),字叔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崇尚老庄学说,信奉服食养生之道,所撰《稽中散集》重点论述养生之道,世称《养生论》。
在《养生论》中,嵇康首先提出“导养得理”,可以延长寿命的观点。
嵇康说:聪明的人懂得,人的形体必须依赖精神才能形成,精神必须借助形体才能存在;而生命的正常活动,最容易遭受破坏。
因此应当以陶冶情性来保养精神,使心智安定来健全体魄;情感上不产生过分的爱恋和憎恶,意念中不留下过分的忧愁和喜悦;清静淡泊而不妄想,从而使气血平和而保持健康。
再加上呼吸吐纳,服食药饵,使精神形体结合在一起,表里之间相互协调,如此就能够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
嵇康认为,声色酒食容易损伤形体,喜怒思虑容易耗伤精神,精神活动、生活方式的失常,是减损寿命的重要因素。
所谓“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
”而“情虚静泰,少私寡欲”等养生之道,可以增进健康,延长寿命。
怎样才能做到“情虚静泰,少私寡欲”呢?嵇康说道:“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知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曠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絃,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了解名利地位会妨害品德的修养,因此就轻视而不去追求;认识到肥甘厚味会损害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果断地抛弃而不顾惜。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医书中常提到的“四诊”是指望、闻、问、______。
2.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医学经典是《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指的是外感热病,而“杂病”则是指除伤寒以外的其他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3.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其中“脾”主要负责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其中“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血”则是指______。
5.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针刺,而“灸”则是指使用_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切2. 杂病3. 运化水湿4. 血液5. 艾叶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C2. 以下哪项是中医的“五味”之一?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D3. 中医认为,人体的哪个脏腑与情绪“怒”相对应?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在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六淫”邪气之一?A. 风B. 寒C. 湿D. 火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的“五行学说”。
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以此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答案:“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简述中医对“阴阳”的理解。
答案:中医中的“阴阳”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理论,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是维持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的基础。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下列哪部医书被认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2. “四诊”是指中医诊病的哪四种方法?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摸C. 望、闻、问、听D. 望、闻、问、尝答案:A3. 中医理论中,“五行”指的是?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气C. 金、木、水、火、风D. 金、木、水、火、雷答案:A4.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其中“阴”代表的是?A. 寒冷、静止、下降B. 炎热、运动、上升C. 寒冷、运动、上升D. 炎热、静止、下降答案:A5. 中医中“五脏”指的是?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脾、胃、肺、肾D. 心、肝、脾、胆、肾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六腑”之一?A. 胃B. 胆C. 膀胱D. 心答案:D7.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之一是“治未病”,其含义是?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C. 预防疾病的发生D. 治疗疾病的同时预防复发答案:C8.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其中“证”指的是?A. 症状B. 病因C. 病机D. 病名答案:C9. 中医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完全相同D. 毫无关系答案:B10. 中医理论中的“气”指的是?A. 呼吸的空气B.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D. 身体中的水分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形、神2.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3. “五脏”中的“心”在中医理论中不仅指心脏,还包括______的功能。
答案:精神、意识4. 中医的“五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古代医学文献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医学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智慧,通过研读古代医学文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医学。
下面是一些医古文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医学文献的分类古代医学文献可以分为医书、医方和医案三大类。
医书是古代医学家总结和归纳医学知识的著作,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方是古代医学家记录的治疗方法和方剂,如《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案是古代医生治疗病例的记录,如《玉函秘笈》、《金匮要略》等。
二、古代医学文献的特点1. 丰富的内容:古代医学文献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涉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精湛的医学技术:古代医学家在没有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研究出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剂,这些经验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语言的繁复:古代医学文献使用的是古代汉语,语言繁复,有时候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学习古代医学文献时,需要对古代汉字和语法有一定的了解。
三、古代医学文献的价值1. 历史价值:古代医学文献是了解古代医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通过研究古代医学文献,可以了解到古代医学家的思想和医学理论的演变过程。
2. 学术价值:古代医学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智慧,通过学习古代医学文献,可以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3. 应用价值:古代医学文献中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古代医学文献,可以发掘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四、如何学习古代医学文献1. 阅读原文:学习古代医学文献,首先要学会阅读原文,理解古代汉字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
可以通过学习古汉语和古代文献阅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 学习注释:古代医学文献中的注释对于理解原文非常重要。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医学典籍被誉为“医家之圣”?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金匮要略》答案:A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病情D. 脉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五行”理论中的元素?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答案:E二、填空题1. 中医理论中的“四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2.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答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养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2. 解释“辨证论治”在中医中的意义。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综合分析病因、病性、病位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论述题1. 论述《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发展的影响。
答案:《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后世中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 论述中医“整体观念”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意义。
答案:中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这一观念有助于医生全面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的整体健康。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見五藏癥结,特以诊胍為名耳”這幾句話?因為作者難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醫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見垣一方人”的特異功能來加以解释。
2.扁鹊認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樣的醫學觀?醫學能使疾病好轉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這是唯物的醫學觀。
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什么?它對後世有何影響?“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驕恣不論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適”,“會陽並,藏氣不定”,“形羸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醫”反映醫學科學摆脱巫術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獨立,由經驗學朝着理論醫學昇華,奠定中醫學術理論基礎的《素問》、《九卷》(即《靈柩》),就是在醫巫分道揚镳的前提下,總结了先秦以來醫學的實践经經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樣理解扁鹊行醫“随俗為燮”?扁鹊運用全面的醫療技術,根據各地的民俗,改燮行醫的科别,盡心盡力地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數經”舆“合湯不過數種”的“數”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為“幾”,表示少。
2.怎樣理解“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東漢時期儒舆醫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習儒出身,“兼通數经”;華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厭食事”,更不願“專視”曹操。
3.本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華佗是“人命所縣”的人?一是華佗醫術全面而高超,從傅文所载多则醫案可見;二是曹操所患頭風,每次發作,華佗针刺即愈,而華佗被殺後,曹操“豆風未除”;三是曹操爱子倉舒病危,而華佗已被殺,遂至死於非命。
4.華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殺害?因華佗家鄉在安徽亳縣,而到河南許昌“專视”曹操,“久遠家思歸”,便告假回家探视,並“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任憑曹操“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華佗“猶不上道”。
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殺害。
丹溪翁传1.“盡去而舊學,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對朱震亨提出這個要求?意爲完全抛棄你過去學習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確的。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内经”指的是______。
2.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将疾病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3. 古代医学中,将人体分为三焦,分别是上焦、中焦和______。
4. 按照《神农本草经》的分类,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物多为______。
5. 古代医学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和______。
6.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大方法,其中“切”指的是______。
7. 在《黄帝内经》中,五行理论认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代医学中,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______条主要经络。
9.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气对人体的影响。
10. 古代医学中,将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中内伤主要是指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著作不属于中医四大经典之一?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金匮要略》D.《本草纲目》2. “医圣”张仲景是以下哪个朝代的医学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诊断方法?A. 望B. 闻C. 问D. 摸4. 古代医学中,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中,肝对应的是?A. 木B. 火C. 土D. 金5. “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的“四气”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春气B. 夏气C. 秋气D. 冬气6. 以下哪项不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分类?A. 上品B. 中品C. 下品D. 杂品7. 经络学说中,人体的主要经络不包括以下哪一条?A. 任脉B. 督脉C. 带脉D. 冲脉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治疗原则?A. 辨证论治B. 对症下药C. 整体观念D. 局部治疗9. 古代医学中,五行理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其中木克土,土克?A. 金B. 水C. 火D. 木10. “望闻问切”中,“切”指的是?A. 观察B. 听诊C. 询问D. 脉诊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医古文考试题和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是医古文中的常用词汇?A. 阴阳B. 辩证C. 细菌D. 病毒答案:A2. “五脏”在医古文中指的是哪五个器官?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肝、脾、胃、肾D. 心、肺、脾、胃、肾答案:A3. “四诊”是指中医诊断疾病时的四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四诊”之一?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D4. “五行”理论中,与“木”相对应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答案:A5. “六淫”是指中医理论中导致疾病的六种外邪,下列哪项不是“六淫”之一?A. 风B. 寒C. 湿D. 疫答案:D6. “七情”是指中医理论中影响人体健康的七种情绪,下列哪项不是“七情”之一?A. 喜B. 怒C. 忧D. 惊答案:D7. “八纲”是中医理论中用于概括疾病性质和病变部位的八个方面,下列哪项不是“八纲”之一?A. 阴B. 阳C. 表D. 里答案:D8. “九宫”在医古文中指的是?A. 九种不同的药草B. 九种不同的疾病C. 九种不同的治疗手法D. 九种不同的体质答案:D9. “十全大补汤”是中医方剂中的一种,下列哪项不是其组成成分?A. 人参B. 白术C. 茯苓D. 薄荷答案:D10. “十二经络”是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主要经络系统,下列哪项不是“十二经络”之一?A. 手太阴肺经B. 手少阴心经C. 手厥阴心包经D. 足少阴肾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医古文中的“三焦”指的是上焦、______、下焦。
答案:中焦12. “五味”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酸、苦、甘、______、咸。
答案:辛13. “四气”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寒、热、______、温。
答案:凉14. “五脏六腑”中的“六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______。
答案:胆15. “八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种基本方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______。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6fa6c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2.png)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医古文课后答案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①。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③死。
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⑤。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⑥。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⑦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
可不谓大哀乎。
【加点号的词语】:工:高明。
①宥:宽舒。
②邪:同“耶”,语气助词,吗。
③且:副词,将要。
生:试活命。
④原:推究的本意。
⑤谕:劝戒;告诫。
轻:轻率。
⑥口实:借口;凭据。
苟:如果。
⑦壬人:奸佞之人。
曾:竟然。
⑧再:重复,第二次。
【加横线的句子】:唉!以曹操的聪明大略、能够洞察入微的才干,尚且如此轻率地杀戮能士;以荀彧(文若)的智慧、地位和声望,又用实在的道理进行规劝,尚且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有所缓和而宽恕华佗,那么执掌大权之人的愤怒,就真的是令人畏惧啊!也是令人必须慎重对待的啊!《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臘。
遂直以爲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爲《局方》之學。
閒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
醫道隱晦,職此之由。
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衆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
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
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
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
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医古文,即古代医学文献,是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源。
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医古文的课后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习题一:请解释以下医古文中的术语:1. 脉象2. 五味3. 四气答案:1.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每种味道对应不同的身体功能和治疗作用。
3.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用于描述药物的性质,指导临床用药。
习题二:《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
答案:“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干预。
例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情绪等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习题三:简述《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
答案:《伤寒杂病论》中“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细致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变化,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和动态性。
习题四:请列举三种古代常用的医疗器具,并简述其用途。
答案:1. 针灸针:用于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2. 火罐: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肌肉疼痛、风湿等病症。
3. 药碾:用于将药材研磨成粉末,便于煎煮或制成药丸,提高药效。
习题五:解释“阴阳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种基本力量和属性,五行则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用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古文的相关知识,为深入研究古代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概要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概要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医古文作业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医古文B》作业1答案1. 在“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中,“一”之义为:B.专一2. 以下句中的“县”用其本义表“悬挂”义的是:B.立吐虵一枚,县车边3. 在“太子累书呼”中,“累”之义为:C.多次4. “简悫贞良”的正确译释是D.简朴诚实坚贞和善5. 在“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故使多脊痛”中,“多”之义为:B.常常6. 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克”之义为:E.能够7. 在“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中,“指归”之义为:E.主旨,旨意8. 在“遂北面再拜以谒”中,“北面”之义为:E.面朝北9. 在“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中,“辟”之义为:B.征召10. 在“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中,“源委”之义为:C.源流11. 以下作“眼泪”讲的是:D.涕12. 在“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之义为:D.收藏13. 以下除……之外,都不是“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咳婴”之义:B.刚会笑的婴儿14. 在“居二日半,简子寤”中,“居”之义为: C.过了15. 在“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中,“省”之义为:B.探望16. 以下不能代替“特以诊脉为名耳”中的“特”的是:D.皆17. 在“但旁人数为易汤”中,“数”之音义为:D.音shuò,多次18. 在“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之义为:C.遵循19. 在“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中,“公”之义为:C.父亲20. 在“先生得无诞之乎”中,“得无诞之”之义为:C.莫非欺骗我21. 在“小儿戏门前,逆见”中,“逆”之义为:D.迎面22. “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正确语译是: E.全部抛弃你过去学的医学知识,因为那些不正确23. 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中,“极”之义为:C.疲惫24. 在“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将”之义为: E.搀扶25. 在“流涕长潸”中,“长潸”之义为: C.长时间流泪26. 在“已而求见愈笃”中,“笃”之义为:B.恳切27. 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B.少有28. 在“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谨遇”之义为:C.恭敬接待29. 在“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中,“谅”之义为:B.诚实30. 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性褊”之义为:C.心胸狭窄31. 以下“见”表被动的是:A.适值佗见收32. 以下加括号的词与“当得家书”中“当”字同义的是:E.(向来)道边有卖饼家33. 在“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班班”之义为:B.明显貌34. 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A.无奈35. 在“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之义为:D.玷污36. 在“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中,“重”之义为:C.甚37. 在“学精于医,得金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中,“旁”之义为:A.广泛38. 在“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中,“时方”之义为: B.当时正在39. 在“然有阴虚火动,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中,“消息”之义为:C.斟酌考虑40. 在“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中,“暂”之义为:D.短时41. 以下不能解释为“向所习举子业”中的“向”的是:D.面对42. 在“大定初,校籍真定河间,户冠两路”中,“冠”之义为:A.居首位43. 在“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辏于道中”中,“辐辏”之义为:E.聚集44. 以下不能代替“血脉治也,而何怪”中的“而”的是:C.然45. 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D.甦46. 在“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中,“垣”之义为:A.矮墙47. 在“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中,“一”之义为:C.或者48. “考验首服”的译释是:C.拷打审问,供认服罪49. 在“后五日,桓侯体病”中,“病”之义为: E.比疾重,病重50. 在“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中,“螫”之音为:C. shì51. 在“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蓍”的正确读音为:E. shī52. 在“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中,“日记”之义为:B.每天记诵医古文B》作业2答案A型题:在“谦父曰:亦传道耳”中,“亦”之义为:E.只是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中,“耳目”的修辞手法是:E.借代在“朋侪颇疾之”中,“疾”之义为:D.嫉妒B型题:“桓侯使人问其故”中“故”的用法是: B.名词,原因“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A.副词,特地“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卒”的用法是:E.通“猝”,副词,突然“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中“卒”的用法是:B.动词,死“成得药去”中“去”的用法是:A.动词,离开“何忍无急去药”中“去”的用法是:C.同“弆”,动词,储藏“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益”的用法是:B.副词,逐渐“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益”的用法是:D.形容词,有益的“人之所病,病疾多”中“病”的用法是:A.动词,担心“太子何病”中“病”的用法是:E.动词,患……病“当引某许,若至,语人”中“许”的用法是:A.名词,部位“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许”的用法是:E.副词,左右,表约数“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消息”属于:A.同形词语“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的“利害”属于:C.偏义复词“不出三日必閒”中“閒”的用法是:B.动词,痊愈“君有疾在肠胃閒”中“閒”的用法是:E.名词,在……之间“精神不能止邪气”中“止”的用法是:A.动词,阻止“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D.语气词,无义“佗令温汤近热”中的“温汤”属于: A.同形词语“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B.同义复词“翁穷昼夜是习”的特殊语序是:D.代词作宾语前置“去本而末是务”的特殊语序是: 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而何怪”特殊语序是: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中庶子喜方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辟如滴水之器”中的“辟”属于:A.通假字“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C.异体字“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穰”属于:A.通假字“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中“齐”属于:B.古今字“因五藏之输”中的“输”属于:B.古今字“苦四支烦”中的“支”属于:B.古今字“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中的“非常”属于: A.同形词语“邪气畜积而不得泄”中的“畜积”属于: B.同义复词“太子何病”的特殊语序是: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焉”的用法是:A.兼词,于此“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中“焉”的用法是:D.代词,之“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中“治”的用法是:C.动词,研读“操古方以治今病”中“治”的用法是:E.动词,治疗“不汗出”的特殊语序是:E.否定句宾语前置“亲中人有病如成者”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更熨两胁下”中“更”用法是:B.副词,交替“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中“更”的用法是:A.副词,又“尽与扁鹊”中“与”的用法是:B.动词,给“閒与语曰”中“与”的用法是:C.介词,跟“始皆心服口誉”中“心、口”的活用类型是:C.名词用作状语“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活用类型是: E.形容词用作动词“太祖累书呼”中“书”的活用类型是:B.名词用作状语“今所患勿药可愈”中“药”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使人手摸知所在”中“手”的活用类型是:B.名词用作状语“便饮其麻沸散”中“饮”的活用类型是: C.动词使动用法《医古文B》作业3答案A型题:“烧灰撒地中,能死蛙黾”,其说出自:D.《周礼》在“见病者以手擘目”中,“擘”之义为:B.分开在“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中,“友生”之义为:E.同学在“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中,“一旦霍然”之义为:A.很快病愈了在“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中,“留淫”之义为:C.停留蔓延在“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D.敬意在“又病室孕时,喘逆不眠,用逍遥散立安”中,“室”之义为:A.妻子作者说“真菊延龄,野菊泄人。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者仁心”最早出自哪部医书?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四大方法,其中“望”指的是什么?A. 听诊B. 问诊C. 观察D. 切脉答案:C3.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古代名医的主张?A. 华佗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答案:C4. “药食同源”这一理念最早见于哪部典籍?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千金方》答案:B5. “五味入五脏”中的“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甘、咸C. 酸、甜、苦、辛、咸D. 酸、甜、苦、辛、辣答案:C6. “心主血脉”这一说法出自哪部古籍?A.《难经》B.《素问》C.《灵枢》D.《伤寒杂病论》答案:B7. “肾藏精”这一理论在中医中有何意义?A.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B. 肾是人体储存精气的地方C. 肾是人体排泄废物的器官D. 肾是人体调节水液的器官答案:B8. “肝主疏泄”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肝脏负责排除体内毒素B. 肝脏负责调节情绪C. 肝脏负责调节血液D. 肝脏负责消化食物答案:B9. “脾主运化”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脾脏负责消化食物B. 脾脏负责调节情绪C. 脾脏负责调节血液D. 脾脏负责排泄废物答案:A10. “肺主皮毛”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肺脏负责皮肤和毛发的生长B. 肺脏负责调节呼吸C. 肺脏负责调节情绪D. 肺脏负责调节血液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诊断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治病原则?A. 调和阴阳B. 治病求本C. 预防为主D. 对症下药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养生方法?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调摄D. 劳逸结合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常用药材?A. 人参B. 黄芪C. 甘草D. 茯苓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拔罐C. 按摩D. 草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
医古文题库9-2-10

医古文题库9-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以深,噬脐无及”中,“噬脐”比喻()
A.痛恨不已
B.忧郁不快
C.怒气冲天
D.惶恐不安
E.后悔不及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帷幄有神筹”的“筹”义为()
A.谋划
B.计算
C.筹备
D.筹办
E.竹林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跋前踬后”比喻()
A.顾此失彼
B.前后矛盾
C.本末倒置
D.进退两难
E.反复思考
出处:辽宁11选5 ;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有性急者遭迟病,更医而致杂投”中,“杂投”的意义是()
A.乱放
B.乱扔
C.混杂
D.一起用药
E.胡乱用药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端”之义为()
A.开头
B.防备
C.原因
D.道理
E.征兆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先生能以术仁其民”的“仁”义为()
A.仁慈
B.仁爱
C.仁德
D.仁学
E.爱怜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所不夙夜以求无忝者,有如此木”中,“无忝”的义为()
A.不增加
B.不麻烦
C.无愧于
D.不乐于
E.无所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剽窃医绪,倡为诡异”中,“绪”的意义是()
A.心绪
B.开端
C.事业
D.头绪
E.残余。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古文”是指: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2.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答案:A3. “医古文”中“医”的含义是:A. 医学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4. “医古文”中“古文”的含义是:A. 古代文献B. 古代文体C. 古代语言D. 古代文化答案:B5. “医古文”的研究对象是: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6.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医古文”的研究目的不包括:A.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B.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C. 创新现代医学理论D. 研究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C8. “医古文”中“医”字的本义是:A. 治病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9.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指的是: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10.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现代医学文献的翻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医古文”的研究意义包括:A.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B.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C. 促进现代医学发展D. 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答案:ABCD12.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古代医学文献的翻译技巧答案:ABC13.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数学建模答案:D14. “医古文”中“医”字的引申义包括:A. 医生B. 医术C. 医药D. 医疗答案:ABCD15.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的含义包括: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型题:
1.“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王冰注:“微,细小也。
”王冰的注释属于:解释词义
2.“灸之则瘖,石之则狂。
”王冰注:“石,谓以石针开破之。
”王冰的注释属于:阐述语法
3.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4.我国最早的词典是:.《尔雅》
5.“珠”字在《说文》中的部首是:玉部?
6.“音”字在《说文》中的部首是:音部??
7.“六书”理论中“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所指的是:假借
8.读音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是:异体
9.脬”的正确读音是:pao(—声)
10.“胞”的正确读音是:bao
11.“颖”字在《康熙字典》中的部首是:禾
12.“降”字在《康熙字典》中的部首是:阜
13.《中国医籍考》可查:图书目录
14.《中医大辞典》可查:中医人物
15.形符“宀”表示的义类是:与房屋有关
16.形符左“阝”表示的义类是:与山有关
17.“绳”由“绳索”引申为“墨线-标准-纠正”等义所属的引申方式是:链条式
18.“轻”由“轻车”引申为“份量小”再引申“价值低、用力少、轻视”等义所属的引申方式是:综合式
1/4
19.由小篆变为隶书的过程称为:.隶变
20.标志着汉字进入“今文字”阶段的是:隶书
21.《中医经典索引》属于:索引
22.《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属于:类书
23.“瓦”之义由“土器已烧之总名”变为“屋上所盖之瓦”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词义范围缩小
24.“鸟”之义由“长尾巴的鸟”变为“泛指鸟类”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词义范围扩大
25.“颇”之义由“头偏”变为“凡偏之称”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词义范围扩大
26.“牙”之义由“壮齿”变为“泛指牙齿”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词义范围扩大
27.“脚”之义由“胫也”变为“脚踝以下部分”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词义范围转移
28.“祥”之义由“吉凶之兆”变为“专指吉祥”属于词义演变的类型是:词义范围缩小
29.形符“冫”表示的义类是:与寒冷有关
30.形符“页”表示的义类是:与头有关
31.荽”的正确读音是:sui (一声)
32.荼”的正确读音是:tu (三声)
33.《辞通》可查:连绵词?
34.《词诠》可查:文言虚词
35.异体字“明”与“朙”属于:改换意义相通的形符?
36.异体字“俯”与“俛”属于: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2/4
37.芤”的正确读音是:kou (一声)
38.“艽”的正确读音是:jiao
39.“星”属于:形声
40.“昏”属于:会意
41.“册”属于:象形
42.“子”属于:象形
43.“上”属于:指事
44.“雨”属于:象形
45.“大”属于:象形
46.“果”属于:象形
47.“炙”属于:会意
48.“自”属于:象形
49.在“捐众贤之沙砾,掇群材之翠羽”中,“翠羽”与“沙砾”可用辨别词义的方法是:反义对举
50.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与“持”可用辨别词义的方法是:同义对举
51.“友”属于:.会意
52.“休”属于:会意
53.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云:“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
字以昭其义。
”此种校勘法属:理校
54.“孤精于内。
”《(素问?汤液醪醴论》)顾观光校勘记:“孤精
二字误倒,当依《圣济总录》乙转。
”此条校勘方法属:他校
3/4
55.《康熙字典》的编排法是:部首?
56.《经籍纂诂》的编排法是:平水韵??
57.“血菀于上。
”王冰注:“上谓心胸也。
”谓“”这个训诂术语的作用是:以具体的概念解释抽象宽泛概念
58.“石药发瘨,芳草发狂。
”王冰注:“多喜曰瘨,多怒曰狂。
”曰“”这个训诂术语的作用是:用来分别同义词
59.《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
60.《尔雅》的作者是:无考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