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恢复古建筑的请示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恢复古建筑的请示报告
篇一:古建筑参观调研报告
镇江金山寺古建筑调研
--------
前段时间总是在纠结调研对象的问题,因为听说了可能之后的调研就是要去镇江,怕写的重复了,也担心写的过于单调。
镇江,在我看来算不上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但如果你去让一个镇江人向你推荐一处旅游之地时,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三山一渡”。三山,即焦山、北固山、金山,一渡,即西津渡。如同每一个旅游景点一样,“三山一渡”的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而这其中,也是我印象中最有名的可能也就是北固山和金山了。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让人们从此记住了北固山,而关于金山,我想你一定听过白素贞和
许仙的故事吧。就调研课题而言,因为是关于古建筑方面的,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了写金山寺。
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部,临江而立,山不高不足百米,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寺庙建筑把金山山体包裹住,从远处看,只见寺院,不见山,因此,也就有了“金山寺裹山”之说,寺依山而建,慈寿塔高耸山巅,蔚为壮观。远处茂密的大树将低矮的建筑遮挡,树枝间隙中,隐约可见寺庙建筑的轮廓影像。近处,碧绿的湖面让人心情舒畅,倒影出树和建筑的景色,仿佛融为一体。湖边很有情调的休息小亭吸引了了大量人群来此湖边漫步,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据说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抬头望去,方感自身的渺小。门的正前方是一个刻有江天禅寺的铜质香鼎,可能是一种香火旺盛的象征吧。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
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
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建筑师建筑朝西山门是有用意的。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这正可谓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所在吧。由山门入天王殿,中供弥勒佛,人称笑佛。两旁塑的四大金刚,形象高大逼真,意在看守山门。四大金刚俗称四大天王,故称天王殿。左侧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右侧是北方广目天王,西方多闻天王。弥勒佛旁有联:大肚能容,了却
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在天王殿牌坊前有巨型石狮一对。
个人觉得在金山寺的建筑群中,大雄宝殿是其中最优秀的建筑。走过山门天王殿,迎面而来的是宽阔的大院,接着便可以看见这座庄严肃穆的宝殿,站在大雄宝殿下,一种肃然起敬之感油然而生。因为是寺庙建筑,大雄宝殿以金黄和朱红两色为主,建筑有严谨强烈的尺度感,开间大小遵循一定的规律,外表面雕刻着精细的图案花纹,大殿外墙镶六扇檀香木雕圆窗,每一扇画面都是与佛教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三扇讲的是与金山寺有关的三则故事。门窗划分细致有序,大有金碧辉煌之势,非常符合古代建筑庄严严谨的建筑风格。殿门之上,红板金字的大雄宝殿的牌匾格外吸引有人的眼球,“大雄宝殿”四字为赵朴初题写,高悬殿额,大雄宝殿歇山重檐,雕梁画栋,黄墙红柱,金色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气势雄伟庄严。
大殿为正方形,殿前更为开阔。大殿设计兼有北方宫廷雄浑富丽气势与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殿内正噗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分立两侧,两旁六十八罗汉,金山寺海岛图也在其中,特别引人。大殿上方四周圈棚列罗汉像。
四处逛去,最终在金山寺东侧的湖中小岛上,又看到了据说曾经作为皇家的藏书楼——文宗阁。尽管现在的文宗阁感受不到扑面而来的书香,更看不见读书人孜孜不倦的身影,但文宗阁的秀气与清高的气势,还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查阅资料得知金山文宗阁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毁于咸丰三年,经嘉庆、道光两朝。文宗阁建于四面环水的金山,仿照宁波天一阁模式,据考证,它的遗址应在江天禅寺东南,原妙高台南麓,即现在的慈舟纪念馆一带。当时的金山四面江水环绕,文宗阁坐北朝南。庭院有门楼三间与阁相对,两侧有廊楼各十间,将阁联成四合院形式。阁前银涛雪浪,气势磅礴,阁后山崖陡峭,峰巅浩
伏。阁内瑶版玉韬,千箱万帙,藏书甚富,是镇江历史上第一座图书馆。当年弘历帝应督造该工程的盐运史呈请赐名“文宗阁”,并亲笔御书“文宗阁”和“江山永秀”的匾额,悬挂阁中。金山文宗阁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原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被世称为七阁,其中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首罹兵燹,阁书俱焚。文宗阁被毁后,复建文宗阁的呼声很高,多少镇江人为恢复文宗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次规划重建的文宗阁位于原金山风景区办公室处,为江南庭院式仿古建筑,主要包括门厅、御座房、休闲亭、长廊和主体建筑文宗阁。大门主入口朝南,整个建筑群落由南向北依次递进增高,二层重檐。左右穿插以廊亭,富于变化,具有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特色。兴建的文宗阁,据说沿袭了当年的一草一木,给人的感觉兴奋而苍凉。多了一分秀气与清高,仿佛远离城市的喧哗,安安静
静,是一个难得的逍遥之地,旅游之地。
金山寺南面正中便是观音阁,也有人称之为士阁,阁中供奉了观音像,故取名为观音阁。与周边的妙高台慈寿塔等建筑交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观音阁和其他建筑一样,同样以黄色墙面和灰色瓦檐相搭配,室外平台结尾大理石材质制成,站在高处远眺,依稀可见城市的影子,而近处环顾四周,整个金山寺的建筑景色一览无余,错落有致的房屋,飞檐走壁,展现出了金山寺的庄严和神秘。不禁让人想起了白蛇传中的那段传说,抛开过去世俗的偏见与妖魔传说的恐惧,白素贞更像是让人仰慕的观音,而不是人人避而远之的白蛇精吧。也许,这就是历史对建筑自身的影响,一个故事,一个传说,让建筑多了层神秘感,更加的令人向往。可能这就是历史性建筑本身的价值吧
!
整个金山寺的建筑排布错落有致,并且注重了立面观察感受的效果,屋面
造型富于变化,在横向上逐层增高,曲线的设置是的立面效果动态十足,纵向上黄色的墙面和灰色的屋檐搭配赋予了建筑寺庙建筑的本身的特色,墙面上不同形式的开窗,既增强了建筑的采光效果,同时也改变了光线的入射效果,建筑周边同时种植了茂密的不同和高度的灌木和树丛,将自然之景很好的与建筑相结合,是的建筑本省不至于过于单调独立,变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同时也不失寺庙建筑的神秘感,既让人向往有让人肃然起敬
。
金山寺建筑群对于空间的处理也是在建筑设计上很值得学习的地方,错落有致的建筑之间,依然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上的变化,层与层之间利用大理石台阶相接,幢与幢之间则是曲回的长廊,二曲回的长廊又与沧桑的石级层层相连,亭台、楼阁相互衔接,构成了一组金色辉煌的古建筑群。在通往金山寺顶端的路上,两幢金黄色的建筑之间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