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2.7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共40张PPT)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2.7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共40张PPT)
4.结合搜集的图文资料,能够辩证客观地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 够说明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中的水热及其配合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并能够分析海陆 位置、洋流和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提高综合思维素养。
5.根据生物循环示意图,能够说出植被与大气成分、气候特征、土壤的性 质等自然因素的关系,并能够说明植被在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分析人类活动对 植被的保护与破坏产生的不同结果。提升综合思维素养,强化人地协调观。
校 园 的 春 夏 秋 冬

Q:观察下列“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的四季变化”图片,描述该地植被 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思考并分析这种变化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校 园 植 物 的 四 季 变 化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活动4:探索新知
➢小组学习任务2
活动流程: 1. 小组1
✓搜集资料,归纳出决定区域植被类型的因素有哪些,并给 出相关图文证据。 2. 小组2 ✓搜集资料,绘图说明生物循环过程中植被对自然环境中大 气、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分析森林植被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说明人类破坏植被 产生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表现。 3. 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学习目标
1.通过查询资料,能够说出植被、植物种群、植物群落和植被的概念。
2.观察“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图,能够说出世界主要植被类型,描述其在 世界上的分布区域,并说明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3.观察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植被图片,能够描述其叶片、枝干、根 系等典型特征,并说明其与气候的关系。
塞罕坝的现在
活动7:迁移应用
1. 填写与下列景观对应的气候类型
2. 对比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左)和植被类型分布图(右),
将主要气候类型及植被的对应关系进行连线。

07-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图版

07-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图版

难以发育出苔原,A、B错误。大分水岭总体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拔不高,发育不
出苔原,D错误。富士山地处温带,且海拔较高,能发育出苔原,C正确。
考向2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例8 简单的学术情境(2023·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
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
A.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
【解析】洛迦山岛位于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理论上大多数植被为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D正确。
8.知识点1、2、3为适应环境,滨柃最可能的特征是( C )
①根系纤细密集 ②植株抗风能力弱 ③植株耐盐碱 ④植株高大 ⑤植株耐贫瘠
A.①③④
B.②③④
D.④—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根据图中景观可知,①地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地植被类型为温
带草原,③地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④地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故选C。
(2)下列关于四地植被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植被有板状根、茎花现象
b.②地区植被具有耐旱、矮小等特点
c.③地区植被春季长叶,秋冬季落叶
意温带地区的阔叶林。故图示植被景观按照纬度从低到高的分布顺序是①③②或者
④③②。
2.知识点2、3影响不同纬度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的主要因素是( D )
A.地形
B.海拔
C.水分
D.热量
【解析】不同的温度
带,由此形成了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D正确。
葱绿,冬季落叶,景观外貌四季变化较大,B正确;丙的层次很少,为亚寒带针叶林,
景观外貌四季变化较小,C错误;丁位于极地附近,主要为苔原和冰原,冰雪覆盖面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A.降水
B.气温
C.土壤
D.地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海拔大于2 800米植被带内总物种数量大约为400个, 其中草本植物物种大约为300个,草本植物物种在该植被带内占比约为75%, 所以海拔大于2 800米植被带内草本植物物种占比最大,D正确。 第15题,海拔小于600米植被带内,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人类毁林开 荒,破坏植被,植被物种数量偏少,D正确。 第16题,海拔1 100~1 899米植被带主要位于峨眉山的山腰处,山地迎风坡形 成地形雨,且一般山腰处降水较多,所以该植被带物种数量最多,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从气候类型来看,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 B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荒漠
2.“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土层太薄 B.气温太高
C.降水太多 D.海拔太高
3.据图推断,“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 B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 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河北保定定州高一期末]华北某山区有一处黄土土林地貌景观,区域 内发育了程度不同的塔状、锥状土柱,突兀峥嵘,土林顶部分布着低矮的草 本和灌木,谷底多是人工种植的次生乔木林。据此完成第9~10题。 9.土林顶部分布着草本和灌木,但少有乔木,说明土林顶部( A ) A.保水性差 B.有机质少 C.土质坚硬 D.盐碱严重 10.在土林发育的不同阶段,当地植被对该地貌发育的影响是( D ) A.早期灌木加速土林发育 B.早期草本抑制土林发育 C.晚期草本加速土林发育 D.晚期乔木抑制土林发育

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件 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件 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气候(影响植被类型)
一般而言,气温越 高、降水量越多的地 方,植被高度越大, 植物种的数量越多。
寒带植被 亚寒带植被 温带植被 亚热带植被
热带植被
①热量对植被的影响
极地
1.团城内的植被属于( ) ①自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阔叶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 )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广玉兰原产北美洲东南部,花大、白色、芳香,为美 丽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读图完成3~4题。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 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大陆东岸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参考】1.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大气湿度等。 2.干燥天气多,容易引起山火;降水少,土壤贫瘠,林木生长慢。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
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 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 760平方 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 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 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 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 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 完成1~2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米,胸径0.64米,地径0.75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是黄
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条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
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迎客
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迎客松已经成为
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探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黄山山麓地带的植被是什么?它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2)尝试探究迎客松形态的主要成因。 提示:(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林相整齐,季相变化不明显; 主要分为林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较为丰富。 (2)在强劲风的长年吹拂下,背风面枝叶比迎风面长得茂密,看起来 像旗帜形;迎客松位于玉屏楼左侧,倚青狮石破石而生,而它的枝干 也只能向着山壁的另一侧生长,因此形成了“双臂垂迎天下客”的姿 态。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思考感悟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平原面积较小,山地面积较大, 山地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全岛有50%以上的面积被森林覆盖, 从热带到寒带的树林,应有尽有。据统计,全岛树木品种多达9 000 多种,相当于欧洲大陆木本植物种数的三分之二,所以被人们誉为 “亚洲天然植物园”。为什么台湾岛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提示:台湾岛纬度低,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山脉海拔 高,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所以物种丰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思考感悟世界上最高的树——杏仁桉,是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一 种高耸入云的巨树。杏仁桉一般都高达100米,最高的达156米,相 当于50层楼的高度,被称为“树木世界里的最高塔”。杏仁桉,树干笔 直、树基粗大,树根扎得又深又广,吸水量特别大,有“抽水机”的称 号。我国西南地区的很多地方都种植杏仁桉,前几年西南地区的旱 灾也跟杏仁桉大量吸取地下水有关。为什么杏仁桉被称为“抽水 机”? 提示:树干高大、枝叶茂密、根系发达、吸水量特别大。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
或运用视频、
图像,识别主
要植被,说明
其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图文资料,描述各种不同区域森林、草
原、荒漠景观的主要特点;简要分析所处区域的气候特
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综合思维]结合陆地植被水平分布特征,简要分析其与
新视点:
“多肉植物的Biblioteka 乡”——纳马夸兰沙漠纳马夸兰沙漠南临好望角,西濒大西
洋,是一块南北狭长、荒凉干燥、地貌多样
的神奇沙漠。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为,纳马
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
区,区域内有超过3 000种植物,其中1 000多
种多肉植物是这里独有的,被誉为“非洲的
沙漠花园”“多肉植物的故乡”。
灌木
旱生 _______和禾草组成。
[小提醒]草原地区因降水相对较少,主要植被为草本植物,但是也
有耐旱的灌木生长,其中热带草原区还有耐旱的乔木存在。
3.温带植被
(1) 落 叶 阔 叶 林 : 乔 木 组 成 的 森 林 植 被 类 型 , 具 有 明 显 的
季相
________变化。
(2)针叶林(又叫泰加林)。
想一想3:
人们应该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
的治理,为什么?
【答案】河流上中游因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往往造成下游泥沙
堆积进而使洪涝灾害频发。
山东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福建多樟树、榕树等常绿阔叶
树。据此完成第1~2题。
1.山东境内的杨树、柳树之所以落叶,主要是因为冬半年(
A.风力强劲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课件(2篇)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课件(2篇)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二、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1)热带雨林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1)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亚__欧__大__陆__东岸。
(2)常绿硬叶林 ①分布:__地__中__海____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②特点: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___刺_______,树皮
粗糙。
(3)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由旱生灌 木和禾草组成。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个__体_____

2.4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 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2.4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 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3.林场建设中特别注重防火,推测该林场火灾
风险最高的时间是( )
A.4~5月
B.6~7月
C.8~9月
D.11~12月
课堂小结
项目任务
项目一:林场建设的背景


项目二:林场建设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场 项目三:林场建成后带来
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植被遭到破坏
因地制宜营造 人工林
林场对地理环境和 社会经济的影响
返回
下一页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小组A资料展示
材料:塞罕坝建林场前的历史(2) 由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千米,平均海拔相差1500多米, 塞罕坝及周边的浑善达克沙漠成为京津地区主要的沙尘起源地和风沙通道。草木 不见,黄沙弥漫,风起沙涌,肆虐地扑向北京城。
问题探究 3.分析塞罕坝原始植被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思路指引】塞罕坝林场发展旅游业主要从旅游资源类型,基础设施,交 通,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返回
下一页
随堂练习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海拔约 1500-2000米,清末逐渐形成“飞鸟无栖树, 黄沙遮天日”的荒凉之地。微博考试研究所 1962年国家成立塞罕坝林场,历经半个世纪的 造林形成目前的万顷林海。图为塞罕坝位置示 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项目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材料:塞罕坝林场创造的价值(1)
小组C资料展示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小组C资料展示
问题探究 1.简述塞罕坝林场建设后带来的生态效益。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1)太阳辐射由赤道到两极递减影响植被类型 (2)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影响植被类型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植被覆盖土地水土流
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题。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降雨量 降雨Βιβλιοθήκη 径流 泥沙 径流 泥沙 径流 泥沙 径流 泥沙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 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 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 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 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回答(1)~(3)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__一__种 __植物的个体集 群。 2.植物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 3.植被: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植__物__及其群落。 4.植被的分类: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二、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类型
分布
特点
热带 雨林
[归纳提升] 植被的分布及特征
植被类型
景观特征
气候 我国的分布
海南岛、云南
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
热带
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西
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
热 雨林
气候 藏东南部、台
等现象

湾南部
热带
热带草原
湿季植被葱绿,干季植被枯黄

草原
气候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
热 热带
热带沙漠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2.7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2.7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3.温带植被 (1)类型: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和草原。 (2)落叶阔叶林:由 春夏 季长叶、 冬 季落叶的乔木组成 的森林植被类型。 (3)针叶林(泰加林) ①分布:只分布在北半球,在 亚欧 大陆和 北美 大陆北部。 ②特点:通常由 单一 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 尖塔状 ,群落 结构比较 简单 。 (4)温带草原 ①特点: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 草本植物 或旱生 小半灌木 组成。 ②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北半球草 原常呈 带状 分布。
1.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物群落表现的特征是( ) A.垂直结构丰富 B.群落结构单一 C.森林草原广布 D.藤本植物少见
答案:A
解析:第1题,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 种类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群落结构复杂,A对,B错;高温多雨的地区主要 植被是森林,草原多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C错;热带雨林中拥有世界上全 部藤本植物的90%,藤本植物多见,D错。故选A。
② 特 点 : 植 物 种 类 丰富 , 植 物 群 落 结构复杂 ; 维 持 地 球 生态平衡 .的重要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全球环境。
(3)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主要分布在热带较 干燥 的地区。 典型植物为 猴面包 树。
2.亚热带植被 (1)类型:常绿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和亚热带荒漠草原等。 (2)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地区 大陆东岸 湿润 季风气候 地区,主要分 布在 亚欧 大陆东岸。 (3)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 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主要由硬叶 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4)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 由 旱生灌木 .和禾草组成。
2.下列植被类型中,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的是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银杏之所以 落叶是为了应对冬季低温对树木本身造成的影响,因此银杏落叶的主要影 响因素为温度;根据材料“从10月下旬起,辽宁丹东、北京钓鱼台、江苏泰 兴等地迎来观赏银杏的最佳期”可知,银杏树在温度降低到一定条件时开 始落叶,纬度越低落叶时间越晚,因此北京银杏最佳观赏期应该是11月,主 要影响因素为热量,B正确;北京地区银杏树落叶主要受热量条件影响,而不 是地形,且10月下旬辽宁丹东进入最佳观赏期,北京应该更晚一点,A错误; 降水减少是热带草原地区植被枯黄、落叶的主要原因,降水不是北京地区 银杏落叶的主要原因,C错误;12月已经进入隆冬季节,此时银杏树叶早已掉 落,D错误。故选B。
(3)影响环境: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拓展延伸】 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自然 相互关系地理来自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 影响
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的多少:山区植被种类
垂直 比平原地区丰富
根据植被覆盖率分析
分异 地形
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山 地垂直地带性越显著,垂直带谱越丰富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 和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 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密;阴坡热量条件
深秋时节,银杏树下遍地金黄(下图)。从10月下旬起,辽宁丹东、北京钓鱼 台、江苏泰兴等地迎来观赏银杏的最佳期。据此完成第4~6题。 4.银杏树的植被类型是( D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树 D.落叶阔叶林 5.与银杏树叶特征相符的是( B ) A.附生植物丰富 B.叶片宽阔,呈扇状 C.叶面多呈革质 D.叶片厚实,有蜡质 6.推测北京的银杏最佳观赏期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10月,地形 B.11月,热量 C.11月,降水 D.12月,光照

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热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植被
热带植被类型有热 带 雨 林 、热带季雨林、热 带 稀 树 草 原
热带雨林
•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纬10°之间,全年高温多雨 • 特点:
① 种类特别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② 高大乔木,具有板状根、茎花、叶大; ③ 木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绞杀植物附生; ④ 季相:无明显季相变化,终年深绿。
3.板根改变微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提高土壤温度
B.缩短土壤冻结期
C.拦截土壤养分
D.减少地表水下渗
降尘是大气粉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依靠重力自然沉降于地面。植物对大气降尘有很强的阻 挡、过滤和吸附作用,植物的光合器官在这些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植物光合器官滞尘量与其 表面特性(形态结构、表面粗糙程度、湿润性)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均温 12.3℃)腹地不同灌木光合器官外形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 垂直方向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热带季雨林
主要分布于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地区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
干湿季节 植被分布:与热带雨林相比,其树高较
低,植物种类较少,结构 比较简单,寄生、附生植 物较少。
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
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特征: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 矮生、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 树冠。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
猴面包树 纺锤树
猴面包树又叫波巴布树,是非洲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 特的常绿乔木。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 上树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树”的称呼由此而来。猴面包树 树干粗大,直径可达 9 米,最粗的树干基部圆周达 50 米, 为世界上最粗的树木之一。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1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1

森林
热带 雨林
对应气候
景观特征
我国的分布
植被高大茂密、
物种丰富,垂直 海南岛、云南西 热带雨林气候、
结构复杂。常见 双版纳、西藏东 热带季风气候
茎花、板根等现 南部、台湾南部

森林常绿,乔木
森林
常绿 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或季 多革质叶片,花 我国秦岭—淮河
风性湿润气候、 期多集中在春末 以南的南方地区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①分布: 地中海 气候区。 ②特征:由 硬叶 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叶面 常被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 粗糙 。 (3)荒漠植被:植被十分 稀疏 , 植物种类 极少。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3.温带植被 (1)落叶阔叶林:乔木 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 化。 (2)针叶林(又叫泰加林) ①分布: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 北部。 ②特征: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 尖塔 状,群落结 构比较简单。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问题 1 (区域认知)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出现的植被类型是什 么?
[提示]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问题 2 (综合思维)客家人南迁路线出现的植被类型变化的主导 因素是什么?
[提示] 气候。
[归纳总结]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2)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 较干燥 的地区。 ②特征:散生在草原中的 旱生 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大 而扁平的 伞形 树冠。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2.亚热带植被 (1)常绿阔叶林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 亚欧大陆 东岸。 ②特征:森林植被,四季常绿。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共24页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共24页

高山苔原、极地苔原
高山苔原
极地苔原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
硬叶林 温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寒带植被

温带植被
0° 多 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热带植被
植被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40°N
荒漠 草原 森林


水分: 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红树林不是“红”树林 ——海南红树林湿地
植被特征
由乔木组成,春季发叶,秋冬落叶 ,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温带草原
主要分布
亚洲大陆 性气候区。
植被特征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针叶林
主要分布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气候特征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植被特征
由单一树种组成,树叶缩小为针状,立木端直 ,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植被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 观察“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图”,能够说出世界主要植被类型,描述 其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区域。 2.综合思维 观察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植被图片,能够描述植被的典型特 征、生态系统的特征,并分析与气候的关系。 3.地理实践力 通过观察本地区春夏秋冬植被的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原因。 4.人地协调观 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淡水净化器:树根能从咸水中净化出淡水。 排盐腺体: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 支柱根和板状根:适应和防止风浪冲击。 呼吸根: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促进保滩、净 化空气。
红树林不是“红”树林 ——海南红树林湿地
生态意义
固定滩涂 削弱台风的力量 为跑海鸭提供栖息地和天然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1)热带雨林 ①分布:南北纬 10°之间的南美洲__亚__马__孙__河__流域、非洲刚果盆地、 亚洲__东__南__亚____地区。 ②特征 a.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 b.主要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c.没有老叶更新的周期性,也没有一定的开花季节,四季常绿。
提示:(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 (2)大 热量(或太阳辐射) (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高 温少雨。 (4)地处迎风海岸和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有暖流流经,起增 温增湿作用。
【核心考点突破】 1.热带植被类型 (1)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10°之间,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气候 区。植被群落结构复杂,主要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树 冠参差不齐,色彩不一,树干高大笔直,分枝少,具有板状根(如 紫茉莉、龙脑香科植物)、气生根(如榕树属植物)。中型叶或大型 羽叶常绿,下层植物常具滴水叶尖及花叶现象。茎花现象也是雨 林乔木的一个特征。另外,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构 成了雨林的特殊景观。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解析:第 1 题,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得深,生长范 围广,有利于吸收充足的地下深层的水分。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 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地表水缺乏,A 对。湿润区植物根系浅,B 错。寒冷、炎热不是植物根系发达的主要原因,C、D 错。第 2 题,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获取足够生存的水分,C 对。地上部分 植株会变得更矮小,A 错。地上部分叶片变小或变成针叶或刺,B 错。地下部分分支增多,D 错。 答案:1.A 2.C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冬季叶片凋落
解析:选 D。热带雨林地区全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终年高温
多雨,植被四季常青,全年都有植物开花,是地球上过半动物、
植物物种的栖息场所,动、植物物种丰富。
9.在沙漠生长的植物,有些会生长出针状叶,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 B.吸取地下水 C.储存水分 D.加速水分的蒸腾作用 解析:选 A。干旱地区的植物叶片退化为针状,以减少水分的蒸 腾作用。
【核心考点突破】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山区植被比平原地区丰富;海
拔越高,山地垂直带谱越多; 地
山地的阳坡(热量条件好)和迎 形
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比阴坡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 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 力作用地貌的形成
和背风坡相对茂盛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0.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
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植物是( )
A.白杨
B.胡杨
C.红树林
D.栎树
解析:选 B。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耐旱植物有胡杨、梭梭、沙拐枣
等,其根系一般较发达。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情景导入诱思】 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 地气温年较差比 B 地________;导致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 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 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4)简述 C 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该地区的水分和热量以及二 者的配合状况。 (2)__太__阳__辐__射__提供给地球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减少,形 成不同的温度带,由此形成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3)__水__分__条__件__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 因。 (4)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导致的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 布。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 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 量大于 400 mm 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 于 400 mm 的地区(地表 1 m 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 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4.寒带植被类型 苔原也称冻原,分布于北冰洋的周围沿岸,亚欧大陆北部和美洲 北部占很大面积,是寒带植被类型。苔原植被的特点是森林绝迹, 最多有灌木层、矮灌木和草本层、藓类地衣层三层。
【对点跟踪训练】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 1~3 题。
1.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
2.a 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美洲大陆
3.b 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解析:第 1 题,根据该植被分布所处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 判断出该植被类型为草原。第 2 题,结合图例的分布范围很容易 判断出 a 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亚欧大陆。第 3 题, 结合图例的分布范围可以判断 b 植被主要分布于南北纬 10°~20°, 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B 2.A 3.C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植被通过植物的___光__合_____作用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2)植被的___蒸__腾_____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3)植被能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4)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5)森林植被的破坏会引起局地气候的显著变化。
一、判断题 1.热带雨林被认为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 √ ) 2.猴面包树是热带季雨林的典型植被。( × ) 3.常绿阔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 ) 4.自然环境对植被产生影响,而植被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 5.北纬 50°附近的亚欧大陆西岸和东岸的植被类型相同。( × ) 6.植被对其生存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 )
(2)季雨林 季雨林是分布在热带有周期性旱雨季节交替地区的森林类型,主 要分布于亚洲。具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群落有季相变化,群落 高度较低,主要树种旱季落叶,雨季到来时又开始长叶并相继开 花,花期比较集中且某些植物具有大型花,使季雨林的外貌显得 华丽,下层有常绿树种,具有旱生特征,林内有少量藤本和附生 植物。
(2)常绿硬叶林 常绿硬叶林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地中海沿岸。在这些地方,夏季 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群落特征是叶常绿、革质,有发达的 机械组织,叶面方向几乎和光线平行。 (3)荒漠 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干燥地区。荒漠中植物以不同 的生理生态方式适应严酷环境。如有的叶片缩小或退化,有的只 有肉质茎叶,有的茎叶有白茸毛,来贮水防灼;它们大多根系发 达;还有一些短命植物。盐生植物是很多荒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 类群。
3.温带植被类型 (1)针叶林 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是属于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几乎全 部分布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在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分布最普 遍。针叶林是由松杉类植物,如云杉、冷杉、松、落叶松等所形 成的森林,林下植物不发达,层外植物极少。
(2)草原 草原是属于夏绿旱生性草本群落类型。在世界上有两个大的分布 区域。一个在亚欧大陆,另一个在北美,草原上生长着禾本科、 豆科、菊科和莎草科植物占优势的草本植物群落。在禾本科植物 中,丛生禾草针茅属最为典型。
植被可降低气温年较差和日 气 不同气候条件形成的植被类型
较差,增加湿度;森林可降 候 不同
低风速
植被覆盖率影响河流含沙
水源条件好的地区植被生长

量,径流的稳定性和季节变
好;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

化、年际变化,植被覆盖率

高可增加下渗,涵养水源
土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影响植被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
壤 生长
质,增加有机质含量
【对点跟踪训练】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植被示意图。读 图,回答 1~2 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
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二、选择题
7.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不包括(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解析:选 B。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主要的
植被类型,我国不具备热带沙漠气候条件,故植被类型不以热带
荒漠为主。
8.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植物种类丰富
பைடு நூலகம்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 400 mm 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 良结果。
提示:(1)降水量少(低于 400 mm),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 分不足。地表 1 m 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 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 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 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2)热带稀树草原 ①分布: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②特点: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 典型植物为__猴__面__包____树。 2.亚热带植被 (1)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亚__欧__大__陆__东岸。 (2)常绿硬叶林 ①分布:__地__中__海____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②特点: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___刺_______,树皮 粗糙。 (3)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由旱生灌 木和禾草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