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一、声学部分。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在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_固>v_液>v_气。
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因为女高音歌唱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声音响度大;在教室外听到老师讲课声音比在教室后面听到的声音大,是因为距离发声体近响度大。
-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例如,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和二胡的声音,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 -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归纳中考物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归纳: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2. 运动学:-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反映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的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3. 能量与功:- 功:力在物体运动方向上的作用距离乘积。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 压强与浮力:-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某点受到的压力。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5.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量。
- 热膨胀: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的增加。
6.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
-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所做的功。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8. 电路:-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两端并联,电压相同。
-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9. 电磁学:-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10. 物理实验:- 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刻度尺、天平、秒表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总结(中考必备)
初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1mm=1 000μn lμ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基本概念与原理-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拉力等。
-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合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包括惯性定律、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加速度定律。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一个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2. 运动学-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
-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3. 能量与功- 功的概念: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动能、势能、内能之间的转换。
- 简单机械的原理和计算:杠杆原理、滑轮组、斜面等。
二、光学与电磁学-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平面镜的成像:正立、等大、虚像。
- 光的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即n1sinθ1 = n2sinθ2。
- 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
- 光的色散:通过棱镜分解白光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2. 电磁学- 静电场的基本概念: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强度。
-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
-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极、磁场线、磁通量。
- 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的计算:Q = mcΔT,其中Q是热量,m是物质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
-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2. 物质的相变- 相变的基本概念: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 相变过程中的潜热:熔化热、汽化热、凝固热、液化热。
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梳理大全——中考复习必备
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梳理大全——中考复习必备机械运动部分一、参照物的选取1.判断所选参照物2.参照物选取的原则(1)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将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2)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二、运动状态判断示意图三、v—t、s—t图像的理解声现象部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相同温度时一般有v固>v液>v气,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二、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1.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2.人耳能听得到声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发声体振动;②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③有传声的介质;④响度足够大,可以引起人耳鼓膜振动。
三、声音特性的辨识及影响因素1.声音特性的辨识及影响因素2.常考乐器(包含自制乐器)类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四、噪声及其防治1.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噪声强弱的表示: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五、超声波与次声波六、声、光、电磁波的对比物态变化部分一、常见物态变化现象及吸、放热1.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示意图注: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过程,从气态→液态→固态是放热过程。
2.“白气”现象的辨识:“白气”不是气态,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具体形成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如冬天口中哈出“白气”、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白气”;(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如冰棒周围冒“白气”、深秋湖面出现“白气”。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如:烘干机烘干湿衣服;2.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如:吹风机吹头发;3.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如:晒粮食、衣服时将其摊开。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物理初中中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中考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它涉及的知识点广泛,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现象。
中考物理部分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力学1.1 基本概念-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单位、作用效果。
-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kg)。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公式为 $F = mg$,其中 $m$ 是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
1.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单位是米每秒(m/s)。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1.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一点时的等效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1.4 压强和浮力- 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单位是帕斯卡(Pa)。
- 浮力:物体浸入流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1.5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乘以力的大小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的大小。
- 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 斜面:通过增加距离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 2. 热学2.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
- 热量:物体之间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2.2 热传递-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
- 热对流:流体内部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量传递。
-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2.3 物质的相变-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
-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 蒸发: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 凝结: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 3. 光学3.1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3.2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3 光的色散- 色散: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1.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斜抛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2.光学:-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学仪器: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光的波粒二象性;-光谱分析。
3.热学:-温度和热量的定义和单位;-物态变化:凝固、熔化、汽化和凝结;-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4.电学:-静电场和电场强度;-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直流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功率; -磁场和磁力。
当然,中考物理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如下所示:5.声学:-声的特性:频率、音强、音速和波长;-音的传播:声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声音的反射和吸收。
6.真空技术:-真空的定义和测量;-真空技术的应用:真空泵和真空容器。
7.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三态和物质的状态变化;-常见的物质:金属、非金属、半金属和合金。
8.核能和原子能:-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和质子;-放射现象和放射性物质;-核反应和核能;9.电磁学:-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洛伦兹力和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和变压器。
10.动力学:-等加速度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物体受力的平衡和斜面问题;-力的合成、分解和分解的应用。
11.流体力学:-流体的性质和基本假设;-流速和流量、连通性原理;-伯努利方程和帕斯卡原理。
12.实验仪器和测量:-容积管、弹簧测力计、量角器等常用实验仪器;-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单位;中考物理:如何解决复习难题?初中物理考试的难主要有三方面:计算难,实验难,概念难。
计算难体现在单选最后两道、填空最后两道、最后两道综合题中的分析和计算;实验难体现在测量并推导表达式、证明、证伪、探究实验;概念难体现在多选题,每一句话都需要反复斟酌,对照概念、实验原理来判断正误。
初中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初中物理知识点(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密度的计算公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
(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
)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初中物理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初中物理知识点(3)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重力: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初中物理知识点(4)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在同一条直线上。
5初中物理知识点(5)平衡状态:(1)静止(2)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 N。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 (2)受力面积大小中考高效学习技巧中考规划学习时间,认真执行中考成绩下降或者一直没有提升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学生可根据平时做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学科上的薄弱点,然后开始定学习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循序渐进。
再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时间,然后认真执行。
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开始很有自信的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长久坚持,如此,再好的学习计划也是无用的。
因此,要想学习计划生效,制定了就要努力去执行。
中考应科学预习,及时复习从历年中考的压轴题可以看出,这些题目多出自于初三的课程,比如二次函数、力学等,因此在学习初三课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一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物理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7、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8、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珍藏版)
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内部资料)中考物理知识梳理目录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内能的利用第2节热机第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共73个)(表格版)
难点
(四)压强和浮力(6个考点)
1
压强
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易错点有三个:
①理解分清压力和压强;
②压力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
③求压强时受力面积的判断。
2
液体的压强
要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及其特点
3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产生、相关现象的解释
【重点】大气压强生活中的应用。
4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易错点】学生容易理解为飞机是靠浮力上升的。
5
浮力
浮力的方向、测量、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解释相关现象
【重点】浮力的实验探究过程
6
浮力的利用
㈠物体的浮沉条件;
㈡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五)功和机械能(5个考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声现象(4个考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
2
声音的特性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防治噪声
4
声的利用
声的利用
二、光学(两大块)
(一)光现象(5个考点)
1
光的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
3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
4
密度
中考热点
5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运动和力(6个考点)
1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解释
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重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重点归纳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
中考物理的知识点重点归纳如下:力学部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垂直向下。
3.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4.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 压强:压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6.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热学部分: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2.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4.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电磁学部分:1. 静电:物体带电的状态。
2. 电流:电荷的流动。
3. 电压:推动电流流动的力。
4.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属性。
5.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6.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光学部分:1. 光的直线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3. 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4. 色散: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速度不同,导致光的分离。
声学部分: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传播。
2.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3.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技能:1. 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刻度尺、天平、量筒等。
2. 实验设计:设计实验验证物理规律。
3.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结束语: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应对中考物理的关键。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最终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物理是中考中最重要的一科,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
下面是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的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压强1.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
2.力的单位:牛顿(N)。
3. 重力,重力公式:F=mg。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4.压强,压强公式:P=F/A。
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二、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条件。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加速度公式:a=Δv/Δt。
其中,a为加速度,Δv为速度变化量,Δt为时间变化量。
三、运动中的能量转化1.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势能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
2.注意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条件。
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守恒。
4. 动能公式:Ek=1/2mv²。
其中,Ek为动能,m为物体质量,v为速度。
四、光的传播和反射1.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满足正弦定律。
5.空气中光速的近似值:30万千米/秒。
五、光的成像1.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焦距,成像距小于焦距;物距等于焦距,成像距等于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像距大于焦距。
3.凹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焦距,成像距小于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像距大于焦距。
六、电学基础1.电荷和元电荷。
2.基本电荷是电荷的最小单位,约等于1.6×10⁻¹⁹库仑。
3.电流和电流强度,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4.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 机械学1.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定义、计算方法;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1.2 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质量、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1.3 能量和功: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案;功的定义及功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1.4 运动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5 重力和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和计算;重力的特点和应用;地球上物体的重量。
2. 声学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方式、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声波的特点。
2.2 声音的调制与利用:噪声、纯音和音乐的区别;音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声音特点及原理。
2.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的反射规律和计算;回声产生的条件和利用。
2.4 声音的吸收和共鸣:声音在物体上的吸收规律和现象;共鸣现象和应用。
2.5 声音的音量和音调:音量与声波振幅的关系;音调与声波频率的关系;音调的高低和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3. 光学3.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3.2 光的成像: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光的凸透镜组成像的特点。
3.3 光的颜色和光谱:光的三原色和三基色;光的分解与合成;光的干涉与衍射。
3.4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3.5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直线传播的速度与频率的关系;声光二者速度差和应用。
4. 电学4.1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流的方向和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2 电阻和电导: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阻的串并联和电阻率的计算。
4.3 电压和电动势:电压的定义和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中考物理必考精华知识点集锦:1、乐音的三要素及决定因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由不同发声体的声音特色决定,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有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平面镜成像特点包括像与物等大、平面镜成像为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以及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包括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在折射现象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
8、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戴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戴凸透镜。
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2、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包括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包括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非晶体熔点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
16、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快慢决定因素包括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第二章、光第三章、热第四章、电第五章、力第六章、实验纵横高考1、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调是由声源的频率决定,是指声源震动快慢。
例如,女生声音尖、女高音男低音、调整琴弦的松紧、往水壶里灌水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例如,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买碗要碰几下听声音响度:响度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例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用不同的力气敲鼓、调节电视机音量、扩音器2、减弱噪声的途径(1)声源处:社区内禁止鸣笛、消声器(2)传播过程:马路旁种树、马路旁装隔音板、(3)人耳处:耳塞1、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例区分(1)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手影、影子(2)光的反射:镜子成像、水中倒影、(3)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变完、海市蜃楼、放大镜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焦距fu>2f f<v<2f 异侧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睛u=2f v=2f 异侧倒立等大实像f<u<2f v>2f 异侧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幻灯机u=f 不成像车灯u<f 同侧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1、物态变化凝华:雪、霜、窗花凝固:冰挂、液化:露、雨、雾2、晶体熔化晶体:冰、海波、萘非晶体:石蜡、沥青3、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4、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改变单位温度所变化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 T=cmQ:变化的热量,JJ kg Kc:比热容,/(.)T∆:变化的温度第四章、电学1、公式欧姆定律:U I R = 电功率和电功:22U P UI I R R ===;22U W UIt t I Rt R=== 2、串、并联电路特点串联:特点:I 相同;1122U R U R =;12=R R R +总 并联:特点:U 相同;1221I R I R =;1212=R R R R R +总 3、电与磁1、同极相斥、异极相吸2、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A 、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或电流方向B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无铁芯、匝数、电流大小3、电动机和发电机都是根据电磁感应制成的。
电动机需要电源,发电机不需要电源;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成动能;4、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只有形成闭合回路才能产生感应电流.第五章、力学1、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结论: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运动状态:运动速度和方向。
“运动状态不改变”是指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此之外都叫“运动状态改变”。
(2)惯性: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A必须有两个物体才可能会有力,一个物体不能谈力,没有物体更不能谈力,或者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a对b有力的作用,那么b对a也一定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平衡力两个力是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5)相互作用力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彼此上(a对b的力和b对a 的力是相互作用力(6)重力、弹力、摩擦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G mg弹力:例如,压力、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就不会发生变化;静摩擦力可以发生变化。
(7)力的作用效果:A使物体发生形变B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如果力有作用效果,就是上述两个;但是有力,不一定有作用效果。
(8)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图)(9)运动和力的联系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肯定受力平衡。
2、质量和密度mρ=Vm:质量,kgV:体积,m3ρ:密度,3/g cm,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kg m或33、压强与浮力(1)固体压强Fp=sF:正压力(垂直压在接触面上的力),NS:受力面积,m2P:压强,pa改变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2)液体压强与浮力=ghpρ液P :液体某一深度的压强g :9.8/kg Nh :深度=F gV ρ浮液排(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F 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ρ液:液体的密度g :9.8/kg N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三种状态:漂浮、悬浮和沉底力的角度G F G F =<-->><-->浮浮漂浮或悬浮沉底密度的角度 =ρρρρρρ<<--><-->><-->物液物液物液漂浮悬浮沉底气体压强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4、简单机械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分类:省力杠杆(起子、羊角锤铡刀、剪刀、扳手、钢丝钳……)、费力杠杆(镊子、钓鱼竿……)、等臂杠杆(天平、跷跷板……)杠杆平衡条件1122F L F L =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费距离5、功、功率、机械效率功:力乘以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s W F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W p Fv t== 机械效率:指有用功与总共的比值W W η=有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G G G η物动物可见滑轮在(组)的机械效率只与物重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6、机械能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物体的动能。
物体运动则具有动能,物体静止则不具有动能,或者说,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跟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7、热机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第六章、实验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待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往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把砝码和游码的读数相加即为待测物体质量(g)(2)测量固体(如小石块)密度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4、记录实验数据小石块的质量m/g小石块放入量筒前水的体积V1/cm3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小石块的体积V/cm3石块的密度3//g cmρ石块密度的表达式:21m mV V Vρ==-(3)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 2;4、记录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g 盐水的体积V/cm 3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 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盐水的密度3//g cm ρ盐水密度的表达式12V Vρ==(4)中考考点1、天平和量筒的读数2、注意最后密度的单位。
因为天平读数为g ,量筒读数为cm 3,最后可能要你填3/kg m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见第二章第二个考点 三、晶体熔化实验 见第三章第二个考点 四、电学实验纵横考场1、单位米m:路程、长度、距离秒s:时间千克kg:质量立方米m3、升L:体积牛顿N:力帕斯卡pa:压强焦耳J:功、能量、热量瓦特W:功率2、影响……的因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无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强弱3、……只与……有关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同种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深度有关同种液体产生的浮力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只与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关4、关于液体压强与浮力的几个小技巧5、用天平和弹簧秤测量1kg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在地球上:天平测量为1kg,弹簧秤测得重力为10N在月球上:天平测量准确,弹簧秤测量重力偏小在太空中:天平不能测量质量,弹簧秤不能测量重力,但可以测量拉力、摩擦力6、力学综合题解题思路(1)找出题目中所描述的平衡状态。
通常有好几个平衡状态,但这几个平衡状态大同小异,只是在细节处不同(2)找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肯定受力平衡)(3)列出平衡方程,解其中的未知力。
7、电学综合题(1)根据条件画出电路图(多数情况下不止一种)(2)针对每种电路图进行分析技巧:(1)求比例的问题只能用比例来做,求物理量的问题肯定用到题目给的具体物理量(2)实在做不出来的时候要学会设物理量,常设的物理量:电源电压U,电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