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第三章 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
二元相图(匀晶,共晶)(精)
三)固溶体的非平衡凝固
不平衡结晶的过程分析 假定:不平衡结晶时,液相成分借助扩散、对流或搅拌等 作用完全均匀化,固相内却来不及扩散。
三)固溶体的非平衡凝固
① 将各温度下固溶体和液相的平均成分点连接成线,得 到固溶体和液相的平均成分线。
② 不平衡凝固时,液固相在各温度时的相平衡成分仍然 在平衡凝固时的液固相线上,只是其平均成分线偏离 了平衡凝固时的液固相线。
四、杠杆定律
在二元合金相图的两相区内,温度一定时,两相的重量比是一定的。 合金成分为C0,总重量为1, 在T 温度时,由液相和固相组成,液 相的成分为CL,重量为WL,固 相成份为Cα,重量为Wα。
1 = WL +Wa
1 C0 WL CL W C
WL = Ca - C0 Wa C0 - CL
固溶体凝固与纯金属凝固的比较
固溶体的凝固与纯金属的凝固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
⑴ 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结晶出来的固相成分与原液相成分不 同。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称为异分结晶 (又称选择结晶);纯金属凝固结晶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 学成分完全一样称为同分结晶。
固溶体的结晶属于异分结晶,在结晶时的溶质原子必然要在 液相和固相之间重新分配。
的相图上有极小点;
在Pb-Tl、Al-Mn等合金的相图上 有极大点。
二)固溶体的平衡凝固
平衡凝固:从液态无限缓慢冷却,在相变过程中充分进行组元间互相 扩散,达到平衡相的均匀成分,这种凝固过程叫平衡凝固。
x合金凝固过程及组织
冷至T1时
开始凝固出α1成分的固相 α1中的含Ni量比x合金高, α1旁的液体中含Ni量降 低,扩散平衡后液体成分 为L1
一、 二元系相图的表示法
二元系物质有成分的变化,在反映它的 状态随成分、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必须用一 个坐标轴的三维立体相图。由于二元合金的 凝固是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所以二元系相 图的表示多用一个温度坐标和一个成分坐标 表示,即用一个二维平面表示。
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
第三章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3-1 二元相图概论如前所述,合金的组织要比纯金属复杂,为了研究合金的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必须了解合金的结晶过程,了解合金中各种组织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状态图(state diagram)表明了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成分间的关系,表示合金系在平衡条件(即缓慢加热或冷却条件)下,不同温度、成分下的各相的关系,因此又称为平衡图(equilibrium diagram)、相图。
利用相图,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条件下的状态,由哪些相组成,每个相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等,还能了解合金在加热冷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转变。
因此,相图是进行微观分析,制定铸造、锻造、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在常压下,二元合金的相状态决定于温度与成分,因此二元合金相图可用温度—成分坐标系的平面图来表示。
一、相律相律是描述系统的组元数、相数和自由度间关系的法则。
相律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是吉布斯(Gibbs)相律,其通式如下:f=C一P十2式中,C为系统的组元数,P为平衡共存的相的数目,f为自由度,自由度是在平衡相数不变的前提下,给定系统中可以独立变化的、决定体系状态的(内部、外部)因素的数目。
自由度f不能为负值。
利用相律可以判断在—定条件下系统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目。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组元数C给定时,自由度f越小,平衡共存的相数便越多。
由于f不能为负值,其最小值为零。
取其最小值f=0,从上式可以得出:P=C十2若压力给定,应去掉一个自由度,上式可写为P=C十1上式表明:在压力给定的情况下,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多平衡相数比组元数多1。
例如:一元系C=1,P=2,即最多可以两相平衡共存。
如纯金属结晶时,其温度固定不变,同时共存的平衡相为液相和固相。
二元系C=2,P=3,最多可以三相平衡共存;三元系C=3,P=4,最多可以四相平衡共存;依此类推,n元系,最多可以n十1相平衡共存。
应当注意,相律具有如下限制性:1)相律只适用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Fe-C二元合金相图及钢铁材料的平衡凝固组织 合金相图与凝固
过共析钢组织:
晶界网状二次渗碳体+珠光体
过共析钢组织:
晶界网状二次渗碳体+珠光体
亚共晶白口铸铁凝固组织
初生奥氏体+莱氏体共晶
共晶白口铸铁凝固组织:片层状莱氏体共晶
Laser Melted Rapidly Solidified Irregular Fe3C/Fe Eutectic 不规则莱氏体
1. 铁素体:Ferrite
Fe3C
The Solid Solution of C in a-Fe (BCC) 0.0218%C
2. 奥氏体:Austenite
g
The Solid Solution of C in g-Fe (FCC) 2.11%C
a 3. 渗碳体:Cementite
The Iron Carbide Fe3C 6.69%C
液相面线投影图中各种四相平衡转变
L+S=(T + a-Al) L+Q=(S+T) L=(b+T+a-Al)
L+γ γ
①
L
②③
④
L+Mo2Ni3Si Mo2Ni3Si
γ+Mo2Ni3Si
Ni
Mo2Ni3Si
g-Mo2Ni3Si相区垂直截面图
液相线投影图与四相平衡反应类型
四相平衡面上相平衡关系
珠光体 OM 、
TEM
Fe-C合金的分类:
1. 纯铁Pure Iron:
2. 钢Steels: C% < 2.11%
亚共析钢:%C < 0.77%
共析钢: C%= 0.77%
过共析钢:0.77~2.11%C
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3. 铸铁Cast Irons 亚共晶铸铁 共晶铸铁
第3章__二元合金相图
液相线 纯镍 熔点
1455
L+
纯铜 熔点
Ni 100
固相线
固液两相区
2、合金的结晶过程
L L
平衡结晶
形核和晶粒的长大
能量起伏 结构起伏 成分起伏
图3-17 匀晶相图合金的结晶过程
3、杠杆定律及其应用
设合金成分为ω,合金的总质量 为m,在T温度时,固相成分ωα, 液相成分ωL,对应的质量 m α , mL mL m m
mLL m m
mL bc m L ab
mL bc m ab m ac m ac m ab
T,C
T,C 1 L L+(+)+
183
L+
M
L
E
L+
N
2L+
+
Pb X3
(+ )+ (+ )+ + Ⅱ Sn
t
标注了组织组成物的相图
M
E
N
三、相图与性能的关系
1. 合金的使用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固溶体中溶质浓度↑ → 强度、硬度↑ 组织组成物的形态对强度影响很大。组织越细密,强度越高。
二、共晶相图
液相线
固相线
T,C
Pb
L+
L
L+
Sn
固溶线
+
Sn%
固溶线
铅-锡合金共晶相图
第三章二元相图和合金的凝固
固溶体的平衡结晶过程: 固相成核
相内浓度梯度 相内扩散
界面浓度不平衡 晶体长大
重新建立平衡 固溶体的平衡结晶过程 原子的扩散过程 液相和固相均匀一致 原子的扩散进行完全 缓慢冷却 冷却速度大 相内成分不均匀 偏离平衡结晶条件(不平衡
结晶)
17
三、固溶体合金的不平衡结晶
条件:液相完全均匀化,而固相内却来不及进行扩散。
C1平衡重新建立→浓度梯度→原子
扩散→进一步长大
C1
→重复进行
溶 质
LC1
浓
k0C1
度
k 0C1
L
(a)
温
度
L
k0C1 T1
C1
k0C2 T2
C2
L+
C0
C0
溶
C0’
质
浓
k0C1
度
பைடு நூலகம்
L
C1
溶 C0’ 质
浓
k0C1
度
L
C1 溶
质
浓 度
k0C1
L
(b)
(c)
(d) 15
温度T2的结晶过程: LC 2 k 0C 2
§3.1 二元相图的建立
一、相图的表示方法 对二元合金来说,通常用横 坐标表示成分,纵坐标表示 温度。 坐标平面上的任一点称为表 象点,表示合金的成分和温度
1
二、相图的建立
通过实验测定:
先配制一系列成分不同的合金,然后测定这些合金的相变临 界点,最后把这些点标在温度—成分坐标图上,把各相同 意义的点连结成线,这些线就在坐标图上划分出一些区域, 即相区,将各相区所存在的相的名称标出,相图的建立工 作即告完成。
25
形成成分过冷临界条件:G mC 0 1 k0
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根据相律,在二元系中,三相共存时, 自由度为零,共晶转变是恒温转变,故是一 条水平线。图中MF和NG线分别为α固溶体和 β固溶体的饱和溶解度曲线,它们分别表示α 和β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的变化。 在图7.6中,相平衡线把相图划分为3个单 相区:L,α,β;3个两相区:L+α,L+β, α+β;而L相区在共晶线上部的中间,α相区 和β相区分别位于共晶线的两端。
从上述对非平衡凝固过程的分析得到 如下几点结论: (1)固相平均成分线和液相平均成分 线与固相线和液相线不同,它们和冷 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快,它们偏 离固、液相线越严重;反之,冷却速 度越慢,它们越接近固、液相线,表 明冷却速度越接近平衡冷却条件。 (2)先结晶部分总是富高熔点组元 (Ni),后结晶的部分是富低熔点组 元(Cu)。 (3)非平衡凝固总是导致凝固终结温 度低于平衡凝固时的终结温度。
枝晶偏析是非平衡凝固的产物,在热 力学上是不稳定的,通过"均匀化退火"或称 "扩散退火",即在固相线以下较高的温度 (要确保不能出现液相,否则会使合金"过 烧")经过长时间的保温使原子扩散充分, 使之转变为平衡组织。
7.3.2 共晶相图及其合金凝固
1.共晶相图 组成共晶相图的两组元,在液态可无 限互溶,而固态只能部分互溶,甚至完全 不溶。两组元的混合使合金的熔点比各组 元低,因此,液相线从两端纯组元向中间 凹下,两条液相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为共晶温度。在该温度下,液相通过共晶 凝固同时结晶出两个固相,这样两相的混 合物称为共晶组织或共晶体。
固相平均成分线和液相平均成分 线与固相线和液相线不同,它们和冷 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快,它们偏 离固、液相线越严重;反之,冷却速 度越慢,它们越接近固、液相线,表 明冷却速度越接近平衡冷却条件。
第三章 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2007
元原子的扩散。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每一温度下,平衡凝固实质包括三个过程:
液相内的扩散过程。
固相的继续长大。 固相内的扩散过程。 在凝固时,每一个晶核形成一颗晶粒,由于在每一温度下扩散进行
充分,晶粒内的成分是均匀一致的。因此,平衡凝固得到的固溶体
显微组织除了晶界外,晶粒之间和晶粒内部的成分却是相同的。
XL X0 Xα Ni % (a)
Ni Cu-Ni合金相图
时间 (b)
固溶体合金结晶时的两大特点:
1.异分结晶(选择结晶) 即固溶体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不同,也就是结晶出
的晶体与母体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1)溶质重新分配 成分不同,肯定存在溶质的重新分配 (2)平衡分配系数 液相平衡浓度
ko C / CL
1083℃
固相线
α
Cu Ni % Cu-Ni合金相图
Ni
二、二元相图的测定方法 相图的建立一般采用热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先配制 一系列不同成分的给定合金,绘制它们各自的冷却曲 线,然后由冷却曲线上的临界点绘制相图。
100%Ni 80%Ni 60%Ni 40%Ni 20%Ni
TNi
温 度 ℃
TCu
100%Cu
(c)2003 Brooks/Cole,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Inc. Thomson Learning™ is a trademark used herein under license.
(4)亚共晶合金
① 凝固过程(冷却曲线、相变、组织示意图)。
② 共晶线上两相的相对量计算。 ③ 室温组织(α+βⅡ+(α+β))及其相对量计算。
大多数二元合金在液态时相互无限溶解,而在固态时并不 能完全互溶,发生共晶转变形成有限固溶体。具有共晶转
二元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T a TF A+L
1
L1 L2
K L1
/
L
b F
2L分相 区
L2/
G
P A+L E B+L L A +B
TE
O
A+B
A 两层 p=1 f=2 LF A p=2 f=1 L1 L1/ B% 两层 p=1 f=2 L2 L2/
B
G[TF,(A)]
熔体1
LG LF+A f=0
L A +B E [TE , A+(B)] p=3 f=0
L
L+A
E A+C A
P D J
L+C B+C
C
B
(2) 同理可分析组成2的冷却过程。在转熔点P处,
L+BC时,L先消失,固相组 成点为D和F,其含
量 由D、J、F三点相对位置求出。P点是回吸点又是
析晶终点。
3
T
a L+A E A+C A C C B
b L+B D L+C L C B
L
P
(3) 组成3在P点回吸,在L+BC时L+B同时消失, P点是回吸点又是析晶终点。
具有液相分层的二元系统相图
T
a
2L分相 区
K
L b F
TF A+L
G A+L E B+L
TE
O A+B B
A
1、点E:低共熔点 LA+B f=0 2、线GKF为液相分界线;
B%
F:LG A+LF f=0
3、帽形区GKFG为二液存在区,区域的存在与温度有关。 4、析晶路程:
第3章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
rb wL 100% ab
w
ar 100% ab
动画3-3 杠杆定律证明
3.3 匀晶相图及固溶体的结晶 匀晶相图:两组元在液态无限互溶、固态也无限互溶的二元合 金相图。 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结晶过程。
主要二元合金系:Cu-Ni、Ag-Au、Cr-Mo、Cd-Mg、Fe-Ni、 Mo-W等。
2)温度t3 温度到t3时,最后一滴液体结晶成固体,固溶体的成分完全与合 金成分一致,成为均匀(C0)的单相固溶体组织时。
固溶体结晶过程概述:
固溶体晶核的形成(或原晶体的长大),产生相内(液相或固相)的 浓度梯度,从而引起相内的扩散过程,这就破坏了相界面处的 平衡(造成不平衡),因此,晶体必须长大,才能使相界面处重新
不是3,与合金的成分C0不同, 因此,仍有一部分液体尚未结 晶,一直要到t4温度才能结晶 完毕。
晶内偏析: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枝晶偏析:固溶体树枝状晶体枝干和枝间化学成分不同的现象
影响晶内偏析的因素: 1)分配系数k0 当k01时,k0值越小,则偏析越大; 当k01时,k0越大,偏析也越大。 2)溶质原子的扩散能力 结晶的温度较高,溶质原子扩散能力又大,则偏析程度较小;反之,则 偏析程度较大。 3)冷却速度 冷却速度越大,晶内偏析程度越严重。 削除晶内偏析的方法: 扩散退火或均勺化退火
两相。
对二元系来说,组元数c=2,当f=0时,P=2-0+1=3,说明 二元系中同时共存的平衡相数最多为3个。
(2)利用相律可以解释纯金属与二元合金结晶时的一些差别。 纯金属结晶时存在液、固两相,其自由度为零,说明纯金属 在结晶时只能在恒温下进行。 二元合金结晶时,在两相平衡条件下,其自由度f=2-2+1, 说明此时还有一个可变因素(温度),因此,二元合金将在一定
材料科学基础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凝固二元包晶相图PPT课件
➢在0~1点温度范围,合金为液相。
➢在1点温度时,合金开始结晶,从 液相中结晶出固相。
➢在1~2点温度范围,发生匀晶转变, 合金处于固液两相平衡。
➢温度达到2点,液相全部转变为相, 此时的组织为 单相组织。
第19页/共80页
➢2-3点范围内合金不发生任何组织 转变,仍为单相组织。 ➢当温度达到3点时,由相开始脱溶 出αⅡ相 因此,室温组织为:
2.包晶系合金的平衡凝固-(1) 包晶点(P)合金
1
L+
D
P2
42.4
L+
第5页/共80页
➢在0~1点温度范围,合金为液相。 ➢在1点温度,合金开始结晶出固相α。 ➢在1~2点温度范围,合金发生匀晶 转变,L→α。 ➢在略高于2点温度,合金处于液相 和α相的两相平衡,液相的平衡成分 为C点成分,α相的成分为D点成分。
超出包晶反应所需比例,包晶反80页
➢因 此 , 包 晶 转 变 后 , 合 金 处 于 α 和 β 两 相 平衡。 ➢温度低于2点时,开始分别从α、β两相中 脱溶出βⅡ 和αⅡ 结晶过程:
L→L+α→L+α+β→α+β→α+β+αⅡ+βⅡ
匀晶反应+包晶反应+脱溶转变 ➢ 室温组织:
即:L1→ A+L2 • 具有偏晶转变的二元系 第52页/共80页 有:Cu- S、Cu
具 有 偏 晶 转 变 的 相 图
第53页/共80页
α+ β+αⅡ+ βⅡ
第26页/共80页
(6)包晶点(P)以左其它合金的平衡凝固
1
L+
D
P2
42.4
L+
第27页/共80页
(6)包晶点(P)以左其它合金的平衡凝固
三、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
2018/3/29
金属学与热处理
14
二、固溶体的平衡结晶过程
2018/3/29
金属学与热处理
15
在1点温度以上, 合金为液相L。 缓慢冷却至1~2温度之间时, 合金发生匀晶反应: L→α , 从液相中逐 在1~2点之间任意温度都可以用杠杆定理确定液相L和固相α 的相对
渐结晶出α 固溶体。
含量和成分。
2018/3/29
金属学与热处理
5
2018/3/29
金属学与热处理
6
三、相律及杠杆定理
1.相律及其应用
f c p 2
f —自由度数 c—系统的组元数 p—平衡条件下系统的相数 当系统的压力为常数时
f c p 1
2018/3/29 金属学与热处理 7
自由度是指在保持合金系中相的数目不变的条件下,合 金系中可以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的数目。 影响合金状态的因素有合金的成分、温度和压力,当压 力不变时,则合金的状态由成分和温度两个因素确定。 纯金属的自由度最多只有一个; 二元系合金的自由度最多为2个; 三元系合金的自由度最多为3个。
的成份是不同的,它应按固相 线变化。如果冷却速度较快,
固体中原子难以通过扩散满足
相图中的平衡成份,则就产生 了不平衡凝固过程。此时,通 常先结晶的固溶体内部含高熔 点组元,而后结晶的外部则富 含低熔点组元。 这种在晶粒内部出现的成份
下图是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Cu-Ni合金不平衡凝固的 铸态组织,Ni熔点高,先结晶 出的枝干富含Ni,耐浸蚀,呈 白亮色枝间后结晶含Cu多,易 受浸蚀,呈黑色。 扩散退火的方法可消除晶内 偏析。
成全部共晶组织的成分和 温度范围称为伪共晶区。
第三章 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
第三章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一.名词解释相图、相律、匀晶转变、共晶转变、包晶转变、共析转变、包析转变、异晶转变、平衡结晶、不平衡结晶、异分结晶、平衡分配系数、晶内偏析、显微偏析、区域偏析、区域提纯、成份过冷、胞状组织、共晶组织、亚共晶组织、过共晶组织、伪共晶、离异共晶、二.填空题1.相图可用于表征合金体系中合金状态与和之间的关系。
2.最基本的二元合金相图有、、。
3.根据相律,对于给定的金属或合金体系,可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数目,称为,对于纯金属该数值最多为,而对于二元合金该数值最多为。
4.典型的二元合金匀晶相图,如Cu-Ni二元合金相图,包含、两条相线,、、三个相区。
5.同纯金属结晶过程类似,固溶体合金的结晶包括和两个基本过程。
6.勻晶反应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可描述为________ 。
7.共晶反应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可描述为___________ _。
8.共析反应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
9.金属或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的结晶过程称为。
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称为;而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称为。
10.固溶体合金经不平衡结晶所产生的两类成分偏析为、。
11.固溶体合金产生晶内偏析的程度受到溶质原子扩散能力的影响,若结晶温度较高,溶质原子的扩散能力小,则偏析程度。
如磷在钢中的扩散能力较硅小,所以磷在钢中的晶内偏析程度较,而硅的偏析较。
12.固溶体合金结晶后出现枝晶偏析时,结晶树枝主轴含有较多的________组元。
严重的晶内偏析降低合金的,为消除枝晶偏析,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
13.根据区域偏析原理,人们开发了,除广泛用于提纯金属、金属化合物外,还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及有机物的提纯。
通常,熔化区的长度,液体的成分,提纯效果越好。
第三章 金属的结晶与二元合金相图
液相区L 双相区L+α 固相区α 液相线 固相线
固相区
匀 晶 相 图 合 金 的 结 晶 过 程 (P33)
☆在不同温度下刚刚结晶出来的固相的化学成分是 不相同的,其变化规律是沿着固相线变化.与此同 时剩余液相的化学成分也相应地沿着液相线变化.
2,晶内偏析——枝晶偏析 (P33)
晶内偏析: 晶内偏析: 在一个晶粒内,各处 成分的不均匀现象. 因为金属通常以枝晶 方式结晶,先形成的 主干和后形成的支干 就会有化学成分之差, 枝晶偏析. 所以也称枝晶偏析 枝晶偏析
第一节 金属结晶的基础知识
一,金属结晶的温度与过冷现象(P26) 金属结晶的温度与过冷现象 3,过冷度(△T):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 过冷度( 晶温度之差.对于纯金属: △T= T0- Tn 4,金属的结晶都 是在一定的过冷 度下进行的,这 种现象称过冷现 过冷现 象.
第一节 金属结晶的基础知识
(二)共晶相图 1,相图分析 (P35)
7)α固溶体溶解度变化曲线——cf 8) β固溶体溶解度变化曲线——eg 9)三个单相区:L,α,β
10)液相线——adb 11)固相线——acdeb 12)共晶线——cde
(二)共晶相图 1,相图分析 (P35)
13)三个两相区:L+α,L+β,α+β 14)一个三相区:L+α+β,在共晶转变过程中三相同时存在.
第一节 金属结晶的基础知识
一,金属结晶的温度与过冷现象(P26) 金属结晶的温度与过冷现象 1,理论结晶温度 0: 又称平衡结晶温度. 理论结晶温度T 理论结晶温度 (冷速极慢)也就是金属的熔点Tm. 2,实际结晶温度 n:在某一实际冷却速度下 实际结晶温度T 实际结晶温度 的结晶温度.
二元合金相图
21
四 平衡结晶分析及其组织1源自金的结晶过程固溶体合金的结晶过程 22
结晶过程
1.当温度到达1点或稍下时,由L→α固溶体随着温度 的降低α% ↑ ,L%↓。并呈树枝状形态……
2.当温度到达2点时液相完全消失,得到100%α。
液相的成分1→α1→α2→…以致消失。 固相成分由c1→c2→2→… α(ob成分) 最后得到成分均匀的ob成分等轴状的α固溶体。
16
第二节 匀晶相图
一.相图的基本概念
● 相图:研究合金在平衡的条件下(无限缓慢冷却,比如 0.5~1.50C/min) ,合金的状态与温度、 成分间的关系的图解称 为相图或平衡图。
● 合金系:指研究的对象。如:Fe-C系,Pb-Sn系等。
● 状态:指合金在一定条件下有哪几相组成, 称为合金在该条 件下的状态。 如纯铁在1538℃以上的状态为液相;在1538℃时为液相和固 相两相共存; 1538℃以下为固相.
匀晶转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断由液相中凝固出 固溶体,液相、固相成分都不断随温度的下降而沿液 相线和固相线变化的过程,叫做匀晶转变。
23
五 匀晶结晶的特点
1)树枝状长大:a固溶体在从液相中结晶出来的过程中, 包括有生核和长大两个过程,但固溶体更趋于呈树枝状 长大。
2)变温结晶过程:在一个温度区间进行。
14
B.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当非金属原子半径(rB)与金属原子半径(rA)之比rB /rA大于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1)形成条件:两类元素的负电性相差较大且满足rB /rA > 0.59
(2)特性
(a) 复杂结构如:Fe3C 、Cr7C3 Cr23C6 (b) 高熔点、高硬度,但比间隙相的略低,在钢中也起强化作用; 塑性为零,加热容易分解 © 常形成Cr、Mn、Co、Fe的碳化物或它们的合金碳化物,常见 的类型有:M3C、M7C3、M23C6、M6C。
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图7.5 具有极小点与极大点的相图 (a)具有极小点 (b) 具有极大点
2.固溶体的平衡凝固
平衡凝固是指凝固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能 达到平衡,即在相变过程中有充分时间进行组 元间的扩散,以达到平衡相的成分。 固溶体的凝固过程与纯金属一样,也包括 形核与长大两个阶段,但由于合金中存在第二 组元,使其凝固过程较纯金属复杂。例如合金 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态合金不同,所以形核 时除需要能量起伏外还需要一定的成分起伏。 另外,固溶体的凝固在一个温度区间内进行, 这时液、固两相的成分随温度下降不断地发生 变化,因此,这种凝固过程必然依赖于两组元 原子的扩散。
c.亚共晶合金
在图7.6中,成分位于M,E两点之间的 合金称为亚共晶合金,因为它的成分低于 共晶成分而只有部分液相可结晶成共晶体。 室温组织通常可写为 α初+(α+β)+βII,甚至 可写为α初+(α+β)。
d.过共晶合金
成分位于E,N两点之间的合金称为过 共晶合金。其平衡凝固过程及平 衡组织与亚共晶合金相似,只是初生相为β 固溶体而不是α固溶体。室温时的组织为β 初+(α+β)。
合金III在包晶反应前的结晶情况与上述 情况相似。包晶转变前合金中a相相对量大 于包晶反应所需的量,所以包晶反应后, 除了新形成的b相外,还有剩余的a相存在。 包晶温度以下,b相中将析出aII,而a相中 析出bII,因此该合金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a+b+aII+bII,
3.包晶合金的非平衡凝固
如前所述,包晶转变的产物b相包围着 初生相a,使液相与a相隔开,阻止了液相 和a相中原子之间直接地相互扩散,而必须 通过b相,这就导致了包晶转变的速度往往 是极缓慢的. 显然,影响包晶转变能否进行 完全的主要矛盾是所形成新相b内的扩散速 率。
考研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叶荷 11及材料班2013-1-10 第三章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一、名词: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结晶过程。
平衡结晶: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结晶的过程。
成分起伏:液相中成分、大小和位置不断变化着的微小体积。
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枝晶偏析:固溶体树枝状晶体枝干和枝间化学成分不同的现象。
共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转变过程.脱溶:由固溶体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过程,也称之为二次结晶。
包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成分过冷:成分过冷:由液相成分变化而引起的过冷度.二、简答:1。
固溶体合金结晶特点?答:异分结晶;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
2。
晶内偏析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溶质原子扩散能力;冷却速度。
3。
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答:合金成分;液相内温度梯度;凝固速度。
4。
相图分折有哪几步?答:以稳定化合物为独立组元分割相图并分析;熟悉相区及相;确定三相平衡转变性质。
三、绘图题绘图表示铸锭宏观组织三晶区。
四、书后习题1、何谓相图?有何用途?答: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相图的作用:由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存在哪些相、各个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2、什么是异分结晶?什么是分配系数?答: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之比值。
3、何谓晶内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答:晶内偏析: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形成过程: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使前后从液相中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不同,实际生产中,液态合金冷却速度较大,在一定温度下扩散过程尚未进行完全时温度就继续下降,使每个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布均匀,先结晶的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的含低熔点组元较多,在晶粒内部存在着浓度差.影响因素:1)分配系数k0:当k0<1时,k0值越小,则偏析越大;当k0>1时,k0越大,偏析也越大。
二元合金相图及合金的凝固和组织
5.1 相平衡与相图 5.2 匀晶相图及固溶体合金的凝固和组织 5.3 共晶相图及共晶系合金的凝固和组织
2014-6-22
1
合金
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 ( 或烧结 ) 在一起 而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分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多元合金(四元以上)
合金相图
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
下图是非平衡凝固时液、固两相成分变化的示意图。
富Ni
富Cu
固相线的位置与冷却速度无关,而固体平均成分线的位置却与冷却速度有 关,冷却速度越快,它偏离固相线越远,当冷却极缓慢时,则与固相线重合。
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
非平衡凝固的特点:
①凝固过程中,液、固两相的成分偏离液、固 相线; ②凝固过程进行到一更低的温度才能完成;
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page48区域熔化示意图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page49经一个熔区一次通过后溶质的近似分布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page50多次通过n1提纯示意图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page51在正温度梯度下纯金属的生长方式为平面推进而固溶体凝固时却有树枝状生长和胞状生长存在这是由于凝固过程中成分是在不断变化液体和固体的成分均不能达到平衡状态产生了成分过冷现象
3第三章--材料的凝固ppt课件(全)
溶体转变线
温N
度
J A+
L D
相区标注
L+A AE
C L+ Fe3C F
组织组成物标注 G
A+ Fe3C
A+
Le
复相组织组成物:
F
珠光体P(F+ Fe3C)
A+F S Fe3CⅡ A+ Fe3CⅡ+Le Le+ Fe3CⅠ K
P P
F+ Fe3C
P+
Le’
莱氏体Le(A+ Fe3C)
QP+F Fe3CⅡ P+ Fe3CⅡ+Le’ Le’+ Fe3CⅠ
混合物,称作莱氏体,用Le 表示。为蜂窝状。以Fe3C为 基,性能硬而脆。
莱氏体
PSK:共析线
S ⇄FP+ Fe3C 共析转变的产物是与
Fe3C的机械混合物, 称 作珠光体,用P表示。
L+δ
δ+
L+
+
L+ Fe3C + Fe3C
F+ Fe3C
扫描电镜形貌 珠光体(光镜)
珠光体的组织特点是 两相呈片层相间分布, 性能介于两相之间。 PSK线又称A1线 。
Q
不易分辨。室温组织为P.
珠光体
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㈢ 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0.09~0.53%C亚共析钢
冷却时发生包晶反应。
Ⅲ
A
H
B
J
以0.45%C的钢为例 合金在 4 点以前通过匀
晶→包晶→匀晶反应全
部转变为。到4点,由
G S
P
+Fe3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一.名词解释相图、相律、匀晶转变、共晶转变、包晶转变、共析转变、包析转变、异晶转变、平衡结晶、不平衡结晶、异分结晶、平衡分配系数、晶内偏析、显微偏析、区域偏析、区域提纯、成份过冷、胞状组织、共晶组织、亚共晶组织、过共晶组织、伪共晶、离异共晶、二.填空题1.相图可用于表征合金体系中合金状态与和之间的关系。
2.最基本的二元合金相图有、、。
3.根据相律,对于给定的金属或合金体系,可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数目,称为,对于纯金属该数值最多为,而对于二元合金该数值最多为。
4.典型的二元合金匀晶相图,如Cu-Ni二元合金相图,包含、两条相线,、、三个相区。
5.同纯金属结晶过程类似,固溶体合金的结晶包括和两个基本过程。
6.勻晶反应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可描述为________ 。
7.共晶反应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可描述为___________ _。
8.共析反应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
9.金属或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的结晶过程称为。
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称为;而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称为。
10.固溶体合金经不平衡结晶所产生的两类成分偏析为、。
11.固溶体合金产生晶内偏析的程度受到溶质原子扩散能力的影响,若结晶温度较高,溶质原子的扩散能力小,则偏析程度。
如磷在钢中的扩散能力较硅小,所以磷在钢中的晶内偏析程度较,而硅的偏析较。
12.固溶体合金结晶后出现枝晶偏析时,结晶树枝主轴含有较多的________组元。
严重的晶内偏析降低合金的,为消除枝晶偏析,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
13.根据区域偏析原理,人们开发了,除广泛用于提纯金属、金属化合物外,还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及有机物的提纯。
通常,熔化区的长度,液体的成分,提纯效果越好。
14.影响二元合金固溶体晶体生长形态的主要因素有、、。
15.在某些二元系合金中,当液体凝固完毕后继续冷却时,在固态下还会发生各种形式的相变,如、、。
三.选择题1.可用于测定二元合金临界点,建立相图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A、电阻法B、热分析法C、金相分析法D、X射线结构分析法2.二元合金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
A、溶剂的晶型B、溶质的晶型C、复杂晶型D、其它晶型3.固溶体合金在形核时,需要_____________。
A、成份起伏B、结构起伏C、成份过冷D、能量起伏4.匀晶合金在较快冷却条件下结晶时将产生_____________。
A、枝晶偏析B、宏观偏析C、晶内偏析D、区域偏析5.共晶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
A、液相→固相Ⅰ+固相ⅡB、固相→固相Ⅰ+固相ⅡC、从一个固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D、从一个液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6.共析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
A 、液相→固相Ⅰ+固相ⅡB 、固相→固相Ⅰ+固相ⅡC 、从一个固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D 、从一个液相内析出另一个固相7.当二元合金进行共晶反应时,其相组成是_____________。
A 、由单相组成B 、两相共存 C 、三相共存D 、四相共存8.共晶成分的二元合金在刚完成共晶反应后的组织组成物为_____________。
A 、α+L B 、β+L C 、α+β D 、α+β+L 9.共析成分的合金在共析反应刚结束时,其组成相为:γαβ→+A 、γαβ++B 、αβ+C 、()αβ+D 、+αβ+()αβ+10.一个合金的组织为,其组织组成物为:1()αβαβ+++A 、α、βB 、α、β1、(α+β)C 、α、β、β1D 、α、β1、α、β11.具有匀晶相图的单相固溶体合金_____________。
A 、铸造性能好B 、锻压性能好 C 、热处理性能好 D 、切削性能好12.二元合金中,共晶成分的合金_____________。
A、铸造性能好B、锻造性能好C、焊接性能好D、切削性能好13.正常凝固条件下,铸锭的宏观组织由_____________组成。
A、表层细晶区B、表层粗晶区C、柱状晶区D、等轴晶区14.实际生产中,影响铸锭铸态组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A、融化温度B、铸模温度C、浇注速度D、铸锭形状15.常见铸锭或铸件缺陷包括_____________。
A、集中缩孔B、枝晶偏析C、比重偏析D、浇注冒口四.判断题1.二元系合金中,杠杆定律只能测定两相区中相的成分与相对含量。
()2.二元相图既可反映二元系合金相在平衡条件下的平衡关系,又可反映组织的平衡。
()3.根据相律计算,在匀晶相图中的两相区内,其自由度为2,即温度与成分这两个变量都可以独立改变。
()4.纯金属的结晶需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固溶体合金的结晶则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5.二元合金固溶体在形核时,与纯金属相同,既需要能量起伏,又需要结构起伏和成分起伏。
()6.在共晶线上利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出共晶体的相对量,而共晶线属于三相区,所以杠杆定律不仅适用于两相区,也适用于三相区。
()7.为保证固溶体合金的平衡结晶,只需维持固相与液相通过界面进行的溶质原子及溶剂原子的扩散。
( )8.固溶体合金无论在平衡或非平衡结晶过程中,液/固界面上液相成分沿着液相平均成分线变化;固相成分沿着固相平均成分线变化。
( )9.尽管固溶体合金的结晶速度很快,但在凝固的某一瞬间,A 、B 组元在液相与固相内的化学位均是相等的。
( )10.二元合金在结晶过程中析出的初生相和次生相具有不同的晶型和组织形态。
( )11.某一二元合金的室温组织为,表明该合金由三相组成。
( )1()αβαβ+++12.不平衡结晶条件下,靠近共晶线端点内侧的合金比外侧的合金易于形成离异共晶组织。
( )13.具有包晶转变的合金,室温时的相组成物为,其中相均是包晶转变产αβ+β物。
14.固溶体合金非平衡结晶时,只要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溶质原子分布均匀一致,就可以减小合金中的显微偏析。
( )15.固溶体合金存在枝晶偏析时,因主轴成分与枝间成分不同,最终形成的树枝晶不应是一个相。
( )16.将固溶体合金棒反复多次“熔化—凝固”,并采用定向快速凝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纯金属。
( )17.Cu-Ni 合金不平衡结晶过程中,液/固界面推进速度越快,晶内偏析越严重。
( )18.经平衡结晶获得的20%Ni 的Cu —Ni 合金比40%Ni 的Cu —Ni 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要高。
( )19.厚薄不均匀的Cu —Ni 合金铸件,结晶后薄处易形成树枝状组织,而厚处易形成胞状组织。
( )20.从产生成分过冷的条件可知,合金中溶质浓度越高,成分过冷区域小,越易形成胞状组织。
( )21.具有共晶转变的二元合金,产生伪共晶的原因是因为合金凝固时的冷却速度太慢。
( )22.在二元亚共晶或共晶合金的凝固过程中可采取降低冷却速度的方法防止或减轻比重偏析。
( )五.简答题1.简述固溶体合金与纯金属平衡结晶过程的异同点。
2.简述固溶体合金结晶形核条件。
3.以二元合金相图为例,简述相图的分析步骤及用途。
4.比较共晶转变与共析转变的异同点5.请画出共晶反应的示意图,写出反应式,并试用相律说明相图上三相共存条件。
6.请画出包晶反应的示意图,写出反应式,并试用相律说明相图上三相共存条件。
7.如何形成成分过冷?影响因素有哪些?成分过冷对固溶体合金生长形态有何影响?8.如何根据相图大致判断合金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铸造性能?9.影响枝晶偏析的因素有哪些?枝晶偏析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10.什么是区域偏析?如何利用区域熔炼法提纯金属?11.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包晶转变细化固溶体合金的晶粒?12.伪共晶如何形成?伪共晶对固溶体合金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13.什么是离异共晶?离异共晶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14.实际生产中,如何控制金属铸锭的宏观组织?15.如何防止或减轻金属铸锭与铸件的铸造缺陷?六. 综合论述题1.试述固溶体合金结晶相变的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能量及结构条件。
2.为什么金属结晶时必须过冷?试从过冷度对金属结晶时基本过程的影响,分析细化晶粒、提高金属材料常温机械性能的措施。
3.根据Pb-Sn合金相图(图3-1),分别画出W Sn=28%的亚共晶合金和W Sn=70%的Pb-Sn共晶合金的冷却曲线,同时绘出曲线上各阶段合金的组织示意图(F点成分为W Sn=2% ,G点成分为W Sn=99%),并求出在183℃共晶转变完毕时W Sn=28%亚共晶合金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L图3-1 Pb-Sn 二元合金相图4.根据Pt-Ag 相图(图3-2),画出W Ag =22%和W Ag =76%合金的冷却曲线,同时绘出曲线上各阶段合金的组织示意图(E 点成分为W Ag =2% ,F 点成分为W Ag =92%),并求出W Ag =22%的合金冷至室温时组织中有哪几个相及相的相对含量。
图3-2 Pt-Ag 二元合金相图5.试画出由两个包晶反应,一个共晶反应和一个包析反应组成的二元合金相图。
6.根据下列条件,请画出概略的C-D 二元相图:(1)L (W D =30%) + D β (W D =4%)C ︒⇔700(2)L (W D =5%) +β (W D =25%) α (W D =10%)C ︒⇔500(3)β (W D =45%) + D γ (W D =70%)C ︒⇔600(4)β (W D =30%) α (W D =5%) + γ (W D =50%)C ︒⇔4007.某二元合金系中,组元A 的熔点为1000℃,组元B 的熔点为700℃,在800℃时存在包晶反应:α(5%B )+ L (50%B )⇔β(30%B );在600℃时存在共晶反应: L (80%B )⇔β(60%B )+γ(95%B ); 在400℃时发生共析反应:β(50%B )⇔ α(2%B )+ γ(97%B )。
试根据上述数据画出相图。
8.已知某二元系合金的A 、B 组元在液态时无限互溶,在固态时可形成共晶,共晶成分为w(B)=35%。
A 组元在B 组元中有限互溶,溶解度在共晶温度时为10%,B 组元在A 组元中不能溶解,且B 组元比A 组元的硬度高。
请画出该二元合金相图的示意图,并标出各区域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然后再根据相图画出合金的硬度与成分的关系曲线。
9.在固态下互不溶解的某二元合金,从显微镜下观察得到初生组织w(A)=85%,已知共晶成分中w(A)=24%,求该合金的成分。
10.已知A(熔点600℃)与B(熔点500℃)在液态无限互溶,固态时A 在B 中的最大固溶度(质量分数)为%,室温时为%;但B 在固态和室温时30A w =10A w =均不溶于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