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
探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探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并提供实践机会。
这种模式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旨在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发展。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他们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提前感受职业生涯。
通过实践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能够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
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及时了解和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需求,导致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需求,调整和更新教育内容,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也能够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提供教育服务,而这些资源存在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共享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实践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也有助于促进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将产业和教育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能够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产业的需求,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获取更合适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通过产教融合,能够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助力产业的发展。
探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探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应运而生。
这一模式旨在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整合资源,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加符合产业发展趋势。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理念和特点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通常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学生在学校受到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企业则接受实践教育。
这种分割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了。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理念则是要打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界限,使得两者之间能够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开放性和灵活性。
这一模式注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开放共享,资源和信息的流通,同时也要求两者之间的合作能够灵活应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是专业性和实用性。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能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保证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接受实际操作的培训,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
三是创新性和适应性。
这一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以华为大学为例,该校与华为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
通过开设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邀请企业专家给予授课,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项目等方式,华为大学成功地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理念落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接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参与企业实践,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
知识文库 第01期210 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杨婉珍王玺冰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尤其是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社会型人才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也是未来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高校依据人才培养和用人市场的全新需求,在企业与高校相协助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全新的企业学院合作教学的新模式,使得校企合作的融合之路更加升华,在提升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企业与高校间的供求关系,真正的将产教结合推进到了高校教育管理当中,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社会型人才,为我国教育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发展的今天,校企合作无疑已经成为了高校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关键点。
高校的职责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应用型、创新型、科技型、务实型人才才是高校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人才市场的根本需求,校企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无疑会产生优良的化学效果,校企双方的综合效益会显著提升,因此,校企合作新模式是高校和企业双方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高速之路,也是必经之路,是我国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产业的转型升级调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最新开展的强国战略,也是我国最新一期五年计划的行动纲领。
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向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方向发展,这种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高精尖的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种社会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要求,而校企合作新模式恰好解决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使得高校教育培养满足了市场人才变化的需求,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有着巨大的作用。
1.2有利于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率。
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体现不应该给人一种“高大上”的视觉审美观点,高高在上的人才培养气场不符合高校管理、生产、服务和建设的基础定位,“接地气”才是高校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与实践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人才的培养逐渐向市场需求靠拢。
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目标和课程设置需要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因此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够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主要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
校企合作旨在通过共同开发课程、提供实习机会以及进行技术研发等途径,推进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的机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探索。
一方面,职业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设计课程内容,保持课程设置与行业标准的同步,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短期或长期培训项目,职业院校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也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
企业不仅可以提供培训师资,还可以通过实习岗位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内真实的工作环境。
这种形式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专业实践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院校应当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职业院校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到真实项目中去,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一过程不仅深度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促成了学校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
为了确保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性,双方需要通过定期的沟通与反馈,不断优化合作内容和形式。
职业院校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代表参与教学评估与课程设计讨论,以便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此外,统计与分析合作效果也是检视校企合作机制是否成功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学生就业率、毕业生满意度及企业反馈进行系统分析,学校可以不断调整策略,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企业需求。
信息共享是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赴烟台富士康实习带队体会
单 位 及 社 会 认 可 我 们 的 教 育 和 管理 , 为 后 续 的 实 习安 排 总
企 业 管 理 制 度 、管 理 模 式 , 感 受 企 业 文 化 的 熏 陶 ,在 实 际 结 经验 ,探 索 新 的校 企 合 作 模 式 。 生 产 工 作 中 熟 悉 同事 、 上 F 级 之 间 的 交流 和 沟 通 ,在 磨 砺
一
中 锻 炼 职 业 素 养 ,完 成 身 心 的 职 业 化 转 变 , 为 真 正 踏 入 社
、
初 试 顶 岗生 产 础 。 由 于 我 们 是 第 一 次 外 出进 行 顶 岗
生 产 实 习 , 经 验 严 重 不 足 , 因 此 ,身 为带 队 教 师 ,心 情 是 行 业 发 展 的 一 个 重 要 途 径 。 黄 岩 模 具 行 业 由于 工 种 复 杂 , 生 产 任 务重 , 缺 乏 培 训 师 资 , 加 上 相 关 意 识 不 强 ,企 业 大 多 不 能 进 行 企业 内部 培 训 , 因此 ,学 校 和 黄岩 模 具 协 会 合 作 ,通 过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确 定培 训 目标 、培 训 内容 、培 训
益借鉴 。 。
关 键 词 :校 企合 作
顶 岗实 习 实践探 索 忐 忑 、 复 杂 的 : 既 担 心 学 生 能 否顺 利 、 安 全 地 完 成 实 习 , 又 要 担 负起 院 系 领 导 的重 托 ,做 好 新 的 教 学 实 践 ,让 合 作
2 01 2 年1 0 月1 3日, 笔 者 所 在 学 院 百 余 名 师 生 按 照 学 院 的安排 ,来到 了富士康 ( 烟 台)科技 工业 园进行为 期3 个 月 的工 学 交 替 实 习 。我 们 此 行 的 目的 是 使 学 生 体 验 现 实 的
技工院校动漫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
李 婷 婷
摘
要 : 文结合笔者所在 的广州市技 师 学院办学实践经验 , 本 深入探讨 了技 工 院校 动漫
专业如何通过深化校企合作 , 升人 才培养质量、 强师 资队伍建 提 加 模式 , 出了从教 学平台、 提 办学体制到人 才培养模式 等三 个方 面进
让学 生在校所学 与企业实践有机 结合, 让学校和 企业 的
设 备、 技术 实现优势互补 、 资源共享 , 以切 实提 高育人 的
针 对性和实效性 , 提高 技能型人才 的培养质量 ; 同时, 在 这一过 程 中企业也 收获 了人 才 、 品、 展空 间等 实 际 产 发
利益 , 终达到合作共赢。 最
发展趋势 , 结合学校 实际, 以深化“ 校企合作 、 产教对接 、
工 学 结 合 ” 抓 手 , 极 开 展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学 校 办 学 为 积
模 式 改革 探 索 , 效 显 著 。 成
设备建 设 、 促进动 漫师 资水平 的提升 、 高人才培 养质 提 量等 一系列 问题 已成 为各职 业院校 都在思 考 的重 要课 题。 从笔者多年从事动漫专业教学 的经验和学校培养 实
技工 院校动漫 专业科 学发展提供 了有 益借鉴 。
关 键 词 : 漫 专 业 ; 企 合 作 ; 式 动 校 模
专
业
在 我省推进经济转 型升 级的大背景下 , 大力培育 和
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 已经 成为各级政府 的共识 , 作为文 而 化创意产 业集群 重要 组成部分 的动漫 产业近 年来 也取 得了长足 的发 展。据统计 , 中国动漫产业规模保 持高速
高技 能动 画人才培养基地 , 将公司 的生产线 引进 到校 园 内, 校根据 学生对技 能掌握 的熟练程度 不 同, 供 了 学 提
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跨界融合的新方法
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跨界融合的新方法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能够促进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进程中的实效性,促进校企合作的跨界融合,通过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搭建职业场—工作场与教育场—学习场之间的文化桥梁,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的教学模式。
标签:项目教学;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当前,各职业院校都在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订单式培养、教师定期去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定期派技术人员去学校进行技术指导等等。
但是这些方式还不能有效的使企业与学校、实践与理论、技能与知识的紧密结合。
那么如何达到职业场—工作场与教育场—学习场之间的融合,笔者认为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能够促进企业与学校的紧密结合,能够促进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的发展。
一、推广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培养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承担者为用人单位输送具备合格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毕业生的重任。
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最主要的核心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其将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将会给学校和企业带来双赢。
企业节省了企业在劳动市场上获取后备力量的人力资源成本,节省了相关的广告费、入门培训费;获得了熟悉并认同企业的职业从业人员,提高了生产率并减少了废品率;增加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得到客户以及供应商的美誉。
学校实行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能够较好的解决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可以较好的实现学校课堂教学与职业对接,建设和完善了一套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需求,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二、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通过以项目为主线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校企政社四元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目前,校企合作组织松散、合作内容不深入、合作的机制不灵敏、合作效益不高,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的需要,因此需要对校企合作进行思维升级,进行更高层次的“校企政社四元合作”,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新模式;校企政社合作模式;探究;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2(2020)40-0038-02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①———基于“校企政社四元合作模式”研究程相叶,王海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桂林541004)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这是在政府文件中首次明确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0年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运行校企合作“双赢”模式,校企双方要以这“四个合作”为主线,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资金、人才、技术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为校企双方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校企合作的意义重大,一言以蔽之,即“利国利民,利企利校”。
对于学校来说,既有利于丰富学校办学的社会资源和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又有利于专业设置和课程优化,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拓展企业人力资源的来源和渠道,避免“用工荒”和“就业难”结构性矛盾的出现,为企业的长期人才储备奠定基础;对国家来说,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实际应用型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对社会来说,缓解日益严重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校企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发展平台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发展平台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发展平台育人模式是一种基于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共享:学校和企业在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合作共享,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培养。
2. 实践教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实际工作场景,使其更好地融入职业环境,增强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产学研结合: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4. 就业拓展渠道:通过校企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发展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拓展就业渠道,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
1. 建立合作平台: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平台,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共同探讨合作项目、实践实习和育人计划等事项,确立双方合作的共识和计划。
2. 探索育人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探索校企共建共享的育人模式,结合双方的教育资源和实践需求,设计开展符合实际的育人计划和项目,促进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
3. 实施育人计划:根据合作共识和育人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育人计划,开展实践实习、科研创新和就业指导等一系列育人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4. 评估与完善:通过实践探索和实施育人计划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对模式进行不断的评估与完善,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和完善校企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发展平台育人模式。
1. 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和流程不够清晰,导致合作实效性和持续性不足。
2. 育人模式不够灵活: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过于僵化,难以适应教育需求的快速变化和个性化需求。
3. 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学校和企业在教育资源、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整合还不够充分,导致育人效果受限。
4. 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完善:对校企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发展平台育人模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准确了解实际效果和问题所在。
基于产业需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业需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摘要: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内涵提升的重要举措。
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企业用人需求纳入高校教学和培养体系,开展“区块链”微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围绕目前产业热点技术领域,为相关行业定向输送紧缺实用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微专业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国外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了,比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早了很多,且取得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其中较为成功的是德国提出的“双元制”,这种机制主要是建立在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职业培训的职业教育模式上,使得校企从彼此梳理的状态有效转变为深入融合。
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所提倡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则是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与企业需求匹配;澳大利亚所推行的“TAFE”(Technical AndFurther Education) 则更注重培养学生在技术方面的能力,并构建了现代学徒制度,全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国内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大高校和企业联合探索也研究出了多种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必然面临巨大冲击。
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消除校企之间的鸿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成为现阶段各个地方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新探索[摘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固定的教材为基础,主要讲授课本上涵盖的理论知识,而课本知识多侧重于理论,大多与实际生产关联度不够,不利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试验班开设的“企业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及其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方面的积极作用。
实践表明,通过聘请企业专家讲授具体技术案例,学生不仅获得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深刻理解,而且显著提升了对企业技术的兴趣,明确了自身定位,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了知识和心理基础。
[关键词] 企业案例分析;校企合作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工程实验班;卓越工程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中心。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实验班试点开设“企业案例分析”这一亮点突出的课程,主要采取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授企业技术案例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技术,加强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氛围的认同,并由此为学生和企业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
这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内涵的做实之举,也是新形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一、企业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的特点与现实意义案例教学法[1,2]始创于1870年,由哈佛学院创立并引入教学,现已成为很多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
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知识及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3]。
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以讲授分学科的知识为中心,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重在“认识问题”,课程提供在该学科领域内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缺乏针对性,因而问题的答案也往往是惟一的;而案例教学法则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重在“分析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实践经验,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及其背景,学习、研究如何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的中国 曹县鲁西 南 2 万 亩有机净土 。 0 0
公司 20 年 同清华 大学 、山东农业大 09 学盖国胜 、刘春生教授合作探讨中低品
有效分解后 , 通过实施绩效管理与考核 , 全面了解 、 评估各部门和员工 目 标达成
及工作绩效。同时通过建立 “ 内具有 对
在 的人才 委托 高校有 针对性 地进行 培
养 ,待 其学成返回公 司后委以重任 ,走
公平 眭,对外具有竞争 力”的 目 标量化 动态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个人绩效进行
程技术团队承担 的国家 “ 高产优质转基 因奶羊新 品种培育”项 目 子任务 , 历时
两年终获成功。这是我 国生物新 品种培
企业 、员工以及社会多方共赢的人才培 养模式。在未来 的发展过程中 , 银香伟 业集 团将持之 以恒地坚持走校企合作 、 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2N , _ 将校企合作
供各方面的前沿资讯 这也是我们公 司
司实际情况 建立绩 效管理 模式 以改 善
公司 旧模式 ,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自引进 绩效管 理 以来,公 司管理
能够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发展壮大
的一个重要原 因。 由企 业制 定鼓 励扶持 政策 ,保 障 人才培养机制的顺利推行 ,最终实现多 方共赢 ,这是企业寻求校企合作 、探 讨 经典案例。
21 02年能够 正式 启动 ,这将推 动公司 的校企合作迈 向一个新 台阶。
五、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前景展望
银香 伟业集 团通过 多年来校 企合
作模式的探讨已经取得优异成绩 ,且该
“一部一企,部企联动”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21OCCUPATION2017 04职教视点F OCUS编辑 王 雨“一部一企,部企联动”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文/刘 伟 夏云春摘 要: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所在,本文所介绍的“一部一企,部企联动”创新了校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了学校、专业部、企业三方共赢。
关键词:一部一企 部企联动 校企合作 实践一、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重点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中将校企合作确定为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对校企合作主导不够国家层面虽然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但地方政府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协调校企合作的专业机构,学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生机制不牢固,合作基础薄弱,大多数合作靠人情关系维持,高质量、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难以展开。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经营目的就是营利,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学生是中职学校单方面的责任,企业只是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的机会,企业缺乏主动参与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意识,积极性不高。
浅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重视。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单一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
如何将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研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提升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通过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为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在校园外部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校企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双方的共赢。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企业则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引进新鲜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推动产业升级和学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教育领域,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产教融合的概念解析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教育和生产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将教育和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产教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也能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产教融合的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包括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双师素质教育等。
中国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创新
中国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创新中国的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模式,旨在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中国大学校企合作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显著的增加,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创新和变革。
本文将对中国大学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中的创新。
一、中国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大学校企合作模式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高校体制改革,大学校企合作受到了推动和促进。
最早的合作模式主要集中在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
这些合作主要以经济领域为主,旨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大学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大学校企合作开展了更加多元化和广泛的合作。
例如,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实践教学,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工程技术研究院与企业联合成立,以共同研发和创新高新技术产品;共享实验室和创新中心,以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和资源共享等。
二、中国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探索近年来,中国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在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和探索。
首先,大学校企合作已经从传统的技术合作扩展到更多领域。
除了科技合作,大学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等领域也进行了深度合作。
这种多领域合作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还可以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大学校企合作的模式也逐渐从传统的项目合作演变为战略合作。
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能够共同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合作。
这种战略合作的模式更加有利于双方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有助于双方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此外,中国的大学校企合作模式还在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创新。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大学和企业能够共同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合作不仅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知识共享,还可以加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协同共建、双主体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专业为例
协同共建、双主体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①—————以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专业为例李晓艳,庄晓纯(广东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普宁515300)[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利用企业的技能人才和生产环境,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利用高校的教师人才和科研力量,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和瓶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校企共投共建实训基地和教学科研团队,协同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达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协同共建;双主体育人;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2-0048-02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飞跃发展,高等教育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高职教育同样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可喜局面。
因各种原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国内的不断探索表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不失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李克强总理批示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教育部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强调要加快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食品检测专业是在社会高速发展,国家和人民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的背景下而开设的一个新型专业。
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机构对食品检测技术十分重视,纷纷加大了设备投入和技术培训。
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显得十分必要。
一、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专业校企合作创新方向与路径校企合作的动力必须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合作的基础是优势互补,合作的目的必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方案
学校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方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教育与企业相互合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学校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是学习教育行业内外先进企业的长处,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机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实现校企共赢。
一、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1、专业实践基地
专业实践基地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企业可以提供出色的培训环境和先进的实际操作设备。
学生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实习,可以深入了解岗位特点,掌握专业工作技能,对其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产生良好的影响。
2、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企业对人才培养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通过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向学校提供每个阶段的工作描述和技能要求,而学校则为此制定相应的课程,布置有关的练习和作业,培养同学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校教育的实用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3、师生企合建项目
师生企合建项目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另一种新形式。
通过此种合作方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完成实际项目,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企业可以选择自己的技能和领域,学校则可以注重实际技术培训的学生和项目的实施化。
这种方式不仅促。
校企协同实践教学新模式(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环节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等问题。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实践教学新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内涵、实施策略和效果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内涵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是指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
1. 合作主体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合作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和政府。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负责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企业作为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方,提供实践教学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政府则负责提供政策支持、协调各方关系。
2. 合作目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合作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发展。
3. 合作内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合作内容包括:(1)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2)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3)共育实践教学人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施策略1.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1)制定校企合作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
(2)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学校和企业应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统筹和协调。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优化实践教学课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引领职业教育新未来
是招 “ 最好 用” 。现在很多 中高等 职业 业 能力分析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 的职业 的 学校 的学生理论 与实际脱钩 ,特别是 动 能力 、职业 道德 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出
2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劣势 .
校 企合 作创 业模式创新 主体 的多元
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 创新 能力差 , 发 点 , 改革课 程体 系 、 学 内容 、 教 教学方 化 、强强联 合或优势互补及创新形式 的 这是他们难 以适应企业和工程技术部 门 法 ,构建以职业 能力培养为本位 的工作 多样化特点在给技术包新 与资 源组 合带 要求的主要 问题之一。明确 了这一点 , 中 过程 或职业 活动导向式 、项 目式等新 型 来促进 的同时, 也存 在一些 问题 。
位” 的办学思想 ,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 养人才 。 所 以学校决定把与企业 的合作 直接和机器设备打交道 ,结合毕业设计 ” 会发展对技 工人才 的需求 ,不断更新办 向前延 伸 的决 策是 大 胆 同 时也是 创 新 完成一项真实 的岗位任务 。每年结合就 把临近毕业时的实习 、 就业延伸到一 业 、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 计的毕业生超 学理念 , 充分利用 区位优势 , 紧紧依靠企 的 , 0 由此被企业 留用 的达 3 %以上 。 0 业 ,创新 办学模式 ,探索 校企合作新途 进校 ,让企业直接参 与到人才培养 的过 过 5 %,
径 ,为构筑 高技 能人才培养 的快车道作 程 中, 进行产学合作教育。
了不懈 的努力。
正是 抱着 面 向江苏 电子 制造 业 , 为
接下来 , 校企共同采取课程开发 , 选 企业 的生产 、 设 、 建 管理 、 务一线 培养 服 派 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定 岗训 练 ,设立企 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的宗 旨,校企合作 业奖学金等一系列措施 ,使培 养过程得 培养的学生源源不断地为 生产 一线输送 到 了行业和学科 的双重支撑 ,学校和企 了大批有用之才 ,得 到了用人单位 的好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探索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探索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高职院校逐渐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
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专业之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
目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新的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指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学生实践教学、工程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合作活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探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授课,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而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学校可以与园林设计公司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亲身体验设计过程和需求分析,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还可以与园林施工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学习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推动产学研结合。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与园林行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校企合作应当注重产学研结合。
学校可以与园林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推动园林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学校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理论和工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可以与园林景区、城市规划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开展景区规划、城市绿化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
学校可以邀请园林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来校进行讲座和培训,介绍园林行业的动态和就业前景。
学校还可以与园林企业合作,开设创业实践课程,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和方法,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创业就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
作者:杨婉珍王玺冰
来源:《知识文库》2020年第01期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尤其是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社会型人才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也是未来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高校依据人才培养和用人市场的全新需求,在企业与高校相协助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全新的企业学院合作教学的新模式,使得校企合作的融合之路更加升华,在提升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企业与高校间的供求关系,真正的将产教结合推进到了高校教育管理当中,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社会型人才,为我国教育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发展的今天,校企合作无疑已经成为了高校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关键点。
高校的职责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应用型、创新型、科技型、务实型人才才是高校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人才市场的根本需求,校企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无疑会产生优良的化学效果,校企双方的综合效益会显著提升,因此,校企合作新模式是高校和企业双方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高速之路,也是必经之路,是我国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产业的转型升级调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最新开展的强国战略,也是我国最新一期五年计划的行动纲领。
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向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方向发展,这种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高精尖的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种社会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要求,而校企合作新模式恰好解决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使得高校教育培养满足了市场人才变化的需求,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有着巨大的作用。
1.2有利于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率。
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体现不应该给人一种“高大上”的视觉审美观点,高高在上的人才培养气场不符合高校管理、生产、服务和建设的基础定位,“接地气”才是高校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校企合作新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社会型、应用型人才才是真正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人才,这种明确目标的反馈有助于明确高校的办学思路、教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向,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率。
1.3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双赢发展。
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应用真正的实现了我国“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发展战略,高校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更加缩短的社会需求和人才输送两者渠道间的距离。
高校提升了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就业率得到显著提升;企业得到了自身岗位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高质量的社会型人才还有助于企业的结构转型调整,真正的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2.1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体制性障碍是当前校企合作新模式发展最大的“拦路虎”,高校与企业间合作的创新模式改革难以赶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师资配备、专业设置、目标定位、课程设置都不能够满足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需求,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够得到充足的保障,其社会服务能力也就难以体现。
2.2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
当前我国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发展主动方往往都是高校,企业方面的积极性明显不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企业的成本投入在短期内并不能够看到明确的收益利益分享机制的缺失使得企业丧失了利益诉求和主体地位;其次,企业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才培养参与意识。
大型企业不屑于高校联合培养,小型企业则缺乏长远规划,进而造成的局面就是企业永远是校企合作的被动方。
2.3“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缓慢。
校企合作新模式已经发展一段时期,然而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依然没有提上日程,“双师型”师资力量严重短缺。
虽然近年来高校的用人招聘提高了专业要求,但理论经验丰富的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并不符合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具体要求,就更不能够满足参与企业实践和管理流程的合作要求了。
3.1打破壁垒让企业走进校园。
校企合作新模式就是一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就是在高校范围内实现学生接触专业岗位和企业了解学生素质的环节,实现这种教学模式最佳效果的方式就是高校要突破体制的壁垒,让企业真正的走进校园。
高校要重视与企业合作的机遇,把握住校企合作这把金钥匙,依赖于企业在校园内的便捷优势来强化自身学科和科研领域的建设,这才是高校完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根本渠道。
3.2搭建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双向流动。
校企合作双方充分调动自身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培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又具备一定社会实践工作能力的社会型人才,这需要校企间进行深度的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
台。
高校为企业输送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专业技能,企业为高校提供充足的实践和实验平台,帮助高校提升專业的应用性研究,资源的双向流动既帮助了高校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又帮助了企业快速的提升其专业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3.3“师徒制”合作模式进行高质量人才培养。
“师徒制”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新模式的一个有效举措。
这种合作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人才培养的精准度,校企合作的“师徒制”模式使得教育深度向着具体点位靠近,不仅在专业培养上具备相当大的优势,对教师和学生的职场精神培养也至关重要,学生在企业精英的带领下能够迅速的具备有担当、能吃苦、可上进的职场品德,这些都是高校传统教育所难以提供的宝贵财务。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探索证明了校企合作是校企双赢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应对市场发展需求的重大举措。
高校要仅仅抓住校企合作的金钥匙,把握住校企合作新模式的优势,在各学科范围内全面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社会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全面实现我国教育兴国的宏伟战略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