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D3C型电力机车空气系统说明

HXD3C型电力机车空气系统说明
HXD3C型电力机车空气系统说明

设 计 文 件 名 称 HX D3C型电力机车空气系统说明 代 号 8U7K00000SM

中 国 北 车 集 团

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2010年 9月 26日

共 19 页第 1 页

设 计 文 件 8U7K00000 SM 中国北车集团

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HX D3C型电力机车空气系统说明

1 范围

1.1本设计文件介绍了HX D3C型电力机车用空气系统各部分功能及部件参数。

1.2本设计文件适用于HX D3C型电力机车用空气系统。

2 该系统空气系统原理图见附录A。

3 系统设计及特点

3.1 HX D3C型电力机车空气系统采用了国外先进的电子、微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先进的集成化安装工艺,便于检修和维护。此系统的制动机具有制动机状态自检测及必要的故障自诊断功能,同时可将故障信息及处理方法提示给司机。

3.2 HX D3C型电力机车空气系统在与26-L、JZ-7、EL-14、DK-1型制动机重联时,其制动缓解作用完全一致。

3.3 HX D3C型电力机车空气系统按工作原理分为风源系统,辅助管路系统,制动机系统三大部分。

4 风源系统

4.1 风源系统简介

4.1.1 机车风源系统负责生产并提供全列车气动器械以及机车、列车制动机所需要的高质量的清洁、干燥和稳定的压缩空气。

4.1.2 机车风源系统由空气压缩机组(A1),安全阀(A3、A7),干燥器(A4),微油过滤器(A5),最小压力阀(A6),总风缸(A11、A15),总风缸排水塞门(A12),止回阀(A08),空压机启停控制模块(B01/P50),截断塞门(A10),流量缩堵(B02),总风软管连接器(B83),总风折角塞门(B80、B81)等组成。

4.2 空气压缩机组(A1)

4.2.1机车采用两台DL-8U7K-A01型(厂家型号:SL22-66/ TSA-230AVI-II/ BT-2.6/10AD3)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做为系统的供风设备。空气压缩机组参数见表1。

设 计工 艺

校 核

表1

型号 SL22-66 TSA-230AVI-II BT-2.6/10AD3

排风量l/min 2750 2400 2600

工作压力bar 10 10 10

转速rpm 2920 2955 2940

工作温度℃ -40~+50 -40~+50 -40~+50

润滑油型号 ANDEROL 3057M ANDEROL 3057M ANDEROL 3057M

油量L 6~7 7.9 7

工作电压V 380 380 380

频率Hz 50 50 50

控制电压V 110 110 110

防护等级 IP55 IP55 IP55

外形尺寸

1346x563x838 1305x685x875 1305x675x890

(LxWxH)mm

排气含油率ppm ≤5 ≤5 ≤5

管路接口 G1 G1 G1

重量kg 395±3% 420 430

4.2.2 空气压缩机组设有无负荷启动装置,高温保护开关,低温加热装置及无负荷运行装置。

4.2.3 空气压缩机组的控制

a) 机车设有两个空气压力调节器,控制空气压缩机的启停动作。允许对空压机组实施分机分时控制。

b)总风缸压力降到750±20kPa时启动操纵端对应的空气压缩机组(远端)。

c) 总风缸压力降到680±20kPa时启动两台空气压缩机组(分别启动)。

d) 总风缸压力达到900±20kPa时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

e)允许压缩机组延时工作。

1)当总风缸压力达到900±20kPa时空气压缩机组进入空载(延时)运转,压缩空气在机组内部循环,不再向总风缸供风。

2)当总风缸压力降到750±20kPa时操纵端对应的空气压缩机组进入加载运转,压缩机组向总风缸供风;

3)当总风缸压力降到680±20kPa时两台空气压缩机组均进入加载运行程序,同时向总风缸供风。

4)若压缩机组单次空载(延时)运转时间超过20分钟,该机组停止运行。若压缩机组在空载时间内,总风压力降到750±20kPa或680±20kPa以下,对应压缩机组的空载时间将重新计算。

4.3 空气干燥器(A4)

4.3.1机车采用了两台JKG1C型双塔再生式干燥器,安装在空压机和总风缸之间。该装置具有过滤压缩空气中油、水,降低压力空气露点的功能,使得空气系统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出现液态水。空气干燥器的基本参数见表2。

表2

名 称 参 数

正常工作压力bar 9

最大工作压力bar 10.5

环境温度℃ -40~+50

入口最高温度℃ +60

出口相对湿度 ISO8573水2级

加热功率W 50x2

防护等级 IP65

空气处理量L/min 2700

工作周期s 90

再生周期s 72

充气周期s 18

压力损失bar ≤0.4

干燥剂 分子筛

管路接口 G11/4

排水接口 G1

外形尺寸mm 980×475×340

重量kg ≤145

4.4 总风缸(A11、A15)

4.4.1 机车使用两个800L的总风缸直立安装在机械间内作为储风设备,设计压力为1.0MPa,风缸材质为16MnDR。风缸缸体采用6mm厚的钢板按直径750mm卷制后焊接,缸头采用7mm厚钢板热压成碟形封头。

4.4.2 总风缸按照TB/T304-1995《机车用总风缸技术条件》进行组焊、加工。

4.5 安全阀(A3、A7)

在干燥器前后各有一个安全阀。A3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11bar,A7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9.5bar。当机车空气压力超过设计值后自动将压缩空气排出机车,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4.6 空气压缩机组启停控制模块(B01/P50)

4.6.1该模块位于空气控制柜内,由单台压缩机组启停开关P50.72(压力范围750±20kPa~900±20kPa)、双台压缩机组启停开关P50.75(压力范围680±20kPa~900±20kPa)、总风低压保护开关P50.74 (压力范围500±20kPa~600±20kPa)三个压力开关组成。

4.6.2 当总风压力低于750±20kPa时,P50.72开关动作,操作端对应压缩机组启动;当总风低于680±20kPa时,P50.75开关动作,两台压缩机组同时启动;当总风压力达到900±20kPa时,两台压缩机组均停止工作。当总风压力低于500±20kPa时,P50.74开关动作,机车牵引封锁(动力制动仍可投入), 确保机车内保留有能够安全停车用的压缩空气。

4.7微油过滤器(A5)

机车装有两个空气系统用微油过滤器,对通过干燥器后的压缩空气进一步处理,保证通过微油过滤器后的压缩空气满足ISO8573油2级要求。

4.8最小压力阀(A6)

机车装有两个最小压力阀,保证干燥器内部快速建立起压力,使干燥器可以进行

再生、干燥工作,开通压力为6bar。同时可对两台干燥器间通道进行隔离。

4.9流量缩堵(B02)

机车第一、第二总风缸间装有一个流量缩堵。流量缩堵的内部通道为6mm,保证机车第一总风缸和第二总风缸间压力达到平衡状态,同时保证重联机车间断钩后第二总风缸内压缩空气不会快速的排空。

4.10截断塞门(A10)

机车第一、第二总风缸间装有截断塞门(A10),用于机车无火回送操作。当机车进行无火操作时关闭该塞门,机车只有第二总风缸投入运用,保证机车快速达到无火行车状态。

5 辅助管路系统

5.1机车辅助管路系统可以改善机车的运行条件,确保机车安全。

5.2辅助管路系统包括升弓控制模块(U43), 辅助风源系统,弹簧停车模块(B40),停放制动辅助控制模块(R30),撒砂模块(F41),警惕控制模块(S10),制动缸切除模块(Z10),鸣笛控制等部分。

5.3 升弓控制模块(U43)

该模块位于空气控制柜内,为受电弓和主断路器提供干燥、稳定的压缩空气。此模块包括双逆止阀(.04)、安全阀(.06)、压力开关(.02)、机械压力表(.05)、过滤器(.03)、塞门(.13、.14)和测试接口(.09、.10)。它和辅助压缩机(U80),辅助压缩机用干燥器(U82),升弓风缸(U76),以及升弓电磁阀(P01.02)、升弓塞门(U98)共同工作。

5.3.1 库停后使用辅助压缩机供风升弓

a)启动辅助压缩机,压缩空气通过干燥器(U82),进入升弓控制模块,通过双逆止阀(.04)右侧的逆止阀后压缩空气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升弓风缸(U76),将压缩空气存储起来,另一路通过过滤器(.03),又将压缩空气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塞门(.14)为主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提供风源,另一路通过钥匙塞门(U99)、截断塞门(U98)、升弓电磁阀(P01.02)进入升弓阀板为受电弓提供风源。当辅助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达到735kPa后,压力开关(U84)动作,切断辅助压缩机电源,同时干燥风缸(U83)中的干燥空气将干燥器中的水和油污排出。

b)具体通路如下:

辅助压缩机(U80)→干燥器(U82)→双逆止阀(.04)

↗塞门(.13)→升弓风缸(U76)

↘过滤器(.03)→塞门(U99、U98)、电磁阀(P01.02)→升弓阀板

↘塞门(.14)→主断路器

↘塞门(U95)→高压隔离开关

5.3.2 正常运行时的总风缸供风升弓

a)总风缸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升弓模块,通过双逆止阀(.04)左侧的逆止阀后压缩空气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升弓风缸(U76),将压缩空气存储起来,另一路通过过滤器(.03),又将压缩空气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塞门(.14)为主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提供风源,另一路通过钥匙塞门(U99)、截断塞门(U98)、升弓电磁阀(P01.02)进入升弓阀板为受电弓提供风源。

b)通过机械压力表(.05)可以观察升弓风缸(U76)及升弓阀板内的空气压力。

c)压力开关(.02)为机车主断路器闭合及辅助压缩机的自动启动提供信号。

d)在机车退乘之前,应将升弓风缸(U76)内压缩空气充至900kPa,然后关闭塞门(.13、.14、U99),以备机车再次使用时升弓操纵。同时总风缸控制塞门A24也应关闭,以减小总风缸内压缩空气的泄漏量。

e)具体通路如下:

总风缸→双逆止阀(.04)

↗塞门(.13)→升弓风缸(U76)

↘过滤器(.03)→塞门(U99、U98)、电磁阀(P01.02)→升弓阀板

↘塞门(.14)→主断路器

↘塞门(U95)→高压隔离开关

5.4 辅助风源系统

辅助风源系统位于空气控制柜内,为机车提供辅助压缩空气。包括辅助压缩机(U80)、辅助干燥器(U82)、再生风缸(U83)、压力开关(U84)、安全阀(U81)。 5.4.1辅助压缩机(U80)

a)辅助压缩机(U80)为单级压缩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压力8bar,控制电压为110V,功率为860W,排风量为70l/min,润滑油为ANDEROL 3057M,用油量小于60ml,防护等级为IP54,采用自然冷却方式。辅助压缩机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0min。

b)当机车初次升弓,或进行升弓装置试验时采用人工控制方式,操作时需要操作者持续按下辅助空气压缩机启动按钮(位于空气控制柜内),并观察升弓压力表的指示值,在满足压力要求后松开按钮。

c)当机车投入运用后可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当辅助风缸压力低于480kPa(压力开关U43.02监测)时,辅助压缩机自动投入工作;当辅助风缸压力达到735kPa 时,压缩机自动停止工作。

5.4.2辅助干燥器(U82)

辅助干燥器(U82)对辅助压缩机(U80)输出的压缩机空气进行干燥,保证管路系统的洁净。该干燥器为单塔再生式干燥器,采用分子筛作为干燥剂。当干燥器内压力达到735kPa时,内部通道进行转换,干燥器由干燥阶段进入再生阶段。

5.4.3再生风缸(U83)

该风缸容积为3l,当辅助干燥器进行再生时该风缸为其提供干燥的压缩空气。

5.4.4压力开关(U84)

该压力开关的动作压力为270kPa,连接在辅助干燥器排污口。当辅助干燥器进行再生时,该压力开关动作,并将信号传送至机车微机,从而切除辅助压缩机的电源。

5.5 弹簧停车(停放)制动装置控制模块(B40)

5.5.1此模块接受司机控制指令,从而控制机车走行部弹簧停车制动缸压力。当弹簧停车制动缸中的空气压力达到480kPa以上时,弹簧停车制动装置缓解,允许机车行车;机车停车后,将弹簧停车制动缸中的压力空气排空,弹簧停车装置动作,闸瓦压紧轮对,避免机车因重力或风力的原因溜走。机车第一、第六轴上安装有四个弹停装置。

5.5.2机车停车后通过操作司机室弹停作用按扭,可使弹停脉冲电磁阀(.03)中的作用阀得电,然后将弹簧停车制动缸中的压力空气通过弹停脉冲电磁阀(.03)排出,弹簧停车制动装置作用。

5.5.3如果需要走车,通过操作司机室弹停缓解按钮,可使弹停脉冲电磁阀(.03)中的缓解阀得电,总风将通过上述通路进入走行部的弹簧停车制动缸,使得弹簧停车制动缸缓解。

5.5.4弹簧停车制动缸缓解具体通路如下:

总风缸→逆止阀(.02)

↗弹停风缸(A13)

↘弹停脉动阀(.03)→双向止回阀(.04)→减压阀(.05)→弹停塞门(.06)→走行部弹停风缸

5.5.5弹簧停车制动装置作用后,机车制动缸作用时的工作状态具体通路如下:

制动缸→双向止回阀(.04)→减压阀(.05)→弹停塞门(.06)→走行部的弹停风缸注:制动缸风压进入弹停制动缸后,可以缓解部分弹簧压力,避免停车后或机车运行时制动缸产生的压力和弹停风缸产生的弹簧压力同时作用在制动盘上,造成制动盘的损伤。

5.5.6当关闭弹停塞门(.06)后,弹簧停车装置动作,如果要缓解弹停动作,必须在走行部的弹停风缸上进行手动缓解。

5.5.7 压力开关(.07)监测弹停管路内的压力,保证安全行车。当管路内压力低于450kPa时,机车牵引封锁,不允许行车;当管路内压力高于470kPa时机车牵引封锁取消,允许行车。

5.6停放制动辅助控制模块(R30)

5.6.1 该模块位于空气控制柜内,具有停放制动的补充控制功能。包括截断塞门(.01),单项阀(.02)。机车长时间静至后,总风缸和停放风缸内风压泄漏为零,当需要进行段内调车时,调车人员不需操作停放制动缸手动拉杆,直接将列车管连接后开通塞门(.01),将调车机列车管内压缩空气引入机车停放风缸,允许通过压缩空气对机车停放进行缓解。

5.6.2 工作具体通路如下:

调车机列车管→机车列车管→截断塞门(.01)→单项阀(.02)

↗弹停风缸(A13)

↘弹停脉动阀(.03)→双向止回阀(.04)→减压阀(.05)→弹停塞门(.06) →走行部弹停风缸

5.7 撒砂控制模块(F41)

5.7.1 机车设有八个砂箱和撒砂装置,每个走行部上面四个砂箱,容积为50L/个,撒砂量可在0.5~1L/min范围内调节。撒砂动作与司机脚踏开关、紧急制动、防空转、防滑行等功能配合使用,撒砂方向与机车实际运行方向一致。

5.7.2 HXD3C型电力机车撒砂装置具有砂子加热功能,加热装置在砂箱底处。

5.7.3工作具体通路如下:

总风缸→撒砂塞门(.02)→减压阀(.03)→加热电磁阀(.04)/撒砂电磁阀(.05)/撒砂电磁阀(.06)→撒砂装置→砂箱

5.8警惕装置(S10)

接受机车监控系统的指令,当监控系统发出指令后,电磁阀(.36)得电动作,引起机车的紧急制动。

5.9制动缸切除模块(Z10)

该模块位于空气制动柜内,完成对机车第一转向架或第二转向架空气制动的切除功能,同时为制动机提供制动缸压力反馈信号。包括截断塞门(.22、.23),单项阀(.24)。

5.10 鸣笛控制

机车两端均设有两个高音喇叭、一个低音喇叭,由电空阀控制,电空阀由司机操纵台面板上的喇叭按钮、操纵台下的喇叭脚踏开关分别控制。

5.11 双管供风装置(Q01)

HXD3C型机车有两套双管供风装置(Q01),分别位于机械间内空气压缩机安装架侧面,该装置可将机车总风重联管压力调整为客车单独的供风管。包括常开截断塞门(.01),常闭截断塞门(.05),减压阀(.02),单项阀(.03),压力传感器(.04),压力显示器(D68)。

5.11.1 重联机车牵引货车具体通路如下:

第一总风缸(A11)→常闭截断塞门(Q01.05)→压力传感器(.04)→总风软管连接器(B83) →总风折角塞门(B80、B81) →重联机车总风软管

5.11.2 机车牵引客车具体通路如下:

第一总风缸(A11)→常开截断塞门(Q01.01)→减压阀(.02)→单项阀(.03)→压力传感器(.04)→总风软管连接器(B83) →总风折角塞门(B80、B81) →客车总风软管

6 制动机系统

6.1第二代微机控制制动系统(CCB II)为干线铁路客运和货运机车设计。该制动机符合AAR标准。

6.2 CCB II制动机是基于现场总线管理的微处理器型电空制动控制系统,除了紧急制动作用外,所有的控制逻辑是由微机控制的。CCB II 包括5个主要部件 LCDM- 制动显示屏(D40)

EPCU- 电-空控制单元(B20)

M-IPM- 集成处理器模块(B46)

EBV- 电子制动阀(D39)

RIM/CJB- 继电器接口模块(B47)

6.3 制动显示屏LCDM(D40)

6.3.1 示屏安装在机车司机操纵台上,是CCB-II 的基本操作设备。制动显示屏采用液晶显示屏,带8个功能键,按键为软键,用于菜单和功能选择。

6.3.2 动显示屏可选择空气制动模式、列车管投入/切除、均衡风缸(ER)压力设置、列车管压力补风/不补风、阶段缓解/一次缓解、CCBII系统自检、空气制动诊断和记录、系统状态和报警显示等功能。

6.4 电-空控制单元EPCU(B20)

EPCU安装在空气制动柜里,配有气动阀,该气动阀用于控制和测量机车的空气制动功能。这些阀已按其功能进行分类,并模块化成为8个“在线可更换单元” (LRU)。这些“在线可更换单元”中有5个是“智能”的,通过LON网络与EBV和M-IPM 相互交换数据。

6.4.1 5个“智能” 模块

6.4.1.1 列车管压力控制模块(BPCP)

a)通过响应均衡风缸模块(ERCP)的压力来控制列车管压力并提供列车管的投入/切除功能以及紧急制动作用的控制。

b)在单机操纵(本机/列车管切除位)或补机状态时,列车管不受ERCP压力控制,但通过自动制动阀仍可产生紧急制动作用;。

c)如果单机操纵状态时制动系统突然发生失电的故障,列车管会自动转到投入状态,以常用制动的速率将列车管压力排向大气,当列车管压力降到50~90kPa时,BPCP 内部将再次自动切除列车管通路。

d)如果补机状态时制动系统失电,列车管仍保持切除状态。

e)列车管的补风/不补风功能也由此模块控制。

f)BPCP内部装有列车管压力传感器(BPT),通过LCDM显示屏操作者可以读出列车管的压力,如果此压力传感器发生故障,位于16号管控制模块(16CP)的列车管压力传感器(BPT备份)将被投入,代替BPCP模块中的列车管压力传感器,使得制动系统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6.4.1.2 均衡风缸控制模块(ERCP)

a)本机状态时响应自动制动手柄指令控制均衡风缸的压力及列车管控制压力。 b)补机位和制动系统失电状态时均衡风缸压力将自动降为零。

c)内部装有均衡风缸(ERT)和总风(MRT)压力传感器,通过LCDM显示屏可以读取均衡风缸压力以及总风压力,如果总风压力传感器(MRT)发生故障,位于列车管压力控制模块(BPCP)内部的总风压力传感器(MRT备份)将被投入,制动系统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d)无动力回送切除塞门和无动力回送调整器也位于ERCP上。

6.4.1.3 13号管控制模块(13CP)

a)本机状态时,侧推单独制动手柄来实现单独缓解机车制动缸压力的功能,当单独手柄复位后此功能解除。

b)在ER备份模式下,13号管控制16号管进入ERBU控制的ER压力。

c)在ER备份模式下,仍可实现机车的单独缓解功能。

6.4.1.4 16号管控制模块(16CP)

a)本机状态时响应列车管的减压量来控制16号管压力,16号管压力控制位于制动缸控制模块(BCCP)中的制动缸中继阀从而产生制动缸压力。

b)在补机状态时,除了列车管压力降到140kPa以下和总风重联开关(A71)动作以外不再响应列车管的减压。

c)在本机/投入或本机/切除模式下,16号管增加的压力同列车管减少的压力的比率为2.5:1,并且16号管增加的压力最大不超过450±15kPa。

d)失电状态下,16CP将把16号管压力排向大气,制动缸的控制压力由DBTV产生(本机状态),或是由20CP产生(补机状态)。

e)16CP内部装有制动缸压力传感器(BCT)和列车管压力传感器(BPT备份)。 f)16CP同时是ERCP的备用模块。

g)如果20号管控制模块(20CP)故障,16CP也会响应单独制动阀的制动指令,但此指令只能作用于本机。

6.4.1.5 20号管控制模块(20CP)

a)本机状态时,通过响应列车管减压和单缓指令产生平均管压力。

b)在本机状态时,响应单独制动阀手柄的动作,产生制动缸及平均管压力(0~300kPa)。

c)由IPM控制的20CP同时响应动力制动信号,当有动力制动信号时,缓解平均管压力。

d)在重联模式时,20 CP响应平均管的压力变化。

e)失电时20CP将保持平均管的压力。

6.4.2.1制动缸控制模块(BCCP)

a)制动缸控制模块(BCCP)是一个制动缸中继阀,响应16号管压力变化,机车制动缸的压力完全由BCCP控制。

b)BCCP装有DBI-1型动力制动电磁阀,通过此电磁阀实现机车动力制动和空气制动的互锁功能。

6.4.2.2 DB三通阀(DBTV)模块

a)在CCB II系统诊断使制动系统工作于空气备份模式时,通过空气备用三通阀来控制16管的压力。

b)DBTV中的主要部件为气动三通阀,它与其它微机控制的模块一直同时在动作,但系统正常工作时,由于制动系统的微机的控制,其作用被屏蔽,不能制动缸控制模块的16号管的压力。

6.4.2.3电源接线盒(PSJB)

电源连接盒位于EPCU所有节点和IPM的连接中心,在外部具有多个接插件, EPCU, EBV, M-IPM, 和 RIM/CJB在电源连接盒处相互连接。

6.5 集成处理器模块M-IPM(B46)

安装在机车空气制动柜,执行所有到机车的微机接口。通过LON网络和EPCU、EBV 通讯,通过RS422网络和LCDM通讯,通过MVB网络和机车微机TCMS通讯,并通过I/O 模块提供二进制输入、输出。

6.6 电子制动阀EBV(D39)

该装置是CCBII制动系统的人机接口(MMI),包括自动制动手柄和单独制动手柄。连接到LON网络,与EPCU的5个“智能”模块实时通信。包括一个凸轮作用空气阀,不论制动系统或机车动力情况如何,当自动手柄扳到紧急位时,凸轮作用阀发起紧急制动,列车管压力将为零。自动制动手柄在左侧,单独制动手柄在右侧,中间有中文

6.6.1自动制动手柄位置及作用

a)其手柄位置包括运转位、初制动、全制动、抑制位、重联位、紧急位。初制动与全制动之间为常用制动区。手柄向前推为常用制动或紧急作用,手柄向后拉为缓解作用。在重联位时,通过固定销可将手柄固定在此位置,防止意外移动。

b)运转位——ERCP响应手柄位置,给均衡风缸充风到设定值;BPCP响应均衡风缸压力变化,列车管充到设定压力;16CP响应列车管压力变化,将作用管(16#管)压力排放;BCCP响应作用管压力变化,机车制动缸缓解;同时车辆副风缸充风,车辆制动机缓解。

c)常用制动区——即初制动位与常用全制动位之间的位置。手柄置于初制动位时,ERCP响应手柄位置,控制均衡风缸压力减少40kPa~60kPa(定压500kPa或600kPa),;BPCP响应均衡风缸压力变化,列车管的压力也减少40kPa~60kPa;16CP响应列车管压力变化,作用管压力上升到70kPa~110kPa;BCCP响应作用管压力变化,机车制动缸压力上升到作用管压力。手柄置于常用全制动位时,均衡风缸压力将减少140kPa(定压500kPa)或170kPa (定压600kPa),制动缸压力将上升到360kPa(定压500kPa)或420kPa (定压600kPa)。手柄置于初制动位与常用全制动位之间时,均衡风缸将根据手柄的不同位置降低压力。

d)抑制位——机车产生常用惩罚制动后,必须将手柄放置此位置使制动机复位后,手柄再放置运转位,机车制动作用才可缓解。在抑制位,机车将产生常用全制动作用。 e)重联位——当制动机系统在补机或断电状态时,手柄应放此位置。在此位置,均衡风缸将按常用制动速率减压到0。

f)紧急位——在此位置,自动制动阀上的机械阀动作,列车管压力排向大气,触发EPCU中BPCP模块及机车管路中的紧急排风阀(D41、N97)动作,产生紧急制动作用。

a)其手柄位置包括运转位,通过制动区到达全制动位。

b)手柄向前推为制动作用,向后拉为缓解作用。

c)20CP模块响应手柄的不同位置,使制动缸产生作用压力为0~300kPa.当侧推手柄时,13CP模块工作,可以实现缓解机车的自动制动作用,保留单独制动作用。 6.7 继电器接口模块RIM/CJB(B47)

6.7.1 RIM/CJB位于机车空气制动柜,是制动系统与机车通讯的继电器接口。

6.7.2 信号输入部分包括:由行车安全监控装置产生的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指令,动力制动投入信号,MREP压力开关工作状态信号,机车速度信号,撒砂电磁阀得失电信号,停放电磁阀得失电信号,辅助压缩机电源控制信号等;

6.7.3 信号输出部分包括:紧急制动,机车动力切除PCS开关,撒砂开关动作,动力制动切除,系统故障,塞门状态,压力开关状态等信号。

6.8 紧急制动控制

为确保机车安全停车,HXD3C型机车制动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触发紧急制动: 6.8.1 电子制动阀EBV触发

a)该方式为常用紧急制动控制方式,司乘人员将EBV自动制动手柄推至紧急位,首先触发紧急阀(D41)动作,将列车管排大气,列车管压力急剧变化又触发紧急阀(N97)动作也将列车管排大气,机车列车管压力在3s内下降为零,从而确保整列车投入紧急制动。

b)当EBV自动制动手柄推至紧急位,IPM同时接收到信号,触发CCBII内部电磁阀动作,也将列车管压力排大气。

6.8.2 车长阀(N69)触发

a)该方式为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紧急制动触发方式。当车长阀打开后列车管内压力急剧下降,触发紧急阀(N97)动作将列车管排大气确保整列车投入紧急制动。

b)IPM检测到压力的变化率后,控制内部电磁阀动作,关闭列车管的充风通道,防止列车管压力回升,确保整列车紧急制动稳定触发。IPM同时触发CCBII内部电磁阀动作将列车管压力排大气。

6.8.3 机车监控装置ATP触发

a)该方式制动系统外部监控装置触发方式,在机车超速或闯红灯情况下强制机车能够尽快停下来。

b)监控装置通过硬线发出紧急制动信号给制动系统,制动系统IPM接收到该信号后,触发CCBII内部电磁阀动作将列车管压力排大气,同时闭列车管的充风通道,防止列车管压力回升。

c)列车管内压力急剧下降,触发紧急阀(N97)动作将列车管继续排大气确保整列车投入紧急制动。

6.8.4 紧急按钮触发

a)该方式为电气系统触发方式,该按钮在电气系统发生故障需强行将机车主断路器断开时使用。

b)按下该按钮通过硬线发出紧急制动信号给制动系统,制动系统IPM接收到该信号后,触发CCBII内部电磁阀动作将列车管压力排大气,同时闭列车管的充风通道,防止列车管压力回升。

c)列车管内压力急剧下降,触发紧急阀(N97)动作将列车管继续排大气确保整列车投入紧急制动。

多功能厅会议系统的设计说明

多功能厅会议系统 系统设计综述 本次设计的多功能会议厅作为该大厦一个重要的功能配套设施,各种设备、系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建立一个功能完备、运行可靠的多功能会议厅系统是完全必要的。在一套多功能会议厅的系统设计方案中,良好的扩声效果和信息显示效果及简单的操作和维护是判断该多功能会议厅设计方案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根据业主方所提出的功能及技术要求,并基于我们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我们对国外类似系统较为前沿的了解,我们对该多功能报告厅的会议扩声及显示系统进行了设计,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该方案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系统,在国应属同类系统的佼佼者,该方案具体的特色及特点如下: 系统设计的思路: 1、先进型原则——采用的系统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系统使用中的科学性。 2、实用性原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把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作为第一设计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控制的模式。 3、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性,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完成。 4、经济型原则——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的。 设备选型的原则: 1、选用国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代理商,

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3、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1、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从实际需求出发,技术手段要具有先进性,但必须成熟。完成的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功能,而且具有完美的工艺水平,使功能性与观赏性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2、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统一: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兼容流行技术趋势,易于和现有网络系统和Internet连接。基础结构能够与多种数据通信媒介接口,支持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增值服务。尽量选用主流的工业产品以降低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优选实力雄厚的先进厂商的名牌产品,以求长远的用户支持。 3、先进性和易操作、易维护的兼顾:在可能的财政预算围考虑率先采用国外业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适应不断革新的趋势,并利于向更高水准的系统平台升级。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管理接口,采用诸如菜单、按钮等直观的操作手段和面向目标的管理技术,掩盖软硬件的复杂性,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提供方便性和灵活性 4、高性价比:在保证系统先进、功能完善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国外技术与产品,尽量为用户节约投资,不浪费系统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创新意识:在系统可靠、实用的基础上,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与时俱

SS9型电力机车电气试验及常见故障处理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1、电力机车电器的定义及分类 (4) (1)电力机车电器的定义 (4) (2)电力机车电器的分类 (4) 2、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概述 (4) (1)低压电器柜布置 (5) (2)司机室布置 (5) 3、本文的主要内容 (5) 二、SS6B型电力机车部分低压电器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 (5) 1、继电器 (5) (1)电磁继电器 (5) (2)机械继电器 (10) (1)型号及含义 (11) (2)结构 (11) (3)动作原理 (12) (4)参数 (12) 3、司机控制器 (13) (1)结构组成 (13) (2)性能参数: (13) (3)工作原理 (13) 四、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检修 (14) 1、电磁继电器检修工艺 (14) (1)基本技术要求 (14) (2)主要原形尺寸及限度 (15) (3)主要设备及工具 (15) (4)主要工序及操作方法 (15) 2、电磁接触器检修工艺 (16) (1)基本技术要求 (16) (2)主要原形尺寸及限度 (17) (3)主要设备及工具 (17) (4)主要工序及操作方法 (17) 3、司机控制器检修工艺 (18) (1)基本技术要求 (18) (2)主要原形尺寸及限度 (18) (3)主要设备及工具 (19) (4)主要工序及操作过程 (19) 总结 (21)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的分析与检修 摘要: 由于电力机车电器安装在运行的电力机车上,而电力机车内部空间又极为有限,因此,电力机车电器的工作条件与一般工业企业用电器截然不同。电力机车电器要承受连续而强烈的机械振动和断续的机械冲击,并且电器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很大,电力机车在正常工作时电器操作频繁,所以尽管电力机车电器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也要必须保证他具有最大的可靠性,其要求是:准确可靠、质轻体小、经济耐用、易造易修。 本文主要介绍了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的布置,分析了SS6B型电力机车部分低压电器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最后,探讨了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的检修工艺。 关键词: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检修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说明

视频会议室 AV智能交互式系统 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二、项目说明 (4) (一)项目内容 (4) (二)系统需求 (5) (三)交互式系统介绍 (6) 3.1.管理系统平台概述: (8) 3.2.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总控和分控处理系统: (8)

3.3.基于网络的交互式系统优点: (8) 3.4.系统实现的功能: (9) 三、设计原则 (11) 四、系统介绍 (12) 4.1设计思路 (13) 4.2会议室介绍 (13) 4.2.1房间功能 (13) 4.2.2音频系统介绍 (14) 4.2.3智能控制系统介绍 (15) 五、系统设计特点: (16) 六、系统界面: (17) 七、产品设备介绍 (20) 7.1音箱 (20) ABS108 (20) 7.2 功率放大器 (21) MP2380 (21) 7.3 音源及周边 (21) TL-Z3基础讨论主控机 (21) TL-VX4200/VD4200主席单元/代表单元 (23) AV智能管理中心——AV2000M (24) TCP/IP网络继电器箱IP-10E (27) TCP/IP控制电源时序器MEP1000 (28)

10寸触控屏Conet-P10 (29) 附件1:企业质保体系及实施 (30) 附件2:企业工程案例 (33) 附件4:图纸 (49)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针对********多媒体智能交互式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设计,系统建设目标,要求满足相关功能需求,系统建设将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遵守“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总体建设目标,保证系统建设遵守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性、易管理维护性、开放性和舒适性等原则目标。 **********设备配备采用智能化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室是开会交流、形成决议的重要场所,因此会议室的设计合理性决定了会议图像及音频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了开会的效果。一个多媒体智能会议室除了要满足传统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有高雅格调和优美音质及清晰的图像,并且应该具备操作简易、运行可靠、高度智能化的功能。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设计

视频会议室系统技术方案 2020年7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综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依据 (4) 1.3功能需求 (5) 1.4设计原则 (6) 1.4.1、稳定性、可靠性原则 (6) 1.4.2、先进性、易操作性原则 (7) 1.4.3、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原则 (7) 第二章功能设计说明 (9) 2.1设计概述 (9) 2.2系统功能分析 (9) 2.2.1领导会议室 (9) 2.2.2大会议室 (10) 第三章系统设计分析 (11) 3.1领导会议室 (11) 3.1.1系统概述 (11) 3.1.2系统功能要求 (11) 3.1.3设备的选型原则 (12) 3.1.4扬声器布置方式 (12) 3.2分会场大会议室 (13) 3.2.1系统概述 (13) 3.2.2系统功能要求 (13) 3.3.3系统选型原则 (14) 3.2.4扬声器布置方式 (14) 第四章灯光设计规及建议 (15)

4.1会议室照度 (15) 4.2会议室布局 (15) 4.3色温的概念 (15) 第五章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7) 5.1音频设备 (17) 5.2视频设备 (23) 5.3集中控制设备 (26) 5.4ISC一体化中心 (29)

第一章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三者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呈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加速推进,信息化交流也是越来越频繁,因此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为各企业单位带来了交流沟通环境和便捷的操作环境,为此视频多媒体会议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模块化,大规模集成化系统已经进入到了各个领域,未来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和智能设施,也会陆续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贵公司信息化会议系统也不例外。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贵公司所提出来的应用需求,再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进行的。 1.2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339-2003)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84)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GB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 一、填空题 1、电力机车由电气部分、机械部分和空气管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2、电力机车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3、电力机车车体多采用底架承载式车体结构、整体承载车体结构、侧壁承载结构 底架承载式车体结构由底架承担所有载荷,侧墙、车顶均不承载。侧墙结构较为轻便。由于底架需要承受车体的所有载荷,即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以底架结构比较笨重。这种车体主要用于工业用电力机车车体以及客车车箱。 侧壁承载结构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侧墙骨架较为坚固,外蒙钢板也较厚,与车体底架焊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侧墙骨架采用型钢材或压型钢板制成框架式或桁架式两种结构形式。桁架式侧墙骨架有斜拉杆,强度、刚度高于框架式侧墙骨架,但开设门窗不便,多用于货车,电力机车车体以及客车车箱的骨架多采用框架式侧墙结构。 整体承载车体结构底架、侧墙、车顶组成一个坚固轻巧的承载结构,使整个车体的强度、刚度更大,而自重较小。 4、工矿用电力机车重量轻、车速低,故多采用工业电力机车车体结构。 5、SS4改电力机车车体采用16Mn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压型梁与钢板焊接整体承载结构。 6、每节SS4改型电力机车的压缩空气由一台VF3/9空压机供风,该空压机为四缸V形排列两级压缩活塞式压缩机。 7、电力机车主断最低工作风压为450KPa. 8、电力机车转向架的作用有承重、传力、转向、缓冲功能。 9、机车转向架的车轴数越小在小半径曲线运行性能越高。 10、三轴转向架固定轴距大,仅适合在大半径曲线运行。 11、SS4改电力机车轴重23t总重为184t,故仅用于货运。 12、SS9改电力机车轴重21t总重为126t,故仅用于客运。 13、机车转向架按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焊接构架和铸钢构架。 14、JM3型轮对踏面轮缘原始厚度为 15、JM3型轮对踏面轮缘最小厚度为 16、为减小磨损,齿轮传动比应选择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或是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 17、电力机车构架清洗,一般选用70~80c的碱水冲洗,然后漂净。 18、机车中修时,轴颈拉伤深度不得大于1mm。 19、轮毂过盈量不足加热时,其垫板厚度不得大于1.5mm。 20、轮毂过盈量不足加热时,其垫板厚度数不得大于4。 二、简答题 1、空气管路中,启动电空阀有什么作用? 答:在机车受电弓升起时,为保证与高压区的隔离,在升弓通路中设置了保护电空阀和门连锁阀,起到连锁保护作用,压缩空气由风缸经保护电空阀送到门联锁阀时,由于保护电空阀是一个闭式电空阀只要线圈有电就能使电空阀保持开启状态,保证供给门联锁阀压缩空气。 2、电力机车止回阀有什么作用? 答:为了防止控制系统压缩空气逆流,同时替代换向阀实现风源转换而设置的。 3、电力机车压力控制器有什么作用? 答:为保证安全和将具有稳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供给各个系统工作使用,必须使总风缸的压力空气保持在一个规定的范围之内。风源系统由压力控制器来自动空气压缩机电动机电路的闭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4.14 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本工程应具有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充分满足营运的需要,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同时要求还应具备升级能力。主要设备采用数字化集成方案,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应遵守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的需求。 AV系统设计功能要满足会议、报告、研讨、庆典、展示、培训、小型演出、宴请、集会等功能,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发言讨论、摄像系统、信号处理、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录像等子系统组成。 本项目AV系统应综合考虑具体环境、使用对象、使用方式、维护保养以及投资规模等因素,提供基本的布线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具备适应多模式多变化的各种会议运行和高效会议管理的需求。 本项目AV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保证关键系统和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和系统安全性设计,具备适度超前性和扩展性,考虑到当前的应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无法预测的其它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扩展能力。 二、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GYJ12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19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GB / T14218-93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 T13582-92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 T15734-1995 《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WH-0204-1999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灯光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GB7000-86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14-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GB7000 15-2000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投标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颁布的国际、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有关技术依据资料 三、AV系统工程范围 本次AV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

SS9型机车应急故障处理

SS9型机车应急故障处理

目录 第一章故障处理 故障处理 1. 受电弓故障的处理方法 (6) 2. 主断路器合不上的处理办法(无故障信息显示) (11) 3. 机车主断已闭合,但微机显示屏显示“蓄电池合”的故障处理方法 (13) 4.保护装置动作,跳主断的处理方法 (13) 5. 劈相机不能启动的处理 (18) 6. 提手柄预备灯不灭的处理 (21) 7. 牵引通风机故障处理方法 (23) 8. 网压表显示为零的处理方法 (24) 9. 提手柄预备灯灭,微机显示屏显示牵引,但没有电流电压输出,机车不走车的处理方法 (24) 10. 雷雨天提手柄时由牵引工况突然转为电制动工况的处理方法 (25) 11. 辅机启动正常,但控制电压不足110V的处理方法 (25) 12. 直供电装置故障的处理 (27) 13. 重联、附挂时的操作 (32) 14. 电空闸转空气闸操作方法 (34) 15. 运行中使用电空闸均衡风缸,列车管不减压的处2

理方法 (36) 16. 紧急制动后列车管不充风的处理方法 (37) 17. 常用制动后不缓解的处理 (37) 18. 运行中主显示屏“停车制动”灯亮,机车无流无压的处理方法 (38) 19. 电空闸运转位,均衡风缸、列车管不充风的处理 (38) 20. 电空阀运转位、均衡风缸有压力而列车管无压力的处理方法 (39) 21. 干燥器故障时的处理 (40) 22. 总风缸打不进风的处理 (40) 23. 各止阀冻结的判断方法 (41) 24. 夏季螺杆空压机运行中过热起保护的处理 (42) 25. DKL故障,列车管不充风时的处理 (42) 第二章总体布置 1. 机车总体布置 (44) 2. 司机室示意图 (44) 3. 各电器柜及制动屏柜简示图 (45) 4.电源柜布置简示图 (45) 5.低压柜外部简示图 (46) 6. Ⅰ端低压柜布置简示图 (47) 7. Ⅱ端低压柜布置简示图 (48) 8. 高压柜布置简示图 (49) 9. 制动屏柜简示图 (50) 3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复习样卷精编版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复习样卷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一、选择题 1.DF4型内燃机车采用()形式的电机悬挂方式。 A刚性轴悬式B弹性轴悬式 C体悬式D架悬式 知识点:干线客运机车一般采用架悬式形式的电机悬挂方式。货运机车一般采用轴悬式电机悬挂。如SS4改:刚性轴悬式 2.轮心结构中,()是轮箍压装的部分。 A轮毂B轮辋C轮箍D轮辐 知识点:轮心结构中,轮辋是与轮箍压装的部分;轮毂是与车轴压装的部分。3.以下哪个不是引起基本阻力的原因之一。() A轮轨间的摩擦B冲击和振动 C隧道空气阻力D车轴滚动轴承的摩擦 4.车钩三态中,()状态是准备摘钩的状态。 A锁闭B锁开C全开D全闭 知识点:锁闭状态是连挂后的状态,全开是准备连挂的状态。 5.SS系列电力机车大多采用()的轴箱定位方式。 A牵引杆式B拉杆式C有导框式D八字形橡胶堆 知识点:各型机车使用的多为无导框式拉杆式轴箱定位方式。SS系列多为双拉杆,HXD系列多为单拉杆。 6.SS9型电力机车车体属于()车体。 A车架承载式B桁架式侧墙承载式C框架侧壁承载式D整体承载式 知识点:SS4改以后的机车车体设计都是整体承载方式。 7.一般机车车钩距轨面的高度约为()mm。 A、110+10 B、450+10 C、880+10 D、900+10 二、填空题 1.电力机车从构造上由3部分组成,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电气部分和。 2.电力机车机械部分由、转向架,及牵引缓冲装置4部分组成。 3.轴列式为B 0-B 的机车表示转向架的特征是。轴列式为B -B -B 的机车表示 转向架的特征是。 4.电力机车通风系统的冷却对象有制动电阻柜、主变压器、和。 5.和是利于曲线通过的两种常见措施。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方案 工程概述 本方案的选型从技术成熟、用户需求和资金投入三方面考虑进行设计。 从现有产品技术成熟角度去看,视频会议产品的国际标准均已发展成熟,分别是H.320/H.323协议族,以H.323协议在IP环境下传输的方式为近期的发展主要趋势。各种方案均有成功案例。 视频会议用户的功能需求要得到的全面满足,需要从音频和视频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考虑主会场的环境因素,设备可移动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接入速率的差异和接入地点有无移动性几个方面能否满足需求。兼顾成本与效果,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电视会议网建成汇集图像、数据、语音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传输系统,系统要具有设计合理、电路先进、设备优良、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系统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 《64~1920kbit/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5839-199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 2、系统框架协议: 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64:关于高压缩比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39:关于双视频流传递协议 ITU-T 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的64~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 ITU-T H.224:利用H.221的LSD/HSD/MLP信道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 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 ITU-T H.230:视听系统的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C&1 ITU-T H.231:用于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 ITU-T H.242:关于建立使用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间的通信系统 ITU-T H.243:利用2Mbit/s信道在2~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建立通信的方法 ITU-T 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ITU-T H.246:支持H系列协议的多媒体终端之间的交互 ITU-T H.281:会议电视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ITU-T H.320:窄带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323:基于不保证Qos的分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 ITU-T T.120:视频视听系统用户层数据协议 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系统必须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通信行业的规范要求; ●需符合视频技术以及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确保采用当前成熟的产品技术; ●所有的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确保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技术上不会落伍。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说明.doc

一、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盐城市邮政局关于委托设计的委托书; 1.2盐城市视频会议系统现状; 1.3盐城市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网络现状; 1.4相关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规范和发展现状; 1.5盐城邮政局内以及与公司的多次技术交流; 1.6相关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 1.7盐城市邮政局关于本工程的历次会议精神。 2.工程概述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邮政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据统计,盐城市邮政局的费用支出中,会议和培训的费用占了相当的比例。传统的会议模式受到地域及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会议的需求。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设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为邮政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综合利用与共享提供了可能,为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为建设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可靠基础。 2002年,江苏省邮政局建设了“江苏邮政视频会议及远程教育网”工程,目前盐城市邮政局已经拥有一套视频会议系统,从省邮政连接到市邮政,该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设备、传输信道以及多点

控制单元(MCU)三部分组成,其中终端设备和MCU是该视频会议系统特有的部分。该系统构建于邮政综合网平台之上,以邮政综合网市中心为中心节点。该视频会议系统投入使用以来,为江苏邮政召开内部会议、进行职工远程培训及技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市局的运行成本。 近年来随着市局与县局交流的不断增加,市邮政局计划将视频会议系统向县局延伸以形成覆盖全市的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系统实施后,各县局既可级联市邮政局参加省邮政会议,市邮政局也可以独立地召开本市的会议(包括各类培训、音视频交流)。 随着近年来编码、信息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向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转变。此次盐城市邮政局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与原有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互通、低成本、高效果、易操作且功能强大的软件视频会议系统。 3.建设规模 本次工程共设立9个会议节点,包括7个分会场、1个主会场以及1个转播节点。其中8个会场通过PC终端、高清晰背投、麦克风、高清晰摄像机实现图像、音频的输入输出,同时通过会议节点主机实现视频会议的实时交互;转播节点通过会议节点主机实现与硬件会议电视的互通。由此,所有会场之间就可以进行高质量的实时视频会议应用。软件方面配置V2 Conference系统软件,利用这个平台,用户

会议系统方案设计

2020年5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综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依据 (4) 1.3功能需求 (5) 6 6 7 7 9 9 9 9 10 11 11 11 11 12 12 3.2分会场大会议室 (13) 3.2.1系统概述 (13) 3.2.2系统功能要求 (13) 3.3.3系统选型原则 (14) 3.2.4扬声器布置方式 (14) 第四章灯光设计规范及建议 (15)

4.1会议室照度 (15) 4.2会议室布局 (15) 4.3色温的概念 (15) 第五章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7) 5.1音频设备 (17) 5.2视频设备 (23) 5.3集中控制设备 (26) 29

第一章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三者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呈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加速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及“RASTI”法》(GB/T 14476 -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4197-9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GBJ 76-84) 《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 15508 -1995) 《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JGI/T 7-9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03-2002) 《电气安装工程低电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1.3功能需求 领导会议室:满足国网高层领导日常会议如讨论、研讨、报告,召开远程视频会议等的需求; 音频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应满足会议扩声需求,要求采用进口知名品牌的专业设备。视频会议室采用集中和分散扩声设计:主音箱分别置于前方屏幕 两侧壁挂安装,辅助音箱采用吸顶音箱,声场覆盖均匀,整齐美观。 视频显示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分为投影显示和平板电视显示,视频会议室投影显示做为主显示,平板电视显示做为辅助显示,结合可以同时显示多个 画面。 中央控制系统 他显示设备等,可以做到一键切换、编辑多种模式的功能。 其他辅助系统: 其他系统有桌面地面多媒体插座、信号矩阵和控制面板等。会议室根据使用功能设置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信号源,不同的信号通过多媒体插座系统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矩阵接口要实现冗余备份,以备日后系统的升级改造。

ss9型电力机车电气故障与检修改进方案设计

摘要 (1) 第1章微机控制柜的使用与维护 (2) 1.1微机控制柜概况 (2) 1.2微机柜故障判断处理 (3) 1.2.1确认是否是微机柜故障 (3) 1.2.2微机复位按钮的使用 (3) 1.2.3故障位运行 (3) 1.2.4微机控制箱故障范围判别 (3) 1.3与控制关联的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3) 第2章 SS9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气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5) 2.1牵引电动机的检修 (5) 2.2机车运行途中不升弓的应急处理 (7) 2.3主断路器故障的处理方案 (7) 第3章SS9型电力机车热风机的故障分析与技术改造 (9) 3.1热风机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 (9) 3.2热风机故障原因分析 (9) 3.3解决措施 (10) 3.4技术改造的效果 (11) 第4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电力机车在轨道上运行的条件下,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摩擦损伤,电力机车的电气装置有时候会出现电线磨损、断线、绝缘老化、接地等情况,电力机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检修不能按时或者不能正常保养,会造成机车的损伤和磨损,重则引发事故,导致严重的损失。我们为了降低机车事故的发生、保证机车安全运行,我做出了对机车一些电器故障分析和改进,此毕业设计用电力机车电气设备作为研究对象,拿SS9型电力机车为例子,归纳出了电力机车电力故障的普遍故障。 针对SS9G型电力机车在检修过程中进行电气试验时发生故障的问题,对故障发生后来展开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这些故障进行一些措施改进,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我们的SS9机车微机控制与诊断系统研究是在SS8机车的基础上,对微机控制中的线路、制动控制、怠速/滑道保护、气电联合制动控制、列车电源控制等功能,进行故障监测、故障记录和故障诊断功能。 针对SS9改进型电力机车升降弓时人为操作失误而引起的弓网烧损现象和窜车故障,来进行最基础的电路分析,发现怎么改进受电弓、主断路器控制电路来减少一些故障的发生。 我们都知道在冬天上车会很温暖,那是因为热风机在进行工作,但是热风机在运行时,也会出现故障,引起火灾事故,所以我来对热风机进行分析,降低元件与发电热电阻丝发生故障。 关键词:电力机车;故障诊断;微机控制柜;牵引电器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XXXXX 会议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XXXXXXXXXX 联系人:XXXX 电话:XXXXXX 日期:2015年9月9日

目录 一、系统设计参照标准 (3) 二、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4) 2.1、扩声系统标准 (4) 2.2、音响设备配置选型 (5) 2.3、设备选型及总结 (5) 三、显示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本会议室需要满足视频开会的需求,配置了音响和会议话筒等周边设备,在显示方面做了LED显示屏方案说明。 一、系统设计参照标准 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的规范进行。基本技术依据的概念,在此为参照和等同。(包括特性参数要求标准、特性参数测量方法规范标准、电气设计规范、安装要求等) 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4959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YJ25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 GB/T 14476-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T 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SJ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 GB/T15485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GB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 电气装查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6-92(95年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项目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项目验收规范 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项目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电气安装项目接地装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 232 电气装置安装项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0 建筑项目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3 建筑电气安装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126661/6/90 GB50217/94电缆设计规范

韶山9型电力机车全路配属

SS9-0001 上局沪段SS9-0081 京局京段SS9-0161 济局济段SS9-0002 上局沪段SS9-0082 沈局沈段SS9-0162 济局济段SS9-0003 上局沪段SS9-0083 沈局沈段SS9-0163 上局沪段SS9-0004 沈局沈段SS9-0084 沈局沈段SS9-0164 上局沪段SS9-0005 沈局沈段SS9-0085 沈局沈段SS9-0165 上局杭段SS9-0006 沈局沈段SS9-0086 沈局沈段SS9-0166 上局杭段SS9-0007 上局沪段SS9-0087 沈局沈段SS9-0167 上局沪段SS9-0008 上局沪段SS9-0088 沈局沈段SS9-0168 上局沪段SS9-0009 沈局沈段SS9-0089 沈局沈段SS9-0169 上局沪段SS9-0010 上局沪段SS9-0090 沈局沈段SS9-0170 上局沪段SS9-0011 沈局沈段SS9-0091 沈局沈段SS9-0171 上局沪段SS9-0012 上局沪段SS9-0092 广铁广段SS9-0172 上局沪段SS9-0013 沈局沈段SS9-0093 广铁广段SS9-0173 上局沪段SS9-0014 沈局沈段SS9-0094 广铁广段SS9-0174 京局京段SS9-0015 沈局沈段SS9-0095 广铁广段SS9-0175 京局京段SS9-0016 沈局沈段SS9-0096 广铁广段SS9-0176 京局京段SS9-0017 沈局沈段SS9-0097 广铁广段SS9-0177 京局京段SS9-0018 沈局沈段SS9-0098 广铁广段SS9-0178 京局京段SS9-0019 沈局沈段SS9-0099 广铁广段SS9-0179 京局京段SS9-0020 沈局沈段SS9-0100 广铁广段SS9-0180 京局京段SS9-0021 沈局沈段SS9-0101 广铁广段SS9-0181 京局京段SS9-0022 上局沪段SS9-0102 京局京段SS9-0182 京局京段SS9-0023 沈局沈段SS9-0103 京局京段SS9-0183 京局京段SS9-0024 沈局沈段SS9-0104 京局京段SS9-0184 京局京段SS9-0025 沈局沈段SS9-0105 京局京段SS9-0185 京局京段SS9-0026 沈局沈段SS9-0106 京局京段SS9-0186 京局京段SS9-0027 沈局沈段SS9-0107 京局京段SS9-0187 南局南段SS9-0028 沈局沈段SS9-0108 京局京段SS9-0188 济局济段SS9-0029 沈局沈段SS9-0109 京局京段SS9-0189 济局济段SS9-0030 沈局沈段SS9-0110 京局京段SS9-0190 南局南段SS9-0031 沈局沈段SS9-0111 京局京段SS9-0191 南局南段SS9-0032 沈局沈段SS9-0112 沈局沈段SS9-0192 南局南段SS9-0033 沈局沈段SS9-0113 沈局沈段SS9-0193 南局南段SS9-0034 沈局沈段SS9-0114 沈局沈段SS9-0194 南局南段SS9-0035 沈局沈段SS9-0115 沈局沈段SS9-0195 上局沪段SS9-0036 沈局沈段SS9-0116 沈局沈段SS0-0196 广铁广段SS9-0037 沈局沈段SS9-0117 沈局沈段SS0-0197 广铁广段SS9-0038 沈局沈段SS9-0118 沈局沈段SS0-0198 广铁广段SS9-0039 沈局沈段SS9-0119 沈局沈段SS0-0199 沈局沈段SS9-0040 沈局沈段SS9-0120 京局京段SS9-0200 沈局沈段SS9-0041 沈局沈段SS9-0121 京局京段SS9-0201 沈局沈段SS9-0042 上局沪段SS9-0122 京局京段SS9-0202 沈局沈段SS9-0043 上局沪段SS9-0123 京局京段SS9-0203 沈局沈段SS9-0044 上局沪段SS9-0124 京局京段SS9-0204 沈局沈段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详细说明(doc 55页)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详细说明(doc 55页)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序言

******根据中心支行工作的需要,拟建之数字多功能会议厅,将成为***职工会议、新闻发布、职工娱乐活动、影片观摩等重要活动的中心会场。下面就目前会议室多媒体会议系统建设前的状况进行简单描述,同时也就给了我们公司对会议室的具体系统建设明确了建设方向,会议厅位于中******办公楼内*楼,建筑类型定义为报告型大、中型会议室,可同时容纳***人以上参会,主题为报告厅类型,主席台设有常发言席3-8人,此次多媒体大会议系统建设以大屏幕投影、会议发言和语音扩声为主,主要扩声设备以进口优质品牌为主,所建设会议室的音响设计为英国MISSION、美国PEAVEY品牌,音频扩声方面,设备布局严格按照建筑类声学特性和标准执行,整体会场声压级达到国家语音扩声一级标准,会场人声清晰度高、会场各频段声压级一致;采用美国3M公司多媒体投影产品实现本地多媒体图像大屏幕显示和远程电视电话会议联动;使之整个会场形成一个有序扩音顺序和方向,利用隐藏式布线,对整个会议厅进行扩充多媒体投影演示设备和发言席人声鹅颈式话筒,使整个会场能够进行各种会议\研讨和教学。在中型行务会议室会议系统建设以智能化集中控制管理系统、多媒体大屏幕投影、数字会议发言和建筑类语音扩声系统为主的一个数字设备为主高集成度的现代化多媒体会议室,设备布局严格按照建筑类声学特性以及人体工程学和国家智能化建筑标准执行,整体会场布局符合常规会议的人体工程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扩声声压级达到国家语音扩声一级标准,扩声系统利用哈斯效应原理使会场人声扩声清晰度高、声压级一致,整个系统以及环境设备实现统一控制和管理,大

会议系统设计说明word文档

目录 一、概述 (6) 二、系统划分 (7) 1、三楼会议室(共九间) (7) 2、四楼多功能厅 (7) 3、四楼报告厅 (7) 4、四楼高级会议室1 (7) 5、四楼高级会议室2 (7) 6、四楼视频会议室 (8) 7、流动同声传译系统 (8) 三、系统设计有关技术要求参照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9) 四、设计思想 (10) 五、设计图纸 (11) 六、系统特点 (12) 6.1全面性 (12) 6.2 方便性 (12) 6.3 数字化 (12) 6.4 红外无线鹅颈会议系统 (12) 6.5液晶升降屏 (13) 6.6合理性 (13) 6.7 美观性 (13) 6.8 实用性 (13)

1、三楼普通会议室 (15) 1.1扩声系统 (15) 1.1.1 数字音频处理器DLP2400 (16) 1.1.2 AD-CI52ST (16) 1.1.3 R-200调音台 (17) 1.1.4 四通道功放CX-254 (17) 1.1.5 电源管理器 (17) 1.1.6 鹅颈会议话筒 (18) 1.2多媒体显示系统 (18) 多媒体投影机PLC—XU2510 (18) 2、四楼多功能厅 (19) 2.1扩声系统 (19) 2.1.2 R-2004调音台 (19) 2.1.2 AD-S82H (19) 2.1.3 四通道功放CX-404 (20) CX-404的特点: (20) 2.1.4 REV100效果器 (21) 2.1.5 手持、头戴无线话筒EW-100 (21) 2.2 多媒体显示系统 (21) 2.3灯光系统 (22) 3、四楼报告厅 (23)

3.1.1 R-2004调音台 (23) 3.1.2 AD-S82H (23) 3.1.3 四通道功放CX-404 (24) CX-404的特点: (24) 3.1.4 手持、头戴无线话筒EW-100 (24) 3.1.5 卡座、DVD机、MD机多种音源设备 (25) 3.2 多媒体显示系统 (25) 4、四楼高级会议室 (26) 4.1采用红外无线会议讨论发言系统 (26) 4.2 液晶屏电动升降系统 (27) 4.3 多媒体显示系统 (28) 4.4 无线智能中央控制系统 (29) 4.4.1控制设计 (30) 4.4.2中控集成系统框图: (31) 4.4.3主要设备 (32) PGM II (32) 无线触摸屏 (32) 5、四楼视频会议室 (33) 5.1 扩声系统 (33) 5.1.1数字音频媒体矩阵 (33) 5.1.2 自动调音台 (34)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复习样卷

一、选择题 1.DF4型内燃机车采用()形式的电机悬挂方式。 A刚性轴悬式 B弹性轴悬式 C体悬式 D架悬式 知识点:干线客运机车一般采用架悬式形式的电机悬挂方式。货运机车一般采用轴悬式电机悬挂。如SS4改:刚性轴悬式 2.轮心结构中,()是轮箍压装的部分。 A轮毂 B轮辋 C轮箍 D轮辐 知识点:轮心结构中,轮辋是与轮箍压装的部分;轮毂是与车轴压装的部分。 3.以下哪个不是引起基本阻力的原因之一。() A轮轨间的摩擦 B冲击和振动 C隧道空气阻力 D车轴滚动轴承的摩擦 4.车钩三态中,()状态是准备摘钩的状态。 A锁闭 B锁开 C全开 D全闭 知识点:锁闭状态是连挂后的状态,全开是准备连挂的状态。 5.SS系列电力机车大多采用()的轴箱定位方式。 A牵引杆式 B拉杆式 C有导框式 D八字形橡胶堆 知识点:各型机车使用的多为无导框式拉杆式轴箱定位方式。SS系列多为双拉杆,HXD系列多为单拉杆。 6.SS9型电力机车车体属于()车体。 A车架承载式 B桁架式侧墙承载式 C框架侧壁承载式 D整体承载式 知识点:SS4改以后的机车车体设计都是整体承载方式。 7.一般机车车钩距轨面的高度约为()mm 。 A、110+10 B、450+10 C、880+10 D、900+10 二、填空题 1.电力机车从构造上由3部分组成,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电气部分和。 2.电力机车机械部分由、转向架,及牵引缓冲装置4部分组成。

3.轴列式为B 0-B 的机车表示转向架的特征 是。轴列式为B 0-B -B 的机车表示转向架的特 征是。 4.电力机车通风系统的冷却对象有制动电阻柜、主变压器、 和。 5.和是利于曲线通过的两种常见措施。 6.轮缘的作用是和防脱轨,纳特尔公式规定脱轨系统通常规定不超 过。 7.DF4B型内燃机车具有空气制动和两种制动方式。 8.轴箱定位是指轴箱与的连接方式。 9.机车牵引特性是机车轮周牵引力与关系。 10.机车上常见的弹簧包括和。 三、判断题 1.轴距较小的转向架易于通过曲线。() 2.对于轻型高速客运机车,八字形橡胶堆式轴箱定位方式优于拉杆式。() 3.转向架占最大偏斜位时,第一轴和第三轴均贴靠外轨。() 4.圆弹簧具有吸收高频振动的能力,形体小等优点。() 5.货运机车传动比一般大于客运机车齿轮传动比。() 6.机车前转向架轴重转移最厉害的轴在第1轴上。() 7.机车两台转向架都可以互换。() 8.车钩连挂时,两车钩都必须处于全开位。() 9.踏面上经常与轨面接触的是1:10的这段锥面。() 10.抗蛇行油压减震器就是横向减震器。()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轴重? 2.描述自动式车钩的基本结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