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经典设计师及作品

合集下载

《勒柯布西耶》课件

《勒柯布西耶》课件
所,更是现代主耶的影响
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立体主义影响
勒柯布西耶的早期作品受到立体 主义的影响,强调几何形态和抽 象表现,对现代建筑风格产生了
重要影响。
建筑与功能的关系
勒柯布西耶强调建筑应该根据其功 能来设计,这一思想影响了现代建 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建筑材料的应用
勒柯布西耶善于运用新材料,如混 凝土和玻璃,为现代建筑的创新提 供了新的可能性。
02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充分体现 了功能主义,如罗纳山教堂和马 赛公寓,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
新建筑五点
新建筑五点是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建筑 设计原则,包括立柱、屋顶花园、自 由立面、横向长窗和自由平面。
这五点原则影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之一。
粗野主义
粗野主义强调建筑的原始和自然形态,不追求表面的装饰。
罗纳山教堂
总结词
罗纳山教堂是勒柯布西耶的又一杰作,它以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象征意义而闻名。
详细描述
罗纳山教堂位于瑞士日内瓦湖畔的罗纳山, 是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宗教建筑。它采用了 混凝土和石材等自然材料,外观简洁而有力 ,体现了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原则。 罗纳山教堂内部空间宽敞,光线充足,营造 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这座建筑不仅是 一座宗教场所,更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
对后现代建筑的影响
对历史元素的引用
尽管勒柯布西耶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但他的后期作品 也开始引用历史元素,这一手法对后现代建筑产生了影响。
对装饰的重新定义
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中,装饰与功能的结合是其特色之一,这一理念 影响了后现代建筑对装饰的重新定义。
对空间和光线的运用
勒柯布西耶对空间和光线的运用有着独特的理解,这对后现代建筑 的空间设计产生了影响。

伯纳德·屈米

伯纳德·屈米

■人物简介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是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

他出生于瑞士,毕业于苏黎士科技大学,具有法国、瑞士以及美国籍。

在美法两国之间工作与居住,拥有美国与法国建筑师的执照。

他长期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他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等。

屈米去年才离开美国哥伦比亚建筑学院院长职位,他不仅是著名的学者,也主持一个设计工作室。

对于他来说,建筑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而且必须内涵事件、运动、活动、机能,成为都市文化的载体。

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是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他长期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他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等。

其中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一向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所谓解构主义,是以消解作品中以建筑物中心主义为基本的构思来源,力求去探寻传统建筑的物质真实性以外的其他真实性。

作为伟大的解构主义建筑师,屈米认为,建筑本身只是一些堆砌在一起的物质,不能称其为建筑,只有有了人的活动,加入了内容有了功能用途,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建筑。

空间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只有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的作品,才是上乘之作。

屈米先生希望中国建筑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要丢掉自身文化特征,在不断创造新建筑的同时不要丢弃传统,城市、国家都需要自己的文化个性。

"运河岸上的院子"作为当代中国别墅作品,正是在保持中国传统居住理念的同时更具有现代国际风范。

伯纳德屈米的设计风格(BERNARDTSCHUMI)伯纳德-屈米生活并且在在美国纽约教学。

他是建筑师也是教师。

起初作为理论学者,在1981年他展出发表了《曼哈顿抄本》,在1994年MIT新闻发表了他的一系列短文,题目为“建筑和结点”。

瑞士平面设计史

瑞士平面设计史

瑞士平面设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停滞。

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联邦德国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瑞士平面设计史,希望能帮到你。

瑞士平面设计史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此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国际主义风格的根源应该说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与包豪斯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有密切的关系。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两个关键人物,西奥·巴尔莫(1902-1965)和马克斯·比尔(1908-),都是毕业于包豪斯的瑞士平面设计家。

巴尔莫是最早采用完全的、绝对的数学方式从事平面设计构造的设计家之一。

马克斯·比尔则重视设计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1950年,比尔担任联邦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theHochschulefurGestaltunginUlm)的第一任校长。

乌尔姆学院与战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一脉相承的,最大的要点就是要把设计作为社会工程的组成部分,而避免美国设计简单赤裸的商业倾向。

乌尔姆设计学院对于奠定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0年代形成的国际主义风格的核心部分是无饰线字体的发展及广泛采用。

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家采用一种直接了当的新无饰线体,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

1954年,在巴黎工作的瑞士平面设计家阿德里安·弗鲁提格(1928-),创造了一套共有21个不同大小字号的新无饰线体,称为“通用体”(Univers)50年代初期,阿明·霍夫曼和另外一个瑞士设计家马克斯·梅丁格合作创造出“新哈斯-格罗特斯克体”。

1961年,新哈斯体在联邦德国正式出品,新名称是“赫尔维提加体”(Helvetica)。

拉格纳奥斯特伯格RagnarOstberg

拉格纳奥斯特伯格RagnarOstberg
拉格纳·奥斯特伯格(Ragnar Ostberg)
制作 人:陈振飞 环艺1131
拉 格 纳 · 奥 斯 特 伯 格
領導瑞典國家旳藝術建築師
一、设计师旳简介
拉格纳·奥斯特伯格(Ragnar Ostberg)旳简介
• 1866年生於瑞典 • 1945年過世於瑞典旳斯德哥爾摩 • Ragnar Ostberg 是領導瑞典國家旳藝術建築師,在20世紀旳早期一直到1923年結束
• 他结过两次婚。从1923年旳第一种妻子艾尔莎Skoglund 1909-1919,凯琳泰尔。 在他旳第二次婚姻,他旳女儿苏珊娜Ostberg,谁是Povel Ramel寡妇,男爵夫 人,歌手和演员。
• 在20世纪23年代,Ostberg是北欧byggdag旳董事长和推动者。 • 在斯德哥尔摩旳街道室旳拉格纳Ö stberg平面是他旳名字命名。在他旳一生中,
美学和影响力
• Ö stberg旳独特风格旳印象,他在国外期间和影响力旳民族浪漫主义旳 问题是一种成果,它会造成到1923年旳豪情壮志,加入国家与经典旳 不朽旳。
• 他旳风格是兼收并蓄与瑞典旳理想,注重细节巧妙结合旳国际化和异 国情调旳功能。旳风格有明显旳艺术和工艺品,威廉·莫里斯 hantverkarideal,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哥特式风格旳建筑师菲利普·韦伯, 诺曼·肖和查尔斯·弗朗西斯安尼斯利Voysey。他被以为是瑞典最主要 旳建筑师之一,虽然他旳经典风格,站在反对新兴旳机能。
• 虽然最活跃,最有名旳建筑师,能够Ostberg还记得一组设计师。他设 计旳歌剧“ 阿依达在皇家剧院(斯德哥尔摩歌剧院)第一千九百二十 五 他还接到命令,在“李尔王”于1928年在皇家剧院旳设计和交付22 草图。然而,因为影院旳财务危机来了,他们历来没有在现场设计, 但更便宜旳舞台装置旳处理方案所取代。

瑞典最具人气的陶瓷设计大师

瑞典最具人气的陶瓷设计大师

瑞典最具人气的陶瓷设计大师这几年“性冷淡风”深受大家追捧,不管是家具家居用品,还是服装首饰、室内设计,都掀起了一股追求极端简约,也就是性冷淡风格的浪潮。

它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功能,简化设计,线条简练,多用明快的中性色,呈现出一种耐看的朴素美感,很是高冷文艺,禁欲气息满满。

但其实看多了这些低调的单色风格,也需要一点带点“花样”的设计充实一下,而且好看的设计也不是只有极简这一种风格,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陶瓷大师 Stig Lindberg 的作品。

Stig Lindberg 1916年生于极简主义美学的发源地——北欧瑞典的默奥,他除了是陶瓷、玻璃、针织品等领域的设计大师,也兼顾着插画师、室内设计师等身份。

1937年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毕业之后的三年里,Stig Lindberg 一直在古斯塔夫斯伯格陶瓷厂(Gustavsberg)——也就是现如今的瑞典国民陶瓷品牌,师从Wilhelm Kage,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作品。

这段时期的学习从一个侧面预示了Stig Lindberg之后的设计之路。

在瑞典几乎每个家庭里都会有一两个 Stig Lindberg 的作品,他的设计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如果说瑞典的陶瓷之母是 MarinneWestman 的话,那么瑞典,甚至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陶瓷之父无疑就是 Stig Lindberg了。

Stig Lindberg 擅长将自己的设计风格巧妙地与自然材质相融合,他的作品幽默、有点超现实、非常漂亮和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诠释了经典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质,以及对温馨生活的诉求。

在1950至1960年代中,Stig Lindberg 还是当时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设计中一位走在前头的家具制品设计师,率先为瑞典人家中引入一系列充满艺术气味的家居用品。

这款现在看来依然 fashion 的可旋转角度的电视机设计于1959年,名为 Lumavision,译为“露娜”。

彼得卒姆托建筑案例简析图文

彼得卒姆托建筑案例简析图文

□ 作品分析: Vals温泉浴场
主 体 划 分
建筑立面是分开 的,外部光线可以从缝隙
里面透出来
楼板之间留有8㎝宽 的缝隙,用透明玻璃密封
·
□ 作品分析: Vals温泉浴场
采 光 自 然 光
主 体 划 分
体块的结合处形成缝隙,缝隙处以玻 璃覆盖,使得室外光引入室内
□ 作品分析: Vals温泉浴场
他的建筑特点: 1.他的作品并非耸立在各大都市、举世瞩目的大型建筑物之上,而是跑到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 例如阿尔卑斯山区,发挥他的才华。 2.他设计出来的作品,大多数是娇小玲珑,极少庞然大物。 3.不受时间和文化的界限影响。 4.建筑形体简单,其建筑的精髓只有在空间中通过体验材质、光线、细节才能体会。 5. 尊重建筑的周遭环境。
□ 作品分析:圣本尼克教堂
整体平面为水滴形,这一特殊形状显得别致。 入口处位于尖端
□ 作品分析:圣本尼克教堂
室内光线从屋顶 上缘的环状高窗 投入,让整个室 内充满光线。
室内四周银色的 墙面反射了高窗 所投入的光线, 提高了室内的明 亮度。室内细长 的木柱让空间恢 复次序性。
安德鲁•米德把祖索尔的作品誉之为“唤醒感受的建筑”。那 么这种感受是什么呢。评论家认为,对于永恒价值的湮灭,祖 索尔有着一种深沉的羞罪感,他的工作就是要让这种永恒的价 值在价值虚无化的当代重新彰显。因此,祖索尔的作品能够令 人体认和感受到千年经验中遗忘已久的永恒价值。这是一种伟 大的复兴,但祖索尔的复兴并非简单化的复古,在他的工作当 中同时隐藏着先锋主义。 自上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诞生到如今各式流派正名,人们 关注越来越多的是建筑的各种附加属性:符号,寓意,技术, 视觉冲击……在大多数建筑师迷失在着舍本逐末的建筑追求中, 他始终恪守本质,用一种传统而又不失美感的手法,诠释着他 的设计理念:让建筑成为感官感受的窗口,让我们的皮肤长满 眼睛。

魅力瑞士之“精巧设计家”

魅力瑞士之“精巧设计家”

魅力瑞士之“精巧设计家”艺术地图文/呐 喊14提到瑞士,你可能想不出像达·芬奇或毕加索一样的“艺术明星”,很多人甚至认为瑞士并不是艺术生根发芽的沃土。

与我们过去讲到的英国相比,瑞士没有皇室成员来充当艺术赞助人,所以艺术家很难提高自己的威望。

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瑞士艺术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鼎鼎大名的“鸟巢”(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主场馆)就是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乔布斯和“卷福”夏洛克钟爱的“高智商沙发”出自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之手;马库斯·约翰松设计了一款章鱼灯,在坚持实用、简洁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想象力和趣味性。

瑞士有哪些艺术氛围浓厚的旅游必去景点呢?快跟我一起去看看吧!音乐的色彩你有没有觉得这座“波涛汹涌”的建筑像海洋馆?其实这是位于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保罗·克利中心。

保罗·克利是谁?还记得那个画过《猫和鸟》的包豪斯学院的老师吗?他不仅是个画家,还是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小提琴手,另外他还爱好写诗、写小说,真是艺术界的“全能选手”。

当一个艺术家跟着音乐的节奏去作画的时候,他的创作终将与众不同。

我们很难把他的作品按风格归类,但只要看到他的画(他竟然画了九千多幅),你几乎可以立刻认出,因为它们共同展现着二十世纪的欢愉精神,几乎无人可与之匹敌。

◎ 光线、虚浮及自然是保罗·克利作品中的三大元素,它们启发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建成了保罗·克利中心美术馆◎“儿童博物馆”区域经常举办亲子艺术创作活动15◎从突尼斯旅行回来,保罗·克利就开始迷恋上色彩,用温暖的太阳、五彩缤纷的穹顶等意象来表明“我已经和颜色融为一体”◎ 保罗·克利和他的猫咪“小坏蛋”◎《红气球》中,五彩的格子房屋环绕着红气球,一同把我们带进了雾气霭霭的童话国度有温度的建筑和保罗·克利中心一样有趣的建筑在瑞士并不少见,仿佛建筑才是瑞士人表现艺术天赋的基本形式。

彼得.卒姆托ppt课件

彼得.卒姆托ppt课件
▲设计方案的中心理念倾向 于:让建筑看起来成为周围 景观的一部分, 以退让谦 逊的姿态覆盖于同山体一色 的草皮之下。
建筑如同生长而来
精选课件ppt
10
瓦尔斯温泉浴场正立面面山开窗
Part1设计理念
▲新建的温泉浴场如同一块巨大 的方形岩石般嵌入山体之中,一 侧与山体紧密结合,另一侧暴露 在外的建筑本体上开着巨大的方 形孔洞,仿佛是对山体沉积岩风 化形成的深洞的呼应与现代诠释。
精选课件ppt
8
一、真实(Realm)
Part1设计理念
卒姆托关注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他认为:“只有当一个项目确实对人 或城市有所裨益时,人才能享受到建筑的乐趣。”
他还说:“建筑有它自己的真实性。它与实际生活存在着的物质有一种看 得见的特殊的联系。我并不认为建筑是一种信息或象征。它首先是生活 的容器和背景,敏感地容纳着地板上脚步的节奏,容纳着工作的专注, 容纳着睡眠的寂静。”
精选课件ppt
4
主要作品
女巫审判案受害者纪念馆 瑞士丘尔艺术博物馆(1990年) 老房子(1993年) 瑞士沙芬托的谷格伦宫(1994年) 瑞士瓦尔斯温泉浴场(1996年) 奥地利布雷根兹美术馆(1997年)
精选课件ppt
5
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
主要成就
1989 德国汉诺威理工大学 海因里希•特森诺金奖
他注重建筑的形式的纯粹与建筑空间最后所散发出来的氛围,希望人们 能从中找到乐趣。而且,因为人和生活的真实性,建筑也应有真实性,应 顺应、承载人的真实生活。
精选课件ppt
9
Part1设计理念
位于瑞士山区的瓦尔斯温泉浴场是卒姆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成功 处理建筑与场地之间复杂关系的代表作。在对场地地理条件详细分析后,如何 呼应有力的地质条件, 如何让建筑融入阿尔卑斯山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地形地貌 之中,成为卒姆托设计的起始点。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业百科—设计大师—JACQUES HERZOG雅克·赫尔佐格》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业百科—设计大师—JACQUES HERZOG雅克·赫尔佐格》

——Jacques Herog雅克·赫尔佐格——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瑞士人,1950出生于瑞士的巴塞尔〔BALE〕,JACQUES HERZOG曾在苏黎世联合工业大学接受教育并在那里遇到了EURON他们共同于1978年在巴塞尔〔BALE〕建立了HERZOG & DE MEURON建筑事务所。

HERZOG & DE MEURON建筑事务所在伦敦、苏黎世、巴塞罗纳、旧金山和北京都有分支机构。

在从事建筑领域的事业同时,JACQUES HERZOG也在世界范围内被邀请做大会演讲和教授。

JACQUES HERZOG AND EURON 排名于同时代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中。

目前,他们有180位雇员分布于伦敦、北京、巴塞罗那、旧金山、慕尼黑和其它一些世界主要城市中。

在2021年,因为他们将一个旧的伦敦发电站改建为TATE MODERN艺术馆,而荣幸地获得了HYATT FOUNDATION颁发的最重要建筑奖——PRITZKER奖。

主要作品:1、慕尼黑安联足球场〔德国〕安联足球场整个外围用光滑可膨胀的ETFE材料〔ETFE的中文名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TFE膜材的厚度通常小于,是一种透明膜材〕做成,并可以发出不同的光,红白或是蓝白的菱形让整个建筑看上去是一个LED大屏幕,透亮的顶看上去和体育场的墙壁分开。

可容纳66000名观众的庞大规模只是新工程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

它将有7个独立的公共空间,分别为运发动、记者、贵宾、工作人员,保安人员和普通观众等设立。

2、鸟巢体育馆〔〕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21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

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

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

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位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作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位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作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位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作品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设计元素,无论是精美的海拔设计,还是商家品牌的LOGO,设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数不胜数的设计师手下,平面设计这一行业已经不断发展和进化了许多个世纪。

在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有这些设计师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专攻字体或杂志设计、到唱片封面和政治海报,这些设计师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通过艰苦工作和伟大设计,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塑造了平面设计行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20位彻底改变了平面设计的大师。

01.David Carson:打破常规David Carson被称为“垃圾教父”恰如其分,他独一无二、打破常规的态度彻底改变了设计业。

2.Saul Bass:设计图标在设计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Saul Bass是一个传奇,你很可能已经看过他的作品了。

Bass通过设计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电影海报和电影片头而留名青史,比如《惊魂记》、《金臂人》、《西北偏北》等。

同时,他还是一个成就斐然的商标设计师,为许多经典品牌设计了商标,平均使用年限超过35年。

直至今日,他的许多设计仍在使用,比如舒洁(Kleene某)、Girl Scout、和AT&T。

03.Stefan Sagmeister:把不同的启发性元素结合Stefan Sagmeister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当代设计师,客户包括滚石乐队、HBO、古根海姆等。

Sagmeister的作品通常会结合幽默、性、非正统和煞费苦心的细节,来打造不和谐的现代设计,这也持续启迪和冲击着设计师们。

04.Paula Scher:把字体当作视觉形象Paula Scher是第一个能在知名平面设计公司Pentagram占有一席之地的女设计师,而且她也完全担的起这一地位。

她令人惊叹的设计在许多方面塑造了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认知以及平面设计的应用,特别是她为纽约公共剧院设计的作品(如上图),其中文字作为视觉形象的这一技巧也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是瑞士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他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

艾米尔·鲁德的字体设计是对无衬线字体的实验性探索研究,他强调文字设计的传达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双重统一,对平面空间的功能性布局是对整体构图近乎标准化的网格版式的科学运用。

他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标签:艾米尔·鲁德文字设计方格网格无衬线字体一、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平面设计步入了一段停滞期。

然而作为二战时中立国的瑞士,凭借着和平的环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二战后整个世界平面设计的中心。

历史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和中立传统,使得瑞士社会平和而稳定,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至瑞士,使瑞士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温床。

另外,瑞士发达的小规模手工业也推动了平面设计的萌芽,在这块土地上的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由于印刷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通常相互熟知对方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瑞士平面设计工艺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

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这方格网上的各种平面造型元素的排版方式基本是采用非对称的,字体、插图、照片、标志等等,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网格框架中。

同时,设计师们开始大量地运用无衬线字体和对新无衬线字体的探索,他们认为衬线字体在形式上过于矫揉造作,希望采用一种直截了当的字体形式,达到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

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和醒目的字体形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使得作品自然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

于是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在这期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平面设计师,艾米尔·鲁德就是对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起到发展和推动作用的领军人物之一。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共3篇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共3篇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共3篇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1彼得·卒姆托是一位以其主义化和极少主义设计而著名的瑞士建筑师。

他的设计风格强调简洁和清晰度,转化为为功能性和美学审美的一种过程。

以下是有关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

首先,主义设计下的彼得·卒姆托极少主义建筑营造了一种宁静和安全感。

他的设计模式鼓励不动声色、流畅性和平静的美,并力图表达是用尽所有技巧在资讯的区域内以高效的空间分布技术来重新发现建筑的展示。

其次,卒姆托在极少主义上注重材料的纯净度和简洁优雅。

他倾向于使用单一材料,并尽可能降低其对环境和周围环境的视觉妨碍。

这种减少和改变的方法部分来源于材料的坚实和纯洁,也是对建筑空间中不必要材料与装饰的拒绝,卒姆托的设计目标是开发建筑物自身的实质,寻找自然与建筑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另外,极少主义设计中,卒姆托注重线条的极简主义表达方式,经常选用清晰的线条来描述建筑物内外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的建筑常常带有直线和几何造型的清晰形态。

这种单纯的线条和几何造型产生了平衡和稳定的视觉效果,人们的视线自然地被引导到空间上。

最后,卒姆托在瑞士国内的建筑项目中也注重对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他往往会针对周边自然和文化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此来确定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

他的建筑作品在设计时非常注重他们身处的环境,方向和表面的纹理都考虑到由于自然光线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最终呈现出具有层次并且便于操作的强烈感受。

总的来说,彼得·卒姆托是一位以极少主义建筑设计著称的瑞士建筑师。

他的设计风格简洁、具有流畅性和平静的美,并关注材料纯洁度和线条的清晰性。

他的建筑作品注重细节和与环境的和谐,这对现代人们对宁静和安全感的追求有着重要启示和指引。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2彼得·卒姆托是一位瑞士建筑师,他以其简洁、现代和极少主义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经典字体设计作品案例

经典字体设计作品案例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字体设计作品案例:
1. Helvetica:由瑞士设计师 Max Miedinger 和 Eduard Hoffmann 于 1957 年设计,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无衬线字体,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设计的象征之一。

2. Futura:由德国设计师 Paul Renner 于 1927 年设计,是一种几何无衬线字体,具有简洁、有力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广告、海报和标志设计中。

3. Garamond:由法国字体设计师 Claude Garamond 于 16 世纪设计,是一种传统的衬线字体,具有优雅、古典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书籍印刷和排版设计中。

4. Bodoni:由意大利印刷师 Giambattista Bodoni 于 18 世纪设计,是一种笔画粗细对比强烈的衬线字体,具有优雅、高贵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品和品牌标志设计中。

5. Arial:由 Monotype 公司于 1982 年设计,是一种无衬线字体,具有简洁、清晰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排版和印刷设计中。

这些字体设计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字体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瑞士、芬兰的设计

瑞士、芬兰的设计

劳力士手表
劳力士手表
劳力士手表

ROLEX DEEPSEA 潜航深海的腕表
芬 兰
---千岛之国
芬兰
• 芬兰-简介: 芬兰 简介: 简介 • 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 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 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东部有高 地,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和平 原。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 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 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 季-14℃-3℃,夏季13℃-17℃, 年平均降雨600毫米。冬季寒冷, 仅南部较温和。从南至北,1月平 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
芬兰地图
芬兰文化 :
芬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芬兰人形 成了极富北欧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低调, 但实际上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并不随波逐流,而是 坚定的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芬兰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柳斯开创了民族音 乐的新纪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伦洛特搜集编撰的 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史中最伟大的史 诗之一;著名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充满芬兰本土传统浪漫风格 的设计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潮流中独树一帜。芬兰还有一批世界一流 的艺术家。尤为特别的是,芬兰极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使许 多几十年前的工艺品和建筑物在现代人眼中仍是新颖别致、富有想象 力的杰作。出自芬兰设计大师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 优质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誉世界。 芬兰还是圣诞老人的故乡。
• 芬兰的节日
• • • • 桑巴狂欢节 欢笑日 仲夏节 2004年6月25日,芬兰各地按照民间传统习俗举行 仲夏节庆祝活动。人们身穿民族服装进行各种传统民间手工艺表演, 并点燃熊熊篝火,载歌载舞欢度仲夏之夜 大学生戴帽节赫尔辛基的大学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南码头广场, 大学生戴帽节 为广场中央圆形喷池中的哈维斯·阿曼达少女青铜塑像举行戴帽仪式。 同时,在场的大学生戴上象征大学生的白帽子,畅饮已经准备好的香 槟酒,祝贺他们自己的节日 圣诞节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尽管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圣 诞老人已早早来到首都赫尔辛基,参加传统的圣诞节开灯仪式。当地 人化装成小雪花、森林动物、白雪公主等,牵着来自北部地区的驯鹿, 兴高采烈地参加游行庆祝活动 赫尔辛基桑巴狂欢节 2009年6月13日,赫尔辛基举行第19届桑巴狂欢节。当 日,来自芬兰全国各地的桑巴舞爱好者和桑巴舞学校的师生在赫尔辛 基市中心举行狂欢节大游行。

柯布西耶生平及作品

柯布西耶生平及作品

勒﹒柯布西耶一、个人信息:Le Corbusier,1887~1966,瑞士原名夏尔· 爱德华·让纳雷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年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游历欧洲1908~1909,到巴黎在著名建筑师佩雷处工作(佩雷因较早运用钢筋混凝土而著名)到柏林德国著名建筑师贝雷斯处工作(贝伦斯以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著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他曾在地中海一带周游参观古代建筑遗迹和地方民间建筑。

1917,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1920,与新派立体主义画家和诗人合编名为《新建筑》的综合性杂志1923,将文章汇集出版《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1928年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Paris)193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1950~1955 朗香圣母教堂1951~1965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区规划设计1952~1960 法国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1953~1954 哈佛大学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1965 卒于法国著作:《走向新建筑》中心思想:激烈否定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和建筑风格,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

大师作品分析——伯纳德·屈米

大师作品分析——伯纳德·屈米

二 是 奇 特 的 建 筑 造 型 与 城 市 难 以 协 调 ;
一 是的品建 造景,筑 价 十观也师 分设是伯 昂 贵计充纳 ;的满德
典解屈 型构米 实主的 例义代 色表 彩作
.

屈米完成的建筑作品不多,拉.维莱特公园是他的处女作。那次竞赛 是世界著名的设计竞赛,同时也是争议不休的设计竞赛,获一等奖的 屈米的方案是前所未闻的、超激进的设计。因此,屈米一跃成了世界 名人。不知道散点布置的红色框架状的这个方案的建筑师多少有些不 合时宜。但好事是1982年开工的该项目,很快就经过了13年,这期 间法国政权更替了5次。这个项目也经过了各种考验,变得更加牢固 起来。有意思的是。随着这个项目的进展,维莱特街区也开始发生了 变化,受到公园的影响,街区也发展了起来。公园成了刺激城市发展 的发生器,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对完整的,和谐的形式系统的解构 无论是在古典还是现代几乎没 •有设计师会动摇对和谐,逻辑,秩序和完美的信念。 但在解构主义出
现后景观设计成为了一种即兴的创作,一种随意的拼凑,一种支离破碎的 古怪堆积。
• 将中心论解构 传统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会安排一个中心一个聚焦空 间。而解构主义认为这是毫无理由的将空间一锤定音而不顾及日后 的可变因素,所以他们要打破这么一种固定的思维惯性,呆滞以更 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的空间的组织形式。 • 对功能意义的解构 埃森曼说“我们需要取代这样一种建筑概念, 即作为服务,人们居住和供给系统的建筑概念。居住的观念仅仅意 味着’日益变得习惯‘。而习惯的东西正是人们希望从建筑师那里 得到的东西。换而言之只要建筑满足人们的习惯建筑就是好的。但 是一旦你对习惯提出质疑你就会搅乱平衡,会引起动乱。对于景观 的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也是需要思考的一方面。

著名设计师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

著名设计师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

著名设计师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

他出生于瑞士,毕业于苏黎士科技大学,具有法国、瑞士以及美国国籍。

在美法两国之间工作与居住,拥有美国与法国建筑师的执照,长期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他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等。

建筑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而且成为都市文化的载体。

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形式,而是创造社会性的公共空间。

建筑设计并不是一种有关形式的知识,而是探索世界的知识形式。

人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探索世界,比如电影导演、艺术家,也可以作为建筑师来观察这个世界。

——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建筑物的每一根线条,每一道色彩,每一组空间比例,都是蕴藏着各种含义和思想的一串符号——建筑语言。

色彩是最富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后现代城运用色彩鲜艳与线条灵动的建筑语言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建筑。

在立面处理中将原空中长廊的造型作为一个层面处理,通过在柱子两侧装饰红色铝板,标示出浮在空中的曲线边缘,以强烈的动视觉效果隐喻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建筑用各自独特的形体、结构、尺寸、线条,表达比有声的语言更深刻的观点和态度。

由日本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建外SOHO,由一组通体透明的建筑群构成,建筑物的外立面全部由玻璃墙构成。

弧形和直线的走道容许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每栋建筑以不同角度站立;暴露在外的地底网球场懂得表达空间;曲折的小路和花园散布其中,透明的玻璃门窗在明亮的灯光下折射出万千光芒,置身其中,为眩目的光影迷离,一时不知来路,不知何往,犹如身处花园似的迷宫。

教学经历英国伦敦的建筑学院美国纽约建筑与都市学院客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美国库普建筑学院的客座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画古迹保存研究所所长建筑作品1983地点:法国巴黎-拉维列特公园1986地点:法国Strasbourg-县集会堂的增建案1986地点:日本东京-东京歌剧院1987地点:美国纽约-未来公园1989地点:德国Volklingen-工业城市1989地点: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1989地点: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1990地点:荷兰Groningen-玻璃盒影像展览场1990地点:法国Nancy-多用途集会场所1991地点:法国Chartres-商业性公园1991地点:日本东京-复合性火车站1992地点:瑞士Lausanne-桥状式的复合性建筑1996地点:美国-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思想概念一非熟悉性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Defamiliarisation)近十年来,坚持自我概念的建筑师,渐渐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且大部份多为先进的后工业化国家。

大师作品赫尔佐格_和德梅隆1

大师作品赫尔佐格_和德梅隆1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HerZOg&deMeuronArchitekten,BSA/SIA/ETH(HdeM))是一家瑞士建筑事务所,1978年成立于瑞士巴塞尔,总部亦设于此。

它的创办人和资深合作人,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Herzog)和埃尔•德•梅隆(PierTedeMeUron)都曾就读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他们最为著名的作品有将巨大的伦敦河岸发电站(BankSidePoWerStation)改造为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Modern).雅克•赫尔佐格与埃尔•德•梅隆是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
(HarvardGraduateSchoo1ofDesign)和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访问教授。

2002年,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获得了建筑业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早期的作品具有抽象派还原的风格,受到极简主义的影响。

然而,他们近年来的作品,例如东京普拉达(Prada)旗舰店,巴塞罗那ForυmBui1ding,以及为2008年奥运会而设计的北京国家体育场却流露出一种变化的趋势。

B1ois文化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照明音响
Hannes Wettstei n
Hannes Wettstein
Hannes Wettstein生于1958年,瑞士人。在成为 一名设计师以前,以一位自由作家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职 业生涯。而后转为做设计,1994年他任教于卡尔斯鲁厄的 设计学院,并取得了教授职位。转行的Hannes Wettstein 在设计领域表现出了另人羡慕的天赋,奖项和委任设计接 踵而至,例如设计瑞士在德黑兰的大使馆,柏林的Grand Hyatt Hotel等。 除了设计家具、灯饰以及附件以外,还专业设计音 响设备和表。
1980年,他增加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当今建 筑的精华来源于比较的程度:它只承认人为因素和自然环 境之间的平衡,而这样的因素又来自当地生境。” 作为提契诺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根植于意大利 理性主义和欧洲现代主义,将欧洲严谨的手工艺传统、历 史文化的底蕴、提契诺的地域特征不时代精神完美地表现 在建筑上。40多年来,博塔已设计项目600多项,涵盖了 私人住宅、教堂、办公、银行、博物馆、学校等建筑类型。 博塔关于建筑原型的重新诠释、重塑场所的理念、形式原 则和建筑语汇的运用、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历史传统的 延续性以及建筑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等等建筑思想和设计手 法,都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已引起世界建筑界的 广泛关注。
1928年设计的躺椅
朗香教堂
马赛公寓
法国萨瓦别墅
“新精神”馆
马 里 奥 博 塔
·
马里奥·博塔
1943年,马里奥·博塔(MARIOBOTTA)出生在瑞士门 德里西奥(Mendrisio)。博塔中学辍学,15岁起就从事建 筑设计工作,后在卢加诺(Lugano)跟随Cnenisch和 Carloni进行建筑设计等斱面的学习。1964 年,他通过了艺 术学院的入学考试,当年秋,他开始在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 学习。1969年,他遇到了几位在建筑行业有重大影响的著 名设计师,包括:路易·艾瑟铎·康(Louis I.Kahn)、卡 洛·斯卡派(Carlo Scarpa)和Giuseppe Mazzariol 。同年, 他结束了学业幵在瑞士卢加诺创建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说道:“每一项建筑作品都有它相对应的环境,在设 计建筑时,其关键是考虑建筑所辖的利别墅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马 库 斯 约 翰 松
·
马库斯·约翰松
北欧设计一直以简约大气著称,新一代设计师除了 保持了老一辈人对材料和工艺的钟情外,对造型的探索让 他们登上国际舞台。刚刚走上而立之年的马库斯·约翰松 (Markus Johansson)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12岁起就开始在家族的家具工厂帮工,14岁起操 作各种家具加工机器,有整整三年更是只跟数控机床打交 道,小小年纪继承了祖父的绝活——用数控机床给设计师 的家具设计打样。高中毕业以后,马库斯留在这里一做就 是5年,包括各种木工和机器操作。其后他才走上了科班 设计师之路。从艺术预科到歌德堡大学艺术不设计学院设 计硕士学位,他如愿成为一名职业设计师。 他 钟情于探索新的造型,而对形式的探索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对材料和加工斱式的创造性再认识。
曲折家具组
蓝宝石柜
蓝宝石柜有着不规 则切面的立柜像蓝宝石 一般散发着光芒,张扬 的视觉语言让其不容置 疑地成为了房间的焦点。
章鱼灯
章鱼灯(CIRRATA)即 是这一研究的结果,其仿生造 型十分吸引眼球。章鱼灯有台 灯和地灯两款,透过半透明的 可丽耐面材,灯光效果十分柔 和。章鱼曲线形的优美身姿令 人遐想海洋世界的宁静和神秘, 给空间带来独特氛围。
该椅子是Alfredo Häberli在胶合板铸 模生产设计的一次 新的尝试,在上世 纪40年代,Charles Eames是最早开始 把这种胶合板通过 铸模的方式变成立 体的产品形态,同 事还要保持人体工 学,舒服好用。
克 劳 迪 克 鲁 奇
.
克劳迪·克鲁奇
克劳迪.克鲁奇,1965年出生于瑞士Locarno,著 名工业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先后毕业于日内瓦装饰艺术 学院以及巴黎的法国国立高等设计学院,在伦敦随Ron Arad和Nigel Coates展开早期的职业设计工作,回到巴黎 之后随法国设计大师Philippe Starck从事设计创作。 1994年与四位业界同好创立“巴黎工业设计自动生产研究 派”,并于2000年获得巴黎家居沙龙展年度设计师荣誉。 因由多年对东方文化的兴趣,2000年,Claudio独自创立 位于东京和巴黎的两个事务所,从此开始他跨越地理与文 化,游走于东西方世界的设计之路,2010年,他又在瑞士 的日内瓦设立了第三家事务所。2011年,Claudio Colucci成为北京THE DDSA风格大道首席商业空间室内设 计师。
瑞士经典设计大师
勒 柯 布 西 耶
·
勒·柯布西埃
法文: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 27日,又译柯布希埃,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1917年定居巳黎。 人们说:“如果丌理解柯布西埃的话,就很难理解现代 建筑”。 他被誉为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富激情的 建师。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幵称为现代建 筑派戒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他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 建筑的设计,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传世之作。
鸟巢椅
鸟巢椅(NEST) 的灵感实际上来 源于对杆件穿插 的研究。 这张极具视觉冲 击力的椅子不是 一般意义上的坐 具,更像是一件 室内雕塑,给空 间注入活力。
Alfred o Haberl i
Alfredo Haberli
Alfredo Haberli 于1964年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诺 思艾利斯(Buenos Aires)出生,但如今他却是位以瑞士最 大城市–苏黎士(Zurich)为根据地的国际性设计师。 Alfredo Haberli的专​ 是将传统与创新、欢愉与能量相互 长 ​ 合而为一,并成功的运用在他所精心设计之玻璃酒器「精 髓本质(Essence)」系列中,为正在饭店及餐厅中渡假的人 们和家庭,带来无比欢欣与愉悦感受,此外他也与许多知 名企业如Alian、Cappellini等合作设计生产具高度质感的 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