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 考点

合集下载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1~5章)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1~5章)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1~5章)第一章 农村灌溉原理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其数量包括全部的吸湿水和部分薄膜水。

它是作物可利用水量的下限。

田间持水量(率):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蒸发过程的三个阶段?答:①稳定蒸发阶段,系指灌水、降雨入渗刚结束,土壤含水量高,向上输送水分的能力强,这时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ε(单位时间单位地面蒸发的水量)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蒸发力。

②开始于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少到k θθ≤(某一临界含水率值)时,由于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向上输送水分的能力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取决于大气蒸发力与土壤向上输送水分能力二者的制约关系。

③水汽扩散阶段,当地表土壤含水率很低时,地表形成一层干土,干土层下的水分向上运动移至干土层底部时,以水汽扩散的形式穿过干土层进入大气。

农田水分不足的原因及调节措施?答:原因:①降雨量不足;②降雨入渗量少,径流损失较多;③土壤保水能力差,渗漏及蒸发损失水量过大。

措施:①灌溉;②采用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及调节措施?答:原因:①大气降水补给农田水分过多;②洪水泛滥、湖泊漫溢、海潮侵袭或地面径流汇集等使低洼地积水成灾;③地下水位过高,上升毛管水不断向上补给;或因地下水从坡地溢出,大量补给农田水分;④地势低洼,出流条件不好。

措施:①防止高地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向低地汇集;②加速地面径流的排出;③加速地下径流的排出,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允许的深度;④排出滞留在作物根系吸水层土壤中的过多水分;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加速土壤水分的下渗和排出,防止土壤积水。

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组成植物株体所需的水量。

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因素?答:①作物因素:不同种类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的差异;②气象因素:降水、辐射、气温、空气湿度、风速等;③土壤因素:质地、颜色、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④农业技术:农业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量消耗的速度。

农田水利学

农田水利学

农田水利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灌溉排水工程学: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旱涝灾害,合理而科学的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2.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吸水力是随土壤含水量而变化的,通过测定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的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成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3.作物需水量: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4.灌溉制度: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5.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实施灌水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一般可取为作物的主要根系活动层6.充分灌溉:指通过灌溉措施,使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处于最优水分状态,作物产量最高。

7.灌水方法: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湿润作物根区土壤的方式8.畦灌:用临时修筑的土埂将灌溉田块分隔成一系列的长方形田块。

适用于小麦、谷子、花生、芝麻等作物种植。

9.淹灌法:先灌溉至土壤水饱和,然后再土壤表面建立并维持一定深度水层的地面灌水技术。

10.灌溉水源:指天然水资源中可利用为灌溉的水体,主要有河川径流、当地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再生水等11.水质:指水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状,水中含有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含沙量、含盐量、有害物质含量、水温)12.集流效率:某时段内或某次集流面的集流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水量的比值二、填空题1.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固体、液体、气体,液态水又可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吸着水包括吸湿水和薄膜水(部分有效),毛管水(有效水)包括上升毛灌水、悬着毛管水。

2.土壤水势的分类溶质势、基质势、重力势、压力势、温度势3.土壤干旱分为生理干旱、大气干旱、土壤干旱4.农田水分消耗主要五个方面植株蒸腾(生理需水)、棵间蒸发(生态需水)、深层渗漏、田间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5.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作物因素、土壤因素、农业因素6.农田水分亏缺的评价指标有土壤水分指标(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势)、气候指标、作物水分生理指标7.灌水方法类型:地面灌水方法、喷灌灌水方法、微灌灌水方法、地下水浸润灌水方法8.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田间灌溉水储存率、田间灌水均匀度9.小畦灌“三改”指的是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10.喷灌的工作制度分为齐头并进、交叉前进、两端交叉前进11.喷灌主要分为管道式喷灌系统、机组式喷灌系统,其中管道式由水源工程、水泵和动力机、压力管道、喷头、保护及控制装置等组成12.微灌按照灌水器的出流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滴灌、微型喷洒灌溉、地表下灌溉、涌泉灌溉13.微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四部分组成14.地表水取水方式主要包括: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水库取水、抽水取水15.地下水取水方式主要包括:垂直取水、水平取水、双向取水建筑物、引泉工程16.坎儿井主要包括竖井、暗渠、明渠、涝池17.雨水蓄集利用工程由集水工程、蓄水工程、灌溉工程构成18.集流面的处理国外主要采用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19.蓄水设施有涝池、旱井、水窖、水窑窖20.灌溉设计标准一般以灌溉设计保证率、南方小型水稻灌区也可以以抗旱天数进行设计.21.现代化灌区的特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22.管道输水系统由水源与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田间灌水系统、附属建筑物与装置构成。

(完整版)灌溉排水工程学考点

(完整版)灌溉排水工程学考点

名词解释田间持水量:13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常把它作为灌水定额的依据。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15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用原状土样,测定其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

作物需水量:25包含生理和生态两个方面的需水量。

通常认为其为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29指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它不受土壤含水量和作物种类的影响。

作物系数:32 某时段作物蒸发蒸腾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之比.灌溉制度:36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灌水定额:36 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36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50指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非充分灌溉:52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如何合理分配有限水量,以获得较高产量或效益;或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减少。

灌水率:56 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

灌溉用水量:55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从水源提供的水量.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在灌水时,我们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需要调节控制的土壤层深度.灌水方法:59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内土壤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

也指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灌水技术:59指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

微灌:60指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经过滤的灌溉水加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通过管道系统输送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均匀、缓慢的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表面土壤或地表下土壤。

喷灌:59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高差自压,并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压力水至喷洒装置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如降雨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土壤湿润比:在土壤计划湿润土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之比。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答案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2.参考作物需水量: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地块的长度和宽度大于200m)矮草地(8- 15cm).上的蒸发量3.多年均衡法:是指将地下水含水层作为-一个多年调节的地下水库,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按照与地面水库相似的方法进行多年调节计算,从而确定地下水库的库容和最低静水位的一种方法。

4. SPAC系统:将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连续体,水分通过土壤、植物到大气的传输过程用势能理论来描述。

5.灌溉用水管理:灌溉水量、流量的调配与控制及灌溉时间的安排等。

二、是非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X2. V3. N4. V5. X6. X7. X8. V9. X10. X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2.孔隙水、裂隙水、溶洞水3.平均排除法、地区经验公式法4.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水滴打击强度5.续灌、轮灌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答案要点:影响因素:气象因素:日照、风速、气温、湿度、气压等作物:作物种类、种植密度、生育阶段土壤:土壤类别、土壤湿度等农业耕作措施等作物需水量推求方法:经验公式法:水面蒸发为参数、气温为参数、产量为参数水汽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半经验公式法:空气湿度法、温度风速法、温度8照法参照作物需水量法:彭曼公式2.答案要点:旱作物对农田水分的要求:1)地面--般不允许有积水2)地下水一-般不允许上升至根系层内3)根系层允许最大含水率不超过田间持水率,最小含水率不小于凋萎系数4)盐碱土地区,土壤水溶液浓度不能超过允许最高值水稻对农田水分的要求:1)田面可以有适宜的淹灌水层2)地下水位要维持适宜的深度3)要维持适宜的渗漏强度3.答案要点:取水方式: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

灌溉排水工程学 - - 三基题库-参考答案-2

灌溉排水工程学 -  - 三基题库-参考答案-2

灌溉排水工程学 - - 三基题库-参考答案-2 “三基”综合考试试题库参考答案灌溉排水工程学一、基本概念H1-1可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

水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储量,它的更替周期长, 更新极缓慢, 在利用这类水时, 水的利用消耗不应大于它们的恢复能力; 另一类是年内可恢复储量, 它是参与全球水循环最为活跃的那一部分动态水量, 并逐年可以更新, 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动态平衡, 即为人们通常利用的水资源。

H1-2 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的总称,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

H1-3 充满在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

地下水是自然界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工业与人畜用水的重要水源。

H1-4 已经被污染了的水,其水质不符合灌溉的要求。

污水主要包括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H1-5 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H1-6 吸附于吸湿水外部的水,能以极小的速度移动。

H1-7 紧束于土粒表面的水,不能自由移动。

H1-8 当土壤含水率降低到吸湿系数的1.5-2.0倍时,就会使植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现象。

这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凋萎系数。

H1-9 指悬着水达到最大含水率时的土壤含水率。

H1-10 指在毛管作用下土壤中所能保持的那部分水分。

H1-11 指地下水沿毛细管上升的水分。

H1-12 指不受地下水补给时,上层土壤由于毛细管作用所能保持的地面渗入的水分。

H1-13 指土壤中超出毛管含水率的水。

H1-14 指土壤在非饱和条件下,单位时间下渗的水层厚度。

H1-15 指土壤表面作物棵间的蒸发的水分。

H1-16 指从叶面气孔蒸腾掉的水分。

H1-17 指在重力作用下,移动到计划湿润层以下的水分。

H1-18 即作物蒸腾蒸发量,包括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

H1-19 包括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

H1-20 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提纲总结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提纲总结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提纲总结名词解释与填空第一章田间持水量:13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常把它作为灌水定额的依据。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15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用原状土样,测定其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

作物需水量:25包含生理和生态两个方面的需水量。

通常认为其为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29指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它不受土壤含水量和作物种类的影响。

作物系数:32 某时段作物蒸发蒸腾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之比。

灌溉制度:36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灌水定额:36 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36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50指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作物水分生产效率:作物消耗单位水量的产出,其值等于作物含量与作物净耗水量或蒸发蒸腾量之比。

非充分灌溉:52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如何合理分配有限水量,以获得较高产量或效益;或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减少。

灌水率:56 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

灌溉用水量:55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从水源提供的水量。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在灌水时,我们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需要调节控制的土壤层深度。

土壤干旱:第二章灌水方法:59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内土壤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

也指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灌水技术:59指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

(滴灌)土壤湿润比:在土壤计划湿润土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之比。

地面灌水方法:指灌溉水通过田间沟渠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是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

灌溉排水工程学

灌溉排水工程学

1.灌溉排水工程学的任务是:研究和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水旱灾害,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2.灌溉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田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学科;排水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产生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及相应的排水方法,田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排水输水沟道的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承纳排水系统排出水量的承泄区治理的学科。

×106 Pa(15atm)的土壤含水率称为凋萎系数。

4.田间持水率:在生产实践中,常将灌水2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叫做田间持水率。

5.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烘干法、负压计法、TDR法、中子法、γ射线法。

6.土壤含水率的表示方法:质量含水率θm(g/g)、体积含水率θv(cm3/cm3)和水层厚度h(mm)。

θv=Yθm。

7.土壤水分蒸发的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外界蒸发能力;②土壤自下部土层向上的输水能力。

P318.SPAC系统的组成: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的水分。

P349.农田水分的消耗主要包括:①植株蒸腾;②株间土壤蒸发;③深层渗漏。

10.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所消耗的水量。

P3911.参照作物需水量: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长、宽均在200m以上)绿草地(高3~15cm)的蒸发腾发量。

P4212.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P4713.灌水率: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净,又称灌水模数,以m3/(s·万亩)计。

14.灌溉用水量:指某一灌溉面积上所需水源供给的总灌溉水量。

P6915.地面灌溉分: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

微灌分:滴灌、微喷灌、渗灌和涌灌。

P7616.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布置的基本形式:灌排相邻布置、灌排相间布置。

P13317.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①水源与引水取水枢纽;②输水配水网管③;田间灌水系统;④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附属建筑物和结构。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
重力水:如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层 的重力水影响土壤的通气,这部分水称 为过剩水。
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它是重力 水和毛管水、有效水分和过剩水分的分界线。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
•2
二、作物生长对农田水分状况的要求
水对作物的生长的影响: (1)水是作为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2)水使作物保持正常、稳定状态; (3)水是作物营养元素、矿物质的载体; (4)水分是作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 (5)水分可以调节作物体温。
(2)地下水补给条件下的蒸发 若地下水埋藏较浅,表土蒸发消耗的水分在毛管力的作
用下有地下水补给。如果外界蒸发力不随时间而变,土
壤水分蒸发强度与地下水向上补给的通量处于相对平衡
状态,就形成稳定蒸发。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
•15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
•16
四、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 (SPAC)
参照作物需水量ET0:指的是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
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长、宽均在200m以 上)绿草地(高3~15cm)的蒸发蒸腾量。 参照作物需水量只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目前采用的计算作物需水量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两步: 第一步:考虑气象因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计算参照
作物蒸发蒸腾量ET0 ;
(5)改善土壤性能
可将农田水分过多部分积蓄以用于灌溉。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
•19
第二节 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
一、作物需水量及影响因素
作物根系吸水,也称植株蒸腾①
农田水分消耗
植株间水分蒸发,也称棵间蒸发② 深层渗漏:旱作物
渗漏③ 田间渗漏:水稻
作物需水量:是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在最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建成后,该大厦将成为市解放南路中心商贸区以至全温州市的亮点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旱作物的田间需水量是指( D )。

(A)蒸腾量+蒸发量+渗漏量(B)渗漏量+蒸腾量(C)蒸发量+渗漏量(D)蒸腾量+蒸发量2、对于干旱缺水地区,且以旱作物为主,按《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P应取( B )。

(A)75-85% (B)50-75% (C)75-90% (D)25-50%3、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是( A )。

(A)灌水定额(B)灌溉定额(C)灌水率(D)设计流量4、目前常用的灌水方法有(A)、喷灌、微灌等。

(A)地面灌溉(B)沟灌(C)畦灌(D)淹灌5、在进行灌溉时,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值通常取(A)。

(A)毛管断裂持水量(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最大分子持水量6、从到田间持水量的土壤含水量是作物较容易吸收和利用的水。

(C)(A) 吸湿水(B) 薄膜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7、沟灌一般适合于灌溉下列哪种作物?(B)(A) 小麦(B)玉米(C)苜蓿(D)谷子8、当灌区附近河流流量较大,水位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

(A)(A)有坝取水(B)无坝取水(C)集蓄取水(D)筑库取水9、各种排水方法中,土地利用率最低的是:(A)(A)明沟排水(B) 暗管排水(C) 竖井排水(D) 鼠道排水10、在渠道水力计算时,如糙率选择比实际值小,渠道运行后可能会产生(A)(A)泥沙淤积(B)冲刷渠床(C)与设计相同(D)水深减小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六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到六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BCDF)。

建成后,该大厦将成为市解放南路中心商贸区以至全温州市的亮点(A) 灌溉面积(B) 灌水定额(C) 灌水次数(D) 灌水日期(E) 作物种植比例(F) 灌溉定额2、渠道的设计流量是(AE)。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十一章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十一章

二、排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排水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修建排水工程后所减免或消除涝、渍、 碱等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排水工程的效益主要表现在对渍、涝灾 害的减免程度上,通常以减免的渍涝灾害损失来表示。而渍、涝 灾害的损失主要是指农作物减产损失。多选用涝灾频率法、内涝 积水量法或雨量涝灾相关法。 1、涝灾频率法 收集资料完备后,按下述步骤进行计算: ①对涝区的成灾暴雨进行频率分析; ②计算排水工程兴建前历年的绝产与成灾面积A ②计算排水工程兴建前历年的绝产与成灾面积A;
当经济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即ENPY≥0)时,则该项目在经济上 是合理的。在进行不同方案比较时。ENPY最大的方案在经济上 也是最有利的。
净现值法遵循的原则: (1)各方案中的现余收支值都要折算到同一基准点的现值; (1)各方案中的现余收支值都要折算到同一基准点的现值; (2)所有的现值计算都要采用相同的社会折现率; (2)所有的现值计算都要采用相同的社会折现率; (3)各方案都要按照相同的经济计算期进行折算。 (3)各方案都要按照相同的经济计算期进行折算。 3、经济效益费用比法EBCA 应以项目效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表示
二、水的商品属性及其特点
1、水的商品属性 2、水的商品特点 (1)商品水的生产具有随机性、波动性; (1)商品水的生产具有随机性、波动性; (2)商品水具有地域性; (2)商品水具有地域性; (3)商品水不易储存; (3)商品水不易储存; (4)商品水受多因素的影响。 (4)商品水受多因素的影响。
三、水利工程水费核定和计收办法
当效益费用比大于或等于1(EBCR≥0)时,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 理的。对独立方案来说,效益费用比愈大,方案的经济效益越 高。对于同一工程不同方案比较时,必须进行效益费用比的增 量分析, 只有当增量的效益费用比 ≥ 0 ,所 增加的投资齐经济 上才是合理可取的。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1.多年平均降水量少于400mm的常年灌溉地带;这一地区远离海洋,雨量稀少,特别是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而年蒸发量则达200〜300mm,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

即:西北内陆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2.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mm、小于1000mm的不稳定灌溉地带;3.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mm的水稻灌溉地带。

4.灌溉排水工程学的任务:①是研究和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②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水旱灾害,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5.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措施:①蓄水、保水措施;②调水、排水措施。

6.农田水分存在的4种基本形式:①大气水②地面水③土壤水④地下水7.能被植被根系吸收的水,称为有效水;能被土壤吸收的水,称为无效水。

8.土壤含水率的上限:田间持水率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大于凋萎系数(毛管断裂含水量)9.吸湿系数:土壤的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又称最大吸湿量,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10.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是的土壤含水率。

11.作物需水量定义:生长在大面积上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要的水量。

12.如何确定作物需水量:①直接算出作物需水量②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推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13.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地表径流。

14.如何确定作物需水量?①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②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推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15.作物需水量包括:生理需水、生态需水。

①生理需水:作物生长过程中各种生理活动(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所需要的水分。

植株蒸腾实际上是作物生理需水的一部分。

②生态需水:指生育过程中,为给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棵间蒸发即属于作物的生态需水。

16.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缺水的敏感程度不同,在作物整个生育期中通常把对缺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需水临界期或需水关键期。

《灌溉排水工程学》各章思考题与计算题

《灌溉排水工程学》各章思考题与计算题

(2)由相似地区实验资料得,当产量为籽棉 300kg/亩时,棉花需水系数K=1.37m3/kg。
(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模比系数如下表:
生育阶段
苗期
蕾期
花铃期
吐絮期
全生育期
起止日期
4.11—6.10 6.11— 7.7—8.24 8.25—10.30 4.11—
7.6
10.30
3
天数
61
26
49
(3)该站的棉花生育期为:4 月 23 日播种,10 月 20 日收割,共 181 天。全生育期
的作物系数 Kc 为 0.751。
(4)该站的夏玉米生育期为:6 月 21 日播种,9 月 28 日收割,共 100 天。全生育期
的作物系数 Kc 为 0.838。
要求:(1)计算潜在腾发量 Ep;
(2)计算作物需水量 E。
28%(干土重的百分数计)。春小麦地在年前举行秋冬灌溉,开春解冻后举行抢墒播种。春小
麦各生育阶段的田间需水量、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增深土层平均含水率及允许最大、
最小含水率(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如表 3-6-1。据农民的生产经验,春小麦亩产达
300-350kg时,生育期内需灌水 5-6 次,灌水定额为 50-60m3/亩。抢墒播种时的土壤含水率
2
线;(2)计算 3d后 1m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降到多少? 4、 [土壤蒸发计算] 某均质土壤 1m土层内初始含水率θ0=18%(体积,下同),小于临界含 水率θc,蒸发处于强度递减阶段。测得风干含水率θa=6%,饱和含水率θs=49.2%。当θ<20% 时,扩散率D=0.0589(cm2/min)。(1)计算不同时间t的蒸发强度ε,并绘制蒸发强度ε与 时间t的关系曲线;(2)计算 1d后、3d后及 5d后 1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

灌溉排水工程学考试复习重点

灌溉排水工程学考试复习重点

填空题1、灌溉排水工程工程学的任务: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2、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水利措施:灌溉措施、排水措施。

3、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工程措施:蓄水保水措施、调水排水措施。

4、农田水分存在的3/4种形式:(大气水)、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

5、液态水按其运动特征可分为: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无效水)、毛管水(悬着、上升)(有效水)、重力水(过剩水)。

6、土壤水分常数包括:吸湿系数、凋萎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率)、毛管断裂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全持水量)7、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烘干法、负压记法、TDR法、中子法、γ射线法。

8、旱作地区灌溉一般保证田间处于:适宜含水率范围。

9、水田灌溉一般先建立:适宜的水层。

10、在SPAC系统中,水分运动的驱动力是:水势梯度。

11、农田水分消耗主要包括: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

12、蒸发过程一般分为:稳定蒸发阶段、蒸发强度递减阶段、地表形成一干土层阶段。

13、灌水方法:地面灌水、喷灌灌水、微灌灌水、(精细地面灌溉)、渗灌灌水。

14、喷灌的主灌水质量指标: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水滴打击强度。

15、灌区的水利系统包括:灌溉渠道系统、排水沟道系统。

16、灌溉渠道系统组成: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

(输配水渠道系统、田间工程、渠系建筑物、退泄水渠道)17、渠道输水损失:水面蒸发、渠床渗漏、闸门漏水、(渠道退水)。

18、渠道渗流过程:自由渗流、顶托渗流。

19、灌溉取水方式:1、河流水源取水方式: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

2、地下水取水方式:垂直取水、水平取水、双向取水、引泉工程。

20、灌溉设计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21、排水种类:过湿地排水、盐碱地排水。

22、排涝设计标准:暴雨重现期、排涝保证率、典型年。

23、排渍设计标准:设计排渍深度、耐渍深度、耐渍时间。

24、盐分在土壤中的运动形式:对流、水动力弥散(分子扩散、机械弥散)。

灌溉排水工程学-考点复习进程

灌溉排水工程学-考点复习进程

名词解释田间持水量:13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常把它作为灌水定额的依据。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15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用原状土样,测定其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

作物需水量:25包含生理和生态两个方面的需水量。

通常认为其为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29指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它不受土壤含水量和作物种类的影响。

作物系数:32 某时段作物蒸发蒸腾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之比。

灌溉制度:36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灌水定额:36 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36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50指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非充分灌溉:52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如何合理分配有限水量,以获得较高产量或效益;或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减少。

灌水率:56 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

灌溉用水量:55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从水源提供的水量。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在灌水时,我们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需要调节控制的土壤层深度。

灌水方法:59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内土壤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

也指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灌水技术:59指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

微灌:60指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经过滤的灌溉水加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通过管道系统输送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均匀、缓慢的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表面土壤或地表下土壤。

喷灌:59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高差自压,并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压力水至喷洒装置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如降雨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灌溉排水工程学考试复习重点

灌溉排水工程学考试复习重点

填空题1、灌溉排水工程工程学的任务: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2、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水利措施:灌溉措施、排水措施。

3、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工程措施:蓄水保水措施、调水排水措施。

4、农田水分存在的3/4种形式:(大气水)、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

5、液态水按其运动特征可分为: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无效水)、毛管水(悬着、上升)(有效水)、重力水(过剩水)。

6、土壤水分常数包括:吸湿系数、凋萎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率)、毛管断裂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全持水量)7、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烘干法、负压记法、TDR法、中子法、γ射线法。

8、旱作地区灌溉一般保证田间处于:适宜含水率范围。

9、水田灌溉一般先建立:适宜的水层。

10、在SPAC系统中,水分运动的驱动力是:水势梯度。

11、农田水分消耗主要包括: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

12、蒸发过程一般分为:稳定蒸发阶段、蒸发强度递减阶段、地表形成一干土层阶段。

13、灌水方法:地面灌水、喷灌灌水、微灌灌水、(精细地面灌溉)、渗灌灌水。

14、喷灌的主灌水质量指标: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水滴打击强度。

15、灌区的水利系统包括:灌溉渠道系统、排水沟道系统。

16、灌溉渠道系统组成: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

(输配水渠道系统、田间工程、渠系建筑物、退泄水渠道)17、渠道输水损失:水面蒸发、渠床渗漏、闸门漏水、(渠道退水)。

18、渠道渗流过程:自由渗流、顶托渗流。

19、灌溉取水方式:1、河流水源取水方式: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

2、地下水取水方式:垂直取水、水平取水、双向取水、引泉工程。

20、灌溉设计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21、排水种类:过湿地排水、盐碱地排水。

22、排涝设计标准:暴雨重现期、排涝保证率、典型年。

23、排渍设计标准:设计排渍深度、耐渍深度、耐渍时间。

24、盐分在土壤中的运动形式:对流、水动力弥散(分子扩散、机械弥散)。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四章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四章
①给水栓
从地埋固定管道直接向田间输水渠供水的装置,称出水口,其
作用是防止出水水流冲刷田面和保护地埋固定管道的安全;
地埋固定管道与连接下一级地面移动管道或地面闸管的装置称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八分。
②水源位于田块中心,管网有以下几种布置形式: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八分。
2)环状管网
①水源位于田块一侧
②水源位于田块中心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八分。
(2)地面移动管网的布设和使用 地面移动管网一般只有一级或两级,使用的管材通常有移动 软管、移动硬管和软管硬管联合运用3种。 对于渠灌区,常采用多级半固定式或固定式低压管灌系统,
A为管道控制的灌溉面积(m2);
T为设计灌水周期,即灌水延续时间(d);
m为设计灌水定额(mm);t 为每天灌水小时数(h), η为管道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般取η =0.95~0.98。
2、管网各级管道设计流量的推算 (1)续灌方式。上一级管道的设计流量应等于所有下一 级管道 设计流量之和; (2)轮灌方式。上一级管道的没计流量应等于轮灌组中的最大设计流 量值。
式中:F为多口系数,m为流量系数。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八分。
(2)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
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一般以流速水头乘以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表
示。对于管道的总局部水头损失则等于管道上所有各局部水头 损失之和,即:
为简化计算,通常可取沿程水头损失的10%—15%予以估算。
3、管网水力计算与水击压力校核 (1)树枝状管网 把水头要求最高、通过流量最大的点称做控制点或最不利点。按最不 利点进行干管的设计。各管段的直径通常根据所需流量,按经济流速 计算。
2)要能通过设计要求的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田间持水量:13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常把它作为灌水定额的依据。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15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用原状土样,测定其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

作物需水量:25包含生理和生态两个方面的需水量。

通常认为其为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29指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它不受土壤含水量和作物种类的影响。

作物系数:32某时段作物蒸发蒸腾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之比。

灌溉制度:36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灌水定额:36 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36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50指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非充分灌溉:52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如何合理分配有限水量,以获得较高产量或效益;或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减少。

灌水率:56 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

灌溉用水量:55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从水源提供的水量。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在灌水时,我们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需要调节控制的土壤层深度。

灌水方法:59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内土壤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

也指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灌水技术:59指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

微灌:60指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经过滤的灌溉水加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通过管道系统输送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均匀、缓慢的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表面土壤或地表下土壤。

喷灌:59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高差自压,并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压力水至喷洒装置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如降雨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土壤湿润比:在土壤计划湿润土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之比。

地面灌水方法:指灌溉水通过田间沟渠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是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

有畦灌、沟灌、淹灌、膜上灌、格田灌。

喷灌强度:81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

灌水均匀度:62指应用灌水方法、技术后,田间灌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或是田间灌溉水下渗湿润作物计划湿润土层深度的均匀程度。

也指田间灌溉水在田面上个点分布的均匀程度。

渠道设计流量:127指灌水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最大流量。

渠道水利用系数:131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渠系水利用系数:131 某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田间水利用系数:131指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末级固定渠道放水量的比值。

灌溉水利用系数:132指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续灌:132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自始至终连续输水的工作方式。

轮灌:132同一级渠道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轮流输水的工作方式。

灌溉设计保证率:103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概率。

灌溉水质:104指灌溉水的化学、物理性状,水中含有物的成分及其含量。

集水效率:指某时段内或某次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雨量的比值。

地下水临界深度:指在蒸发最强烈季节,土壤表层不显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

农作物排渍标准:217指控制农作物不受渍害的农田地下水排降标准。

耐淹能力:指农作物的耐淹历时和耐淹水深。

非完整沟:232 排水沟底距不透水层顶面有一定距离。

完整沟:233 排水沟切穿整个透水层。

排涝模数:221每平方公里排出流量。

排涝设计流量:253指排水沟为满足排涝标准要求所须保证通过的流量。

冲洗定额:247为达到冲洗脱盐标准所需单位面积的洗盐水量。

填空与简答灌溉排水工程学:6是一门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旱涝灾害,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农田水分状况:12/6指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数量的多少、存在形式及其在时空上的变化。

土壤水分存在形式分类:12固态水:液态水:吸着水(无效)、毛管水(有效)、重力水(过剩)气态水:土壤蒸发过程的几个阶段:21-22一般有3个阶段:✧稳定蒸发阶段(大气蒸发力控阶段):入渗刚结束,土壤含水量高,向上输送水分的能力强,此时的土壤水分蒸发强度ε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蒸发力,接近于水面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率无关。

当土壤含水率降至某一临界值θk时,稳定蒸发阶段结束。

✧蒸发强度递减阶段: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少到θ时,由于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向上输送水分的能力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取决于大气蒸发率与土壤向上输送水分能力二者的制约关系。

该阶段的土壤水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减少而逐渐减小。

✧土分蒸发阶段:地表土壤含水率很低时,表土输水能力较弱,地表形成一干土层,干土层下的水分向上运移至干土层底部时,以水汽扩展的形式穿过干土层进入大气,此时蒸发强度不仅取决于干土层的厚度,而且还取决于干土层内水汽的扩散能力。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24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田间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6灌溉措施、排水措施试述各种形态的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

土壤中的有效水通常指的是毛管水,其中重要的是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量。

✧凋萎系数:全部的吸湿水和部分薄膜水。

是作物可利用水量的下限。

✧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含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

常以它作为计算灌水定额的依据。

简述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原因及估算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

25-27、27影因:气象条件、作物种类、土壤性质、农业技术方法:直接计算法:蒸发皿法、产量法(K值法)、多因素法基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的方法简述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6内容:调节土壤水分状况,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促进和保证农业生产持续、高效地发展。

趋势:丰水灌溉转向节水灌溉,进一步研究生物节水理论;灌水方法的提升与改善;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加强管理,提高自动化程度,与电子、遥感技术相结合;重点研究灌排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试述土壤水分入渗的过程、特点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入渗过程:当入渗前土壤的初始含水率θ0很小时,地面维持有薄水层的初始入渗速度i1很大,地面处的土壤含水率在很短时间内就接近土壤的饱和含水率θs。

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由于入渗路径加长,从地面到入渗锋面的水势梯度逐渐减小,所以入渗速度i t也不断地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i f,它接近于该种土壤的渗透系数K。

✧入渗特点:土壤入渗过程可以分为渗吸阶段和渗透阶段;渗吸阶段入渗速率i t随着入渗时间加大不断减小,渗吸阶段为非稳定流阶段;渗透阶段为稳定流阶段,入渗速度i t为稳定值i f。

✧计算公式:渗吸阶段计算土壤水分入渗速度与入渗量的公式可用考斯加可夫公式或非饱和流情况下的达西公式—考斯加可夫公式:i t=i1*t-α;渗透阶段计算土壤水分入渗速度与入渗量可采用饱和水流情况下的达西公式。

简述作物灌溉制度的内容和确定方法。

36内容: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灌溉定额方法: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确定作物灌溉制度;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指标制定灌溉制度;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灌水方法分类:59地面灌水方法:畦灌、沟灌、淹灌、膜上灌、格田灌喷灌灌水方法、微灌灌水方法:滴灌、微喷灌、雾喷灌、小管出流灌溉、脉冲灌溉、涌泉灌法 渗灌灌水方法:地面灌溉方法:畦灌、沟灌、淹灌、膜上灌、格田灌畦灌法灌水技术要素:67畦田长宽、单宽流量、放水入畦时间微灌系统的组成部分:88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地面灌水质量评价指标:61-62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田间灌溉水储存率田间灌水均匀度田间灌水质量综合有效利用率简述各种灌水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59(1)地面灌水方法;◆优点:操作简便、运行简洁,整体经济投资小,土壤储水量大。

◆缺点:地形高差要求变化均匀,前期使用劳动力较多,灌溉水使用量大。

◆适用条件:地形平坦,土壤透水性不大。

(2)喷灌灌水方法;◆优点:省水、增产、省工省地、适应性强,可结合施肥、喷药等同时进行,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化和自动化。

◆缺点:需要一定的压力管道和动力设备,能源消耗大,初期投资大,运行维修费用大,技术性强,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操作和管理;受风影响大。

◆适用条件:适用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并结合当地自然等情况。

(3)微灌灌水方法;◆优点:节水、节能,对土壤和地形适应性强,增产幅度大,品质好,还可利用咸水灌溉。

◆缺点:灌水孔径小,易被水中杂志堵塞;因湿润局部土壤,可能导致作物根系向水性生长,对调节田间小气候的作用不明显;需要的管道及灌水器材多,投资较高。

◆适用条件:适用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并结合当地自然等情况。

(4)渗灌灌水方法;◆优点:不破坏土壤结构,,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状况;土壤地表湿度低,可减少地面蒸发;减少占地,便于同时进行灌水和农事活动;省水,效率高;灌溉系统流量小,压力低,动力消耗小,节约资源。

◆缺点:表层土壤湿度较差,不利于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投资高,施工复杂,管理维修困难,易产生深层渗漏。

◆适用条件:适用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并结合当地自然等情况。

简述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60各种灌水方法都应以节水、省工、增产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且不破坏土壤为总目标。

满足的基本要求:1)保证实现定额灌水2)不破话土壤3)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高4)田间灌水质量高5)高效低耗,灌水成本低6)方便与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

7)简单、经济,便于推广。

8)能有效促进田间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地面节水灌溉新方法、新技术主要有哪些?节水播种灌溉技术抗旱保苗节水灌溉技术集雨滴灌技术喷灌的技术要素及其含义。

喷灌技术参数是衡量喷灌灌水质量的指标和评估喷灌系统的重要依据。

1)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深度。

mm/h表示2)喷灌均匀度: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用均匀系数表示。

3)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受水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

灌溉对水源的基本要求1)水源位置应尽量靠近灌区,附近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便于引水;2)水质符合作物生长和发育要求,还要兼顾人畜饮用及鱼类生长的要求;3)水位应保证灌溉所需要的控制高程;4)水量应满足灌区不同时期的用水需求。

灌溉取水方式: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灌溉设计标准:103它反映灌区的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灌溉设计保证率和抗旱天数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