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工程

合集下载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步骤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步骤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步骤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化学技术对蛋白质进行设计、改造和优化的方法。

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创造新的功能蛋白质或改进已有蛋白质的性能。

下面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步骤。

一、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蛋白质工程是一种科学技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性能,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重组蛋白技术、合成蛋白技术和改造蛋白技术等。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对蛋白质进行设计、改造和优化,从而实现蛋白质性能的改进和新功能的创造。

二、蛋白质工程的原理蛋白质工程基于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深入了解,通过蛋白质的DNA重组、氨基酸序列改变、蛋白质结构预测和模拟等技术手段,对蛋白质进行设计和改造,并通过生物表达、纯化和鉴定等实验手段验证蛋白质性能的改进和新功能的创造。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子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结构域、结构基元、功能位点等。

2. DNA重组技术:通过DNA重组技术,将感兴趣的蛋白质基因与载体进行重组,构建蛋白质表达系统。

这样可以实现对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设计和改变。

3. 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增加、删除或替换氨基酸,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可以通过点突变、基因片段的插入或删除、全基因组的设计等方式来进行改变。

4. 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建模:通过软件工具和算法,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预测和模拟。

这能够帮助我们对蛋白质进行结构优化和预测性能变化。

5. 生物表达与鉴定:通过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验证蛋白质工程的效果。

通过比较重组蛋白与野生型蛋白的性能差异,评估蛋白质工程的成功与否。

三、蛋白质工程的步骤蛋白质工程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所要改进或创新的蛋白质性能。

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工程: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定点改造蛋白质结构的一门学科。

它运用基因工程手段,通过有控制的基因修饰和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定向改造,以期获得性能更加优良、更符合人类社会需要的蛋白质分子。

2. 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 人-鼠嵌合抗体:用鼠可变区和人恒定区融合形成的抗体。

4.人源化抗体:将鼠杂交瘤抗体的超变区嫁接到人抗体上形成的抗体。

5. 一级结构:是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从N-末端到C-末端的排列顺序及二硫键的位置。

6.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借助氢键排列成特有的规则的反复构象。

7.超二级结构(结构模体):一级顺序上相邻的二级结构在三维折叠中,彼此靠近、按特定的几何排布形成排列规则的、在空间结构上可以辨认的、可以同一结构模式出现在不同蛋白质中的二级结构组合体,称为结构模体。

8.发夹式β模体(或ββ组合单位):两段相邻的反平行β链被一环链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组合单位,其形貌与发夹相似,称为发夹式β模体。

9.希腊钥匙模体:四段紧邻的反平行β链以特定的方式来回往复组合,其形貌类似于古希腊钥匙上特有的回形装饰纹,故称为希腊钥匙型模体。

11.结构域:二级结构和结构模体以特定的方式组织连接,在蛋白质分子中形成两个或多个在空间上可以明显区分的三级折叠实体,称为结构域。

12.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结构模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的,涉及主链、侧链在内的所有原子和基团的空间排布。

13.四级结构:是指在多条肽链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单位在寡聚蛋白质中的空间排布及亚单位间的互相作用。

14.优势构象:任何氨基酸侧链中的组成基团都可以绕着其间的C-C单键旋转,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构象。

AA分子的各种构象异构体并不是平均分布的, 总是以其最稳定的构象为重要的存在形式即为优势构象。

15.交错构象:是能量上最有利的排布,在这种构象中,一个碳原子的取代基正好处在另一个碳原子的两个取代基之间。

蛋白质工程定义

蛋白质工程定义

蛋白质工程定义介绍蛋白质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

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合成或改造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在药物研发、生物能源、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蛋白质工程的起源和发展蛋白质工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改变其性质。

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蛋白质。

1982年,第一个通过基因工程合成的人类蛋白质——胰岛素成功问世,这标志着蛋白质工程的重要突破。

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蛋白质工程利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实现对蛋白质的改造,其中常用的包括:1. 随机突变通过人工合成或随机突变的方式,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常用于寻找具有新功能的蛋白质。

2. 有针对性的突变通过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有选择性的突变,例如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稳定性、抗原性以及其他性质。

3. 蛋白质摘要和重组将两个或多个蛋白质的功能单元进行重新组合,可以获得具有新特性的重组蛋白质。

4. 手性选择通过合成手性选择性的氨基酸或引入特定的修饰基团,改变蛋白质的手性结构,并调节其生物活性。

5. 蛋白质折叠和组装通过调控蛋白质的折叠和组装过程,可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常用于改善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可溶性。

蛋白质工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药物靶点蛋白质的改造,可以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疗效,减少副作用。

同时,蛋白质工程还可以用于合成新型药物载体和药物传递系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蛋白质工程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在生物能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改造酶和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提高生物能源的产量和转化效率。

蛋白质工程还可以用于合成新型酶类催化剂,提高能源生产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蛋白质工程概述

蛋白质工程概述
蛋白质工程概述
目录
• 蛋白质工程简介 •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技术 •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 • 蛋白质工程的挑战与前景 • 蛋白质工程研究进展
01
蛋白质工程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人工设计和改 造蛋白质分子,以达到改善或优 化其功能、稳定性和亲和力等目 的的生物工程技术。
特点
蛋白质工程具有高度定向性,能 够针对特定目标进行设计和优化 ,从而实现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 定向改造。
动物育种
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动物育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动物的性状,如生长速度、肉质 和产奶量等。
生物农药与肥料
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开发和优化生物农药和肥料,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 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环保领域的应用
废水处理
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微生物酶,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例 如,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微生物的降解酶,可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和降低处 理成本。
03
疫苗开发
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疫苗,通过改变抗原的免疫原性,提高
疫苗的保护效果。
工业领域的应用
生物催化
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酶,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例如,在 制药、化学品和燃料的生产中,蛋白质工程改造的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生物材料
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设计和开发新型生物材料,如蛋白质基质、纳米纤维和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医疗、环保和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生物制药的改进
通过蛋白质工程,可以设计和优化药 物中的关键蛋白质,提高药物的疗效 和降低副作用。
生物能源的开发
利用蛋白质工程可以设计和优化微生 物,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可降解 塑料等。

蛋白质工程名词解释

蛋白质工程名词解释

蛋白质工程名词解释
蛋白质工程是一门应用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原理,通过对蛋白质的基因序列进行改变和重新组合,来设计和制造具备新功能或改良功能的蛋白质的领域。

在蛋白质工程中,用于改变蛋白质的基因序列的方法包括基因突变、插入或删除特定基因片段、以及不同蛋白质之间的基因互换。

这些方法旨在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范围广泛。

例如,在医药领域,蛋白质工程可以用来改良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设计更有效的抗生素或抗癌药物,甚至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质药物。

在农业领域,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蛋白质工程在工业生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开发新型生物催化剂、生产工艺中的酶和蛋白质纳米材料等。

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对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了解,科学家能够精确地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性能和特征的蛋白质,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之,蛋白质工程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科学领域,其研究和应用有助于创造出更加智能和高效的生物技术产品,并在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做出贡献。

《蛋白质工程》课件

《蛋白质工程》课件

生物医学
蛋白质工程可用于研究 和治疗疾病,例如设计 和优化抗体、酶和细胞
因子等。
农业与食品工业
蛋白质工程可用于改良 农作物和食品品质,提
高产量和营养价值。
环保与能源领域
蛋白质工程可用于设计 和优化微生物,以实现 废物处理、生物燃料生
产等目标。
CHAPTER 0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重要性
功能域和活性位点是理解蛋白质功能的关键,对蛋白质工程和药物 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
功能域和活性位点的形成受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影响 ,同时与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CHAPTER 03
蛋白质工程的遗传操作
基因突变技术
随机突变
01
通过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等方法在基因序列中引入随机突变,
定义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局部主链的折叠方式,常见的二级结构包括 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
重要性
二级结构是构成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重要基础,对蛋白质的功能具有 重要影响。
影响因素
二级结构的形成受一级结构的影响,同时与蛋白质所处的环境条件有 关。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定义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 中不同二级结构的组合方式,包 括蛋白质的构象、亚基聚合方式 以及与其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通路分析
通过分析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网络,揭示其在信号转导、代谢等通路中的作用,为药物研发 和疾病治疗提供靶点。
CHAPTER 05
蛋白质工程的实验技术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是蛋白质工程实 验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其目的是将 目标蛋白质从复杂的生物样本中分离 出来,并提高其纯度。

蛋白质工程详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和应用

蛋白质工程详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和应用

蛋白质工程详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和应用蛋白质工程详细介绍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化学的方法,对蛋白质进行定向的修饰和改造,以获得理想的蛋白质产物。

它的发展为生物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也为基因工程、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和应用。

一、蛋白质工程的方法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包括:1. 重组蛋白质表达系统:通过将目标蛋白质基因导入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代谢途径合成目标蛋白质。

2. DNA重组技术:改变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以改变其结构和功能。

3. 非天然氨基酸插入:在蛋白质序列中插入非天然的氨基酸,改变蛋白质的性质。

4. 点突变:通过改变蛋白质特定氨基酸的编码,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5. 蛋白质折叠机理研究:通过研究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以及其折叠机理,为蛋白质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二、蛋白质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主要方面。

1. 生物药物蛋白质工程为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

通过工程改造,可以改善生物药物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和药效持续时间等性质,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蛋白质工程还可以生产重组蛋白、抗体和疫苗等生物药物,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2. 农业生物技术蛋白质工程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的产生。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可以使植物和动物表达陌生蛋白,以改善农业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特性。

蛋白质工程还可以改善植物和动物的饲料价值,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

3. 工业酶蛋白质工程在酶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工程修饰,可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热稳定性和耐受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业酶的使用效果。

蛋白质工程还可以创造新的工业酶,满足不同生产过程中对酶的需求。

4.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蛋白质工程在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工蛋白,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

3、 合成嵌合抗体。如:人鼠嵌合抗体抗原性显著下降 、 合成嵌合抗体。
第三节
蛋白质工程
1、蛋白质工程概念 2、蛋白质工程原理、步骤 3、蛋白质的分子设计 1)小范围改造 如:T4溶菌酶、速效胰岛素 2)拼接组装 如:人鼠嵌合抗体 3)从头设计 4、蛋白质工程的应用 1)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 2)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3)合成嵌合抗体
二、蛋白质工程原理、步骤 蛋白质工程原理、
基因表达流程图 基因表达流程图
蛋白质工程流程图 蛋白质工程流程图 工程流程
1.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 功能出发 2.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3.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 氨基酸序列 4. 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序列
(1)获得②一般用 人工合成基因 的方法,①和②结合能形 ______的方法 的方法, )获得② 最重要的是① 成③,最重要的是①和②经处理后具有 相同的黏性末端 。 (2)在⑤→⑥过程中,获得抗病基因的金茶花细胞将经历 ) ⑥过程中, 脱分化和 再分化 _____和 过程后才能形成⑦ 过程后才能形成⑦。 (3)抗枯萎病金茶花的培育成功说明一种生物的基因表达系统 ) 脱氧核苷酸序列(遗传信息或碱基序列) 脱氧核苷酸序列 能够识别来自另一种生物的DNA的________。(遗传信息或碱基序列) 能够识别来自另一种生物的 的 。 (4)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 植物组织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 。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 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不一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 专题一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1、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1)供体:提供目的基因(2)操作环境:体外(3)操作水平:分子水平(4)原理:基因重组(5)受体:表达目的基因(6)本质:性状在受体体内表达(7)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限制酶是一类酶,而不是一种酶。

3、限制酶的成分为蛋白质,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理化条件,高温、强酸或强碱均易使之变性失活。

4、将一个基因从DNA 分子上切割下来,需要切两处,同时产生4个黏性末端。

5、不同DNA 分子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 分子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6、限制酶切割位点应位于标记基因之外,不能破坏标记基因,以便于进行检测。

7、基因工程中的载体与细胞膜上物质运输的载体不同。

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是DNA 分子,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膜载体是蛋白质,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

8、基因工程中有3种工具,但工具酶只有2种。

9、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 获取目的基因—⎩⎪⎨⎪⎧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利用PCR 技术扩增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组成(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方法 ①植物:②动物:③微生物:感受态细胞法(4)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0、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不是随意的基因表达需要启动子与终止子的调控,所以目的基因应插入到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的部位。

11、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只有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没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第一步存在逆转录法获得DNA ,第二步存在黏性末端连接现象,第四步检测存在分子水平杂交方法。

1213、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14、一般情况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但有时可用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这样可避免质粒和质粒之间、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之间的连接。

15、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转化的实质是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

16、不熟悉标记基因的种类和作用:标记基因的作用——筛选、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常见的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发光基因(表达产物为带颜色的物质)等。

17、对受体细胞模糊不清:受体细胞常用植物受精卵或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动物受精卵(一般不用体细胞)、微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要合成糖蛋白、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则必须用真核生物酵母菌(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分泌);一般不用支原体,原因是它营寄生生活;一定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它无细胞核,不能合成蛋白质。

18、还应注意的问题有:①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DNA片段)≠起始密码子(RNA);终止子(DNA片段)≠终止密码子(RNA)。

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在体外进行。

19、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20、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反馈练习】1.如图所示为部分双链DNA片段,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工具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C.切断b处的酶为DNA解旋酶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3、研究人员将鱼的抗冻基因导入番茄体内,获得抗冻能力明显提高的番茄新品种。

下列操作合理( ) A.设计相应DNA单链片段作为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生物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常用方法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技术感受态细胞法受体细胞体细胞受精卵原核细胞转化过程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表达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取卵(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动物Ca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B.利用限制酶和DNA聚合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C.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细胞之前需用Ca2+处理细胞D.运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抗冻基因是否在番茄细胞中表达4、在某些深海鱼中发现的抗冻蛋白基因afp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如图所示是获得转基因莴苣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和__________。

(2)①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组质粒除了带有抗冻蛋白基因afp,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

(4)如果受体细胞C1是土壤农杆菌,则将目的基因导入它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的______________,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C2,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C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形成转基因莴苣。

经②过程获得的转基因莴苣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蛋白质产品,转基因莴苣培育成功。

活动一、蛋白质工程1、概念: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蛋白质工程原理:基因改造。

3、操作过程: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基因表达→产生需要的蛋白质。

4、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其本质是改变其基因组成。

如果对蛋白质直接改造,即使改造成功,被改造的蛋白质分子还是无法遗传。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创造新基因或者改造老基因,是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延续。

蛋白质工程与DNA分子重组技术是分不开的,常用到基因工程工具酶,如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典例分析】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但是胰岛素被注射到人体后,会堆积在皮下,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血液,而进入血液的胰岛素又容易分解,因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如图是用蛋白质工程设计速效胰岛素的生产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构建新的蛋白质模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图中构建新的胰岛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通过DNA合成形成的新基因应与____________结合后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中才能得到准确表达。

(3)若要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速效胰岛素,需用到的生物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发酵工程。

(4)图中从胰岛素模型到新的胰岛素基因合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1.(2012·江苏卷,32)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

现有MspⅠ、Bam 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 CGG、G GATCC、GATC、CCC GGG。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

(2)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_________末端,其产物长度为____________。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

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__________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

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经检测,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D不能正确表达,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从预期人的生长激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双链DNA片段,获得双链DNA。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并使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 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据图回答:(1)为了精确地获取图中的重组质粒,应用____________切割质粒,用____________切割目的基因。

(2)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之前,要将大肠杆菌B放入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溶液中处理,使之成为感受态的大肠杆菌。

(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并发挥其功能,是因为二者都是_______________。

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说明该菌已导入了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则没有导入。

(5)上述方法制备人的生长激素,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 _______。

(6)和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用于育种的优点是(7)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主要区别(产物角度分析)(8) 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流程(9)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10)启动子的作用(11)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条件是:(12) 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解析:【反馈练习】1-3 DAA4、答案(1)(用逆转录等方法进行)人工合成(2)限制酶DNA连接酶(3)标记基因(4)转化作用染色体的DNA 抗原—抗体杂交解析(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有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和人工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