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20200518172818)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https://img.taocdn.com/s3/m/c8480f02b4daa58da0114a9d.png)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导读: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第一,发育不完善。
宝宝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由于视功能未发育好,眼肌调节力发育未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短暂的“斜视”,面对这样的“斜视”,应该细心观察。
只要是足月顺产,没有出生吸氧史,经过眼科医生检查确认,多不必治疗。
随着宝宝的发育成长,这种症状多数会逐渐消失。
但仍需密切观察,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
如果孩子到两三岁了,家长还发现眼珠偏斜的需治疗。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第一,发育不完善。
宝宝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由于视功能未发育好,眼肌调节力发育未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短暂的“斜视”,面对这样的“斜视”,应该细心观察。
只要是足月顺产,没有出生吸氧史,经过眼科医生检查确认,多不必治疗。
随着宝宝的发育成长,这种症状多数会逐渐消失。
但仍需密切观察,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
如果孩子到两三岁了,家长还发现眼珠偏斜的需治疗。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第二,眼球发育异常。
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
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引起的?第三,先天异常。
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
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
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如何治疗-
![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af0835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6.png)
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如何治疗?
关于《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如何治疗?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眼睛间断性外斜视是归属于一种较为普遍的眼部疾病,一般状况下是因为眼底黄斑在远看的情况下会非常容易出現释放的力度较为大,非常容易造成出現外斜视的其状况,而双眼出現外斜视不但会非常容易比较严重影响到眼睛视力,另外也会非常容易造成一些病发症,而医治眼睛间断性外斜视的方式有很多种多样,能够先用纠正的方式开展医治。
眼睛间断性外斜视怎么治疗?
发病原因
其病发主要是外旋和结合作用的均衡失衡引发。
当结合能力不足、结合工作能力不高时,不可以抵抗过强的外旋工作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倾斜的趋向。
临床症状
间断性外斜视经常产生于少年儿童的初期,最开始仅在看远时产生,伴随着病况进度,间断性外斜视的频次与時间均有所增加,最终看近时也可以产生外斜。
间断性外斜视的显斜期,常常于疲惫、病症、犯困或专注力不集中化时出現。
间断性外斜视在视觉效果未熟少年儿童可有短暂性复视,迅速即产生抑止,并有出现异常眼底黄斑相匹配。
常见症状是眼睛怕光,在户外阳光下经常合闭一眼,其原因模糊不清,估算病人在户外看远方总体目标,无离近物件刺激性以使双眼结合,亮的阳光闪动了眼底黄斑,影响了结合。
间断性
外斜视能够合拼有A-V综合症,也可以伴随别的垂直型斜视,如分离性上斜视等。
查验
1、应做全部斜视新项目的查验,需注意对具备确诊实际意义倾斜角测量,如看远时倾斜角,最好是令病人凝视。
怎么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专业文档)
![怎么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专业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5c4570f941ea76e59fa0430.png)
怎么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专业文档)怎么治疗间歇性外斜视1、睫状肌麻木屈光检查有显然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和屈光参差的患者,为保证视网膜清楚像,应当所有改正;外科伴有近视乾,应当全矫;外斜伴有远视者,改正远视将减低调理性会合,使外斜增添,需要全矫仍是部分改正,要完整取决于远视程度、患者年纪和AC/A比值,往常小于 +2.00D 婴幼儿,可不予改正,较大患者为避免屈光性疲惫,改正远视往常是必需的。
年迈年有外斜伴老视眼,调理省弱,若有远视,需要改正,能够给最小度数以利于看近。
2、负球镜用负镜改正间歇性外斜视,可做为一临时性举措,或放于双焦点镜上半部,以治疗分开过强;或放于双焦点镜下半部,以治疗会合不足,刺激其调理性会合,控制外斜,这类治疗方法,不该倡导,患儿用这类方法治疗,常惹起视力疲惫。
3、三棱镜及掩盖疗法底向内三棱镜可增强双眼中心凹刺激,约有1/2 ~1/3 偏斜可用三棱镜刺激交融获得改正,近来有人提出在间歇性外斜视早期,掩盖为一优秀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用这类方法治疗,大概40%患者其显斜(看远)能够变为隐斜。
早期的间歇性外斜视,因为大多半时间为外隐斜,显斜次数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张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对竭生外斜视手术最适合年纪当前还有争辩。
有人主张手术愈早愈好,不然会变为恒定性外斜。
因为多半间歇性外斜视看远交融力优秀,有双眼视,2~3 岁或 10 岁此后手术结果几乎同样,能够察看数年。
对视力未成熟婴幼儿,为防止手术过矫,主张延缓手术,用负球镜增强交融,交替掩盖预防克制发生,若交融功能快速恶化,或斜角稳准时要考虑手术。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广泛观点以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观点确立为“不只是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衰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 世纪 90 年月,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要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睦一致;进入 21 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观点,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地。
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https://img.taocdn.com/s3/m/ebc8b55879563c1ec5da71c0.png)
同视机与随机点立体检查图在双眼视 功能检查中的关系:
▪ ①随机点立体检查图设计的检查距离是 40cm,是在近距离有调节参与所查到的立体 视觉,一般称为近立体视。同视机设计进入 眼内的光线是平行光线,是无调节参与所查 到的双眼视觉,一般将第三级功能称为远立 体视。同视机可以检查同时视,融合功能,立 体视觉三级功能正常与否。
▪ (4)类似外展过强型初步检查看远时的斜视 角比看近的大,经用遮盖法可发现看近的 斜视角和看远的一样。
感觉因素
▪ (1)正常对应间歇性外斜视:用同视机检查, 在视远情况下,客观斜视角与主观斜视角 一致者为正常对应。
▪ (2)双重对应间歇性外斜视是指同时存在正 常视网膜对应与异常视网膜对应。用同视 机检查,在外斜状态时主观斜视角与客观 斜视角不一致,出现异常视网膜对应,而 正位时为正常对应。
临床表现
▪ 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远时发 生,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 时间,均有所增加,最后看近时亦可发生 外斜。常于疲倦、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 集中时出现。
▪ 在视觉未成熟儿童可有暂时性复视,很快 即发生抑制,并有异常视网膜对应。
▪ 小视征 当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注视某一目 标时,使用调节与集合,则视角变小是物像变 小的原因。
4 术前检查
▪ 斜视矫正术的成功除了与术者手术技巧相 关外,还依赖于合理的手术设计,这就必须做 到以下3点。
▪ 1·精确的检查与测量 ▪ 2·充分了解、认真分析患者资料。 ▪ 3·根据检测结果及对患者资料的理解,结合
临床经验做出合乎逻辑的诊断,提出恰当的 治疗方案。
精确的检查与测量
▪ 包括检查视力、睫状肌麻痹下验光及确定 有无弱视或屈光性调节因素。
▪ NPR现象 ▪ RPR现象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65ee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8.png)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在注视远处或近处物体时,眼球会出现向外斜视的症状,严重影响视力和外观。
对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治疗方法。
1. 眼部肌肉训练。
眼部肌肉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锻炼眼部肌肉,可以增强眼球的控制力和协调性,从而改善外斜视的症状。
常见的眼部肌肉训练包括注视移位训练、注视固定点训练等,患者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训练。
2. 眼部手术。
对于一些严重的间歇性外斜视病例,眼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调整眼部肌肉的位置和力量,从而使眼球的位置和运动得到改善,达到矫正外斜视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眼部手术需要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恢复和康复训练。
3. 视力矫正。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常常伴随有视力问题,因此视力矫正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问题,从而减轻外斜视的症状。
视力矫正需要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配戴合适的镜片和镜框。
4. 康复训练。
除了眼部肌肉训练外,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眼部按摩、眼部保健操等。
这些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疲劳,改善眼球的活动能力,对于减轻外斜视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5. 注意生活习惯。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避免用眼过度等,这些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外斜视的加重,对于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专业医师的指导,坚持治疗和康复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对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有所帮助。
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aee2792bee06eff9aef80745.png)
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斜视(squint)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二病因1.调节学说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
常常由于调节—集合反射过强,其内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趋向,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
近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因此其内直肌的张力减低,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
2.双眼反射学说双眼单视是条件反射,是依靠融合功能来完成,是后天获得的。
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两眼视力不同,一眼视力受到明显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的功能,就会产生一种眼位分离状态,即斜视。
3.解剖学说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眼眶的发育、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4.遗传学说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视,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斜视的病人因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个物体时,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丧失两眼之单一视功能与立体感,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
1.内斜视眼位向内偏斜。
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
偏斜角度通常很大。
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
2.外斜视眼位向外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
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在强烈的太阳光常会闭一只眼睛。
间歇性外斜视科普宣传课件
![间歇性外斜视科普宣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55a2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8.png)
为什么会发生间歇性外斜视 ?
为什么会发生间歇性外斜视?
遗传因素
家族史可能增加外斜视的风险。 如果家庭中有类似病例,可能性更高。
为什么会发生间歇性外斜视?
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观看屏幕等行为可能诱发或 加重症状。
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为什么会发生间歇性外斜视?
眼部肌肉问题
眼部肌肉的协调不良可能导致外斜视的发生。 眼肌的发育异常或神经控制问题都是潜在原因。
通常在疲劳、压力或生病时更明显。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双视或眼睛疲劳等症 状。
有时,患者会意识到自己的眼睛在某些情况下无 法保持对齐。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分类
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根据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和 持续性。
间歇性外斜视通常在特定情况下发生,而持续性 外斜视则始终存在。
视觉训练可以帮助改善眼部肌肉的协调性。 通过特定的练习来提高眼睛的控制能力。
如何治疗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干预
对于严重或持续性外斜视,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 项。
手术旨在调整眼部肌肉以恢复正常对齐。
谢谢观看
如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等情况。
如何诊断间歇性外斜视?
如何诊断间歇性外斜视?
专业检查
眼科医生会通过视力测试、眼球运动检查等方法 进行诊断。
可能还需要使用特殊设备来观察眼睛的对齐情况 。
如何诊断间歇性外斜视?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及家族史,以了解可能的 遗传因素。
了解症状出现的频率及诱因也很重要。
如何诊断间歇性外斜视?
影像学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 其他眼部疾病。
斜视知识点总结
![斜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c549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c.png)
斜视知识点总结一、斜视的类型斜视根据其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可分为先天性斜视和后天性斜视两大类:1. 先天性斜视:指从出生时就存在的斜视症状,约占斜视的50%以上。
这种斜视常常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也可由于胎儿期发生的眼球发育异常而致斜视。
先天性斜视的症状表现为双眼视轴不重合,眼球出现明显的偏斜,通常伴有视力不同等正常肌肉协调性问题。
2. 后天性斜视:指在出生后发生的斜视。
这种斜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外伤、感染、颅内肿瘤等因素导致的。
后天性斜视的症状表现通常伴有头痛、流泪、视力下降等。
二、斜视的症状斜视的主要症状为眼球的偏斜,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1. 双眼视轴不重合,即出现眼球偏斜。
2. 眼球运动失调,常常出现一只眼睛无法移动或难以移动的情况。
3. 视力下降,由于眼球的不正常运动,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4. 频繁眨眼或眼睑跳动,这是因为眼球运动的不协调所导致的。
三、斜视的治疗斜视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眼球运动训练:通过定向的眼球运动训练来调整眼球运动和协调性,从而达到改善斜视症状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式适合轻度斜视患者。
2. 配戴眼镜:对于一些因为屈光度不正常引起的斜视,可以通过戴眼镜来矫正,从而减轻斜视的症状。
3. 眼肌手术:对于一些严重的斜视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眼肌手术来调整眼球的位置和运动,从而使眼球的偏斜得以改善。
4. 药物治疗:一些斜视可能是由于眼球周围肌肉的痉挛导致的,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来消除痉挛,从而减轻斜视的症状。
四、斜视的预防斜视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视力下降:定期进行眼睛检查,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等。
2. 早期治疗:一旦发现斜视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3.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参加户外活动,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对眼睛的伤害。
五、结语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困扰。
眼科斜视知识点总结大全
![眼科斜视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0217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c.png)
眼科斜视知识点总结大全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也被称为斜视。
它是一种眼球不对齐的情况,使得眼睛看起来不在同一方向上。
斜视可能会导致双眼看到不同的图像,这可能会对视觉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关于眼科斜视的一些知识点总结,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眼部问题。
1. 斜视的类型斜视通常分为内斜视和外斜视两种类型。
内斜视是指眼球向内倾斜,而外斜视则是指眼球向外倾斜。
在一些情况下,斜视可能会交替出现,即一只眼睛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内斜视,在另一段时间内又出现外斜视。
2. 斜视的症状斜视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球不对齐、眼球偏斜、双视(即看到两个图像)、头痛、眼睛疲劳等。
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视觉模糊、恶心、眩晕等症状。
3. 斜视的原因斜视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眼睛过度使用、遗传因素、眼球肌肉无法协调、眼球肌肉麻痹、眼球肌肉缺陷等。
另外,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斜视的发生。
4. 斜视的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眼科检查、眼部活动性评估、视觉检查等方式来诊断斜视。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通过眼底照相、电生理检查等来确定斜视的类型和程度。
5. 斜视的治疗针对斜视,医生可能会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包括眼部肌肉训练、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注射肌肉麻痹性药物、斜视手术等。
其中,斜视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调整眼球肌肉的位置来纠正斜视。
6. 斜视的预防为了预防斜视的发生,人们应该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良好的姿势、进行眼部运动等。
另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也是预防斜视的有效方法。
7. 斜视的并发症在长期忽视斜视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弱视(也被称为懒眼)、视觉损伤、深度认知问题等。
8. 斜视的研究进展目前,关于斜视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眼球肌肉协调性、斜视手术技术、斜视治疗方法等方面。
一些新技术的引入,例如激光手术、神经调控技术等,为斜视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外隐斜(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外隐斜(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69d2e69983d049649b6658da.png)
外隐斜(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外隐斜是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但被融合反射所控制而不出现偏斜,并能保持双眼单视。
一般外隐斜如超过5△可出现症状,但也要看患者的融合功能而定,如有人看近虽有10△隐斜,由于融合性辐辏好,可无症状;反之,有人看近外隐斜4△,属正常范围,但融合性辐辏差,反而出现视力疲劳。
二病因1.中枢辐辏兴奋不足。
2.外直肌强或附着点靠前,内直肌较弱或附着点靠后,节制韧带肌间膜解剖异常。
3.近视性屈光不正,因远近距离均不用调节引起辐辏功能减退。
三临床表现近距离工作不久就发生前额疼痛、眼睛酸痛、阅读不能持久、视物不清、复视等症状,必须闭眼休息片刻再继续阅读,但不久又出现上述症状。
临床上,有时按屈光不正、青光眼或神经衰弱进行一系列检查,配戴矫正眼镜,但症状仍未解除。
四检查1.应用交替遮盖法、马氏杆检查法可确定有无隐斜。
三棱镜法、隐斜计可准确测定隐斜度数。
2.应进行屈光状态的检查。
五诊断诊断要点1.外隐斜患者,多无自觉症状,部分可有眼胀痛、头痛、视力疲劳的症状,个别患者近距离工作可出现复视。
2.常伴有近视。
3.遮盖法,遮盖一眼,另一眼注视。
迅速去除遮盖,被遮盖眼自外侧转回正位,而注视眼不动,保持正位。
4.隐斜计检查法,也可查出外隐斜。
六并发症严重隐斜患者可发生睑缘炎。
七治疗1.矫正屈光不正青少年在睫状肌麻痹后验光,如有近视应完全矫正以加强调节;如有近视散光,远视散光,混合散光均应矫正,以提高视力增加融合性辐辏功能,对治疗外隐斜也有帮助。
2.三棱镜底向外及同视机训练主要增加融合性辐辏,对严重病变收效不大。
也可用铅笔做近点训练,即将笔尖由远移近到出现复视后再退回原处反复训练,以上训练如持之以恒对治疗外隐斜也有帮助。
3.配戴底向内之三棱镜戴底向内三棱镜,虽未增强肌力,但在缓解视力疲劳方面效果显著。
4.手术手术治疗必须慎重,以加强内直肌为主,可行一眼或双眼内直肌加强术。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间歇性外斜视的原因
![间歇性外斜视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62185789b6648d7c0c7460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间歇性外斜视的原因
导语:间歇性外斜视是当今许多儿童易产生的问题,对儿童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间歇性外斜视这种问题呢,下面就跟随以下文章具
间歇性外斜视是当今许多儿童易产生的问题,对儿童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间歇性外斜视这种问题呢,下面就跟随以下文章具体了解是什么原因产生间歇性斜视问题的。
1、发育不完善(45%):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
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
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
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15%):
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
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
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异常(10%):
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与治疗PPT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e91f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2.png)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间歇性外斜视病史
环境因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
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弱视等
神经பைடு நூலகம்统疾病:如脑瘫、癫痫等
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
其他因素:如头部外伤、药物副作用等
症状表现
眼睛向内或向外 偏斜
斜视程度可随年 龄增长而加重
可能伴有视力下 降、复视等症状
斜视程度可能随 疲劳、紧张、注 意力集中等因素 而加重
Part Seven
间歇性外斜视的常 见问题解答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间歇性外斜视?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经常向同一 方向偏斜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阅读、看 电视或玩游戏时 容易疲劳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光线较暗 或看远处物体时 容易偏斜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注意力不 集中或情绪激动 时容易偏斜
间歇性外斜视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间歇性外 斜视是一 种常见的 眼科疾病, 主要表现 为眼睛向 外斜视。
手术治疗 是间歇性 外斜视的 一种治疗 方法,但 并非所有 患者都需 要手术治 疗。
手术治疗 的目的是 矫正眼位, 改善外观, 提高生活 质量。
手术治疗 的适应症 包括:病 情严重、 保守治疗 无效、影 响生活质 量等。
手术治疗 的风险包 括:手术 并发症、 术后复发 等。
诊断:眼 科检查, 排除其他 眼病
治疗方案: 佩戴眼镜, 进行视觉 训练
治疗效果: 斜视程度 减轻,视 力保持正 常
随访观察: 定期复查, 调整治疗 方案
案例二: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与治疗
患者情况:年龄、性别、症状等 诊断过程: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 治疗过程:手术方法、术后恢复等 治疗效果:改善情况、注意事项等
护理查房-间歇性外斜视
![护理查房-间歇性外斜视](https://img.taocdn.com/s3/m/5fb240b602020740bf1e9b42.png)
外隐斜 间歇性外斜视 恒定性外斜视
•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 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
视,随患儿年龄的增长,眼球融
合性和调节性集合功能逐渐减弱,
最后失去控制,丧失代偿能力, 成为恒定性外斜视
分型
• 1.基本型: 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 2.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大于视近(≥15△)。 • 3.集合不足型:视近斜视度大于视远(≥15△)。 • 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大于视近,
3、入院查体:T36.0℃ P 104次/分 R 23次/ 分钟 BP 105/70 mmhg,幼年 男性 发育营养良 好,皮肤粘膜正常,无染黄,毛发分布均匀,
头颅正常,无畸形,颈部对称,未见颈静脉怒 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心率97次/分,心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正
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正常,脊柱四肢
发育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
4、眼科检查:视力 右眼 0.6 左眼 0.6,矫正视力 右 +1.00DS+1.00DC*90°--0.6, 左+1.00DS--0.6,眼 压 OD Tn OS Tn,双外眼正常,睑球结膜无充血,角 膜清亮,前房深度正常,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等大等 圆,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眼底:双眼玻璃体 清,视乳头边界清晰,C/D约0.3,中心凹反光存在, 网膜血管未见异常。眼肌检查:角膜映光:SC OD25°,能控制正位,交替遮盖:ou 外→正 ,遮盖去遮 盖:REF=LEF-25°,眼球运动:无异常。三棱镜+遮 盖:5m:REF-70△,LEF-70△,33cm:REF-75△, LEF-75△,AV现象(同视机法):上转25° -36△, 下转25°-42△。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17fbc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关于间歇性外斜视!斜视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偏斜方向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旋转斜视,融合的状态分为隐斜、显斜、间歇性斜视和恒定性斜视(还有其他很多种分类标准。
临床上多表现为集中类型的叠加,比如间接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外斜视中常见的类型,约占外斜视的40%以上。
也有学者认为,外斜视因为集合的原因(集合是一种坚强的双眼反射运动反应)常表现出间歇性,且持续时间较长。
先来讲一个例子。
有一个20几岁刚工作的姑娘,当时还在实习期,领导反应在跟她讲话的时候,小姑娘的眼神经常瞟向一侧,好像不屑听领导讲话。
最后就是因为这点小姑娘没有转正。
听着好像很无厘头,真人真事。
没过几天小姑娘就到我们医院做了斜视手术。
这个小姑娘就是间歇性外斜视。
并不是小姑娘不屑听,只要注意力稍不集中,一个眼睛就处在外斜位。
正常人注意力不集中,眼位不在正位也不会呲溜一个眼睛跑出去。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能够通过自身的融合功能控制眼位,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破坏融像后表现出显性外斜视。
比如,早晨起来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少、角度很小,甚至无眼位偏斜,但是到了下午或者劳累、身体不适时,表现出显性外斜视。
眼位是在正位和外斜之间转换,即有时正位,有时斜位。
关于间歇性外斜是不是天生的存在争议。
有不少学者认为间歇性外斜视是天生的,但幼儿时期显性外斜视发病率低,斜视角度小,常表现为外隐斜。
随着年龄的发育,病情逐渐进展,斜视加重,出现的频率增加,才被人发现。
因此很多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现年龄并不和发病年龄完全一致。
间歇性外斜视的病程一般都较长。
多数学者认为间歇性外斜视是一种进展形的疾病。
随着时间的增加,出现斜视的频率越来越高,双眼视觉抑制的情况也会随之严重。
甚至会随着双眼视觉的异常,丧失潜在的融合功能,进而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Hiles和von Nooeden分别对48例和51例间歇性外斜是患者进行11年和3.5年的观察,前者有2例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后者观察到有75%病情进展,9%病情无变化,16%病情改善。
间歇性外斜
![间歇性外斜](https://img.taocdn.com/s3/m/1b8b473d10661ed9ad51f3b5.png)
患儿到了2期或3期,虽然间歇性外斜视一般不会形成弱视,但还是要进行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排除屈光因素,眼部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单眼包扎充分显示外斜度数,则该患儿必须进行手术,不能再等,因为现在还有双眼视功能,手术效果稳定,能恢复正常的双眼视和立体视,否则形成了牢固的抑制性暗点就变成了恒定性外斜视,效果就不同了。
治疗上,首先是屈光方面的检查,是否有屈光不正、AC/A的异常都是需要考虑的,如果在矫正屈光后还会有症状,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手术的治疗了,而且间歇是外斜视一般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手术上,首先是手术的目的,对于所有的儿童斜视的患者,手术的最高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正常双眼视和立体视而进行的治疗,所有在术前的同视机检查也是必要的,其次是时机的选择,一般来说如果是确定要手术的病人,如果曾经进行过非手术治疗,比如说眼前的辐凑训练那么会先让病人停止训练3个月左右,以恢复内直肌在训练中的肥厚变化,利于手术的设计,和预后的恢复。而且间歇性外斜视的病人其术前的检查是要充分的,这样才能充分的暴露出斜视的量,在手术的设计上才能完全。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外斜视最常见的类型,它的发展可分四期:
1期;看远呈外隐斜,看近正位;
2期:看远呈间歇性外斜,看近正位或呈间歇性外斜,阳光下喜闭一眼。此期尚未形成视网膜抑制性暗点;
:看远呈外斜视,看近呈外隐斜或间歇性外斜,此期已形成抑制性暗点。
4期:看远看近均呈恒定性外斜视。抑制性暗点牢固形成。
间歇性外斜视科普讲座PPT课件
![间歇性外斜视科普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0a34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c.png)
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儿童 和青少年更为常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人可能会自行改善, 但有些人需要治疗。和女性均可能受到影响,但 某些类型的斜视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例如,男性可能更易于出现较严重的斜视情 况。
谁会受到影响?
其他风险因素
家族史、早产、以及某些眼部疾病等都可能 增加发病风险。
有时需要使用特殊设备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如何进行诊断? 影像学检查
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 除其他眼部疾病。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认诊断。
如何进行治疗?
如何进行治疗?
矫正眼镜
在某些情况下,佩戴矫正眼镜可以改善视力和眼 位。
眼镜可能会帮助减轻症状,尤其是在儿童中。
如何进行治疗?
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可以加强眼部肌肉的协调性,从而改善 斜视情况。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或持续的病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项 。
手术旨在调整眼部肌肉,以恢复正常的眼位。
谢谢观看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早期识别和干预 。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持续时间
如果间歇性外斜视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 ,应及时就医。
越早诊断和治疗,预后通常越好。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影响日常生活
当症状开始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应考虑寻求 专业意见。
例如,视觉困难可能影响学习或工作表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其他并发症
出现眼部疼痛、红肿或视力急剧下降时,应立即 就医。
这些可能是更严重眼病的信号。
如何进行诊断?
如何进行诊断?
眼科检查
专业眼科医生会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 视力测试和眼位评估。
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方法
![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1d46db9e3143323968939c.png)
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方法*导读: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如果家里出现了孩子患间歇性外斜视的情况,作为家长一定会非常担心,也很想知道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方法有哪些?为了让各位家长更方便的了解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矫正方法有哪些,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如果家里出现了孩子患间歇性外斜视的情况,作为家长一定会非常担心,也很想知道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方法有哪些?为了让各位家长更方便的了解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矫正方法有哪些,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
1.三棱镜及遮盖疗法,早期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外隐斜,显斜的次数并不多,偏斜度不大,所以不主张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建议通过底向内三棱镜可加强双眼中心凹刺激,有1/3~1/2偏斜情况的患者可在三棱镜刺激下融合得到矫正。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手术明显的改善患者斜视的症状,目前关于患儿接受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最佳年龄还没有定论,但是有人称越早治疗越好,如果各位患儿想接受手术进行治疗的话,建议大家可以去正规的眼科专家就诊,专家会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给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3.欠矫和过矫的处理,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度过矫和欠矫形,因为手术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正常的现象,各位家长不必太过于担心,这是可以通过后期的训练恢复的,或者进行二次手术都能够慢慢调整,所以可以放心。
眼睛是一个人观察这个世界的窗户,如果出现了故障,那么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悲伤等消极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所以各位家长需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及时了解孩子的病情,能够在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希望以上小编介绍的关于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间歇性外斜视诊室检查技术
![间歇性外斜视诊室检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6c4f2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6.png)
间歇性外斜视诊室检查技术
张国梅
【期刊名称】《实用防盲技术》
【年(卷),期】2023(18)1
【摘要】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最常见的外斜视类型。
该病发病早,由于融合功能的减退,患者会逐渐丧失双眼视功能并有发展为恒定性斜视的可能;随着年龄增长,间歇性外斜视对患者及其父母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将逐渐增大,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因此不同程度受限,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视轴常常分开,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
【总页数】5页(P37-40)
【作者】张国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智能视功能检查治疗仪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2.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辐辏检查的临床分析
3.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辐辏检查的临床分析(附54例报告)
4.应用同视机检查评估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双眼视功能
5.应用同视机检查评估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双眼视功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斜视是怎么形成的
![外斜视是怎么形成的](https://img.taocdn.com/s3/m/7d3b96c90066f5335b8121cc.png)
外斜视,眼科疾病之一,分为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等。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
下面由为你详细介绍外斜视的相关知识。
:有时候处于外斜视状态,有时候,病人能够控制眼球正位。
随年龄的增长,融合性和调节性功能可能逐渐减弱,最后失去控制,丧失代偿能力,成为恒定性外斜视。
本病的最大特点是斜视角变化大。
当劳累后、走神时、特别是看远时出现外斜视。
如果斜视日趋明显恒定,则应该及时手术矫正。
类型恒定性外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可能是外斜视发展的不同阶段。
恒定性外斜视可能是间歇性外斜视发展的结果。
恒定性外斜指的是,无论何时,某一只眼总是处于偏斜状态。
通常幼年发病,有的是间歇性外斜视发展而成。
发病早而愈后差,常常因为双眼视觉遭到破坏,而形成立体盲。
需要尽早手术矫正斜视,不要延误手术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果是间歇性外斜发展而成的恒定性外斜,愈后较好,因为在斜视恒定之前,已经建立双眼单视,手术矫正后可重新获得完好的双眼单视。
临床分型外斜视患者可由外隐斜进展为间歇性外斜视再进展为恒定性外斜视,也可一发病即为间歇性外斜视或恒定性外斜视。
间歇性或恒定性外斜视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临床可分为4种类型。
1、基本型: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2、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
≥15△3、集合不足型:视近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远。
≥15△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但单眼遮盖1小时或双眼配戴+3D球镜后,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危害外斜视的治疗是否及时无论是儿童或成人都是非常关键重要的。
成人外斜视是日常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斜视类型,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很多患者因“惧怕”手术而耽搁最佳的手术时机。
外斜初发时一般能自己控制眼位到正位,当注意力分散时才明显的外斜,随着年龄的增长,用眼强度的增加眼睛调节能力逐步下降,外斜视就会很难控制,严重的影响我们的外观,破坏我们高级的双眼视功能,影响我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自信,甚至造成心里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间歇性外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视轴常常分开,当看远时,
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而看近视时可保持正位,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大多先有外隐斜。
二病因其发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
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时,不能
对抗过强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
三临床表现间歇性外斜视常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远时发生,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性
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有所增加,最后看近时亦可发生外斜。
间歇性外斜视的显斜期,常于疲倦、
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
间歇性外斜视在视觉未成熟儿童可有暂时性复视,很快即发生抑制,并有异常视网膜对应。
常见症状是畏光,在户外日光下常常闭合一眼,其原因不明,估计患者在户外看远处目标,无近处物体刺激以使两眼集合,亮的日光闪烁了视网膜,干扰了融合。
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合并有A-V综合征,亦可伴有其他垂直性斜视,如分离性上斜视等。
四检查1.应做所有斜视项目的检查,特别注意对具有诊断意义斜角测定,如看远时偏斜角,最好
令患者注视>6米远处目标,以充分检查其外斜度数,确定外斜类型,因为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不同。
测量时要矫正屈光不正,以控制其调节。
若间歇性外斜视仅是在看远时出现,并且看远斜角大于看近斜角至少在15△,应做遮盖试验:一眼遮盖30~45分钟,当去掉遮盖时,两眼必须保持分离状态,即一眼去掉遮盖时,另一眼必须通用遮眼板挡住,打开时用三棱镜匀替遮盖试验迅速测量看近斜度,然后再查看远斜度,不让患者有融合机会,将其结果与遮盖前的斜度相比较。
2.测量上转及下转的偏斜度,确定有无A-V综合征。
3.测量向左侧及向右侧注视时斜角,是否有任何侧位的非同性问题。
从定义上讲,侧位非共同性是指外斜患者向两侧看时,偏斜度比第一眼位偏斜度小20%。
临床实践证明,有侧位非共同性患者很容易手术过矫,并造成内科V征。
检查立体视锐度:患者在隐斜期,也必须测量其立体视,如立体
视不正常,说明间歇期显斜所引起立体视下降,数月内立体视继续下降,则有力说明是手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指征。
五诊断1.外斜位的间歇出现及斜视度的变化为本病突出的特征。
就诊时或者手术前因为紧张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