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与合作良性医患关系的构造

合集下载

信任与合作:良性医患关系的构造(精)

信任与合作:良性医患关系的构造(精)

以直报怨,构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邹珺一、现象和问题——中国医患关系从合作到冲突的演变1、现象:医院成是非之地自从去年哈医大二院的天价医药费用的事件出来以后,各地媒体陆续报道各种医药黑幕,天价费用、遗弃病人、医疗事故等等,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新闻和报道。

在这样的紧张氛围中,深受媒体影响的老百姓变得更加不相信医院和医生,而医生和医院在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病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紧张的医患关系是长期演变的结果。

这可以追溯到1985年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开始。

当时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事业搞活。

”其实,政府对医院采取了类似于国有企业开放搞活的改革思路,但只给政策不给钱,逼着医院自己找钱。

那么,医院只好逼着医生自己挣钱,医生没有其他办法,只有从病人的口袋里掏钱。

病人到了医院感觉花钱越来越像流水一样,急着去捂口袋,但是怎么捂不住,那口袋已经不像是他的了,口袋挂在医生的笔上,于是就和医生争吵起来。

但是,口袋里的钱还是像流水一样,那些口袋本来没有明显鼓起的人们实在受不了,于是就不敢去医院。

那些感觉上当受骗,咽不下这口气的病人,甚至用暴力方式出起,打医生、杀医生、砸医院。

这些人听说辽阳医院失火的时候,一定会幸灾乐祸,这是“报应”、“天意”、“活该”!医患之间的争吵没有随着2002年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而好转,医疗纠纷继续以30%的高速度增长。

在这些纠纷中,相当一部分当事人的医患关系从最初的“人民内部矛盾”,继续演变成“敌我矛盾”。

双方法律意识的增强或许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法律手段对于解决医患矛盾只是一种次优选择,因为指标不治本,而且代价高昂。

2、问题:医患关系从良性走向恶性如果撇开现实的人际关系,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医患关系是一种咨询关系、求助-帮助的关系。

其中一种是中立的类型,医生在临床决策中扮演中立的科学家角色和修理师的角色,客观地判断患者的病情,然后根据病情给予治疗。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建立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建立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建立一、引言医患关系的良好建立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

而一个稳固的基础是信任,它是医患之间建立起有效沟通、共同决策和持久合作的纽带。

本文将探讨医患关系中的信任建立,并提供几种有效的方法。

二、双向沟通双向沟通是医患关系中信任建立的关键。

医生应倾听患者的意见、需求和担忧,理解他们的病情和所面临的问题。

同时,医生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可能的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和潜在风险。

通过开放和透明的沟通,医生能够获得患者对于自身情况的深入了解,并与其达成共识。

三、尊重和理解医患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医生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并遵守职业道德。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促进患者参与决策,并尊重他们的偏好和意见。

患者也应理解医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职业责任,以及医疗环境中的限制和挑战。

四、共同决策共同决策是医患信任建立的重要环节。

医生应当与患者一起探讨可能的治疗方案,并向其提供相应的信息和建议。

患者则需要积极参与决策过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

通过共同决策,医生和患者建立了合作的基础,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五、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医患关系中信任建立的重要手段。

医生应尽可能回应患者的疑虑和问题,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更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

患者也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其经验和感受,以便医生能够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良好的沟通,医生和患者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彼此信任度逐渐增加。

六、建立长期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是医患信任建立的最终目标。

医生和患者在多次治疗和照顾中逐渐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建立了稳固的医患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也能够更加信赖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诚信度。

长期合作的关系不仅使患者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也让医生得到了更多的专业成就感。

七、结论在医患关系中,信任建立是一个长期且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

通过双向沟通、尊重和理解、共同决策、及时有效的沟通以及建立长期合作,医生和患者能够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基础,从而提升医疗的质量和效果。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信任是医患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信任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诚信,而医生也需要信任患者的配合和信守承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医患之间的信任却面临着困扰。

本文将探讨医患关系中的信任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医患关系中的信任问题在医患关系中,信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患者对医生能力的怀疑由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患者对医生的能力常常存在怀疑。

一些患者对医生的诊断、治疗方案等提出异议,甚至质疑医生的用意和动机。

1.2 医生对患者隐瞒信息医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等隐瞒信息。

这种不透明的态度容易引发患者的不信任和怀疑,影响医患之间的合作。

1.3 医患沟通不畅医生对患者的解释不准确或不够详细,患者对医生的嘱托和医治方案理解不足,这种沟通不畅导致双方产生误解,信任的缺失。

二、解决医患关系中的信任问题的方法2.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起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是解决医患关系中信任问题的首要方法。

医生应该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倾听患者的疑虑和意见,并提供专业的解答和建议,消除患者的疑虑,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2.2 提高医生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

医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对患者的耐心和关心,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想法,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

2.3 主动透明信息医生应该主动透明病情和医疗过程相关的信息,以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医生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等,并告知患者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使患者能够真实了解自己的病情。

2.4 建立法律保障机制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对医生和患者双方权益的保护。

对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问题,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增加透明度,确保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诚信和专业。

2.5 尊重和关心患者医生在对待患者时,要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尊严,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实践经验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实践经验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实践经验2023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这个背景下,各种有创新、有前瞻性和实际有效的尝试和实践不断涌现,为解决医患矛盾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自己的实践经验:一、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医患之间的矛盾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

我们在门诊工作中,通过提供更加便利和温暖的服务,主动与患者建立联系,关注患者的需求,充分听取患者的心声,让患者感觉到被尊重和被关怀。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倾听患者的话语,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让患者感受到我们是有专业、有耐心、有爱心的医护人员。

我们要强调“人性化、便捷化、高效化、规范化”的服务理念,使患者感受到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的照顾。

二、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规范服务态度和服务行为。

要注重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更好的履行医德医风,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三、注重医疗诚信,倡导医疗红线不良医疗行为是主要导致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因此,医疗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始终坚持诚信和责任,拒绝过度医疗和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要注重患者的真实需求,不断完善医疗红线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的健康利益和合法权益,让患者受到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四、加强医患教育,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患病教育和自我管理教育是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复发。

我们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患者专业化的自我诊断、自我监测和自我治疗方案,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掌握自我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就医频率和费用,构建更加健康和和谐的医患关系。

如何建立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关系

如何建立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关系

如何建立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关系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良好的信任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有时会面临挑战。

那么,如何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稳固而良好的信任关系呢?首先,有效的沟通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医生应该以耐心、专注和尊重的态度倾听患者的诉求。

患者前来就医时,往往带着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焦虑,他们渴望被倾听和理解。

医生要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来讲述自己的症状、病史和担忧,不要轻易打断他们。

在倾听的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点头、眼神交流等方式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关注。

同时,医生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以免患者感到困惑和不安。

可以通过比喻、举例等方式,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治疗的目的和可能的风险。

例如,在解释心脏疾病时,可以将心脏比作一个水泵,当水泵出现故障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它。

此外,医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

保持温和、亲切的语气,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避免表现出冷漠、不耐烦或者轻视的态度,以免伤害患者的感情。

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不要敷衍了事。

除了沟通,医生的专业能力也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

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让患者信服的重要因素。

在面对复杂的病情时,医生要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为了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医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患者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和相关的成功案例。

但要注意不要过于炫耀,以免给患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同时,医生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不马虎、不敷衍。

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也对信任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医生要坚守医疗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隐私和自主权。

在治疗过程中,不谋取私利,不接受患者的贿赂或不正当好处。

医患互信、互敬、互谅的建立方法与案例分享

医患互信、互敬、互谅的建立方法与案例分享

医患互信、互敬、互谅的建立方法与案例分享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良好医疗服务的基础。

然而,在医疗行业中,建立这种信任关系并不总是容易。

医患互信、互敬、互谅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相互理解、尊重、配合和信任。

本文将分享一些建立这种信任关系的方法和案例,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建立更有意义的医患关系。

方法一: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医患互信、互敬、互谅的关系的第一步是相互理解和尊重。

医生应该始终尊重患者的感受,并尽可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此外,医生应该积极地倾听患者的意见,而不是简单地忽略它们。

最后,医生应该保持专业,并始终关注患者的福祉。

患者也应该尊重医生,并理解医生的职责和能力。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倾听医生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患者应该始终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与医生密切合作。

例如,有一位年轻的女士,她患有严重的哮喘。

在治疗期间,她发现自己的症状有所改善,但她仍然感到焦虑和担忧。

与此同时,医生也发现了她的状况,并与她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以劝说她放松和保持稳定的心态。

最终,这位患者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开始积极地与医生合作,以克服她的疾病。

方法二:始终关注患者的福祉医生的首要职责是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福祉。

然而,在医疗行业中,有时候医生可能被繁忙的日程和工作任务所束缚。

因此,医生应该始终关注患者的福祉,并提供学术上的支持和安慰。

此外,医生还应该保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患者。

患者也应该始终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除此之外,患者应该积极向医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便医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一位患有肺癌的中年男士,他经常出现呼吸急促和咳嗽,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他的医生积极开展治疗,并定期进行检查。

在治疗期间,医生始终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安慰。

最后,这位患者克服了他的疾病,并开始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回报社会。

方法三:建立可持续的信任关系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需要时间和精力。

医患互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

医患互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

医患互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医患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患互信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

在医疗环境中,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验以及维护医疗秩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医患互信的意义、现实挑战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医患互信的意义医患互信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基于信任和尊重的良好关系。

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首先,医患互信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能够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方案,合理使用药物,从而提高治愈率。

其次,医患互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医疗体验。

当医生能够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关怀时,患者会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

最后,医患互信还可以维护医疗秩序。

当医患之间存在互信时,医生能够更好地引导患者遵守医疗规范,减少患者的过度医疗行为。

二、现实挑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医患互信的建立和维护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不对等是医患互信的主要障碍之一。

患者对医疗知识的了解有限,往往对医生的建议和诊断存在怀疑。

医生在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风险时,应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从而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

其次,医患沟通不畅也是医患互信的一大障碍。

医生因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常常无法与患者进行足够的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建立医患互动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和预约服务,让患者随时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会导致医患互信的破裂。

一些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患者排队时间长,造成患者不满和不信任。

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医疗资源配置力度,改善医院服务能力,提高患者的就医便利性。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院、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首先,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服务机制,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可以制定相关管理规定,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从而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医患关系的构成

医患关系的构成

医患关系的构成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关系。

它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医疗质量的提高、医患沟通的顺畅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医患关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基石。

医生需要以专业和同情心赢得患者的信任。

而患者也需要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诊疗方案,才能有效地配合治疗和跟随医嘱。

其次,尊重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人格、权益和隐私,对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应本着敬虔的态度倾听和回应。

同样,患者也要尊重医生的职业尊严和专业判断,不盲从、不怀疑医生的专业能力。

再次,沟通是医患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诉苦、症状和需求,同时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患者则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情和需求,与医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信息交流。

此外,合作也是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

医生与患者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医患互动。

医生应提供准确的医疗信息和指导,患者则需要按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和自我管理。

只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医疗效果才能最大化。

最后,关怀和同理心也是医患关系的关键。

医生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安慰,通过人性化的医疗方式和言行举止,体现对患者的同情与关心。

患者也要理解医生的工作压力和时间限制,保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在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中,不仅需要医生的努力,患者的积极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和职业道德,患者则需要增强理性和科学知识,提高对医疗过程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医患关系的构成与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双方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信任、尊重、沟通、合作、关怀和同理心的良好医患关系,医疗质量才能更加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这对于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与互信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与互信

医患关系中的信任与互信医患关系是医疗行业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它涉及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信任和互信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医患关系中信任和互信的特点,并提出一些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

一、医患关系中的信任在医患关系中,信任是建立在医生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的。

患者需要相信医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治疗和护理他们的健康问题。

此外,医生还需要展现出诚实、正直和善意的态度,以赢得患者的信任。

信任对医患关系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当患者信任医生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与医生分享病情、症状和疾病历史,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此外,信任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促进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任有时并不容易建立。

医生可能面临来自患者的怀疑和挑战,患者可能对医生的建议产生疑虑。

因此,医生需要通过提供清晰的解释、符合伦理规范的行为和充分的沟通来赢得患者的信任。

二、医患关系中的互信互信是医患关系中更高层次的信任,它建立在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的基础上。

互信意味着医生和患者能够互相信任,彼此愿意倾听和信任对方的决策。

在医患关系中,互信对于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相信患者会配合治疗计划,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并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患者则需要相信医生会为他们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并提供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要建立互信,医生和患者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医生应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尊重他们的权益和决策,并提供恰如其分的支持和帮助。

患者则应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与医生保持开放的沟通,及时反馈病情和治疗效果。

三、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1. 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医生应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展现出善良和真诚的态度。

2. 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

医生应向患者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帮助他们理解诊断和治疗方案。

患者则应向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描述和医疗记录,以便医生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构建诚信合作互谅的医患关系

构建诚信合作互谅的医患关系

构建诚信合作互谅的医患关系目前,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一个敏感地带。

本文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针对目前的一些突出矛盾给出应予关注的重点。

以供决策参考。

标签:医患关系道德社会系统当前,医患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系中比较敏感的一个话题。

医生为病人解决病痛,病人应该对医生感恩有加,而医生通过自身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在体现个人经济价值的同时,一方面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还能在经验积累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如果医生和病人之间能够形成这种良性循环,则根本就不存在医患矛盾。

然而近几年来,二者关系却日趋紧张。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矛盾紧张甚至激化的呢?1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系统性原因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性问题。

总体说来,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它牵涉到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过程中所引发的众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医疗领域,对传统医患关系造成冲击。

比如说由于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往往限制了医生给出合适的诊疗方案;再比如医疗体制改革的问题;还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和医疗系统天经地义的救死扶伤义务之间的深刻矛盾,我们也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其次,从医生这个群体来看,的确存在着医德不良、医术不高的问题。

但是现有医疗队伍其执业道德水平总体上还是应充分肯定。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俨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不少医生难以抵挡诱惑,忘记了应当承担的社会道义,再加上一些企业、个人的推波助澜,回扣、红包等不良风气日趋蔓延,加大了患者对医生的抵触情绪。

个别媒体不顾事实,一味地偏向弱势群体,将感情因素融入到对医疗系统问题的不客观评价中,不仅一度误导了广大患者群,加剧了其对医生的反感。

另外,医学自身的欠发达、医生医术水平的限制也给医生群体的诊疗水平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不能及时方便地服务于患者,使得病人不能够完全满意。

如何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

如何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

如何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进程以及整个医疗体系的顺畅运行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这种信任关系呢?首先,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信任医患关系的基石。

医生需要以耐心、友善和专业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在初次接触患者时,医生应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职称和职责,让患者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询问病情时,要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讲述自己的症状、感受和担忧,不要打断他们,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注。

同时,医生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消除他们的疑虑。

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

患者来到医院,是希望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帮助。

医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准确地诊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出现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病情恶化的情况,医生要诚实地向患者说明,并积极寻求其他解决方案。

通过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患者会更愿意相信医生的判断和建议。

另外,尊重患者的权利和意愿也不可或缺。

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有权参与治疗决策。

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

例如,对于一些有多种治疗选择的疾病,医生应详细介绍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定。

同时,医生也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医生展现出人文关怀。

医疗不仅仅是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还包括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医生要关心患者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在患者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安慰和帮助。

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问候,都能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爱,从而增强对医生的信任。

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会影响医患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的基础,关系良好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也能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医生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首先,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权利。

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平等和尊重,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尊严和个人权益。

医生应该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三,医生应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生应该保持专业水准,提供安全、专业、有效的医疗服务。

医生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研究进展,以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法。

此外,医生应该合理安排诊疗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待和过度医疗,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焦虑。

第四,医生应该积极关注患者的情绪和需要。

患者来就诊时常常情绪不稳定和焦虑,医生应该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通过积极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减轻他们的担忧和恐惧。

医生还应该注意到患者的需要,提供患者需要的信息和帮助,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

第五,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决策。

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决策,尽量与患者达成共识。

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选择,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以增加他们对治疗方案的认同感和合作意愿。

最后,医生应该建立长期的关系。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长期的,建立稳定的信任和合作,通过定期的随访和沟通,加深医患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医生应该提供持续的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管理疾病和促进康复。

总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生职责和使命的体现。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权利,注重沟通技巧,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关心患者的情绪和需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决策,并建立长期的关系。

只有通过积极的努力,医患之间才能建立起稳定、和谐的关系,共同促进医疗服务的发展和进步。

医患沟通建立信任与共同治疗

医患沟通建立信任与共同治疗

医患沟通建立信任与共同治疗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同时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方案。

建立信任和共同治疗是医患沟通的两个关键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在医患沟通中实现这两个目标。

一、建立信任1. 以尊重为前提在医患沟通中,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应该以尊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

不论患者的背景如何,医生都应该平等对待,不带有偏见地与患者交流。

这样的态度能够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2. 倾听和理解倾听是一种尊重和关爱的表现。

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感受和顾虑,并试图理解他们的观点。

通过倾听和理解,医生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联系,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

3. 提供准确信息医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该提供准确、详细的医疗信息。

这样能够增加患者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信任感,同时也减少了误解和不必要的猜测。

患者了解到医生对他们的关心和专业知识,将更容易建立起信任感。

二、共同治疗1. 确定治疗目标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制定治疗目标。

医生需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本质、预后以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患者应当表达他们的期望和顾虑。

通过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效果。

2. 分享决策权医患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与患者共同决策。

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各种治疗选项的优缺点、风险和收益,然后与患者一起讨论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样能够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 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良好的沟通环境对于医患共同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在进行沟通时,应该选择一个舒适和安静的环境,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避免打断或急促的言辞。

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与医生交流,增强医患之间的互信。

三、结语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改善治疗效果。

在建立信任方面,医生应以尊重为前提,倾听和理解患者。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信任与合作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信任与合作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信任与合作在医患关系中,医患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是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程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患者对医疗过程的感受。

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以及积极促进医患合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

一、医生的专业性与患者的信任医生是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士,他们承担着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的责任。

医生的专业性是患者对其信任的基础。

医生需要通过多年的医学学习和临床实践来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

为了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医生应该以尊重、耐心和关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他们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和问题,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专业和真诚。

此外,医生还应该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决策权,与患者进行共同决策,使患者对医疗方案有更多的参与感。

二、患者的理解与医生的合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需要与医生建立理解与合作的关系。

医生提供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需要理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医生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权益和意见,尽可能向患者解释诊疗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发展和治疗的必要性。

医生应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怀和支持。

三、沟通与共识的重要性在医患关系中,有效的沟通和达成共识是建立信任与合作的重要环节。

医生和患者之间需要进行频繁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双方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理解达成一致。

医生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给予患者足够的信息和建议。

医生还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疑虑和担忧,并及时做出解答和安抚。

患者也需要主动与医生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患者可以就疾病的症状和不适向医生进行详细的描述,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医院管理中的医患信任关系构建

医院管理中的医患信任关系构建

医院管理中的医患信任关系构建在医院管理中,医患信任关系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医患信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合作和治疗效果。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来谈一下医院管理中的医患信任关系构建。

首先,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医患关系。

他们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

医院应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而增进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其次,医院管理者应该提倡医德医风。

医生要坚守医德,言行举止要规范,不应该对患者态度生硬或傲慢,应该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只有树立了医德,医患之间的信任才能够得到提升。

接着,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医患沟通。

医生要及时耐心地解答患者的问题,帮助他们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医生还应该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建立健康的医患关系。

此外,医院管理者还应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医务人员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对患者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服务好患者,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再者,医院管理者应该鼓励医患互信。

医生应该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不管是贫富贵贱,都要一视同仁,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情感和关怀,从而建立真诚的信任。

此外,医院管理者还应该拓展医患关系的渠道。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讲座、义诊等方式来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和理解,加强信任。

再者,医院管理者也应该倡导医患之间的尊重。

医患之间是患者和医生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尊重的关系,双方要相互理解、体谅,才能够建立起健康的医患关系。

此外,医院管理者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投诉机制。

患者有权利对医院和医生的服务提出投诉,医院应该及时处理投诉,并向患者做出合理解释和赔偿,以维护医患之间的信任。

再者,医院管理者应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生应该严格遵守医德规范,不得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要真诚对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医疗的温暖和关怀。

此外,医院管理者还应该注重团队协作。

医院要建立起一个和谐融洽的医疗团队,医生、护士、患者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够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

构建互信的医患关系实现共赢局面

构建互信的医患关系实现共赢局面

构建互信的医患关系实现共赢局面在当今医疗领域,构建互信的医患关系是实现共赢局面的关键。

医患之间的互信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双方的满意度,进而实现医生和患者的共赢。

本文将从患者和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互信的医患关系,以达到实现共赢局面的目标。

一、患者角度1. 患者的自我教育患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疾病的了解,包括阅读医学书籍、参与相关疾病的社区讨论、寻求专业意见等。

只有了解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患者才能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增加医患间的互信。

2.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方案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按照医嘱进行检查,避免自行停止治疗或者随意更换医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增加医生对患者的信任。

3. 尊重医生的专业意见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应该尊重医生的专业意见,不盲目怀疑医生的能力,不随意质疑诊断结果。

这样可以体现对医生的信任,增加医患间的互信。

二、医生角度1. 充分沟通和提示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进行解释,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医生还应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提示,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疏忽导致治疗失败或产生不良后果。

2. 尊重患者的权益与意见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权益和意见,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考虑患者的个人情况和意愿,给予患者选择的空间和权力。

同时,医生也应该虚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认真解答。

3. 保持专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医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严格遵守医疗法规,确保医疗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医生还应该具备敬业精神,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共同努力构建互信的医患关系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为了构建互信的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建立患者投诉和意见反馈渠道,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困扰。

医疗机构还可以开展医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活动,增加医患之间的互动和了解。

建立医患信任机制维护医患关系

建立医患信任机制维护医患关系

建立医患信任机制维护医患关系在医疗领域,医患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关系往往容易产生紧张与矛盾。

针对这一问题,建立医患信任机制成为了维护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医患信任机制,以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与稳固。

一、促进信息沟通与透明信息沟通是医患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医患关系中,双方应该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实现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

医生应该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倾听患者的需求与关切,并向患者解释医疗操作和治疗方案的细节。

另一方面,患者也应该主动将自己的病情、病史以及对治疗的期望向医生做出清晰表达。

信息透明是建立医患信任机制的基础。

医生应该将诊断、治疗方案、风险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如实告知患者,并解答其问题。

患者也应该积极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配合医生的治疗要求。

二、加强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建立医患信任机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病情,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在康复过程中作出积极的行为改变。

医生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供健康宣教资料等方式,向患者传授疾病防治知识和健康管理方法,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推行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医疗纠纷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势在必行。

通过设立独立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引入中立的第三方,对医患关系发生的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及时的解决,既能化解矛盾,又能还医患关系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四、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患关系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也是医患信任的重要基础。

在医疗机构中,应该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推行规范化的临床操作和治疗流程,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生应该持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技能,保持医学知识的更新与临床经验的积累,以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

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

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在医疗保健领域,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对于提高患者的看病体验、促进治疗效果、降低医疗纠纷非常重要。

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医患之间建立起互信互谅的沟通模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

1. 患者沟通与参与患者是医疗过程的核心,他们参与医疗决策的程度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医生应当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关注点。

这样能够增强患者的参与感,提高他们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

同时,医生还应当注重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确保患者能够准确理解并配合治疗。

2. 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为了方便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

这包括在线咨询、电话咨询、预约挂号等,旨在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获取医疗服务。

此外,医生在就诊期间也应当给予患者充足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问题和疑虑,积极倾听并给予解答。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双方才能准确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建立起互信的基础。

3. 尊重与理解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尊重与理解是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石。

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并且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另外,医生还应当理解患者的处境,尽量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同样,患者也应该尊重医生的专业知识和医疗决策,并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4. 宣传医学伦理道德在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医学伦理道德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应当严格遵守医学伦理准则,不搞虚假宣传,不追求不必要的手术和药物。

医生应当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患者也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不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5. 建立医患信任机制医疗机构和政府在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应当建立起一套医患信任机制。

这包括完善的监督机制、投诉处理机制和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等。

通过这些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医生的责任感和患者的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直报怨,构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邹珺一、现象和问题——中国医患关系从合作到冲突的演变1、现象:医院成是非之地自从去年哈医大二院的天价医药费用的事件出来以后,各地媒体陆续报道各种医药黑幕,天价费用、遗弃病人、医疗事故等等,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新闻和报道。

在这样的紧张氛围中,深受媒体影响的老百姓变得更加不相信医院和医生,而医生和医院在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病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紧张的医患关系是长期演变的结果。

这可以追溯到1985年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开始。

当时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事业搞活。

”其实,政府对医院采取了类似于国有企业开放搞活的改革思路,但只给政策不给钱,逼着医院自己找钱。

那么,医院只好逼着医生自己挣钱,医生没有其他办法,只有从病人的口袋里掏钱。

病人到了医院感觉花钱越来越像流水一样,急着去捂口袋,但是怎么捂不住,那口袋已经不像是他的了,口袋挂在医生的笔上,于是就和医生争吵起来。

但是,口袋里的钱还是像流水一样,那些口袋本来没有明显鼓起的人们实在受不了,于是就不敢去医院。

那些感觉上当受骗,咽不下这口气的病人,甚至用暴力方式出起,打医生、杀医生、砸医院。

这些人听说辽阳医院失火的时候,一定会幸灾乐祸,这是“报应”、“天意”、“活该”!医患之间的争吵没有随着2002年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而好转,医疗纠纷继续以30%的高速度增长。

在这些纠纷中,相当一部分当事人的医患关系从最初的“人民内部矛盾”,继续演变成“敌我矛盾”。

双方法律意识的增强或许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法律手段对于解决医患矛盾只是一种次优选择,因为指标不治本,而且代价高昂。

2、问题:医患关系从良性走向恶性如果撇开现实的人际关系,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医患关系是一种咨询关系、求助-帮助的关系。

其中一种是中立的类型,医生在临床决策中扮演中立的科学家角色和修理师的角色,客观地判断患者的病情,然后根据病情给予治疗。

医院相当于实验室、工作台。

这种简化的对策状态中,病人与医生的人与人的关系简化成为修理机器对机器的关系。

现实中的医患关系要复杂得多,至少可以区分出另外两种类型:一种是良性的关系类型,彼此的互动是友善的、信任的、交流的、合作的关系;另一种则是恶性的关系,彼此的互动是紧张的、疑忌的甚至是敌对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合作的、冲突的关系类型。

可悲的现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医患关系已经从一种良性关系类型的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非合作的、冲突的关系类型。

改革开放之前,在党的政治思想教育下,“又红又专”的白衣天耻于看着口袋开药,给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患者所提供的是亲人般的服务;患者也像对待亲人解放军一样对待“天使”们。

而现在,即使天使没有堕落成为魔鬼,患者就医时多数时候是战战兢兢,害怕受骗上当。

二、医患关系冲突的危害医患关系从合作到冲突的演化,伤害了当事人双方,而且也伤及了政府。

在不安的氛围中,医生、医院、病人都会采取一些防御性行动。

1、医生是直接的受害者发生在医院的暴力绝大多数是针对医生的,特别是急诊科、外科的大夫。

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加,医务人员的职业伤害而日益增多,大多数在岗的医生和护士受到过不同形式的职业伤害,包括语言的、行为威胁、肢体冲突甚至器械的伤害。

医生可能采取的行动有:(1)不安的医生提供过分安全的服务。

这带来两个后果,一方面医生的治疗手段过分保守使得患者丧失了最佳治疗机会。

有医生说,过去病人只要有1%的希望都会抢救,现在没有90%的把握不敢动手术。

转院的结果一方面增加了病人的风险和医疗负担。

缺乏安全感的医生会采取更多的防御性医疗行为,以加强自我保护,而这些防御性医疗行为——往往是不必要的医药、检查——使得费用居高不下。

(2)工作热情低落,消极对付。

医疗卫生行业似乎不再是神圣、崇高、快乐、有成就感的事业,只是一个挣钱的职业。

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龌龊、矛盾、痛苦,因此,医生的情绪应激性低落。

不少医生常对病人表现得不耐烦,从心里烦病人,业务上也缺乏专研的干劲。

(3)选择离开某个医院、某个地方甚至这个职业,造成医学人才流失。

不少好医生流失,然后进入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博弈过程。

有些医生即使由于年龄和知识专用性的关系,留在医生队伍之中,但是不让自己的孩子学医。

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中,最终目标是攀登医学高峰或者治病救人的越来越少,只想着挣钱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在入学后,特别是实习之后,这些学生的自我的预期得到了强化。

2、患者的处境是难堪的面对不良的医患关系,患者处于一种难堪的状况:生了病不能不看病,但是自己可以信任的医生、医院实在很少。

(1)看病难:因为病人找不着让自己放心的“又红又专”的合格医生,因此拼命挤大医院、挂专家号,中国人那么多,看病怎么能不难?有些病人怕医生、怕医院的高昂费用,有病也不敢到医院去看医生,采取自我医疗方式或者就这么拖着,结果小病拖成大病。

(2)看病贵:过度医疗使得费用始终降不下来。

医生没有热情,就不会提供优良的服务,至多只是合格而已;有的病人去医院后,因为和医生护士生气和心疼钱,病情反而加重。

(3)不相信医生,但更加相信找关系、塞红包。

因为不相信一般医生,因此找关系、塞红包给自己加保险,但是,交易费用和机会成本提高,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4)在医院经受的挫折激发了个别病人的攻击性行为。

个别病人采取极端行为报复医生、医院和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

这些病人或病人家属恨医生,因为治疗受到挫折,大大失望,认为医生是谋财害命,自己或亲人受骗上当,并且把责任全部推到医生身上,所以才采取过激的行动。

“疾恶如仇”,恨到极端,就杀了医生,结果酿成社会悲剧。

3、医院会采取以下避险行动,但难以根本改善医患关系(1)拒收纠纷易发病人。

一是病情不确定性较强的危重病人,因为容易造成举证困难,现在医院方面有举证的责任;二是“刁蛮的”病人,因为不好对付;三是贫困病人,容易引起费用方面的纠纷,没有后期治疗费用时难于处理。

(2)加强医院安全管理。

要求医生多做检查,“写好”病历,甚至会造假病历,当前尚缺乏程序规范的电子病历更容易造假。

逼着病人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尽管有些手术的风险本身并不大。

院长整天忙着两手抓,一手抓经济指标,一手抓医疗纠纷。

这牵扯了院长大量的精力。

加入医疗责任险,但对解决医疗纠纷的帮助不大。

(3)推委病人。

出于安全考虑原来可以开展的手术现在取消,医生能力萎缩,医院能开展的危重疾病的医疗服务范围缩小,急救能力下降。

在这一点上与医生和医院的盈利冲动有些矛盾,如果医院“善后”能力比较强,会采取比较冒险的行动,甚至开展超能力的手术。

三、为什么会是这样!——医患信任危机的原因医患关系的恶化不是单方面某个人的责任,有根本性的体制原因,有转型期的信任危机、当前社会风气的原因,还有职业管制不到位的原因,而且是长期非合作博弈的结果,在博弈中双方的行为和预期造就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1、医患关系的制度设计不合理。

不合理的卫生体制使得医患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相互冲突,这是不良医患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

目前多数医院实行的是实质上的承包责任制,医生按照经济指标计算工资和奖金,病人按照服务收费。

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一般医院仅占不足10%。

如果靠政府财政过活,医院就得关门,医生连吃饭都不可能,因此只有到市场上寻找商机过活,通过提高服务量和服务单价来自我创收。

有些医院就利用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特点,靠宰病人吃肉。

由于医院、医生还有经济增长的压力,长此以往,吃肉的胃口一步步扩大,医患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2、转型期的信任危机。

在现代化过程中重新建立人际信任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中国正经历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抽离化”(dis-embedding)和“再植入”(re- embedding)过程中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作为一个现代专家系统,随着幕后不良情况的暴光,患者对医院的信任越来越少。

3、当前不良社会风气助长了疑忌心理。

无情的竞争、金钱至上、自我主义,这些不良的社会意识分裂了社会。

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因为我们的社会尽管经济在持续发展,但是总体上很不和谐,从社会结构到社会行为、社会意识都是如此。

这种风气影响下,医生和病人采取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增加了。

4、对医院、医生的缺乏有效的职业管制,医生道德水平的边际递减。

目前为止,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对医院、医生的管制是缺乏力度的。

由于自我平衡预期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医生道德水平竞争性下降到职业道德的底线,一个看着一个,一个跟着一个,陆续下水。

道德水平的边际递减,是所有建设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会遇到的发展中问题。

5、医患矛盾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实际上,互相为敌的关系都是如此,美、英、以等国和伊斯兰世界的“恐怖分子”之间,当前中国和日本的国民之间,都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方的非合作行动刺激了另一方的不合作行动,关系不断恶化,最后双方的预期达到一个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信任荡然无存,合作就无从谈起。

四、重视信任与合作的价值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产生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

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以直报怨,重建信任关系。

1、信任社会与疑忌社会阿兰·配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 )“最强大最能产生积极成果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医生和病人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创业者与合伙人之间的互信。

反之,相互怀疑是毫无成果的。

”他在1973年出的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中,认为中国是一个革命激情刺激下的“疑忌社会”。

信任社会是信奉新教的荷兰、英国等北欧国家,他们创造了资本主义繁荣,超越了信奉天主教的其他国家。

韦伯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勤奋节俭的只向上帝负责的新教伦理哺育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是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根源。

阿兰·配雷菲特的解释是:天主教国家是疑忌社会,人们共同生活中常进行的是一种“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这种社会倾向于搞阶级斗争,社会忌妒、相互监视和自我封闭,在这样社会里,人们自然缩手缩脚、缺乏创业精神。

而信任社会是相互交流、交换的开放社会,团结互助成风,进行的是一种共赢游戏,结果是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

中国历来相信人际关系甚于相信制度,陌生人或者缺乏关系的人之间缺乏信任。

如今的中国“革命激情”缺乏刺激,但是在金钱的刺激下,陷入了另一种分裂之中,还没有从疑忌社会中走出来。

和谐社会讲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大程度就是信任社会。

2、社会资本和合作进化良好的社会关系为什么是一种“资本”?因为它能减少交易成本、管理成本,能创造财富、发展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