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的方法取决于所需纳米材料的性质、应用需求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1.化学合成法:-溶液法:将适当的化学物质在溶剂中混合反应,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等,通过溶液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
常见的溶液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沉积法等。
-气相沉积法:将气态前驱物质通过化学反应沉积到基底表面,形成纳米结构。
气相沉积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等。
2.物理方法:-机械球磨法:通过机械力的作用使粉末颗粒在球磨罐中产生碰撞和摩擦,从而实现颗粒的细化和形态的改变,制备纳米颗粒或纳米结构。
-溅射法:利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材表面,使靶材表面原子或分子脱落并沉积到基底表面,形成纳米薄膜或纳米结构。
3.生物合成法:-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合成过程,通过调控生物体的生理条件或添加适当的试剂,使生物体产生纳米材料。
常见的生物合成法包括植物合成、微生物合成等。
4.模板法:-利用模板的空间排列结构和特定的化学性质,将原料物质定向沉积或填充到模板孔道中,通过模板的模板效应制备纳米结构。
常见的模板法包括硅模板法、自组装模板法等。
5.激光法:-利用激光束对物质进行光照,控制激光的能量和焦点位置,使材料在局部区域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形成纳米结构。
常见的激光法包括激光烧蚀、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等。
这些制备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纳米材料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制备。
同时,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纯度和结构等关键因素,以确保制备得到高质量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方法技巧
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方法技巧纳米材料是一种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能。
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方法对于研究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合成和表征方法技巧。
一、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反应物溶解在溶剂中,并逐渐形成纳米颗粒。
该方法具有反应温度和时间可控、纳米颗粒尺寸可调的优点。
在合成纳米材料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溶剂是关键。
通常选择的溶剂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相对较低的相对极性,具有适当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溶剂有乙二醇、正庚烷、N,N-二甲基甲酰胺等。
在溶剂热法中,合成剂和溶剂必须在密封容器中加热。
在合成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反应需求,可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如水浴加热、电子源加热或高压反应釜。
二、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溶胶的凝胶化过程得到纳米材料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先制备溶胶,然后使其凝胶化。
凝胶形成后,通过干燥、热处理等方法,可以得到纳米颗粒。
在凝胶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溶胶剂有水、醇类、酸、氨等。
通过调节溶胶剂的性质和浓度,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溶胶凝胶法中的凝胶化过程对于纳米颗粒的形成至关重要。
凝胶化一般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交联实现,如水解反应、凝胶离子交换等。
三、X射线衍射(XRD)表征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方法,可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晶性和晶格参数。
通过测量材料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角度和强度,可以推断出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
X射线衍射实验通常使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需调整X射线的入射角度和测量角度,使得出射光束和检测器的位置最佳。
同时,需选取合适的X射线波长和强度,以提高衍射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通过对X射线衍射谱的分析,可以得到纳米材料的结晶度、晶粒尺寸、晶面方位和晶格畸变等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四、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方法,可提供纳米级别的材料结构、形貌和晶体结构等信息。
物理实验技术使用中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详解
物理实验技术使用中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详解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纳米材料的制备并不简单,需要借助特殊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物理实验技术中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
一、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溶液中的前驱体通过凝胶化反应形成固体材料。
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出前驱体溶液,例如常用的金属盐溶液。
接着,通过适当的处理条件,如调控温度、pH值等,使溶液发生凝胶化反应,形成固体凝胶体。
最后,通过煅烧、焙烧等热处理过程将凝胶转变为纳米材料。
二、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常见且易于操作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溶液中的前驱体通过溶剂蒸发、溶剂热法等方式得到纳米尺寸的晶体。
首先,准备溶液中的前驱体,可以是金属离子、金属配合物等。
然后,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温度等条件,使得溶液中的前驱体发生聚集、析出等反应,形成纳米尺寸的晶体。
最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手段将纳米晶体分离出来并进行后续处理。
三、气相法气相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尤其适用于制备无机纳米材料。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气态前驱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喷雾热解等方式转变为纳米颗粒。
首先,将气态前驱体通过气体携带或喷雾形式导入反应室中。
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气氛条件下,前驱体发生热解、化学反应等步骤,形成纳米颗粒。
最后,通过凝结、沉积等过程将纳米颗粒收集起来。
四、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场使得金属离子发生还原沉积反应,形成纳米尺寸的材料。
首先,准备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
然后,在适当的电流密度下,通过施加电场使得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发生还原沉积反应,形成纳米颗粒。
最后,通过控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温度等条件,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几种,其中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
物技术法。
1. 物理法:物理法的制备方法又可以分为几类,包括电磁熔炼法、湿法分散器等。
例如电磁熔炼法可以通过电磁力场将含有特定成分的
材料加热融化,然后通过冷却和固定,形成小尺度的粒子。
湿法分散
器也可以将混入溶剂中的原料加以研磨并调节粒径,从而获得纳米溶胶。
2. 化学法:化学法中,主要有溶剂热法、溶剂冷法等。
溶剂热法
是使用溶剂作为介质,将原料溶解,然后加入体系内氧化剂进行氧化
聚合,最后用超声处理微粒,形成更小的纳米粒子。
而溶剂冷法则是
将原料溶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聚集形成纳米粒子。
3. 生物技术法:生物技术法则是利用微生物的合成能力进行合成,将原料添加到表面活性剂、微生物介质、磷酸肥料等中,以促进微生
物的生长和代谢,最终形成纳米粒子。
以上就是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几种,它们分别是物理法、
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法。
这些方法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具
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期获得更高质量的纳米材料粒子。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一、引言随着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也愈发重要。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影响其形态、尺寸、结构和性质等性能参数,因此,研究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是进一步发展纳米技术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并对其特点、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简要分析。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使物质分子逐渐聚集形成纳米粒子。
常见的化学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和水热法。
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指将溶胶中的单质或化合物在凝胶体系下进行加热处理使其聚集形成纳米颗粒。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制备效果稳定,且适用于大量高品质的纳米材料的制备。
缺点是通常制备的纳米颗粒强烈聚集,难以获得单一纳米粒子。
2、沉淀法沉淀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使产物溶于水中,然后通过沉淀和离心技术获得纳米颗粒。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尺寸分布较为均匀,但由于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较为复杂,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差。
3、水热法水热法是指将反应物溶于水中,加热至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反应、聚合、析出等一系列步骤制备纳米材料。
该方法制备效率高、粒径小、单分散性好,且获得的纳米颗粒表面光滑且不容易聚集生成团簇。
三、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物理原理对原料进行处理而制备纳米材料。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溅射法、热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1、溅射法溅射法是将大颗粒物质,通过干法和稳态复合材料深度处理等方法,利用冲击蒸发和扩散相结合的原理将大颗粒物质转化为小尺寸,高纯度的纳米粒子。
该方法制备的颗粒尺寸小、稳定性好,成品纯度较高,但由于需要高质量的仪器设备,成本较高。
2、热蒸发法热蒸发法是以高温蒸发的方式制备纳米颗粒。
该方法可以制备纳米尺寸非常小的颗粒(如CdTe量子点),但同时由于成本高昂和原料纯度要求较高,真正应用还较为局限。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前言】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材料科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制备方法】
1.溶剂热法
溶剂热法是将材料和溶剂混合后加热至高温,然后在所需温度下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材料能够在比常温更快的速度下形成纳米级粒子。
溶剂热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单一晶相、尺寸均匀、分散性好等特点,但需注意溶剂的选择和控制反应条件。
2.机械球磨法
机械球磨法是将原料放入球磨罐中随机碰撞,重复球磨,进一步细化颗粒。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均匀性好,极小晶粒尺寸等特点,但需注意添加剂的选择和球磨时间等影响因素。
3.气相法
气相法利用气体被激活后生成具有活性中间体的特性,使得原材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纳米粉末。
气相法常用于制备氧化物类和碳类纳米材料,具有同时制备大量粉末的优点。
【应用】
1.能源领域
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中应用广泛,如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柔性电池等。
常用的纳米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铁等。
2.生物医学领域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纳米材料制备疫苗、药物缓释等。
常用的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碳管、石墨烯等。
3.材料领域
纳米材料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包括制备高效催化剂、节能降耗等。
常用的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金属、纳米氮化硅等。
【结语】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多样,应用领域广泛。
在未来的发展中,纳米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环境治理、信息技术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介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介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是指用于生产纳米材料的各种工艺方法,它们可以将原材料加工成纳米尺度的微粒。
根据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用途,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一、物理方法:
1. 气相沉积法:利用气体中的还原剂及原料释放到真空室内,在真空中经过热力学的反应形成纳米颗粒。
2. 冷冻干燥法:将悬浮液放入冷冻装置中冷冻,然后将液体分子强行脱水,使悬浮液中的物质在固态中凝结而形成纳米粒子。
3. 电火花法:利用电解质在特定的电场作用下,催化产生的等离子体,使原料形成纳米粒子。
4. 光敏剂法:利用光敏剂对激发光进行吸收,使原料进行分散而形成纳米粒子。
二、化学方法:
1. 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气态原料在真空中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纳米粒子。
2. 超声法:利用超声波的震荡,使原料分散而形成纳米粒子。
3.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纳米粒子。
4. 酸-碱法:将原料溶液与混合酸溶液混合,使原料溶解,并形成纳米粒子。
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与机理
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与机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科技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而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和机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常见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产生的纳米晶体分散在水中,然后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制备出纳米材料。
其中,还原剂的种类和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制备纳米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2.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底板上,形成一层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厚度均匀、晶体粒度小的薄膜,用于生产平面显示器、太阳能等领域。
3.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在溶液中添加一定的化学品,使其在温度和pH值的调节下形成凝胶,然后经过热处理、焙烧等工艺步骤得到纳米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出的纳米材料质量高,适用于生产高端材料。
4. 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指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将分子自动组合成一定的结构,从而制备出纳米材料。
这种方法不需要涉及到高温高压等复杂工艺条件,制备过程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制备。
二、制备纳米材料的机理1. 巨观降维原理所谓巨观降维原理,就是指将大量原子和分子在空间中一起运动,形成宏观物体的同时,降低维度。
当物质从宏观转换为微观后,其性质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非线性响应等特殊现象。
2. 极化与表面效应对于某些纳米材料,其表面效应可能会比体积效应更为突出。
由于纳米材料的晶格常数缩小,晶体表面积相对增大,表现出了很强的表面活性。
同时,在晶格中出现了电场极化,使得材料具有了新的电磁特性。
3. 氧化还原反应在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反应不仅可以调节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比例,还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物形态。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制备出纳米材料。
总之,制备纳米材料是一个复杂而又新颖的领域,需要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纳米材料,是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制备或处理的材料,其特点是尺寸小,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质。
它们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因此在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常见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其中,化学法是纳米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产生大量纳米材料等优点。
1. 水热法:将金属盐和还原剂混合在一起并在溶液中的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形成纳米晶体。
2. 溶胶凝胶法:利用水/乙醇溶胶和金属盐反应,形成纳米材料。
3. 碳热还原法:碳材料在高温下还原金属盐,从而合成纳米材料。
4. 光化学法:利用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使光敏物质产生电子激增反应,形成纳米材料。
二、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纳米技术已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纳米材料在各领域中的应用:1. 材料科学: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可调控等特性,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有电池、光伏发电、光催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
2. 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精准靶向、功能化分子制药、癌症治疗等。
3. 环保:纳米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治理、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例如,纳米铁可以用于处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纳米二氧化钛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
4. 新能源: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发展新能源。
例如,利用纳米金属粒子制备太阳能电池;利用纳米光催化材料制备水解产氢催化剂等。
三、纳米材料的前景纳米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材料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纳米技术可以为各种领域带来一系列突破及创新,其中最具有前景的应用领域包括生命科学、能源及环保等。
未来纳米功能材料将更加复杂、多样化,在应用领域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总之,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与应用纳米技术是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有很多方法。
本文将介绍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和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 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目前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合成,即从原子、分子、离子等非宏观结构物质开始,逐渐组合形成纳米材料。
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即通过将宏观的物质逐渐减小到纳米尺度,形成纳米材料。
1.1 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包括凝胶法、共沉淀法、氢氧化合物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微乳液法等。
凝胶法通过水溶胶或有机溶胶中高分子化合物的网络形成膜状或凝胶状结构。
凝胶的颗粒大小一般在10-1000纳米之间。
共沉淀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离子配比调整到一个适当的pH值,使它们在溶液中沉淀下来。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小于10纳米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
氢氧化合物沉淀法利用金属离子在pH>9的溶液中水解得到金属氧化物的原理,来制备纳米材料。
该方法可以制备出大量的粒径小于10纳米的纳米金属氧化物。
水热合成法是利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
在水热合成法中,反应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运转,可以制备出许多纳米材料。
微乳液法在制备纳米材料时被广泛应用。
该方法是在两种不相容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从而在溶液中形成乳液。
通过添加溶剂可以将反响离子固定在微乳液中,从而制备出尺寸小而均一的纳米材料。
1.2 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溅射法、气相合成法、电化学制备法和球磨法等。
溅射法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通过激发源将物料溅射到基底上来制备纳米材料。
常用基底有玻璃、硅、铜等。
气相合成法是在气相条件下生成纳米材料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制备各种金属纳米粒子、非金属纳米粒子等。
电化学制备法是通过电解或反应使物质在电极或溶液中生成或形成的一种方法。
在电极或溶液中加入的溶液成分会在电极或溶液中反应产生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纳米材料是指至少在一个尺度上(1-100纳米之间)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电子、光学、医学和环境保护等。
为了制备出具有所需性质的纳米材料,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几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1. 碳热还原法碳热还原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适用于制备碳基纳米材料,比如纳米碳管和纳米金刚石。
该方法通过选用适当的碳源和金属催化剂,在高温下使碳源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纳米材料。
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产物纯度高,但难以控制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尺寸。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将溶胶逐渐转变至凝胶的过程,适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氧化物和陶瓷等纳米材料。
该方法通过将金属盐或金属有机化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过水解、缩聚、脱水和凝胶等步骤,最终得到纳米材料。
优点是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成分、形貌和孔结构,但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3. 物理气相法物理气相法包括溅射法、磁控溅射法和热蒸发法等,适用于制备金属纳米薄膜和石墨烯等材料。
该方法通过在真空条件下,将金属或化合物样品加热蒸发,生成气相原子或分子,然后沉积在基底上,并形成纳米结构。
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纳米薄膜均匀,但不适用于制备大尺寸纳米材料,且基底的选择限制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4.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主要适用于制备纳米碳管和纳米颗粒等材料。
该方法通过将气相前驱体送入高温反应室,经过热解和成核等反应,生成纳米材料沉积在基底上。
优点是制备过程灵活、成本较低,能够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分布,但对设备要求高,产率相对较低。
5. 光化学法光化学法是一种使用光源和光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光源,如激光或紫外光,激活光敏剂或催化剂,使其在反应体系中引发化学反应,从而制备纳米材料。
优点是制备过程可控性高,反应速度快,但对设备和反应条件的要求较高。
纳米材料的工作原理
纳米材料的工作原理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材料,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纳米尺度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纳米材料的定义、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纳米材料的工作原理。
一、纳米材料的定义纳米材料是指在至少一个维度上的线度、粒径或均质尺寸处于纳米尺度范围的材料,通常是1至100纳米。
这样的尺寸特征使得纳米材料在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领域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 底层扩散法底层扩散法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在基底上沉积、生长纳米材料。
例如,利用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等方法可以在基底上制备出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等形态的纳米材料。
2. 上层构筑法上层构筑法是指通过层层构筑方法,在已有的基底上逐层组装纳米材料。
例如,通过自组装、溶液浸渍等方法可以实现纳米颗粒、纳米薄膜、纳米多层结构的构建。
3. 基底模板法基底模板法是指利用基底的孔隙或孔道作为模板,将溶液或薄膜注入其中,使得溶液或薄膜进入孔隙或孔道中形成纳米材料。
例如,利用电化学沉积、电化学腐蚀等方法可以在基底孔隙中形成纳米线、纳米颗粒等形态的纳米材料。
三、纳米材料的工作原理纳米材料的工作原理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
1. 尺寸效应由于尺寸的减小,纳米材料的体积与表面积之比增大,从而导致了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
一方面,纳米材料的尺寸相近于一些物理量的波长,例如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导致了量子效应的出现;另一方面,纳米材料的大比表面积使得其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化学反应活性。
2. 表面效应纳米材料的高表面能使得其具有较大的表面活性、吸附能力和反应速率。
纳米材料的表面结构也能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比如,纳米颗粒的表面结构不规整,导致其具有更高的晶格应变和界面能量,从而影响了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质。
纳米材料凭借其独特的尺寸和表面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电子器件、催化剂、能源储存和转换、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研究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生物、化学等各个领域,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性质研究。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1.物理法物理法包括热蒸发、电解沉积、纳米粉末制备等。
利用热能、电能等方式将原材料转化成纳米材料,常见的物理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有:(1)纳米薄膜的制备:热蒸发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纳米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热能和真空条件下使源材料蒸发,并在基底上沉积形成纳米薄膜。
(2)纳米线的制备:利用电解沉积的方法制备纳米线。
该方法将源材料溶解于电解液中,通过电极的电位差将材料沉积在电极上。
2.化学法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还原法等。
化学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粒径分布均匀、形状多样等特点,广泛用于颜料、催化、生物医药等领域。
(1)共沉淀法:将原料中的反应物一起共同沉淀,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实现纳米尺寸大小的调控。
(2)溶胶-凝胶法:将溶液中的某种物质形成凝胶,而该凝胶能够固定住凝胶内部的纳米颗粒,形成纳米材料。
3.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体系进行纳米材料的制备,如基因测序、酶催化等。
利用生物体系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控性强等特点。
(1)基因测序:利用DNA互补配对原理,对目标DNA进行精确的测序,得到目标纳米材料。
(2)酶催化法:利用酶的生物催化作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纳米材料。
二、纳米材料的性质研究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性质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因此,对纳米材料的性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物理性质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主要表现在晶体结构、分子运动及电磁性质等方面。
其性质受到材料尺寸、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1)表面积效应:纳米材料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因此吸附/脱附、晶格位移等现象明显。
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与材料选择要点
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与材料选择要点引言:纳米科技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纳米材料作为纳米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材料选择是关键,能够直接影响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材料选择的要点。
一、纳米材料合成方法:1. 纳米材料的物理合成方法:物理合成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来制备纳米材料,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蒸发凝结法、溅射法等。
物理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生产的缺点。
2. 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化学合成方法是最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溶液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控制物质的浓度、温度、沉淀速度等参数,可以实现纳米材料的精确合成。
化学合成方法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广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副产物难以清除、溶剂和反应物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3. 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生物合成方法是利用生物体自身合成纳米材料的特性,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部环境和添加适当的试剂来合成纳米材料。
生物合成方法具有无需高温高压、生物体自身具备对纳米材料的修饰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合成效率低、生物多样性限制的问题。
二、纳米材料的材料选择要点:1. 材料的稳定性:纳米材料的稳定性是指其在制备、储存和应用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选择具有较好稳定性的材料可以确保纳米材料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2. 材料的尺寸和形貌: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不同领域的应用对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考虑目标应用的需求。
3. 材料的表面性质: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对其在应用中的相互作用和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具有良好表面性质的材料可以提高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和活性,同时也有利于与其他材料或生物体的接触和相互作用。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CH
CH 2
R CH 2 CH
CH 2
聚异丁烯
烃化反应
CH CO O
CH CO
CH 3 CO N H ( C H 2 C H 2 N H ) n H
CHR
CH 2 CO
CCHHCCH 2H
CHCO
2 CH OCO
CHR CHCO
CH 3C(C2OHH3 ) 180~200℃
O
C(C2OHH4 ) 180~220℃
采用低温沉淀方法(降低温度不但可以相应提高反应物过饱和度,
同时也增加了介质的粘度,而粘度又可决定粒子在介质中的扩散速率, 所以通常在某一适当温度时晶核生长速率为极大 );
在极低浓度下完成沉淀反应(在浓度约0.1~1 mmol/L时,过饱
和度足以引起大量晶核形成,但晶核的生长却受到溶液中反应物浓度的 限制。在浓度稍大时,晶核的形成量并不增加很多,但有较多的物质可 用于晶核的生长,易形成大颗粒沉淀 );
速减小,使晶核生长速率变慢,这就有利于胶体的形成;
②当(c-s)/s值较小时,晶核形成得较少,(c-s)值也相应地降低较慢
,但相对来说,晶核生长就快了,有s值极小,晶核的形成数目虽少,但晶核生长速率也非
常慢,此时有利于纳米微粒的形成。
精选ppt
6
N0.3 沉淀法制备纳米材料技巧
精选ppt
5
N0.2 沉淀制备法制备条件分析
成核速率:rN =
kc s
–
( s为溶解度,c-s为过饱和度)
晶核生长速率: rG =
Ds d
– (c-s) (D为粒子的扩散系
数,d为粒子的表面积,δ为粒子δ的扩散层厚度)
由上二式可知:
①假定开始时 (c-s)/s值很大,形成的晶核很多,因而(c-s)值就会迅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是指在至少一个尺寸方向上小于100纳米的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因此在材料科学、能源、电子、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繁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气相法:气相法是指通过热蒸发、蒸发凝聚、气相沉积等方法,在气氛中制备纳米材料。
例如,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可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或纳米薄膜。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等纳米材料。
2. 溶剂法:溶剂法是指利用液相溶剂,在溶液中制备纳米材料。
常见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热分解法等。
例如,通过调控溶剂中溶质浓度、温度等参数,可以制备具有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纳米颗粒。
3. 机械法:机械法是指通过机械力对材料进行机械加工,从而制备纳米材料。
常见的方法包括球磨法、高能球磨法等。
例如,在球磨罐中加入适量的材料和球磨介质,通过强烈的冲击、剪切和摩擦作用,将材料逐渐研磨成纳米颗粒。
4. 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体、细胞或其代谢产物合成纳米材料。
例如,通过微生物酶或细菌对金属离子的还原作用,可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利用植物或动物细胞对金属离子的生物还原作用,也可以制备具有一定形貌和大小的纳米颗粒。
5.杂化法:杂化法是指将不同的制备方法组合使用,通过不同步骤的组合实现纳米材料的制备。
例如,将溶胶-凝胶法和热分解法相结合,可以在溶胶中加入金属盐,然后通过热处理得到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氧化物。
总的来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丰富多样,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其应用领域、所需尺寸和性质等要求。
随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相信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得到拓展和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制备实验方法介绍
纳米材料制备实验方法介绍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能够赋予材料新的性能和功能。
要制备纳米材料,就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
本文将从溶胶凝胶法、热处理法和机械法三个方面介绍纳米材料的制备实验方法。
一、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实验方法。
它通过溶胶和凝胶两个步骤来制备纳米材料。
首先,将适当的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胶。
然后,在控制参数的作用下,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使溶胶逐渐转化为凝胶。
最后,通过热处理或其他方法,使凝胶转化为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可以制备各种形状和组织结构的纳米材料。
例如,通过选择不同的前驱体和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球形、棒状、片状等不同形状的纳米材料。
其次,制备方便且成本较低。
溶胶凝胶法不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和昂贵的材料,适合大规模生产。
此外,该方法可以制备超细纳米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物理性能。
二、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实验方法。
它通过高温处理材料,使其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重新排列,形成纳米结构。
热处理可以分为有控和无控两种方法。
有控热处理是在制备纳米材料之前,根据目标材料的物性参数设计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条件。
无控热处理则是在常规温度条件下进行,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法制备纳米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可以调控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缺陷。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相,从而改变其性质和性能。
其次,可以调控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状。
对于金属纳米材料而言,热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时间,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状。
此外,热处理法还可以使材料形成一定的纳米结构,如纳米管、纳米线等。
三、机械法机械法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新兴实验方法。
它通过力学作用,将宏观材料转化为纳米尺度的材料。
常用的机械法包括球磨法、挤压法和剪切法等。
球磨法是将材料和磨料放入球磨罐中,通过机械振动和摩擦力使其混合、研磨,最终得到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1)物理法:放电爆炸法、机械合金化法、严重塑性变形法、惰性气体蒸发法、等离子蒸发法、电子束法、激光束法等。
(2)化学法:气相燃烧合成法、气相还原法、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一凝胶法、共沉淀法、碳化法、微乳液法、络合物分解法等。
纳米微粒和纳米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应用领域包括化工、机械、生物工程、电子、航天、陶瓷等方面。
(1)纳米微粒用作催化剂。
聚合型马来酰亚胺树脂材料在军工、民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它性能优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树脂基体。
纳米TiO2可作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2)纳米微粒可提高陶瓷塑性。
纳米TiO2与其它金属氧化物纳米晶一起可组成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各种新型复合陶瓷材料,在开发超塑性陶瓷材料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
(3)纳米微粒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可大大减轻摩擦件之间的磨损。
把平均粒径小于10nm的金刚石微粒(NMD)均匀加入Cu10Sn合金基体中,干滑动摩擦试验结果表明:在载荷78N、滑动速率低于1.6m/s时,Cu10Sn2NMD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稳定在0.19左右,远低于基体Cu10Sn合金(μ=0.31~0.38)。
而且Cu10Sn合金在摩擦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摩擦过程不平稳,而Cu10Sn2NMD复合材料摩擦过程非常平稳,噪音很低,并且在摩擦副的表面形成了部分连续的固体润滑膜。
(4)纳米颗粒用于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医学、食品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
将金、银、铜等纳米颗粒引入葡萄糖氧化酶膜层中,由此制得的生物传感器体积小,电极响应快、灵敏度高。
(5)纳米复合材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备出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
(6)纳米微晶应用于磁性材料中,可制备出高效电子元件和高密度信息贮存器。
纳米材料人们将晶体区域或其它特征长度在纳米量级范围(小于100nm)的材料广义定义为"纳米材料"或"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1]。
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零维),纳米纤维(一维),纳米膜(二维),纳米块体(三维),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等六类。
[2]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体,纳米介于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之间。
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具有特殊的力学、磁学、光学等特殊的性能。
这些有益的性能让纳米材料的研究空前火热。
现在,纳米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比如纳米疏水涂料可以用来制成衣服、汽车玻璃膜等,这样衣服不会湿,汽车玻璃也不会在下雨天模糊了;再如纳米吸波材料,可以作为隐身战机的涂层,配合特殊的气动布局能使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减小到几平方厘米。
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2.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以无机物或金属醇盐做前驱体,在液相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
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可在低温下制备纯度高、粒度尺寸均匀的纳米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机械混合,不易掺入杂质,产品纯度高。
由于在溶胶-凝胶过程中,溶胶由溶液制得,化合物在分子级水平混合,因此胶粒内及胶粒间的化学成分完全一致,化学均匀性好;颗粒细,胶粒尺寸小于0.1μm ;工艺、设备简单。
余家国等[3]用该法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纳米粉体,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普通TiO2粉体。
图1 溶胶-凝胶法的过程图2.2 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通过高温高压在水溶液或蒸汽等流体中合成物质,再经分离和热处理得到纳米微粒。
水热条件下离子反应和水解反应可以得到加速和促进,使一些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的热力学反应,在水热条件下可以实现快速反应。
依据反应类型不同分为: 水热氧化、还原、沉淀、合成、水解、结晶等。
该法制得的纳米粒子纯度高、分散性好、晶形好且大小可控。
2001年,李亚栋等[4]以MnSO4和(NH4)2S2O8为原料,经120℃水热处理10h,成功地合成出直径40 ~100nm、长2.5~4.0μm的β-MnO2纳米线,加入(NH4)2SO4则合成了直径5~20nm、长达5~10μm的α-MnO2纳米线。
2.3 分子束外延技术分子束外延是一种新的晶体生长技术,简记为MBE。
其方法是将半导体衬底放置在超高真空腔体中,和将需要生长的单晶物质按元素的不同分别放在喷射炉中(也在腔体内)。
由分别加热到相应温度的各元素喷射出的分子流能在上述衬底上生长出极薄的(可薄至单原子层水平)单晶体和几种物质交替的超晶格结构。
分子束外延主要研究的是不同结构或不同材料的晶体和超晶格的生长。
该法生长温度低,能严格控制外延层的层厚组分和掺杂浓度,但系统复杂,生长速度慢,生长面积也受到一定限制。
它推动了以半导体超薄层微结构材料为基础的新一代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
图2 MBE GaAs-Al X Ga1-x As原理图[5]2.4 反相胶束法反相胶束是依靠表面活性剂使水在油滴中稳定存在,液滴的直径由水的体积控制。
存在少量水时,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了大量的聚集体,聚集体的形状和大小与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浓度、溶剂和水量等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聚集体大都呈球形或椭球形。
Lin SongLi等在水溶液体系,采用反相胶束法制备了PMAO 包裹的CdS纳米粒子,5 ×10 - 4M的PMAO氯仿溶液40 ml 和1 ×10 - 3M 的CdC l2水溶液40 ml 混合,超声振荡5 min,室温静置半小时,发生相分离,有机相变为乳白色,水相变为无色,将有机相转到烧瓶中,向烧瓶中逐滴加入CH3CSNH2氯仿溶液,强烈搅拌4~5 h,乳白色的反相胶束变成无色,由于CH3CSNH2逐渐水解产生H2S气体,生成被PMAO包裹的CdS纳米粒子氯仿溶液。
反相胶束法制备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小且可控,粒径分布窄且呈单分散状态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粒子难与溶液分离,且分离后易聚结的缺点。
2.5 机械球磨法在众多的制备方法中,机械球磨的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这一方法在制备普通金属基复合材料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制备工艺已十分成熟[6]。
机械合金化是指金属或合金粉末在高能球磨机中通过粉末颗粒与磨球之间长时间激烈地冲击、碰撞,使粉末颗粒反复产生冷焊、断裂,导致粉末颗粒中原子扩散,从而获得合金化粉末的一种粉末制备技术。
球磨过程中,大量的碰撞现象发生在球-粉末球之间,被捕获的粉末在碰撞作用下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使粉末受到两个碰撞球的“微型”锻造作用。
球磨产生的高密度缺陷和纳米界面大大促进了SHS 反应的进行,且起了主导作用。
反应完成后,继续机械球磨,强制反复进行粉末的冷焊-断裂-冷焊过程,细化粉末,得到纳米晶。
2.6 激光加热蒸发法激光加热蒸发法的原理是以激光为快速加热源,使气相反应物分子内部很快地吸收和传递能最,在瞬间完成气相反应的成核和长大,从而制备出人们所需要的纳米材料。
[7]2.7 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制备材料的气相生长方法,它是把一种或几种含有构成薄膜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气体通入放置有基材的反应室,借助空间气相化学反应在基体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工艺技术。
基本过程如下:图3 化学气相沉积的基本过程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微粒具有反应活性高、工艺可控和过程连续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特殊复合材料、原子能反应堆材料、刀具和微电子材料等领域。
[8]反应气体到达基材表面反应气体被基材表面吸附在基材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形核生成物从基材表面脱离生成物从基材表面扩散2.8 磁控溅射磁控溅射的工作原理是指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在飞向基片过程中与氩原子发生碰撞,使其电离产生出氩离子和新的电子;新电子飞向基片,氩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向阴极靶,并以高能量轰击靶表面,使靶材料发生溅射。
在溅射粒子中,中性的靶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而产生的二次电子会受到电场和磁场作用,产生漂移,其运动轨迹近似于一条摆线。
若为环形磁场,则电子就以近似摆线的形式在靶表面做圆周运动,它们的运动路径不仅很长,而且被束缚在靠近靶表面的等离子体区域内,并且在该区域中电离出大最的氩离子来轰击靶材,从而实现了高的沉积速率。
随着碰撞次数的增加,二次电子的能量消耗殆尽,逐渐远离靶表面阳,并在电场的作用下最终沉积在基片上。
磁控溅射法具有设备简单,成膜速率高,基片温度低,膜的黏附性好,膜层与基材的结合力强、镀膜层致密、均匀,可实现大面积镀膜等优点。
3 纳米材料的应用现在,纳米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1)纳米陶瓷材料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米陶瓷材料是利用纳米粉体对现有陶瓷进行改性,通过往陶瓷中加入或生成纳米级颗粒、晶须、晶片纤维等,使晶粒、晶界以及他们之间的结合都达到纳米水平,使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
(2)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是以树脂、橡胶、陶瓷和金属等基体为连续相,以纳米尺寸的金属、半导体、刚性粒子和其他无机粒子、纤维、纳米碳管等改性剂为分散相,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将改性剂均匀性地分散于基体材料中,形成含有纳米尺寸材料的复合体系,这一体系材料称之为纳米复合材料。
(3)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9]纳米粒子比红血球(6~9μm)小得多,可以在血液中自由运动, 利用纳米粒子研制成机器人, 注入人体血管内, 可以对人体进行全身健康检查和治疗, 疏通脑血管中的血栓, 清除心脏动脉脂肪沉积物等, 还可吞噬病毒, 杀死癌细胞。
在医药方面, 可在纳米材料的尺度上直接利用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药品, 纳米材料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
(4)纳米材料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化工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
大多数传统的催化剂不仅催化效率低,而且其制备是凭经验进行,不仅造成生产原料的巨大浪费,使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且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纳米粒子表面活性中心多,为它作催化剂提供了必要条件。
纳米粒子作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效率,控制反应速度,甚至使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也能进行。
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提高10~15倍。
纳米微粒作为催化剂应用较多的是半导体光催化剂。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在冰水浴下,将TiCl4溶于水后,加入酸化的硫酸铵溶液,升温至90℃恒温1 h后,用氨水中和至pH约等于8,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二氧化钛粉体。
锐钛矿相氧化钛纳米晶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10]。
参考文献[1]李小兵,刘竞超.纳米粒子和纳米材料[J]. 塑料,1999,28(1): 19-22[2]王世敏,许祖勋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余家国, 赵修建.TiO2纳米粉体的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和光催化活性表征[J].中国粉体技术, 2000, 6 (2): 6-10.[4]周菊红,王涛等.水热法合成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8,7(9):511[5]孔梅影,分子束外延半导体纳米材料[M].北京: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1998,55-56[6]谷万里.机械球磨法制备Ti3SiC2/Al纳米复合材料[J]. 复合材料学报,2006,23(6):134-135[7]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45-146[8]陈月辉,赵光贤.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方法及应用[J].橡胶工业,2004,51(3):184[9]谢济仁,邵刚勤等.纳米材料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26)[10]张青红,高濂等.TiO2纳米晶光催化降解铬酸根离子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21(10):1547-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