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主备人:审阅人:第12 周1’达标检测10’1、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并说明理由。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时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布置作业1’1、整理课堂笔记。
2、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A、投放在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2.投影仪(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3.放大镜(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4.实像和虚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总结成像的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高效的参与物理课堂。
因此物理老师应当利用生活中及课本中的实验,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用一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偏折,将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知识串联起来。
大致模式为:创设情境—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反馈练习。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动手的实验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知投影仪的成像特点、调节方法。
)【反馈训练】学习了物理知识,下面用一个简单的题目来检验一下刚刚所学习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
2.如图所示是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在胶片上的图样,若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该胶片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天花板上看到的像的形状为下图中的( )知识点三放大镜【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老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谜底】放大镜【自主探究】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板书:三、放大镜)请同学们摘下投影仪上的镜头,把它当放大镜来用,观察书上的字,结合前面的探究和归纳小结的过程,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1)物体在放大镜中成什么样的像?(2)改变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小结】成正立、放大的像,同侧;物体距镜头越近,像越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2.投影仪(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3.放大镜(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4.实像和虚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总结成像的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高效的参与物理课堂。
因此物理老师应当利用生活中及课本中的实验,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用一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偏折,将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知识串联起来。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透镜》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的第2节内容。
教材将本节内容放在第1节《透镜》之后,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前,意在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并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准备。
本节的内容涉及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凸透镜的应用。
其中,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光折射规律的具体应用,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又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
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方法教法:科学探究法、演示实验法、启发发现法。
学法: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总结、练习。
五、教学具:多媒体课件、照相机、幻灯机、卡纸、凸透镜、半透明薄膜、火柴、蜡烛。
六、教学过程教学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通过观察屏幕上的像,得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得出结论要更多,而且放大镜成像比较直观,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要得出放大镜成像原理并不难新课教学四、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经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获奖课件
目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
物镜。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玻璃片。上面放观察对象
载物台。中间有一个圆 孔,可以让反射镜反射 的光透过,照亮被观察 对象
反光镜。把光线反射到载 物玻璃上,让观察对象更 亮些
六.实像和虚像 虚像
实像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小孔成像.
A
B
A’
·· ·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2f>u>f )
成 倒立的、 放大的、 实 像
凸透镜离幻灯片越近,像越大。 像是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投影时,先将投影片倒放,然后调节凸
透镜和幻灯片的距离,就可在屏幕上得到正立清晰的像。
二.照相机
快门
取景窗
镜头
光圈 调焦环
A
(
)B,成
照 相 机的原理
B’
胶卷----光屏
A’
镜头----凸透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底片 相当于屏幕。
2、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U>2f ), 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成像光路图
成像 特点
物体距镜头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物体距镜头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物体离照相机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 (胶卷到镜头的距离)越近,暗箱越短。
B
’
照相机的像
B
‘
A AB
‘ 投影仪的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达标检测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的是( D ) A 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流程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大家做的很认真,观察的也仔细,现在看投影.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板书)(二)投影仪(幻灯机)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教师指导,看投影课本图5.2—3,介绍结构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并说出使用投影仪的优点.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投影仪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回答得也很好.我们鼓掌进行勉励.在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个仪器,它叫幻灯机,观察实物和挂图了解它的构造和能成的像.幻灯机由镜头、画片框、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机箱等构成.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镜.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幻灯片.幻灯片倒插,在屏幕上才有正立、放大的像.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像.幻灯机成的像与投影仪一致,都是倒立、放大的像.幻灯机有专用幻灯片.投影仪和幻灯机都能成倒立、放大的像,但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或实物,使用方便.投影仪(幻灯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板书)(三)放大镜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照机机原理图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2.投影仪(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3.放大镜(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4.实像和虚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学校设计教师课型新授课时课 1教材分析本节课从生活例子入手,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使用提问设疑、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模型、教师演示、学生独立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侧重于让学生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和探究生活中几种应用透镜的仪器的成像情况,去体现成功的愉悦。
使学生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成像形成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下一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充分的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动手制作等多方面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说出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会区分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过程方法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突破重难点的设想依据显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投影仪、照相机成像特点.教学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二、合作探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
(一)生活中的透镜1、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2、PPT出示生活中应用透镜仪器的图片。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展示老师在家看电影,提问使用什么看的?小魔术—纸上电影将手机放入手机投影仪中,关掉电灯,播放一分钟视频。
引出投影仪观察发现有个盒子观看,思考纸上电影这套装置的效果与什么器材引发学生的关注,并引发思考联系生活实际。
相似。
打开盒子,揭秘投影仪,内部有一块凸透镜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生活中的透镜观察自制的投影以构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1投影仪展示内部构造,提出问题:如何调整手机、凸透镜、光屏之间的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观察和思考投影仪的组成;各部分摆放顺序等学生了解器材,初步形成对投影仪的了解。
探究目标1:自制投影仪,观察像的特点是、。
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要求(学案1.2)认真看学案,了解任务要求熟悉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带着问题和任务做实验。
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了解学生操作情况自制投影仪,并完成学案中数据记录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操作请同学展示本组实验结果,并进行交流分享交流展示交流展示是实验探究的必要环节展示投影仪的光路图理解成像原理探究目标2:如何能让投影仪成的像更大?继续探究投影仪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组装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深层次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初步探究影响投影仪成像的因素,获得感性认识,为下节课的猜想做铺垫和引导。
展示实际老式投影仪。
提问平面镜的作用;提问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观看教师操作,思考如何放置投影片从知识,原理到实际应用,将知识进行升华。
对实验结论进行整理和记录。
投影仪是小物成大像,生活中有没有哪种仪器是大物成小像?展示照相机底片和照相机,回答是照相机观察照相机发散思维,灵活应用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照相机阅读课本94页关于照相机的介绍,找到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读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由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照相机的结构并不难理解。
请同学们使用照相机模型,验证一下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能简单描述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节假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
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的美丽风光、动人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程走近它,认识它。
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照相机[阅读课本]P94“照相机”[小组讨论]照相机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归纳提升](1)照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镜头和胶片,但其余部分还包括光圈环、调焦环、快门等,这些也是不可或缺的。
(2)①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②胶片:相当于光屏;③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⑤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思考]照相机照相时是怎么样得到相片的?[分析]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像。
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受到光的照射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思考]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是什么?[归纳提升]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探究点2投影仪[阅读课本]P95“投影仪”[思考]投影仪的主要构造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析]如图所示,投影仪由平面镜、凸透镜、透明胶片和螺纹透镜组成。
[思考]投影仪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还是放大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提示]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2.分析: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二、教学目标及其分析:1.教学目标:(1)知道并理解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分析:(1).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观察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让学生获得知识,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问题分析:学生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并不陌生,但是通过对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采取探究法、实验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
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基本流程:导入——揭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讨论(学生),点拨(教师)——学生展示——拓展延伸——目标检测——课后小结●教学情境(一)导入(1—2分钟)播放多媒体课件,播放畹町中学校园图片,以及冬季田径运动会图片、文化艺术节图片。
[问题]这些丰富多彩的照片是由照相机拍的,同学们知道这些照片是怎样得到的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生活中的透镜【设计意图】日常生活图片,学生很熟悉,勾起记忆的同时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照相机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求知欲。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会区别虚实像.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照相机模型,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2.学生主动观察,能利用自身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培养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教学难点】虚像的成像原理.【教学用具】教师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学生准备:1.全班分为四组,收集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资料.2.组织每一组事先按课本P94“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3.上课前每四人发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1:情境导入导语:同学们,“镜头”留下美景,同时也记录了世界.请同学们欣赏“镜头之美”.导入2:问题导入导语:同学们,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念.你们想了解照相机吗?又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识?【课堂探究】一、照相机(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照相机的结构)1.介绍照相机:(1)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2)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教师:同学们看,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像.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2.制作模型照相机:首先,请同学们利用手头的器材制作简易的照相机.其次,模拟照相机成像.以小组为单位,调试模拟照相机,步骤:(1)镜头对准窗外远处景物,调节相机,直到在半透明纸上得到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2)探究:从拍摄远处景物到近处景物,应如何调节透镜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像如何改变?(注:此处只重过程方法,不重结论)3.探讨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教师问)同学们,请总结一下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强调物距大于像距)4.照相机的拓展认识(1)从照相机取景框上看到的像为什么是正立的像?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光路,理解取景框成正立的像.(2)认识摄像机、摄像头的成像特点和数码相机.(教师播放《照相机的发展简史》使学生对数码相机有初步的认识)二、投影仪首先,请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其次,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教师问)同学们,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同时介绍便携式投影机的作用和成像特点.再次,通过以上观察同学们认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什么?(强调物距小于像距)三、放大镜(教师问)放大镜成像特点: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教师:试试看,如何才能使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变大?教师:是否放大镜可以不断远离,像不断变大呢?教师问:用放大镜我们还能干什么呢?教师问: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相当于放大镜的作用?(球形鱼缸里的鱼为什么“变大”了?插入玻璃杯子中的铅笔为什么“变粗了”?)四、实像和虚像1.实像的形成(在三种成像中,成像现象中成实像的是哪种?)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凸透镜的哪些应用和知识点?2.你在小制作和自主实验中获得了哪些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思想认识有哪些进步?一、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像的性质倒正大小虚实照相机倒立缩小实投影仪倒立放大实放大镜正立放大虚二、虚、实像的成像原理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2.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1.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和放大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投影仪的镜头后,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放大镜后,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2.我们在使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了控制照相机中胶片的感光量,可以调节光圈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也可以调节快门控制曝光时间,两者调节得当,就可以使胶片曝光适当.3.电影放映机的放映原理与投影仪大体相似,是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的焦距小于二倍的焦距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制成的,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照片,而是连续的电影胶片,这样在屏幕上就出现了活动的画面.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在直升机上从空中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B )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5.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正确的方法是( B )A.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越好B.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C.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远越好D.随便将放大镜如何放置,均能清晰地观察物体6.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子是( C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7.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平面镜,它的作用是改变光路,B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成放大的实像.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1)结构特点。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所成的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通过观察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制作模拟相机活动,让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并初步树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事先准备)、毛玻璃、胶水或胶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引入(1):相机拍出的美丽:家乡的美丽风景、自然界的美丽景观。
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
照片可以留住我们的美好回忆、可以将自然界的美丽永久保留,这就是照相机的功劳,那么它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本领呢?让我们通过探索和发现走近它,认识它。
2.引入(2):复习提问:(1)什么叫透镜?(2)透镜有哪些种类?(3)它们对光线各起什么作用?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再问:那么同学们发现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透镜呢?如果有,你了解生活中的透镜吗?学生讨论举手回答: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车头灯……这说明了透镜就在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同学们动手去探索和发现它们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二、新课教学(1)照相机展示照相机图片。
照相机是一个很神奇的机器,它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那么同学们想了解照相机的哪些方面呢?学生自由提问:老师:提了这么多非常好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努力收集的资料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让学生通过小组调查问答上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不全面的由教师补充。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2.投影仪(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3.放大镜(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4.实像和虚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总结成像的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高效的参与物理课堂。
因此物理老师应当利用生活中及课本中的实验,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用一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偏折,将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知识串联起来。
大致模式为:创设情境—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反馈练习。
课堂的起点:从体验出发.当我们用耳朵听,我们能记忆10%;当我们用眼睛看,我们能记忆30%;当我们亲身经历后,我们能记忆80%。
只有学习者进行了体验,学习才能发生,教师才能给予学生真正的引导和帮助。
本节课中学生“触摸透镜”“验证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素材,让学生在动态体验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息息相关,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物理教学中更要关注STS理念的渗透。
本节课的设计中,引入“透镜”,分析“为什么森林里不能乱扔矿泉水瓶”等素材,让学生通过生活了解物理,通过应用物理知识来保护自然,使科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回馈于社会。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C.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增大暗箱的长 度
D.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缩小暗箱的长 度
1
12
针对训练
2.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1
2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
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1箱长度)。
7
2.投影仪
投影仪的构造
1
8
投影仪的原理
B’
A’
F
平面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使投影片的像出现在 投影仪前方的屏幕上
F
AB
成像特点:1.投影仪(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1 凸透镜的两侧。
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
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
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1 录像的信息。
5
照 相 机的原理
A
F B’
B
F
A’
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
6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
人是怎样做到的?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获奖课件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 虚像:
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 成的,用光屏承接不到,但用眼睛 可以直接看到.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 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
使用照相机模型观察下图
照相机成像原理图
S F
F S’
探究目标
如何把同学拍的大一些?
相机不能调焦
探究目标
摄像师靠近同学
同学靠近摄像师
探究目标
如何把同学拍的大一些?
放大镜成像特点是 放大 、正立 的像
探究目标
如何让放大镜所成的像更大一些?
放大镜成像原理图
S’’
S
F
F
凸透镜成虚像的情景
光屏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物与虚像在凸透镜 同侧
凸透镜成实像的情景
光屏能承接到所成的像,物与实像在凸透镜异 侧
生活中透镜的成像特点
照相机: 缩小、倒立、实像、物与实像在凸透镜异侧 投影仪: 放大、倒立、实像、物与实像在凸透镜异侧 放大镜: 放大、正立、虚像、物与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_倒__立____、__缩__小__、_实__像__.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_倒__立____、_放__大____、_实__像___.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_正__立___、_放__大___、_虚__像___.
发光物体
探究目标
成功组装投影仪,并观察像相对于物的特点。 投影仪成像特点是 放大 、倒立 的像 物到凸透镜的距离 小于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主要有枪机、球机和半球之分,如图所示。 枪机的监视范围有限,因为它的角度不能 自动旋转,如果不人为移动,录像范围是 一定的,而球机和半球机是可以移动的, 半球机可以旋转180度,球机则可以旋转 360度。
(1)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凸__透__镜___(选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它的工作 原理与__照__相__机__(选填“照相机”或“放 大镜”)相似。
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掌握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掌握凸透镜在 三种常见仪器上成像的特点; 3.通过学习实像和虚像的特点,能够总结凸透镜成实 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照相机
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凸___ 透镜。来自物体(人或景物)的光经过照相 机镜头后会聚在__胶__片____上,形成物体的 像。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 __远___(选填“近”或“远”),像是 __缩__小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 __倒__立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__实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4.(2019·庄河市)下列光学器件所成 的像为虚像的是( )
A.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
B.照相机中内所成的像
C.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 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 答案是C
(2)某校一高中生考试时为了躲避监考的 摄像头,用手表反射太阳光到摄像头,导
致摄像头内部感光元件损坏,影响摄像头
正常使用。请你利用所学光学知识分析感 光元件损坏的原因_手__表__将__太__阳__光__反__射__到___ _摄__像__头__,__摄__像__头__里__面__的__凸__透__镜__将__太__阳__光___ _会__聚__,__从__而__损__坏__感__光__元__件_______________。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并识记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大家戴的近视镜、老年人戴的远视镜都是透镜,还有照相机、摄影机、投影仪的镜头上也有透镜,可见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那么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理解并识记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三、师生实验过渡语:我们经常使用照相机,它的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下面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一)实验一: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特点1、步骤:(教师口述,师生同步做实验)①.两人一组观察简易照相机的结构,用手垫着卫生纸触摸镜头,指明说出:照相机镜头是____镜。
②.教师演示怎么操作简易照相机,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师范结束后,学生实验。
③.两人一组拿起简易照相机,镜头对准教师观察教师在照相机光屏上成的像,提问: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______(选填“远”“近”);像是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像是______(选填“实像”“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同侧”“两侧”),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正立”)2、讨论得出结论: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二)实验二:投影仪的结构和成像特点过渡语:我们知道了照相机的成像特点,那么投影仪的镜头也是透镜,它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下面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1、步骤:(教师口述,师生同步做实验)①.分四组观察四台投影仪的结构:学生用手垫着卫生纸触摸镜头,指明说出:镜头是____ 镜,镜头上面的镜是_____镜。
②. 分四组同时把写有“大家好”三个字的投影片(物体),放在展示台上,打开投影仪,观察所成的像与投影片上的“大家好”有什么不同,说出:投影仪上的凸透镜成像时,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______,像是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______(选填“倒立”“正立”)、______(选填“实像”“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同侧”“两侧”)③.教师提问2、讨论得出结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三)实验三:放大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过渡语:现在我们知道了投影仪的成像特点,那么放大镜有怎样的成像特点呢?下面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核心素养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实际的科学素养。
教学策略以老式照相机为例,讲解照相机的构造,由学生实验《自制模型照相机》,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并初步探究照相机的调焦问题。
通过模型照相的调焦引出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进一步探究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当物体再靠近凸透镜时,我们可以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所成的像,进一步总结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最后通过光屏上能否成像以及像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凸透镜成实像与成虚像的区别。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尤为紧密,很多学生头脑中都有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照相机模型的制作、观察、分析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对成像有目的的观察比较,总结不同应用的成像特点,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实验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2、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分组:2人一组,共21组教师演示器材:老式照相机1台,照相机模型(大)1台,投影仪1台,投影片1张,放大镜1个,“F”光源1个学生实验器材:自制模型照相机(两个纸筒,1个凸透镜,塑料薄膜1块,橡皮筋)、蜡烛、打火机、光屏课程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摄影吗?让我们用手机来拍照留念!大家知道吗?照相机里面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到的凸透镜。
凸透镜不仅仅能使光线会聚,更重要的作用是成像。
生活中有很多利用凸透镜成像的例子,比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等,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前面三种利用凸透镜成像的仪器。
新课教学一、照相机演示1现在我手里拿的就是一款老式的照相机。
相机的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相机的背面装的是胶卷,每一张胶片就相当于一个光屏。
当我们拍照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拍摄物体的像。
那么照相机胶片上的像是怎样的呢?不如我们自制一个照相机来观察它所成的像好了。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模型照相机的制作过程。
学生实验1 自制模型照相机用硬纸板做两粗细相差很少的硬纸,使一个纸筒可以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够前后滑动。
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制作完成后,请同学们将篮子里的蜡烛拿出,用打火机点燃放在桌子中间的位置上,然后将镜头对向烛焰,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薄膜间的距离,就可以在薄膜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我们需要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1、薄膜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像?2、如果我们把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定义为物距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定义为像距v,那么像距和物距哪个大?3、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以上三个问题开始动手实验吧!有同学会问,为什么我们拍照时,从相机里看到的像却是正立的?那是因为现在的照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像,便于观察。
学生实验2 刚刚我们在观察烛焰的像时,调节了透镜到烛焰与薄膜之间的距离,现在如果我们进一步调节,薄膜上的像会不会有一个清晰的像?现在请大家再次把蜡烛点燃,观察并思考:当我们将凸透镜进一步靠近烛焰的时候,薄膜上还会不会有清晰的像?如果没有,我们该如何调整才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比原来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同学说在他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以后就能看到一个比原来大一些的像。
看来要想使像变大,物距应该如何变化?像距呢?当我们拍照时,应该如何使物距减小?是物体更靠近还是远离镜头?在拍照时,相机的胶片位置是固定不动的,这时候可以通过让镜头向前伸和往后缩来调节像距。
这里,我们需要将镜头……?我们现在已经利用凸透镜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凸透镜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呢?刚刚有没有同学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看来我们可以通过凸透镜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生活中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这一特点。
二、投影仪演示实验2讲台上放的就是一台投影仪。
这里是载物台,用来放置投影片。
它的下面是一个灯箱,作用是让投影片反射更多的光。
上面是它的镜头,这是一块凸透镜。
投影片反射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在凸透镜的上方。
为了使射向凸透镜上方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我们可以在投影仪上增加一块平面镜,用它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现在我这里有一张写有“F”的投影片,请大家观察我这这样放置在投影仪上。
现在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F”与投影片上的“F”是一样的吗?如果我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正立的“F”,我应该如何放置投影片?现在请大家通过观察投影仪成像,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投影仪成的像是缩小的还是放大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像距与物距哪个大?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对比照相机成像的特点,看来我们将凸透镜靠近物体,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如果物体离凸透镜很近会怎么样呢?三、放大镜学生实验2 现在请大家再次点燃蜡烛,利用你们手中的自制照相机,将凸透镜再进一步靠近蜡烛,请大家仔细观察:此时在光屏上还能不能成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没有,我们能不能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的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现在我手里拿的就是一个放大镜,大家看我的眼睛是不是像牛眼啊?我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前面,大家通过凸透镜看到我的眼睛在哪里?说明了像与物是在凸透镜的……?我们发现此时凸透镜其实就是一个放大镜。
生活中的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
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芯片内部的结构,看到小朋友的眼睛变大。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放大镜的身影:水滴下的字迹会明显比周围的字体要大,说明此时的水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体温计的示数从凸起的地方看会变大说明体这里也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四、实像和虚像这时候大家一定在想为什么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成的像和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照相机和投影仪都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出烛焰的像。
说明通过凸透镜出射的光可以到达光屏,并能会聚成像。
我们把这种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实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两侧。
由于实际光线可以到达,所以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照相机、投影仪成的像就是实像。
那么放大镜成的是实像吗?学生实验3 请大家拿出篮子里的光屏,试着将光屏放在你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看能否在光屏上成出蜡烛的像。
光屏上没有像说明了什么?说明放大镜所成的像并非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我们能够通过凸透镜看到像,这是我们逆着从凸透镜的出射光线的方向看回去,感觉光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我们把这种像叫做虚像。
它与平面镜成像原理很相似。
我们在平面镜后面无法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的像都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我们把这种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做虚像。
放大镜成的像就是虚像。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列举看生活中凸透镜的三种应用: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我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照相机模型,我在黄色箱体的最后面放置了一个凸透镜。
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它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它成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
3、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课堂练习: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放大、缩小)的像。
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___到胶片的距离。
2、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射现象的结果。
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2.投影仪(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3.放大镜(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4.实像和虚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总结成像的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高效的参与物理课堂。
因此物理老师应当利用生活中及课本中的实验,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用一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偏折,将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知识串联起来。
大致模式为:创设情境—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反馈练习。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色。
在课堂中分小组体验式教学,学生经过体验自制投影仪模型,照相机模型,生活的中放大镜等环节,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
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分享,自己找到实验结论,并进行探究形成对影响成像的因素的感性认识。
课堂采用了体验式,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模式,而不是讲解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课看似简单但实际很难,要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又不能说明,因此任务的设置,活动的安排尤为重要。
学生的行动力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力。
在本节课中,大量器材的使用,任务逐级设置,教师巧妙引导,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在“做中学,玩中学”看似轻松的课堂环境,学生一直在观察,操作,对比,思考。
体验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内在主动学习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收获达到最大化,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