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柱区别理解(框架柱,异形柱,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区别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的区别现代住宅建筑要求大开间,平面及房间布置灵活、方便,室内不出现柱楞、不露梁等。
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结构能较好地满足现代住宅建筑的要求,因而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
目前,现行国家标准或规程中尚未给出有关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条款,因此,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常会遇到一些标准或规程尚未论及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积累经验,利用正确的概念进行设计。
本文旨在对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个人看法,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异形柱结构型式及其计算异形柱结构型式有异形柱框架结构、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核心筒结构。
异形柱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受力性能、抗震性能与矩形柱结构不同。
由于异形柱截面不对称,在水平力作用下产生的双向偏心受压给承载力带来的影响不容无视。
因此,对异形柱结构应按空间体系考虑,宜优先采用具有异形柱单元的计算程序进行内力与位移分析。
因异形柱和剪力墙受力不同,所以计算时不应将异形柱按剪力墙建模计算。
当采用不具有异形柱单元的空间分析程序〔如TBSA〕计算异形柱结构时,可按薄壁杆件模型进行内力分析。
对异形柱框架结构,一般宜按刚度等效折算成普通框架进行内力与位移分析。
当刚度相等时,矩形柱比异形柱的截面面积大。
一般,比值〔A矩/A异〕约在之间[1]。
因此,用矩形柱替换后计算出的轴压比数值不能直接应用于异形柱,建议用比值〔A矩/A异〕对轴压比计算值加以放大后再用于异形柱。
对有剪力墙〔或核心筒〕的异形柱结构,由于异形柱分担的水平剪力很小,由此产生的翘曲应力根本可以忽略,为简化计算,可按面积等效或刚度等效折算成普通框架剪力墙〔或核心筒〕结构进行内力与位移分析。
按面积等效更能反映异形柱轴压比的情况,且面积等效计算更为简便。
但应注意,按面积等效计算时,须同时满足下面两式:〔1〕A矩=A异;〔2〕b/h=〔Ix异/Iy异〕1/2式中,A矩、A异分别为矩形柱和异形柱的截面面积;、h分别为矩形截面的宽和高;Ix 异、Iy异分别为异形柱截面x、y向的主形心惯性矩。
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的区分_secret

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的区分_secret
短肢剪力墙是一种借助较短的杆件来加以固定的剪力墙的形式,一般情况下,短肢剪力墙由螺栓、端板及搁板组成,其具有自重负荷小、可以独立支撑结构载荷、构造简单等优势。
异形柱是指与普通柱相对的其他形状的柱,它们有较大的承重力,可以支持较大的负荷,并能够抵御其他类型的负荷,如弯矩和水压等。
与普通柱不同,异形柱的结构更加复杂,通常需要更少的构件以及更高的技术水平。
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普通柱由特殊的柱形结构组成,而短肢剪力墙则是利用短的构件来固定。
普通柱是游离的,能够直接承受荷载,而短肢力墙则需要受到墙体的支持,才能够承受荷载。
在材料方面,普通柱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可以更有效地承受荷载;而短肢剪力墙则使用的是薄片材料,具有自负荷能力。
此外,短肢剪力墙可以独立支撑结构载荷,可以将荷载很好地输送到下方的地基,而异形柱则是依托于结构体来承载荷载,较为复杂。
在施工难度上,短肢剪力墙构造简单,易于施工;而异形柱构造复杂,施工较难。
墙与柱的界定

墙与柱的界定剪力墙几何形状犹如竖起来的板,但其受力形态更接近于“柱”。
剪力墙一般沿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的缺点是间距小,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大。
通常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倍的剪力墙称为短肢剪力墙;大于8为一般剪力墙;小墙肢为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3~5倍的剪力墙。
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小于3倍按抗震柱构造或异形柱构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第48页第1条“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
端柱不论其形状还是受力均与框架柱相似,可以按框架柱计算,这容易理解,但小墙肢当作柱计算人们感到难以理解。
第2条规定“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
”可见小墙肢、异形柱(独立暗柱)套柱的定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41页第10.5.1条规定:当构件截面的长边(长度)大于其短边(厚度)的4倍时宜按墙的要求进行设计。
在本规范的“条文说明”第308页又补充:“截面长度大于其厚度的4倍的构件按‘墙’进行截面设计和考虑考虑配筋构造;否则应按柱进行截面设计和考虑配筋构造。
”长度与厚度的4倍作为墙与柱分界。
所以在纯剪力墙结构中几乎很少有“柱”的存在。
当然也不排除“截面的长边(长度)小其短边(厚度)的4倍”的情况,有的可以忽略不计,但不能以偏盖全。
剪力墙端部、翼墙或转角墙处的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我们通常称之为“暗柱”,这是不是算柱呢?从受力角度,它们不能算柱,严格的称呼是“墙柱”,是剪力墙的竖向加强部位,它是墙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施工时除暗柱与墙分开绑扎外,模板和混凝土都是是整体施工丝毫不受暗柱影响。
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剪力墙的其它部位以及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肢端部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沿墙肢的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少于450㎜和1.5倍墙厚。
框架柱

框架柱框支柱芯柱梁上柱剪力墙上柱名词解释与区别1框架柱:框架柱的起点是基础。
2框支柱:框支柱的由来:因为建筑功能要求,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3平转换结构于下部部分竖向够连接构成的,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剪力墙的时候,转换梁叫框4梁上柱:在梁的上面生出的柱子,梁下无柱,柱端部筋锚入梁内。
5芯柱:当地震来的时候摆起来就可以吸收能,超过强度时候柱子就剪断破坏了,为了满足轴压比不超过这个程度,砼结构搞超高层,可是柱子又不可能设计得过大,就在柱心的部位放些粗钢筋,叫芯柱答案补充剪力墙上柱:剪力墙上柱是在剪力墙的顶端埋设的柱.答案补充KZ框架柱 KZZ框支柱 XZ芯柱 LZ梁上柱 QZ剪力墙上柱1、框架梁是与框架柱共同构成框架结构的。
而框支梁和框支柱构成一个(下面的)框架结构和(上面的)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转换层”。
2、注意:陈教授说过,03G101-1图集第67页所给出的“KZZ、KZL配筋构造”,只能适用于低位的(即一、二层)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对于高位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应该由设计师给出具体配筋构造。
框支柱、框支梁主要出现在下层为大跨度空间,上面几层均被分隔成小空间的工程。
如下几层为商场,上面几层为住宅的情形。
这类工程往往会设计结构转换层。
框支梁:支撑上层的小空间框架,并将荷载传给框支柱。
在梁上可能设有框架柱、短肢剪力墙或暗柱等。
框支梁多出现在结构转换层。
(简单说:框支梁--支撑上部框架的梁)框支柱(KZZ):用于支撑框支梁,并将荷载传给基础。
(简单说:框支柱--支撑上部框架的柱)底部在剪力墙上面(而不是在基础)即从剪力墙上生根的柱-----这类柱一般称墙上柱,即QZ。
同样从底层梁上生根的柱就叫做梁上柱,即LZ在操作软件时,框支柱定义成KZZ即可,自动带出类别。
LZ和QZ按框架柱定义就行了,属性设置成插筋就行了,其实这样的柱子和首层柱在基础层内进行插筋类似的。
具体构件可以参见03G101就是支座不同,框支柱的支座是基础、梁上柱的支座是梁、剪力墙上柱的支座是墙从受力上讲吧:1、框支柱主要是转换不落地的剪力墙,主要是计算轴力,不落地剪力墙的剪力主要是通过楼板分配给其它落地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的与异形柱的区别

对于12~16层的小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既可以保证结构的刚度、位移,又可以使室内空间方正合理。
所以短肢剪力墙结构得以普遍应用。
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类似于框剪结构。
但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导致的竖向位移差别,也比框剪结构小,则传基础荷载更均匀、合理。
1、短肢墙与异形柱的区别截面尺寸:柱:H/B <; 3;(单肢)异形柱:H/B <; 4;(一般柱肢数≤两肢)短肢剪力墙:4 <; H/B <; 8;(墙肢数≤两肢)剪力墙:H/B >; 8。
(不限)当有大于两肢的短肢墙或异形柱时,尽管各肢的长宽比符合要求,也宜按墙输入、设计。
2、短肢墙与异形柱的设计区别:异形柱:轴压比(按框架柱)、刚度(梁考虑刚域)、配筋(双偏压)、构造(按异形柱规程)。
短肢墙:轴压比(按剪力墙)、刚度(墙输入、采用壳元或薄壁杆元)、配筋(按剪力墙)、构造(按高规的短肢墙构造)。
短肢剪力墙弱短肢剪力墙(截面高厚之比小于4的墙肢):高规7.2.5条文规定了不宜采用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为4的剪力墙;当其小于4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级(9度)、一级(7、8度)、二级、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3、0.4、0.5和0.6。
短墙(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3的墙肢):高规7.2.5条文和抗震规范6.4.9条文规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3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其它部位不应小于1.0%,箍筋应沿全高加密。
3、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加强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高规4.8.2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
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和0.7;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
建筑工程中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探讨

建筑工程中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探讨摘要:现代建筑工程的结构体系更为多元化,以便迎合个性化的建筑需求,在平面布置中,不仅要保证灵活性及便捷性,更需突破传统框架结构中的局限性,打造更大开间,创新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其中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框架结构因优势突出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就针对短肢剪力墙及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其在建筑工程中的适应范围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短肢剪力墙;异形柱框架结构1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短肢剪力墙常常由于建筑功能的限制而出现,又因其结构属性,被划分到了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范畴内,但一般不单独作为结构主体出现。
随着人们对居住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在框剪、剪力墙结构的高层住宅建筑、异形柱框剪结构的多层排屋洋房建筑中,常常看到短肢剪力墙的身影。
在结构方案设计期间,可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将短肢剪力墙设置为十字型、Z字型及折线型,促使结构与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1.1短肢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分析短肢剪力墙的墙肢截面高度及厚度都不高,本身抗震性能较差,在较多楼层都会形成反弯点,又承担较大的轴力与剪力。
因此规范规定墙厚不大于300、肢长与墙厚之比大于4且不大于8时,才划分为短肢剪力墙。
同时其承担的倾覆力矩不宜大于50%。
短肢墙的连梁在大多数的住宅建筑结构具有柔弱属性,弯曲变形占据份额大,一旦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受损,通常由梁式破坏而引起,竖向构件出现的弱性问题则体现在水平裂缝上。
1.2抗震薄弱环节及结构设计第一,因短肢剪力墙结构特点的影响,在平面布置中应尽可能的提高其均匀性,同时加强对结构刚度中心及建筑工程质心的间距控制,应采取措施将间距值缩小,基于较小的间距实现对扭转效应的根本弱化。
在建筑工程中设置短肢剪力墙时,应以抗侧力为参照,对短肢剪力墙数量及短肢长度进行优化设计,也可结合现场情况对尺寸及布置方式进行调整,确保刚度中心位置处于正向标准下。
在建筑工程现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对轻质填充墙进行适当应用,将剪力墙数量减少的同时,结构重量也能因此而减轻,结构刚度也可随之下降,削弱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及影响,不仅能够相对提高基础设计的便捷性,更可增强结构抗震能力。
(整理)剪力墙有关问题

1、小墙肢截面相对较小,一般就是墙长小于3倍的墙厚(包括3我还不记得,不敢确定)。
2、墙肢是指两根连梁之间的墙,这么说是为了与墙体开小洞口区别,不要误以为是任何洞边到洞边,那就糟了。
约束边缘构件的规定建议你还是好好看看规范的规定,那是最清楚的。
非阴影区不是必须要用拉筋,箍筋更好。
非阴影区是从边缘构件到墙肢内部的过度区,类似于深梁的拉筋加密区,是为了保障延性的一种构造措施。
还谈下“肢”?这可是要写论文了,呵呵!除了剪力结构里的肢外,还有箍筋里面有。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截面宽过550mm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短肢剪力墙的定义(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 (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短肢剪力墙的刚度较普通剪力墙结构弱,有更接近与框架的性质,所以连梁的高度介于普通剪力墙连梁和框架梁之间,其配筋难度比普通剪力墙结构稍低一些。
----- 连梁高度按照建筑要求来吧,一般高跨比在1/5~1左右...从短肢剪力墙转化到异形柱,实际上就是下面为剪力墙结构,上面是框架结构。
这样做要符合受力,要根据概念设计务必做好构造措施,尤其是剪力墙与框架的交界处!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大于8就是剪力墙了,常见的形状有“T”“L”“Z”“一”“十”。
异型柱也有“T”“L”“Z”“一”“十”,但长度小于厚度的5倍就算异型柱了。
在计算时,一个按墙一个按柱子了。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的区别

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的区别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是两个常见的构件,它们在受力性能、构造要求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对于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和相关爱好者来说,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从定义和概念上来看,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 5 8 的剪力墙。
其墙肢较短,一般呈现“T”形、“L”形或“一”字形等。
而异形柱则是指截面形状为“T”形、“L”形、“十”字形等非矩形的柱。
在受力性能方面,短肢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由于其墙肢相对较短,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其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同时伴有一定的剪切变形。
因此,短肢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抗侧刚度和承载能力。
而异形柱的受力性能相对较为复杂。
由于其截面形状不规则,在受力时,柱肢的各个部位受力不均匀,导致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相对较弱。
从构造要求上来说,短肢剪力墙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 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
墙肢的纵向钢筋应按照计算配置,且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同时,短肢剪力墙的箍筋应加密设置,以提高其抗剪能力。
而异形柱的截面尺寸要求相对较严格,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 500mm。
纵向钢筋应沿周边均匀布置,箍筋也应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
在应用场景方面,短肢剪力墙通常适用于高层住宅建筑中,尤其是在户型布置较为灵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短肢剪力墙来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和结构的安全性。
而异形柱则更多地应用于多层住宅建筑中,特别是在建筑平面布局较为复杂,柱网布置不规整的情况下,异形柱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筑的空间要求。
再从设计计算的角度来看,短肢剪力墙的计算方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其弯曲、剪切和扭转等多种受力状态,并采用相应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
而异形柱的计算则需要考虑其特殊的截面形状和受力特点,采用专门的计算方法和程序。
另外,在施工方面,短肢剪力墙的施工工艺与普通剪力墙类似,但由于其墙肢较短,在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更加小心,以保证施工质量。
墙与墙柱的区分

墙与墙柱的区分在剪力墙结构中,一般是这样规定或约定俗成:宽于墙厚为端柱,不与剪力墙相连的“独立暗柱”属于异型框架柱,“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
端柱、独立暗柱和小墙肢均套柱定额,与剪力墙相连的墙柱,其墙柱与墙等厚的“暗柱”不是柱,是墙的加强带,套墙定额。
与剪力墙相连的墙柱,如果墙柱与墙等厚,就已成为墙的整体,就是一片墙,套墙定额,很好理解。
那么,有的墙柱局部凸出墙体,没与墙体连成于片,这种情况,如何套定额?我认为,墙柱局部凸出的部分如果与墙体等宽,它仍然属于墙,无须区分,仍然套墙定额,如果墙柱局部凸出部分厚度大于墙厚,按端柱处理,套柱定额。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即介于小墙肢与剪力之间的墙,即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之比为5~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套什么定额?一般是套混凝土墙定额,上海江苏等地定额不作共分。
但也有特例,山东定额要求单独套短肢剪力墙定额。
依据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定额解释》(鲁标定解[2009]27号),符合短肢剪力墙的条件的构件混凝土套定额子目 4-2-35轻型框剪墙,模板套定额子目10-4-150~155轻体框架柱(壁式柱)。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定义解释如下:根据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款,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之比为5~8的剪力墙。
附墙轻型框架结构中,各构件的区别是截面尺寸:柱:H/B < 5(单肢);异形柱:H/B < 5(一般柱肢数≥两肢);短肢剪力墙:5 ≤ H/B ≤8;剪力墙:H/B >8。
T形、L形、]形、+形等计算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以最长的肢为准。
墙肢截面高度(H)指墙肢截面长边(或称墙肢长度),墙肢厚度(B)指墙肢截面短边。
山东定额的规定,完全是按照钢筋的规定进行区分,其实是完全没必要的。
钢筋之所以要区分,因为它们的受力原理不同,钢筋的构造也不同,所以要进行区分。
墙柱区别理解(框架柱、异形柱、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剪力墙)

2、关于墙肢概念的理解3、关于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和剪力墙概念的理解4、异形柱概念5、关于框架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区别6、关于框架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轴压比及抗震7、剪力墙结构设计必备经验边缘构件有一字形、L 形、T形、端柱、Z形、W形、F形。
边缘构件,剪力墙身端部存在,钢筋加多部位,形成约束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其他的部位和三级抗震的剪力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这就是区别。
约束边缘构件见11G101-1第13页、14页:约束边缘构件是由三部分组成:、和剪力墙区域组成;暗柱与剪力墙之间有过度的补强区域即。
结构边缘构件是由二部分组成: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组成;暗柱与剪力墙直接相连,无过度区域。
2、墙肢墙肢分别有T形、L形、十字形、Z形、W形、一字形。
11G101-1第15页3.2.3(1)注:。
肢长就是墙长,包括了暗柱截面中与墙长轴平行的截面边长度。
“肢长”即L 形剪力墙长肢长度,该剪力墙短肢长度测量或计算方法与之相同。
定额要求,如果该L形剪力墙长肢长度(即图一中的“肢长”)小于且等于4倍墙宽,则长肢与短肢合并在一起按“异形柱”套做法。
大于4倍墙宽时,则其长肢与短肢分开,但都套剪力墙定额。
3、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剪力墙小墙肢:11G101-1第62页注3中规定: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的剪力墙。
(对于肢高肢厚比≤4的一字形墙或柱子,当厚度≤300mm时,按照框架柱设计,但是箍筋按小墙肢处理,箍筋全高加密)短肢剪力墙:高规:4倍<墙肢长度比墙厚度≤8倍为短肢墙剪力墙:墙肢长度比墙厚度>8倍,为剪力墙4、异形柱====有关异形柱=======================================定义: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或十形(不含Z形),且各肢最小截面宽度小于300mm的柱。
各种柱的定义

1.框架柱: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受力构件。
需要通过计算配筋。
2.框支柱:底框砖混结构(底层为钢砼框架结构,上层为砖混结构)中的底层钢砼框架柱子。
3.芯柱: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部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配置附加纵向钢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内部加强区域。
在周期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这种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钢筋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情况下的抗震性能。
为了便于梁筋通过,芯柱边长不宜小于柱边长或直径的1/3,且不宜小于250mm。
芯柱的作用:弯矩对核心钢筋的影响小,用周边钢筋抵抗弯矩的作用,即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后,周边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削弱,而核心钢筋和混凝土之间仍具有良好的粘结,核心钢筋不会发生压曲;即使外围混凝土失效,核心钢筋形成的芯柱仍能抵抗竖向荷载,防止大震情况下结构的倒塌。
对高层建筑大柱网的底部若干层柱的截面尺寸往往由于轴压比限值控制,而纵向钢筋仅为构造配筋;因此,这些柱采用核心配筋形成芯柱后往往能合理地缩小柱的截面尺寸。
芯柱施工技术每层墙体砌筑完毕后,砌筑砂浆必须达到一定强度(强度平均值≥1.0MPa)后,方可浇灌芯柱砼,每一层的芯柱必须在一天内灌注完毕;按芯柱平面图布置芯柱,芯柱截面不小于120xl20mm,芯柱沿房屋上下贯通,并与各层圈梁整体现浇,芯柱内竖向钢筋按设计,一般1Φ16;在灌芯柱前,必须清除砌块孔洞内凸出的砂浆,与砌块底部的毛边,以便于浇灌芯拄砼和避免形成“颈缩”现象;每层砌第一皮时,芯柱位置应采用清扫孔的砌炔(K422D)砌筑。
浇注芯柱砼前,必须清除孔洞内落地灰和其它杂物,用高压风或水冲净孔洞。
校正铜筋位置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封好清扫口;芯柱钢筋应与基础梁或基础的预埋钢筋搭接,上、下楼层的钢筋在圈梁上部搭接,搭接长度为40d;芯柱的砼,必须特别注意级配、和易性及具有微膨胀性。
应掺入适量粉煤灰和外加剂,以提高芯柱混凝土的流动性;塌落度应不小于180mm;芯柱砼应在砌完一个楼层高度后,实行定量连续浇灌、分层捣实。
二、柱及节点常见问题

2.轴压比
1)轴压比越大,柱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相应越高, 但极限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都降低。 而且轴压比对短柱的影响更大;
2)在长柱中,轴压比愈大,混凝土压区高度愈大, 受拉钢筋屈服的可能性越小,柱子的延性越低;
5. 当d≥25时,角部设置附加钢筋;
300
附加钢筋
300
附加角筋
框架梁 框架柱
r d
外侧上角构造做法示意图
钢筋弯折内半径
注: 1.本图说明的部位:当d 25 r=6d,当d 25 r=8d。 2.其它部位:当d 25 r=4d,当d 25 r=6d。
2.6 柱环境类别不同,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同时, 纵向钢筋的处理
200mm(抗震)、250mm(非抗震); 3. 转换柱的箍筋全高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和6倍 纵向钢筋较小值;(《高规 》第10.2.10 强条) 4. 框支柱、转换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 5. 节点区水平箍筋及拉筋,应将每根柱纵向钢筋拉住; 6. 框支柱应延伸钢筋至上层剪力墙顶板,不能延伸的 钢筋应弯锚在框支梁或楼板内不小于laE; 7. 框支柱的纵向钢筋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2.12 框架柱与基础连接处节点核心区箍筋是否需要 加密?柱纵向钢筋与基础梁内固定
1. 框架柱与基础连接处是节点区,但是无节点核心区;
2. 在基础内的柱箍筋不需加密,固定柱纵向钢筋的箍 筋不少于两道且间距不大于500mm;当柱纵筋保护 层厚度≤5d时,锚固区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
3. 柱与基础的连接部位,应根据柱的节点区或底层柱 根部要求箍筋加密;
10 . 柱中宜留出300mm见方的空间,便于混凝土导管 插入浇筑混凝土。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短肢剪力墙一、短肢剪力墙的定义(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二、短肢剪力墙的界定方法规程相关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且应符合一系列规定。
第7.1.3条规定了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下限:当短肢墙较少时,如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15%~40%,则可以按普通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限规范没有规定,用户可以灵活掌握。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其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如果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个别小墙肢,不应看成短肢剪力墙结构而应作为一般剪力墙结构处理。
短肢剪力墙结构,其首先应是全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应有足够的长肢剪力墙。
如果把短肢墙看成异形柱,则短肢剪力墙结构可以认为呈框剪结构的变形特征。
当结构形式符合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后,才能在软件“总信息”参数的结构体系中,定义结构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当采用壳元模型时,应加细单元的划分。
(宜把默认的2改为1)短肢剪力墙结构有时用薄壁杆元(TAT)可能更合适。
因短肢墙的模型更符合薄壁杆元模型,采用壳元则有单元划分不细的问题。
柱和剪力墙概念

柱和剪力墙概念
咱来说说柱和剪力墙这俩家伙,这可都是建筑结构里的重要角色啊!
先瞅瞅柱,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力士,独自站在那里,撑起一片天。
柱子那可是直直地立着,把从上面传来的各种力都稳稳地接住,然后
再传给下面的基础。
你想想,要是没有柱子,这房子还不得像没了脊
梁骨的人,软塌塌的?
再说剪力墙,它就像是一堵超级结实的墙,又宽又厚。
它可不只是
用来隔开房间的,更是在关键时刻能扛事儿的。
遇到地震啊、大风啊
这些捣乱的家伙,剪力墙就挺身而出,把力量分散开,保护着整个房
子的安全。
比如说,柱子就像一个独自作战的勇士,凭借自己的力量坚守阵地;而剪力墙呢,则像是一支紧密排列的队伍,协同作战,共同抵御外敌。
柱子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有很多种,有圆形的、方形的,粗的、细的。
这就像是不同身材的大力士,各有各的本事。
粗柱子能承受更大的重量,细柱子在空间有限的时候也能发挥作用。
剪力墙也不简单,有的是钢筋混凝土的,坚固得很;有的还会在里
面加上一些特殊的材料,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在实际的建筑中,柱子和剪力墙经常一起合作。
它们就像是一对默
契的好兄弟,共同为房子的稳定和安全努力。
要是只有柱子,房子可
能在某些方向上就比较脆弱;要是只有剪力墙,可能整体的灵活性又不够。
你看那些高楼大厦,为啥能稳稳地立在那里?不就是因为有了柱子和剪力墙的完美配合嘛!要是没有它们,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房子可能就摇摇欲坠啦。
所以说啊,柱子和剪力墙在建筑结构里的作用那可真是太重要啦!咱们住的房子能安安稳稳的,可得好好感谢它们呢!。
短肢剪力墙结构与异形柱结构的区别

短肢剪力墙结构与异形柱结构的区别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
异形柱结构是指柱肢的截面高度与柱肢宽度的比值在2-4,相对于正方形与矩形柱而言是异形的柱子。
1 短肢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这种结构型式的特点是:①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②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③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楼盖方案简单;④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可隐蔽;⑤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较易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因其是剪力墙大开口而成,所以基本上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相同,可采用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方法或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前者如建研院的TBSA、TAT,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广厦CAD的SS模块,后者如建研院的TBSSAP、SATWE,清华大学的TUS,广东省建院的SSW等。
其中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精度较高。
虽然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程序使用较早、应用较广,但对墙肢较长的短肢剪力墙,应该用空间杆-墙组元程序进行校核。
在进行以上分析后,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截面与构造设计,相对于异形柱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较为成熟,但这种结构在结构设计中仍然有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1)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设计时宜布置适当数量的长墙,或利用电梯,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以避免设防烈度下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同时也形成两道抗震设防;(2)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3)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显现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底部外围小墙肢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扭转剪力,由一些模型试验反映出外周边墙肢开裂,因而对外周边墙肢应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强小墙肢的延性抗震性能。
各种柱的定义(精)

1.框架柱: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受力构件。
需要通过计算配筋。
2.框支柱:底框砖混结构(底层为钢砼框架结构,上层为砖混结构)中的底层钢砼框架柱子。
3.芯柱: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部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配置附加纵向钢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内部加强区域。
在周期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这种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钢筋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情况下的抗震性能。
为了便于梁筋通过,芯柱边长不宜小于柱边长或直径的1/3,且不宜小于250mm。
芯柱的作用:弯矩对核心钢筋的影响小,用周边钢筋抵抗弯矩的作用,即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后,周边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削弱,而核心钢筋和混凝土之间仍具有良好的粘结,核心钢筋不会发生压曲;即使外围混凝土失效,核心钢筋形成的芯柱仍能抵抗竖向荷载,防止大震情况下结构的倒塌。
对高层建筑大柱网的底部若干层柱的截面尺寸往往由于轴压比限值控制,而纵向钢筋仅为构造配筋;因此,这些柱采用核心配筋形成芯柱后往往能合理地缩小柱的截面尺寸。
芯柱施工技术每层墙体砌筑完毕后,砌筑砂浆必须达到一定强度(强度平均值≥1.0MPa)后,方可浇灌芯柱砼,每一层的芯柱必须在一天内灌注完毕;按芯柱平面图布置芯柱,芯柱截面不小于120xl20mm,芯柱沿房屋上下贯通,并与各层圈梁整体现浇,芯柱内竖向钢筋按设计,一般1Φ16;在灌芯柱前,必须清除砌块孔洞内凸出的砂浆,与砌块底部的毛边,以便于浇灌芯拄砼和避免形成“颈缩”现象;每层砌第一皮时,芯柱位置应采用清扫孔的砌炔(K422D)砌筑。
浇注芯柱砼前,必须清除孔洞内落地灰和其它杂物,用高压风或水冲净孔洞。
校正铜筋位置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封好清扫口;芯柱钢筋应与基础梁或基础的预埋钢筋搭接,上、下楼层的钢筋在圈梁上部搭接,搭接长度为40d;芯柱的砼,必须特别注意级配、和易性及具有微膨胀性。
应掺入适量粉煤灰和外加剂,以提高芯柱混凝土的流动性;塌落度应不小于180mm;芯柱砼应在砌完一个楼层高度后,实行定量连续浇灌、分层捣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墙肢概念的理解
3、关于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和剪力墙概念的理解
4、异形柱概念
5、关于框架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区别
6、关于框架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轴压比及抗震
7、剪力墙结构设计必备经验
边缘构件有一字形、L 形、T形、端柱、Z形、W形、F形。
边缘构件,剪力墙身端部存在,钢筋加多部位,形成约束
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其他的部位和三级抗震的剪力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这就是区别。
约束边缘构件见11G101-1第13页、14页:
约束边缘构件是由三部分组成:
、
和剪力墙区域组成;暗柱与剪力墙之间有过度的补强区域即。
结构边缘构件是由二部分组成:
阴影区域和
非阴影区域组成;暗柱与剪力墙直接相连,无过度区域。
2、墙肢
墙肢分别有T形、L形、十字形、Z形、W形、一字形。
11G101-1第15页3.2.3(1)注:。
肢长就是墙长,包括了暗柱截面中与墙长轴平行的截面边长度。
“肢长”即L 形剪力墙长肢长度,该剪力墙短肢长度测量或计算方法与之相同。
定额要求,如果该L形剪力墙长肢长度(即图一中的“肢长”)小于且等于4倍墙宽,则长肢与短肢合并在一起按“异形柱”套做法。
大于4倍墙宽时,则其长肢与短肢分开,但都套剪力墙定额。
3、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剪力墙
小墙肢:11G101-1第62页注3中规定: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的剪力墙。
(对于肢高肢厚比≤4的一字形墙或柱子,当厚度≤300mm时,按照框架柱设计,但是箍筋按小墙肢处理,箍筋全高加密)
短肢剪力墙:高规:4倍<墙肢长度比墙厚度≤8倍为短肢墙
剪力墙:墙肢长度比墙厚度>8倍,为剪力墙
4、异形柱
====有关异形柱
=======================================
定义: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或十形(不含Z形),且各肢最小截面宽度小于300mm的柱。
异形柱截面各肢肢高与肢厚之比不应大于4,且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
(其实异形柱是介于柱与剪力墙之间的一种构件)。
说明:异形柱只是指L形、T形和十字形的柱子(不含一字形和Z形),且各个肢高肢厚比≤4(不含一字形),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
对于异形柱,一般厚度取
200mm和250mm,尽量不大于300mm。
如果大于300mm,只要肢高肢厚比≤4的L形、T形和十字形的柱子也属于异形柱。
5、关于框架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区别
高规中有规定宽长比在4-8内为短肢剪力墙,小于的为异形柱,大于8的为普通剪力墙。
比值:长边短边比<=3柱;
高厚比≤4为异形柱;
4<高厚比≤8为短肢剪力墙;
高厚比>8剪力墙。
它们主要区别表现在受力变形破坏形式不同:
(1)异性柱受力变形接近于框架柱,即剪切变形,计算时应按柱输入。
(2)普通剪力墙受力变形是剪弯变形,计算时按墙输入。
(3)短肢剪力墙变形接近于剪力墙。
(4)它们的延性也不同,普通剪力墙最大,其次是短肢剪力墙,异性柱最小。
所以它们适用范围也不同,构造也不同。
关于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概念小析:
设肢截面高为h,宽为b,则有:
1≤h/b≤3——〉柱(同时:h,b≥300mm)
(方柱,矩形柱,扁柱)
(对于h/b≤4且厚度<300mm一字形柱,按照框架柱设计,但是箍筋按照小墙肢处理,全场加密;
对于3<h/b≤4且厚度>300mm一字形柱,按照框架柱设计)
h/b≤4 ——〉异形柱(当然同时要满足异形柱的其他条件,比如有不小于
200mm的肢厚,不小于500的肢高)4<h/b≤8——〉短肢剪力墙
8<h/b ——〉一般剪力墙
6、关于框架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轴压比及抗震
,.
7、剪力墙结构设计必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