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下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下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下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下)

【说明】

课程名称:世界近代史(下)

学时数及学分:周3 ×18 周= 54 学时3学分

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近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本学期主要介绍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大体而言,主要围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优势的确立、工业化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完成,以及欧洲地区取得统治性地位三大线索展开。选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近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作为教材。该教材体现了国内学界在世界通史领域最权威的研究成果。采用教师教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期望帮助使学生掌握19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线索以及相关的必要知识点;在此基础之上,初步了解国内外世界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学术论著、研究者和最新研究动态;培养专业意识、学习历史分析和掌握研究型思维方式。

【本文】

导言

教学目的:了解课程学习和考核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比较、列举

授课时数:2

内容要点:

一、了解课程学习和考核方法

1、总结和解答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类试题卷

2、介绍课程学习和考核方法

二、19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1、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优势

2、工业化令现代化启动,人类社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3、欧洲统治世界,国际局势呈现以欧洲为中心的“伞状结构”

作业与思考:查阅本校图书馆有关19世纪世界历史的所有参考书目,按照作者姓的拼音顺序罗列。

第一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尾声

教学目的:了解19世纪各主要国家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过程,探讨各自的模式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列举法、比较法

授课时数:22

内容要点:

第一节19世纪英国的政治民主化改革

一、议会改革

1832年改革前英国议会的发展简史

改革条件的成熟:为什么在此时发生?

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二、宪章运动的历史地位:兼谈为何在1848年英国未发生革命宪章运动的过程和总体特征。

为什么1848年的革命风潮没有波及到英国?

历史评价:绝非以“失败”二字简单概括。

三、19世纪后半期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其他完善

两党轮流执政格局的成型

国家机器的强化

第二节内战与19世纪美国的政治发展趋势

一、联邦司法系统在19世纪的演变轨迹

建立依据和过程

司法审查权的确立:三权制衡机制分析

州权和联邦权在司法领域的斗争

19世纪末的联邦最高法院:维护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

二、政党制度与美国大选

两党制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大选制度

三、美国内战与重建

内战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

内战起源:奴隶制与联邦主权

内战的过程和历史评价

重建:南方回归和种族隔离制的萌芽

四、19世纪末美国民主制度的完善

第三党运动和两党制的现代化

文官改革和国家机器的强化

第三节近代德国的建立

一、19世纪前“德意志国家”历史回顾:王朝更迭

二、分裂状态下统一道路的探索与挫折

宗教改革与统一意识的萌芽

三十年战争与分裂状态的加剧

17、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对统一意识的促进作用

三、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的民族统一浪潮

1815―1818年的德意志大学生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的“统一自由运动”

1848年德意志革命:民族统一的高潮

四、普鲁士崛起与德国统一道路的成型

普鲁士王国发展简史

《提尔西特和约》与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

莱因兰的获得与工业革命的启动

关税同盟与小德意志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俄、奥实力的削弱与俾斯麦的上台

五、王朝战争与德国的统一

德丹战争

普奥战争及其后果

普法战争与德国统一的完成

德国统一的历史意义评价

六、19世纪德国政治现代化的启动

1848年革命与民主宪法的历史地位

1871年宪法述评

第四节19世纪法国政治的发展轨迹

一、大革命结束后的法国政体更迭

波旁复辟王朝:兼论法国大革命的起讫时间

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普选权的实现

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的内外政策

第三共和国:关于巴黎公社的历史评价

二、法国的政治现代化

主权在民思想的体现

普选制从名义走向真实

政党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五节意大利的统一和政治现代化的启动

一、统一前的局势、阶段性和历史意义

拿破仑占领的双重历史作用

统一道路的探索和三阶段

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比较

相同处:完成方式相似,都由资产阶级化王朝领导统一战争

有共同敌人奥地利,共同的阻碍因素法国

强权现实主义的领导人物,与王朝统治者相得益彰

保留了旧王朝的色彩,封建残余严重

相异处:德国统一解决的是“大德与小德”问题;意大利则是上下道路的选择宗教问题困扰意大利的统一大业

意大利统一过程中国际因素更加明显,需要摆脱外国势力控制

两国爆发政治革命的前提不同

三、19世纪后期意大利政治的发展趋势

民主派先天不足,难以进入政权核心

议会欠发展,未形成政党制度

黑手党势力在南部猖獗,构成意大利的独特政治文化

第六节明治维新与19世纪后半期的

日本政治民主化

一、学术界关于明治维新的研究热点

维新的起讫时间

明治维新的性质界定

二、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分析:内忧外患的刺激

内忧:幕末日本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否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诱致性条件

维新前日本是否已经进入“严格意义上的工场手工业”?

幕末的町人与商人是资产阶级吗?

农民暴动能否视为维新动力?

下级武士“贫困化”必然导致“资产阶级化”吗?

外患:西方列强的入侵前被迫开国

中国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警示作用

三、明治改革的内容

从“尊王攘夷”到“王政复古”的倒幕运动

明治改革的几项措施

四、明治维新的历史评价:兼谈与沙俄和中国近代改革的比较

第七节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的新道路

一、史学界对于俄国历史的分期:谈俄罗斯史学中的“国家学派”

二、农奴制在俄国的发展脉络

12世纪罗斯国家走向统一过程中农奴的萌芽

13-16世纪农奴制度化的加速

17世纪农奴制度的成熟: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

俄罗斯农奴的类别分析

三、19世纪上半期俄国农奴制的危机与改革局势的成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

知识分子的宣传和民主起义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的刺激

四、改革的内容与历史评价

斯佩兰斯基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对国家管理体制与军事制度的改革

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的历史评价

作业与思考:

1、怎样看待史学界近年来对英国宪章运动和法国巴黎公社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革命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作用如何?

2、19世纪是美国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联邦三权部门间的“制约与平衡”是如何实现的,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3、如何评价奴隶制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

4、德国统一过程中的道路选择是历史必然吗?1870年普法战争的历史意义何在?

5、法国在走向民主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坎坷与波折,为什么会这种情况?试讨论民族性格与国家历史的关系。

6、客观分析和评价农奴制度在俄罗斯国家发展历史的作用。

7、近代中国和日本救亡图强的尝试一成一败。结合课本分析其中原因。

第二章工业化与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学界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动态,掌握19世纪各主要国家工业化的过程,探讨各自的模式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举例法、图解法、比较法

授课时数:18

内容要点:

第一节英国的工业革命

一、关于工业革命的史学评述

“工业革命”研究学派与代表人物

工业革命的名称由来和阶段划分

工业革命的起源

工业革命中劳动力的来源

工人生活水平的争论

二、英国最先爆发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

农业革命的先行展开奠定基础

资产阶级政府为工业化创建环境

较早具备三层式社会结构,为工业化提供主体力量

新教精神确立新的价值取向

三、英国工业革命的历程

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以及工业革命先发的双重历史作用

四、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性启示

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原发模式

工业革命的两大后果,导致英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历史发展。

第二节工业化与美国经济的繁荣

一、美国工业化的过程

19世纪上半叶前美国的早期工业化:技术、交通和工厂制度革命

内战后到一战期间的工业化历程: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和管理革命

二、导致美国19世纪工业化呈现独特性的原因所在

劳动力市场的独特性:自由移民和奴隶

政府功能的转变:金融、交通、公共土地和其他领域的作用

三、西进运动与美国西部史学

国内关于西进运动与西部的史学研究成果

西进运动的兴起和历史过程:理论依托、自由移民和经济开发

特纳与美国西部史学史:特纳边疆学说介绍美国西部史发展历程与代表人物四、钱德勒“看得见的手”与美国企业史学

钱德勒史学介绍:管理式资本主义

美国经济史学史

第三节法国工业化的历程与特征

一、法国工业化的历程

旧制度的铺垫:启动工业化

法国大革命与工业化

法国工业化的三个阶段说

二、特点

二元性的总体特征

高质量的轻工业产品与奢侈品是其取胜法宝

国家的干预明显

劳动力来源问题

三、法国工业化的总结

在没有起飞阶段的情况下平稳发展

中产阶级日益壮大,社会成熟

城市化实现,社会流动缓慢

第四节德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普鲁士道路

一、德意志工业化道路的形成

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普鲁士道路的探索

德国工业化的四个阶段说

二、德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为什么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整体低迷时发展迅猛?

三、德国工业化的特征

政府作用不容小觑

劳动力来源的独特性

容克阶级的转变

城市化与中产阶级的构成

第五节俄国工业化的艰难探索

一、俄国工业化启动的历史前提:

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对外扩张作为国家战略中心任务的沙皇中央专制集权

二、工业化历程:五次改革

三、工业化的特征

政府的巨大主导作用

村社制度的历史影响

城市化的实现与社会阶级构成

第六节日本工业化的过程与特征

一、日本工业化的过程:

在殖产兴业政策下启动,从单纯移植到和洋嫁接

初期创办大批官营企业,军工为重点

1877年后根据大久保利通的建议,开始扶植传统产业

1880年代后转卖大批企业给私人资本,

1887―1914年一战爆发,经历三次大的企业发展高潮

二、日本工业化的独特历史经验

精神动力巨大

政府作用:从官营向扶植财阀私人资本的转变

资本主义与寄生地主制度的结合

军事性:对外侵略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家族主义、集体观念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三、对日本工业化的评价:一分为二

第七节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的总体把握

一、总体评价

肯定工业化的历史进步性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经济发展导致的政治不平衡,以及世界格局的暗流涌动

二、观赏影视资料《青山翠谷》

作业与思考:

1、“工业革命”的提法始于何时,这种提法是否科学?在关于工业革命的历史研究中,你比较赞同那个学派?欧美19世纪经历了两次工业化浪潮,如何对其进行区分和理解?

2、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性启示何在?

3、如何评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对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比较美、俄、英、德四国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4、日本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特征?在其中,传统的家族主义和集体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5、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都实现了城市化。在法国,城市化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6、客观分析和评价村社制度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

第三章非欧洲地区被纳入世界体系

教学目的:了解19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维也纳体系的发展历程,掌握欧洲地区在世界范围扩张和确立霸权的步骤,学习19世纪美国外交发展线索,以及美国外交史学史。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举例法、图解法和比较法

授课时数:12

内容要点:

第一节19世纪非欧洲地区被卷入

世界体系的重点问题

一、三次高潮

世纪初拉美地区的民族独立风潮:改变宗主国

世纪中叶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19世纪末亚、非、拉被重新瓜分

二、三角贸易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在19世纪的演进

一、关于维也纳体系的史学研究热点

瓦解时间

性质与诸项原则

维也纳会议各国政策与外交风云人物

维也纳体系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二、维也纳体系内容介绍:条约与制度

1810年代条约体系、1820年代与1850年代的修改

领土体系与国际关系体系

欧洲协调机制

维也纳会议体系

三、维也纳体系的演进过程:四个阶段

梅特涅中心时代

俄国中心时代

法国中心时代

德国中心时代

四、历史评价

从以前单纯强调其反动性和大国强权外交的恶劣性,向强调其首创多国会议协商外交的转变,维系时间长,现代意义

第三节19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与美国的外交史学史

一、19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推进过程

孤立主义――扩张主义――帝国主义外交的总体趋势

门罗宣言与门罗主义

《美国外交文件集》出版制度概述

美国的总统图书馆与文件的加密解密制度

二、美国外交史学史

20世纪20年代的发端

贝米斯与国家主义学派的贡献

50年代现实主义与道德论学派

60年代后的新左派外交史学

80年代后美国外交史学的新趋势

作业与思考:

1、在19世纪世界史的研究中,“欧洲中心论”的影响深远。试列举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作品和观点,并梳理该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发展脉络。

2、维也纳体系作为首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格局,贯穿了19世纪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目前,学界对于维也纳体系瓦解时间的争论存在哪些观点,你的看法如何?

3、门罗主义的原则和发展线索。

4、美国外交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流学派、代表人物、观点和作品是什么?你如何看待美国外交和外交史学之间的关系?

5、比较中美的档案管理制度,谈谈史学研究与原始资料利用的关系。

【参考书目】

1、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2003年。

2、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陈文海:《法国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5、邓正来主编:《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法律出版社2004年。

6、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冯天瑜等编著:《中国学术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8、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何兆武等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0、胡建淼主编:《外国宪法案例及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罗凤礼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1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4、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施袁喜:《美国文化简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16、[英]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

17、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岳麓书社2003年。

18、阎照祥:《英国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0、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杨玉圣主编:《书的学术批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杨生茂等主编:《美国史》(六卷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社会发展学院《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72 学分:4 适用专业:历史学、世界历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的发展线索、重大线索,有高级的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初步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为良好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世界近代史》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大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认识并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由于《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而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史》又是人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是工业文明的历史,所以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通过对《世界近代史》,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世界史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 根据历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要求,尤其是为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世纪近代史提供指南,特制定本大纲。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它是从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过渡。本大纲主要讲述的就是自1500年地理大发现以来至1914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世界近代史试题汇总3

世界近代史试题汇总 世界近代史是每年考研的重点,暑假快结束了大家复习后肯定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掌握了或者顾忌到,我给大家出了 3套世界近代的模拟题,希望大家利用它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世界近代史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革命前的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______________去。 2、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____________,在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3、1748年,__________发表了积27年辛勤劳动写出来的巨著《论法的精神》。 4、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爆发了____________。 5、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法国于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召开了 ______________。 6、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共和国成立,史称__________。 7、1795年10月3日,为了镇压王党BD,巴拉斯启用了年轻的__________。 8、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式,列宁称之为__________,以区别于“普鲁士式道路”。 9、1874年,板垣退助等人上书天皇,建议设立民选议院,从而拉开了________的帷幕。 10、丑恶揭发运动的先驱者是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1603年______女王去世,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即英国王位,是为詹姆斯一世。 A 玛丽 B 安娜 C维多利亚 D伊丽莎白 2、路易十四任命__________为财政总监,在他的倡导下,法国执行重商主义政策。

A黎塞留 B马萨林 C科尔伯 D魁奈 3、法国1792年8月10日起义后,掌握政权的政治派别是___________。 A君主立宪派 B吉伦特派 C雅各宾派 D山岳派 4、1831年马志尼创建了_____________。 A烧炭党B民意党C青年意大利党D自由解放社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____________。 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荷兰 6、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改组__________建立了共产主义同盟。 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B正义者同盟 C国际工人协会D自由同盟 7、倒幕运动中,__________在长州组织了第一支草莽武装——奇兵队。 A西乡隆盛B大久保利通 C木户孝允D高杉晋作 8、____________表明,两种制度的矛盾已发展为武装冲突,马克思称这一事件为美国内战的开始。 A密苏里妥协案B1850年妥协案 C德累德.斯考特判决案D堪萨斯内战 9、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是在__________。 A19世纪中叶B20世纪 C19世纪后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0、近代亚洲的第一部宪法是____________。 A印度宪法B菲律宾宪法C明治宪法D日本宪法 三、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对世界近代史可以这样划分时段和设立主题

对世界近代史可以这样划分时段和设立主题:14世纪—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巩固;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一战和一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50年代,二战和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冷战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冷战后时代和世界多极化发展。 在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上,我国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划分历史阶段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应当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成为人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的历史里程碑。这种看法的理论根据主要是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阐述的解读。马克思在1859年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认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当年的苏联学者认为,如果说世界古代史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那么世界现代史便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分期,首先反映在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及其后陆续出版的13卷本《世界通史》的编纂体例和历史分期上。该书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排列历史,形成了苏联的世界通史体例。 该书对新中国的世界史教育与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196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新中国第一部4卷本《世界通史》,即简称为“周吴本”的世界通史教材。同样以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该教材的世界近代史的下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十月革命只被比较简单地带过,缺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以后中国学者编写的世界通史或世界现代史教材,都以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而中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中的世界现代史,也基本沿用这样的分期,甚至一直到《标准(实验稿)》,都是如此。 另一种看法认为,以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比较合适。这种看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新研究。它的理论依据,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阐述,而且根据他们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世界市场,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世界近代史作业册答案

世界近代史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一~三章) 一、选择(包括单选和多选): 1.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 ABC )。 A.圈地运动B.海外掠夺C.殖民侵略D.收取地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这种宗教在英国被称为( D )。 A.天主教B.国教C.卡尔文教D.清教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 D )。 A.封建专制B.民主共和制C.护国政治D.君主立宪制 4.在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D )。 A.文艺复兴B.地理大发现C.尼德兰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5.美国的国家独立日是( A )。 A.1776年7月4日B.1776年8月5日 C.1778年10月17日D.1781年3月10日 6.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 )。 A.1787年宪法B.人权法案C.1791年宪法D.1793年宪法 7.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在取得独立的国家中只有( A )保存了帝制。 A.巴西B.墨西哥C.阿根廷D.秘鲁 8.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是( AB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狄德罗D.卢梭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 A.热月政变 B.雾月政变 C.葡月政变 D.果月政变 10.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是( B )。 A.尼德兰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北美独立战争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名词解释: 1.清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清教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运动。英国革命前,国教在宗教上占主导地位,国教完全是国王封建统治的工具和精神支柱。16世纪60年代卡尔文教传入英国,被称为“清教”,其教义适应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需要,因此受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成为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武器。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 2.多洛雷斯的呼声:1810年9月16日,在墨西哥多洛雷斯镇响起了教堂的钟声。该镇主管神甫易达尔格号召群众起义,聚集在教堂门前的群众高喊“处死西班牙人!”、“独立万岁!”的口号。这就是墨西哥历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的呼声”。从此开始了西班牙总督区德独立战争。 3.雾月政变:热月政变后上台的督政府对国内外面临的敌人束手无策,大资产阶级迫切

二十世纪世界史

“二十世纪世界史”教学大纲与参考书目一、教学大纲 第一讲导言20世纪的性质与发展动力 一、时代性质 二、20世纪世界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动力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二讲20世纪初的西方文明 一、20世纪初西方文明的成就 二、西方文明的扩张 三、西方文明的动力——自由资本主义 四、西方文明面临的挑战 五、西方文明的评价 第三讲改革与革命:20世纪初的东方 一、改革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土耳其、墨西哥、中国 二、改革成为革命替代物:印度宪政改革 三、东方改革与革命的历史地位 第四讲大国争霸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火药桶:巴尔干危机 三、一战过程 四、大战的后果 第五讲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国的革命传统与列宁主义 二、战争与革命 三、1917年: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四、关于十月革命评价的几种观点 第六讲亚非拉现代民族解放运动 一、帝国主义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的加强 二、传统社会的解体与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七讲法西斯运动与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一、意大利法西斯运动与墨索里尼上台 二、希特勒与德国法西斯上台 三、日本法西斯运动与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四、法西斯政权的特征与性质 第八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终结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九讲合作、对峙、缓和:1945—1975年美苏关系 一、美苏合作与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二、美苏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

三、冷战的逐步缓和与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四、两极关系之下的世界和平 第十讲中东问题 一、中东地理与历史概况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一战后阿拉伯地区新国家的形成 三、犹太复国主义与以色列国的成立 四、五次中东战争 五、海湾战争与美国入侵伊拉克 六、中东问题的实质 第十一讲欧洲统一进程 一、欧洲历史与文化 二、欧洲一体化过程 三、欧盟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历史地位 第十二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斯大林“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辉煌与问题 四、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苏联解体 五、有关苏联改革及其命运的思考 第十三章艰难前进中的发展中国家 一、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问题与发展过程 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与理论范式 第十四章东亚的崛起 一、东亚的革命与东亚的政治崛起 二、东亚的改革与东亚的经济奇迹 三、东亚的合作与东亚的未来 第十五章21世纪初的中国与世界 一、21世纪:历史的终结还是美国时代的终结? 二、经济全球化和一个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 三、形形色色的冲突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四、我们应有的心态 二、参考书目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二十世纪的历史巨变》,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天新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当代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英]霍布斯鲍姆著,郑明萱译:《极端的年代》,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测试题(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分) 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都反对封建专制 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 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火车机车②瓦特改良蒸汽机③珍妮纺纱机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从高考命题的改革谈世界近代史教学

从高考命题的改革谈世界近代史教学 从高考命题的改革谈世界近代史教学 从高考命题的改革谈世界近代史教学 2007-03-30 历史论文 从高考命题的改革谈世界近代史教学 高考命题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客观的评价作用和积极的导向作用。自恢复高考至80年代,历史科高考命题的主要特征是采取闭券式知识型考试。命题范围“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试题类型以填充、列举、解词、问答题唱主角。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列举、解词和问答题虽有测试归纳、综合、分析的功能,但由于评分时按点记分,不管概念的正确与混乱,观点的清晰与含糊,表达有无逻辑性,只要有一个知识点,就给分数。结果也变成知识点的考查了。 受高考命题的影响,在较长的时间里,中学历史教学“抓纲务本”照本宣科,师生追求单纯的知识记忆。这与高校选拔、培养专业人才相矛盾,所以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不断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的改革。 进入90年代以来,高考命题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切实加强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以世界近代史高考问答题为例,分析比较一下,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高考命题的趋势,也有助于把握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 1979年试题:“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如何?”1983年试题:“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创立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答案基本上是教材原文,按点记

分。考查的范围仅限于教材的一章。均是浅层次、低要求的叙述题,只考查了知识的记忆能力。 1989年试题:“根据美国独立后到内战前,内战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的主要史实,说明美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大国的?”1990年试题:“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变化。”高考命题出现“大跨度、高概括”的特点。命题向考查思维能力为主过渡,命题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进入90年代以来,在继续保持“大跨度、高概括”优点的同时,出现了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的问答题,如1991年试题“以英法关系”论证帕默斯顿名言的材料论证题。 近二年则进一步出现理论性问答题。如1993年试题:“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并据此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试题注重考查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由于审题能力差,不理解题中“19世纪70年代以前”和“据此”二字的暗示,把三次工业革命的后果或工业革命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全答上了。命题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有很强的区分度。试题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方面也颇具特色,试题范围涉及教材第七章至第十五章的重大历史事件;概念涉及对“ 世界政治领域的进步历史潮流”含义的理解及其与工业革命的因果联系。对考生的理论素养要求是很高的。 1994年试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 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大题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 第四章美国独立战争 2.《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基本内容:《独立宣言》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陈述了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宣称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民有权推翻侵犯人民权力的政府; 第二部分列举了英王乔治三世压迫北美人民的种种事实,并且宣称这侵犯了北美人民的基本权利; 第三部分号召人民推翻英王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北美应该独立,这是宣言的中心思想。 宣言体现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第一,关于平等的理论,第二,自然权利学说,第三,人民主权学说第四,人民革命权力的理论 意义:《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件。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方式肯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开始了把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付诸实践的进程,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成为北美争取独立的旗帜。在他的激励下,人民斗志昂扬的走向战场,为实现独立的伟大目标而奋斗。他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 5、《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如何? 目的:战后,特别是谢斯起义之后,人民群众运动不断高涨,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一遍偿还公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秩序和镇压人民反抗,有权利征税及调整对外贸易与洲际贸易,从而保障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避免独裁者的产生 内容:美国宪法确认了某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包括:(1)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这三权之间分立的状态十分明显,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关系; (2)有限政府原则。它与法治原则相联系,即联邦政府的权利要受法律限制,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 (3)代议政府原则,它与人民主权原则相联系。联邦宪法序言中显示出美国人民是宪法的制定者,但必须通过选派代表管理国家。 美国宪法显现的某些反民主内容。包括: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比较: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上)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上) 第一节 名词解释 1.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分别 于1492、1493、1498、1502年四次远征,其中第二次远征时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并出任其第一任总督。但这个殖民地始终没有兴旺起来,而哥伦布一职想到大中国和印度的愿望到死也没有实现,于1506年郁郁而终。 2.教皇子午线:一条关于土地归属权的分界线。当哥伦布在第一次探险中发现 美洲返回西班牙时,西班牙害怕葡萄牙和他争夺合格新发现的“印度”,便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队这块土地的主权。1493年5月4日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改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归西班牙,该线以东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该线向西移动270里格。 3.试述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后果。 经济原因:1.根本动因:(1)中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西欧各国生产力迅速提高,东西方贸易不断发展。 (2)中世纪后期,随着生产力增长,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使西欧向外扩张,展开殖民掠夺。 2.黄金热: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3.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传统东西方商路。 4.寻找商品市场 政治原因:西欧各国缓和、转嫁危机需要 宗教原因 1.传播基督教2.挽救西欧天主教危机 3.同伊斯兰教进行斗争 人文主义思想影向: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和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前提条件:1.造船航海技术进步2.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3.商业上的进步4.专制政府的支持

《世界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pdf

《世界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内容、任务 (一) 课程性质: 《世界现代史》为我校三年制大专历史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学 计划安排在第二学年上学期使用。《世界现代史》课程是历史专业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知识领域的必修课程。 (二) 课程内容: 通过对这一时段世界历史的学习,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完整 地把握人类文明史的全部进程,全面地认识现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加深对20世纪人类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本质的理解,比较科学地分析21世纪的世界未来走向。作为人文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世界现代史》课程的学习既是相关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从事本专 业的教学和研究,并拓宽学科视野,从事其他人文科学事业的必要条件。世界现代史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世界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现代阶段。世界现代史是一门历史系专科专业基础 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世界现代史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与著名人物,从而把握现代世界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培养学生在世界视野下看问题的思维。让学生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世界现代史又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世界现代史从20世纪初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体上可分为四 个阶段: 20世纪初到1923年,是战争、革命、动荡时期; 1924---1929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 1929---1939年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德意日法西斯走上战争时 期; 1939---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世界现代史的内容极其丰富,我们要从全球的视野出发,既注重各个地区、 各个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情况,又要特别注意各个国家及各种事件彼此之间的内 在联系,探源明流,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对世界现代史有个总体的了解。学习 世界现代史就是要学习历史,认识历史,预见未来,更准确地理解变革时期的深邃历史内涵,更深刻认识当今世界自觉地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断前进。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 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综合测试题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1.新航路开辟后,迅速崛起的阶级力量是 A.工商业资产阶级B.工业资产阶级 C.金融资产阶级D.封建地主阶级 2.价格革命 A.促使封建地主阶级力量壮大B.引起欧洲封建剥削制度逐渐崩溃 C.促成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D.导致意大利商业垄断地位的丧失3.新航路开辟后,迅速崛起的阶级力量是 A.金融资产阶级B.工业资产阶级 C.工商业资产阶级D.封建地主阶级 4.从人与土地的关系来看,圈地运动实际上是 A.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B.封建地主强化其经济基础的过程 C.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过程D.封建旧贵族转化为新贵族的过程5.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①积极开拓海外贸易②极力推行对外殖民掠夺③圈地运动的开展④鼓励工商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16世纪末,英国得以建立海上霸权的主要条件是 A.宗教改革的开展B.传统工业的发展 C.综合国力的增强D.国内政局的稳定 7.政党政治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体现。英国政党政治开始形成于 A.内战期间B.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C.克伦威尔执政期间D.光荣革命期间 8.17xx7月法国热月政变的发生,表明 A.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正常的统治秩序B.资产阶级惧怕人民革命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不适于统治需要D.封建残余势力仍很强大 9.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掌权时期,都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内外统治,相同的有①建立中央集权

的政治体制②进行财政改革③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④发动对外战争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10.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三人共同的思想主张是 A.否定君主专制B.赞成君主立宪制 C.倡导“社会契约论”D.提出人民主权说 11.标志着北美人民把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同争取民族独立正义事业联系起来的事件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C.来克星顿的枪声D.《独立宣言》的发表 12.《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较,突出的特点在于 A.具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性质 B.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产物 C.以天赋人权说为思想原则 D.否定了专制政府存在的合法性 13.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相同意义在于 A.摧毁了封建殖民统治 B.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改变了美洲政治格局 D.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14.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其实现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A.国家宏观调控发挥重要作用B.由轻工业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C.主要依靠外来移民革新技术D.高利贷资本在各国相当普遍 15.美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与英国比较起来,较为突出的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国内充足的劳动力市场 C.国内丰富的煤铁资源D.拥有大量外来技术移民 16.美国的“西进运动”和英国的圈地运动 A.是在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中兴起 B.是在政府组织下的社会运动 C.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过程D.巩固了小农经济的社会基础 17.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其最主要目的是 A.巩固天皇政权,稳定统治秩序 B.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振兴 C.削弱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进行侵略扩张,夺取世界霸权 18.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认为:“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世界历史-阎照祥-《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世界近代史 英文名称: Mor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72 讲课学时: 64 讨论学时: 4 习题学时: 4 学分: 4 适用对象: 普通高校本科生 先修课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课程简介 世界近代史是师专政史专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世界近代史是世界从地区间相互分散隔绝到形成统一整体世界的过程。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500年,下限是1900年。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世界近代史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抓住世界近代史的本质、主要矛盾和重点。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世界近代史是给人文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要使学生立足于全世界全人类,从宏观的角度掌握1500—1900年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了解整体世界历史的形成,认识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和讲授世界近代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同借鉴和吸收西方史学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受传统理论和框框的限制,要突出世界近代史的主旋律,突出它的本质和精髓:突出资产阶级历史革命性,正是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使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同时也不忽视资产阶级的反动一面。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世界近代史通论 第一章16世纪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中国和日本 教学重点:介绍西欧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发展,主讲三大事件:一是地理大发现,二是文艺复兴,三是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教学难点:分析三大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为何将1500年左右作为世界近代历史的开端;了解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增强全球意识;达到认识这些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