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总论第一章至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药膳的炮制
炮制的目的
药膳的炮制主要是为了去除药材中的 杂质和毒性成分,使其更加纯净安全 ;同时,炮制还可以改变药材的质地 和口感,使其更适合食用。
炮制的方法
药膳的炮制方法包括浸泡、炒制、煮 沸、蒸煮等,不同的药材需要采用不 同的炮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食用效 果。
药膳的烹饪方法
1
炖煮
炖煮是将药材和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 量的水,用慢火长时间加热至熟烂的一 种烹饪方法。这种烹饪方法能够充分提 取药材和食材的营养成分,使药膳更加 浓郁可口。
药膳学的特点与分类
药膳学的特点
药膳学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食疗特色,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差异和因人制宜,以调整人体生 理机能和预防疾病为主要目的。
药膳的分类
根据药膳的用途和制作方法,可以将药膳分为多种类型,如粥类、汤类、茶类、酒类、糕点类等。不同类型的 药膳具有不同的功效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2
蒸制
蒸制是将药材和食材放入蒸锅中,利用 蒸汽加热至熟的一种烹饪方法。蒸制能 够保留药材和食材的原汁原味,使药膳 更加鲜美。
3
煮汤
煮汤是将药材和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 量的水,用中火加热至沸腾后转小火熬 制的一种烹饪方法。煮汤能够使药材和 食材的营养成分充分溶解在汤中,使药 膳更加营养丰富。
03
药膳的应用与效果
药膳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食医”,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药膳学逐渐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药膳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发展,如汉代 的张仲景、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中等 历代名医都对药膳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现代药膳学的发展
现代药膳学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 现代营养学、烹饪学、食品科学等学科的知 识,不断发展创新,为人们的健康事业做出 了积极贡献。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四、以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施膳观
1.五行的概念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
(2)五行相克
木 肝
相生
相克
水肾
心火
肺 金
脾 土
五行生克规律
五行学说指导药膳学:如酸入 肝属木等
五脏在生理上既相互资生又相 互抑制,方能生化无穷;
病理上太过与不及,均可为 害。五脏相互补充,可祛疾 延年。
二.药或食的归经与其五味理论有关。辛入肺,甘入 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如生姜、芫荽等食 物治疗肺气不宣的咳喘,苦瓜、绿茶等食物治疗心 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
THANKS
主讲人:宋子颛
人体病理变化:人体生理状态的阴阳动态相对平衡被打破。 阴阳任何一方偏盛偏衰都导致机体发生病变。 (三)以调整阴阳为根本的药膳观 生理状态:阴阳变化动态相对平衡来维持。
病理变化:阴阳失衡,即物质与功能间的动态失衡,人体对 营养物质吸收与消耗之间的动态失衡。
中医药膳学:以调整阴阳,使其变化趋于动态平衡为根本目 的。对阴阳偏盛表现为实证,泻其有余;对阴阳偏衰表现为 虚证,补其不足。
辨证论治:着眼于证的分辨→正确的施治。例如感冒
具体应用。疾病证候 诊断明确后,确定治 则,选药膳食品,针
对治疗。
01
中医理论、药膳实践 相结合,施膳规范
02
(一)以阴阳平衡为中心的生理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充满着阴阳对立、依存的关系。
(二)以阴阳失衡为核心的病理观
三、以阴阳 五行学说为
理论基础
并以这种观念来认识病证、 组方施膳。
二、以辨证论治为施膳原则
辨证论治: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四诊获取各种症状和体 征,然后对其症状,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就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相应的治疗方 法,就是论治。
总论第章至第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1)
总论第章至第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1)药膳学的基本理论是一门关于草药与食物相结合的烹饪学,是中国传统食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药物治疗与食物营养双重作用。
以下将从总论第章至第章分点分析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一、总论第章:药膳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药膳学作为一门文化和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植物草药和食物的营养物质以及其药理作用。
药膳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开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成为一门具有极高实用价值的学科。
二、第一章:药膳学的食物学基础药膳学是由食物学与药学两门学科相结合而成的,药膳学的食物学基础就是对食材及其所含的营养成分的研究。
在药膳学中,食物被赋予了更多的药用价值,药膳营养更加全面和丰富,既满足了人体的营养需求,又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功效。
三、第二章:药膳学的食疗学基础药膳学的食疗学基础是指对植物草药和食物的药理学研究,探索草药和食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的应用。
药膳营养学与药理学相结合,具有理论性和实用性,不仅能起到治疗、调养身体的作用,还能预防疾病,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
四、第三章:药膳学的药理学基础药膳学的药理学基础是指对草药成分的研究,包括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草药的药理作用以及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药膳的主要作用是将草药与食物相结合,使其在进入人体后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避免单纯地吃药而缺乏营养的弊端。
五、第四章:药膳学的烹饪学原理药膳学的烹饪学原理是指草药与食物的佐料以及烹饪技法的研究。
药膳烹饪关注食物的口感和草药的药理作用,追求餐餐美味、滋补身体。
药膳的烹饪技法主要有煮、蒸、炖、煎、炒等。
同时,药膳也注重药材的搭配和使用量,掌握好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制作药膳。
六、总结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药膳学的概念、食物学基础、食疗学基础、药理学基础以及烹饪学原理。
药膳营养学符合“以药补食”的传统理念,既满足了人体的营养需求,又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功效。
药膳学的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华传统智慧特点,被视为一种具有医疗和饮食功能的特殊饮食习惯,不断丰富着文化内涵和烹饪技术。
《中医药膳学概说》课件
在现代社会中,中医药膳学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通过阴 阳五行学说解释了生命和自然 界的运行规律。
中药的基本理论
中医药膳学借鉴了中药的基本 理论,深化了对食物与身体的 关系的认识。
膳食营养学基础
《中医药膳学概说》PPT 课件
中医药膳学是古代医药与膳食结合的产物,通过中医药理论和膳食营养学基 础,探讨中医药膳学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中医药膳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医药与膳食相结合
在古代,人们将医学和膳食相结合,认识到食物对健康的影响。
中医药膳学的诞生和发展
中医药膳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受到中医药和膳食文化的共同影响。
中医药膳学的发展趋势
中医药膳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
小结
中医药膳学的重要性
中医药膳学是保持健康和治 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和应用
中医药膳学建立在中医药理 论和膳食营养学基础上,并 应用于实际生活。
中医药膳学的未来发展 趋势
中医药膳学的未来将更加关 注个体差异、健康饮食和环 境保护。
健康调理
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通过膳食调理来改善健康状况。
妇女保健
中医药膳在妇女生理周期中的应用,帮助调理身体。
药膳食疗
通过食用特定的药膳来治疗特定的疾病。
中医药膳学的发展前景
中医药膳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中 医药膳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未来中医药膳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放在中医药膳 在疾病预防和康复中的作用。
膳食营养学为中医药膳学提供 了科学的营养和食物搭配原则。
中医药膳学
第二章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一、疾病发生过程:外因:六淫,疫疠。
作用于机体内因:七情,劳倦,饮食。
邪正斗争阴阳失调其他:外伤:金石,水火烫伤,虫兽二、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都可以依据阴阳属性的规定,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胸腹面为阴;就肢体的内外侧而言,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就筋骨与皮肤而言,筋骨在深层为阴,皮肤居表为阳。
人体的睡眠活动,是属阳的兴奋与属阴的抑制两种功能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人在白昼,兴奋制约抑制而占主导地位,所以处于醒寤的兴奋状态;进入黑夜,抑制制约兴奋而占主导地位,所以人就进入睡眠状态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阴盛则寒,阳盛则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三、阴阳平衡指导中医药膳的调治体热:生地黄粥、石膏粳米汤清热体寒:生姜粥、川乌粥、姜附烧狗肉温中阳虚:鹿角粥、狗肉壮阳汤壮阳阴虚:鳖肉首乌汤、龟肉炖虫草滋阴四、五行学说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生、克是自然界的正常发展;乘、悔是异常变动,是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即疾病的发生五行用于疾病的防治:肺病治脾培土生金Array肝病治肾滋水涵木补肾利尿肾不化气导致的水肿补脾的人参,大枣补土制水五、中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四.药性理论1.药性理论: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2.四气(1)概念: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
(2)确定依据:从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中总结出来的。
(3)阴阳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4)量化表述:大寒—寒—微寒—凉—平大热—热—温—微温—平●四气的作用:(1)温热性的作用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及表寒证。
补火助阳:治疗阳虚证。
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
温通气血: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证。
副作用:伤阴液。
(2)寒凉性的作用清热泻火:治疗里热证及表热证。
中医药膳学
中医药膳学(整理)第一章代表作《黄帝内经》集体创作——公元前一世纪至西汉中后期——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世尊为“医家之宗”《黄帝内经》包括两个部分《素问》和《灵枢》,其中《灵枢》又称为《针经》《神农本草经》集体创作,成于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杂病论》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确立来了临床运用中药方剂辨证治疗疾病的典范,使疾病的治疗由药食结合为主演变为中药方剂为主,被称为“方书之祖”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发展和完善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体系,树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和典范,并继承和发扬了汉以前的汤液疗法,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奠定了重要基础,有很大实用价值,后世尊为“活人之书”《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简称《千金方》唐代孙思邈明代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孟诜(孙思邈的弟子)——撰成《补养方》,后其门人增补,改名为《食疗本草》这是现存的药膳学第一步专著。
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在药膳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饮膳正要》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第二章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的两个特点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辩证施膳)中医药膳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完全植根于中医学理论中医药膳的特点①历史悠久②隐药于食③辩证配伍④注重调理⑤影响广泛第一节中医药膳学的基础理论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完整性(二)药膳是协调机体整体统一的重要方法五脏的生理功能是五味所维持。
二、以辨证论治治疗原则指导施膳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如发热、咳嗽、头痛、眩晕、舌红、苔黄、脉数等。
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中医药膳学医学宣教培训课件
中医药膳学医学宣教
28
四、蒸类: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和调料拌好,装 入碗中,置蒸笼内,用蒸气蒸熟de.
五、煮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放在锅内, 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de.
六、熬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倒入锅内, 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烧至汁稠,味浓、 粑烂de.
中医药膳学医学宣教
11
清代曹慈山《老老恒言》亦对老年人食粥作了详论, 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 “五谷乃天生养人之 物”,“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故宜食之……蔬有疏 通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 ——卢如 《食物本草》
五、近现代药膳发展情况
近现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产品甚为丰富,药膳剂 型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提高,辨证施膳和药膳机理研 究、剂型扩大和创新.
益脾胃、涩精气——山药茯苓包子 健脾利湿——芸豆卷 益气养血——参枣米饭
中医药膳学医学宣教
26
二、糖果类:以糖为原料,加入药粉或药汁,兑水 熬制成固态或半固态de食品.
健脾和胃、祛痰止咳——姜汁糖 清热、润肺、化痰——柿霜糖 三、粉散类:是将作为药膳de中药细粉加入米粉 或面粉之中,用温水冲开即可食用. 补中益气——糯米粉 醒脾和胃、理气止呕——砂仁藕粉
中医药膳学医学宣教
17
黑糖de功效
同样从阳阳论来看,黑糖也可以温暖身体,消除低
体温所造成de身体不适.当体温上升,就能促进体
內脂肪、废弃物、糖分de燃烧,进而减轻体重、净
化血液.有人說「吃黑糖会胖」其实不正确,跟红
茶一起攝取de話,反而還會變瘦呢.東京農業大學
de營養學教授就發表過「黑糖可以降低血糖」de
失生命,當時亨利八世得知「只要多吃薑就不會死」de
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范文
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范文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篇2 【关键词】辨证施治;四季养生;体质中医药膳是指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具有养生、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
它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渐积累形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模式由“治病医疗型”向“防病保健型”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跟着发生改变,防病健身、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的饮食观也由“充饥温饱型”走到“美味享受型”向着“养生保健型”变化。
因此,有着系统理论、丰富方法的中医药膳食疗养生尤显重要。
它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饮食调理理论,对现代社会中的养生保健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1 药膳的主要类型(1)滋补强身类。
采用滋补的中药和相应的食物配伍烹调而成,具有滋补强壮作用,主要用于各种虚弱症的治疗和补养调理,强身益寿。
(2)治疗疾病类。
疾病的发生不外乎外邪侵袭。
阴阳失调.脏腑偏胜偏衰等几种情况。
凡是属于虚弱的疾病,采用适宜的药膳遵,循营养平衡的原则,“损其有余,补不足”才能使疾病痊愈。
(3)保健抗衰老类。
此类药膳主要具有调理气血。
滋补强身的作用。
有许多中药是具有抗衰老作用。
抗氧化作用的,与食物配伍成具有美容美发。
健美健身。
益精强力.聪耳明目。
益智健脑。
护肤养颜。
延年益寿等功效。
2 药膳保健养生的中医理论(1)药膳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注重辨证用料,凡是气虚的,当用补气药膳;凡是血虚的,当使用补血的药膳。
作为辅助治疗,使药物与药膳相互补充,相互辅佐,有异曲同工之妙。
(2)食物的选择突出本草学理论的特点。
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食品,热性病选择寒凉性质的食品,如防治中暑用冬瓜、苦瓜、绿豆等;而寒性疾病选择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腹中冷痛使用肉桂、茴香等。
(3)药膳以传统的烹调艺术为手段,通过蒸、煮、炖、浸泡等方法,尽可能地保证食物成分不被破坏,充分发挥食品、药物的医疗保健作用。
(4)药膳以辅助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
中医药膳学 教学大纲
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中医药膳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将中医药理论与食物营养学相结合,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食物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医药膳学的教学大纲,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一、中医药膳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中医药膳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医药膳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3.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中医理论和食物营养学的结合4. 中医药膳学的原理:食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二、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药膳学的分类与体系a. 食物性味与五行理论的关系b. 药膳的基本分类:滋补、清热、祛湿、活血等2. 中医药膳学的基本原则a. 食物药性的选择与搭配b. 食物烹饪方法的选择与烹调技巧c. 食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 中医药膳学的应用范围a. 预防与保健b. 调理与治疗c. 康复与养生三、中医药膳学的教学方法与实践1. 中医药膳学的教学方法a. 理论教学:讲授中医药膳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b.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食物药性辨识、食材搭配和烹饪实验等实践活动c. 病例教学:通过病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医药膳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2. 中医药膳学的实践环节a. 食物药性辨识:学生通过观察、嗅闻和尝试,辨识食物的性味和功效b. 食材搭配实验:学生根据中医药膳学的原则,进行食材的搭配和烹调实验c. 病例分析与病人访谈:学生通过分析病例和与病人交流,了解中医药膳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四、中医药膳学的发展与前景1. 中医药膳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a. 中医药膳学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b. 中医药膳学在调理和养生中的应用2. 中医药膳学的研究与创新a. 中医药膳学与现代营养学的结合b. 中医药膳学的新药膳研发与创新3. 中医药膳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a. 中医药膳学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b. 中医药膳学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通过学习中医药膳学的教学大纲,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医药膳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
医学知识一总论第一章至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二)药膳专著
孙思邈弟子孟冼继承和发扬孙氏食治学思想。 汇集药膳名方,撰成《补养方》后由其门人 增补,更名为《食疗本草》,是药膳学的第 一部专著,该书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重视 食物的加工、烹调,对药膳的发展有较大的 推动作用。
到了宋代,中医学的发展获得了重大机遇,国家对医 药文献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的校正医书局,对医药 学文献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整理校勘、注释,对医药文 献的保存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对药膳贡献最大的应 数陈直。陈直又名陈真,曾为泰州兴化(今江苏兴化) 县令。陈直对各时期的养生,特别是食养食治方面的 成就进行了研究与集成,撰成《养老奉亲书》。全书 分上下两籍,上籍介绍食养食治内容,将药膳食疗方 在养老奉亲、防治老年病的首位。全书载方323首, 药膳方即占162首之多。在保存药膳方的同时,他在 药膳学中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药膳食疗的养生原理 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认为食养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及五行变化上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献极少,但从《内经》 与长沙马王堆医书看,当时治疗疾病的主流,似乎 是药食相结合的方法,这一点说明,药膳在春秋战 国时代有过一段相当繁盛的时期,只是在汉代以后, 中药方剂的运用才取代药膳而成为主要治病手段。
三汉代至清代——药膳的发展时期
汉代的中医药学得到了较大发展,成书于秦 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基础, 汉末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了临床运 用中药方剂辨证治疗疾病的典范,使疾病的 治疗由药食结合为主演变为中药方剂为主的 体系,药膳因而进入了缓慢发展的时期,但 其始终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不断发展。
总论 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第一节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一药膳学的基本内容 (一)药膳与药膳学 中医药膳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 在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 合理地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 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的膳食品,既能果腹及 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的追求,同时又能发挥保持人体 健康、调理生理机能、增强机体素质,预防疾病发生, 辅助疾病治疗及促进机体康复等作用,因此,中医药 膳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十分重视的膳食。 中医药膳学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 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 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食物皆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特性 食物皆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特性。 根据治疗、强身、抗衰老等需要,进行饮食调 养,或者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 配伍,并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 科学方法,制作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 美味食品—“药膳”,并依据中国医学“辨证 施治”的原则“辨证、辨病、辨别体质而用 膳”,就能在美味佳肴中,在吃吃喝喝中治病 强身了。
辨证论治与辨证施膳 辩证施膳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 具体应用。“证”是施膳的前提,“施膳”以 “证”为依据,证同治同,证异治异。 药膳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 阶段,采用不同的药膳,对症立方用膳。
.因证用膳: 因证用膳: 因证用膳
辨证论治与辨证施膳 辩证施膳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 具体应用。“证”是施膳的前提,“施膳”以 “证”为依据,证同治同,证异治异。 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 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 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 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 保健作用。
“食性”与中医药中的“药性”一样,主 食性” 食性 要包括 包括食物的产地、采集、贮存、加工、 包括 烹调、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升降浮沉、 归经、补泻、配伍、禁忌、用量、服法 等,其中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补泻、配伍、禁忌为核心内容。
一、四气
四气有时称为“四性”,是指食物有寒、 “四性” 四气 热、温、凉等不同的性质或气质。除此 四种之外,有时还要区分出一种介乎寒 与热、温与凉之间的平性食物。 事实上,温与热、寒与凉,都是程度上 的不同,因此,可以这样认为,食性其 实不过三种,即寒、热、性平。
第三章
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之中。
中医药膳学将此观念融合到自身的 理论体系之中,认识到膳食活动既 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病理, 又可以协调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
并以这种观念来认识病证、组方施膳。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机体自身的完整性
1.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通过经络的作用相互联系。 如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等。 2.脏腑功能活动互相分工,相互协作。如对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 行和排泄的过程,是通过脾、胃和大、小肠等脏腑协调来共同完成。 3.在病理方面,脏腑功能失常→体表(经络);形体组织器官有病→脏腑
药膳物料配合应用,相互协同。 2.按照一定原则进行配方。—般按主(君)、辅(臣)、佐、使的要求进行配伍。
主药针对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解决主要矛盾;辅药是配合主药加强疗
效起协同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主证或缓解、消除主药的烈性、 毒性的药物;使药为引经调味、赋形之用的药物。“主病之谓君,佐君之 谓臣,应臣之谓使。” 3.药膳配伍虽有定法,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阴阳偏胜,病情变化。 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以及方土习惯的不同,可以灵活加减运用。药味加减 改变功用和适应范围;药物配伍变化,影响主要作用;药量加减上变化、
五 官 目 舌 口 鼻 耳
五 体 筋 脉 肉 皮 毛 骨
五 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 声 呼 笑 歌 哭 呻
变 动 握 忧 秽 咳 栗
2.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
(2)五行相克
木
相生
相克
水 火
金
土
五行生克规律
药物和五行相互孽生和制约 五行学说对药膳学亦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如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 肺属金,咸入肾属水。
三、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
(一)以阴阳平衡为中心的生理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依存的关系。
《素问· 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
人身之明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 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 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人身之脏-腑之内又可继续分阴阳,如心阴和心阳,胃阴和胃阳。说 明人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又可用以划分为相互
“寒气者为阴邪,伤人之阳气;火气者为阳邪,伤人之阴
液。”如多食生冷或感受寒凉引起腹痛、腹泻、喜肢冷、 食欲不振等症,即是寒湿之邪致病,并损伤了脾胃阳气而 出现一系列阴盛兼阳伤的现象。
(三)以调整阴阳为根本的药膳观
生理活动正常状态:阴阳变化动态相对平衡来维持。
病理变化的核心:阴阳失衡,亦即物质与功能间的动态失衡,
(经络);脏腑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人体是一个完整而又统一的
有机体,在这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中,以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为核心。 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重点了解脏 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正邪的消长,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二、以辨证论治为施膳原则
辨证论治: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特 点之一,是中医理论具体应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通过四诊获取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然后对其复杂的 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就是 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相应的治疗方 法,就是论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 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就是认识疾病 和解除疾病的过程。
遵循辨证沦治的原则,:“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治 疗原则。 辨证施膳是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具体应用。当疾病的证候诊 断明确以后,则确定其相应的治疗原则,选则相应的药膳食 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所以,辨证施膳是中医理论和药膳 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药膳普遍应用的一个施膳规范。 辩证施膳的过程,实际就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是药膳治病、健身、抗老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部分高血压、 肺结核和慢性尿路感染病人,由于均具有头晕、耳鸣、腰酸、 低热、手足心热、失眠、盗汗、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数 等症状,辨证为阴虚火旺,病异而证同,都以滋阴降火力治 疗原则,可以用雪羹汤、冰糖清炖银耳、梨浆粥等药膳以治 疗。
阴翳”。若虚实夹杂,则应泻实补虚兼顾。
(四)以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施膳观
1.五行的概念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特性:木曰曲直:生长、生发、舒展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明亮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对立的两部分,且这两部分,又具有相对性,阴阳中还可以再分阴阳。
阴阳保持动态平衡,则机体生生不息,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
(二)以阴阳失衡为核心的病理观
人体阴阳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导致机体发生病变。邪气
阴阳属性的不同,对人体阴阳之损伤亦有所区别。
人体病理变化:人体生理状态的阴阳动态相对平衡被打破。
配比互换、主辅药的位置改变,可使方剂的性能受到影响,其所主治的证
候亦有不同。
二、药膳配伍的具体方法 单行:单一物料的独立使用。如独参汤。 相须:相似功能物料的联合使用,以互相增强作用。 相使:两种以上的物料同用,以一种物料为主,其余的为辅。 相畏(相杀):两种物科配伍使用时,一种物料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 物料的副作用。如食用螃蟹常配用生姜,以生姜减轻螃蟹的寒性, 并解蟹毒。 相恶:两种物料配伍使用时,一种物科能降低另一种物料的作用, 甚者相互抵消。如人参恶萝卜,因萝卜耗气,能降低人参补气的作 用。 相反:指两种物料相配伍时,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第二章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内在的生理、
病理变化与外在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机体的这种自身的完 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称之谓整体现念。始终贯穿于
自然界 五 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 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 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 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 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 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 季 春 夏 长 夏 秋 冬 人体
五 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 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 腑 胆 小 肠 胃 大 肠 膀 胱
二、五味
五味:药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 不同味——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也相近似或有共同之处。它 是观察药物或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并经反复验证后归纳出 来的。 辛味药物或食物——发散、行气、行血、健胃,多用于表证,如生 姜; 甘味药物或食物——滋养、补脾、缓急、润燥,多用于机体虚弱或 虚证,如山药、大枣等;用于脾胃虚弱,如粳米、鸡肉;用于拘急 腹痛,如饴糖、甘草等。 酸味药物或食物——收敛、固涩、止泻,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 等精不内藏的病证,如乌梅酸敛固涩以涩肠止泻。 苦味药物或食物——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等作用,多用于热性 体质或热性病证,如苦瓜用于壅塞气逆的病证,黄芩用于湿热的病 证。咸味药物或食物——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多用于 瘰疬、痰核、痞块等病证,如海带; 淡味和涩味,淡味药物或食物——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水肿、 小便不利等病证,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等;涩味药物或食物具有 收敛固涩的作用,与酸味药物或食物作用大致相同。 在药膳的应用中,以甘昧药物或食物最多。
五脏在生理上既相互资生又相互抑制,方能生化 无穷;病理上太过与不及,均可为害。五脏相互 补充,才能祛疾延年。 施膳原则,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如木克土,肝有 病易伤及脾胃,凡见肝病患者,常宜治肝兼以补 脾健胃的药膳,以防传变,旨在“先安未受邪之 地”。
第二节 中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一、四性(四气) 二、五味 三、升降浮沉 四、归经 五、毒性
中医临床施膳过程,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
证的区别。 相同的证,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 不同的证,必须用不同的治法,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 异”。
为什么中医治病、施膳要特别强调“证”?中医认为,证,也
名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 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病名更 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4.药物或食物升降浮沉是相对的两种作用:升:上升或升提, 上升多用于病邪在上的病证,如涌吐以祛邪外出;升提多用 于病势下陷的病证,如补气升阳以止泻止痢,补气升提以治 内脏下垂等。降:下降或降逆,多用于病势向上逆的病证, 如降逆以止呕。浮:外浮或发散,多用于外闭在表的病证, 如发汗以解表。沉:指收敛或泻痢,收敛多用外脱的病证, 如补气固表以止虚汗;泻痢多用于内积不泄的病证,如泻痢 以去里邪。 5.升降浮沉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或食物都具有的。多数药 物或食物具有双向作用,如生姜既能发汗以解表,又能降逆 以止呕。 6.药物或食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和烹调有关,如酒炒则升,姜 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炙则下行等。药物或食物的升降 浮沉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在配膳时应加以注意 和利用。
也可以认为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营养物质的消耗之间 的动态失衡。 中医药膳学:要以调整阴阳,使其变化趋于动态平衡为根本 目的。所以,对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泻其有余; 对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虚的虚证,补其不足。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治疗原 则,王冰所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
治疗肺气不宣的咳喘,苦瓜、绿茶等苦味食物治疗心火上
炎或移热小肠证。
五、毒性
一般来说,药膳究竟是膳食,所选原料应尽量 避免毒性较强的原料,以避免用膳者的畏怯心 理,增强其对药膳的良好印象,通过较长时间 的服食而达到调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