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农业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之一,通过物联网的连接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精准的农业灌溉控制系统。

本文将通过设计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来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方案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单片机、通信模块和人机界面。

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

执行器模块可以包括电磁阀门、水泵等,用于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

单片机负责数据的采集和控制,通过通信模块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人机界面可以是手机应用或者网页端,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农田灌溉系统。

2. 软件设计方案软件设计方案包括物联网通信协议的选择、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的设计,以及人机界面的开发。

物联网通信协议可以选择MQTT或者CoAP,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和高效交互。

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可以包括决策树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用于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智能决策和预测。

人机界面的开发可以使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农田环境参数和实时操作控制。

二、系统实现1. 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实现首先需要进行环境参数的监测,包括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和温湿度等。

通过布设传感器模块,可以实时采集这些参数,并传输到单片机进行处理。

2. 灌溉控制系统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根据预设的灌溉控制策略,决定是否进行灌溉操作和灌溉的方式。

例如,当土壤湿度低于一定阈值时,系统可自动打开电磁阀门启动灌溉,直到土壤湿度达到预设值,然后关闭阀门停止灌溉。

这样可以实现对农田灌溉的精准控制,避免浪费水资源和节约人力成本。

3. 数据传输和分析系统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到云平台,然后使用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这些算法,系统可以分析农田的水分需求、光照需求和温湿度需求,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在现代农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探讨其对农田灌溉的优势。

1. 系统结构设计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数据信息,控制器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决策,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实现灌溉操作。

传感器的选择是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设计的核心之一。

可以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和植物传感器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来收集所需数据。

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状态和环境条件,有助于决定何时进行灌溉。

控制器是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的大脑。

它接收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并根据事先设定的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然后,控制器会根据当前灌溉需求来调整灌溉量和频率,并发送指令给执行器。

执行器负责将控制器的指令转化为实际的操作。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水泵、喷灌器和滴灌管等。

水泵用于提供水源,喷灌器和滴灌管用于将水送到需要灌溉的地方。

2. 系统工作原理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土壤湿度、环境条件和农作物需求来实现自动化的灌溉。

首先,传感器会不断监测土壤湿度和环境因素的变化。

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或者环境过热、干燥时,传感器会向控制器发送信号。

控制器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事先设定的灌溉策略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灌溉。

当控制器判断需要灌溉时,它会向执行器发送指令。

执行器会根据指令启动水泵,在灌溉区域进行相应的灌溉操作。

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的目标值时,控制器会停止发送指令,执行器也会停止灌溉操作。

这样,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就能根据实时的土壤湿度和环境条件来自动调节灌溉量和频率。

3. 优势及应用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在农田灌溉中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它可以根据土壤湿度、环境条件和农作物需求实现精确的灌溉,避免了过量或不足的灌溉,提高了农作物的生长效益。

其次,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能够自动调节灌溉量和频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农田灌溉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种智能化农田灌溉管理系统。

它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相关参数,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运行,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灌溉。

一、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背景在传统的农田灌溉中,人工判断灌溉时机和灌溉量,效率低下且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的出现,能够实现对农田水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解决了传统灌溉方式的不足之处。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智能农田灌溉系统需要采集土壤湿度、气象状况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将其安装在农田中,能够准确地感知农田水分情况。

2. 网络通信技术: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实时交互,确保农田状况的及时监测和控制。

同时,通过云平台将数据传输到农田管理者的移动设备上,提高农田管理的便捷性。

3. 数据分析和决策算法:系统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决策算法判断灌溉时机和水量,以最优的方式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三、系统的工作流程1.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湿度、气温、降水量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2. 数据传输:控制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云平台,并将数据推送到农田管理者的移动设备上。

3. 数据分析和决策:云平台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决策算法判断灌溉时机和灌溉量。

4. 控制指令下发:云平台将灌溉时机和灌溉量的决策结果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调节灌溉设备的运行。

5. 反馈与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灌溉过程中的水分状况,并将反馈信息传输给云平台和农田管理者的移动设备,实现对灌溉过程的实时控制和监测。

四、系统的优势和应用效果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的出现,能够极大地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它具有以下优势和应用效果:1. 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决策算法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运行,有效降低人工干预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智能灌溉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通信技术。

传感器技术用于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以提供决策依据。

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数据和预设的决策规则,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精确的灌溉控制。

通信技术用于传输传感器数据和接收指令,实现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思路是综合考虑植物的生理需求、土壤水分特性和环境因素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调整灌溉的时机、时长和强度,以保持土壤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具体的设计步骤包括:确定监测指标、选择传感器和控制设备、建立模型、优化算法和进行系统测试等。

在确定监测指标时,需要考虑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特性和环境因素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作物和土壤类型,需水量和灌溉时机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监测指标。

传感器的选择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传感器和作物生长监测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为灌溉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建立灌溉模型是智能灌溉系统设计的关键。

根据作物的生理特性和土壤水分特性,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作物水分和土壤水分的关系。

通过模型,可以预测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从而确定灌溉的时机和时长。

优化算法可以根据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传感器数据,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精准灌溉控制。

智能灌溉系统的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信网络,传感器数据可以远程传输到中心服务器或手机APP上,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其他环境参数。

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APP 发送指令,远程控制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智能灌溉的远程管理。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旨在提高灌溉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随着传感器、控制设备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灌溉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望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感知环境信息、分析数据并进行智能控制的灌溉系统。

它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状况、植物需水量等参数自动调节灌溉频率和水量,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本文将对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进行探讨。

一、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背景我国水资源短缺严重,农业用水是最大用水领域,因此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灌溉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判断和经验进行,存在水量浪费和操作不精准等问题。

而智能灌溉系统则能够根据实时的环境参数自动控制灌溉,实现精确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满足农田的需水量。

二、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方法1.环境感知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获取土壤湿度、气象状况等环境参数的数据。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

这些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农田的水分状况和气候变化,是智能灌溉系统的基础。

2.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环境参数数据,判断灌溉的需求程度。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等。

这些方法能够对环境参数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相应的灌溉决策。

3.控制策略设计:根据环境参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灌溉策略。

包括灌溉频率、灌溉时长和灌溉水量等。

控制策略的设计需要考虑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以及气象变化等因素。

三、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智能灌溉系统需要配备环境感知设备,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这些设备要能够实时采集环境参数的数据,并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

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自动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控制策略自动实现灌溉操作。

2.软件设计:中央控制系统需要通过软件来处理环境参数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灌溉决策。

软件要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实时处理大量数据,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同时,软件还需要具备灌溉策略的编程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灌溉控制。

3.系统优化:智能灌溉系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灌溉精度和效率。

农业科技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农业科技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农业科技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意义 (2)第二章:智能灌溉系统概述 (3)2.1 智能灌溉系统的定义 (3)2.2 智能灌溉系统的发展历程 (3)2.3 智能灌溉系统的分类 (3)第三章:系统设计原理 (4)3.1 系统设计目标 (4)3.2 系统设计原则 (4)3.3 系统设计方法 (4)第四章:硬件设施 (5)4.1 传感器设备 (5)4.2 执行设备 (5)4.3 数据传输设备 (5)第五章:软件系统 (6)5.1 数据采集与分析 (6)5.1.1 数据采集 (6)5.1.2 数据分析 (6)5.2 控制算法 (6)5.2.1 算法设计 (6)5.2.2 算法实现 (7)5.3 用户界面 (7)5.3.1 界面设计 (7)5.3.2 界面实现 (7)第六章:系统实施与集成 (7)6.1 系统实施流程 (7)6.2 系统集成方法 (8)6.3 系统测试与优化 (8)第七章: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案例 (9)7.1 案例一:水稻智能灌溉 (9)7.2 案例二:蔬菜智能灌溉 (9)7.3 案例三:果园智能灌溉 (9)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 (10)8.1 投资成本分析 (10)8.2 运行成本分析 (10)8.3 收益分析 (10)第九章:政策与市场前景 (11)9.1 政策支持 (11)9.1.1 国家层面 (11)9.1.2 地方层面 (11)9.2 市场需求 (11)9.2.1 农业用水需求 (11)9.2.2 农业企业需求 (12)9.2.3 农民需求 (12)9.3 发展趋势 (12)9.3.1 技术创新 (12)9.3.2 市场规模扩大 (12)9.3.3 产业链整合 (12)9.3.4 跨界融合 (12)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2)10.1 研究结论 (12)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3)10.3 未来发展展望 (13)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灌溉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灌溉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灌溉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灌溉毕业设计论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能灌溉系统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感知环境、分析数据和自主决策,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篇论文将探讨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

感知子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对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决策子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灌溉方案,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执行子系统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灌溉设备进行灌溉操作。

二、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场景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农田、果园、花卉等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在农田中,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实现精准灌溉。

在果园和花卉园中,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提高果实的品质和花卉的观赏价值。

三、智能灌溉系统的优势和挑战智能灌溉系统相比传统的手动灌溉方式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环境数据和作物需水量,实现精准灌溉,避免了过量或不足的灌溉,提高了灌溉效果。

其次,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然而,智能灌溉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传感器的准确性、算法的可靠性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

四、智能灌溉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智能灌溉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加智能化的算法,以提高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和适应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智能灌溉系统与其他农业技术的集成,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智能化。

总结起来,智能灌溉系统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智能灌溉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灌溉方式,正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一、智能灌溉系统的概述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自动化灌溉系统。

它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1、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传感器是智能灌溉系统获取环境信息的关键设备。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能够准确获取土壤湿度、气象等相关数据。

2、控制器的设计控制器是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策略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

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稳定性、可靠性和扩展性等因素,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农田灌溉需求。

3、通信方式的选择智能灌溉系统中的传感器、控制器和灌溉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通信。

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稳定可靠,但布线成本较高;无线通信灵活方便,但容易受到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农田的地理环境和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4、灌溉设备的选择与配置灌溉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灌溉效果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灌溉设备有喷灌、滴灌和微灌等。

在设计智能灌溉系统时,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类型、种植面积和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三、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1、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智能灌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精准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能够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2、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在园林景观中,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特性和生长阶段,进行个性化的灌溉管理,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保持园林景观的美观和生态平衡。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论文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论文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论文
一、引言
灌溉系统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决定
作物健康与否,深受农民关注。

传统的灌溉方案不仅存在突发灾害的风险,而且技术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精细化要求。

因此,研究和开发
智能灌溉系统,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简要介绍智能灌溉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结构设计、软
件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

二、硬件结构
智能灌溉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智能水泵控制系统、智能水质监测
系统和降水量传感装置。

智能水泵控制系统由水泵、水泵控制器及电动机
组成,智能水质监测系统主要将温度、湿度、ph值、土壤含水量等状态
进行采集,并反馈到控制器以及降水量传感器,测量降水量,反馈给控制器。

三、软件结构
灌溉控制软件提供智能灌溉系统的控制功能,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实
时分析处理、设备控制及报警等功能。

智能监控系统软件通过GPRS网络,实现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和平台
管理功能。

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应用

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应用

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应用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灌溉系统应运而生,为农业灌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自动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智能灌溉系统的组成智能灌溉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和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

(一)传感器传感器是智能灌溉系统的“眼睛”,用于监测土壤湿度、温度、pH 值、气象参数(如降雨量、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等)等信息。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控制器,为灌溉决策提供依据。

(二)控制器控制器是智能灌溉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灌溉策略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灌溉指令。

控制器可以是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也可以是基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现代智能灌溉控制器通常具有智能化的算法和决策模型,能够根据复杂的环境条件和作物需求进行精准灌溉控制。

(三)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智能灌溉系统的“手脚”,负责执行控制器发出的灌溉指令。

常见的执行机构包括电磁阀、水泵、喷头等。

电磁阀用于控制灌溉管道的通断,水泵用于提供灌溉所需的水压,喷头则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

(四)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智能灌溉系统各部分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桥梁。

通信方式可以是有线通信(如 RS485、CAN 总线等),也可以是无线通信(如 Zigbee、WiFi、蓝牙等)。

无线通信方式具有安装方便、灵活性高的优点,在智能灌溉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智能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智能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对土壤和气象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当传感器检测到土壤湿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会根据当前的气象条件(如降雨量、温度、风速等)和作物的需水规律,计算出所需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并控制执行机构开启灌溉设备进行灌溉。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研究智能灌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土壤湿度、气象数据、植物生长状况等信息,从而实现精确、高效的灌溉,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

一、智能灌溉系统的介绍智能灌溉系统是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灌溉系统相结合,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灌溉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该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作物需水量等信息,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工作,从而达到节水、节能、高效的灌溉效果。

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器四部分组成。

1. 传感器: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实时感知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大气湿度、风速等信息,将这些数据采集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

2. 数据采集模块: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存储,同时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指令,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3. 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同时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指令,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

4. 控制器:接收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和通信模块传输的指令,根据预设的灌溉策略和作物需水量,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同时将灌溉情况等信息反馈给用户。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定时灌溉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精确灌溉: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系统能够根据作物需水量和环境条件智能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实现精确的灌溉,避免了过度或不足灌溉的问题。

2. 节水节能: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合理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水量,从而避免了灌溉过程中的水浪费和能源浪费。

3. 高效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农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灌溉情况,及时调整灌溉策略,提高管理效率。

面向智慧农业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开发

面向智慧农业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开发

面向智慧农业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开发智慧农业的崛起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智能灌溉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介绍面向智慧农业的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系统需求、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优化等方面。

1. 系统需求分析面向智慧农业的智能灌溉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情况,精确地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点和土壤类型的差异,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1 作物需水量监测和分析: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分析得出作物的需水量,为灌溉操作提供依据。

1.2 灌溉设备控制: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的变化,智能灌溉系统应能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包括开启和关闭灌溉阀门、调节灌溉水流量等。

1.3 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应能将实时监测的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以便后续分析和决策。

2. 硬件设计智能灌溉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部分。

2.1 传感器: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等监测土壤湿度、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以获取作物需水量和土壤状态的准确数据。

2.2 执行器:包括灌溉阀门、水泵等设备,通过执行器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对灌溉设备的精确控制。

2.3 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所设计的算法和规则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控制执行器的操作,从而实现智能灌溉系统的自动化。

3. 软件开发智能灌溉系统的软件开发主要分为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分析和决策以及系统控制等几个方面。

3.1 数据采集和存储:通过编写适配器程序,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并建立数据库用于数据管理。

3.2 数据分析和决策: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设计算法和模型来推断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进而制定灌溉策略和决策规则。

3.3 系统控制:通过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执行器的操作控制,根据数据分析和决策结果来自动调整灌溉设备的运行。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题目: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息与技术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2P1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520438 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张军朝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6月5日目录:一、系统需求分析 (1)1.1滴灌施肥技术简介 (1)1.2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1)1.3国外发展概况 (2)1.4国内发展概况 (3)二、系统架构 (4)二、硬件 (6)2.1机械部分 (6)2.2电路部分设计 (8)A湿度传感器方案 (8)B.运算放大器方案 (8)C.电机方案 (9)D.显示部分设计: (12)E.舵机控制方案 (13)F.电源部分设计 (14)G.对单片机的改进设计 (15)三、程序清单 (17)A、程序流程 (17)B、部分模块驱动程序: (18)C、主程序: (32)、系统需求分析1.1滴灌施肥技术简介滴灌施肥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施肥方式,它将两个原本相互独立的技术一灌溉和施肥,采用旁路式的结构结合在-起。

滴灌施肥技术把肥料液、酸液和水通过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并将其准确地施加在作物根系附近,使得作物的根系能够充分直接吸收利用,满足作物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中的养分供给平衡。

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可以方便地调节灌溉水中营养物质的浓度,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规律, 人幅度提高肥料和水的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减少了田间管理作业的时间;滴灌施肥技术能够准确地控制满足植物生长最优的混合肥剂量以及渗入土壤的深度,而且施肥均匀、定位准确, 使得灌溉施肥参数得到精确有效地控制,减轻了土壤、地下水和坏境的污染。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设计与优化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是近年来农业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应用。

它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以及传感器、控制器等信息技术设备,实现对农田灌溉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与优化方法,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潜力和挑战。

一、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设计原理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设计的核心原理是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灌溉控制。

其中,物联网技术是实现信息传输和数据处理的关键。

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 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水分和环境条件等关键参数。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2.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灌溉控制策略的制定。

控制器通常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可实现对灌溉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状态的监控。

3. 通信网络: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起来的网络,通常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LoRa等。

通过通信网络,传感器的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控制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的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正确的灌溉策略。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可以包括数学模型、机器学习算法等。

二、智能农业灌溉系统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方法:1. 灌溉需求预测: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作物生长规律等,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灌溉需求。

这有助于合理制定灌溉计划,避免浪费水资源。

2. 多传感器融合: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土壤水分状况。

融合方法可以包括加权平均、卡尔曼滤波等。

3. 智能灌溉策略优化: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土壤类型等因素,优化灌溉策略。

例如,设定不同的灌溉阈值和周期,以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

4. 节水技术应用:利用雨水收集与利用、滴灌、雾化等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 数据分析与反馈:通过对系统运行数据的分析,评估灌溉效果,并及时调整灌溉策略。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及研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及研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及研发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化的应用覆盖了各个领域,而在农业领域中,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更是成为农民们眼中的宝贵财富。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及研发。

一、智能灌溉系统的意义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农民不可或缺的一员工作。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浪费水资源、施肥不均、工作效率不高等。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将会改变这一局面。

通过传感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将水、土、环境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智能化的灌溉,以达到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二、智能灌溉系统的构成智能灌溉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信息处理与控制模块、执行器等。

其中,传感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收集土壤温度、湿度、水分密度、环境温度等重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发送给信息处理与控制模块。

信息处理与控制模块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灌溉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控制执行器对土地进行灌溉。

此外,系统中还需要设置人机交互界面,便于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三、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1. 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传感器是智能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和布置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最终效果。

首先,需要考虑所选择的传感器是否能准确反映土壤、水分、气象等情况。

同时,在传感器的布置上,需要考虑每个传感器所监测到的信息区域以及覆盖范围,并根据灌溉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每个传感器的具体位置,以达到最佳的监测效果。

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是智能灌溉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进行各种比较、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最优的灌溉方案。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高效、准确、可靠等原则,保证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真正地反映土地、水分、气象等实际情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智能灌溉系统:现代化农业的未来概述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先进农业技术,它利用传感器、控制器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的灌溉操作。

本文将探讨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讨论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传统农业灌溉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如浪费水资源、不均匀的水分供应、劳动力成本高等。

因此,开发智能灌溉系统成为当今农业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2. 智能灌溉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灌溉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传感器收集土壤水分、气象数据等信息,并通过云计算和控制器实现智能化的灌溉决策。

其基本原理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 传感器检测土壤水分和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

2) 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服务器上进行分析和处理。

3) 云服务器利用灌溉算法根据预设的灌溉规则生成相应的灌溉计划。

4) 控制器根据灌溉计划调节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化的灌溉操作。

3. 智能灌溉系统的关键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需要涉及多个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控制器技术等。

其中,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1) 传感器技术:选择合适的土壤水分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网络通信技术:选择可靠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安全性。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处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算法实现灌溉决策的优化。

4) 控制器技术:选择高效可靠的控制器,实现对灌溉设备的精确控制和操作。

4. 智能灌溉系统的优势和应用智能灌溉系统相对于传统农业灌溉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包括节水、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

此外,智能灌溉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农业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农业生产。

它在各个农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例如:1) 大田作物种植: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精确的水分供应,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智能化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智能化灌溉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灌溉方式,它可以通过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等参数,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智能调控,以实现自动化的灌溉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智能化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设计1.传感器选择:智能化灌溉系统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对土壤湿度、气温、光照强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传感器选择时需要考虑其精准度、稳定性、响应速度等因素,并确保能够与系统的控制器进行良好的通信。

2.控制器设计:控制器是智能化灌溉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根据传感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智能调控。

控制器的设计需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执行等功能。

此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以便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环境要求。

3.供水设计:智能化灌溉系统的供水方式可以选择自动取水和集中供水两种方式。

自动取水方式通过控制水泵、阀门等设备,直接从水源中取水进行灌溉。

集中供水方式则通过水管、喷头等设备,将集中供水系统中的水分配到各个灌溉区域。

4.灌溉区域划分: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生长环境等因素,将灌溉区域进行划分。

每个灌溉区域都需要安装相应的传感器,以便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灌溉控制。

5.灌溉策略制定: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策略。

通过控制器系统,实时调控供水量和灌溉时间,以实现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供给。

二、系统实现1.传感器安装与调试:根据灌溉区域的划分,将传感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确保能够准确监测土壤湿度和其他参数。

对传感器进行调试,校准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控制器开发与调试:根据系统设计,开发相应的控制器程序。

控制器需要与传感器进行数据通信,对传感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根据设定的灌溉策略,控制水泵、阀门等设备进行灌溉操作。

对控制器进行调试,确保其稳定可靠。

3.供水系统建设:根据所选择的供水方式,进行相应的供水系统建设。

自动取水方式需要安装水泵、阀门等设备,并确保其工作正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技术,它将各种物理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交流和远程控制。

智能灌溉系统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文将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

第一部分:智能灌溉系统的背景和意义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型农业灌溉方式。

传统的农业灌溉通常是根据经验和固定的时间表进行,而无法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智能调控。

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数据,通过云平台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智能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启与关闭,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确监测和智能调控。

智能灌溉系统具有节水、节能、提高作物生长质量和农业产量等优势,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内容1. 系统架构设计: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系统。

在系统架构设计中,需要确定各个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互联互通方式,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网络架构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2.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环境数据,并进行实时传输到云平台。

在云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作物需水模型,预测作物的需水情况,为智能控制提供依据。

3. 智能控制算法:基于作物需水模型,智能控制算法根据实时获取的环境数据和作物需水量,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关。

控制算法可以采用模糊控制、PID控制或其他智能算法,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灌溉效果。

4. 远程监控与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智能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与管理。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登录云平台,实时查看灌溉系统的工作状态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和调整灌溉参数,实现灌溉的远程控制和智能管理。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研究与设计1. 简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兴起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利用物联网的技术手段,结合传感器、控制器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灌溉过程的精确监测和智能化控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将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 系统组成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和云平台组成。

2.1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参数,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

通过安装在地下深度不同的位置,可以实现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全面监测,并根据灌溉需求进行智能化调控。

2.2 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大脑,负责收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

基于预设的阈值,控制器可以实时判断灌溉水量,并通过控制阀门、水泵等设备来控制灌溉过程。

同时,控制器还可以与其他设备或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更高级的智能功能。

2.3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负责将传感器数据和控制信号传输至云平台或其他终端设备。

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蓝牙、LoRa等,以及有线传输技术如以太网、RS485等,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2.4 云平台云平台是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通过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实现智能化的灌溉控制。

同时,云平台还可以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远程监测和控制灌溉过程。

3. 系统工作流程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3.1 传感器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3.2 数据传输与处理控制器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预设的阈值,控制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灌溉,并计算出合适的灌溉水量。

3.3 智能化控制根据控制器计算的灌溉水量,控制器通过控制阀门、水泵等设备,实现对灌溉水量的控制。

3.4 数据交互与远程控制控制器可以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实现与其他设备或用户的数据交互。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灌溉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已经在农田灌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对土壤的湿度、温度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智能调节,以达到高效、精准的灌溉效果。

本文将从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1. 传感器选择与布置在智能灌溉系统中,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对于系统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土壤湿度监测方面,可以选择电容传感器或者阻抗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的变化。

在温度监测方面,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对土壤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在植物生长情况监测方面,可以选择激光扫描仪或者相机传感器来获取植物的生长情况。

关于传感器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传感器的布置应覆盖整个农田,以保证监测的全面性;其次,传感器的布置应考虑土壤的类型和地势的变化,以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2. 数据传输与处理在智能灌溉系统中,传感器获得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处理。

可以选择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蓝牙或者NB-IoT等,将数据传输到云端。

在云平台上,需要应用数据处理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到土壤湿度、温度和植物生长情况等信息。

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预测和优化。

3. 控制系统设计智能灌溉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云平台的处理结果,灌溉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执行器实现自动的灌溉调节。

控制系统可以选择基于模糊逻辑控制、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方法,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进行精准的灌溉控制。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农田管理系统集成,如气象数据系统、肥料投放系统等,实现全面的农田管理。

二、智能灌溉系统的优化1. 水资源利用优化智能灌溉系统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 再加上农业灌溉用水方面普遍存在浪费严 重和灌溉水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如何降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提高灌 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化肥的使用情况来看, 我国的使用量居世界首位,但是肥料的利用效率却很低,渠灌和沟灌 等传统的灌溉方式仍被广泛采用,它们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只有 40% 左右,结果使得大部分却被利用的水带走了施用的肥料,造成肥料的 浪费。 滴灌施肥智能控制系统将灌溉和施肥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
6
现喷灌位置的可调性要求。因此喷管管口需要重新设计。在喷头处, 我们曾试验过多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拟定用钢管作导水管,将水直 接引到喷头,而喷头处设计成喷口可以转动的形式,通过增加一个电 机并通过细杆与喷头处连实现竖直方向的转动, 水平方向的转动还是 靠另一个电动机带动套筒来实现(具体见附 proe 仿真图) 。但是这种 设计有两个问题我们没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密封的问题,喷口转 动时对其密封要求较高,且此处水压较高,更增加密封难度。第二个 问题就是底部的电机如何使上部的喷头进行竖直方向的摆动。 此处传 动距离较长,增加材料势必增加水平转动电机的负载,且此电机好密 封,极易漏水烧毁电机。于是我们直接采用了接导水软管的方法。导 水软管是用一种软橡皮材料做成的,我们在进行试验时,一端接从水 泵流过的水,一端穿过套筒固定在舵机上,有较好的弹性,使灌溉机 械臂在转动时,水管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矩,也不会发生塑性变形影 响使用。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根管足以解决喷 头出的设计问题。 缺点是电机带动套筒的转角不能持续朝一个方向转 动, 否则水管会打结使水流不通, 且从水管浇灌到地面的水流呈柱状, 对地面冲击较大。软管长期拉伸压缩会造成水管脱胶,碎裂等问题。 在实际设计计算中,需进行软管的拉压的疲劳强度的校核,及齿 轮传动的校核计算。 通过查机械设计的手册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材料及 其他要求。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查阅了上市的喷头的基本的工作原理, 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进行结构设计得过程中,我们查阅了相关的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方面的书籍,增长了我们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及解 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物联网技术: 学号: 指导教师:
智能灌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电子信息与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邢晨 2014520438 张军朝
2015 年
6 月 5 日
目录: 一、系统需求分析.......................................................................... 1 1.1 滴灌施肥技术简介 ................................................... 1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1 1.3 国外发展概况 ........................................................... 2 1.4 国内发展概况 ........................................................... 3 二、系统架构 ................................................................................. 4 二、硬件 ......................................................................................... 6 2.1 机械部分 ................................................................... 6 2.2 电路部分设计 ............................................................ 8 A 湿度传感器方案 ........................................................... 8 B.运算放大器方案 ........................................................... 8 C.电机方案....................................................................... 9 D.显示部分设计: ...................................................... 12 E 、舵机控制方案 ........................................................ 13 F.电源部分设计 ............................................................. 14 G、对单片机的改进设计 .............................................. 15 三、程序清单 ............................................................................... 17 A、程序流程 ................................................................. 17 B、部分模块驱动程序: .............................................. 18 C、主程序:.................................................................. 32
1.4 国内发展概况
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滴灌技术,并 且对先进灌溉技术和施肥装置不断地进行研究,初步研究开发出以 8031 单片机为核心的滴灌施肥控制器的一系列产品。进入到 90 年 代,我国滴灌施肥技术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比如李锐,袁军等人研 制的灌溉及施肥智能控制系统,将模糊控制原理应用到控制系统中;
1.3 国外发展概况
现代高效农业成为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个大趋势, 而滴灌施肥又 是高效农业的重点, 它的核心是以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为基础的智 能控制系统以及操作装置的研发, 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优势比较 明显。目前,设施农业比较先进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荷兰、以色列、 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农业生产由机械灌溉转变为自动灌溉, 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田间管理也越来越人性化, 并且还能够对灌溉施肥区域实施动态的监测管理, 其控制性能也越来 越高。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现实农业生产的需要,与因特 网、ZigBee 以及远程控制等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先进的控制器不
单片机重置定时器计数后待机,使定时器 30 秒 后发出中断信号 不符合要求
30s 后响应中断驱动湿度传感器电路, 采集数 据,看是否符合湿度要求,并输出此时湿度
符合湿度要求,重置定时器定时(10 分钟) ,单片机待机
5
关键字: 智能控制 精确定位 密封 大 顺序通电 液晶显示
湿度传感器
差动放
二、硬件
3
鲁亚云等人设计的恒量施肥控制装置实现了肥液高度与注肥管出口 高度差保持不变,达到恒量施肥的目的等等。但从整体上来说,与国 外同类产品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灌溉水和肥料混合理论与应 用研究成果较少,控制的精度不高;信息管理和决策系统不够成熟; 先进灌溉设备的性能、产品质量以及使用的可靠性、稳定性不高等。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滴灌与施肥相结合的滴灌施肥技术方面的研究报 道,例如冯绍元等在棉花上进行了滴灌的水肥藕合效应试验,实验结 果表明水的利用率较传统方式提高了 20%,并且在相同灌水量条件 下还可促进肥料的利用效率。 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现实因素, 对 农业滴灌施肥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各地 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广实用可行、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节水灌 溉施肥控制措施和农业机械设备, 这将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措 施,必然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系统需求分析
1.1 滴灌施肥技术简介
滴灌施肥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施肥方式, 它将两个原本相互独立的 技术—灌溉和施肥,采用旁路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滴灌施肥技术把 肥料液、 酸液和水通过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并将其准确地施加在作物 根系附近,使得作物的根系能够充分直接吸收利用,满足作物不同阶 段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中的养分供给平衡。 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可以方 便地调节灌溉水中营养物质的浓度,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规律, 大幅度提高肥料和水的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减 少了田间管理作业的时间; 滴灌施肥技术能够准确地控制满足植物生 长最优的混合肥剂量以及渗入土壤的深度, 而且施肥均匀、 定位准确, 使得灌溉施肥参数得到精确有效地控制,减轻了土壤、地下水和环境 的污染。
单片机相应中断,驱动湿度传感器电路,使湿度传感器工 作,采集数据(四个)并将其传至单片机,由单片机驱动 液晶显示器输出土地情况
调用 土壤湿度分析子程序(即与标准湿度相比较) ,计算出土壤需要浇灌的部分,并计 算出干湿度以决定浇灌用水量(由喷灌时间决定)
根据分析结果,调用电机运转子程序,同时控 制电机与舵机分别旋转、 摆动, 并打开节流阀, 驱动水泵实现精确定位,完成浇灌
2
断被开发出来,由以色列的 Eldar Shany 公司开发的带有可编程控制 器和 EC/PH 检测单元的计算机专家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检测灌溉水 的 EC 和 PH 值并且能高效准确地对作物的营养和水分实施供给, 实 现了水肥一体化。 美国的营养液供给控制系统中, 不同的营养罐里装有不一样的化 合物, 按照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比例将不同的化合物混合溶解在水中, 利用计算机对营养罐的阀门进行统一控制, 最后再把营养液通过管道 输送到作物培养槽中。 荷兰的温室无土栽培也是采用类似的控制方式。 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也都是滴灌施肥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研发 了各种先进的设施农业控制器,广泛应用于温室控制、幼苗育种以及 温室花卉种植等。 其中法国研发的 DOSTRON 混肥器和澳大利亚生产 的 MICRO--MASTER 系列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技 术应用于滴灌施肥领域。美国、以色列等国已通过互联网将生产者和 农技服务部门有效地连接起来,通过网络,农技部门能够为生产者提 供施肥建议,解答生产者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生产的需 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