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共5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衫,要拿扇子。 官生——戴着官冕的行当。
(3)脸谱和戏装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其一:昆曲的曲文和曲牌 其二:昆曲的音乐和唱腔 其三:昆曲的剧本结构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百戏之祖” “国宝级的活化 石”
通过管中窥豹我们对昆曲这中华民族戏曲艺术
表现: 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 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 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
琵琶记 鸣凤记
浣纱记
烂柯山
桃花扇
长生殿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① 昆曲的兴盛 ② 昆曲的衰落
清乾隆、嘉庆年间日趋衰落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 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 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多男 女猥亵……。花部原本于元剧, 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 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 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 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 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 由来久矣。
昆 曲:2001年5月,第一批。 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11月,第二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11月,第三批 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11月,第三批 ………
1、中华名族的雅乐——昆曲 2、以石为纸,运刀如笔的篆刻 3、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雕版印刷术 4、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5、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 6、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7、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 8、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术 9、千年寿纸,国之瑰宝——宣纸 10、中国国粹——京剧 11、社会生活的缩影——皮影戏 12、古老的计算器——珠算
4、昆曲的舞台表演
(1)角色制——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脚色为人物之分类,即戏
曲中的生、旦、净、末 、丑
(2)严格的程式化
昆曲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
“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
比如扇子的使用:“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谋扇肩,僧扇手 心,道扇袖。”
比如服饰、穿戴: 中生——有才华的少年书生,也叫扇子生,穿厚底靴子,穿
大成功。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① 昆曲的兴盛
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 是名副其实的“国剧”。
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 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 ,昆曲是当时的“国 剧”。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① 昆曲的兴盛
——汤显祖《牡丹亭》
昆曲的诗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中 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3、昆曲的音乐和唱腔
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伴奏乐器以曲笛为 主,辅以弦乐和打击乐,而这也为后来其他戏曲继承。
昆曲的文词典雅华美,唱腔缠绵婉转、妩媚清丽,舞姿 细腻与优雅唱腔融为一体。融合了戏曲成熟之时北方杂剧和南 戏的唱腔,使“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 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 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具有全 民族代表性戏曲。
清乾隆、嘉庆年间日趋衰落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1.地位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
形态,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学之大成的代表品种 。
2、昆曲的曲文和曲牌 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 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 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 2)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
声腔的条件。
“水磨腔”、曲调、乐器伴奏
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 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 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
水磨腔:细腻、宛转、清雅
(京剧、越剧、黄梅戏、昆剧、评剧、豫剧、晋剧、 湘剧、川剧、赣剧、桂剧、粤剧、闽剧、婺剧、滇剧 等)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 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顾坚始创“昆山腔”
元朝末年,江苏昆 山的南戏艺人演唱 南曲时,与当地语 音和民间音乐相结 合,创造出一种南 戏清唱新腔调。这 种新腔调的原创歌 手是顾坚。昆腔的 名称出现于明初。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 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 2)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
腔的条件。 • 3)梁辰鱼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并获得成功。 • 4)成为“官腔”,清初,昆曲名称产生。
《浣纱记》是一出极其 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和政治 悲剧。它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 为线索,描写了吴越争霸的故 事。在国家利益与儿女恋情冲 突时,范蠡与西施这对情侣牺 牲了爱情,共同作出无限悲凉、 屈辱、痛苦而豪壮的决定── 献身国家。《浣纱记》的演出, 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取得巨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内容内容?申报应具备 哪些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1.口头传统和表述;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该项目申报的三个基本条件: 1.艺术价值 2.处于濒危的状况 3.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若虚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
酸酸楚楚无人怨。”
——Hale Waihona Puke Baidu牡丹亭》
中华民族的雅乐——昆曲
《游园惊梦》
《太白醉酒》
《双下山》
一、走近昆曲--概念解释
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 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 “近代百戏之祖”。
─(清)焦循《花部农谭》
曲高和寡
花、雅之争:
昆曲与地方戏竞争十 分激烈,经历了三次 高潮。因花部戏剧内 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 唱腔清新活泼,唱词 通俗易懂,从而强烈 地吸引着观众。
原因:昆曲的致命弱点是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 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这是衰落根本原因。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① 昆曲的兴盛 ② 昆曲的衰落:曲高和寡、花雅之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