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朕知道了”,古代皇帝怎么批阅奏折
奏折制度的特点
奏折制度的特点私密性是奏折制度最突出的特点这些奏折经由私人传递渠道,利用当事人的折差,直接将文件交付内廷,防止了外朝机构的检查或介入。
皇帝用朱笔谕批,“朱”是皇帝专用的颜色,将红色的批示直接写在这些奏折上,这不同于明朝本章制度下皇帝对大学士的票拟做批示,奏折制度使得皇帝的控制得到进一步保证。
奏折直接发还,这样具奏人就可以很快看到君主的批示。
康熙时奏折制度的特点是:这是皇帝的私属渠道,数量有限的外省具奏人员,不经常上奏,缺少正规化,以及皇帝批示简洁。
它满足了那个时期的需求:快速、非正式以及秘密奏报,特别是对于外省可能发生骚动的奏报。
但它在随后的雍正职被极大地改变了。
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继续使用奏折制度以避开外朝。
如同康熙皇帝一样,他强调这一新制度的保密性,经常称这些文书为"密书奏折"(简称为"密奏"或"密折"),强调它们的机密性,要求具奏人防止泄密并要他们亲自书写奏折,即便是各省大员的幕僚也不得援手。
然而在雍正朝,奏折制度变化很大,以加强内廷在中央政府决策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一制度下的文件数量增加很快,雍正朝的十三年与康熙朝最后十三年比较,奏折数量至少是后者的十倍,从约2500件上升到25000件,这一统计表明了数量上的根本变化,从奏折数量上看,雍正皇帝是一位十足的工作狂人。
雍正帝回应年羹尧的朱批这种增加部分是因为一些新的问题被纳入奏折中处理。
比如,本章制度要求,上报任何一个府州县收成情况,必先汇总一省的全部情况。
比较起来,使用奏折就很方便,能够迅速了解一个关键点的情况。
雍正朝的一些新问题因本章制度其他规定所造成的延误,同样可以在奏折制度中得到解决。
雍正皇帝也使用奏折解决不确定和实验性的事情,而这些在外朝处理过程中要么成为法规,要么遭拒绝,比如有关“火耗银子”的奏报就很典型。
正如雍正皇帝在上谕中承认的,“钱粮之加火耗原非应有之项”。
关于此的一道上谕认为,火耗银子的合法性含糊不清,意味着这一问题“只应具折奏闻,或咨部存案,不应见之本章”,意思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火耗银子问题走正常的外朝渠道,它的非法性最终会导致征收叫停。
古人如何向皇帝打小报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缉令
古人如何向皇帝打小报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缉令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0年第06期古人如何向皇帝打小报告文/徐宪江国家的事务何其复杂,有些事情只许皇上知道,不能公开言传。
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只能由皇帝知晓的奏折,因奏折的折面、折内标明“密奏”、“密折”字样,故称为密奏或密折。
秘密奏折最早出现在顺治朝。
康熙继位后,密折的作用越发重要,康熙认为使用密奏能使“人不能欺朕,亦不敢欺朕”,故予以推行。
现存有康熙朝的密奏三千余件,系由百余人所呈,说明密奏的运用比顺治时更广泛。
雍正登位后,为了直接了解下情,巩固统治,大力推行密奏,并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制度。
同时,雍正朝有密折权的官僚队伍较康熙朝大幅度扩大。
据统计,康熙朝有秘密奏事权的官员仅100多人,而雍正朝短短13年便发展到1200多人。
此外,雍正朝密折制度已经程序化,还设立了专门转呈、接受密折的机构——奏事处。
凡拥有密折奏事权的官员都是雍正帝安插在百僚中的“耳目”,而奏事人自己又受其他一个或几个奏事人的秘密监督,形成互相监视的局面。
这样,人人都处于受监视的境地,所有人的行为都受到约束。
雍正帝就是通过密折制度,来控制百官、监督考查百官,选拔和任用官吏。
康熙时,朱批后的密奏发还具奏人后,就一直任其保存,不予收归,以至于一些有关王朝各方面的机密扩散于外。
雍正鉴于这一教训,在登位的当月就下令,凡内外文武官员保存有康熙朝朱批密奏的,一律密封上缴,不准留匿、焚弃;紧接着又下令,凡自己朱批的密奏,也得上缴,不准抄写存留,并不准将密奏中的朱批写入题本作为奏事的依据,如有违犯者,予以重办。
密奏制度的产生使皇帝直接处理庶务,加强了皇权。
此外,密奏不经通政使司、内阁等机构,能够直达皇帝。
因此,事情往往可以很快确定下来,发布指示,交各地官员直接实施,这就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除了上述两点好处外,密奏制度还使地方大员彼此制约、不敢违法擅权,有利于整肃吏治。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缉令文/菜丛197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肩水金关旧址出土的两万余枚“居延汉简”中,发现一件《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简册,里面记录了迄今为止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通缉令”。
奏折制度规定 (2)
奏折制度引言在中国古代官制中,奏章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文书,用于向上级官员上报情况和提出建议。
奏折制度是指在古代中国政府机构中规定的奏章的撰写、审核和处理流程。
本文将从奏折的定义、历史背景、制度起源、流程以及影响等方面详细介绍奏折制度。
定义奏折是指官员向上级官员上报事务、请求赏罚、提出建议的书信形式。
它是一种特殊的文书形式,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奏折制度指的是对奏折的撰写、审核、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历史背景奏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
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奏折制度逐渐形成。
到了汉朝,奏章的使用更加广泛,成为国家政务处理的重要手段。
制度起源奏折制度的确立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自古以来,政府机构需要了解各地实际情况、听取下级官员的意见和建议。
奏章的使用使得上级官员能够及时掌握各地的动态,并对政务做出决策。
奏折制度的出现与国家治理的需要密切相关。
流程奏折制度包含从撰写到处理的整个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撰写奏折官员需要按照特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奏折。
奏折内容应当客观、准确、具备说服力。
同时,官员需要注意语言的恭敬和谦卑,遵守礼制。
2. 递交奏折官员撰写完奏折后,要将其交给负责审核的官员。
官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将奏折递交到相应的部门或官府。
3. 审核和答复负责审核的官员会对奏折进行仔细审查,核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审核过程中,可能要求官员提供相关证据。
审核通过后,负责审核的官员会将奏折转交给上级官员,并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4. 处理结果上级官员会根据奏折的内容进行决策和处理。
处理结果可能包括给予官员赏罚、实施相关政策、解决问题等。
处理结果由政府机构负责人签署,并下达到相关部门执行。
影响奏折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政府机构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奏折制度提供了一种向上级官员上报情况、提出建议的渠道。
它使得政府机构能够快速了解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做出决策,促进了政府的高效运作。
古代皇帝批阅奏折都会写什么 他们写的都是一样的吗
古代皇帝批阅奏折都会写什么他们写的都是一样的
吗
本文导读:在我国汗青上,关于皇帝来讲,批阅奏折是每天的例行之事,那皇帝通俗都邑在奏折上写些甚么呢?南京一个博物馆晒出了一组康熙皇帝批阅过的奏折,人们看了以后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句句朱批“知道了”确切就像全能词,非论是哪个大年夜大年夜臣,非论甚么事宜,都十分合用。
展出的奏折上,都邑康熙皇帝的亲笔批复,而写了“知道了”这三个字的奏折占了很大年夜大年夜一局部。
比如,有一次科举查验时,江南考场产生了严重的作弊案,担负人曹寅便将他知道的状况向康熙皇帝做了具体陈述请示,一共写了6封奏折。
不过康熙除在第5封奏折上作了较长批复外,其他都是很繁复的答复,有两封仅写着“知道了”。
细数一下,博物馆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奏折的批复是“知道了”,占了近折半。
那如此简单的批复可否注解康熙皇帝对政事不担负呢?
其实不然,专家诠释说:皇帝批阅奏折时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特,因为这类白话化的说法很早就有了,很多人都觉得“知道了”是此刻的措辞,但其其实现代,步履措辞交换有很多都跟此刻是一样的。
除“知道了”,康熙还有更繁复的批复,像姑苏织造李煦递下去的一封折子,康熙的批复就只要一个字,“是”。
除康熙皇帝,雍正帝也曾批复“知道了”,在《真迹选》中收录的69件雍正朱批中,“知道了”的批复就呈现过8次,乾隆皇帝的朱批中也多次呈现“知道了”。
有汗青专家就说,每个皇帝批复奏折都不合,除与内容相干外,还跟皇帝的文明程度与小我经历有关。
康熙好学,很多轨制都是他阿谁期间拟定的,事前也没有端方说要若何批复奏折,康熙对比聪明,就构成了本身的一套干事编制,因为需要措置的任务多,所以奏折上的批复就会简单一些。
雍正帝如何批示下属:朕之亲切宝贝尔等好么?
雍正帝如何批示下属:朕之亲切宝贝尔等好么?近年来,随着清代宫廷戏和“清穿”网络小说、电视剧的盛行,让一向神秘莫测的清朝皇帝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清世宗雍正帝更是时下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历史小说里的热门人物。
只要打开电视,你总会在某个频道上不经意看到“四爷”的影子。
围绕着雍正帝,人们似乎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传奇,拥护追捧者有之,挞伐批评者亦不乏,网络上“四爷党”与“八爷党”的交锋也丝毫不比历史上的惊心动魄有何逊色。
这种热闹场景,恐怕连以严酷形象载诸史册的雍正帝本人也始料未及。
如果说此类带有娱乐色彩的作品只是民间炒作的话,那么,前不久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推出的一组动态版《雍正行乐图》,以及据雍正帝朱批笔迹“朕知道了”“朕就是这样汉子”制作的衍生纪念品,则让人们在热议和追捧之余,更加心痒难耐:雍正君,你到底是怎样的汉子呢?朱批确实有些萌萌哒说到朱批,还要提一下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
作为君臣之间的一种机密文书形式,奏折制起源于康熙前期,主要用来臣下向皇帝汇报工作情况和社会见闻等事。
皇帝阅览后,往往会根据所奏内容予以批示,然后返回官员手中,照其意旨来执行和办理。
这种批示,因多用朱砂红笔写成,因此称为朱批。
据统计,康熙一朝获准上奏的官员约有两百余人。
但在雍正朝短短十三年中,上奏人数已经逾千,不仅督抚大员可以使用,包括一些知府、道员等中下级官员也获准奏事。
所以,雍正帝留下的朱批数量也远超康熙之时。
对雍正帝而言,批阅奏折似乎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如他所说:“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言。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朱批都是出自他自己之手,既不劳烦别人代笔,也不需要别人在旁边献计献策。
在具有如此机密色彩的奏折上,常常会出现成篇的白话俚语。
以雍正帝为代表,他看完奏折后往往会先来上一句:“知道了”,这甚至比今天领导们在批示时写下的“已阅”两字还更通俗明白。
“朕安,尔等好么”,也属于雍正笔下的高频词汇。
影视剧中常见清朝皇帝批阅奏折的片段,到底什么是奏折?
影视剧中常见清朝皇帝批阅奏折的片段,到底什么是奏折?
要说奏折不得不提到将奏折制度发扬光大的雍正。
雍正经历了激烈的竞争,才登基做了皇帝。
他老子康熙在位六十多年超长待机,他们兄弟更是长期明争暗斗,结党营私,培植亲信,都想做这天下大佬。
最后雍正虽然胜出,但兄弟几个及其党羽让雍正疑心很重,为了能更好掌握局面,打击异己。
雍正大力推行了奏折制度。
和记
影视剧里经常有皇帝批阅奏折的片段,实际上奏折是皇帝与大臣
们私人的通信,只是内容涉及国事。
日常行政使用的公文是题本或奏本,这些公文是由驿站传递,逐级上传或下达的,而清朝皇帝创立的奏折制度,是由大臣自己派遣人员,直接送达给皇帝,或皇帝指定的代理人。
清朝皇帝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开始使用奏折制度,更好的掌握局势。
康熙帝时只给予少数大臣上奏折的资格,而且批阅之后发回本人。
雍正为了排除异己,坐稳江山,大力推广奏折制度,扩大了可以上奏折的群体数量,雍正朝大约有一千多人有这样的资格。
而且,雍正要求这些人看过批阅后的奏折后,必须缴回,必须保密,泄露奏折内容是要丢官的。
奏折的种类有请安的、谢恩的、缴回奏折的、最多最主要的是陈事的。
陈事的种类繁多,比如粮食收成、河道治理、地方气候等等,大到军国大事,小到身边琐事无所不有,雍正更是把奏折制度发扬光大,耳目大臣遍天下,连一个女人捡了几两银子归还失主,他都能知道,并给这女人嘉奖。
首先,我们要清楚奏折是清朝的东西,明朝之前可能有类似性质的,但不叫奏折。
奏折是清朝皇帝与臣下的私人通信,它起到了官员之间相互牵制,了解掌握地方情况,拉进君臣关系等作用。
古代文书制度
古代文书制度篇一:清代特有的文书制度清代特有的文书制度谈朱批奏折缴回与录副制度第一历史档案馆孔未名奏折的产生首先源于统治者专制政治的需要。
康熙帝于1661年2月17日即位,年仅八岁。
一个八岁的孩子作为国君是很荒唐的,他要在辅政大臣的左右下发号施令,对重大事件不可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因此也谈不上建立某些制度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即位之初基本上沿袭旧制。
但是,康熙帝终究是清一代很有作为的皇帝。
在他二十多岁时平定了三藩之乱,统了台湾,扫清了准噶尔的叛乱。
边疆与内地都相对稳定,为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
圣祖非常勤政,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御门听政”,几十年如一日。
那时康熙帝深居皇宫大院,有一套行政班子助理政务。
尽管其在位期间曾多次巡幸四方,但毕竟不可能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民间真情及地方吏治等情况,加之有些官员对一些重要事件私自作主处理,不向皇帝报告,对皇权的稳固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于是在他统治的中叶,派一些亲信去各地密探,以折子的形式报告给他。
这些人的品级并不高,却身负着皇帝的嘱托,为主子提供各地的情报。
如:包衣出身的李煦、曹寅等,他们的身份仅仅是朝廷派往江南承办皇室及官员所需的绫罗绸缎的织造官。
但他们有具折密奏的权力,他们在职期间为康熙帝提供了大量的江南地方情报。
其次,是当时的文书制度的弊端引发了文书工作的改革,出现了奏折。
例如:清初的通本上达时,由通政使司收交到内阁通览后进行票签(即处理意见)、贴黄等手续才可送到皇帝面前。
这样文件运转程序复杂,时间长,且过目人也多,造成了行文迟缓,不易保密。
久而久之,行政效率低下,不利于清王朝的统治。
因此当奏折这一文书形式出现后,立即以其保密、迅捷、灵活的特点逐渐取代了题本、奏本而成为清朝独有的一种官文书了。
奏折初始称密折。
密折之密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密折必须由具折人亲自缮写,不得假手他人。
为此康熙帝屡谕臣工,如:康熙四十八年七月,江南织造李煦上的请安折后朱批“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作有,议论大小事朕不可以托人打听,尔等受恩深重,但有所奏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
乾隆批复奏折用语
乾隆批复奏折用语
乾隆皇帝在批复奏折时常使用典雅而严谨的用语,表达着尊严和权威。
以下是一些乾隆皇帝批复奏折时常用的用语:
「朕谕」:朕(zhèn)是尊称,表示皇帝自称。
谕(yù)表示吩咐、命令。
「听旨」:表示皇帝的命令和旨意。
「念奏」:表示皇帝已经阅读了奏折内容。
「嘉许」:表示赞许、表扬。
「答奏」:表示对奏折作出回应。
「钦此」:表示对所奏事项的批准和认可。
「敕谕」:表示皇帝的敕令和谕示。
「诏曰」:表示皇帝的诏书和谕示。
乾隆皇帝的批复奏折用语充满了皇权的威严和尊贵,展现出他作为帝王的权威和决断力。
皇上批奏折用语
皇上批奏折用语嘿,各位爱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这皇上批奏折那点儿事儿。
你们想想啊,那皇上坐在龙椅上,面前堆着一摞摞的奏折,就跟咱现在面对一堆事儿似的。
皇上批奏折,那可得认真呐!那可不比咱平日里随便处理个事儿。
就好比咱吃饭,得细嚼慢咽才能尝出味道来,皇上批奏折也得仔细琢磨,可不能马虎。
要是批错了,那可不得了,说不定就影响了江山社稷呢!你瞧那奏折上,各种各样的事儿都有。
有说哪儿发大水了,哪儿闹旱灾了,这就跟咱家里今天水管漏了,明天电闸跳了一样。
皇上就得想办法解决呀,不能让老百姓受苦啊。
还有说哪儿有叛乱啦,边疆不稳啦,这可就是大问题了,就跟咱家门口来了一群捣乱的人似的,得赶紧派兵去收拾。
皇上批奏折的时候,那表情也是丰富多彩。
有时候皱着眉头,哎呀,这事儿不好办呐!有时候哈哈一笑,嘿,这事儿有意思。
有时候还得发火呢,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这不就跟咱平时遇到烦心事、开心事、生气事儿一个样嘛。
咱再想想,皇上要是看到一份写得特别好的奏折,那肯定得龙心大悦啊,说不定还会赏赐那上奏的人呢。
就像咱要是看到一份特别棒的工作报告,或者一个特别好的创意,那不得夸夸人家,给点奖励呀。
要是看到写得乱七八糟,不着边际的奏折,皇上估计就得大笔一挥,写个“糊涂!”或者“重写!”这就跟咱看到一份乱七八糟的作业,直接给个差评一样。
那皇上批奏折用的朱笔,就跟咱手里的笔一样重要。
那一笔下去,可就是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和很多事儿的走向啊。
咱平时签个字、做个决定,不也得慎重考虑嘛。
而且啊,皇上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边还有一群大臣帮着出谋划策呢。
这就跟咱有一群朋友,遇到事儿了大家一起商量,一起想办法。
有时候大臣们的意见也不一样,皇上就得权衡利弊,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这不就跟咱有时候纠结选这个还是选那个一样嘛。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对皇上批奏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咱虽然不是皇上,但咱在自己的生活里也得像皇上批奏折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儿,可不能马虎大意哟!咱得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决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条有理,有滋有味。
清代军机处杂谈——题本、奏本、奏折及其处理
清代军机处杂谈(二)——题本、奏本、奏折及其处理军机处的日常工作,基本上是为皇帝办理文书,承担这些任务的主要官员是军机章京。
满、汉军机章京各分为两班,每班八人(后各增设一员),分别在满屋和汉屋轮流值日,每值两日(如皇帝住在圆明园时则为四日班),皇帝外出时分两班随扈。
各班设有领班章京及帮领班章京,由军机大臣择章京中资深者担任。
按照清代典章规定:满屋的具体任务是办理补放在京旗营官员及各省驻防、西北两路军营官员的进单;草拟赏给内、外蒙古及藩部、喇嘛等朝贡人员的赏单;掌管军机处本身的一切事务性工作。
汉屋负责在京部、院及各省文职官员、武职绿营官员的补放进单;草拟赏给王公及内外大臣的赏单及赏给外国朝贡使臣的赏单;办理皇帝随时交下应当查考和应当办理的一切事情;负责军机处的对外联系以及管理军机处所保存的档案。
显然,这一分工的规定,并不能包括军机处的全部日常工作。
军机处每日常办的主要工作还是草拟谕旨和处理奏折,以及办理与此有关的一切文书往来和记注册籍等等。
军机处经办官员上报的奏折,主要是根据皇帝的指示,负责奏折的拟旨、录副、交办、议复、存记、归档。
清初,官员上报皇帝的文书,主要是题本和奏本,规定凡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
由于题本的运转需要经通政使司交内阁,由内阁拆阅并提出一种或几种处理的意见,然后呈送皇帝选择,再交还内阁按皇帝选定的意见批示。
题本向这一运转、拟办的过程不仅迟缓,而且经办的人手过多,容易泄密,特别是使皇帝实施政务的主动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清王朝在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曾屡次试图选择另一条渠道,使官员与皇帝之间的文书往来摆脱内阁的限制。
康熙中叶以后开始有奏折的出现,最初只是某些皇帝的家奴、亲信写给皇帝的,有的只是请安问好、谢恩献忠一类的内容,有时也密告一些地方上的情况,但仍具有私人往来信件的性质。
这种文书与题本的运转程序不同,它是由具奏人亲自撰写,派亲信家丁送往京城,而且直接到宫内递给奏事处人员转呈皇帝,由皇帝亲自拆封披览;皇帝与该员有些私房话,也径在折上批写,再发还原奏人。
清朝的奏折制度的流程
清朝的奏折制度的流程
《清朝的奏折制度的流程》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清朝那奏折制度的流程哈。
你知道吗,这就像是一个特别的信息传递通道。
咱就说有个官员,这天他在自己的地盘上发现了一件大事儿,哎呀呀,可不得了。
他着急忙慌地就开始准备写奏折啦。
他先得找个安静的地儿,铺开纸,拿起笔,心里琢磨着该咋写才能把事儿说清楚呢。
然后一笔一划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写下来,就跟咱平时跟朋友讲个长长的故事似的。
写好之后,他可得小心翼翼地把奏折给折好喽,放进专门的信封里。
这信封可不能随便,那也是有讲究的哟。
接着,他就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去京城。
这一路上啊,那送奏折的人就跟参加比赛似的,拼命赶路,生怕耽误了事儿。
到了京城,这奏折就会被专人接收,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上送。
就像咱们玩的那种闯关游戏似的,得经过一道道关卡。
最后啊,终于到了皇帝那儿。
皇帝呢,就会认真地看,仔细地琢磨,然后决定该咋处理。
处理完了,再一层一层地传回去,让那官员知道该咋办。
你看,这清朝的奏折制度流程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就这么一个事儿接着一个事儿,通过奏折来来回回地传递着信息,就跟咱现在发消息似的,只不过那时候可没咱现在这么方便快捷哟!哎呀呀,真是时代不同啦!
这就是我给你讲的清朝奏折制度的流程啦,咋样,是不是挺好玩儿的呀!。
盘点那些年雍正对奏折的批语
盘点那些年雍正对奏折的批语展开全文盘点那些年雍正对奏折的批语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奏折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4类,一般都有皇帝的朱批,来看看那些年雍正对奏折的批语吧!在博物馆看到某奏折,后面有某清帝的朱批,仨字:“知道了”……当时觉得不可思议,这是皇上说的话么?但看看这些雍正的朱批,还真是搞笑啊!1、批李卫折: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2、批蔡廷折: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
(皇上您喘口气别笑抽了……打扇擦汗端茶水ing)3、真正累了你了,不但朕,怡亲王都心疼你落眼泪。
阿弥陀佛,好一大险!(好温柔的雍正帝,心动...)4、批年羹尧折: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
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诞就是矣。
(真是相当有猫腻儿的批文,令天下腐女流诞就是矣。
)雍正画像5、批年羹尧折:珐琅之物尚未暇精制,将来必造可观。
今将现有数件赐你,但你若不用此一“贪”字,一件也不给,你得此数物,皆此一字之力也。
(一件也不给,不给就不给嘛!讨厌 >o< )6、批石文焯折: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
(皇上您脾气太好了,多想蹂躏一下啊...)7、批王国栋折: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
(嗯,估计是朱砂撒在折子上了,怕臣子误认为是血,正正经经解释了一番,可爱爆的雍正)8、批王士俊折:岂有是理!朕心寒之极,未料王士俊如此待朕也。
(皇帝不哭,抱抱……)9、批杨宗仁折:该!该!该!该!只是便宜了满丕等,都走开了。
不要饶他们,都连引在内方畅快!(想起郭德纲的白事会了……姓于名该字冠希……)10、批石文焯折:朕如此推心置腹,任用尔等,凡有累民之举,概令据实入告。
雍正的朱批趣事_职场故事
雍正的朱批趣事雍正皇帝勤于政务,他在位13年,所有的朱批加起来竟有1000多万字,相当于20本《白鹿原》!平均每天码2000多字,而且一笔一画都是用毛笔蘸上朱砂墨写成的。
也许你认为雍正是一个勤奋刻苦、不苟言笑的严肃老头子。
其实不然,他还是一个至情至性的段子手。
与康熙帝批阅奏折多用简单的三字“知道了”不同,雍正的批阅可谓信息量大,会不失时机地秀出了自己的幽默、直率、真性情。
雍正二年,与他关系最好的十三弟即和硕怡亲王允祥,向雍正呈上了一本奏折,说要率庄亲王允禄及侍卫大臣马尔赛去学习游猎来强身健体,请皇上批准。
雍正这样回复:“朕确为尔等忧虑,所忧虑者,当尔等肥壮而返还时,恐怕认不出来也。
”我为你们担心,当你们身体练得又肥又壮,回来时我恐怕认不出来了!怡亲王允祥继续上奏折,意思是感谢皇上隆恩,这次去必定好好学习游猎,这样我以前的病就好了,身体也会强壮,但若真的发胖,不堪入目怎么办?雍正回复:“甚好。
”允祥有点不明白“甚好”的意思,惶恐中再上奏请求指示。
此时,雍正回复一大段话:“朕躬甚安。
尔等安好吗?对发胖后不堪入目之事,尔等丝毫勿虑,尽量发胖,愉快而回。
唯独马尔赛回来时,恐其马力不支,朕委实为之悬念。
著怡王选备二匹脚力强而能支撑之马,以赏赐于马尔赛。
倘若尚未发胖,则毋庸赏赐。
”意思是:朕很好,你们好吗?对于发胖后不堪入目之事,你们千万不要有顾虑,尽管让自己胖起来,高兴地回来。
我只担心马尔赛太胖了,马驮不动他,这着实让人心悬。
你要选好两匹脚力好又能支撑得住的马,赏赐给马尔赛。
假如他没有发胖,那就算了。
雍正不仅爱跟兄弟开玩笑,还很体贴下属。
有一次,雍正在批阅王国栋的奏折时,不小心将墨滴落在了奏折上,怕臣子担心,特意在旁边备注: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
都说雍正待人苛刻多疑,但面对当时官场中腐败之风盛行,他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惩治贪官。
估计这样的铁腕作风让一些臣子有点胆战心惊,心生恐惧。
雍正只好温柔地安抚他们:不要害怕。
清朝皇帝批奏折,为何爱用“知道了”?体现隐秘性,也是在敷衍
清朝皇帝批奏折,为何爱用“知道了”?体现隐秘性,也是在敷衍朱批,是古代皇帝用朱砂红笔,在大臣递上来的奏折上写下批语的动作,全称为“朱批奏折”或者“朱批谕旨”。
在历史上,奏折始于清朝顺治年间,到了康熙年间才形成固定制度,到雍正时才开始真正大放异彩。
因此,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朱批,都是清朝皇帝们所写。
从康熙一直到宣统,九位皇帝的御笔朱批,据统计足足有143万多件。
而在这些朱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3个字——“知道了”。
在清代有朱批存世的皇帝中,个个都很喜欢在奏折上写这3个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甚至还专门办了一场“‘知道了’朱批奏折特展”。
第一个在朱批上用这3个字的,就是康熙帝。
他写下的“知道了”,现在被做成纸胶带,一度被卖断货。
对于喜欢用“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等大白话来批奏章的雍正帝来说,“知道了”3字也几乎是他的口头禅。
而对于曾经用“放你的屁”4个字回复大臣的乾隆帝来说,“知道了”、“好”这种简单直接实用的话术,也是他的最爱。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皇帝们为何喜欢用“知道了”这3个字,回复大臣们呢?一、保密刚才说到,奏折产生于顺治时期,但臣子向皇帝书面汇报工作,却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事情。
古代,有一定身份的大臣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不需要经由其他官员之手,所以也称为“密疏”。
到清康熙帝时,就发展成为了密折制度。
密折,理论上其内容只有皇帝和大臣两个人知道,这是皇帝掌控天下局势和朝堂动向的一把利器。
因此,极为隐秘的工作安排,皇帝可能只回复“知道了”3字,不一定只是让大臣们自己去猜该怎么做。
必要时,他还是要对大臣面授机宜的。
“知道了”3个字,看似是不表态,实则是一种暗示,这也显示出密折非一般的隐秘性。
二、敷衍清朝皇帝们素以敬业著称。
像雍正这种勤政的人,批阅奏折到后半夜,也是常有的事。
但从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奏折内容来看,大部分都不是十万火急或者意义重大之事。
比如当时闽浙总督跟康熙帝的奏折:“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
明朝奏折流程
明朝奏折流程《聊聊明朝的奏折流程》咱今儿个来聊聊明朝那时候的奏折流程呀。
嘿,你可别小瞧了这一道道的程序,那里面可有着不少门道和趣事呢!在明朝,大臣们要是有啥事要上报给皇上,那可不能随随便便递个纸条就完事了。
首先啊,你得绞尽脑汁把那事儿写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要用最精炼的文字把事情说清楚咯,可不能啰里啰嗦的。
写好了奏折,那就得找个合适的机会送上去。
这送奏折也有讲究,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轻易把奏折递到皇上跟前的。
得通过一道道关卡,要是在哪个环节出了岔子,那这奏折可能就石沉大海啦。
等奏折好不容易到了宫里,还得经过太监们的手。
嘿,这些太监们可不好对付哟!要是没打点好,说不定就把你的奏折给扔一边去了,或者给你使点绊子。
要是侥幸躲过了太监们这一关,那就到了皇上那儿。
皇上那可是日理万机啊,面对那么多奏折,他得有选择性地看。
有时候皇上心情好,就仔细看看;要是心情不咋地,说不定就随手翻翻。
要是皇上觉得你的奏折有意思,那你可就有盼头啦。
要是觉得没意思,那可就惨咯,说不定还会招来一顿数落,说你净写些没用的。
这就好比咱现在写文章,得写得有意思才能吸引人呐!记得有一次,有个大臣上了个奏折,洋洋洒洒写了一大通,结果皇上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皇上大怒,直接把那奏折扔地上,说:“你这写的啥玩意儿,浪费朕的时间!”那大臣吓得差点尿裤子。
还有一次,有个大臣为了让自己的奏折引起皇上的注意,特地用了些华丽的辞藻,结果适得其反,皇上看了觉得这人太浮夸,也没搭理他。
所以说呀,这明朝的奏折流程虽然繁琐,但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大臣们得小心翼翼地对待,既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太刻意。
不然一不留神,就可能把自己给坑咯。
咱们现在虽然没有这种奏折流程了,但有时候在工作或者生活中,也得注意说话做事的方式方法。
得把事情说清楚,让人能理解,同时也不能太啰嗦或者太刻意。
要像明朝的大臣们写奏折一样,用心去对待每一件事情。
这样才能让别人认可我们,我们也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呀!哈哈,是不是这个理儿?。
皇帝批阅奏折时都写些什么
皇帝批阅奏折时都写些什么你知道皇帝批阅奏折时用什么颜色的墨汁吗?你知道他都写了些什么吗?不管你知不知道,反正康熙是知道了!下面,为你带来“皇帝批阅奏折时写些什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31个折子15个批“知道了”2013年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参观。
有市民发现——在曹雪芹祖父曹寅写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上,康熙的朱批竟然写着“知道了”三个字。
记者采访后发现,康熙在每件奏折后面都有“朱批”,写着“知道了”的奏折还真不少!专家将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展期间的奏折一一作了介绍。
比如,康熙朝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江南科场弊案,展出的6件奏折,反映了曹寅将他了解的情况向康熙密报的过程,除了第5件奏折康熙做了较长的朱批,其他都是非常简洁的语言,两条写着“知道了”。
曹寅奏报米价,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奏报刊刻全唐诗,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复奏摹刻高旻寺碑文,康熙朱批“知道了”……记者数了一下,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期间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康熙都朱批“知道了”。
二、康熙还写过错别字“皇帝朱批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怪。
”专家说,这种口语化的说法早就有了,并不是现在才有,就像很多简体字早就出现了一样,“老百姓看到'知道了’以为是现在的语言,其实不然,古代的口头语言交流很多跟现在是一样的。
”还有一封曹寅奏折,他将从山东到南京一路见闻报告给康熙,康熙朱批“知道了,已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已后”的“已”就写错了。
康熙还有比“知道了”更简洁的批复。
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颙后事的奏折,康熙的朱批只有一个字“是”。
三、康熙真的很爱批“知道了”记者发现,在收录的90件康熙朱批奏折中,苏州织造李煦等人的小密折比较多,有25件康熙都写了“知道了”的朱批。
如李煦奏报接任两淮盐差日期并进贡冬笋折,康熙的朱批是:“知道了。
凡苏州来的各行人等,倘有多事者,尔察明即当奏知,不可少懈,不时访访才好。
三、奏折和军机处(新)
清 世 宗
朱批
朱批:在折子的尾部或夹行里皇帝亲笔批 示。即直接在折子上做批示。 朱谕:附在折子后的单独的一张纸,由皇 帝亲笔批示,一般是皇帝的密谕。 代书朱谕:皇帝授意,命亲信大臣代写朱 谕。后面有“特谕”二字。——廷寄谕旨 雍正四年逐步成熟,演变成军机处的廷寄,
3、军机处
1)军机处被推上历史舞台 雍正皇帝的代书朱谕和廷寄谕旨,“隆科 多字寄”等字样的廷寄谕旨在雍正四年以 后数量在增加。重大事务 雍正八年十二月,准噶尔突袭,隆宗门一 批内阁大学士就在这里日夜值班,办理军 务。
奏折的特点:
A、 一折一事,朱批. B、机密: a 具有奏折权的人,极少数亲信臣子—— 康熙后期,督抚、御史、给事中。 b 奏折的传递过程机密。本人亲笔——家 奴递送——奏事处——原折带回。 王鸿绪和李煦的奏折
2、雍正继位后奏折制度的推行和功 能的强化
A、扩大了奏折折奏权的范围: 明确规定中央部院侍郎以上和翰林科道各 官,地方督抚提镇及藩臬学政,中央派出 的盐政、关差、织造等,个别的道员、知 府、同知、副将等中级官员,由皇帝特许, 亦可撰写。 B、扩大了朱批: 康熙批阅奏折只写“具奏”、“妥”等字 样。 雍正事必亲恭,他的朱批极具特色。长篇 大论
1、康熙中期以后奏折制度的创行 奏本、题本——通政司——内阁(票拟)— —皇帝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官文书,是清代皇权政 治发展到极端专制的产物。在康熙末雍正初 年成为一种成熟的形式。在这之前有一种告 密、情报性折子,更具机密性,属君臣之间 的私人通信,不属于官文书。(密折、康熙 四十六年)
奏折制度
E、存档:军机处录副奏折 F、交折:交回中央统一保存 G、封柜:达拉密封存,月折包。 军机处处理事务的特点就是:迅速而机密。 “一曲仙芍听未阙,重臣三对御床前。” ——管世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朕知道了”,古代皇帝怎么批阅奏折作者:王敬雅来源:《畅谈》2018年第15期近日,一位台湾地区网友总结的“垃圾奏折”在网上走红,几位写折子的大臣都貌似成了专讲废话的缺心眼儿。
事实上,这不过是新媒体包装之后有意造成的“误会”和话题罢了,被奏折逗笑之后,有很多知识点可以了解一下。
什么是奏折?公题私奏、专匣上书奏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清代上行文书,之所以为人知晓,是因为它记录了很多官员与皇帝的日常交流,除了军国大事,还有家长里短,遍布“朕就是这样汉子”之类的金句。
其实在清代,奏折制度确立的时间较晚,也只有康熙中后期和雍正时期确实执行,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生动活泼的朱批,大都来源于这两个皇帝。
清代是一个在文书系统上运行的国家,奏折只是它庞大文书系统中的一部分,那么,官员日常是怎么跟皇帝交流的呢?简单来说,可以称作“公题私奏”,这句话是用以区分题本和奏本的一一注意不是奏折。
题奏制度继承自明朝,即公务向内阁递交题本,用官印;私务递交奏本,不用官印。
但是这一制度在清朝进行得很困难,清代皇帝是比较讲求行政效率的,题本、奏本递上来,先让通政司或部院审查一遍格式,然后递送内阁,最后到皇帝手中,这样一来一去,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信息全无保密性。
这让康熙皇帝很不满意,所以在康熙中期,开始出现官员和皇帝的直接交流,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奏折。
清代奏折按照内容不同格式也不同,分为奏事折、奏报晴雨粮价收成分数等折、请安折、贺折、贡品折、谢恩折、遗折等名目。
奏折写作一律用六行格式,每行十八字。
折内遇有尊崇字词必须抬格、换行。
奏事折折面中上位置写“奏”字,折内首页右起写官衔及“臣某某跪奏,为某某事,仰祈圣鉴事”。
这样的好处是方便皇帝一眼能明白所奏事项,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请安折,内第一页右起写官衔及“臣某某跪请皇上圣躬万安”;贺折,如万寿节,折内第一页右起写官衔及“臣某某跪祝皇上万寿万万寿”;贡品折随请安折进,折面中不写“奏”字,而写“进”字。
所以皇帝翻开的第一眼,就知道这件奏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本不存在请安折、贺折给皇帝增加工作量的问题。
当然清代是满汉文双行的,满文奏折也是这个套路。
清人吴振械在《养吉斋丛录》中记,雍正朝“外臣文员至道府同知有赏折匣者”,“武员至镇协往往赏折匣许奏事,并颁锁匙,与今折匣异。
用尽许更请,所以广耳目也”。
皇帝发给有上奏权的官员每人_个匣子,并配有锁和钥匙,以保证奏折的保密性。
在京各部衙门的奏折,每天午夜由一笔帖式(文书官员)捧至东华门外,收入紫禁城景运门内奏事处。
寅正(清晨四点)乾清门开启,由奏事处值班章京查核印片无误后接收,登入档簿,然后交给奏事太监,进呈皇帝批阅。
外省奏折递送,最初均由递折者派亲信家人送到宫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后,准许动用邮驿递送,也可派专差递送。
通过邮驿递送的,先送到兵部捷报处,再由兵部送到乾清门,随到随送,无时间限制;专差递送者,则直送乾清门,交奏事处值班章京,汇交奏事太监进呈御览。
根据各省情况不同,这个时间由几日到十几日不等,有的时候为了跟同僚打信息战,就比谁的马快。
康熙末年两江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互参的时候,噶礼就是靠递送奏折跑赢了五天,在消息传递上取得了-一定主动权。
奏折从哪里来?皇帝心腹、高层政要康熙皇帝对于具折人的要求相当严格,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写奏折与皇帝对话。
当时被恩准具折奏事的官员,主要是一些亲信家奴及个别重要地区的武职官员。
像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未奉特旨,也不得具密折奏事。
比如康熙四十二年,当时的江苏巡抚宋荦有密奏,只能通过品秩比他低得多的苏州织造李煦转奏。
康熙皇帝在李煦的密折上批道:“尔即传于宋荦,不用写本谢恩。
以后有奏之事,密折交与尔奏。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五日,贵州巡抚刘荫枢曾请求准许以密折奏事,康熙帝批复:“有当请旨者,密折奏来。
”也就是直到此时,巡抚密折奏事还是要皇帝特批的。
这个范围在后来不断扩大,雍正二年(1724年)上谕:“凡督抚大吏,任封疆之寄,其所陈奏之事,皆有关于国计民生,故于本章之外,準用奏折。
”自乾隆十三年(1748年)奏折成为国家正式官文书之_以后,“凡在京宗室王公大臣,文职京堂以上,武职副都统以上,及翰、詹授日讲起居注官者,皆准递奏折”。
在康熙时期,也只有奉特谕的人才可上折请安,现存最早的请安折,是康熙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大学士伊桑阿的《奏谢温谕赐问平安折>。
现存的康熙年间请安折,大部分是满人官员书写的,其实质是官员对皇帝的一种私人问候。
且清制规定,各地驻防满洲的请安折,一律以满文书写,并鼓励本人亲手写。
康熙帝在两江总督傅拉塔、甘肃巡抚齐世武的请安折中多次劝慰他们,字写得不好有错也无妨,“尔等折内,皆朕随手草书,再无—人知道,亦无底稿。
”康熙四十八年,杭州织造孙文成的请安折,皇帝朱批:“朕体安。
今年得病时,尔处杭州众满洲皆安否?将军之书又不来,朕心为众满洲著实忧愁,著将此书与众满洲看。
”乾隆朝以后,满人的满语水平急剧下降,甚至连一篇简单的请安折也不能写了,屡为皇帝训斥。
道光七年,广州将军庆保请安折等均用汉文书写.道光皇帝不禁感叹:“广州驻防官兵不下五千余人,岂无—写清字之人?”请安折的频率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虽然没有固定时间,但如果皇帝长期看不到你的奏折,就会心生疑虑。
康熙四十七年,皇帝觉得湖广提督俞益谟总不上奏非常不妥,要求他“凡有请安或地方该奏之事即具折来奏”。
同样,康熙皇帝也批评过川陕总督齐世武、巡抚鄂海折子间隔太久。
不过频繁的请安也确实会招致反感,皇帝会朱批:“此等请安事宜,不必时常具奏。
”奏折写什么?地方情形、风闻言事大家印象中有个误区,就是清代所有公私事务,只要是对皇帝汇报的,都要写奏折。
但是不妨设想,一个人口超过三亿的国家,如果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批示,皇帝自己恐怕就是生出三头六臂,也难胜任。
其实,奏折只是清代多种公文中的一种,但因为是高层大臣与皇帝直接对话的方式,所以最受重视。
臣下不能明说的,可以上奏折;皇帝不能明示的,可以批奏折。
在康熙皇帝给浙江巡抚黄秉中的官方说法中,“凡督抚许上折子,原为蜜(密)知地方情形,四季民生、雨旸如何、米价贵贱、盗案多少等事”,但实际上除了这些公事之外,康熙也非常注重用密折收集隋报、笼络人心。
现在康熙朝汉文奏折留存最多的,是当时的直隶总督赵弘燮,他在直隶巡抚(后改为总督)任上十七年,远远超过了后任的畿辅大员,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
他虽然是汉人,但是却是康熙皇帝极为信任的人选。
他的父亲赵良栋,顺治二年招募入清军,在三藩叛乱、康熙皇帝最为危难的时刻,替皇帝平定云南吴三桂,深得康熙倚重。
赵弘燮的兄长赵弘灿官至两广总督,也是封疆大吏。
最重要的是,康熙皇帝晚年时,老臣们纷纷谢世,他曾作诗说:“旧日讲筵剩几人,徒伤老朽并君臣。
”而陪他“老朽”的重臣之_,就是赵弘燮。
从现存奏折看,赵弘燮年老体衰的时候,皇帝不但为他派去御医,还将西山泉水送到保定给他煮药,并且把进口的金鸡纳送他服用,两个人还像寻常老人_样,探讨养生之道。
此时,赵弘燮的请安折,可谓是皇帝的一剂舒心药。
在康熙六十一年,赵弘燮辞世之后,康熙还是强撑病体为他写下悼亡诗句,说他“保全终始君恩重”,感其死后“节钺空悬揽辔情”。
而我们非常熟悉的江南三织造,就是康熙在两江地区安插的形势观察员。
江南地区百姓富庶、商贾云集、文化繁荣,又是曾经南明势力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康熙皇帝重点监控的地区之一。
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三人,不但在两江地区为皇帝谋取财富、贩运货品,更将江南地方的士风舆情、官员动态、物价民生等事项,事无巨细地上奏给皇帝。
因为他们本身不处理相关事务,所以所奏內容与其他官员多有重合,但是仍然是康熙皇帝了解地方事务的重要角度。
这种私人奏事的方式到雍正时期发展到巅峰,勤政的皇帝,评与所有高级官员都建立了这种一对一的线性联系,连官员升迁、税赋改革这种日常政务,也是靠奏折的方式解决的。
因为奏折数量的急剧增加,军机处也应运而生。
这一机构由皇帝钦点的心腹官员组成,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奏折,并将皇帝旨意下达。
即便如此,雍正皇帝也还是经常看奏折看到“以手揽额”,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留下墨迹最多的皇帝。
奏折到何处去?缴回宫中、不可私藏奏折的广泛使用存在于雍正时期,就康熙、雍正两朝而言,奏折虽然不是都写有“密折”字样,但是性质上还是一种秘密文件。
但是雍正本人比较有趣,在雍正十年的时候,他想要将自己处理过的折件进行“出版”,于是从众多奏折中挑选了七千余份,辑成了《朱批谕旨>。
而此书未刊刻,皇帝就去世了,继任的乾隆为此书作了后序,并于乾隆三年刊刻出版。
此后,乾隆皇帝对奏折的秘密性也失去了兴趣,再加上他本人和雍正性格完全不同,乾隆统治时期很少依靠特务手段,他自信心很强,觉得自己驭臣有术,因此较少使用密奏。
而且所有文书形式几乎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即在成为定例之后,就会出现很多套话。
于是奏折在乾隆年间,也越写越长。
乾隆皇帝非常反感长篇累牍、漫无目的的奏折,加上军机处职能的发展,奏折基本都交由军机处处理。
此后,臣下多“以奏代题”,奏折这种形式则走向公开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搜集到的比较有意思的朱批,基本集中在康、雍二朝的原因。
到了晚期,奏折的处理也程式化了,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
《天咫偶闻》记载了当时下发奏折的场景:在乾清门石栏上,有一盏白纱灯,如果灯由石栏移到台阶,则表示已经朱批的奏折即将发下,不久即有奏事官慢慢捧折而出,高呼“接事”。
各部院衙门递折的笔帖式就集合起来,恭候发折。
奏事官叫到的人就上前,一面交付奏折,一面口传朱批内容,如“知道了”“另有旨”“依议”。
这是三种较为常见的处理方式,对于不需要回应的信息,称“知道了”;对于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信息,称“另有旨”;对于同意处理方式的信息,称“依议”。
奏事官会事先在折匣上用指甲划出记号,俗称“横知竖议”,这样就不必一一阅看,而百十匣无一误差。
皇上写过字的东西,不能随意处置,必须缴回宫中贮藏。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三月,江南提督赵珀曾奏请:“主子教训御批之笔,理应恭缴……窃思传为子孙世宝,除现奉主子手书恭缴外,嗣后御批可否赏给,准免恭缴。
”也就是说,奏折此时是应该缴回的,但是我特别想留作传家宝,皇上是否应允。
康熙览奏后批示:“若不关蜜(密)事,无妨。
”一向严厉的雍正皇帝则与其父亲不同,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继位,立即谕令军前将军并各省督抚提镇等,将“所有皇父朱批旨意,俱著敬谨查收进呈。
若抄写存留、隐匿焚弃,日后败露,断不宥恕,定行从重治罪”。
并规定:“嗣后朕亲批密旨,下次具奏事件内,务须进呈,亦不可抄写存留。
”之后雍正不断下旨严格强调缴回制度,乾隆皇帝还特别强调,“虽批‘朕安’一二字者,亦不可隐匿,如有隐匿者,照隐匿制诰例从重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