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和x综合征

合集下载

什么是X综合征?

什么是X综合征?

什么是X综合征?
X综合征是指具有劳力性心绞痛或心绞痛样不适的症状,活动平板ECG运动试验有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的证据,而CAG示冠脉正常或无阻塞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发病率约为0.006%--0.008%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内科心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终身治疗
治愈率:无法治愈,有效治疗可以控制病情
常用药品:通脉颗粒大株红景天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0元)
温馨提示有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ECG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或胸痛不典型运动试验阳性在心室功能及CAG示冠脉正常和麦角新碱
激发试验阴性当具有上述各项时临床上即可确认为X综合征。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治疗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治疗
沈 宗 南 游世 晶 王 雷 肖 葵
( . 中医药 大学 ,湖 南 长沙,4 0 0 ;2上 海中 医药大学 ,上海,2 1 0 1 湖南 12 8 . 0 2 3) 中图分类 号:R5 92 8.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8 0( 0 1 60 6 —2 证型 :DGB 6 47 6 2 1 )1.0 80
行 ,气为血帅 ,肝郁 气滞 ,阴虚火 旺引起 气血淤 阻为本 病的病理 演变过程 ;气血 亏虚 、心神失养为本病最终结局 。本文从 中医辨
证 角度 出发 ,根据患者病位和病机进行治疗 ,疗效显著 。 【 关键词 】 心脏神 经官能症; 中医;治疗
【 b tat C ricnuoi i asn rmecue yQj Ni a , n u u u a et teogn n t nadQi emo ig A src] ada e rs s y do a ss i l n Xi eB z , f cs h rasf c o n x vn s b i u x u i  ̄
( 吉林省德 惠市医院,吉林
德 惠,10 0 ) 330
中图分类 号:R 3 . 1 3 1 3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 7 —8 0 (0 1 60 6 -2 证型 :A 6 47 6 2 1 )1 -0 70 GD
【 摘 要 】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气机逆乱之证 ,心血 不足 ,在外邪 、七情、饮食 、劳倦
2辨证论治 21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 . 肝郁气滞 )方
《 问》 所 云 :“ 衰 火 旺 而 扰 火 之 动 也 ,故 心 胸 躁 动 。 。 素 水 ”
24 治 心 脏 神 经 官 能症 ( 脾 两 虚 )方 . 心

神经官能症生活紊乱,心烦意乱惯性思维

神经官能症生活紊乱,心烦意乱惯性思维

神经官能症生活紊乱,心烦意乱惯性思维展开全文神经官能症是精神障碍的总称,因此,又被叫做是神经症或者是精神性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惊恐发作等,或是以其他形式表现出的精神障碍。

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发现其规律,所以对病理的研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但国内外神经症患者正在成倍的增加,中医领域发展较为迅速,包括帕金森、特发性震颤、植物神经紊乱、运动神经元等疾病开展迅速,其中植物神经紊乱为广泛性常见疾病,正因为很常见,很多人不在乎,抱着等严重了再治的心态,给自己留下了后悔和遗憾。

神经症的发展历程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症状1、躯体化症状表现体征躯体化症状表现主要有:心慌、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头晕、腹泻、便秘、胸闷、腹痛、嗳气以及肠鸣等。

男性会出现遗精或阳痿早泄,女性则表现出月经紊乱。

2、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神经系统表现症状有:失眠多梦、头痛难忍、健忘、阵发性的头痛剧烈、过分关注自身疾病、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猜疑心重、恐惧、容易激动等。

疑心重情绪不稳定,焦虑失眠,情绪不稳定会加剧焦虑和失眠,常常觉得身体疲劳并且还伴随疑虑、焦虑、紧张或恐惧,甚至是抑郁的症状,对周边的事物提不起兴趣,整日焦躁烦闷、无法集中注意力、悲观失望、食欲不振等。

心慌的患者表现出心脏的不正常搏动,心脏跳动愈加剧烈,有时心脏剧烈的跳动一下,紧接着又表现出短时间的心慌。

在仪器上检查也无器质性病变,皆检查不出病因。

呼吸困难,病人常常做深式呼吸,自觉氧气供给不足,甚至觉得胸闷气短,长期深呼吸一次比一次时间长,这样会导致换气过度而致使呼吸性碱中毒,表现出四肢胀痛、颤抖、麻木等等。

发麻、冰冷本文由作者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更多内容尽在微信公众号“心脏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法

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法

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法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恐惧、强迫和抑郁等症状。

治疗神经官能症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疗法和社会支持等方法,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等症状,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

然而,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以避免药物依赖和副作用的发生。

其次,心理疗法也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和家庭治疗等。

这些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模式。

心理疗法需要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可以帮助患者根本性地改善症状。

此外,社会支持也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重要环节。

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自信、树立信心,更好地面对疾病
的挑战。

社会支持可以来自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和
信息支持等,这些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减轻病痛带
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治疗神经官能症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疗法
和社会支持等方法。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心理疗法可
以帮助患者根本性地改善症状,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
社会。

因此,在治疗神经官能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颈椎病鉴别诊断的书写

颈椎病鉴别诊断的书写

颈椎病鉴别诊断的书写颈椎病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书写参考一.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1.颈肩部及上背部酸痛、发僵,活动不灵便或活动时颈部有疼痛,或有头痛、后枕部疼痛。

2.颈部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或有颈部偏歪,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颈部肌肉紧张或痉挛。

3.颈部触诊检查患节棘突间及两例可有压痛,但多较轻,多无放射痛。

压头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四肢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4.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相邻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椎体边缘增生和项韧带钙化等表现,或仅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

(二)鉴别诊断1. 颈部扭伤2. 肩关节周围炎3. 颈肩肌筋膜炎1. 颈部扭伤:系颈部肌肉扭伤所致,多是由于睡眠时颈部体位不良以致局部肌肉被扭伤之故,不同于因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的颈型颈椎病,颈部扭伤者颈肩部可触及伴有明显压痛的条索状肌束,压痛点则见于肌肉损伤局部以颈2,3关节突关节和两侧肩胛内上方处为多见,急性期疼痛剧烈,压之常无法忍受,局部封闭症状立即消失或明显缓解。

2. 肩关节周围炎:因其多在50岁前后发病故又称之为“五十肩”。

主要症状是肩痛,夜间疼痛明显,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有时放射到上臂,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部分病人因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肩部肌肉发生粘连,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力。

3. 颈肩肌筋膜炎:系肌纤维组织炎,为一种慢性疾患,多与风寒、潮湿等有关,颈肩部和腰骶部多见。

颈肩肌纤维组织炎患者的局部症状多以酸痛感为主,呈弥漫性边界不清的疼痛,范围较广,局限性软组织有压痛点,在肩胛冈软组织常触及结节或条索感,椎旁无明显压痛及根性放射痛,压迫肌肉中的痛性结节,可引起局部疼痛并放射至其他部位。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鉴别诊断的(一)诊断标准根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点:1.年龄23-65岁;2.颈、肩、臂疼痛或麻木,向上肢或枕部放射;3.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4.颈椎旁压痛;5.上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6.压颈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7.影像学检查异常(二)鉴别诊断1.胸廓出口狭窄症2.肺尖肿瘤综合征3.颈椎椎管肿瘤4.臂丛神经炎5.颈椎结核1.胸廓出口狭窄症:第7颈椎横突过长或有劲肋,锁骨畸形,或前斜角肌、胸小肌异常致使胸廓出口狭窄,使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手臂内侧感觉异常、麻木、疼痛、发凉。

心脏神经症和X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焦虑情绪比较研究

心脏神经症和X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焦虑情绪比较研究
t n o n e y ma e p t o e y o a in s wi a d a e r s s i fa x t y b a h g n fp t t t c r ic n u o i. o i e h
Auh rsa d es to d rs :De at n f Cadoo y p rme t o r ilg ,Re j Ho ptl c o lo dcn ,S a g a ioo g Unv riy ni s ia,S h o f Me iie h n h iJa t n iest ,
ic e c f y ecoetre ao ru a inf at ihrta h t fgo pB [ 3 6 :2 . ] ( n i n e prh l eami fgo p A w ss icnl hg e h nta ru 5 . d oh s g i y o 45 P<
5 9)soe]( <o 0 ) o c s n . 4 c rs P . 5 .C nl i :Th i re fii me b l m ma epto e y f y do .S mai — uo e s d r p t oi y ah g n n rme do old a s b os x o t a z
202 0 1 7.S a g a hn hi Ke r s Ca d a e r ss Hy e c o e t r e a An it y wo : d r i cn u o i ; p r h ls e a mi ; xey
0 0 ) . eHAMA soeo ru a i icnl hg e ta h t f ru [ ( 4 7 士 5 9 ) : ( 12 士 . 5 Th c r f o pB w ss nf a t ihr h nta o o pA g g i y g 1. 6 . 4 1. 6

神经内科疾病名-ICD10

神经内科疾病名-ICD10

神经内科疾病名-ICD10F01-F99精神和行为障碍F01-F09器质性精神障碍F01血管性痴呆F01.051急性发作的血管性痴呆F01.151多发脑梗死性痴呆F01.251皮层下血管性痴呆F01.351混合型皮层和皮层下血管性痴呆F01.851其他血管性痴呆F01.901动脉硬化性痴呆F01.902动脉硬化性精神病F03未特指的痴呆F03.X01痴呆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03.X02老年精神病态F03.X03老年期痴呆抑郁型或妄想型F03.X04老年性(65岁以后)痴呆F03.X06器质性痴呆F03.X07早老性痴呆F03.X51变性性(原发性)痴呆F03.X52老年性抑郁症F04器质性遗忘综合征,非由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F04.X51非由酒精中毒性科尔萨科夫精神病或综合征F05谵妄,非由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F05.051被描述为非附加于痴呆的谵妄F05.151附加于痴呆谵妄F05.851其他谵妄(混合起因的谵妄)F05.901感染性精神病F05.902谵妄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06由于脑损害和机能障碍及躯体疾病引起的其他精神障碍F06.051器质性幻觉症F06.151器质性紧张性障碍F06.201器质性妄想性[精神分裂症样]障碍F06.351器质性心境[情感]障碍F06.451器质性焦虑障碍F06.551器质性分离性障碍F06.651器质性情绪不稳定[衰弱]障碍F06.751轻度认知障碍F06.801感染后器质性精神病F06.802甲亢性精神病F06.851创伤性精神病F06.852器质性由于内分泌或代谢性病精神病F06.853癫痫性精神病F06.854脑(颅内)感染引起的精神病F06.855多发性硬化引起的精神病F06.856老年性痴呆引起的精神病F06.901肠伤寒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02胆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03胆道术后精神障碍F06.904低血糖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05肺结核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06肺气肿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07肺炎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08肝硬化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09感冒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0高烧致精神障碍F06.911高血压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2过敏性紫癜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3甲状腺机能亢进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4疟疾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5肾炎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6细菌性痢疾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7心脏病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8营养不良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19有害气体中毒后精神障碍F06.920中暑伴发精神障碍F06.951器质性脑综合征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06.952器质性精神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07由于脑部疾病、损害和功能障碍引起的人格和行为障碍F07.001顶叶综合征F07.002额叶综合征F07.051脑白质切断术后综合征F07.052脑叶切断术综合征F07.053边缘性癫痫性人格综合征F07.101脑炎后综合征F07.102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F07.103脑膜炎后精神障碍F07.104脑炎后精神障碍F07.201创伤性(脑震荡后)脑病F07.202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F07.203脑损伤后人格障碍F07.204脑外伤后综合征F07.205脑震荡后综合征F07.801一氧化碳中毒致精神障碍F07.802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F07.851右半球器质性情感性障碍F07.951器质性精神综合征F09未特指的器质性或症状性精神障碍F09.X01脑病性精神病F09.X02脑器质性精神病F09.X03器质性精神病F09.X51症状性精神病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0由于使用酒精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0.001急性酒精中毒F10.002酒精中毒F10.051醉酒(饮酒过量)F10.201酒瘾综合症F10.202慢性酒精中毒F10.351酒精(性)酒精中毒性戒断(戒酒综合症)F10.501酒精性精神病F10.502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F10.551慢性酒精性脑病F10.651科萨科夫精神病[酒精中毒性精神病]F10.652酒精性遗忘综合征[遗忘-虚构综合征]F10.751酒精中毒性小脑共济失调F10.752慢性酒精(性)中毒性脑综合征F11由于使用类鸦片药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1.201杜冷丁药物瘾F11.202吗啡型药物瘾F11.203镇痛药物瘾F11.251类阿片依赖综合症F12由于使用大麻类药物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2.251大麻类药物瘾F12.252杜冷丁瘾F13由于使用镇静剂和催眠剂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3.201安眠药物瘾F13.251镇静药物(依赖)综合征F14由于使用可卡因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4.451可卡因药物瘾F15由于使用其他兴奋剂,包括咖啡因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5.251苯丙胺类药物瘾F16由于使用致幻剂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6.951使用致幻剂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7由于使用烟草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7.251烟草瘾F17.951使用烟草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8由于使用挥发性溶剂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8.951使用挥发性溶剂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9由于使用多种药物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9.201 A.P.C药物瘾F19.202药物瘾F19.301戒药(脱药瘾)综合征(成人)F19.451药物引起的妄想状态或幻觉状态F19.501 A.P.C中毒致精神障碍F19.502阿的平中毒致精神障碍F19.503合霉素中毒致精神障碍F19.504考的松中毒致精神障碍F19.505眠尔通中毒致精神障碍F19.506药物性幻觉F19.507药物性精神病F19.508药物中毒致精神障碍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型障碍F20精神分裂症F20.001妄想型精神分裂症F20.05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F20.10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F20.151青春型精神痴呆F20.201紧张型精神分裂症F20.251紧张症F20.252精神分裂性倔强症F20.351非典型精神分裂症F20.451精神分裂症后抑郁F20.501残余型精神分裂症F20.601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851体感异常性精神分裂症F20.901精神分裂症F20.902精神分裂症性精神病F21分裂型障碍F21.X01潜伏性精神分裂症F21.X51假性神经症型精神分裂症F21.X52边缘状态精神分裂症F21.X53假性病态人格精神分裂症F21.X54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F22持久的妄想性障碍F22.001偏执性精神病F22.002妄想型精神分裂性精神病F22.003妄想状态F22.004妄想狂F22.801更年期妄想狂样状态F22.951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23急性而短促的精神病性障碍F23.051循环型躁狂抑郁症F23.151急性多形性精神病性障碍伴有精神分裂症症状的F23.251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F23.351偏执性反应F23.851其他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F23.901反应性精神病F23.951反应性精神错乱(病)F24感应性妄想性障碍F24.X51感应性妄想性障碍F25分裂情感性障碍F25.051躁狂型分裂情感性障碍F25.151抑郁型分裂情感性障碍F25.201周期性精神病F25.251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混合型精神病]F25.252混合型躁狂抑郁症F25.851其他分裂情感性障碍F25.901情感分裂症F25.951分裂情感性精神病F28其他非器质性精神病障碍F28.X01更年期性精神病F28.X51慢性幻觉性精神病F29未特指的非器质性精神病F29.X01精神病F29.X02精神错乱F30-F39心境情感障碍F30躁狂发作F30.051轻躁狂F30.151躁狂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F30.201躁狂型精神病F30.801兴奋型精神病F30.901老年性躁狂病F30.951躁狂症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31双相情感障碍F31.051轻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F31.151双相情感障碍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F31.201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当前为躁狂相F31.251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F31.351轻度或中度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F31.451双相情感障碍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F31.551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F31.651混合性发作双相情感障碍F31.751缓解状态双相情感障碍F31.851双相障碍Ⅱ型F31.901躁狂抑郁性精神病F32抑郁发作F32.051轻度抑郁发作F32.151中度抑郁发作F32.251重度抑郁发作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F32.301抑郁性精神病F32.351重度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F32.801更年期忧郁症F32.901精神抑郁症F32.902抑郁症F32.903抑郁状态F33复发性抑郁障碍F33.051轻度复发性抑郁障碍F33.151中度复发性抑郁障碍F33.201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当前为抑郁相F33.251复发性抑郁障碍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发作F33.351复发性抑郁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发作F33.451缓解状态复发性抑郁障碍F33.851其他复发性抑郁障碍F33.951复发性抑郁障碍F33.952单相抑郁F34持续性心境[情感]障碍F34.001情感性人格障碍F34.101神经官能性抑郁(症)F34.851其他持续性心境障碍F34.951持续性心境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38其他心境[情感]障碍F38.051混合性情感发作F38.151其他复发性心境[情感]障碍F38.152复发性短暂抑郁发作F38.851其他特指的心境[情感]障碍F39未特指的心境[情感]障碍F39.X01情感性精神病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的障碍F40恐怖性焦虑障碍F40.051广场恐怖F40.151社交恐怖F40.251红色恐怖[赫颜恐怖]F40.851其他恐怖性焦虑障碍F40.901恐怖症状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41其他焦虑障碍F41.051惊恐障碍[间歇发作性焦虑]F41.101焦虑型神经官能症F41.102焦虑状态F41.151广泛性焦虑障碍F41.201焦虑性抑郁症F41.251混合性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F41.351其他混合性焦虑障碍F41.851其他特指的焦虑障碍F41.951焦虑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42强迫性障碍F42.001强迫观念F42.002强迫性神经症F42.051以强迫思维为主F42.101强迫型行为疾患[强迫仪式]F42.251混合性强迫性思维和动作F42.851其他强迫性障碍F43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F43.051震吓性痴呆[炮弹休克]F43.052精神源性休克F43.053急性应激反应F43.054急性抑郁性精神压力反应F43.151脑外伤神经症性反应F43.152创伤后应激障碍F43.153创伤性神经症F43.251适应障碍F43.252文化休克F43.253悲哀反应F43.254儿童住院症F43.851其他严重应激反应F43.951严重应激反应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44分离性[转换]障碍F44.051分离性遗忘F44.101分离性神游(症)F44.251蜡样倔曲(倔强症)F44.252分离性木僵F44.351昼游和附体障碍F44.401癔病性截瘫F44.402癔病性失音F44.403癔病性瘫痪F44.404癔病性麻痹F44.405癔病痉挛发作F44.451癔症性缄默症F44.452癔症性舞蹈病[贝热隆氏病]F44.453癔症性肢体麻木F44.454心因性(转换反应)震颤F44.455癔病性震颤F44.501癔病性抽搐F44.551分离性抽搐F44.601癔病性耳聋F44.602癔病性失明F44.651癔症性视觉模糊(视疲劳)F44.751混合性分离性[转换]障碍F44.802精神错乱(心因性)F44.803癔病性童样痴呆F44.804癔症性睡梦状态F44.851梦呓性精神病F44.901癔病性精神障碍F44.902癔症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44.903癔症性精神病F45躯体形式障碍F45.051躯体化障碍F45.151未分化的躯体化障碍F45.201疑病(症)[臆想症]F45.251癌病恐怖F45.301肠神经官能症F45.302功能性咳嗽F45.303换气过度综合征F45.304吞气症F45.305胃肠神经官能症F45.306胃神经官能症[精神性胃肠道反应] F45.307心血管性神经官能症F45.308心脏神经官能症F45.351精神源性便秘F45.352心因性消化不良F45.353心因性肠胃胀气F45.354心因性尿频F45.355心因性尿潴留F45.356精神原性咳嗽F45.357精神原性呵欠F45.358反刍性神经官能症F45.359喉(感觉)神经官能症F45.360心因性夜尿症F45.361用力综合征(心因性)F45.362心因性幽门痉挛F45.363咽神经官能症F45.364通气过度综合征[手足搐搦]F45.365精神原性心脏病F45.366达科斯塔综合征[神经性循环衰弱] F45.401精神性疼痛(情绪性头痛)F45.801功能性肌无力F45.802功能性吞咽困难F45.803精神性多饮F45.804精神原性痛经F45.805皮肤神经官能症F45.851食管神经官能症F45.852肌肉骨骼神经官能症F45.853心因性痛经F45.854心因性斜颈F45.951躯体形式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48其他精神症性障碍F48.001疲劳综合征F48.002神经衰弱[比尔德氏病]F48.151情感性人格疾患F48.801精神衰弱F48.802脑心综合征F48.803书写痉挛症F48.851布里凯障碍F48.852处境性神经官能症F48.853代偿性神经官能症F48.854职业性神经官能症F48.855德哈特综合征F48.901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症性反应F48.903神经官能症F50-F59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F50进食障碍F50.001神经性厌食F50.151神经性非典型厌食F50.251神经性贪食F50.351神经性非典型贪食F50.401精神原性(心因性)暴食F50.501神经性呕吐F50.502习惯性呕吐[心因性呕吐]F50.551胃肠道手术后呕吐F50.851成年人异食症F50.852心因性无食欲F50.951进食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51非器质性睡眠障碍F51.051心因性失眠F51.052非器质性失眠症F51.151非器质性嗜睡症F51.251非器质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F51.252睡眠-觉醒节律心因性倒错F51.253女性性唤起障碍F51.254男性勃起障碍F51.255心因性阳萎F51.301梦游[睡行症]F51.451夜惊症[睡惊症]F51.851其他非器质性睡眠障碍F51.951情绪性睡眠障碍F51.952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52非器质性障碍或疾病引起的性功能障碍F52.001性欲缺失F52.151性厌恶F52.201阴茎拔起不坚[阳萎(精神原性)]F52.351性高潮功能障碍F52.401早泄F52.551非器质性阴道痉挛F52.651非器质性性交疼痛F52.751性欲亢进F52.752女性色情狂F52.753男性色情狂F52.851其他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F52.951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53与产褥期有关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不可归类在他处者F53.051产褥期抑郁F53.151产后精神病F53.851其他产褥期精神障碍F53.951产褥期精神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54与归类在他处的障碍或疾病有关的心理和行为因素F54.X01皮肤塬着病F54.X51神经性胃炎F54.X52精神源性十二指肠溃疡F55非依赖型药物滥用F55.X51维生素滥用F59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未特指的行为综合征F59.X01精神原性多饮F59.X51心因性生理功能障碍F60-F69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F60特异性人格障碍F60.001狂信性人格疾患F60.051偏执型人格障碍F60.052好诉讼性人格障碍F60.101精神分裂样人格F60.251人格(障碍)精神病态F60.252病态人格[社会病态性人格障碍] F60.253悖备型人格障碍F60.351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F60.352攻击性人格障碍F60.451表演型人格障碍F60.452心理幼雅型人格障碍F60.551强迫型人格障碍F60.651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F60.751依赖型人格障碍F60.752被动型人格障碍F60.753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F60.754不当型人格障碍F60.755衰弱型人格障碍F60.851妄想狂样人格障碍F60.852古怪型人格障碍F60.853不成熟型人格障碍F60.854自恋型人格障碍F60.855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F60.856精神神经症型人格障碍F60.857变化异常型人格障碍F60.901人格疾病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60.951病理性人格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60.952人格神经症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61混合性和其他人格障碍F61.X51混合性人格障碍F62持久性人格改变,非由脑损害和疾病所致F62.051灾难性经历后的持久性人格改变F62.151精神科疾病后持久性人格改变F62.851其他持久性人格改变F62.852慢性疼痛性人格综合征F62.951持久性人格改变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63习惯和冲突障碍F63.051病理性赌博F63.151病理性纵火[纵火狂]F63.251偷窃狂[病理性偷窃]F63.351拔毛狂F63.851间歇性爆发性障碍F63.951习惯和冲突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64性身份障碍F64.051易性症F64.151双重异装症F64.251童年期性身份障碍F64.851其他性身份障碍F64.951性身份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64.952性角色障碍F65性偏好障碍F65.051恋物症F65.151恋物性异装症F65.251露阴症F65.351窥淫症F65.451恋童症F65.551施虐受虐症F65.651性偏好多相障碍F65.851其他性偏听偏信好多相障碍F65.852摩擦症F65.853恋尸症F65.854打淫秽电话F65.951性偏离F65.952性偏好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66与性发育和性取向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F66.051性成熟障碍F66.151自我不和谐的性障碍F66.251性关系障碍F66.851其他性心理发育障碍F66.951性心理发育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68成人人格和行为的其他障碍F68.051赔偿神经症F68.151医院游击者综合征F68.152夸大综合征[明希豪森综合征]F68.153巡游型病人F68.851性格障碍F68.852关系障碍F69未特指的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F69.X51成人人格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70-F79精神发育迟滞F70轻度精神发育迟滞F70.95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F70.952智力迟钝F70.953智力缺欠F70.954轻度低能F71中度精神发育迟缓F71.851痴愚者(中度精神发育迟缓)F71.901智力低下,智商 35-49F72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72.851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73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73.851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78其他精神发育迟滞F78.851其他精神发育迟滞F79未特指的精神发育迟滞F79.901智力(精神)发育迟缓F79.902智力低下F79.951精神发育迟滞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80-F89心理发育障碍F80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F80.051发育性语音学障碍F80.052功能性言语构音障碍F80.053构音困难F80.151表达性失语[布罗卡失语]F80.201发育性失语F80.202感觉性失语F80.251韦尼克发育性失语(感受型)F80.351后天性失语伴有癫痫[兰道-克勒失纳综合征] F80.851齿音发育不清F80.951语言发育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81特定性学习机能发育障碍F81.001发育性诵读困难F81.151特定的拼写迟滞(不伴有阅读障碍)F81.251发育性计算不能F81.252视像侧反F81.253发育性格斯特曼综合征F81.351混合性学习技能障碍F81.851发育性表达性书写障碍F81.951知识获得不能F81.952学习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82特定性运动功能发育障碍F82.X51发育性共济障碍F82.X52发育性运动不良F82.X53笨拙儿童综合征F83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F83.X51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F84弥漫性发育障碍F84.001特发于儿童期的精神病F84.002婴儿性孤独癖F84.051童年孤独症F84.052坎纳综合征F84.151不典型孤独症F84.201Rett`s综合征 (脑萎缩性高血氨症)F84.251雷特综合征F84.351赫勒综合征F84.352共生性精神病F84.353瓦解性精神病F84.354婴儿痴呆F84.451与精力发育迟缓和刻板伴动作有关的多动障碍(综合征) F84.501儿童性精神分裂症F84.551阿斯珀综合征F84.851其他发育障碍F84.951弥漫性发育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88其他心理发育障碍F88.X51发育性失认症F89未特指的心理发育障碍F89.X51发育障碍F90-98通常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F90多动性障碍F90.051活动与注意力障碍伴多动(综合征)F90.052注意缺陷综合症伴多动F90.151多动品行障碍伴运动过度(综合征)F90.851多动特指的临床表现伴运动过度(综合征) F90.901多动症F90.951多动运动过度(综合征)F91品行障碍F91.051局限于家庭的品行障碍F91.151未社会化的品行障碍F91.251社会化的品行障碍F91.351对立违抗性障碍F91.851其他品行障碍F91.951童年品行障碍F91.952品行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92品行和情绪混合性障碍F92.051抑郁性品行障碍F92.851其他品行和情绪混合性障碍F92.951品行和情绪混合性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93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F93.051童年离别焦虑障碍F93.151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F93.251童年社交性焦虑障碍F93.351同胞竞争障碍F93.851过度焦虑障碍F93.852身分障碍F93.951童年情绪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94特发于童年和青少年的社会功能障碍F94.051选择性缄默症[沉默不语]F94.151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F94.251童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F94.851其他童年社会功能障碍F94.951童年社会功能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95抽动障碍F95.051一过性(短暂性)抽动障碍F95.151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F95.201多动秽语综合征F95.251吉勒.德拉图雷特综合征[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F95.801眨眼症F95.851眼睑抽搐F95.852呼吸抽动障碍F95.853痉挛性抽动障碍F95.901抽搐F95.902面肌抽搐F98通常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期的其他行为和情绪障碍F98.051心因性遗尿症F98.052功能性遗尿症F98.053继发性遗尿症F98.151非器质性遗粪症F98.251婴儿和儿童期喂养障碍F98.351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F98.451刻板性运动障碍F98.501口吃[结巴]F98.651言语急促杂乱F98.801手淫F98.851注意力缺乏障碍或综合征F98.852咬指甲F98.853挖鼻孔F98.854吸吮母指F98.951起于童年和青少年期的未特指的行为和情绪障碍F99-未特指的精神障碍F99精神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99.X01精神障碍在其他方面未特指F99.X02气功致精神障碍F99.X51精神烦燥综合征G00-G99神经系统疾病G00-G09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G00细菌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G00.051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G00.052嗜血杆菌性脑膜炎G00.151肺炎球菌性脑膜炎G00.251链球菌性脑膜炎G00.351葡萄球菌性脑膜炎G00.801变形杆菌性脑膜炎G00.851大肠埃希氏杆菌性脑膜炎G00.852克雷白杆菌性脑膜炎G00.853弗里德伦德尔(芽胞杆菌)脑膜炎G00.901化脓性脑膜炎G00.902细菌性脑膜炎G00.90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G00.951革兰氏阳性球菌性脑膜炎G00.952革兰氏阴性球菌性脑膜炎G03由于其他和未特指原因引起的脑膜炎G03.001无菌性(急性)脑膜炎G03.051非化脓性脑膜炎G03.052局限性浆液性脑膜炎 NECG03.101慢性脑膜炎G03.251莫拉利特(良性复发性)脑膜炎G03.801癌性脑膜炎G03.851其他特指原因引起的脑膜炎G03.852预防性人工免疫或疫苗接种引起的脑膜炎G03.901耳源性脑膜炎G03.902脊髓蛛网膜炎G03.903局限性脑膜炎G03.904颅底蛛网膜炎G03.905脑膜炎G03.906蛛网膜炎G03.951非特异性脑(脊)膜炎G03.952脑蛛网膜炎[浆液性脑膜炎“假脑瘤”]G03.953基底蛛网膜炎G03.954柔脑膜炎(慢性)(出血性)G04脑炎、脊髓炎和脑脊髓炎G04.00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G04.002急性播散性脑炎G04.003疫苗接种后脑炎G04.051疫苗接种后脑脊髓膜炎[播散性脑脊髓炎] G04.151热带痉挛性截瘫G04.201化脓性脑膜脑炎G04.251细菌性脑膜脑炎,NECG04.252脊髓脊膜炎,NECG04.801变态反应性脑炎G04.802反应性脑膜炎G04.803感染性脑炎G04.804化脓性脊髓炎G04.805化学性脑膜炎G04.851化脓性脑炎G04.852癌性脑膜炎G04.901非特异性脑炎G04.902化脓性脑室炎G04.903急性脊髓炎G04.904急性神经根脊髓炎G04.905脊髓神经根病G04.906脊髓神经根炎G04.907脊髓炎G04.908局限性脑炎G04.909局灶性脑炎G04.910脑干脑炎G04.911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G04.912脑脊髓炎G04.913脑膜脑炎G04.914脑室炎G04.915脑性发热G04.916脑炎G04.917脑炎性假瘤G04.918脑炎性肿块G04.919散发性脑炎G04.920上行性脊髓炎G04.923室管膜炎G04.924小脑炎G04.92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G06颅内和脊柱内脓肿和肉芽肿G06.001侧窦周围脓肿G06.002耳源性脑脓肿G06.003颅内感染G06.004颅内脓肿G06.005颅内炎性肉芽肿G06.006脑脓肿G06.007脑肉芽肿G06.008小脑脓肿G06.051细菌性脑脓肿G06.052硬膜下脑脓肿G06.101硬脊膜外脓肿G06.102椎管内脓肿G06.151脊髓脓肿G06.152硬膜外脊髓脓肿G06.153硬膜下脊髓脓肿G06.154脊髓肉芽肿G06.201硬膜外脓肿G06.202硬膜下脓肿G06.203硬膜下炎性肉芽肿G08颅内和脊柱内的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G08.X01侧窦栓塞G08.X02海绵窦血栓形成G08.X03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G08.X04海绵窦炎G08.X06硬脑膜横窦血栓形成G08.X07颅内静脉窦非化脓性血栓形成G08.X08颅内静脉窦静脉炎G08.X09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G08.X10上矢状窦血栓形成G08.X11乙状窦栓塞G08.X12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G08.X51海绵窦静脉炎G08.X52横(静脉)窦静脉炎G08.X53脊柱内静脉窦和静脉的脓毒性静脉炎G09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后遗症G09.X01脊髓炎后遗症G09.X02脑炎后遗症G09.X03非创伤性脑损伤后遗症在其他方面未特指G09.X51颅内或脊柱内的脓肿后遗症G10-G13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全身性萎缩G10亨廷顿病G10.X01亨廷顿氏舞蹈病(大舞蹈病)G10.X51+亨廷顿病性痴呆G11遗传性共济失调G11.051先天性非进行性共济失调G11.101弗里德赖希氏共济失调G11.151弗里德赖希脊髓硬变G11.152弗里德赖希小脑硬变G11.153儿童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扎佩氏Zappert`s综合征] G11.154弗里德赖希合并全身性病G11.155享特共济失调G11.251晚期发病的小脑性共济失调G11.252遗传性(晚期发病)玛丽小脑性共济失调G11.301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路易斯-巴尔]G11.401遗传性痉挛性截瘫G11.851其他遗传性共济失调G11.901共济失调综合征G11.902马里氏共济失调[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G11.903小脑共济失调G11.904遗传性共济失调G11.905原发性小脑变性G11.951遗传性小脑综合征G12脊髓性肌肉萎缩和有关的综合征G12.001婴儿松软综合征G12.002婴儿脊髓性肌肉萎缩,Ⅰ型[韦德尼希-霍夫曼] G12.151幼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Ⅱ型G12.152幼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Ⅲ型[库格尔贝-韦兰德] G12.153成年型脊髓性肌肉萎缩G12.154慢性进行性童年延髓性瘫痪[法齐奥-隆德]G12.201肌萎缩侧索硬化G12.202继发性侧索硬化G12.203假性球麻痹G12.204进行性核上性麻痹G12.205进行性肌萎缩[克律韦利埃氏病]G12.206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G12.207球麻痹(进行性)[延髓麻痹]G12.208原发性侧索硬化G12.209运动神经元变性病G12.210运动神经元病G12.251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 G12.252下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真性延髓麻痹] G12.253进行性核上性延髓麻痹G12.254延髓外侧综合征G12.255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病G12.256脊髓性进行性肌肉萎缩G12.257进行性脊髓麻痹G12.258迪谢纳-阿朗萎缩[脊髓性肌萎缩]G12.901脊髓性肌萎缩在其他方面未特指G20-G26椎体外束和运动疾患G20帕金森病G20.X01帕金森叠加综合征G20.X02帕金森氏病G20.X03原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震颤麻痹]G20.X51+帕金森病性(帕金森综合征)痴呆G20.X52震颤麻痹痴呆G21继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G21.051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G21.151其他药物性继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G21.251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帕金森氏综合征G21.35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X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X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X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每次谈到X综合征时,部分人群常常误认为这是一种冠心病,殊不知这种疾病虽然和冠心病有着相同的临床表现,但实际上X综合征并不是冠状动脉与其分支的动脉粥样硬化,而是心肌微血管舒张、收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为了大家进一步了解X线综合征,下面就该病的概述、临床表现等方面内容予以介绍,同时希望大家可以掌握、了解X综合征是如何诊断的!1.什么是X综合征X综合征,也被我们称之为微血管性心绞痛,属于一组临床综合征,即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心绞痛样不适,经活动平板心电图运动试验,可见心肌缺血证据(ST段压低等),而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正常/无阻塞性病变。

部分专家针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患病情况进行了探究、分析,指出在无梗阻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基础上患有心绞痛,结合国家心血管数据登记、女性缺血综合征评估,预测美国300~400万左右人群有心绞痛症状的男性、女性可能没有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

除此之外,也有专家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超过60%患者的冠状动脉正常,或是无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提示在无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基础上出现胸痛,并非等同于X综合征。

所以,认为X综合征的真正患病率可能较无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的心绞痛患病几率低。

2.X综合征的临床表现X综合征的发生,多见于青年,或是中年女性,并且表现出以下症状:(1)发作性胸痛,呈典型劳力性心绞痛,或是非典型胸痛,或是不稳定心绞痛,或是稳定型心绞痛。

正常情况下,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若未见明显效果,可导致患者胸痛持续延长,约为1~2小时,部分患者可于凌晨痛醒;(2)其他症状,以精神症状为主,如焦虑、抑郁、恐慌等,与患者因胸痛而担忧自身健康有关。

总体来讲,与正常人群比较,X综合征预后更差,容易给人体带来一定危害性。

所以,积极诊断X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重要临床意义。

神经官能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神经官能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神经官能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神经官能症概述神经官能症(neurosis)又称神经症,是一组神经机能性疾病的概括,患者通过各种辅助检查,往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

主要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障碍、神经衰弱、癔症等。

英文名称:neurosis其它名称:神经症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有关发病部位:其他常见症状:抑郁悲观、焦虑、恐惧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清楚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便常规、胸片、心电图、脑电图、B 超、头颅平片、头部 CT、头部磁共振重要提醒:出现神经官能症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接受治疗,以免病情不断发展影响生活质量。

临床分类:神经官能症主要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障碍、神经衰弱、癔症等。

其中恐惧症包括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恐惧症。

二、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特点三、神经官能症的病因病因总述:神经官能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的遗传学和神经生化学的研究显示其发病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也可能与社会因素(教养方式、人际关系、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基本病因:1、生物因素(1)遗传: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官能症的发生存在着家族聚集现象。

(2)其他:有些患者发病与神经递质有关。

2、社会因素(1)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神经官能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父母的温暖理解等情感支持,可使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可消除抑郁等心理问题。

但若父母严厉、惩罚、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等不良养育方式会使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互动中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时间长了便会引起心理问题。

(2)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不和、上下级不和、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同事之间存在纠纷等,均可使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脑力疲劳、心理郁闷压抑,导致神经官能症的发生。

神经官能综合症

神经官能综合症

神经官能综合症又名神经症,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疑病症以及各种内脏神经官能症,如心血管神经官能定,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原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个体神经系统功能减弱与不健全的性格特征有关。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

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与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

如有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每当情绪紧张时出现腹泻。

发病原理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原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个体神经系统功能减弱与不健全的性格特征有关,精神刺激与心理打击常常是诱因,与遗传因素也有关系。

虽然神经症与人格特点有关,但也不能称他们为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自幼人格发展偏离了正常,找不到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线。

而神经症的出现则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良好状态,病后主要可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强迫症状、心情抑郁或分离症状等。

神经症与心身疾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它的症状无肯定的器质性病变基础,目前其病理主要有以下两大学说:神经递质学说认为抑郁症病因为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性低下状态。

临床观察到抑郁症患者大脑缺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抗抑郁药就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对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使得突触间隙这两种递质浓度增加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症状反应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

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与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

如有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每当情绪紧张时出现腹泻。

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巨妨碍心理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且对冲突往往使用夸大的或潜意识方式处理病情持久,现实判断力始终保持正常。

日常护理日常护理保健第一点: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第二点: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冠脉介入治疗PPT课件

冠脉介入治疗PPT课件
1.7无症状但怀疑有冠心病,而准确诊断 对就业(如飞机驾驶员、高空作业)或保 险事业非常重要者。
6
2.用于治疗目的
对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者,当考虑需要采 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主动 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必须 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明确病变 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以便正确 选择适应证,指导治疗方案的执行。
18
5.禁忌证 冠状动脉造影术没有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5.1不能控制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5.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3发热及感染性疾病。 5.4碘制剂过敏者。 5.5急性心肌炎。
8
⑶梗死后心绞痛: 经过积极内科治疗不能控制者,
包括经药物静脉溶栓治疗再通或未 通而反复胸痛者。 2.3 陈旧性心肌梗死 ⑴新近发生心绞痛经内科积极药物 治疗效果不佳,推测新的冠状动脉 血管发生狭窄需行PTCA或CABG术。
9
⑵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对心肌
梗死后无创性检查(如超声心动图, 放射核素心室造影及磁共振等)提示 室壁瘤,临床上有心功能减低,严重 心律失常及心绞痛,应进行冠状动脉 及左心室造影,明确瘤体部位大小, 以便决定手术方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周江
1
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 下,利用特珠的器械,通过一定的 路径,深入到身体里面,直接对病 变部位进行治疗。介入治疗技术可 以治疗很多心血管疾病,主要有冠 心病、心脏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 这里只重点讲一讲常见和多发的冠 心病的介入治疗。
1.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心电 图、运动试验、心肌断层显像或多巴酚 丁胺负荷试验等无创性检查有/无心肌缺 血征象者。
1.3不明原因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者。

生活疾病-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生活疾病-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导读】神经官能症是对于精神障碍的一种统称,其中包括了神经衰弱、焦虑症以及恐怖症等众多的精神类疾病。

那么,患了神经官能症有什么症状,怎样才能治好神经官能症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在患上了神经官能症之后,患者会出现很多的症状,而且症状主要表现在情绪上。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1、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会出现很多的神经系统症状,很多人都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但是却对所患的疾病记忆犹新。

在使用脑力后会有头痛的症状,进行休息后会缓解。

患者会过于的关注自身状况,常常都有焦虑不安、猜疑恐惧的情绪出现。

2、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时候,经常都会因焦虑而失眠,人会处于十分敏感的状态。

而且患者还有易冲动、易疲劳等表现。

经常会陷入疑虑恐惧、焦虑紧张之中,而对周围的事物毫无兴趣。

3、患者经常会感到呼吸困难,并且会觉得自己的心脏跳动有问题,还会出现心慌的情况。

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经常都是处于负面情绪之中。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有以上的情况,就该及时的到医院就诊。

神经官能症很严重吗虽然人们经常会听到神经官能症这个词,但是对于这种疾病大家还是缺乏了解的,尤其是对神经官能症的严重性,更是认识不足。

1、神经官能症虽然属于精神类疾病,但也会造成很多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头晕、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

这是神经官能症的典型症状,如果有这些情况出现,就要及时的治疗,以免对身体产生更大的伤害。

2、由于神经官能症是一个统称,其中包含了很多疾病,比如心脏官能症、焦虑症等,这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出现衰弱,使得患者的体力以及脑力都下降,而且患者经常会控制不住脾气,导致情绪失控。

3、患者经常都会出现头痛、失眠的症状,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在病情趋于严重的时候,很容易走向极端,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重大的伤害。

神经官能症包含了很多种精神类疾病,在这些疾病有一些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神经官能症可以自愈吗很多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都没有进行治疗,而且还认为这种疾病会自愈。

X综合征_X Zong He Zheng

X综合征_X Zong He Zheng

X综合征_X Zong He Zheng一概述X综合征又称微血管性心绞痛,是指具有劳力性心绞痛或心绞痛样不适的症状,活动平板心电图运动试验有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的证据,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正常或无堵塞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二病因本病的发病缘由尚未完全清晰,最常提出的假设有:由于NO的生成削减所致的内皮依靠性冠脉扩张受损、对交感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和运动介导的冠脉收缩。

三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X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既可表现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又可表现为非典型胸痛,既可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长久的静息型胸痛。

对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胸痛持续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相当一部分患者诱发体力活动的阈值不恒定,可于凌晨痛醒,也有些患者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闷痛。

2.其他症状有一些仅有稍微的或无冠脉疾病的患者,由于胸痛而过分关怀其个人健康,可消失恐慌、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占X综合征患者的2/3。

四检查任何试验室检查结果对X综合征的诊断几乎无诊断价值,但是可以发觉冠心病的危急因素和引起心绞痛的继发性因素。

1.血脂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血脂紊乱与冠心病的发病亲密相关,因此全部怀疑冠心病的患者都应测定血脂。

典型的动脉硬化的血脂特点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2.血糖葡萄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急因素,因此怀疑冠心病的患者都应检查空腹血糖,了解有无高胰岛素血症。

3.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1)心电图(ECG)无胸痛发作时ECG大多在正常范围:少数患者可有轻度ST-T转变。

胸痛发作时ECG可消失缺血型ST-T转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有时holter监测也可发觉有心肌缺血的ST-T转变。

但也有一些患者典型胸痛发作时未能发觉ECG缺血性转变。

(2)超声心动图(UCG)休息时UCG检查一般正常,负荷诱发心绞痛时可见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功能特别,但双嘧达莫负荷UCG却不能发觉整体或节段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征象,而在心外膜大冠脉病变时,其可诱发节段性室壁运动特别,这点可作X综合征的鉴别线索之一。

x病是什么病

x病是什么病

x病是什么病
x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特定的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疲劳等。

这种疾病常常让患者感到焦虑和困惑,因为很少有人能准确诊断这种病症。

x病的症状
x病的症状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发烧: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正常水平。

•呼吸困难:患者在呼吸时感到困难,有时甚至会出现窒息感。

•疲劳:长时间的疲劳感让患者难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头痛:头部出现不适和疼痛。

x病的诊断方法
要正确诊断x病,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
1.体温测量:检查患者的体温,看是否存在发烧现象。

2.血液检查:观察患者的血液指标,了解是否存在异常。

3.X光检查:查看患者的X光片,观察胸腔是否有异常情况。

4.病原体检测:检测体内是否有特定的病原体存在。

x病的治疗方法
针对x病,通常的治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退烧药、抗生素等。

•改善免疫系统: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加抵抗力。

•康复指导:配合康复指导和锻炼,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对于x病的关注和预防
对于x病,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避免接触病原体: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3.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防范疾病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治
疗。

综上所述,x病是一种疾病,虽然罕见但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希望患者能够尽快康复,恢复健康。

神经官能症怎么治

神经官能症怎么治

神经官能症怎么治
神经官能症(neurosis)是一种由精神或情绪问题引起的身体症状,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控制神经官能症的症状,缓解焦虑和压力。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
-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重构、行为改变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变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少症状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 心理动力学治疗:通过探索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内心深层的情感问题,帮助患者理解和解决精神和情绪问题。

- 支持性治疗:通过提供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缓解症状。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精神和情绪问题,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
- 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等),可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 抗抑郁药物:对于伴随抑郁症状的神经官能症,可以考虑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

请注意,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状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建议患者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心理治疗师以获得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指导。

一文读懂,脆性x综合征的检出有什么意义?

一文读懂,脆性x综合征的检出有什么意义?

一文读懂,脆性x综合征的检出有什么意义?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导致智力及发育障碍的第一大单基因遗传病,继唐氏综合征后,第二高发的智力先天缺陷疾病。

如果想要避免疾病出现自己的宝宝身上,孕前做检查就是唯一高效可行的预防手段。

那具体来说,脆性x综合征的检出有什么意义?脆性x综合征的检出有什么意义?香港「中环专科体检中心」告诉你:1.家庭可以实现优生优育。

孕前检查是避免因夫妻身体疾病而造成生育缺陷的重要预防手段,若在检查中,发现一些暂时不适合怀孕的情况可以暂缓怀孕计划,这是预防宝宝出现缺陷的第一关。

如果确认夫妻中的其中一人有携带FXS致病基因,可考虑人工受孕,并配合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变诊断以确保下一代并没有遗传FXS,保障健康宝宝的顺利降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照顾患儿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2.了解自身身体素质。

因为致病基因中内部的CGG单位重复次数不同,致病基因不一定会让所有携带致病基因的成为FXS患者,还有一部分会成为前突变携带者,在这区间的女性有较高概率患上脆性x相关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简单来说,卵巢无法正常排卵,容易伴随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和提早于40岁前停经等问题。

在50岁后男女前突变携带者亦有机会患上FXTAS神经退化疾病,会出现震颠、失平衡、记忆力下降及情绪不稳等情况。

安排自己做检查可以向医生咨询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尽早干预。

脆性x综合征的检出有什么意义?首先,保障家庭的幸福,世界上减少了一个脆性病症的孩子出生,减少一个家庭受累;其次一个疑似的脆性前突变的女性如果经过检查,发现了身体问题可以尽早向医生安排治疗。

所有女性在孕前安排一个脆性x综合症携带者测试非常有意义。

所以,条件允许的话应尽快联系香港中环专科客服v(tchchk)预约咨询。

X综合征(综述)

X综合征(综述)

X综合征(综述)
刘胜生
【期刊名称】《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3(012)004
【摘要】1967年 Likoff 等首先报告一组确诊为冠心病但冠脉造影阴性的病例。

1973年 Arbo-gest 等把这种病例归入 X 组(Group X),Kemp 称之谓 X 综合征,以后沿用至今。

Likoff报告的一组为15例妇女,年龄30—43岁,均有心绞痛样发作,安静时检查均显示有慢性冠脉供血不足改变,从而被认为是冠心病;9例在心绞痛发作时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状获得缓解,但6例疗效不显著;经冠脉造影,未见异常改变,最初 Likoff 等对本征的病因曾提出这样的一些假设:
【总页数】3页(P326-328)
【作者】刘胜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J], 张羽嘉;陈会君;燕春裕;刘桉君;赵御凯
2.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心脏X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J], 马茜;杨志华;陈浩佳;黄芷环;刘宇;王贤良
3.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脏X综合征临床观察 [J], 张盼奎
4.IPEX综合征并发肠源性脓毒症1例并文献复习 [J], Eamran Hossain;田亚;陈源;
张少丹;张会丰
5.脆性X综合征研究进展(综述) [J], 王济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综合征的心脏自主神经变化及意义探讨

X综合征的心脏自主神经变化及意义探讨

X综合征的心脏自主神经变化及意义探讨
舒茂琴;何国祥;宋志远;司良毅;王敏中;胡亚琴
【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卷),期】1996(0)1
【摘要】分析16例X综合征病人(X组)心率变异(HRIV)的时域及频域指标,选择20例健康对照组(C组)和 20例同样有心绞痛样症状(无心肌缺血),且高血压倒数和曾服药情况(β-阻滞剂和ACEI)与X组相似的另一对照组(N组).结果表明:N组和C 组的HRV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而X组HRV的各项指标有程度不等的下降,其中代表迷走活性的指标(rMSSD、PNN50、HF)降低显著,此组的相对交感活性(LF/HF)增强,并有较快的24小时平均心率.提示X综合征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存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平衡现象.
【总页数】3页(P30-32)
【关键词】X综合征;心率变异
【作者】舒茂琴;何国祥;宋志远;司良毅;王敏中;胡亚琴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脏自主神经变化与猝死的相关性探讨 [J], 朱俏萍;黄建华;李芳平
2.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J], 赵明中;陈运贞
3.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倪崇俊;高美雯;金建铃;黄建安;马家用
4.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R-R间期变化率对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自主神经损害的意义 [J], 孙瑶;谢炳;姚源蓉
5.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心脏腺苷酸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探讨 [J], 李巍;刘春峰;袁壮;李强;苏力;岳晓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3
心血管神经官多能效症改善心功能
• 临床表现: • 1、呼吸困难 胸闷,呼吸不畅,常感觉空气不够要打开窗户,或要求吸
氧。不少患者经常做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动作来缓解症状。 • 2、心悸 自觉心脏搏动增强,感到心慌,常在紧张或疲劳时加重。 • 3、心前区痛 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为心前区;疼痛发作与劳力活动无关
激敏感性↑
微血管性心绞痛
Microvascular angina
精选ppt
14
X综合征:
多效改善心功能
• 有典型心绞痛的症状,运动负荷试验有缺血性ST段压低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冠脉血流储备降低的征候群。不 包括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左室肥厚以及瓣膜性心脏病 所致的病损;
• 占心绞痛总数的10%-15%; • 重要特征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受限; • 女性多见;
结 果多效改善心功能
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
结果:1.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芪参益气滴丸显著优于对照组; 2.芪参益气滴丸组改善胸闷精、选气ppt短、乏力症状,显著优于对照组 7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多效改善心功能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倍他乐克
例数 50 50 例数
50 5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精选ppt
15
多效改善心功能
临床表现
➢ 多为劳力型心绞痛 ➢ 部分表现为静息性心绞痛 ➢ 部分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 ➢ 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
✓ 不良事件为胃肠道症状、头痛、潮红等,均在0.5h-2h自行缓解, 无需特殊处理。
精选ppt
12
心脏X综合征
与芪参益气滴丸
精选ppt
13
心脏X综合多征效改善心功能
1972年Kemp: 胸痛 冠状动脉大血管正常
X综合征
1987年Canoon,Epstein: 微血管舒张功能受限
冠脉微循环对血管收缩刺
多效改善心功能
益气活血经典代表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国家医疗保险乙类目录 唯一通过国际标准循证医学验证的现代中药
芪参益气滴丸
——在“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和“X综合征”中应用
精选ppt
1
心血管神经官多能症效改善心功能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 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
者宜慎用。 3、心血管药物
4、芪参益气滴丸
精选ppt
5
多效改善心功能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
• 门诊及住院的CN患者100例,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入选病例数分 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各50例。
• 治疗组男性1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38.21±6.34) 岁,平均病 程(16.43±6.22)月。
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
人群
特点
年龄
20岁~40岁者多
性别
女性多(尤其更年期妇女)
劳症状
明显,影响正常生活
•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改变,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竞争压
力的不断增大, 心血管神经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势,CN
已成为心内科一种较常见的病症 。
精选ppt
2
心血管神经官多能效症改善心功能
• 对照组男性11例, 女性39例,平均年龄(39.14±6.02)岁,平均病 程(15.27±6.84)月。
• 治疗组:芪参益气滴丸 1袋/次,3/日,2周 • 对照组:倍他乐克 12.5mg,每日2次,2周
中医药信息 2015 年 3 月 第 32 卷第 2 期 精选ppt
6
刘兴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肖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
➢ 降低血粘度 ➢ 镇痛 ➢ 改善内皮 11
多效改善心功能
安全性高
2014版《急性心梗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指出:
✓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梗二级预防临床试验”1年随访 结果,芪参益气滴丸安全性尤佳。
✓ 2011-2014年中国FDA汇总芪参益气滴丸不良事件发生率 0.002%(胃肠道不适,潮红等), CIOMS标准芪参益气滴 丸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标准) 属于十分罕见类型。表明芪参益气滴丸安全性极高。
精选ppt
9
芪参益气滴丸发展历程
多效改善心功能
2014 急性心梗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2012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 承担多项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重大专项
2010
国际循证医学证实在心梗二级预防中芪参益气滴丸可以 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
2009 国家医疗保险乙类目录
2005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多数发生在静息状态时;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一般较长;含服硝酸甘油 不能缓解疼痛。 •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多汗、手足发冷、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 数增多或便秘等。
精选ppt
4
心血管神经官多能效症改善心功能
治疗
1. 本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2. 精神类药物: • 焦虑症状较明显患者可选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如苯二氮卓类。 • 伴有精神抑郁症的患者可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 • 绝经期妇女可以短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但对并发于冠心病的患
病因:
•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和性格有关。 • 患者可有抑郁、焦虑等。
• 发病过程中常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平衡。 1、患者心率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时常比一般人增快更明显; 2、有时可伴有高动力循环的表现,如动脉搏动增强、左心室射血速 度增快等; 3、也可出现对运动、心理学测试或疼痛刺激的异常反应。
2004
临床推广,中国、马来、印尼等多国家销售
精选ppt
10
芪参益气滴丸组方
➢ 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能量代谢 ➢ 改善心脏功能 ➢ 调节免疫系统
黄 芪
丹参
➢ 抗血小板聚集 ➢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 降低血粘滞度 ➢ 改善微循环
➢ 改善循环 ➢ 双向调节血液凝聚性 ➢ 降低心脏耗氧量
三七
降香油
精选ppt
头痛
头晕
0
0
2
2
血压下降低于
心率
90/60mmHg 小于50次
0
0
4
2
恶心 0 3
合计
1 13
胃部不适 1 0
不良反应 发生率%
2% 26%
精选ppt
8
多效改善心功能
益气活血经典代表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国家医疗保险乙类目录 唯一通过国际标准循证医学验证的现代中药
芪参益气滴丸
➢ “共识”推荐现代中药 ➢ “循证医学”证实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显著改善“气短乏力”症状、提高“心功能” ➢ 长期使用“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