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0例疗效观察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0例疗效观察
( ) 程 1 月 以上 ; 4 近 l周 内未 使 用 过 消食 导 3病 个 () 滞 中药及助 消化 药 ; 5 能坚持 口服 中药 散剂 。 () 1 4 排除标 准 ( ) 于疾 病 影 响 造成 的厌 食 , . 1由 如
院儿科 门诊 收治 厌 食患 儿 1 0例 , 用 单 盲 简单 随 0 采 机分 组 。观察组 5 O例 , 中男 3 其 3例 , 1 女 7例 ; 年龄
1 1 ~ 4岁 , 中 l 其 ~6岁 4 2例 , ~ 1 7 4岁 8例 。对 照
1 5 治疗 方法 观 察 组 : . 口服 根据 疏 肝 理气 、 健运 脾 胃为治 疗大法 拟 定 的 中药 免 煎 颗 粒 ( 东 一 方制 广 药 厂 , 号 :9 2 0 ) 组 成 : 胡 、 批 0 124 , 柴 陈皮 、 实 、 曲 枳 神 各6 , 白芍 、 参 、 g 党 白术 、 山药 、 麦芽 、 山楂 、 斛各 焦 石
【 图分 类 号 】 R 7 【 中 2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 文 章 编 号 】 1 7 - 8 5 2 1 ) 5 0 3 - 3 【 64 3 6 (O 0 0 — 4 90
厌 食症 是小 儿 时期 常 见 的 消化 系统 疾 病 , 个 各
细 或滑 。
年龄都 可发 生 , 1 以 ~6岁 为多见 。本 病临 床 以食 欲
各种中、 西药 助消 化 剂 , 茄 、 5 — 颠 6 42等解 痉 止 痛 药 ; () 3 合并 有心血 管 、 、 、 脑 肝 肾和造 血 系统等严 重原 发 疾 病 、 神病 患儿 ;4 对 已知药物 成分 过敏者 。 精 ()
中医内外兼治小儿厌食症50例临床观察
32胃 阴不 足 型 : 证 要 点 : . 辨 口干 多 饮 , 不喜 进 食 , 质红 , 细 而 不化 , 部胀 满 , 不 调 为 主要 特 征 。 舌 脉 腹 大便 而厌食 症则 无 此特 症 。
数 , 法 : 胃育 阴 , 用 : 胃增 液 汤 加 味 , 药 : 斛 、 梅 、 其 次 和疳症 区别 , 治 养 方 养 方 石 乌 疳症 是 由于喂 养 不 当或 多种 疾病 影 响 , 脾 胃 使 沙参 、 玉竹 、 白芍各 lg脾 气不 足加 山药 , o, 口渴烦 躁 加 天花 粉 。 受 损 , 液耗伤 而致 的慢性 疾 病 , 厌食 症 足 除外其 他 慢 性 消化 气 而
关键词: 小儿 ; 食 症 ; 厌 内外 兼 治 ; 医; 中 临床观 察 中图分类号 :7 5 文 献标识 码 : R 2. 7 B 文章 编号 :06 07 (叭02 —0 6 0 10— 992 )104 — l
厌食 症 属 于 中医厌 食 范 畴 ,发病 原 因主 要是 饮 食 不 节 。 喂 无 效 。有效 率 9 % 8 养 不 当 、 致脾 胃不 和 , 纳 运化 失健 。若 因外感 或 某 些慢 性 疾 5 典型 病例 导 受 病 引起 的食 欲不 振 , 不 属 于本病 范 畴 。小 儿 饮食 不能 自节 , 则 加 患儿 、 某 、 、0岁 , 生 子女 , 市居 民 , 庭 条 件 优越 , 李 男 l 独 城 家 之脾 常 不足 , 常有余 , 肝 故易致 pJ 患 此症 。 bg 笔者 从 医几 十年来 , 爷爷 奶奶 带 养特 别溺 爱 。就 诊 , 素 厌食 、 食 , 纳 饮 , 平 拒 不思 食物 深深 感 到 , 由于 目前 生 活水 平 不 断提 高 , 独生 子 女 增 多 , 长对 无味 , 家 面色 少 华 , 稀 面 黄 , 体 消 瘦 , 神 活 动 尚可 , 小 便正 发 形 精 大 孩子 的 过分溺 爱 , 零食 的增加 , 速 了厌食 症 的 比例 。从 临 床 实 常 , 加 舌淡 苔 白微腻 , 尚有力 , 证 要点 ; 合脾 胃失 健 型 , 脉 辨 符 故用
疏肝理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疏肝理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小儿厌食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多见于1岁以下的婴儿和幼儿,其特点为进食量减少或不进食、婴幼儿生长迟缓、营养不良、贫血等表现。
目前,在中医临床上,对于小儿厌食症多采用调理脾胃、益气健脾等方法进行治疗。
而疏肝理脾方是一种较有临床应用的中药方剂,通过调理肝胃脾气,消除肝郁脾虚,增进食欲,达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目的。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疏肝理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选择符合小儿厌食症病情且具备一定临床基础的患儿50例。
(2)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5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治疗组给予疏肝理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
(3)研究指标:记录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及肝功和脾功等指标。
2、研究方法
(1)疏肝理脾方的组成:柴胡、炙黄芪、白术、熟地、茯苓、川楝子、枳实、青皮各等份,水煎服。
(2)对照组:采用益气健脾、调理脾胃、增进食欲等中药方剂及一些辅助药物进行治疗。
(3)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期能够验证疏肝理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和实验疗效,并对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临床证据和治疗思路,为临床中心在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涉及肝 脾两 脏 , 以肝 郁气 滞 , 运失 职 , 脾 胃失 通 降 为其 基 本病 机 。故笔 者 自拟 方 以 疏肝 解 郁 , 脾 理 气为 基 健
本 治疗 原则 , 全方 以逍 遥 散 合 四君 子 汤 加 味 而成 。 以
此外 , 据 19 依 9 1年荷 兰 国际专题 会议 分 型标 准对
公认 的疗 效确切 的治疗方 案 , 复发 率较 高 。 且
中医认 为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 的发病 多 由情 志 内伤 , 饮食 伤 胃 , 劳倦 伤脾 等 因素导 致肝失 疏泄 , 胃气机 升 脾 降失 常 , 化功 能减弱 , 运 中焦痞塞 不 通 , 位在 胃, 病 而又
组 男性 1 5例 , 女性 l 0例 , 年龄最 小 2 4岁 , 大 5 最 9岁 , 平 均年龄 3 . 5 6岁 。
1 g 白术 1 g 茯 苓 2 g 法 半 夏 1 g 陈 皮 1 g 枳 实 0, 0, 0, 0, 5, 1 g 党参 2 g 广木 香 1 g 延 胡索 1g 甘草 5 , 日 1 0, 0, 0, 0, g每
剂 , 煎 , 晚分 服 。 水 早
对照 组 : 糖 铝 片 10 , i; 美 拉 唑 肠 溶 胶 囊 硫 . g Bd 奥 2 m , d 吗丁林 1 m , i; 0 gQ ; 0 g Td 阿莫西林 0 5 ,i ; . g Td 口服 ,
~
3 讨 论
20 0 7年 1 0月 , 笔者将 门诊 的 F D病 人 随机 分为 中医
功能 性 消 化 不 良 ( D) 称 非 溃 疡 性 消 化 不 良 F 又
( U , 发 性 消 化 不 良 。 18 N D) 特 9 8年 C l o ed oi Jnse定 义 n
自拟疏肝养胃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52例
自拟疏肝养胃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52例
更新日期:2009-04-02 点击:
孙丽玲
关键词 厌食;疏肝养胃消食汤;中医药疗法▲
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儿科常见病证。笔者以自拟疏肝养胃消食汤治疗厌食属脾虚肝旺者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结合中、西医对厌食的认识,笔者认为:厌食肝旺脾虚证中肝旺应理解为肝失条达,相对于“脾不足”而“有余”;基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之特点,肝气常易乘脾犯胃;兼之饮食不当,胃失润降,郁热燔灼胃阴,化食不力,遂致厌食。既属功能性“不足”、“有余”,故不宜一味补虚或攻伐,以调为上。调理肝脾,莫折其阳,莫损其阴。自拟疏肝养胃消食汤,不用健脾益气温燥之药,亦不用沉降直折伐肝之品;方中佛手、川楝子舒肝理气,麦芽消食和中兼能疏肝,胡黄连除疳热,石斛、乌梅、沙参、玉竹、白芍、甘草柔润清降,酸甘化阴,合奏疏肝、养胃、消食之功。配合合理饮食,培养按时进食习惯,可竟全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为食欲显著增加,患儿食量在原基础上增加50~80g;好转为食量略有增加,食量在原基础上增加30~50g;未愈为食欲未见改善。
3.2 治疗结果 52例中,服药1疗程治愈37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有效50例中,5例因感冒或饮食不当复发,复发后再服本方1疗程均好转。其余45例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 讨 论
中医通常认为小儿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失司所致。临证常按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虚肝旺等辨证施治。其中脾虚肝旺型特点是小儿任性易怒,口干多饮,寐差等。根据笔者数年来临床观察所见,多数厌食患儿仅以健脾益胃消食法治疗,效果欠佳;其原因之一是对厌食中脾虚肝旺一证认识不足。
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中医治疗体会
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中医治疗体会发布时间:2021-03-29T09:51:41.79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陈代萍[导读] 探究在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中,将中药和捏脊治疗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
陈代萍(四川省隆昌市妇幼保健院;四川隆昌642150)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中,将中药和捏脊治疗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人数为100例,为探究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单纯中药治疗的命名为对照组,给予中药四君子汤加减联合捏脊治疗方法的命名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82.00%,试验组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中将中药四君子汤加减与捏脊治疗方法进行联合使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旺脾虚;小儿;厌食症;中药;捏脊就小儿厌食症来说,其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种多发病,从中医学角度出发,此疾病属于恶食,食积和痰滞等问题,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拒食的情况,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导致患儿发病的主要因素为乳食不节,脾胃虚弱,痰湿内生和情志不舒等,病位为脾胃。
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显著[1]。
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将中药,捏脊治疗方法进行联合使用,探究其临床干预效果,展开相关分析探究如下。
1患者资料分析和研究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患者选取均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厌食症患者,患儿表现为食欲不振,见识不贪等情况,均被确诊为肝旺脾虚型,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厌食症分型标准相符合,患儿厌食,面色苍白,性燥易怒,舌红少苔,脉细弦。
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关键词 : 功能性 消化不 良; 疏肝健脾和 胃汤; 中医药疗法
中 图分 类号 :5 44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7 5 ( 02 0 0 1 0 R7 . B 1 0— 16 2 1 )7— 0 2— 2 0
O b e v to f De o to o s e sn p e s d v r q ,I v g r tn p e n nd Re u- s r a n o c c n f r Dip r i g De r s e Li e - i n i o a g S l e a g i i i
lt gSo c n F n t n l yp pi, e ot f 0 C ss ai tmah o u c o a D ses A R p r o ae n i a 5
P ol' o i l Lne , 4 0 0, hn ) e e s t , i n 0 10 C ia p s pa H f
9 % , n 2 i ot l o p h r w ss n cn iee c e entet o o p P< . 5 , n et 2 a d7 % ncnr u .T ee a i i at f rneb t e u s( 0 0 ) a dt a og r g f i df w h w g r r -
・
1 2・
山 西 中 医 2 1 7月第 2 02年 8卷第 7期
S A X FT M J1 0 2V 12 o7 H N 1 O C u.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 5 O例
王 文 红 摘要 : 目的 : 察 自拟 中药 疏 肝 健 脾 和 胃汤 治 疗肝 郁 脾 虚 型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 确 诊 为肝 郁 脾 虚 型 功 观 将 能 性 消化 不 良患 者 10例 按 随机 原 则 分 为 两组 各 5 0 0例 。 治疗 组 采 用 自拟 疏 肝 健 脾 和 胃汤 口服 治疗 , 照 组 采 用 西 药 多 潘 立 对
疏肝理气健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论文
疏肝理气健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探讨【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18-01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多发疾病,多继发于他病损伤脾胃之后,也可作为一种单独的疾病存在,临床上以较长时间进食减少,甚至恶闻食臭为特征,在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因患儿饮食不知自节,或家长的溺爱等因素,而损伤脾胃继而出现厌食。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数经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儿长期不愈,进而出现气血生化乏源,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出现疳证等恶性疾患,甚至则影响生长发育[1],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因此,探索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新思路、新方法,就更显得迫在眉睫。
传统中医文献中,没有专门的“厌食”病名,而部分古籍中涉及的“恶食、不嗜食、不思食、不饥不纳”等病症的临床表现与本病有类似点,可作为参考。
在传统中医辩证基础上,现在对于小儿厌食的研究和探索,多立足于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等方面,而忽略了肝胆气郁之证的治疗。
传统观点多认为儿童多外感,少内伤,而忽略了肝气郁结对小儿厌食的影响,在临床上,患儿除了食欲不振之外,多伴有烦躁易怒、易哭闹等肝胆气郁之症[2],正如《育婴家秘》中指出:“儿之初生日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指出了少阳之气在儿科疾病中亦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少阳春生之气,易疏、易长、易郁,少阳郁则六腑皆郁。
据此我们拟疏肝理气健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1 “疏肝理气健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组方原则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情志,肝脾胃调和,方知饥欲食,食而能化。
前文提及《育婴家秘》所中所说,少阳之气为先导,少阳郁则六腑皆郁,六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腑气不通则发为厌食。
《灵枢·脉度》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小儿脏腑娇嫩,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多种原因均可影响肝脾的正常运纳功能,产生厌食。
调肝理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临床观察
评估指标
在治疗前后,对患儿的食欲、脘腹胀满、大 便溏泄、舌苔白腻、脉弦细等症状进行评分 ,并对体重、身高进行测量,以评估治疗效
果。
04
调肝理脾合剂对小儿厌食 证的疗效分析
疗效判定标准与统计分析方法
要点一
疗效判定标准
要点二
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将治疗 效果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
VS
质量控制
调肝理脾合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原料 药的质量控制,以及制剂过程中各个环节 的质量监控。
调肝理脾合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调肝理脾合剂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有效性评价
通过对多例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患者的临床观察,调肝理脾合剂在改善症状、提高食欲、促进生长发育等方 面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03
调肝理脾合剂治疗小儿厌 食证的临床研究
病例选择与诊断标准
病例选择
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患者,年龄在3-7岁之间,均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和西医诊断 标准。
诊断标准
患儿表现出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弦细等症状,同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和 药物过敏史。
治疗方法与治疗方案
02
调肝理脾合剂的药学研究
调肝理脾合剂的药物组成及药理作用
药物组成
调肝理脾合剂主要由柴胡、白芍、茯苓、枳实、甘草、钩藤、陈皮等中草药 组成。
药理作用
调肝理脾合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小儿厌食证脾虚 肝旺型的症状。
调肝理脾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制备工艺
调肝理脾合剂采用传统的水煎煮法进行制 备,具体步骤包括浸泡、煎煮、过滤、浓 缩等。
柔肝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分析
柔肝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患者应用柔肝运脾法治疗,对于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应用柔肝运脾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于某医院从2014年05月到2015年10月就诊的小儿厌食患者进行分析,选择120例小儿厌食患者,分为西药组以及柔肝运脾法中药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小儿随机均匀分配,记录两组小儿治疗强后的饮食状况。
结果:通过对于两组小儿厌食症患者治疗前后的饮食状况进行分析,运用柔肝运脾法进行治疗的少儿在治疗后,有86.6%的小儿都出现了食欲改善的情况,对照组仅有53.2%有疗效。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柔肝运脾法在治疗小儿厌食症上表现出了很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小儿厌食症患者的食欲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关键词】柔肝运脾法;小儿厌食症;消食片;脾虚;【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72-02小儿出现厌食症状,多是因为其肝旺脾虚,这种情况下的小儿厌食症患者可以运用柔肝运脾法进行临床治疗。
柔肝运脾法相较于西医更加容易被小儿接受,而且对于小儿食欲改善效果更好,为了证明柔肝运脾法对于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本文主要选取了一定的少儿厌食症患者,一组应用柔肝运脾法进行治疗,另一组应用西医质量,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对比,对于柔肝运脾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验证。
1、临床资料120例病例均为某中医医院儿科2014年05月到2015年10月住院和门诊患儿,以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年龄在5~15岁,所有病例据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并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者,并经随机抽样原则分组。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入量较病前减少1/3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体质量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食欲习惯或喂养不当史[1]。
运脾和胃法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
炒用一 两半 , 乳 汁滴滴化血 红。” … 故本 方 重 用炒 、 畅 通乳络。现代 药理学研 究证 实, 麦 芽含 有麦角胺 类化 合物 。能够抑 制催乳素的分泌, 从而起到回乳作 用 。川牛膝 引血 下行 。 逆转气 血 上行之 路 ,断绝 乳汁 生成之 源 , 与生麦 芽共为 臣; 佐 以当归、 川芎、 桃仁 、 红花 、 赤芍、 益母草 、 山楂 大 量活血化瘀之药; 柴胡、 枳壳、 延胡 索疏肝理 气, 散 结止 痛 ; 使 以甘草 调 和诸 药 ;全 方共 奏 引血 回乳 、 疏 肝散 结行气之功。 阻断乳汁生成来 源, 且使肝 气条达 , 有效地控制 了 乳汁分泌。本方用药简便有效 , 适 用于各年龄段者, 同时避免 了使 用 激素 回乳影响人 体 内分泌功 能之 弊, 值得 临床 推 广。 笔者在 临床观 察 中发现就诊 时 间越 早 的 患 者 , 显 效越 快 。 1 例 患者 断乳后 2 1 d , 因两侧 乳 房 胀硬 伴结节 , 触痛明显方来就诊 , 经治 疗 后 ,乳 房 胀 硬 未 见 明 显 好 转 。 余 皆取得 良好 效果 ,且无 复发 。 据 中 医 治 未 病 思 想 ,应 尽 早 、 及 时选择有 效 的回乳 方式 , 配合合 理饮 食 、 减 少乳 房 刺激 , 可避 免 乳 房结块 、 乳痈等乳房病 变, 减少
1 资料 与方法
因消化系统疾病
引起的厌食 ;辨证属脾虚食积 、 脾 胃阴虚、脾虚肝旺等其他证型 ; 合 并严重佝偻病 、贫血及心 、脑 、 呼
参 考 文献
[ 1 ] 乐 杰. 妇产科 学 [ M ] .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o 0 2 : 1 0 2 .
1 . 1 诊 断标准
健脾疏肝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健脾疏肝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叶学斌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9(030)005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疏肝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肝郁脾虚型F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健脾疏肝方汤剂(太子参、白术、茯苓、柴胡、白芍、枳实、佛手、蒲公英、甘草)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吗叮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尼莫地平法观察二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总有效率88%,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改善嗳气返酸、饮食减少、胃脘疼痛、等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法对FD可显著地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2页(P549-550)
【作者】叶学斌
【作者单位】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急诊科,三亚5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疏肝健脾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激素的调节研究 [J], 陈玲;金连宁;甘辉虎
2.疏肝健脾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及血管活性肠肽影响的临床研究 [J], 符小聪;胡珂;纪云西
3.陆氏针灸弩法联合疏肝健脾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 [J], 山萍;付雯琴;薛美
4.子午流注针法联合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临床观察 [J], 杨佳昕;孟庆一;马欣;刘楠楠
5.疏肝健脾方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J], 贾艳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运脾开胃法治疗小儿厌食50例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2 148·中医中药·以运脾开胃法治疗小儿厌食50例宋玉宝(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中医皮肤科,内蒙古 包头 014000)0 引言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物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病证。
除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者,可使气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病。
发病主要以喂养不当、饮食不节等为引起小儿厌食的主要原因,因小儿神识未开,全部依赖于家长养护,若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恣意纵儿所好,杂食乱投,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产生厌食。
加之小儿脾本不足,饮食不知节制,小儿厌食症便成为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以脾胃失运之厌食多见。
小儿厌食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病机关键为脾胃不和,纳化失职,因此笔者于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主要针对2~10岁厌食患儿以运脾开胃为主要治疗原则,服用自拟汤剂治疗,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50例年龄为2~10岁,病程4个月~3年以上。
诊断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标准:①以厌食为主;②病程持续在两个月以上;③排除其他疾病,如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慢性泄泻,肝炎,结核,肠寄生虫病等。
此法辨证分型均表现为:患儿长期食欲不振,甚至厌恶进食,形体消瘦,面色不华,精神尚可,大便偏干,小便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2 治疗方法。
本病属脾胃失运者,治法运脾开胃,选用:使君子7g,谷芽7g,神曲7g,麦芽10g,胡黄连7g,陈皮7g,鸡内金7g,炒山药10g,炒白术7g,莱菔子7g,焦槟榔7g,炒枳壳6g,生甘草7g;以上药物加水300ml,水煎后浓缩为100~150ml。
分3~6次口服,每日一剂,连服10剂为一疗程。
疏肝理脾法治疗小儿厌食100例
脾法治疗小 儿厌食 症 , 每获疗 效 。 将资 料完整 的 现
1 0 总结如下 。 0例
临床 资料
10例 中男 6 例 , 3 0 6 女 4例 年龄
讨
论 目前 , 治疗  ̄ J厌 食 的方 法大 多 以 JL ,
3 ~9岁 , 均年 龄 6 8岁 ; 平 . 病程 3个月 ~ 2年 , 平 均 病程 72个 月 . 其 中体重 低 于 同龄 正 常儿 的有
病 因病机 , 多是 由于过食 、 偏食 , 造成 脾 胃受损 , 胃
不受纳 , 脾失健 运 。肝木 克脾 土 , 胃虚弱则 肝气 脾 旺 。肝 主疏泄 , 胃升降 功能正 常 , 赖于肝 的正 脾 有
常疏泄 , 者相互 作 用 , 成消 化 、 收的功能 。 两 完 吸 因
此, 疏理 肝气 当为治疗 , 选加 赤芍 、 山楂 、 桃仁 、 香橼 、 佛手 以理气 、
气为君; 自芍 、 山药 养 肝 阴 , 脾 胃之 阴为 臣 ; 补 陈 皮、 莪术 理气 活 血 为佐 ; 草调 和 诸 药为 使 , 起 炙 共
疏肝理 脾之 功效 。 代药 理研究 表 明 , 现 柴胡有 明显 的利 胆作 用 , 使 动 物胆 汁排 出量 增 加嘲 ; 参 、 能 党 山药对 大 鼠实验性 脾虚 有一定 治疗作 用 。山药还
胡、 党参 、 白术 、 白芍 、 山药、 陈皮 、 术 等) 口服 1疗程 ( ) 治 疗 1 0例 患 莪 , 3周 , 0 儿。 结果 : 总有 效率 9 , 1 且全部 病例 于 6个 月后 复查 , 临床 症状 消失 , 量增 食 加 基本 同同龄 儿 。提 示 : 疏肝 理脾 、 调和脏 腑功 能为 治疗 小儿厌食 症 的较 为有
再继服 1 。 减法 : 周 加 若面 黄无华 , 口唇 色淡者 , 选
《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厌食(肝旺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厌食(肝旺脾虚证)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食物等症状。
其中,肝旺脾虚证是小儿厌食症的常见类型之一。
针对这一病症,中医治疗以调和肝脾、温胆和胃为主要原则。
柴疏温胆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肝旺脾虚证厌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肝旺脾虚证诊断标准的小儿厌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柴疏温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在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食欲、消化功能、情绪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厌食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食欲逐渐恢复。
2. 实验室指标变化:治疗组患儿的肝功能、脾胃功能等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
3.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柴疏温胆汤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四、讨论柴疏温胆汤以调和肝脾、温胆和胃为主要原则,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儿厌食症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相比,柴疏温胆汤在改善小儿肝旺脾虚证厌食症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可能与柴疏温胆汤中的中药成分具有调和肝脾、促进消化、舒缓情绪等作用有关。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五、结论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肝旺脾虚证厌食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柴疏温胆汤作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选择之一。
同时,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以明确柴疏温胆汤的作用机制和最佳用药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健脾疏肝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8例疗效观察
健脾疏肝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8例疗效观察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出现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厌食症发病率也在逐步增多,给小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影响。
本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厌食患儿有脾虚肝旺气血两虚表现,运用健脾疏肝,益气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8例患儿均是本院门诊患儿,男67例,女4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13岁;其中1.5~3岁64例,3~6岁41例,6岁以上13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3个月。
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38例。
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
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患儿食欲降低,食量较常量减少1/2以上,持续两周以上,除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厌食[1]。
1.2.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①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急、生冷、零食、偏食。
②长期不思饮食,食量显著小于同龄儿童。
③形体偏瘦,面色少华,但精神尚可,活动如常。
④排除其他外感,内外慢性疾病。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根据健脾疏肝、益气治疗原则,方药组成:太子参15 g,山药15 g,柴胡10 g,炒白术10 g,炒神曲10 g,炒麦芽10 g,陈皮10 g,炙甘草3 g,枳实3 g,法半夏12 g,石斛10 g,云苓15 g,炒薏米10 g水煎服。
头煎:煎至100 ml,药汁倒出。
第二煎:加温水300 ml,煎至50 ml,两煎混合,分早中晚饭前半小时服。
2.2 对照组山麦健脾口服液,3次/d,10 ml/次,10 d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饮食恢复正常,食量、体重与同龄儿童相当。
显效:食量较前明显增加,体重稍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0例疗效观察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0例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门诊脾虚肝旺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口服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治疗大法拟定的中药免煎剂,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治疗2个疗程,停药3个月后观察血锌值变化和疗效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86%(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儿血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疗效显著。
【关键词】厌食/中医药疗法; 疏肝理气; 健运脾胃; 脾胃不和; 中医药疗法; 儿童厌食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各个年龄都可发生,以1~6岁为多见。
本病临床以食欲下降,食量减少为特征。
近年来,随着城市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发病率显著增高[1]。
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迁延,可见精神疲惫,体质量减轻,抗病力减弱,易患他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笔者采用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09/200909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厌食患儿100例,采用单盲简单随机分组。
观察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1~14岁,其中1~6岁42例,7~14岁8例。
对照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1~14岁,其中1~6岁39例,7~14岁11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2]。
《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厌食(肝旺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厌食(肝旺脾虚证)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小儿厌食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多与肝旺脾虚有关。
柴疏温胆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调和肝脾、消食化积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厌食(肝旺脾虚证)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XX家医院的小儿厌食患者共计XX例,其中肝旺脾虚证患者XX例,年龄在3-12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儿科学》中关于小儿厌食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柴疏温胆汤治疗,具体药物组成包括柴胡、疏肝散、温胆片等。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药物剂量。
治疗周期为X周,期间定期进行药物调整及观察。
3. 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食欲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生化指标变化等。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估,对比治疗前后的差异。
三、结果1. 食欲改善情况经过X周的治疗,XX例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患者的食欲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显效(食欲恢复正常)的患者占XX%,有效(食欲明显改善)的患者占XX%,总有效率达到XX%。
2. 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治疗后,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XX)。
3. 生化指标变化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XX)。
四、讨论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厌食(肝旺脾虚证)的临床效果显著。
该方剂具有调和肝脾、消食化积的功效,能够改善患者的食欲及临床症状。
同时,治疗后患者的生化指标也有明显改善,表明柴疏温胆汤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调理作用。
此外,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柴疏温胆汤治疗小儿厌食(肝旺脾虚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食欲及临床症状,调整生化指标。
疏肝健脾汤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厌食症92例
疏肝健脾汤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厌食症92例
禄林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2002(23)2
【摘要】@@ 近10余年来,笔者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92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rn1临床资料本组9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51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岁,病程2月~6月.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厌食或拒食,性躁易怒,好动多啼,咬齿磨牙,便溏溲少.舌光苔净,脉细弦.中医辨证属肝旺脾虚.rn2治疗方法rn以柴芍四君汤为基本方:柴胡6~10g,杭芍6~10g,台乌3……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禄林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玉溪,65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4
【相关文献】
1.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0例疗效观察
2.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厌食症55例
3.调中饮治疗小儿厌食症肝旺脾虚型40例小结
4.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型厌食症40例疗效观察
5.健儿开胃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肝旺脾虚证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门诊脾虚肝旺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口服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治疗大法拟定的中药免煎剂,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治疗2个疗程,停药3个月后观察血锌值变化和疗效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86%(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儿血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疗效显著。
【关键词】厌食/中医药疗法; 疏肝理气; 健运脾胃; 脾胃不和; 中医药疗法; 儿童
厌食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各个年龄都可发生,以1~6岁为多见。
本病临床以食欲下降,食量减少为特征。
近年来,随着城市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发病率显著增高[1]。
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迁延,可见精神疲惫,体质量减轻,抗病力减弱,易患他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笔者采用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9/200909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厌食患儿100例,采用单盲简单随机分组。
观察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1~14岁,其中1~6岁42例,7~14岁8例。
对照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1~14岁,其中1~6岁39例,7~14岁11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2]。
1.2.2 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自拟。
脾虚肝旺型主要症状:厌食,甚至拒食,面色萎黄少华,形体消瘦,易怒,夜卧不宁,惊恐啼叫,大便溏薄,或先干后稀,舌质淡红,苔薄或厚腻,脉弦细或滑。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厌食症西医诊断标准及脾虚肝旺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年龄1~14岁;(3)病程1个月以上;(4)近1周内未使用过消食导滞中药及助消化药;(5)能坚持口服中药散剂。
1.4 排除标准
(1)由于疾病影响造成的厌食,如胃肠炎、呼吸道感染、肝炎、神经性厌食及某些药物引起的厌食;(2)应用某些干扰疗效评估的药物,如各种中、西药助消化剂,颠茄、654 2等解痉止痛药;(3)合并有心血管、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儿;(4)对已知药物成分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根据疏肝理气、健运脾胃为治疗大法拟定的中药免煎颗粒(广东一方制药厂,批号:0912204),组成:柴胡、陈皮、枳实、神曲各6 g,白芍、党参、白术、山药、麦芽、焦山楂、石斛各10 g,砂仁3 g。
按上剂量混后4~7岁分4份,8~14岁分3份,每次1份,每日3次,饭后30 min温开水冲服。
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哈尔滨制药六厂,批
号:200203,200208),每次10 ml,4~7岁每日1次,8~14岁每日2次。
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停药3个月后进行随诊。
1.6 观察指标
患儿治疗前后食欲、食量,血锌改变及疗效。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拟定。
(1)痊愈:食欲和进食量均已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体质量基本达标;(2)显效:食欲增进,食量增加,体质量显著增加(显著超过生理性增长,原有的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有效:食欲、食量、体质量、其他临床症状等项指标仅得到部分改善;(4)无效: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