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需水规律
“一穴多株”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穴多株”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玉米“一穴多株”栽培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单株种植模式,使一穴里种植三株玉米,增幅在20%〜50%。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选择品种1. 选用具有中早熟、耐密、高抗、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大、株型紧凑的特点的新品种如郑单958。
2. 种子处理(1) 晒种:将种子铺在地上或草席上,5〜6cm连续翻晒2〜3d(切记把种子滩在水泥地或金属板上,以免高温烫伤种子)(2) 杀菌剂拌种:对常发生玉米黑穗病地块,用20%萎绣灵拌种,用药量是种子量1 %。
(3) 杀虫剂拌种:对于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用50%辛硫磷乳油50mL ,适量对水拌玉米100 斤,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
(4) 微量元素拌种:用锌肥拌种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亩用硫酸锌100g,硼砂100g。
(5) 也可以在购种时直接选购包衣种子。
二、地块选择要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水源充足,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
三、精细播种1. 播种时期小麦收获后应尽快播种,越早越好。
要求收获小麦以后抢茬播种夏玉米,播期一般不晚于6 月15 日。
2. 播种量常规玉米种植模式一般每亩4000〜4500株左右,而一穴多株每亩5500〜6000株左右,因此亩需种子要多于玉米常规种植的需种量,一般每亩2.5〜3kg。
3. 播种方式按行距为90cm 等行,36cm 穴距,每穴播种3 粒种子。
采用点播的方式,保障每亩出苗密度6200株。
这种方法节省种子,便于集中施肥。
四、平衡合理施肥1. 播种适量施人种肥一般每亩使用优质磷酸二铵10kg,或者每亩使用氮、磷、钾复合肥20kg 作种肥,使用方法:必须与种子分开施入土壤中,如播种时土壤干旱,不可与种子混合施用,种肥量不可过大,否则会造成幼苗脱水,造成“烧苗”。
2. 追施拔节或者攻穗肥穗期是玉米一生中吸收养分最快、最多的时期,尤其是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开花期,需肥更快、更多。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玉米应该如何种植呢?玉米的高产种植新技术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一、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一)生育期玉米从出苗至成熟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
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播种期早的生育期长,播种期迟的生育期短;温度高的生育期短,温度低的生育期就长。
(二)生育时期在玉米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如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和成熟等。
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三叶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3cm。
(2)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
(3)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4)散粉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5)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划破。
(6)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
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
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医药等
玉米栽培的意义
提高产量:通过科学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保障粮食安全: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 促进农业发展:推广玉米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现代化
病虫害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玉米病虫害, 提前预警,减少损失
玉米品种优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优化 玉米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无土栽培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简介:不使用土壤,而是使用营养液或其他介质来栽培作物 优点:提高产量、品质,减少病虫害,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应用前景:在玉米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玉米栽培概述 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玉米高产栽培的现代技术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玉米栽培概述
玉米的重要地位
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 对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 物之一,产量高,适应性强
玉米是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 对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收获与贮藏
适时收获:根据玉米成熟度确 定收获时间
机械收获:采用机械设备进行 收获,提高效率
晾晒与干燥:晾晒玉米,降低 水分含量,保证贮藏质量
贮藏条件:选择干燥、通风、 阴凉的贮藏环境,避免霉变和 虫蛀
玉米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施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 适时适量施肥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 土壤肥力确定合理的播种密 度
追肥方法:采用撒施、沟施、穴施等方 法进行追肥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正确分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仪器设备绘图工具、计算器三、实验内容基本资料分析。
1、玉米的地域分布玉米的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省(区、市),而根据适宜种植的程度又较集中分布在从东北三省经冀、鲁、豫、陕走向西南的一个狭长地带,该地带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产量接近玉米总产量的4/5。
根据地理位置、地势、气温、无霜期长短等条件确定玉米的播种期和种植制度,并将玉米大致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类。
我国北方北纬40度以北,多为春季播种,为春玉米。
北纬38度以南,气温较高,无霜期多在190天以上,玉米夏季播种,为夏玉米。
冀、晋、陕、鲁及新疆等省区,靠北部种植春玉米,南部复种夏玉米,中部春、夏玉米交叉种植。
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有一年三熟的秋玉米,而广西、海南等省区,还可以在冬季种植玉米。
2、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北方玉米还是南方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各生育阶段需水情况如下:(1)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其水分多数消耗在棵间蒸发中,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春、夏玉米分别占全生育期天数的32.4%~35.6%和30.3%~31.9%,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春玉米占23.9%~24.2%,而夏玉米仅占16. 7%~22.8%。
(2)拔节~抽雄阶段: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此生育阶段都处于气温较高的季节。
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日需水强度不断增大。
该阶段经历时间,春玉米34~40天,北方夏玉米25~32天,南方夏玉米仅18~25天。
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春玉米为28. 2%~33.5%,在灌溉条件下的夏玉米达28.3%~36.5%。
(3)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该阶段时间较短,春玉米18~24天,夏玉米16~21天。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玉米需水规律研究
供 试 玉米 品种 为本 玉 1 ; 试 仪器 有 水 表 、 分仪 , 2供 水 分
别 用 于测定 测坑 的灌水 量 、 内土壤 含水 量 。 坑
13 试 验 设 计 .
试 验 在 防 雨棚 下 的测 坑 内进 行 . 米 整 个 生 育期 被 划 玉 分 为 5个 生 育 时期 , 苗期 、 节 期 、 穗 期 、 浆 期 、 熟 即 拔 抽 灌 成 期 。 节 期 、 穗期 、 浆 期按 需 水 关键 期 处 理 : 期 、 熟 拔 抽 灌 苗 成 期按 需 水 非 关键 期 处 理 。 关键 期 土 壤水 分 控 制 下 限分 别 设 定 为 田间 持水 量 的 5 %、5 7 %、 5 。 关 键 期 土壤 水 5 6 %、0 7 % 非
农 艺学
现 代 农业 科技
21 年第 2 01 0期
非 充分 灌溉 条件 下 玉米 需水 规律 研 究
于 秀琴 ・ 于 景春 信佰玲 王 婕
(辽 宁 省 建 平 县 灌 溉 试 验 站 , 宁建 平 12 0 ; 建 平 县 水 利 局 ) 辽 2 4 5
摘 要 对 玉米 非充 分 灌溉 需水 规律 的研 究表 明 : 玉米 的需 水敏 感期 为抽 雄 期 至灌 浆期 . 此 时期保 持 较 高 的水 分 可 以提 高 玉米 的 产 在 量; 玉米全 生 育期 需 水量 3 4 14 9 m是 进行 非 充分 灌溉 确 定 经济 灌溉 定额 主要 研 究 区域 ; 9 . 3. - 7m 一般 情 况下 , 着 玉米 产量 水 平 的提 高 , 随 玉 米 需 水 系数 呈现 降低 的趋 势 , 关键期 土壤 水 分控 制下 限设 定为 田 问持 水 量 的 6 %, 关键 期 土壤水 分控 制 下限设 定 为 田 间持水 量 的 6 %。 5 非 0 实施 一定程 度 的水分 胁迫 , 以显 著地提 高其 水 分 生产率 , 其 水分 生产 率达 到最 高 。 可 使
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一)玉米的需水量需水量也称耗水量,是指玉米在一生中棵间土壤蒸发和植株叶面蒸腾所消耗的水分(包括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总量。
玉米是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之一。
各生育阶段的蒸腾系数在250~500之间。
因为玉米植株比较高大,一生制造的干物质比较多,而且生育期多处于高温季节,所以绝对耗水量很大。
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受产量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玉米一生的耗水总量,春玉米2 550—6 000 m/hm,夏玉米1860—4440m/hm。
1.产量水平与需水量试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玉米的需水量随着子粒产量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多。
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耗水量增长的比值逐渐减少。
表现为玉米对水分的利用效率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产量越高用水越经济。
一般每生产1kg子粒约耗水0.6m。
2.品种与需水量玉米需水量受品种影响。
品种不同,其生育期、植株大小、单株生产力、吸肥耗水能力、抗旱性等均有差异,其耗水量也不同。
即使在同一产量水平,对水分消耗也不同。
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一般植株高大、叶数多、叶面积大,因而叶面蒸腾量大、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持续期相对加长,耗水量也较大。
反之,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耗水量则较小。
此外,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蒸腾速率低于一般品种,消耗的水分也比不耐旱的品种要少。
3.栽培措施与需水量施肥、灌水、密度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措施都是影响玉米需水量的因素。
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增加施肥量可促进植株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不仅增强了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蒸腾面积和植株蒸腾作用,从而使耗水量增加。
灌水次数越多,每次灌水量越大,玉米实际的耗水量越高。
如果灌水方法不科学,更会加大玉米耗水量,降低水分利用效率。
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增加会因群体叶面积和蒸腾量的相应增多,使总耗水量有加大的趋势。
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下层土壤水分向空间蒸发。
中耕的除草作用亦减少了水分的无效消耗。
生物节水—农作物需水规律与需水量
第八章 生物节水
第一节 农作物需水规律与需水量
6.花生 花生适宜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一般在5000~7000m3/hm2,
花生种子吸水达自身的50%左右才能萌芽。土壤水分低于田间 持水量的40%,则幼苗出土缓慢,水分过多,易引起烂种。苗 期需水量占全生长期总需水量为16%~31%(北方普通型大花 生)或19%~20%(南方珍珠型小花生),水分过多可造成主 茎徒长,推迟开花结荚。营养生长前期缺水,对花生的生长影 响较小,豆荚开始形成(出现第一个果)到豆荚出全,这一阶 段包括开花、下针和果仁生长的大部分时间内,是花生需水的 关键期。
第八章 生物节水
第一节 农作物需水规律与需水量
1.小麦 冬小麦每公顷生产5250~7500 kg的需水量为3000~5250
m3。冬小麦需水量是由叶面蒸腾量与棵间土壤蒸发量组成。前 者为生理需水,而后者为生态需水。从节水角度讲,棵间蒸发 所占的比例越小越好,关键是如何提高栽培技术水平,降低棵 间蒸发量,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据农田灌溉研究所测定,不 同产量水平棵间蒸发比例不同。667 m2产193.3 kg麦田棵间蒸 发量占总需水量的 32.8%;产365.7 kg占总需水量的21.27%; 产 463.7 kg占总需水量的19.3%。棵间蒸发量所占比例随着产 量水平的提高在逐渐降低。当产量水平达到 667 m2产400kg时, 棵间蒸发量所占比例基本上稳定在20%左右,如产量再增加棵 间蒸发量所占比例基本上不变。从全生育期来看,初期所占比 例在60%~90%,而后期逐渐降低,一般在10%以下。
第八章 生物节水
第一节 农作物需水规律与需水量
4.水稻 水稻田需水量包括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量。水
稻的需水量随地区、品种和水文年份而异。水稻在返青、拔节、 抽穗到乳熟前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其中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 稻一生中需水的高峰期,是需水的关键期。因此,在水稻生长 的各个时期采用不同的灌溉技术或排水技术,以调动水稻自身 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可以达到节水高产的目标。
玉米生育期需水量的影响因素及供水对策
壤水 分很 易通 过大孔 隙蒸 发 , 保水 能 力差 , 耗水 量 也大 。
22 品 种 .
不 同的玉 米 品种 . 株体 大 小 、 其 单株 生 产 力 、 型 、 肥 株 吸
玉 米 全 生 育 期 需 水 量 不 尽 一 致 , 多 因素 影 响 , 品 受 与 种、 候、 气 栽培 条件 、 量 等有 关 , 产 一般 生产 10k 0 g籽粒 需 水
管作 用弱 , 故浇水 或降 雨很 易渗至深 处 。 沙土地 持水 量 少 , 土
位。 目前 旱地 玉 米 占总面 积 的 3 %~ 0 完全 靠 降 雨 不 能 0 5 %。 保 证玉 米 高产稳 产 , 必须通 过适 时 保持 水 、 水才 能达 到 高 灌
产 目的。 因此 , 清 玉米 需水 性能 , 摸 采用 科学 供水 , 促进 高 产 优质 。 对农 民增 收意 义重大 。
玉米 的需水 量 , 玉米 一生 中所 消耗 的水 分 总量 , 即 包括
别 , 土透水 性 差 , 气不 良 , 为其 颗粒 间 隙很 小 , 细 管 黏 通 因 毛 作用 强 , 以降 雨 或 者灌 溉 后 , 分 很 难 渗透 , 所 水 以地 表 径 流
土壤 里 蒸发 和植 株 叶面 蒸腾 等 。 谚说 :玉 米是 个大 肚 汉 , 农 “ 能 吃能 喝 能高产 ” 因玉米 需 水多 , 量 高 , 。 产 用途 多 , 售 快 , 销
7 ~ 0 , 旺盛 生 长期 中 1 玉米 2 耗水 3 7k 。 0 1 0t在 株 4h需 ~ g 玉
耗水 能力 、 育期 长 短 、 旱 性 等均 存 在 差 异 。 此耗 水 量 生 抗 因 不 同 。 生 育期 间 一 般 晚 熟 品种 需 水 超 过 80mm, 全 0 中熟 品
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及水肥管理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一)需水规律水是构成玉米植株的主要成分,占鲜重的80%~90%。
玉米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消耗的水比其他作物少得多。
玉米的蒸腾系数为200~300,小麦为400~500,水稻为710。
但是玉米植株高大,生长迅速,又生长在高温季节,绝对耗水量则较多。
据资料证明,667m 2产量500千克的夏玉米耗水量300~370立方米,形成1千克籽粒大约需水700千克。
耗水量随产量提高而增加。
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少。
播种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应保持在60%~70%,才能保持全苗;出苗至拔节,需水增加,土壤水分应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玉米苗期蹲苗、促根生长创造条件;拔节至抽雄需水剧增,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从开花前8~10天开始,30天内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一半。
该期间田间水分状况对玉米开花、授粉和籽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要求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为宜,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灌浆至成熟仍耗水较多,乳熟以后逐渐减少。
因此,要求在乳熟以前土壤仍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乳熟以后则保持60%为宜。
(二)需肥规律夏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对氮、磷、钾的吸收尤甚。
其吸收量是氮大于钾,钾大于磷,且随产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显增加;当产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需钾量大于需氮、需磷量。
如对667m 2产量300~350千克的玉米进行分析,得到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5∶1∶1.5;667m 2产量350~400千克时为2.4∶1∶1.7;667m 2产量720千克时则为3∶1∶4。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总趋势:苗期生长量小,吸收量也少;进入穗期随生长量的增加,吸收量也增多加快,到开花达最高峰;开花至灌浆期有机养分集中向籽粒输送,吸收量仍较多,以后养分的吸收逐渐减少。
可是,春、夏玉米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总趋势有所不同,到开花、灌浆期春玉米吸收氮仅为所需氮量的1/2,吸收磷为所需量的2/3;而夏玉米此期吸收氮、磷均达所需量的4/5。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
此期土壤水分维持田间最大持水量 的 7 0 % ~8 0 %为
。
宜。
1 . 5 抽 穗 至 灌 浆 。 此 时 叶面 积 最 大 ,制 造 营 养 物 质 多 ,开 花 、授 粉 、籽 粒形 成 ,需水 较 多 ,如缺 水 干 旱 ,花 粉 、花丝 败 育 ,籽 粒 发育 不 良。此 期春 玉 米 需水 约 占全 生育 期 3 0 %, 夏 玉 米 约 占全 生 育 期
玉
米
需
水
规
律
及
灌
溉
技
木
1 玉米 一生需水 变化 规律
壮 ,据 研 究 , 田问 最大 持 水 量 为 4 1 可把 非 生长 季 节 可利 用 的
1 . 1 玉 米 茎 叶 茂 盛 、 植株 高 大 ,一 生 制 造 的有 机
上。
般都 结合 追肥进 行 浇水 。
3 . 4 玉米 抽 穗 开 花 期灌 水 。玉 米 抽 穗 开 花 期 , 需 水 最 多 ,是 玉 米 需水 临 界 期 。天 气 炎 热 , 日照 长 , 气 温高 ,蒸 腾大 ,耗 水 多 ,缺水 不利 ;此外 ,此 时
如空气干燥 ,玉米花粉及柱头易失水而导致生活力
1 . 3 玉 米 出苗 到 拔 节 。 生长 慢 、植 株 小 ,消 耗 水
分较少,此期根系发育较快,水分过多影响根系下 扎伸长 ,故 苗期 水分 消耗 占生育 期水 分 总量 的 1 5 %
~
耙 耱保 墒 。实在 来 不及 早灌 ,可 在播 种 前灌 水 ,水 量 要 小 ,一 般 每 亩 3 0~4 0 m ,灌 后 要适 时整 地 保 墒 播 种 。夏 玉 米 播 种 时 : f旱 高 温 ,灌 水 有 利 于 全 苗 ,陕 西试 验 证 明 ,播 前 每 亩 灌 水 5 0 m, , 比 不灌
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需水规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整个生育期内,水分的消耗因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很大的变动。
玉米需水量多少与播种季节有关,春玉米生育期较长,耗水绝对量比夏玉米要多得多。
不论春、夏玉米,都有相似的需水规律。
1.播种出苗期玉米从播种发芽到出苗,需水量少,占总需水量的3.1%-6.1%。
玉米播种后,需要吸取本身绝对干重的48%-50%的水分,才能膨胀发芽。
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即使勉强膨胀发芽,也往往因顶土出苗力弱而造成严重缺苗;如果土壤水分过多,通气性不良,种子容易霉烂也会造成缺苗,在低温情况下更为严重。
播种时,耕层土壤必须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才能保证良好的出苗。
2.幼幼苗玉米在出苗到拔节的幼苗期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蒸腾量较少,所以耗水量也不大,约占总需水量的17.8%-15.6%。
这时的生长中心是根系,为了使根系发育良好,并向纵深伸展,必须保持表土层疏松干燥和下层土比较湿润的状况,如果上层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分布在耕作层之内,反不利于培育壮苗。
因此,这一阶段应控制土壤水分在田问持水量的60%左右,可以为玉米蹲苗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促进根系发育、茎秆增粗、减轻倒伏和提高产量都起到一定作用。
3.拔节孕穗期玉米植株开始拔节以后,生长进入旺盛阶段。
这个时期茎和叶的增长量很大,雌雄穗不断分化和形成,干物质积累增加。
这一阶段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植株各方面的生理活动机能逐渐加强。
同时,这一时期气温还不断升高,叶面蒸腾强烈。
因此,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约占总需水量的29.6%-23.496。
特别是抽雄前半个月左右,雄穗已经形成,雌穗正加速小穗、小花分化,对水分条件的要求更高。
这一阶段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
4.抽穗开花期玉米抽穗开花期,对土壤水分十分敏感,如水分不足,气温升高,空气干燥,抽出的雄穗在2-3天内就会“晒花”,造成有的雄穗不能抽出,或抽出的时间延长,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膜下滴灌制种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的研究
d e r — m u l c h — d i r p i r r i g a t i o n . 【 Me t h o d 】 T i m e d o m a i n r e l f e e t o m e t r y( T D R )w a s u s e d t o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m o n i t o r
c a l c u l a t e wa t e r c o ns ump t i o n a n d wa t e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pe io r d s o f u n d e r— -mu l c h— —d r i p C O I T I f o r
关键词 : 膜下滴灌动态变化 耗水强度 ; 需水量 ; 水 分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 : ¥ 5 1 3 ; s 5 0 7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3 3 0 ( 2 0 1 3 ) l 1 — 2 0 o o一 0 6
S t u dy o n Wa t e r Re q u i r e me n t a nd W a t e r Us e Ef ic f i e n c y o f Mu l c he d— — c o r n f o r Se e d W a t e r wi t h Dr i p I r r i g a t i o n
r o n o m y , S h i h e z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i h e z i X i n i f a n g 8 3 2 0 0 3: 【 O b j e c t i v e ]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i s p r o j e c t a i m s t o p r o v i d e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m a i z e j o i n t i n g
小麦,水稻,玉米生长期
一、小麦的需水规律1、三叶分蘖期:小麦三叶分蘖期水分供应充足可以增加小麦的有效分蘖数。
当土壤湿度从22%增加到27%,小麦的有效分蘖就会从平均的3.7个增加到7.9个,主穗上的小穗也会从7.1个增加到10.4个。
2、拔节孕穗期: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小麦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需水量较大,但拔节前期水分又不能过多。
否则容易引起小麦徒长倒伏。
3、抽穗开花期:小麦抽穗开花期需水量达到生育期的最高峰。
当土壤湿度由20%增加到28%时,主穗上的小穗平均由0.6个增加到12.4个;每株粒数重由44.6增加到63.7;千粒重增加2.5克;增产32.4%。
如果小麦此期缺水,将严重的影响小卖的品质和产量。
4、灌浆乳熟期。
小麦灌浆乳熟期是小麦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如果小麦缺水,将造成小麦秕粒,从而降低效买的品质和产量。
5.每生产1kg小麦约需水1-1.2kg;播种后到拔节前,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5%一40%,每亩日耗水量约0.4立方米;拔节到抽穗时期是小麦生长的临界期,缺水会造成减产,在25—30天时间内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20%一25%,每亩日耗水量约2.2-3.4立方米;抽穗到发育成熟,日耗水量还要大些,约35—40天,耗水量占总耗水量26%一42%,特别是抽穗时期,日耗水量可达4立方米。
灌溉用水和土壤情况有关:灌水量(立方米/亩)=667*(田间最大持水量—灌水前士壤含水量)×土壤容重×计划灌水土层深度,例如,灌前测知土壤含水量为17%,田间最大持水量28%,土壤容重为1.3,计划灌水土层深度为0.6米,则本次灌水量应为57.22立方米。
二.水稻的需水规律水稻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15℃,最适宜温度为30~35℃一般种子要吸收本身重量的25-50%或以上的水,才开始萌发.水稻40%.稻田水分状况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据测定,当土壤水分下降到80%以下时,因水分不足阻碍水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转,使叶绿素含量减少,气孔关闭,妨碍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光合作用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可见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利于分蘖、长穗、开花、结实,获得高产。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来源:北京市农业局玉米各生育时期的需水量是两头小,中间大,降雨是供给玉米水分的主要来源。
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分需求特点是:(1)出苗到拔节期:这时由于植株矮小,气温较低,需水量较少,仅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5%~18%左右。
出苗后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使玉米苗避免旺长。
(2)拔节到灌浆期:这时玉米迅速生长,叶片增多,气温也升高,故玉米的蒸腾量加大,因而要求较多的水分。
从拔节到灌浆需水约占总需水量的一半左右,特别是抽雄穗前后一个月内,缺水对玉米生长影响极明显,严重缺水时,造成雄穗或雌穗抽不出,称“卡脖旱”。
因此,抽雄前后要有足够的水分,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适宜。
(3)成熟期:对水分要求略有减少,这时期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25%~30%,这时缺水,会使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玉米的田间需水量2013-06-05 信息来源:河北省行唐县农业局玉米的田间需水量也就是玉米在生长发育期内自身生理消耗和环境消耗(如田间蒸发、地下渗漏等)所需的的降水、灌溉、地下水的总量。
玉米的需水量受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照强,日照时数长,风力强,需水量就大。
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需水量也大。
随着深耕深度、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玉米的需水量有增加的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玉米一生总的需水量,一般为亩产500千克玉米,亩需水量为250―300立方米。
绝对需水量较多,掌握玉米需水规律是合理灌溉的基础。
据研究亩产籽粒500kg,需水量在250—300m3.?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照强,日照时数长,风力强,需水量就大。
凡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因,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多,但各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基本一致。
玉米需水规律及合理调节技术
玉米需水规律及合理调节技术作者:王永权来源:《吉林农业》2013年第06期【摘要】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之一,从种子萌发、出苗、拔节、抽雄、吐丝、灌浆到成熟整个生育期,各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
加之自然降雨与玉米需水期亦不完全同步,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出现局部洪涝、干旱现象时,将抑制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掌握玉米需水规律,根据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合理优化水分供给,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促进玉米平稳生长,达到玉米秆强抗倒伏、穗大不秃尖、粒多又饱满、高产兼优质的目标。
【关键词】玉米需水规律调节技术玉米植株高大,生育期多处于高温时节,叶面蒸腾与株间蒸腾都很大,是耗水量较多的农作物之一。
试验表明,每生产1公斤,玉米籽实体干物质需水约400公斤,全生育期每667平方米耗水约350吨。
但受品种特性、气候、土壤、栽培水平、种植密度等因素影响会有变化。
北方春玉米种植区以667平方米产量目标500公斤,计算,整个生育期在无人工补水的情况下,需要350~400毫米的降水量,且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也不是均等的,存在需水临界期、田间需水最大期。
一般来说,土壤含水量在15%以下或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植株下部叶片出现短暂萎蔫时,干旱现象即已产生,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就产生抑制作用,持续时间越长,减产程度越大。
在生产上要依据玉米长相、土壤墒情等判断田间持水量,按照各生育时期的需水要求合理排灌,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实现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
1.播种——出苗玉米播种后需要吸收相当于本身干重50%的水分,加上适宜的土壤温度才能萌动发芽,经15~20天即可露出地面2厘米以上。
这个时期外界气温低,地表水分蒸发量小,田间需水量很少,一般来说,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5%左右,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为宜。
如果土壤墒情不好甚至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50%,即使种子吸水勉强膨胀发芽,也因出苗力弱而造成严重缺苗;如果土壤水分过多,通气性不良,种子容易霉烂也会造成缺苗,在低温情况下更为严重。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正确分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仪器设备绘图工具、计算器三、实验内容基本资料分析。
1、玉米的地域分布玉米的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省(区、市),而根据适宜种植的程度又较集中分布在从东北三省经冀、鲁、豫、陕走向西南的一个狭长地带,该地带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产量接近玉米总产量的4/5。
根据地理位置、地势、气温、无霜期长短等条件确定玉米的播种期和种植制度,并将玉米大致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类。
我国北方北纬40度以北,多为春季播种,为春玉米。
北纬38度以南,气温较高,无霜期多在190天以上,玉米夏季播种,为夏玉米。
冀、晋、陕、鲁及新疆等省区,靠北部种植春玉米,南部复种夏玉米,中部春、夏玉米交叉种植。
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有一年三熟的秋玉米,而广西、海南等省区,还可以在冬季种植玉米。
2、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北方玉米还是南方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各生育阶段需水情况如下:(1)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其水分多数消耗在棵间蒸发中,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春、夏玉米分别占全生育期天数的32.4%~35.6%和30.3%~31.9%,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春玉米占23.9%~24. 2%,而夏玉米仅占16.7%~22.8%。
(2)拔节~抽雄阶段: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此生育阶段都处于气温较高的季节。
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日需水强度不断增大。
该阶段经历时间,春玉米34~40天,北方夏玉米25~32天,南方夏玉米仅18~25天。
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春玉米为28.2%~33.5%,在灌溉条件下的夏玉米达28.3%~36.5%。
(3)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该阶段时间较短,春玉米1 8~24天,夏玉米16~21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高产需水规律
玉米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生育阶段,植株蒸腾面积及根系量都在发展,环境条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其阶段需水量存在较大差异。
①出苗~拔节苗期需水量较少,日耗水1.28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3%。
②拔节~抽雄需水量显著增多,日耗水4.87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2.6%。
③抽雄~乳熟需水量达到高峰,日耗水5.41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5%。
④乳熟~成熟需水量开始下降,日耗水3.74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9.4%。
从玉米生育期需水规律看,需水量呈单峰曲线,苗期需水较少,孕穗(拔节~抽雄)增多,灌溉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状况的反应
实践和研究证明玉米对水分状况的反应总的趋势是苗期比较耐旱,从拔节以后对水分亏缺越来越敏感,抽丝期最敏感,此后敏感性下降。
出苗至展开5叶期,因植株生长缓慢,个体少,耗水少,一般土壤水分就可维持根系的正常生长。
展开5叶至拔节,雄穗正在发育,雌穗开始生长,这一阶段末期开始对水分敏感,但正常情况仍不需要灌水。
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是茎叶生长最快,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也是玉米对水分较敏感时期。
大喇叭口期是雌穗小花分化发育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