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技术与国外发展差距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始引进4台1_3Mw风机安装在辽宁营口仙人岛风电场,2003年在山东即墨风电场安装12台1.3Mw单机容量的风电机组。

2005年又安装了69台15MW风电机组,风轮直径达到70~77m,塔架高65~70m。

2005年以来,新疆金风公司、华锐风电、东汽集团等公司通过联合设计或技术引进的方式,陆续推出了各自的国产化率70%以上的兆瓦级风电机组。

我国早期生产的600kw及750kw级风电机组一般采用定桨等传统技术,但新近开发的兆瓦级机组都采用了变桨变速技术以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国内目前只有新疆金风公司使用元齿轮箱技术开发兆瓦级风电机组,该公司通过与德国Vensy硷司的技术合作,研制了1.2Mw直驱式风电机组,样机已于2005年5月在新疆达坂城风电场试运行。

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大功率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方面。

大功率机组研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自然界风速风向变化的极端复杂性,机组要在不规律的交变和冲击载荷下能够正常运行20a。

此外,由于风的能量密度低,要求机组必须增大风轮直径捕获能量。

当前最大的机组风轮直径和塔架高度都超过110m,机舱重量超过400t,对材料和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

上述方面决定了大功率风电机组制造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以丹麦和德国为例。

这两个国家在1970年开始用现代技术研发风电机组,而且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培育国内市场,从大量野外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并制定了完善的检测认证体系。

相比来说,国内风电场建设刚起步,在自主研发能力、公共技术平台(如大型叶片试验、传动系统试验、整机测试场等)建设、检测认证体系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都在10a以上。

我国风力发电技术与国外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归纳起来,造成我国在风力发电技术上差距的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国产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起步较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1998年以前,我国基本上以进口风机为主,1998年以后国产化机组才有所增加,由1998年占总装机容量的1.2%到2005年增加到26.4%。

但是,我国国产风电机组能够批量生产的是定桨距的600kw、750kw的机组,该风电机组是国外10a前的主流技术的产品。

而同期国际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更新速度加快,几乎每2a就有新机型问世。

在短短几年中就出现了
l-2、1.5、2.0、2.5、3.0、4.0、5.OMw机型,大都为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和直接驱动永磁式风电机组。

我国目前引进国外1.OMw、
1.2Mw和1.5Mw机组的有20多家公司,但是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技术和重要部件的关键技术还没有掌握,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技术缺乏,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自主开发的兆瓦级机组只有新疆金风科技公司的1.2Mw直驱式风电机组有超过1a的运行经验,其他多只是刚刚竖立样机。

其次,尚未形成完整的风电产业链。

纵观风电产业高度发达的欧洲国家,无不拥有明确有效的风电产业发展链。

风电产业发展链需要在风能资源调查、风电规划、风电场项目评估、风电机组设备研发与检测认证、风电场运行维护、风电场性能评估、甚至风电场的建设与转让等方面都建立合格的工作团队,并允许其均衡发展。

国内在2003年才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和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逐步规范,并根据一系列前期技术规定,规范了风电开发的前期管理。

但整个中国风电产业仍面临缺乏有效的机组检测认证、运行评估与安全鉴定等
02一系列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风电发展的瓶颈。

第三,缺乏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

造成市场容量小的原因,一是风电电价较低。

从2003~2005年3次招标的电价来看,无论是最低的0.382元他w·h),还是最高的0.519元他w·h),几乎全都是以最低电价中标,与目前成本对照,这些项目将面临亏损的风险,相对低的投资回报率不仅影响项目工程质量,也影响潜在投资者的积极性,更影响了地方经济和整个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电网的制约。

《可再生能源法》虽明确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就近上网,电网公司全额收购。

但在风力资源好的地区,电力输送难度大,电网不配套,不能装机建设。

有的装机建设完成后,但配套电网工程滞后,不能按计划发电。

提高我国风电技术水平的措施建议
首先,政府应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在2010年,应在消化引进的基础上,争取能够自主设计和研发l~2Mw的齿轮箱增速驱动和直接驱动机组,并采取措施实现商品化。

2015年前后,应能够自主设计和研发2Mw以上的齿轮箱增速驱动、直接驱动的机组和半直接驱动的机组。

2020年前后,在关键技术方面应能够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尽快增强核心技术方面的研究力量。

包括: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技术,能量转换效率高的叶片设计技术,高可靠性齿轮箱研制技术,永磁多级低速发电机研制技术,整机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等。

第三,完善相应的法规。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包括可再生能源价格分摊管理办法在内的许多措施,但从完善政策体系角度考虑,还远未达到”封顶”状态,下一步应积极推动相关管理办法的落实。

应进一步落实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来促进风电开发利用,采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研发和推广应用活动;对开发商或制造商应提供优惠贷款,地方政府应对本地风电场提供补贴;税收政策包括对风电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给予适当优惠,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劬舌返。

同时,取消相应整机的进口免税政策。

第四,建立国家级风电机组技术公共试验平台和完善相应的认证体系。

由国家建立风电机组整机试验场、传动系统试验平台等公共测试手段。

尽快建立国内的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的认证体系。

任东明。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
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
任,博士。

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
政策研究,是《中国可再生能源
法》起草组成员之一。

先后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
院专项课题、国家三峡建设委
员会国家移民局重大项目以及
世界银行、I,NDP等国际金融
组织资助项目20多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在可再生能源强制性市场配额、风电特许权、绿色证书交易系统、中国系统效益收
费、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有较系统的研究。

 万方数据
我国风电技术与国外发展差距之分析
作者:任东明, Ren Dong-ming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
刊名:
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
英文刊名:ADVANCES OF POWER SYSTEM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23(12)
被引用次数:1次
1.广东省中山市明阳电器有限公司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攻克大型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技术[期刊论文]-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4)
2.田俊梅.付文华国内外同功率风力机组介绍[期刊论文]-太阳能2008(10)
3.白云川质量控制是利润来源[期刊论文]-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8)
4.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全球风电产业技术发展及趋势[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投资2008(4)
5.周洁.Zhou Jie国内风电制造行业综述[期刊论文]-机械制造2007,45(11)
6.张兰风机生产制造喜忧录[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装备2009(10)
7.重庆迈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推进重庆海装风电装备自主创新[期刊论文]-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10)
8.闫岩.徐治国中国风电瓶颈[期刊论文]-海峡科技与产业2009(6)
9.南京实力积聚打造完整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师2008(6)
10.丁英龙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对风电行业的影响[学位论文]2007
1.莫晓聃.李涛垂直轴风力机概述及发展优势剖析[期刊论文]-节能技术 201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xslfd20071200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